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how translation:[None] [English]
Show statistics Edit searchSearch details:
Scope: The Scholars Request type: Paragraph
Condition 1: Contains text "孫" Matched:221.
Total 84 paragraphs. Page 1 of 9. Jump to page 1 2 3 4 5 6 7 8 9

儒林外史 - The Scholars

[Qing] 1750 Library Resources

王觀察窮途逢世好 婁公子故裏遇貧交

Library Resources
9 王觀察窮... :
那日住了船,客人都上去喫點心。王惠也拿了幾個錢上岸。那點心店裏都坐滿了,只有一個少年獨自據了一桌。王惠見那少年彷佛有些認得,卻想不起。開店的道:「客人,你來同這位客人一席坐罷。」王惠便去坐在對席。少年立起身來同他坐下。王惠忍不住問道:「請教客人貴處?」那少年道:「嘉興。」王惠道:「尊姓?」那少年道:「姓蘧。」王惠道:「向日有位蘧老先生,曾做過南昌太守,可與足下一家?」那少年驚道:「便是家祖。老客何以見問?」王惠道:「原來是蘧老先生的令公,失敬了。」那少年道:「卻是不曾拜問貴姓仙鄉。」王惠道:「這裏不是說話處,寶舟在那邊?」蘧公道?「就在岸邊。」當下會了帳,兩人相攜著下了船坐下。王惠道:「當日在南昌相會的少爺,台諱是景玉,想是令叔?」蘧公道:「這便是先君。」王惠驚道:「原來便是尊翁,怪道面貌相似。卻如何這般稱呼?難道已仙遊了麼?」蘧公道:「家祖那年南昌解組,次年即不幸先君見背。」

10 王觀察窮... :
王惠聽罷,流下淚來,說道:「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世兄今年貴庚多少了?」蘧公道:「虛度十七歲。到底不曾請教貴姓仙鄉。」王惠道:「盛從同船家都不在此麼?」蘧公道:「他們都上岸去了。」王惠附耳低言道:「便是後任的南昌知府王惠。」蘧公大驚道:「聞得老先生已榮陞南贛道,如何改裝獨自到此?」王惠道:「只為寧王反叛,弟便掛印而逃;卻為圍城之中,不曾取出盤費。」蘧公道:「如今卻將何往?」王惠道:「窮途流落,那有定所!」就不曾把降順寧王的話說了出來。蘧公道:「老先生既邊疆不守,今日卻不便出來自呈。只是茫茫四海,盤費缺少,如何使得?晚學生此番卻是奉家祖之命,在杭州舍親處討取一椿銀子,現在舟中;今且贈與老先生以為路費,去尋一個僻靜所在安身為妙。」

11 王觀察窮... :
說罷,即取出四封銀子遞與王惠,共二百兩。王惠極其稱謝,因說道:「兩邊船上都要趕路,不可久遲,只得告別。周濟之情,不死當以厚報。」雙膝跪了下去。蘧公慌忙跪下同拜了幾拜。王惠又道:「我除了行李被褥之外,一無所有;只有一個枕箱,內有殘書幾本。此時潛蹤在外,雖這一點物件,也恐被人識認,惹起是非。如今也拿將來交與世兄,我輕身更好逃竄了。」蘧公應諾。他即刻過船取來交代,彼此灑淚分手。王惠道:「敬問令祖老先生。今世不能再見,來生犬馬相報便了。」分別去後,王惠另覓了船入到太湖,自此更姓改名,削髮披緇去了。

12 王觀察窮... :
蘧公回到嘉興,見了祖父,說起路上遇見王太守的話。蘧太守大驚道:「他是降順了寧王的。」公道:「這卻不曾說明,只說是掛印逃走,並不曾帶得一點盤纏。」蘧太守道:「他雖犯罪朝廷,卻與我是個故交。何不就將你討來的銀子送他盤費?」公道:「已送他了。」蘧太守道:「共是多少?」公道:「只取得二百兩銀子,儘數送與他了。」蘧太守不勝歡喜道:「你真可謂汝父之肖子。」就將當日公子交代的事又告訴了一遍。公見過乃祖,進房去見母親劉氏,母親問了些路上的話,慰勞了一番,進房歇息。次日,在乃祖跟前又說道:「王太守枕箱內還有幾本書。」取出來送與乃祖看。蘧太守看了,都是鈔本;其他也還沒要緊,只內有一本,是高青邱集詩話,有一百多紙,就是青邱親筆繕寫,甚是精工。蘧太守道:「這本書多年藏之大內,數十年來,多少才人求見一面不能,天下並沒有第二本。你今無心得了此書,真乃天幸。須是收藏好了,不可輕易被人看見。」蘧公聽了,心裏想道:「此書既是天下沒有第二本,何不竟將他繕寫成帙,添了我的名字,刊刻起來,做這一番大名?」主意已定,竟去刻了起來,把高季迪名字寫在上面,下面寫「嘉興蘧來旬駪夫氏補輯」刻畢,刷印了幾百部,遍送親戚朋友;人人見了,賞玩不忍釋手。自此,浙西各郡都仰慕蘧太守公是個少年名士。蘧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說,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詩詞,寫斗方,同諸名士贈答。

13 王觀察窮... :
一日,門上人進來稟道:「婁府兩位少老爺到了。」蘧太守叫公:「你婁家表叔到了,快去迎請進來。」公領命,慌出去迎。這二位乃是婁中堂的公子。中堂在朝二十餘年,甍逝之後,賜了祭葬,謚為文恪,乃是湖州人氏。長子現任通政司大堂。這位三公子,諱琫,字玉亭,是個孝廉;四公子諱瓚,字瑟亭,在監讀書。是蘧太守的親內姪。公隨著兩位進來,蘧太守歡喜,親自接出廳外檐下。兩人進來,請姑丈轉上,拜了下去。蘧太守親手扶起,叫公過來拜見了表叔,請坐奉茶。二位婁公子道:「自拜別姑丈大人,屈指已十二載。小姪們在京,聞知姑丈掛冠歸里,無人不拜服高見。今日得拜姑丈,早已鬚鬢皓然,可見有司官是勞苦的。」蘧太守道:「我本無宦情。南昌待罪數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業,虛糜朝廷爵祿,不如退休了好。不想到家一載,小兒亡化了,越覺得胸懷冰冷。細想來,只怕還是做官的報應。」婁三公子道:「表兄天才磊落英多,誰想享年不永。幸得表姪已長成人,侍奉姑丈膝下,還可借此自寬。」婁四公子道:「便是小姪們聞了表兄訃音,思量總角交好,不想中路分離,臨終也不能一別,同三兄悲痛過深,幾乎發了狂疾。大家兄念著,也終日流涕不止。」蘧太守道:「令兄宦況也還覺得高興麼?」二位道:「通政司是個清淡衙門,家兄在那裏浮沈著,絕不曾有甚麼建白,卻是事也不多。所以小姪們在京師轉覺無聊,商議不如返舍為是。」

14 王觀察窮... :
坐了一會,換去衣服,二位又進去拜見了表嫂。公陪奉出來,請在書房裏。面前一個小花圃,琴、樽、爐、几、竹、石、禽、魚,蕭然可愛。蘧太守也換了葛巾野服,挂著天台藤杖,出來陪坐。擺出飯來,用過飯,烹茗清談,說起江西寧王反叛的話:「多虧新建伯神明獨運,建了這件大功,除了這番大難。」婁三公子道:「新建伯此番有功不居,尤為難得。」四公子道:「據小姪看來,寧王此番舉動,也與成祖差不多。只是成祖運氣好,到而今稱聖,稱神;寧王運氣低,就落得個為賊,為虜。也要算一件不平的事。」蘧太守道:「成敗論人,固是庸人之見;但本朝大事,你我做臣子的,說話須要謹慎。」四公子不敢再說了。那知這兩位公子,因科名蹭蹬,未能早年中鼎甲,入翰林,激成了一肚子牢騷不平,每常只說:「自從永樂篡位之後,明朝就不成個天下!」每到酒酣耳熱,更要發這一種議論。婁通政也是聽不過,恐怕惹出事來,所以勸他回浙江。

15 王觀察窮... :
當下又談了一會閒話,兩位問道:「表姪學業,近來造就何如?卻還不曾恭喜畢過姻事?」太守道:「不瞞二位賢姪說,我只得這一個子,自小嬌養慣了。我每常見這些教書的先生也不見有甚麼學問,一味粧模做樣,動不動就是打罵。人家請先生的,開口就說要嚴;老夫姑息的緊,所以不曾著他去從時下先生。你表兄在日,自己教他讀些經史;自你表兄去後,我心裏更加憐惜他,已替他捐了個監生。舉業也不曾十分講究。近來我在林下,倒常教他做幾首詩,吟詠性情,要他知道樂天知命的道理,在我膝下承歡便了。」二位公子道:「這個更是姑丈高見。俗語說得好:『與其出一個斲削元氣的進士,不如出一個培養陰騭的通儒。』這個是得緊。」蘧太守便叫公把平日做的詩取幾首來與二位表叔看。二位看了,稱贊不已。一連留住盤桓了四五日,二位辭別要行,蘧太守治酒餞別,席間說起公姻事:「這裏大戶人家,也有央著來說的;我是個窮官,怕他們爭行財下禮,所以耽遲著。賢姪在湖州,若是老親舊戚人家,為我留意。貧窮些也不妨。」二位應諾了,當日席終。

16 王觀察窮... :
次早,叫了船隻,先發上行李去。蘧太守叫公親送上船,自己出來廳事上作別,說到:「老夫因至親,在此數日,家常相待,休怪怠慢。二位賢姪回府,到令先太保公及尊公文恪公墓上,提著我的名字,說我蘧祐年邁龍鐘,不能親自再來拜謁墓道了。」兩公子聽了,悚然起敬,拜別了姑丈。蘧太守執手送出大門。公先在船上,候二位到時,拜別了表叔,看著開了船,方纔回來。兩公子坐著一隻小船,蕭然行李,仍是寒素。看見兩岸桑陰稠密,禽鳥飛鳴。不到半里多路,便是小港,裏邊撐出船來,賣些菱、藕。兩弟兄在船內道:「我們幾年京華塵土中,那得見這樣幽雅景致?宋人詞說得好:『算計只有歸來是。』果然!果然!」看看天色晚了。到了一鎮人家,桑陰裏射出燈光來,直到河裏。兩公子道:「叫船家泊下船。此處有人家,上面沽些酒來消此良夜,就在這裏宿了罷。」船家應諾,泊了船。兩弟兄憑舷痛飲,談說古今的事。次早,船家在船中做飯,兩兄弟上岸閒步,只見屋角頭走過一個人來,見了二位,納頭便拜下去,說道:「婁少老爺,認得小人麼?」只因遇著這個人,有分教:公子好客,結多少碩彥名儒;相府開筵,常聚些布衣葦帶。畢竟此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婁公子捐金贖朋友 劉守備冒姓打船家

Library Resources
2 婁公子捐... :
兩公子慌忙扶住道:「你老人家何消行這個禮。」兩公子扯他同坐下。鄒三捧出茶來,鄒吉甫親自接了,送與兩公子喫著。三公子道:「我們從京裏出來,一到家就要到先太保墳上掃墓,算計著會你老人家。卻因繞道在嘉興看蘧姑老爺,無意中走這條路,不想撞見你兒子,說你老人家在這裏,得以會著。相別十幾年,你老人家越發康健了。方才聽見說,你那兩個令郎都娶了媳婦,曾添了幾個子了麼?你的老伴也同在這裏?」說著,那老婆婆白髮齊眉,出來向兩公子道了萬福。兩公子也還了禮。鄒吉甫道:「你快進去向女孩兒說,整治起飯來,留兩位少老爺坐坐。」婆婆進去了。鄒吉甫道:「我夫妻兩個,感激太老爺少老爺的恩典,一時也不能忘。我這老婆子,每日在這房檐下燒一柱香,保祝少老爺們仍舊官居一品。而今大少老爺想也是大轎子?」四公子道:「我們弟兄們都不在家,有甚好處到你老人家?卻說這樣的話,越說得我們心裏不安。」三公子道:「況且墳山累你老人家看守多年,我們方且知感不盡,怎說這話?」鄒吉甫道:「蘧姑老爺已是告老回鄉了,他少爺可惜去世!小公子想也長成人了麼?」三公子道:「他今年十七歲,資性倒也還聰明的。」鄒三捧出飯來,雞、魚、肉、鴨,齊齊整整,還有幾樣蔬菜,擺在桌上,請兩位公子坐下。鄒吉甫不敢來陪,兩公子再三扯他同坐。斟上酒來,鄒吉甫道:「鄉下的水酒,少老爺們恐喫不慣。」四公子道:「這酒也還有些身分。」鄒吉甫道:「再不要說起!而今人情薄了,這米做出來的酒汁都是薄的!小老還是聽見我死鬼父親說:『在洪武爺手裏過日子,各樣都好;二斗米做酒,足有二十斤酒娘子。後來永樂爺掌了江山,不知怎樣的,事事都改變了,二斗米只做的出十五六斤酒來。』像我這酒是扣著水下的,還是這般淡薄無味。」三公子道:「我們酒量也不大,只這個酒十分好了。」鄒吉甫喫著酒,說道:「不瞞老爺說,我是老了,不中用了。怎得天可憐見,讓他們孩子們再過幾年洪武爺的日子就好了!」

5 婁公子捐... :
知縣聽了婁府這番話,心下著慌,卻又回不得鹽商;傳進書辦去細細商酌,只得把幾項鹽規銀子湊齊,補了這一項;准了晉爵保狀,即刻把楊貢生放出監來,也不用發落,釋放去了。那七百多兩銀子都是晉爵笑納,把放來的話都回覆了公子。公子知道他出了監,自然就要來謝。那知楊執中並不曉得是甚麼緣故;縣前問人,說是一個姓晉的晉爵保了他去。他自心裏想,生平並不認得這姓晉的。疑惑一番,不必管他,落得身子乾淨,且下鄉家去照舊看書。到家,老妻接著,喜從天降。兩個蠢兒子,日日在鎮上賭錢,半夜也不歸家。只有一個老嫗,又癡又聾,在家燒火做飯,聽候門戶。楊執中次日在鎮上各家相熟處走走,鄒吉甫因是第二個兒子養了子,接在東莊去住,不曾會著;所以婁公子這一番義舉,做夢也不得知道。

Total 84 paragraphs. Page 1 of 9. Jump to page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