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朱子語類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心" 符合次數:7816.
共3250段落。第1頁,共325頁。 跳至頁1 2 3 4 5 6 7 8 9 10 ... 325

朱子語類

[金] 1270年 電子圖書館

理氣上

電子圖書館

太極天地上

電子圖書館
12 太極天地... :
或問「理在先,氣在後」。曰:「理與氣本無先後之可言。但推上去時,卻如理在先,氣在後相似。」又問:「理在氣中發見處如何?」曰:「如陰陽五行錯綜不失條緒,便是理。若氣不結聚時,理亦無所附著。故康節云:『性者,道之形體;者,性之郛郭;身者,之區宇;物者,身之舟車。』」問道之體用。曰:「假如耳便是體,聽便是用;目是體,見是用。」祖道

16 太極天地... :
問:「天地之亦靈否?還只是漠然無為?」曰:「天地之不可道是不靈,但不如人恁地思慮。伊川曰:『天地無而成化,聖人有而無為。』」

17 太極天地... :
問:「天地之,天地之理。理是道理,是主宰底意否?」曰:「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謂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外別有箇理,理外別有箇。」又問:「此『』字與『帝』字相似否?」曰:「『人』字似『天』字,『』字似『帝』字。」夔孫。義剛同

18 太極天地... :
道夫言:「向者先生教思量天地有。近思之,竊謂天地無,仁便是天地之。若使其有,必有思慮,有營為。天地曷嘗有思慮來!然其所以『四時行,百物生』者,蓋以其合當如此便如此,不待思維,此所以為天地之道。」曰:「如此,則易所謂『復其見天地之』,『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又如何?如公所說,祇說得他無處爾。若果無,則須牛生出馬,桃樹上發李花,他又卻自定。程子曰:『以主宰謂之帝,以性情謂之乾。』他這名義自定,便是他箇主宰處,所以謂天地以生物為。中間欽夫以為某不合如此說。某謂天地別無勾當,只是以生物為。一元之氣,運轉流通,略無停間,只是生出許多萬物而已。」問:「程子謂:『天地無而成化,聖人有而無為。』」曰:「這是說天地無處。且如『四時行,百物生』,天地何所容?至於聖人,則順理而已,復何為哉!所以明道云:『天地之常,以其普萬物而無;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說得最好。」問:「普萬物,莫是以周遍而無私否?」曰:「天地以此普及萬物,人得之遂為人之,物得之遂為物之,草木禽獸接著遂為草木禽獸之,只是一箇天地之爾。今須要知得他有處,又要見得他無處,只恁定說不得。」道夫

19 太極天地... :
萬物生長,是天地無時;枯槁欲生,是天地有時。

20 太極天地... :
問:「『上帝降衷于民。』『天將降大任於人。』『天祐民,作之君。』『天生物,因其才而篤。』『作善,降百祥;作不善,降百殃。』『天將降非常之禍於此世,必預出非常之人以擬之。』凡此等類,是蒼蒼在上者真有主宰如是邪?抑天無,只是推原其理如此?」曰:「此三段只一意。這箇也只是理如此。氣運從來一盛了又一衰,一衰了又一盛,只管恁地循環去,無有衰而不盛者。所以降非常之禍於世,定是生出非常之人。邵堯夫經世吟云:『義軒堯舜,湯武桓文,皇王帝霸,父子君臣。四者之道,理限于秦,降及兩漢,又歷三分。東西俶擾,南北紛紜,五胡、十姓,天紀幾棼。非唐不濟,非宋不存,千世萬世,中原有人!』蓋一治必又一亂,一亂必又一治。夷狄只是夷狄,須是還他中原。」

30 太極天地... :
天只是一箇大底物,須是大著腸看他,始得。以天運言之,一日固是轉一匝;然又有大轉底時候,不可如此偏滯求也。

65 太極天地... :
問學者云:「古人排十二時是如何?」諸生思未得。先生云:「『志』是從『之』,從『』,乃是之所之。古『時』字從『之』,從『日』,亦是日之所至。蓋日至於午,則謂之午時;至未,則謂之未時。十二時皆如此推。古者訓『日』字,實也;『月』字,缺也。月則有缺時,日常實,是如此。如天行亦有差,月星行又遲,趕它不上。惟日,鐵定如此。」又云:「看北斗,可以見天之行。」夔孫

理氣下

電子圖書館

天地下

電子圖書館
20 天地下:
日月升降三萬里之中,此是主黃道相去遠近而言。若天之高,則里數又煞遠。或曰八萬四千里,未可知也。立八尺之表,以候尺有五寸之景,寸當千里,則尺有五寸恰當三萬里之半。日去表有遠近,故景之長短為可驗也。曆家言天左旋,日月星辰右行,非也。其實天左旋,日月星辰亦皆左旋。但天之行疾如日,天一日一周,更攙過一度,日一日一周,恰無贏縮,以月受日光為可見。月之望,正是日在地中,月在天中,所以日光到月,四伴更無虧欠;唯中有少壓翳處,是地有影蔽者爾。及日月各在東西,則日光到月者止及其半,故為上弦;又減其半,則為下弦。逐夜增減,皆以此推。地在天中,不為甚大,只將日月行度折算可知。天包乎地,其氣極緊。試登極高處驗之,可見形氣相催,緊束而成體。但中間氣稍寬,所以容得許多品物。若一例如此氣緊,則人與物皆消磨矣!謂日月只是氣到寅上則寅上自光,氣到卯上則卯上自光者,亦未必然。既曰日月,則自是各有一物,方始各有一名。星光亦受於日,但其體微爾。五星之色各異,觀其色,則金木水火之名可辯。眾星光芒閃爍,五星獨不如此。眾星亦皆左旋,唯北辰不動,在北極五星之旁一小星是也。蓋此星獨居天軸,四面如輪盤,環繞旋轉,此獨為天之樞紐是也。日月薄蝕,只是二者交會處,二者緊合,所以其光掩沒,在朔則為日食,在望則為月蝕,所謂「紓前縮後,近一遠三」。如自東而西,漸次相近,或日行月之旁,月行日之旁,不相掩者皆不蝕。唯月行日外而掩日於內,則為日蝕;日行月外而掩月於內,則為月蝕。所蝕分數,亦推其所掩之多少而已。

45 天地下:
叔重問星圖。曰:「星圖甚多,只是難得似。圓圖說得頂好。天彎,紙卻平。方圖又卻兩頭放小不得。」又曰:「那箇物事兩頭小,中漲。」又曰:「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想見只是說赤道。兩頭小,必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

共3250段落。第1頁,共325頁。 跳至頁1 2 3 4 5 6 7 8 9 10 ...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