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吳越春秋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歸" 符合次數:59.
共48段落。第1頁,共5頁。 跳至頁1 2 3 4 5

吳越春秋

[東漢] 50年-100年
提到《吳越春秋》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吳太伯傳

電子圖書館
3 吳太伯傳:
其後八世而得古公亶甫。脩公劉后稷之業,積德行義,為狄人所慕。薰鬻戎姤而伐之,古公事之以犬馬牛羊,其伐不止;事以皮幣、金玉重寶,而亦伐之不止。古公問何所欲?曰:欲其土地。古公曰:「君子不以養害害所養。國所以亡也而為身害,吾所不居也。」古公乃杖策去邠,踰梁山而處岐周曰:「彼君與我何異?」邠人父子兄弟相帥,負老攜幼,揭釜甑而古公。居三月成城郭,一年成邑,二年成都,而民五倍其初。

5 吳太伯傳:
古公卒,太伯、仲雍,赴喪畢,還荊蠻。國民君而事之,自號為勾吳。吳人或問何像而為勾吳,太伯曰:「吾以伯長居國,絕嗣者也,其當有封者,吳仲也。故自號勾吳,非其方乎?」荊蠻義之,從而之者千有餘家,共立以為勾吳。數年之間,民人殷富。遭殷之末世衰,中國侯王數用兵,恐及於荊蠻,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餘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吳,人民皆耕田其中。

6 吳太伯傳:
古公病將卒,令季歷讓國於太伯,而三讓不受,故云太伯三以天下讓。於是季歷蒞政,脩先王之業,守仁義之道。季歷卒,子昌立,號曰西伯。遵公劉、古公之術業於養老,天下之。西伯致太平,伯夷自海濱而往。西伯卒,太子發立,任周召而伐殷,天下已安,乃稱王。追謚古公為大王,追封太伯於吳。

吳王壽夢傳

電子圖書館

諸樊元年

電子圖書館
4 諸樊元年:
札復謝曰:「昔曹公卒,廢存適亡,諸侯與曹人不義而立於國。子臧聞之,行吟而。曹君懼,將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之道。札雖不才,願附子臧之義。吾誠避之。」

餘祭十七年

電子圖書館
1 餘祭十七... :
十七年,餘祭卒。餘昧立四年卒。欲授位季札,季札讓,逃去。曰:「吾不受位明矣。昔前君有命,已附子臧之義。潔身清行,仰高履尚,惟仁是處,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遂逃延陵。吳人立餘昧子州于,號為吳王僚也。

王僚使公子光傳

電子圖書館

五年

電子圖書館
41 五年:
光既得專諸而禮待之。公子光曰:「天以夫子輔孤之失根也。」專諸曰:「前王餘昧卒,僚立自其分也。公子何因而欲害之乎?」光曰:「前君壽夢有子四人:長曰諸樊,則光之父也;次曰餘祭;次曰餘昧?次曰季札。札之賢也,將卒,傳付適長,以及季札。念季札為使亡在諸侯未還,餘昧卒,國空,有立者適長也,適長之後,即光之身也。今僚何以當代立乎?吾力弱無助,於掌事之間,非用有力徒能安吾志。吾雖代立,季子東還,不吾廢也。」專諸曰:「何不使近臣從容言於王側,陳前王之命,以諷其意,令知國之所。何須私備劍士,以捐先王之德?」光曰:「僚素貪而恃力,知進之利,不睹退讓。吾故求同憂之士,欲與之并力。惟夫子詮斯義也。」專諸曰:「君言甚露乎,於公子何意也?」光曰:「不也,此社稷之言也,小人不能奉行,惟委命矣。」專諸曰:「願公子命之。」公子光曰:「時未可也。」專諸曰:「凡欲殺人君,必前求其所好。吳王何好?」光曰:「好味。」專諸曰:「何味所甘?」光曰:「好嗜魚之炙也。」專諸乃去,從太湖學炙魚,三月得其味,安坐待公子命之。

闔閭內傳

提到《闔閭內傳》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闔閭元年

電子圖書館
1 闔閭元年:
闔閭元年,始任賢使能,施恩行惠,以仁義聞於諸侯。仁未施,恩未行,恐國人不就,諸侯不信,乃舉伍子胥為行人,以客禮事之而與謀國政。闔閭謂子胥曰:「寡人欲彊國霸王,何由而可?」伍子胥膝進垂淚頓首曰:「臣楚國之亡虜也。父兄棄捐,骸骨不葬,魂不血食。蒙罪受辱來命於大王,幸不加戮,何敢與政事焉?」闔閭曰:「非夫子,寡人不免於縶禦之使;今幸奉一言之教,乃至於斯。何為中道生進退耶?」子胥曰:「臣聞謀議之臣,何足處於危亡之地,然憂除事定,必不為君主所親。」闔閭曰:「不然。寡人非子無所盡議,何得讓乎?吾國僻遠,顧在東南之地,險阻潤濕,又有江海之害;君無守禦,民無所依;倉庫不設,田疇不墾。為之奈何?」子胥良久對曰:「臣聞治國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闔閭曰:「安君治民,其術奈何?」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興霸成王,從近制遠者,必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斯則其術也。」闔閭曰:「善。夫築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豈有天氣之數以威鄰國者乎?」子胥曰:「有。」闔閭曰:「寡人委計於子。」

8 闔閭元年:
闔閭見白喜而問曰:「寡人國僻遠,東濱海。側聞子前人為楚荊之暴怒,費無忌之讒口,不遠吾國而來於斯將何以教寡人?」喜曰:「楚國之失虜,前人無罪,橫被暴誅。臣聞大王收伍子胥之窮厄,不遠千里故來命。惟大王賜其死。」闔閭傷之,以為大夫,與謀國事。

闔閭二年

電子圖書館
10 闔閭二年:
子胥曰:「椒丘訢者,東海上人也。為齊王使於吳,過淮津,欲飲馬於津。津吏曰:『水中有神,見馬即出,以害其馬。君勿飲也。』訢曰:『壯士所當,何神敢干?』乃使從者飲馬於津,水神果取其馬,馬沒。椒丘訢大怒,袒裼持劍入水,求神決戰?連日乃出,眇其一目。遂之吳,會於友人之喪。訢恃其與水戰之勇也,於友人之喪席而輕傲於士大夫,言辭不遜,有陵人之氣。要離與之對坐。合坐不忍其溢於力也,時要離乃挫訢曰:『吾聞勇士之鬥也,與日戰不移表,與神鬼戰者不旋踵,與人戰者不達聲。生往死還,不受其辱。今子與神鬥於水,亡馬失御,又受眇目之病,形殘名勇,勇士所恥。不即喪命於敵而戀其生,猶傲色於我哉!』於是椒丘訢卒於詰責,恨怒並發,暝即往攻要離。於是要離席闌至舍,誡其妻曰:『我辱勇士椒丘訢於大家之喪,餘恨蔚恚,暝必來也,慎無閉吾門。』至夜,椒丘訢果往。見其門不閉,登其堂不關,入其室不守,放髮僵臥,無所懼。訢乃手劍而捽要離,曰:『子有當死之過者三,子知之乎?』離曰:『不知。』訢曰:『子辱我於大家之眾,一死也;不關閉,二死也;臥不守御,三死也。子有三死之過,欲無得怨。』要離曰:『吾無三死之過,子有三不肖之愧,子知之乎?』訢曰:『不知。』要離曰:『吾辱子於千人之眾,子無敢報,一不肖也;入門不咳,登堂無聲,二不肖也;前拔子劍,手挫捽吾頭,乃敢大言,三不肖也。子有三不肖而威於我,豈不鄙哉?』於是椒丘訢投劍而嘆曰:『吾之勇也,人莫敢眥占者,離乃加吾之上,此天下壯士也。』臣聞要離若斯,誠以聞矣。」

13 闔閭二年:
王曰:『子何為者?」要離曰:「臣國東千里之人,臣細小無力,迎風則僵,負風則伏。大王有命,臣敢不盡力!」吳王心非子胥進此人,良久默然不言。要離即進曰:「大王患慶忌乎?臣能殺之。」王曰:「慶忌之勇,世所聞也。筋骨果勁,萬人莫當。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骨騰肉飛,拊膝數百里。吾嘗追之於江,駟馬馳不及,射之闇接,矢不可中。今子之力不如也。」要離曰:「王有意焉,臣能殺之。」王曰:「慶忌明智之人,窮於諸侯,不下諸侯之士。」要離曰:「臣聞安其妻子之樂,不盡事君之義,非忠也;懷家室之愛,而不除君之患者,非義也。臣詐以負罪出奔,願王戮臣妻子,斷臣右手,慶忌必信臣矣。」王曰:「諾。」

共48段落。第1頁,共5頁。 跳至頁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