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2594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稿
條件: 提到「關天培
Total 20

本紀十九 宣宗本紀三

2
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丑,英人寇廣東虎門,副將陳連陛及其子舉鵬死之。庚寅,以奕山御前大臣辛卯琦善以虎門陷,下部嚴議,褫提督關天培頂戴。命奕山靖逆將軍,隆文、楊芳參贊大臣,督辦廣東海防。命賽尚阿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庚子,命訥爾經額駐天津,督辦海防。命哈哴阿赴山海關,督辦海防。命耆英等勤哨探。己巳,命伊里布兩江總督任,以裕謙欽差大臣,辦浙江軍務。辛亥琦善大學士,仍下部嚴議。是月,賑奉天白旗堡水災旗戶。給江蘇江都、丹徒二縣水災倉穀,奉天小黑山站丁,江蘇廟灣場灶丁,安徽東流、繁昌二縣水旱災口糧。貸湖北沔陽等八州縣衛、湖南武陵縣、甘肅金州等五州廳縣水災籽種,江蘇上元等十一縣、甘肅皋蘭縣水災口糧,山西河曲縣雹災倉穀。
3
二月庚申,以伊里布遷延不進,下部嚴議。辛酉琦善逮問,仍籍其家。以祁𡎴兩廣總督怡良兼署,李振祜刑部尚書,授訥爾經額直隸總督恩特亨額陜甘總丙寅越南國王阮福皎卒,詔停貢方物。戊辰,英人去定海,以伊里布庸懦,褫協辦大學士,留兩江總督任。命寶興大學士,仍留四川總督。以奕經協辦大學士戊寅,命齊慎參贊大臣,赴廣東會剿。壬午,英人陷廣東虎門砲臺及烏湧卡座,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署湖南提督祥福等死之。是月,展賑江蘇江寧、通州二府州災民。

志六十二

8
道光初元,以國初殉難副將楊祖光等入祀,厥後賡入者,都統巴彥巴圖、烏凌阿、印登額,參贊大臣慶祥,總督裕謙,提督海凌阿、關天培陳化成副都統海齡、長喜,總兵萬建功、祥福、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謝朝恩江繼蕓、慶和、吳喜,副將烏大魁、馬韜、周承恩、劉大忠、陳連升、朱貴、瑪隆阿、伊克坦布等。其卑秩中,如知縣楊延亮、縣丞方振聲、守備馬步衢、把總陳玉威,亦足多者。
24
道光間,江南祀黎世序,臺灣祀方振聲、馬步衢、陳玉威,趙城祀楊延亮,虎門祀關天培暨陳連升父子,鎮海祀裕謙,定海祀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京口祀海齡,寶山祀陳化成

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 英吉利

11
林則徐令各洋船先停洋面候查,必無攜帶鴉片者,始許入口開艙。各國商俱如命。獨義律抗不遵命,謂必俟其國王命定章程,方許貨船入口,而遞書請許其國貨船泊近澳門,不入黃埔。則徐嚴駁不許,又禁絕薪蔬食物入澳。義律率妻子去澳,寄居尖沙嘴貨船,乃潛招其國兵船二,又取貨船配以砲械,假索食,突攻九龍山。參將賴恩爵砲沈其雙桅船一,餘船留漢仔者亦為水師攻毀。義律求澳人轉圜,原遵新例,惟不肯即交毆斃村民之犯;又上書請毋逐尖沙嘴貨船,且俟其國王之命。水師提督關天培以不交犯,擲還其書。冬十月,天培擊敗英人,義律遁。十一月,罷英人互市,英貨船三十餘艘皆不得入。又搜捕偵探船,日數起。英商人人怨義律,義律不得已,復遣人投書乞恩,請仍回居澳門。林則徐以新奉旨難驟更,復嚴斥與之絕。而英貨船皆泊老萬山外洋不肯去,惟以厚利啗島濱亡命漁舟蜑艇致薪蔬,且以鴉片與之市。是月,廣東增嚴海防。
14
冬十月琦善廣州,尋授兩廣總督。義律請撤沿海諸防。虎門廣州水道咽喉,水師提督駐焉。其外大角、沙角二砲臺,燒煙後,益增戍守。師船、火船及蜑艇、扒龍、快蟹,悉列口門內外,密布橫檔暗椿,至是裁撤殆盡。義律遂日夜增船櫓,造攻具;首索煙價,繼求香港,且行文趣琦善速覆。十二月五日,突攻沙角砲臺,副將陳連升等兵不能支,遂陷,皆死之。英人又以火輪、三板赴三門口,焚我戰船十數艘,水師亦潰。英人乘勝攻大角砲臺,千總黎志安受傷,推砲落水,潰圍出,砲臺陷。英人悉取水中砲,分兵戍守,於是虎門危急。水師提督關天培總兵李廷鈺、游擊馬辰等守靖遠、威遠砲臺,僅兵數百,遣弁告急,不應。廷鈺至省泣求增兵,以固省城門戶。琦善恐妨撫議,不許。文武僚屬皆力請,始允遣兵五百。義律仍挾兵力索煙價及香港二十一年春正月琦善香港許英,而未敢入奏,乃歸浙江英俘易定海。義律先遣人赴浙繳還定海,續請獻沙角、大角砲臺以易之。琦善與訂期會於蓮花城。義律出所定貿易章程,並給予香港全島,如澳門故事,皆私許之。
15
既而琦善以義律來文入奏,帝怒不許。罷琦善伊里布,命宗室奕山靖逆將軍,尚書隆文湖南提督楊芳參贊大臣,赴粵剿辦。時義律以香港已經琦善允給,遍諭居民,以香港為英屬埠。又牒大鵬營副將令撤營汛。粵撫怡良聞之,大駭,奏聞。帝大怒,合籍琦善家。遂下詔暴英人罪,促奕山等兼程進,會各路官兵進剿。尋以兩江總督裕謙欽差大臣,赴浙視師。時定海、鎮海等處英船四出游弈,裕謙遣兵節次焚剿,並誅其酋目一人。二月,英人犯虎門水師提督關天培死之;乘勝薄烏湧,省城大震。十三日參贊楊芳抵粵,各路官兵未集,而虎門內外舟師悉被毀。楊芳議以堵為剿,使總兵段永福率千兵扼守東勝寺,陸路總兵長春率千兵扼鳳凰岡水路。英人率師近逼,雖經鳳凰岡官兵擊退,仍乘潮深入,飛砲火箭並力注攻。會美領事以戰事礙各國商船進口,赴營請進埔開艙,兼為英人說和,謂英人繳還定海,惟求通商如舊,並出義律書,有「惟求照常貿易,如帶違禁物,即將貨船入官」之文。時定海師船亦至粵,楊芳欲藉此緩兵退敵,遂與怡良聯銜奏請。帝以其復踵請撫故轍,嚴旨切責不許。三月,詔林則徐會辦浙江軍務,尋復遣戍新疆。

列傳一百五十五

12
二十年,海疆事起,定海既陷,琦善赴廣東議撫,英吉利要挾,攻奪砲臺。二十一年春,命奕山靖逆將軍,芳及隆文為參贊,率師防剿。奕山等不知兵,惟倚芳。先至廣州,英兵入犯虎門、烏湧,提督關天培戰死。敵兵逼省城,嚴備守御。芳見兵不可恃,而洋商久停貿易,亦原休戰,美利堅商人居間,請通商,詔不許;又偕巡撫怡良疏請準港腳商船貿易,詔斥有意阻撓,怠慢軍心,嚴議奪職,改留任。奕山至,戰亦不利。四月,英艦退,收復砲臺,奕山等遂請班師。芳以老病乞解職,溫諭慰之,命回湖南本任。二十三年,許致仕,在籍食全俸。二十六年,卒於家,詔念前勞,賜金治喪,依例賜恤,予其諸孫官有差,謚勤勇。子承注先卒,孫恩科襲侯爵。

列傳一百五十六 林則徐 鄧廷楨 達洪阿

5
十八年鴻臚寺卿黃爵滋請禁鴉片煙,下中外大臣議。則徐請用重典,言:「此禍不除,十年之後,不惟無可籌之餉,且無可用之兵。」宣宗深韙之,命入覲,召對十九次。授欽差大臣,赴廣東查辦,十九年春,至。總督鄧廷楨已嚴申禁令,捕拏煙犯,洋商查頓先避回國。則徐水師提督關天培忠勇可用,令整兵嚴備。檄諭英國領事義律查繳煙土,驅逐躉船,呈出煙土二萬餘箱,親蒞虎門驗收,焚於海濱,四十餘日始盡。請定洋商夾帶鴉片罪名,依化外有犯之例,人即正法,貨物入官,責具甘結。他國皆聽命,獨義律枝梧未從。於是閱視沿海砲臺,以虎門為第一門戶,橫檔山、武山為第二門戶,大小虎山為第三門戶。海道至橫檔分為二支,右多暗沙,左經武山前,水深,洋船由之出入。關天培創議於此設木排鐵練二重,又增築虎門之河角砲臺,英國商船後至者不敢入。義律請令赴澳門載貨,冀囤煙私販,嚴斥拒之,潛泊尖沙嘴外洋。
6
會有英人毆斃華民,抗不交犯,遂斷其食物,撤買辦、工人以困之。七月,義律藉索食為名,以貨船載兵犯九龍山砲臺,參將賴恩爵擊走之。疏聞,帝喜悅,報曰:「既有此舉,不可再示柔弱。不患卿等孟浪,但戒卿等畏葸。」御史步際桐言出結徒虛文,則徐以彼國重然諾,不肯出結,愈不能不向索取,持之益堅。尋義律浼澳門洋酋轉圜,原令載煙之船回國,貨船聽官查驗。九月,商船已具結進口,義律遣兵船阻之,開砲來攻,關天培游擊麥廷章奮擊敗之。十月,又犯虎門官湧,官軍分五路進攻,六戰皆捷。詔停止貿易,宣示罪狀,飭福建、浙江、江蘇嚴防海口。先已授則徐兩江總督,至是調補兩廣。府尹曾望顏請罷各國通商,禁漁船出洋。則徐疏言:「自斷英國貿易,他國喜,此盈彼絀,正可以夷制夷。如概與之絕,轉恐聯為一氣。粵民以海為生,概禁出洋,其勢不可終日。」時英船寄椗外洋,以利誘奸民接濟銷煙。二十年春,令關天培密裝砲械,雇漁船戶出洋設伏,候夜順風縱火,焚毀附夷匪船,接濟始斷。五月,再焚夷船於磨刀洋。諜知新來敵船揚帆北鄉,疏請沿海各省戒嚴。又言夷情詭譎,若逕赴天津求通貿易,請優示懷柔,依嘉慶年間成例,將遞詞人由內地送粵。
14
十五年,擢兩廣總督。鴉片煙方盛行,漏銀出洋為大患。十六年英吉利商人以躉船載煙,廷楨禁止不許進口,猶泊外洋,嚴旨驅逐。沿海奸民勾結,禁令猝難斷絕。廷楨與提督關天培整備海防,迭於大嶼山口、急水洋獲蟹艇,載銀鉅萬,盡數充賞,破獲囤煙私販。十八年,英船載屬番男婦五百餘人赴澳門居住,驅令回國。詔下禁煙議,疏言:「法行於豪貴,則小民易從;令嚴於中土,則外貨自絀。」十九年林則徐奉命至廣東,廷楨與之同心協力,盡獲躉船積煙,焚之,嚴私販之罪;臨以兵威,屢戰皆捷,事詳則徐傳。奸民因失業,遍騰蜚語。廷楨疏陳,略曰:「臣緝懲鴉片,三載於茲。豪猾之徒,刑僇逋逃,身家既失,怨讟遂興。查檢為希旨,掩捕為貪功,偵伺為詭謀,推鞫為酷罰。誣以納賄,目以營私。譏建議為急於理財,訾新例為輕於改律,狂悖紛熒,無非為煙匪洩憤。」詔慰勉之。

列傳一百五十七

6
時廣東撤水師歸營,猝被敵轟擊,掠去米艇兵丁,巡撫怡良以聞。琦善又陳:「英人回粵,詞氣傲慢,義律託疾將回國,且兵船日增。」得旨,仍暫停貿易,一面與議,一面籌防。義律堅持索還煙價,並增廈門、福州通商,嚴旨拒不許。十二月,義律見防禦漸撤,數遣挑戰,琦善諭止之。義律曰:「戰後再議,未為遲也。」乃犯虎門外沙角、大角兩砲臺,副將陳連升力戰死之,遂陷。提督關天培守靖遠砲臺,總兵李廷鈺守威遠砲臺,並請援,琦善不敢明發兵,夜遣二百人往。二十一年正月,事聞,上震怒,下琦善嚴議,命御前大臣貝子奕山靖逆將軍戶部尚書隆文湖南提督楊芳副之,率師赴粵協剿。
7
義律數香港,志在必得,琦善當事急,佯許之而不敢上聞。至是,義律獻出所踞砲臺,並原繳還定海以易香港全島,別議通商章程。琦善親與相見蓮花城定議,往返傳語,由差遣之鮑鵬將事,同城將軍、巡撫皆不預知。及英人占踞香港,出示安民,巡撫怡良奏聞,琦善方疏陳:「地勢無可扼,軍械無可恃,兵力不固,民情不堅,如與交鋒,實無把握,不如暫事羈縻。」上益怒,詔斥琦善擅予香港,擅許通商之罪,褫職逮治,籍沒家產。英兵遂奪虎門靖遠砲臺,提督關天培死之。

列傳一百五十九

1
裕謙謝朝恩重祥關天培陳連升祥福江繼蕓
11
關天培,字滋圃,江蘇山陽人。由行伍洊升太湖營水師副將。道光六年,初行海運,督護百四十餘艘抵天津,被優敘。七年,擢蘇松鎮總兵。十三年,署江南提督十四年,授廣東水師提督。時英吉利通商漸萌跋扈,兵船闌入內河,前提督李增階以疏防黜,天培代之。至則親歷海洋厄塞,增修虎門、南山、橫檔諸砲臺,鑄六千斤大砲四十座,請籌操練犒賞經費。十八年,英人馬他倫至澳門,託言稽察商務,投函不如制,天培卻之。禁煙事起,偕總督鄧廷楨偵緝甚力。
16
祥福,瑪佳氏,滿洲正黃旗人。由親軍累擢冠軍使。出為湖南寶慶協副將。從提督羅思舉平江華瑤有功。歷綏靖、寧夏、鎮筸諸鎮總兵。二十年,率本鎮兵援廣東。二十一年,守烏湧砲臺,與虎門同時陷,祥福死之,予騎都尉世職,祀昭忠祠。尋詔與關天培同建專祠。子喜瀛,襲世職。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