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17299"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稿
條件: 提到「王凱泰
Total 7

本紀二十三 德宗本紀一

15
九月丁酉,諭穆圖善整飭吉林吏治、旗營。甲辰,申定外人游歷內地條約。吳棠督剿敘永廳竄匪。辛亥,免梓宮經過大興等州縣額賦十之五,遵化十之七,賞平毀麥田籽種銀,並免蠲賸錢糧及旗租。甲寅,奉安梓宮於隆福寺。乙卯,上謁諸陵。閱普祥峪、菩陀峪工程。丙辰,閱惠陵工程。丁巳,奉兩宮皇太后還宮。庚申,至自隆福寺。辛酉,諭王凱泰區處臺灣生番。癸亥劉長佑剿敗越南匪,匪首黃崇英、周建新伏誅。

志六十二

27
光緒間,揚州、黃州祀吳文鎔,安徽、江西、閩、浙、甘肅祀劉典,江南、江西、福建、臺灣祀沈葆楨,江蘇、建福、山東、湖南祀郭松林,江、浙、直隸、山東、河南祀吳長慶,後復祀朝鮮。閩、浙、陜、甘、新疆、江寧祀左宗棠,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祀鮑超,陜、甘、吉林祀金順,大理、鎮南祀楊玉科,江西、廣西、雲南、新寧祀劉長佑,雲、貴、廣西祀岑毓英,安徽、山東祀周盛波,後復與盛傳、戴宗騫合祀濟南。湖廣、江西、江寧、浙江西湖祀彭玉麟,荃,河南、安徽、湖北、直隸、甘、新祀張曜,安慶、江寧、青縣祀周盛傳,山東、江蘇祀陳國瑞,山東、陜西祀閻敬銘,湖南、甘、新祀劉錦棠,安徽、福建祀劉銘傳,山東、四川祀丁寶楨山東、陜西祀州、長沙、蘭州祀楊昌濬,江、浙、河南、直隸、山東祀李鴻章,直隸、奉天、河南、安徽祀宋慶,安徽及蘆臺祀聶士成,湖南、江西、安徽、江寧祀劉坤一,廣西、雲、貴祀馮子材,安徽、湖南祀曾國華,甘、新祀陶模,直隸、安徽祀馬玉昆,安徽祀英翰,湖南、宣城祀鄧紹良,江南祀蕭孚泗,江寧祀陶澍、林則徐鄒鳴鶴、福珠洪阿,清、淮、徐州祀吳棠,姚廣武等附之。徐州祀滕學義、唐定奎,淮安祀張之萬,杭州祀阮元、蔣益澧,淮、揚祀章合才,南昌祀吳坤修,東鄉祀羅思舉,河南祀倭仁,溫縣祀李棠階,西安祀劉蓉、曾望顏,天津祀怡賢親王、文謙、丁壽昌,靈壽、保定祀成肇麐,順天薊州祀吳可讀,寶坻祀潘祖蔭,新疆祀金運昌,奉天建三賢祠,祀文祥、崇實、都興阿,又祀左寶貴依克唐阿、長順。吉林祀金福、延茂、富俊、希元,福建臺灣祀王凱泰,四川西充祀武肅親王豪格,臨桂祀陳宏謀,貴陽祀曾璧光、韓起、黎培敬。於時各省紛請立專祠,諭毋濫。

志八十五

35
保舉為國家酬庸之典,所以勵勞勩、待有功也。歷朝纂辦實錄,各館奉敕修書,及各省軍營、河工、徵賦、緝盜有功者獎敘。康熙十一年世祖實錄成,四十九平定朔漠方略成,副總裁以下官但獎加級。六十一年算法成書,始議以三等敘功,獎應升、加等、即用有差。康、雍兩朝實錄成,從總裁請,無議敘。嘉慶間,修書館臣請超一、二等優獎,帝不許。尋定非特旨專設之官,不得議敘、升用,歷代踵行。其軍營、河工等獎案,始不過加級,或不俟俸滿即升,名器非可幸邀。迨季世以保舉為捷徑,京、外獎案,率冒濫不遵成例。光緒元年,御史王榮琯請下越階保升之禁。帝韙之。三年,以纂修穆宗實錄過半,與事諸臣俱保升並加銜,備極優異。十年,部議限制保舉,五、六品京堂、翰、詹坊缺,及遇缺題奏,俱不得擅保。未幾,仍有以候補郎中保京堂,編、檢保四、五品坊缺,及應升缺並開列在前者。咸、同軍興,保案踵起。吏部於文選司設專處司稽核,事之繁重,與一司埒。同治十二年,閩撫王凱泰言:「軍興以來,保案層迭,開捐以後,花樣紛繁。軍營保案,藉花樣以爭先恐後,各項保舉,又襲軍營名目以紛至沓來。名器之濫,至今已極。盈千累百,徒形冗雜。請敕部察核京、外各班人員,酌留二、三成,餘令回籍候咨取。」下所司覈議。軍功外,號稱冗濫者,為河工保。光緒二十年,御史張仲炘言:「山東河工保案,近年多至五、六百人。部定決口一處,獎異常、尋常者六人。該省所報決口多寡,輒以所保人數為衡。圖保者以山東為捷徑,捐一縣丞、佐雜,不數月即正印矣。請飭所司嚴定章程。」帝俞其請。

志一百七

14
十二年,令陜甘督臣左宗棠、雲貴督臣岑毓英各選所部勇丁,以補營兵之額。是時中外臣工皆注意練兵。李宗羲謂勇與兵有主客聚散勤惰之異,未可易勇為兵。王凱泰謂各省練兵,宜令更番換防,雲、貴蕩平以後,兩省制兵亦宜換防調操,以杜久駐疲惰之漸。兵部諸臣會議,以同治初年創議練兵,京師神機營及直隸省六軍,別籌練餉,特立營制。福建、浙江、廣東、江蘇等省,皆就所減之餉加於練軍。河南、山西、山東、湖南等省,則按直隸之法,於額兵內抽練,於正餉外略加練費。甘肅省則因軍事初定,先練千五百人。但各省所抽撥之兵,不過原額十之二三。若其餘之兵,置之不問,終成疲弱。應令各省統兵大臣,已練之兵,以時休息,其未練者,次第調操,期通省額兵咸成勁旅。

列傳二百十三

2
王凱泰郭柏蔭
32
王凱泰,初名敦敏,字補帆,江蘇寶應人。道光三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咸豐十年,以母喪歸。粵匪分犯江北,上命大理寺卿晏端書治江北團練,大學士彭蘊章薦凱泰使佐理。敘勞,累加四品卿銜。同治二年,從巡撫李鴻章軍幕。四年,浙江巡撫馬新貽薦調,命以道員發浙江,署糧道。曾國藩李鴻章馬新貽交章薦舉,五年,擢浙江按察使。紹興三江閘洩山陰、會稽、蕭山三縣水入江,歲久沙積,三縣民請濬治。凱泰履勘濬治,復舊利。六年,遷廣東布政使,裁陋規,省差徭,覈釐捐,丈沙田,濬城中六脈渠,增建應元書院。七年,擢福建巡撫,課吏興學,禁械斗、火葬、溺女、淫祀舊俗,奏請撥釐金糴米二十萬石實常平倉。充鄉試監臨,奏請整飭科場積弊。臺灣獄訟淹滯,奏請勒限清釐。
39
論曰:王慶雲譚廷襄並易又歷中外,慶雲綜覈精密,治防井井,尤為可稱。馬新貽李宗羲皆以循吏贊畫軍事,擢任大藩,治績卓著。宗羲諫園工,籌海防,建言遠大。徐宗幹王凱泰清節惠政,皆有時望。郭柏蔭久任疆圻,澤施於後焉。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