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87887"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國朝畫徵錄
條件: 提到「王原祁
Total 5

國朝畫徵錄

61
王原祁沈宗敬
212
焦秉貞,濟寧人,欽天監五官正工人物,其位置之,自近而遠,由大及小,不爽豪毛,蓋西洋法也。康熙中,只候內廷,聖祖御製耕織圖四十六幅,秉貞奉詔所作村落風景,田家作苦,曲盡其致,深契聖衷,鍚賚甚厚,旋鏤板印賜臣工。弟子冷枚,字吉臣,膠州人。尤工士女。康熙五十年,與畫《萬壽盛典圖》總裁,則王原祁也。又避署山莊圖三十六幅,內務府司庫沈喻畫與盛典圖皆開雕喻,不知何許人。觀山莊圖,似摹法董巨者。
303
王原祁
304
王原祁,字茂京,號麓台,太倉人,奉常公孫。康熙庚戌進士,由知縣擢給諫,改翰林,補春坊。天子嘉其畫,供奉內廷,鑒定古今名書畫。晉少司農,充書晝譜總裁萬壽盛典總裁官。卒,年七十。公童時,偶作山水小幅,粘書齋壁,奉常見之,訝曰:「吾何時為此耶?」詢知乃大奇曰:「是子業必出我右」。間與講折六法之要,古今異同之辨。及南宮獲雋,奉常曰:「汝幸成進士,宜專心畫理,以繼我學」。於是筆法遂大進,而於大癡淺絳尤為獨絕。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書卷之氣盎然楮墨外。是時,虞山王翬清麗之筆,名傾中外,公以高曠之品突過之,世推大家,非虛也。琅琊元照見公畫,謂奉常曰:「吾兩人當讓一頭地」。奉常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得其神者惟董宗伯,得其形者予不敢讓。若形神俱得,吾孫其庶乎?」元照深然之。聖祖嘗幸南書房,時公為供奉,即命畫山水,聖祖憑几而觀,不覺移晷。嘗賜詩,有「畫圖留與人,看句公鐫石」為印章,紀恩也。每作畫,必以宣德紙,重豪筆,頂煙墨曰:「三者一不備」,不足以發古雋渾逸之趣」。客有舉王石谷畫為問曰:太熟。復舉二瞻為問,曰:太生,蓋以不生不熟自處也。嘗自題秋山睛爽圖,卷略云:「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筆端金剛,杵在脫盡習氣。觀此語,其所至可知矣。公官京師時,每歲秋冬之交,予門下賓客畫人一幅以為製裘之需,好事者往往緘金以俟平時以應詔不遑。凡求者屬賓客及弟子代筆,而自題其名,大率十之七。八鑒者,若徒憑款識則失矣。弟子華鯤全明吉、唐岱王敬銘黃鼎趙曉溫儀曹培源甥,李為憲族弟昱。鯤,字子千,無鍚人,官州同知。明吉吳人岱,字毓東,號靜巖,滿洲人,以蔭官參領。敬銘字丹思,嘉定人。癸巳進士,廷試第一,官翰林院修撰。培源,字浩修,為憲字巨山。昱字日初,日初筆尤佳,公極稱之。鼎曉儀自有傳。公晚年好作梅華道人,墨法最得神味。白苧村桑者,曰庚生也。晚嘗恨未獲從公遊,聆公講論,觀公用筆。每見公手跡,輒愛玩不釋,至忘寢食思之。其筆精墨妙,自謂得其概矣。後於弋陽道中邂逅山陰,聞人克大出公秋山暗爽圖卷,仿大癡法者,於是嘆觀止焉。圖長五尺餘,丘壑止一開一闔,而宏闊無際,神味蕭爽,元氣淋漓,沖融駘宕之致。既奕奕怡人,湛彩晬盎之精,複晶晶眩,目蓋筆力,沉貫紙背,而光氣發越於上,誠如自題所云「筆端金剛杵」也。克大曰:「此卷尤公愜意作也。先君官京師時,與公望衡而居,情好甚洽,而未有請也。每遇良辰,輒潔酒肴邀公暨公素所厚者,作竟日歡,若是者五六載。值克大將歸婚,公謂先君曰:嗣君歸婚,當寫一四為贈。先君頓首謝之。翌晨,折簡招克大過,從曰:子其看余點染,乃展紙審。顧良久,以淡墨略分輪廓。既而稍辨林壑之概,次立峰石層折,樹木株榦,每舉一筆必審,頗反複而日己夕矣。次日復招過第,取前卷少加皴擦,即用淡赭入藤黃少許渲染山石,以一小熨斗貯微火熨之幹。再以墨筆幹擦石骨,疏點木葉,而山林屋宇,橋渡谿沙了然矣。然後以墨綠水疏疏緩緩,渲出,陰陽向背,復如前熨之幹。再勾再勒,再染再點,自淡及濃,自疏而密半,閱月而成。發端混崙,逐漸破碎,取拾破碎,復迅混崙流。灝氣粉虛空,無一筆苟下,故消磨多日耳。古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洵非誇語也。後又贈先君二幀不便於行,笥不得飽子之目。然庚得睹此卷詳聞克大所述,不啻親見公之磅礡矣,所得不既多乎?因詳記之,以備私淑之助。且俾後之有志斯道者,知公作畫之匠心有如是雲。
388
覆千,平湖人。善山水,遊京師,見知於聖,袒詔師王原祁,遂為司農代筆。後居萬壽寺,御書「棲樹」三字賜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