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55915"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通志
條件: 提到「司馬彪
Total 2

卷一百二十九上

15
司馬彪,字紹統,高陽睦王之長子也,出後宣帝弟。敏少篤學不倦,然好色薄行,為睦所責,故不得為嗣,雖名出繼實廢之也。彪由此不交人事,而専精學習,故得博覽羣籍,終其綴集之務。初拜騎都尉,㤗始中為秘書郎,轉丞。注《荘子》作《九州春秋》,以為「先王立史官以書時事,載善惡以為沮勸,撮敎世之要也。是以春秋》不脩,則仲尼理之。《闗雎》之亂,則師摯。脩之,前哲豈好煩哉?蓋不得已故也。漢氏中興,訖於建安,忠臣義士,亦以昭著。而時無良史,記述煩雜,譙、周雖已刪除,然猶未盡,安順以下,亡缺者多」。彪乃討論衆書,紹其所聞,起於世祖,終於孝獻。編年二百,録世十二,通綜上下,旁貫庶事,為紀志傳,凡八十篇,號曰《續漢書》。㤗始初,武帝親祠南郊,彪上疏定其議,上多從之。後拜散騎侍郎。恵帝末年,卒,時年六十餘。初,譙周以司馬遷《史記》書周、秦以上,或採俗語百家之言,不専據正經周,於是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皆憑舊典,以紏遷之謬誤。彪復以周未盡善也,條《古史考》中凡百二十二事為不當,多據汲冡紀年之義,亦行於世。王隠,字處叔,陳郡陳人也。世寒素父銓,歴陽令。少好學,有著述之志,每私録晉事及功臣行狀,未就而卒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勢援,博學多聞受父遺業,西都舊事,多所諳䆒。建興中,過江,丞相軍諮祭酒涿郡祖納雅相知重,納好博奕,毎諌止之,納曰:聊用忘憂耳。隱曰:蓋古人遭時則以功逹,其道,不遇則以言逹,其才故否㤗不窮也。當今晋未有書,天下大亂,舊事蕩滅,非凡才所能立君,少長五都,游宦四方,華夷成敗,皆在耳目,何不述而裁之?應仲逺作《風俗通》,崔子真作《政論》,蔡伯喈作《勸學篇》,史游作急就章,猶行於世,便為沒而不朽,當同其時,人豈少哉,而了無聞,皆由無所述作也。故君子疾沒世而無聞,易稱自彊不息,况國史明乎得失之跡,何必博奕而後忘憂哉?」納喟然嘆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乃上疏薦隠元帝,以草創務殷,未遑史官,遂寢不報。大興初,典章稍備,乃召隠及郭璞俱為著作郎,令撰晉史》。豫平王敦功,賜爵平陵鄉侯。時著作郎虞預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隠,并借隠所著書竊冩之,所聞漸廣,是后更疾隠形於言色,預既豪族,交結權貴,共為朋黨,以斥隠,竟以謗免,黜歸於家,貧無資用,書遂不就,乃依征西將軍庾亮於武昌,亮供其紙筆,書乃得成,詣闕上之。隠雖好著述,而文辭鄙拙,蕪舛不倫,其書次第可觀者,皆其父所撰,文體混漫,義不可解者,隠之作也。年七十餘,卒於家。隠兄瑚,字處仲,少重武節,成都王頴舉兵向洛,以為冠軍叅軍,積功累遷游撃將軍,與司𨽻滿奮、河南尹周馥等俱屯大司馬門,以衛宮掖。時上官已縱暴,瑚與奮等共謀除之,反為所害。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