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190401"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史傳三編
條件: 提到「李侗
Total 2

卷五

32
李侗,字愿中,延平人。年二十四,棄舉子業,以書謁羅從彥,從彥實得程、楊之傳,然清介絶俗,人鮮知者。見侗受業,頗非笑,侗若不聞從之累年,受春秋、中庸、語孟》之說,從彥好靜坐,侗退亦靜坐,從彥令靜中看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而求所謂中者乆之於天下之理,該攝洞貫,各有條序,從彥少然可,亟稱許焉。侗為人勁特豪邁,至充養完粹,無復圭角色,溫言厲神定氣和自然之中,若有成法,其事親孝仲,兄性多忤,獨能得其懽,閨門肅穆,若無人聲,而衆事自理。平居恂恂,若無可否,而遇事一斷,以義截然不可犯,生産素薄,然親隣或貧,不能婚嫁,輒節衣食振助之,與鄉人處長者事之盡禮,少者賤者遇之以道言笑終日油油如也,荅問後學,隨深淺施教,而必自反,身自得始,故其言曰:學問不在多言,但黙坐澄心,體認天理,雖一毫私意之發,亦退聼矣。又曰:讀書者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求之,則凡聖賢所至,皆可勉而進矣,若直求之文字以資誦說,其不為玩物喪志者幾希。又曰:講學切要,淵潛縝密,然後氣味深長,蹊徑不差。嘗誦黃庭堅稱濓溪所謂胷中灑落如光風霽月者,以為常存此意,庶幾遇事廓然」。其指示深切類此。侗旣閒居,若無意當世,而憂時論事,感激動人語,治道必以明天理、正人心、崇節義、厲亷恥為先,本末備具,可舉而行。朱子父松與侗同事,從彦雅重侗、鄧迪謂松曰:愿中如冰壺秋月,瑩徹無瑕。松以為知言。後朱子師侗每去復來,所聞必益超絶,上進不已,乃如此,經術通明,而未嘗著書,其論春秋曰:春秋一事,各是發明一例,如觀山水徙歩而形勢不同,每舉中庸未發之中,謂必體此於身,實見是理,若顔子之歎卓爾。然後擴充而往,無所不通,所居在水竹間,謝絶世,故餘四十年,食飲或不繼,怡然自適。晚二子友直、信甫皆成進士,試吏旁郡,更相迎養。隆興元年十月,閩帥汪應辰以書幣聘往見之,至之日疾作,遂卒,年七十一,諡文靖。學者稱延平先生,所傳有朱子所記延平問荅行於世,論曰:主靜之㫖,標自濂溪,非偏於靜也,定之以中正仁義,則動靜該備矣。然必以靜者為主,是本原之學也。中庸所謂未發偏言之與已發對而專言之,則天下之大本也。故曰:主也主於靜,以行乎動,則義與正。固靜而仁與中,亦不害其為靜也,故曰定也。羅、李之學,深會乎此,用能大本卓然獨得程氏之宗,紫陽、紹緒,其傳益彰。然羅猶有絶俗之嫌,李乃無復圭角,豈天稟異哉?抑亦所養使然耳!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