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77781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王肅
Total 10

卷91 子部·儒家類一

1
王肅注。子雍,東海人。官至中領軍散騎常侍。事跡具《三國志》本傳。是書肅自序云:鄭氏學行五十載矣,義理不安,違錯者多,是以奪而易之。
2
孔子二十二世孫有孔猛者,家有其先人之書,昔相從學。頃還家,方取以來。與予所論,有若重規疊矩云云。是此本自肅始傳也。考《漢書藝文志》有《孔子家語》二十七卷。顏師古注云:非今所有《家語》。《禮樂記》稱舜彈五弦之琴以歌南風。鄭注:其詞未聞。孔穎達疏載肅作《聖証論》,引《家語》阜財解慍之詩以難康成。又載馬昭之說,謂《家語》,王肅所增加,非鄭所見。故王柏《家語考》曰:四十四篇之《家語》,乃王肅自取《左傳》、《國語》、《荀》、《孟》、二戴記,割裂織成之。孔衍之序,亦王肅自為也。獨史繩祖學齋占畢》曰:《大戴》一書,雖列之十四經,然其書大抵雜取《家語》之書,分析而為篇目。其公冠篇載成王冠,祝辭內有先帝及陛下字,周初豈曾有此?《家語》止稱王字,當以《家語》為正云云。今考陛下離顯先帝之光曜已下,篇內已明云孝昭冠辭,繩祖誤連為祝雍之言,殊未之考。蓋王肅襲取公冠篇為冠頌,已誤合孝昭冠辭於成王冠辭,故刪去先帝陛下字,竄改王字。《家語》襲《大戴》,非《大戴》襲《家語》,就此一條,亦其明証。其割裂他書,亦往往類此。反覆考証,其出於肅手無疑。特其流傳已久,且遺文軼事,往往多見於其中,故自唐以來,知其偽而不能廢也。其書至明代,傳本頗稀,故何孟春所注《家語》,自云未見王肅本。王鏊震澤長語》亦稱《家語》今本,為近世妄庸所刪削。惟有王肅注者,今本所無多具焉,則亦僅見之也。明代所傳凡二本,閩徐𤊹家本,中缺二十餘頁。海虞毛晉家本,稍異而首尾完全。今徐本不知存佚,此本則毛晉所校刊,較之坊刻,猶為近古者矣。
2
仕陳涉為博士。臧,高祖功臣孔藂之子,嗣爵蓼侯。武帝時官太常。其書《文獻通考》作七卷。今本三卷,不知何人所並。晁公武讀書志》云:《漢志》無《孔叢子》,儒家有《孔臧》十篇,雜家有孔甲《盤盂書》二十六篇,其獨治篇,鮒或稱孔甲。意者,《孔叢子》即孔甲《盤盂》,《連叢》即孔臧書。案《漢書藝文志》顏師古注,謂孔甲黃帝之史,或云夏后孔甲,似皆非。則《孔叢》非《盤盂》。又志於儒家《孔臧》十篇外,詩賦家別出《孔臧賦》二十篇。今《連叢》有賦,則亦非儒家之孔臧。公武未免附會。《朱子語類》謂:《孔叢子》文氣軟弱,不似西漢文字,蓋其後人集先世遺文而成之者。陳振孫錄解題》亦謂:案孔光傳,孔子八世孫鮒,魏相順之子,為陳涉博士,死陳下。則固不得為漢人。而其書記鮒之沒,則又安得以為鮒撰?其說當矣。《隋書經籍志論語家》有《孔叢》七卷。注曰:陳勝博士孔鮒撰。其序錄稱《孔叢》、《家語》並孔氏所傳仲尼之旨,則其書出於唐以前。然《家語》出王肅依托,《隋志》既誤以為真,則所云《孔叢》出孔氏所傳者,亦未為確証。朱子所疑,蓋非無見。即如舜典禋於六宗何謂也,子曰:所宗者六,皆潔祀之也。埋少牢於泰昭,所以祭時也。祖迎於坎壇,所以祭寒暑也。主於郊宮,所以祭日也。夜明,所以祭月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