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0294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李鼎祚
Total 20

卷1 經部·易類一

1
舊本題「卜子夏撰」。案說《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書。其偽中生偽,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書。《唐會要》載開元七年詔:「子夏《易傳》,近無習者,令儒官詳定。」劉知幾議曰:「《漢志》《易》有十三家而無子夏作傳者,至梁阮氏《七錄》,始有《子夏易》六卷,或云韓嬰作,或云丁寬作。然據《漢書》,《韓易》十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合,事殊隳刺,必欲行用,深以為疑。」司馬貞議亦曰「案劉向《七略》有《子夏易傳》,但此書不行已久,今所存多失真本。荀朂《中經簿》云:《子夏傳》四卷,或云丁寬。是先達疑非子夏矣。又《隋書經籍志》云:《子夏傳》殘闕,梁六卷,今二卷。知其書錯繆多矣。又王儉《七志》引劉向《七略》云:《易傳》子夏,韓氏嬰也。今題不稱韓氏而載薛虞記,其質粗略,旨趣非遠,無益後學」云云。是唐以前所謂《子夏傳》,已為偽本。晁說之《傳易堂記》又稱:「今號為《子夏傳》者,乃唐張弧之《易》」案弧唐末為大理寺評事,有《素履子》,別著錄,是唐時又一偽本並行。故宋《國史志》以《假托子夏易傳》與《真子夏易傳》兩列其目,而《崇文總目》亦稱此書篇第,略依王氏,決非卜子夏之文也。朱彞尊經義考》,証以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應麟困學紀聞》所引,皆今本所無。德明、鼎祚猶曰在張弧以前,應麟乃南宋末人,何以當日所見與今本又異?然則今本又出偽托,不但非子夏書,亦並非張弧書矣。流傳既久,姑存以備一家云爾。
2
案《隋志》載鄭玄《周易注》九卷,又稱鄭玄、王弼二注,梁陳列於國學,齊代惟傳鄭義,至隋王注盛行,鄭學浸微。然《新唐書》著錄十卷,是唐時其書猶在,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總目》惟載一卷,所存者僅《文言》、《序卦》、《說卦》、《雜卦》四篇,餘皆散佚。至《中興書目》始不著錄案《中興書目》今不傳,此據馮椅《易學》所引,則亡於南北宋之間。故晁說之、朱震尚能見其遺文,而淳熙以後諸儒即罕所稱引也。應麟始旁摭諸書,裒為此帙,經文異字,亦皆並存。其無經文可綴者,則總錄末簡。又以玄注多言互體,並取《左傳》,《禮記》,《周禮》,《正義》中論互體者八條,以類附焉。考玄初從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從馬融受費氏《易》,故其學出入於兩家。然要其大旨,費義居多,實為傳《易》之正脈。齊陸澄《與王儉書》曰:「王弼注《易》,玄學之所宗。今若崇儒,鄭注不可廢。」其論最篤。唐初詔修《正義》,仍黜鄭崇正,非達識也。應麟能於散佚之餘,搜羅放失,以存漢《易》之一線,可謂篤志遺經,研心古義者矣。近惠棟別有考訂之本,體例較密。然經營創始,實自應麟,其捃拾之勞亦不可泯。今並著於錄,所以兩存其功也。
3
弼之說《易》,源出費直。直《易》今不可見,然荀爽《易》即費氏學,李鼎祚書尚頗載其遺說。大抵究爻位之上下,辨卦德之剛柔,已與弼注略近。但弼全廢象數,又變本加厲耳。平心而論,闡明義理,使《易》不雜於術數者,弼康伯深為有功。祖尚虛無,使《易》竟入於老莊者,弼康伯亦不能無過。瑕瑜不掩,是其定評。諸儒偏好偏惡,皆門戶之見,不足據也。
1
李鼎祚撰。鼎祚《唐書》無傳,始末未詳。惟據《序》末結銜,知其官為秘書省著作郎。據袁桷清容居士集》載「資州有鼎祚讀書臺」知為資州人耳。
1
史徵撰。《崇文總目》曰:「河南史徵,不詳何代人。」晁公武讀書志》曰:「田氏以為魏鄭公撰,誤。」陳振孫書錄解題》曰:「五朝史志有其書,非唐則五代人。」避諱作證字。《宋史藝文志》又作「史文徽」,蓋以徽徵二字相近而訛。別本作「史之徵」,則又以之文二字相近而訛耳。今定為史徵,從《永樂大典》。定為唐人,從朱彞尊經義考》也。《永樂大典》載徵《自序》云:「但舉宏機,纂其樞要,先以王注為宗,後約孔疏為理。」故《崇文總目》及晁氏《讀書志》皆以為「直鈔注疏,以便講習,故曰口訣」。今詳考之,實不盡然。如《乾彖》引周氏說,《大象》引宋衷說,《屯彖》引李氏說,《師彖》引陸績說,六五引莊氏說,《謙》六五引張氏說,《賁大象》引王廙說,《頤大象》引荀爽說,《坎大象》引莊氏說,上六引虞氏說,《咸大象》引何妥說,《萃彖》引周宏正說,《升彖》引褚氏說,《井大象》引何妥說,《革彖》引宋衷說,《鼎彖》引何妥說,《震》九四引鄭眾說,《漸彖》引褚氏說,《大象》引侯果說,《困大象》引周宏正說,《兌大象》引鄭眾說,《漸》九五引陸績說,多出孔穎達《疏》及李鼎祚《集解》之外。又如《賁大象》所引王氏說,《頤大象》所引荀爽說,雖屬集解所有,而其文互異。《坎》上六所引虞翻說,則《集解》刪削過略,此所載獨詳。蓋唐去六朝未遠,《隋志》所載諸家之書猶有存者,故徵得以旁搜博引。今閱年數百,舊籍佚亡,則遺文緒論,無一非吉光片羽矣。近時惠棟作《九經古義》,余蕭客葺《古經解鉤沈》,於唐以前諸儒舊說,單辭隻義,搜採至詳,而此書所載,均未之及,信為難得之秘本。雖其文義間涉拙滯,傳寫亦不免訛脫,而唐以前解《易》之書,《子夏傳》既屬偽撰,王應麟所輯鄭玄注,姚士粦所輯陸績注,亦非完書。其實存於今者,京房、王弼孔穎達李鼎祚四家,及此書而五耳。固好古者所宜寶重也。徵《自序》作六卷,諸家書目並同。今僅闕《豫》、《隨》、《無妄》、《大壯》、《晉》、《暌》、《蹇解》、《中孚》八卦,所佚無多。仍編為六卷,存其舊焉。

卷2 經部·易類二

1
宋伊川程子撰。卷首有元符二年《自序》。考程子紹聖四年編管涪州,元符三年遷峽州,則當成於編管涪州之後。王偁東都事略》載是書作六卷,《宋史藝文志》作九卷,《二程全書》通作四卷。考楊時《跋語》,稱「伊川先生著《易傳》,未及成書。將啟手足,以其書授門人張繹。未幾繹卒,故其書散亡,學者所傳無善本。謝顯道得其書於京師,以示餘。錯亂重複,幾不可讀。東歸待次毗陵,乃始校正,去其重複,逾年而始完」云云,則當時本無定本,故所傳各異耳。其書但解《上、下經》及《彖》、《象》、《文言》,用王弼注本。以《序卦》分置諸卦之首,用李鼎祚周易集解》例。惟《繫辭傳》、《說卦傳》、《雜卦傳》無注,董真卿謂亦從王弼。今考程子《與金堂謝湜書》,謂「《易》當先讀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謂程子有取於弼,不為無據。謂不注《繫辭》、《說卦》、《雜卦》以擬王弼,則似未盡然。當以楊時草具未成之說為是也。程子不信邵子之數,故邵子以數言《易》,而程子此《傳》則言理,一闡天道,一切人事。蓋古人著書,務抒所見而止,不妨各明一義。守門戶之見者必堅護師說,尺寸不容逾越,亦異乎先儒之本旨矣。

卷3 經部·易類三

4
其七卦為原本所闕者,則但錄經文。或其說別見他書者,亦蒐錄補入。依仿原目,仍定為十五卷。自唐人以王弼注定為《正義》,於是學《易》者專言名理。惟李鼎祚《集解》不主弼義,博採諸家,以為「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而當時經生不能盡從其學。宋儒若胡瑗程子,其言理精粹,自非晉唐諸儒所可及,然於象亦多有闕略。剛中是書,始兼取漢學。凡荀爽、虞翻、干寶、蜀才九家之說,皆參互考稽,不主一家。其解義間異先儒,而亦往往有當於理。如《訟》之九二,以「不克訟歸」為句,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為句,以為聖人所以必使逋其邑人三百戶者,恐其恃眾憑險以成亂,所以謹上下之分也。《比》之初六「終來有它吉」,朱子謂不可曉。剛中以為相比之道,以信為先。積之既久,昔之未比者皆自外至,故曰「有它吉」。皆能自出新意,不為成說所拘。至於解《泰》之九二,《大有》之《大象》,議論尤正大精切,通於治體。雖其人因秦檜以進身,依附和議,捐棄舊疆,頗不見滿於公論,然闡發《經》義,則具有理解,要為說《易》家所不廢也。
1
李衡撰。彥平,江都人。乾道中官秘閣修撰,尋除御史改起居郎。事蹟具《宋史》本傳。先是,熙寧間蜀人房審權,病談《易》諸家,或泥陰陽,或拘象數,乃斥去雜學異說,摘取專明人事者百家,上起鄭玄,下迄王安石,編為一集,仍以孔穎達《正義》冠之。其有異同疑似,則各加評議,附之篇末,名曰《周易義海》,共一百卷。衡因其義意重複,文辭冗瑣,刪削厘定,以為此書,故名曰《撮要》。其程子蘇軾朱震三家之說,則原本未收,衡所續入。第十二卷《雜論》,亦衡所補綴。故婺州教授周汝能、樓鍔《跋》,稱「卷計以百,今十有一」,蓋專指所刪房本也。《書錄解題》作十卷,又傳寫之誤矣。是書成於紹興三十年,至乾道六年,衡以御史守婺州,始鋟於木。自唐以來,唯李鼎祚周易集解》合漢後三十五家之說,略稱該備,繼之者審權《義海》而已。然考《宋史藝文志》,但有衡書,而無審權書。陳振孫書錄解題》亦惟載殘本四卷。豈卷帙重大,當時即已散佚,抑衡書出而審權書遂廢歟?然則採擷精華,使古書不沒於後世,衡亦可謂有功矣。
3
曰原畫,陽皆屬《乾》,陰皆屬《坤》是也。曰納甲,《蠱》之「先甲、後甲」,《巽》之「先庚、後庚」是也。其於前人舊說,大抵以李鼎祚周易集解》、朱震漢上易傳》為宗。而又謂李失之泥,朱傷於巧,故不主一家。如卦變之說則取邵子、朱子,變卦之說則取沈該、都潔。筮占之說則取朱子、蔡淵、馮椅。遠紹旁搜,要歸於變動不居之旨,亦言象者所當考也。諸家著錄,多作十卷。惟朱睦㮮授經圖》作《易傳》十二卷,焦竑《經籍志》作《易傳》十四卷。考易東所著別無《易傳》之名,蓋即此編。朱氏並其《論例》一卷數之,為十一卷。

卷4 經部·易類四

1
元李簡撰。簡里貫未詳。《自序》稱「己未歲承乏倅泰安」,己未為延祐六年,蓋仁宗時也。其書所採自子夏《易傳》以逮張特立、劉肅之說,凡六十四家,一一各標姓氏。其集數人之說為一條者,亦注曰兼採某某。其不注者則簡之新義矣。大抵仿李鼎祚《集解》、房審權《義海》之例。《自序》稱:「在東平時與張中庸、劉佚庵、王仲徽聚諸家《易》解節取之。張與王意在省文,劉之設心務歸一說,僕之所取,寧失之多,以俟後來觀者去取。」又稱:「己未歲取向所集重加去取。」則始博終約,蓋非苟作,故所言多淳實不支。其所見楊彬夫《五十家解》、單渢《三十家解》,今並不存。即所列六十四家遺書,亦多散佚。因簡所輯猶有什一之傳,則其功亦不在鼎祚、審權下也。

卷6 經部·易類六

1
國朝翟均廉撰。均廉春沚,仁和人。乾隆乙酉舉人。官內閣中書舍人。是書取《周易》古今諸本同異之處,互相考証。如李鼎祚卦辭前分冠《序卦》;周燔卦辭前列《大象》,卦辭後列《彖傳》;趙汝楳卦辭前列《大象》,卦辭後列《彖傳》,次《文言》,次爻辭;李過、方逢辰《乾卦》卦辭後列《彖傳》,次《文言》釋《彖》處,次《大象》,次爻辭;蔡淵卦辭後列《大象》,次《彖傳》,《文言》別為一《傳》,《傳》低一字;王洙於篇中不載卦辭,別為一篇之類。此篇章之同異也。如《乾卦》三爻,孟喜作「夕惕若夤」句,「厲無咎」句;苟爽、虞翻、王弼作「夕惕若厲」句;邵子、朱震、朱子作「夕惕若」句。
1
案《周易乾鑿度》,鄭康成注,與《乾坤鑿度》本二書。晁公武並指為倉頡修古籀文,誤並為一,《永樂大典》遂合加標目。今考《宋志》,有鄭康成注《易乾鑿度》三卷,而不及《乾坤鑿度》,則知宋時固自單行也。說者稱其書出於先秦,自《後漢書》、南北朝諸史及唐人撰《五經正義》,李鼎祚作《周易集解》,徵引最多。皆於《易》旨有所發明,較他緯獨為醇正。至於太乙九宮四正四維,皆本於十五之說,乃宋儒戴九履一之圖所由出,朱子取之,列於《本義圖說》。故程大昌謂漢、魏以降言《易》學者皆宗而用之,非後世所托為,誠稽古者所不可廢矣。原本文字斷闕,多有訛舛。謹依經史所引各文,及旁採明錢叔寶舊本互相校正,增損若干字。其定為上、下二卷,則鄭樵通志》之目也。***《易緯通卦驗》二卷永樂大典

卷9 經部·易類存目三

2
其書蓋仿李鼎祚周易集解》之例,但裒諸說,不加論斷。然所採錄頗簡,且書名既題「宋元」,而書中複錄《子夏易傳》語十數條,未免失於斷限。又宋時說《易》者如王湜易學》、林至易裨傳》、鄭汝諧易翼傳》、趙汝梅《易敘叢書》、林光世水村易鏡》之類,傳於世者尚多,茲皆未錄。而元人說《易》者竟未採一家。其書未分卷帙,亦無序目,殆猶未成之本也。後附《易解別錄》一冊,蓋旁採異說,亦僅有宋而無元云。

卷10 經部·易類存目四

1
國朝吳鼎撰。是編採宋俞琰、元龍仁夫吳澄、胡一桂、明來知德錢一本唐鶴徵、高攀龍、郝敬、何楷十家之說。其論辨去取,別為《附錄》十卷。蓋以漢唐舊說略備於李鼎祚周易集解》,宋儒新義略備於董楷《周易會通》,惟元明諸解則未有專彙一書者,因裒此十家以繼二書之後。大旨主於明象,其論六十四卦之對體、覆體、《雜卦傳》非錯簡,出於來《易》者為多。

卷19 經部·禮類一

2
此本省牒、州狀、都司看詳及敕旨均錄載卷首,蓋猶宋本之舊。前有真德秀《序》,作於紹定五年壬辰,下距進書時十年。又有趙汝騰《後序》,作於嘉熙元年丁酉,下距進書時六年。故汝騰奏稱「素識其人」,又稱「德秀歿後,與之益刪繁取要,由博得約,其書益精粹無疵也。」所採舊說凡五十一家,然唐以前僅杜子春、鄭興、鄭眾、鄭玄、崔靈恩、賈公彥等六家,其餘四十五家則皆宋人,凡文集、語錄無不搜採。蓋以當代諸儒為主,古義特附存而已。德秀序稱「鄭、賈諸儒析名物,辨制度,不為無功,而聖人微旨終莫之睹。惟洛之程氏、關中之張氏獨得聖經精微之蘊。永嘉王君,其學本於程、張」云云,蓋以義理為本,典制為末,故所取宋人獨多矣。其注《考工記》,據古文《尚書》、《周官司空》之職,謂《冬官》未嘗亡,實沿俞庭椿之謬說。汝騰《後序》亦稱之,殊為舛誤。然庭椿淆亂五官,臆為點竄,與之則僅持是論而不敢移掇《經》文,視庭椿固為有間。至其以《序官》散附諸官,考陸德明經典釋文》、晉干寶注《周禮》,雖先有此例,究事由意創,先儒之所不遵,不得援以為據也。惟是四十五家之書,今佚其十之八九,僅賴是編以傳。雖貴近賤遠,不及李鼎祚周易集解》能存古義,而蒐羅宏富,固亦房審權《周易義海》之亞矣。又案邱葵周禮補亡序》稱:「嘉熙間東嘉王次點作《周官補遺》,由是《周禮》之六官始得為全書。」今本實無《補遺》,未審別為一書,或附此書內而佚之。然憑臆改《經》之說,正以不存為最善,固無庸深考也。

卷108 子部·術數類一

2
其曰《三易》者,謂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孔子之《易》也。曰《洞璣》者,璣衡古人測天之器,謂以《易》測天,毫忽不爽也。一、二、三卷為伏羲經緯上、中、下,即陳、邵所傳之《先天圖》。四、五、六卷為文圖經緯上、中、下,即《周易》上、下經次序。七、八、九卷為孔圖經緯上、中、下,即說卦傳出震齊巽之方位。十卷、十一、二卷為雜圖經緯上、中、下,則雜卦傳之義。十三卷為餘圖總緯,則因周官太卜而及於占夢之六夢,眂祲之十輝,以及後世奇門太乙之術。十四、十五、十六卷為貞圖經緯上、中、下與雜圖相准,有衡、有倚、有環。衡者平也,倚者立也,環者圓也。其自述曰:夫子有言,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凡《易》之言語文字,僅修辭尚玩之一端。即焦、京、管、郭幽發微中,取驗不過一時,揲扐不過數策。聖人之不為此鑽仰,亦已明矣。舍此二條,夫子所謂三極並立,窮變極賾,範圍曲成,與天地相似者,果為何物。蓋天、地、人之象數,皆具於物。布而為歷,次而為律,統而為易。去其圖蓍,別其虛實,以為《春秋》、《詩》。又以孟子所言千歲之日,至五百興王為七十二相承之歷,故是書之作,意欲網羅古今,囊括三才,盡入其中。雖其失者時時流於禨祥,入於駁雜,然易道廣大,不泥於數,而亦不離於數,不滯於一端,而亦不遺於一端。縱橫推之,各有其理。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序云,鄭多參天象,王全釋人事。天道難明,人事易習。易之為道,豈偏滯於天人哉!故道周此書,乍觀似屬創獲。然鄭康成解隨之初九雲,震為大途,又為日門,當春分陰陽之所交,此道周言歲氣之所本也。故云晷益則日損,晷損則日益。康成解比之初六云,有孚盈缶,爻辰在未,上值東井,井之水人所汲,故用缶,此道周言星名之所本也。故云坤為箕,複為尾,斗之翕舌則為噬嗑,牛之任重致遠則為隨。卦氣值日始於京房,充之則為元會之運。推策定歷,詳於一行,衍之則為章蔀之紀。推其源流,各有端緒。史稱其歿後家人得其小冊,自推終於丙戌年六十二,則其於藏往知來之道,蓋非徒托空言者。然旁見側出,究自為一家之學。以為經之正義則不可,退而列諸術數,從其類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