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8715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孫應鰲
Total 7

卷7 經部·易類存目一

1
孫應鼇撰。應鼇山甫,貴州清平籍,南直隸如皋人。嘉靖癸丑進士。官至南京工部尚書。謚文恭。是書謂天地萬物,在在皆有《易》理,在乎人心之能明。故其說雖以離數談理為非,又以程子不取卦變為未合。而實則借《易》以講學,縱橫曼衍,於《易》義若離若合,務主於自暢其說而止,非若諸儒之傳惟主於釋《經》者也。自《說卦》「乾坤六子」以下即置而不言,蓋以八卦取象之類無可假借發揮耳。其宗旨可知矣。

卷39 經部·樂類存目

1
孫應鰲撰。應鰲有《淮海易談》,已著錄。是書考辨律呂,多出臆斷。如旋宮之法以十二律相生為次,每調用五聲二變,止得七聲。如通計一均五調所用之七律,則三十五聲只得十一律。今以黃鐘一均言之,自黃鐘而上,用夷則、夾鐘、無射、仲呂四律。自黃鐘而下,用林鐘、太蔟、南呂、姑洗、應鐘、蕤賓六律。並黃鐘為十一律。其不用大呂者,以旋宮之法所不及也。應鰲不解其義,乃云大呂助黃鐘宣氣,後妃之象,地道無成,而代有終,故虛而不用。穿鑿殊甚。

卷178 集部·別集類存目五

1
孫應鰲撰。應鰲有《淮海易談》,已著錄。《明史藝文志》載,《應鰲匯稿》十六卷。此本十二卷,前有萬厯己卯劉伯燮《序》,言集首奏疏,終於古風、絶、律。今第十二卷止於五言律詩,而絶句、七言律詩皆闕,知非足本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