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3568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康海
Total 8

卷68 史部·地理類一

1
康海撰。德涵,武功人。弘治壬戌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以救李夢陽事,坐劉瑾黨削籍。《明史文苑傳》附見《李夢陽傳》中。是志僅七篇,曰《地理》,曰《建置》,曰《祠祀》,曰《田賦》,曰《官師》,曰《人物》,曰《選舉》。凡山川、城郭、古跡、宅墓,皆括於地理;官署、學校、津梁、市集,則歸於《建置》;祠廟、寺觀,則總以《祠祀》;戶口、物產,則附於《田賦》;藝文則用《吳郡志》例,散附各條之下,以除冗濫。官師則善惡並著,以寓勸懲。王士禎謂其「文簡事核,訓詞爾雅」。石邦教稱其「義昭勸鑒,尤嚴而公。鄉國之史,莫良於此」。非溢美也。志刻於正德己卯,萬歷間再經刊行,旋複散佚。乾隆二十六年,武功知縣瑪星阿得抄本於孫景烈,因為重刊。其圈點細評,皆出景烈之手,頗嫌疣贅。又王士禎稱《武功志》載《璇璣圖》,而此本無之。考海孫呂賜嘗刻《璇璣圖讀法》,前有題識云:「餘錄先太史縣志真本,悉依原編,惟蘇氏詩未錄,非敢輕有變置,故附數語,錄本之末。述先太史之意,冀來者之鑒餘志也。」然則此本乃呂賜所刊除矣。遺文軼事,志乘中原可兼收。
2
然敘次點綴,若有餘閒,寬然無局促束縛之跡。自明以來,關中輿記,惟康海武功縣志》與此《志》最為有名。論者謂《武功志》體例謹嚴,源出《漢書》;此《志》筆墨疏宕,源出《史記》。然後來志乘,多以康氏為宗,而此《志》莫能繼軌。蓋所謂「不可無一,不容有二」者也。前有邦靖自序,又有康海序,末有呂柟後序,及朝邑知縣陵川王道跋。並文格高潔,與志適相配雲。

卷171 集部·別集類二十四

1
康海撰。有《武功縣志》,已著錄。其詩文集自明以來凡四刻。一為張太微所選,一為王世懋所選,互有去取。國朝康熙中,其里人馬氏始裒其全集刻之江寧。此本乃乾隆辛巳其里人編修孫景烈以所藏張太微本又加刊削而刻之。海以救李夢陽故,失身劉瑾。瑾敗,坐廢。遂放浪自恣,徵歌選妓,於文章不複精思,詩尤頹縱。《王世懋序》稱其五七言古律多率意之作,又慕少陵直攄胸臆,或同時人名號爵里,韻至便押,不麗於雅。《朱孟震序》述李維楨之言,亦稱張太微本珷玞燕石,間列錯陳。故馬氏所增刊,頗傷蕪雜。景烈此本雖晚出,而去取謹嚴,於詩汰之尤力,較諸本特為完善,已足盡海所長矣。明人論海集者是非不一,要以俞汝成「文過於詩」語為不易之評。其《擬廷臣論寧夏事狀》及《鑄錢論》諸篇,尤頗切時弊。崔銑、呂柟皆以司馬遷比之,誠為太過。然其逸氣往來,翛然自異,固在李夢陽等割剝秦漢者上也。

卷176 集部·別集類存目三

1
康海撰。有《武功縣志》,已著錄。海晚歲縱情聲伎,故樂府特為擅長,詩文皆不甚留意,不免利鈍互陳。今已以孫景烈刪定之本繕入四庫,此本即張太微所編之原集,附存其目,不沒其裒輯之功云爾。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