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3352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明史
條件: 提到「黃淮
Total 11

本紀第七 成祖三

3
秋七月戊子,次紅橋。詔六師入關有踐田禾取民畜產者,以軍法論。己亥,次沙河,皇太子遣使來迎。八月辛丑朔,至北京,御奉天殿受朝賀。丙午,蠲北京州縣租二年。戊午,賞從征將士。九月癸未,郭亮、徐亨備開平丙戌,靖州苗平。甲午,費瓛鎮甘肅,劉江鎮遼東。閏月甲辰,以太子遣使迎駕緩,徵侍讀黃淮,侍講楊士奇,正字金問及洗馬楊溥、芮善下獄,未幾釋士奇復職。甲子,召吳高還。丁卯都督朱榮鎮大同。

志第四十一 輿服一

27
百官乘車之制:洪武元年令,凡車不得雕飾龍鳳文。職官一品至三品,用間金飾銀螭繡帶,青縵。四品五品,素獅頭繡帶,青縵。六品至九品,用素雲頭青帶,青縵。轎同車制。庶民車及轎,並用黑油,齊頭平頂,皁縵,禁用雲頭。六年令,凡車轎禁丹漆,五品以上車止用青縵。婦女許坐轎,官民老疾者亦得乘之。景泰四年令,在京三品以上得乘轎。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應乘轎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內外鎮守、守備及公、侯、伯、都督等,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違例乘轎及擅用八人者,奏聞。蓋自太祖不欲勛臣廢騎射,雖上公,出必乘馬。永樂元年駙馬都尉胡觀越制乘晉王濟熺朱轑棕轎,為給事中周景所劾。有詔宥觀而賜濟熺書,切責之。惟文職大臣乘轎,庶官亦乘馬。又文臣皆許乘車,大臣得乘安車。後久廢不用。正德四年禮部侍郎劉機言,《大明集禮》,公卿大臣得乘安車,因請定轎扇傘蓋品級等差。帝以京城內安車傘蓋久不行,卻其請,而命轎扇俱如例行。嘉靖十五年禮部尚書霍韜言:「禮儀定式,京官三品以上乘轎,邇者文官皆用肩輿,或乘女轎。乞申明禮制,俾臣下有所遵守。」乃定四品下不許乘轎,亦毋得用肩輿。隆慶二年,給事中徐尚劾應城伯孫文棟等乘轎出入,驕僭無狀。帝命奪文棟等俸。乃諭兩京武職非奉特恩不許乘轎,文官四品以下用帷轎者,禁如例。萬曆三年奏定勳戚及武臣不許用帷轎、肩輿并交床上馬。至若破格殊典,則宣德中少保黃淮陪遊西苑,嘗乘肩輿入禁中。嘉靖間,嚴嵩奉詔苑直,年及八旬,出入得乘肩輿。武臣則郭勛、朱希忠特命乘肩輿扈南巡蹕,後遂賜常乘焉。皆非制也。

志第七十五 藝文四

131
黃淮省愆集》二卷、詞一卷

列傳第三十五

1
解縉黃淮胡廣金幼孜胡儼
15
成祖入京師,擢侍讀。命與黃淮楊士奇金幼孜、楊榮、胡儼並直文淵閣,預機務。內閣預機務自此始。
17
縉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裏洞達。引拔士類,有一善稱之不容口。然好臧否,無顧忌,廷臣多害其寵。又以定儲議,為漢王高煦所忌,遂致敗。先是,儲位未定,淇國公邱福言漢王有功,宜立。帝密問縉。縉稱:「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太子遂定。高煦由是深恨縉。會大發兵討安南,縉諫。不聽。卒平之,置郡縣。而太子既立,又時時失帝意。高煦寵益隆,禮秩踰嫡。縉又諫曰:「是啟爭也,不可。」帝怒,謂其離間骨肉,恩禮浸衰。四年,賜黃淮等五人二品紗羅衣,而不及縉。久之,福等議稍稍傳達外廷,高煦遂譖縉洩禁中語。明年,縉坐廷試讀卷不公,謫廣西布政司參議。既行,禮部郎中李至剛言縉怨望,改交阯,命督餉化州。
23
黃淮,字宗豫,永嘉人。父方國珍據溫州,遁跡避偽命。洪武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即位,召對稱旨,命與解縉常立御榻左,備顧問。或至夜分,帝就寢,猶賜坐榻前語,機密重務悉預聞。既而與縉等六人並直文淵閣,改翰林編修,進侍讀。議立太子,淮請立嫡以長。太子立,遷左庶子侍讀永樂五年解縉黜,淮進右春坊大學士明年胡廣金幼孜、楊榮、楊士奇同輔導太孫。七年,帝北巡,命淮及蹇義、金忠、楊士奇皇太子監國。十一年,再北巡,仍留守。明年,帝征瓦剌還,太子遣使迎稍緩,帝重入高煦譖,悉征東宮官屬下詔獄,淮及楊溥、金問皆坐繫十年
25
淮性明果,達於治體。永樂中,長沙妖人李法良反。仁宗方監國,命豐城侯李彬討之。漢王忌太子有功,詭言彬不可用。淮曰:「彬,老將,必能滅賊,願急遣。」彬卒擒法良。又時有告黨逆者。淮言於帝曰:「洪武末年已有敕禁,不宜復理。」吏部追論「靖難」兵起時,南人官北地不即歸附者,當編戍。淮曰:「如是,恐示人不廣。」帝皆從之。阿魯台歸款,請得役屬吐蕃諸部。求朝廷刻金作誓詞,磨其金酒中,飲諸酋長以盟。眾議欲許之。淮曰:「彼勢分則易制,一則難圖矣。」帝顧左右曰:「黃淮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西域僧大寶法王來朝,帝將刻玉印賜之,以璞示淮。淮曰:「朝廷賜諸番制敕,用『敕命』、『廣運』二寶。今此玉較大,非所以示遠人、尊朝廷。」帝嘉納。其獻替類如此。然量頗隘。同列有小過,輒以聞。或謂解縉之謫,淮有力焉。其見疏於宣宗也,亦謂楊榮言「淮病瘵,能染人」云。
40
贊曰:明初罷丞相,分事權於六部。成祖始命儒臣直文淵閣,預機務。沿及仁、宣,而閣權日重,實行丞相事。解縉以下五人,則詞林之最初入閣者也。夫處禁密之地,必以公正自持,而尤貴於厚重不洩。縉少年高才,自負匡濟大略,太祖俾十年進學,愛之深矣。彼其動輒得謗,不克令終,夫豈盡嫉賢害能者力固使之然歟。黃淮功在輔導,胡廣金幼孜勞著扈從,胡儼久於國學。觀諸臣從容密勿,隨事納忠,固非僅以文字翰墨為勛績已也。

列傳第五十六

64
孝宗立,進士李文祥,御史湯鼐、姜洪、繆樗,庶吉士鄒智等連章劾直。給事中宋琮及御史許斌言直自初為侍郎以至入閣,夤緣攀附,皆取中旨。帝於是薄其為人,令致仕。弘治九年表賀萬壽,並以太子年當出閤,上《承華箴》,引先朝少保黃淮事,冀召對。帝卻之。正德中卒,謚文和。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