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七十七

《卷七十七》[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堂肆考卷七十七   明。 彭大翼 撰臣職。
3
縣尹。
4
飛蝗不入界。
5
東漢鄭●為騶令,郡人得遺寳,懸於道,求主還之。春大旱,騶獨致雨。永平十五年,蝗起泰山,獨騶界不入,猛獸皆渡江。
6
庾黔婁為編令,先時縣多猛獸,至此皆渡江去。漢劉平為全椒長,五日一聽事。先是,邑多猛獸,每為人害,平視事三日,獸皆南渡,百姓懷惠,或増貲就賦,或減年從役。刺史行部獄,無繫囚。
7
兩縣皆理。
8
薛宣,字贛君,為左馮翊潁陽縣。大其令薛恭未嘗理粟邑,縣小其令尹長才有餘,宣乃奏與恭換縣二人領縣,後兩縣皆理。
9
兩縣兼治
10
宋郭奉世知永新縣,泰和民苦其令,訴諸上司,欲得奉世治其邑,漕司檄以往,而永新民不可,奉世,乃寓兩縣之佛舎兼治焉。
11
茂宰
12
謝●暉詩:「茂宰深遐眷」,按茂宰,謂英茂之宰也。或云漢卓茂為宻令有聲,故詩人用此以比宰邑者。
13
神君》
14
晉良吏●喬智明,字元達,以徳行著稱,為隆慮令,民愛之,號曰「神君」。北京張譚為和寧令,百姓愛之如父母,號曰慈君。漢崔瑍為汲縣令,開渠溉稻,民賴其利。為政七年,長老歌之曰:「天降神明君,作我慈仁父。臨民布徳澤,決渠作甘雨」。宋登為汝隂令,號曰「神父」。及卒,人家配社祀之。
15
喜為親屈。
16
東漢廬江毛義以行誼稱於鄉里,南陽張奉慕義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適至,以義守安陽。令義捧檄而入,喜動顔色,奉心賤之,辭去。後義母死,徴辟皆不至,奉乃嘆曰:「賢者固不可測,往日之喜,乃為親屈也」。
17
鬢為民焦。
18
五代南唐,廖凝為都昌縣宰,以㢘自守。秩滿,題詩修江寺,五斗徒勞更折腰,三年兩鬢為民焦」。今朝解印言「歸去還挈,来時舊酒瓢」。
19
投書
20
魯國先賢傳》:孔翊為洛陽令,置水庭前得囑,託書皆投之水中,一無所發。
21
閣詔
22
唐何易于為益昌,令鹽鐵官㩁取茶利,詔下,所在毋敢隠。易于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歛毒之乎?」命吏閣詔吏曰:「天子詔何敢拒吏坐罪,公得免竄耶?」答曰:「吾敢愛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爾曹」。即日焚之。觀察使素賢易于,不之劾。
23
植花。
24
晉潘岳為河陽令,多植桃李花,人號曰河陽,一縣花種柿。
25
宋沈瑀為建徳令,教民一丁種桑十五株柿及梨棗各四株,女丁半之。
26
父疾,棄官。
27
南北朝庾,黔婁易子也。少好學,性至孝。仕南齊為孱陵令,政有異績。父在家遘疾,忽心驚流汗,即棄官歸,每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
28
母疾去官。
29
孔奕為全椒令,以母疾去官,百姓哭送之,為百城表。
30
梁樂法才為建康令,不受俸秩,比去積至百金,竟輸臺庫。武帝嘉其清白,曰:「居職若此,可為百城表矣」。
31
為三輔最。
32
隋蘇威薦房恭懿為新豐令,政為三輔之最,上呼至榻前,問以理人之術,謂諸朝集使曰:「房恭懿志存體國,愛飬我民,卿等宜師之」。因擢為海州刺史。
33
凱之垂簾
34
劉宋顧凱之,字偉仁,為山隂令,邑三萬戶,凱之能御繁,以約晝日垂簾門堦閒,寂自宋氏為山隂者,莫能尚也,賈郁批榜。
35
五代賈郁補仙遊令,性峭直,不容人吏文過。及受代,一吏酣酒,郁怒曰:「當再典此,縣必懲之」。吏揚言「公若再來,猶鐵船渡海」。後郁果再典舊邑。時醉,吏盜庫錢數萬,下獄具狀,郁批榜尾曰:「竊銅鏹以潤家,非因鼔鑄造鐵船而渡海,不假鑪槌」。
36
㫁人争雞!」
37
南宋傅琰字季珪,為山隂令。有二野,父爭雞不決,琰各問以食雞,一人云「粟」,一人」云,「豆」乃破雞。得粟,罪言豆者,許盜格虎。
38
唐元徳秀為魯山令,捕獲盜賊,㑹有虎為暴盜,請格虎自贖,許之,吏曰:「彼詭計且亡去,毋乃為累乎?」徳秀曰:「已許之矣。不可負,約即有累,吾當坐」。明日,盜果尸虎還,舉縣嗟嘆。
39
正身率職
40
梁何逺,字義方,郯人,為武康令,正身率職,不徇人以非禮,太守王彬行部諸郡皆盛供帳以待,逺獨設糗水而已。彬去,逺送至境,進斗酒隻鵞而別,彬戲之曰:「卿禮有過陸納将,不為古人所笑乎!」武帝聞其能,擢宣城太守,誠心愛民。
41
宋李公彥大觀中,知上髙縣,誠心愛民,凡嵗旱,禱雨必應,禾必大熟,民刻其事於巖石。
42
遺菓畏知。
43
賈郁為仙游令,有邑客遺果,其辭曰:「此某家新果,人皆不知」。郁曰:「君有兄弟否?」答曰:「昆弟三人,豚犬數輩」。郁曰:「古人畏四知。今君兄知弟知子知攜來者,知是知倍于古人也」。竟不受,客慙而退。
44
取芋償直。
45
宋何隨,郫縣人。初仕蜀為安漢令,蜀亡去官。時巴土饑,送吏取民芋以自給,隨即以綿繋其處償直。後民視芋見綿,相與語曰:「聞何安漢清㢘,必此人也」。
46
南金荊、玉。
47
晉孫綽作《孔松陽令像贊》曰:君徳器純固,基宇髙邃,荊玉不足喻其溫,南金未能方其勵,潔齊冬氷,恩湛春露,行範乃祖,徳冠縉紳。
48
清水平、衡。
49
宋葉康直知光化縣,豐稷為穀城縣,民歌之曰:「葉光化,豐穀城,清如水,平如衡」。
50
作令一䇿。
51
齊劉●明為山隂令,政為天下第一,傅劌為代,●明曰:「作縣令惟日食一升飯,莫飲酒」。此第一䇿。
52
《諭民》七篇
53
唐鄭至道,知天台縣,専務教化,民心悅服,後秩滿,邑民攀留,不忍其行,因留家松闗,至今有《松闗留鄭故事》、《諭民書》七篇尚存。
54
傾貲賑阨。
55
唐張巡為清河令,人有負節義以困阨歸之者,傾貲賑䕶,無少吝。
56
獻餌供軍。
57
唐李康為漢隂令,黃巢亂,僖宗出幸,途無供頓,康獻糗餌數百騾,軍始得食。
58
風抗雲垂
59
晉江韋作襄邑令傅渾頌曰:「明明君侯,臨下有赫,克隆有光,惠我咫尺。乃冰其清,乃玉其潔。風抗其髙,雲垂其澤。君有遺愛,民有遺思。
60
樹榮水澄。
61
唐劉敬和令髙苑縣適嵗饑,即擅開倉賑民,嘗令淄川、長山、鄒平等縣,皆有聲民歌曰:「髙苑之樹枯已榮,淄川之水渾已澄」。又李錫之為蘆城令,變苦水為甘泉,減夀乞霖。
62
宋髙南為奉新令,禱旱未雨,有願減十年,夀乞為三日,霖之祝朱子守南康,曰:「使吾屬皆如髙令尹,吾何憂乎?」将身叩火。
63
宋曽凖,贑州人,嘉祐間知公安縣,火燔民居,凖以身叩之,風反滅火。
64
務簡㢘平
65
梁武帝每選守令,務簡㢘平,皆召見於前,親勉以為政之道。又著令:小縣有能,遷為大縣令。大縣有能,遷為二千石。
66
但計資考。
67
唐陳子昻言:「今吏部調縣令如補一尉,但計資考,不求賢良,故庸人皆任縣令,教化陵遲,顧不甚哉!又韋嗣建言云:比年縣令吏部不加簡擇,惟年髙不善刀筆者,乃擬縣。
68
易于引舟。
69
唐何易于為益昌令,刺史崔朴汎舟春,遊出益、昌,索百姓挽撁,易于自為引舟,朴驚問狀,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桑,惟易于無事,可以代勞。刺史不安,乃以騎去」。彥博題鼔。
70
宋文潞公為榆次令,嘗題縣樓鼔曰:「置向樵樓一任撾撾多撾,少不知他,如今幸有黃紬被拏出頭,來早放衙」。《蘇東坡詩注》:世傳宋太祖謂一縣令曰:「切勿於黃紬被裏放衙」。
71
敕軍毋撓其清。
72
唐蒋,欽緒子沇,乾元中厯、陸渾,盩厔、咸陽、髙陵四縣令。美政流行,郭子儀軍出其縣,敕麾下曰:「蒋令賢供億當有素,汝輩得蔬飯足矣,毋撓其清!」
73
祈佛,冀諧所願。
74
唐李君奭,宣宗時為醴泉令,有異政考,滿當罷去,父老聚于佛祠祈佛,冀諧所願。宣宗校獵渭上,見之,及懷州刺史闕,上手筆除君奭。
75
銅印墨綬。
76
《漢百官表》: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皆銀印青綬,秩比六百石以上為長,皆銅印墨綬。
77
緋衣銀魚。
78
唐李頌學,字徳新,為武仙令,浚渠溉田,懿宗嘉之,賜緋衣、銀魚。又王正雅為萬年令,穆宗命以緋衣銀章就縣賜之。
79
鬼神破膽。
80
唐李杲為洛陽令,嚴毅公正,吏民畏之。有進士劉兼者,過其境,夜聞戶外語聲曰:「古今正人李令是也,見其行事,令人破膽,我輩可於他縣血食,兼開戶視之,無物,乃鬼神也」。
81
女子訴寃。
82
東漢王忳為鳯翔府郿縣令,赴官,至漦亭亭,長曰:「亭有鬼,數殺過客,不可宿忳」。不聽,即止。宿夜,聞女子稱寃,聲忳曰:「有訴狀,可前求理」。女子訴曰:「妾夫為涪令,過宿此亭亭,長枉殺妾家十餘口,埋在樓下,忳問亭長,姓名曰:即今門下游徼者也」。明旦,忳召游徼詰問,悉伏辜,亭內遂清安。
83
殿柱帖名。
84
唐宣宗獵於苑北,遇樵夫,問其縣令為誰。曰:「李行言。為政如何?」曰:「性執」。有強盜數人,匿軍家索之。竟不與,盡殺之。上歸,帖其名於寢殿之柱。及除刺史,入謝,上賜之金紫,取帖示之。
85
廟堂賜宴
86
唐●宗時,縣令數十辭赴職,帝自製令長新誡以諭之,仍於廟堂賜宴以遣。
87
杖殺胡雛。
88
唐隠甫為洛陽令,梨園子弟胡雛者,善吹笛,尤承上恩寵,嘗負罪匿禁中,●宗託他事,召隱甫入,時胡雛在側,從容指曰:「就卿丐此人」。對曰:「陛下此言,是輕臣而重樂工也,臣請解官」。再拜而去。帝遽曰:「朕與卿戲耳」。遂令將胡雛曳出門外,隱甫立杖殺之,賜隱甫百縑。
89
擒曳中使。
90
唐崔發為鄠令,聞五坊人毆百姓,命擒以入,曳之于庭,詰之,乃中使也。上怒,收發繫臺獄。是日,諸囚立金雞下,忽有品官數十人執挺亂,捶發氣絶,數刻復蘇。給事中李渤等上言,皆不聽。李逢吉從容言曰:「崔發輒曳中人,誠大不敬。然其母年垂八十,自發下獄,積憂成疾,所宜矜念」。上曰:「諫官但言發寃,未嘗言其不敬,亦不言有老母。如卿所言,朕何為不赦之?」即命中使釋其罪,送歸家,仍慰勞其母母,對中使杖發四十。
91
僧綽治譜
92
南齊●僧綽與子琰並為山隂令,父子並著竒績,江左鮮有。世云諸●有《治縣譜》,子孫相傳,不以示人。
93
劉彛《治範》
94
宋劉彛,懷安人,為朐山令,恤孤寡,平賦役,凡所以惠民者無不至。邑人紀其事,目曰「治範」。
95
士夫髙其行。
96
唐魯山令元徳秀,字紫芝,河內人。●宗開元中,御五鳯樓酺宴,時命三百里內,刺史、縣令各率所部音樂集樓下,較勝負,懷州刺史以車載樂工數百,皆衣文繡,徳、秀唯遣樂工數人,連袂歌于蒍,上曰:「懷州之民塗炭乎?」立以刺史為散官。按于蒍歌名未詳其義,徳、秀所作也,帝聞而異之,嘆曰:「賢人之言哉!」徳秀介潔質朴,誠信待人,士夫皆髙其行,謂之曰「元魯山」。房琯嘗嘆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
97
朝野歸其清。
98
髙玩,字伯珍,除曲陽令,朝野咸歸其清山隂一丘。
99
南齊丘仲孚為山隂令,甚有政聲,百姓謠曰:「二傅沈、劉,不如一丘」。葢前傅琰父子、沈憲、劉●明相繼宰山隂,並有政績,而仲孚皆過之也。
100
江東三岑。
101
岑羲,字伯華,為金壇令。弟仲翔為長洲令,仲休為溧水令,皆有治績。宰相宗楚客語本道巡察御史云:「毋遺江東三岑」。
102
試理人䇿
103
唐●宗開元中,或言於上曰:「今嵗選敘太濫,縣令非才」。上悉召至殿庭,試理人䇿,惟韋濟詞理第一,擢為醴泉令,餘二百人不入第,且令之官四十五人放歸學問,著諭●書。
104
唐馮伉,授醴泉令。民多豪猾,為著《諭●書》,大略指明忠孝仁義,勸學務農,每鄉給一卷,俾其傳習。宋戚綸仲言,知太和縣。太和民悍好訟,綸為《諭民》五十篇,言近而易曉,老幼多傳之。
105
為文籲神。
106
唐狄仁傑為昌邑令,有老媼泣訴虎害其子,仁傑為文籲神,未㡬,虎伏堦下,乃告於衆而殺之,後又為幽州都督,有功,賜紫袍●帶,武后自製金字十二,以旌其忠。又宋張逸知青神縣東南有松柏灘,每夏秋暴漲,多覆民舟逸為文禱神,不踰月而灘為徙五里,自是無溺者,㐲劎誅吏。
107
宋張乖崖公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旁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乖崖」。援筆判云:「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㫁水滴石穿」,自仗劍,下堦斬其首,申臺府自劾,崇陽人偉而傳之。
108
楊時惠政
109
宋楊時,劍南將樂人。歴知瀏陽、餘杭、蕭山三縣,皆有惠政。
110
趙方名言:
111
宋趙方少從張栻學,初知青陽縣,告其太守史彌逺曰:「催科不擾,是催科中撫字,刑罰不差,是刑罰中教化」。人以為名言。
112
追呼不使入鄉。
113
宋种世衡嘗知武功縣,用刑嚴峻,人亦服其威信。或有追呼,不使人執帖入鄉,但以片紙榜縣門追某人,期某日詣縣,皆如期而至。
114
期㑹惟令掲縣。
115
宋冦凖知歸州巴東縣,其治一以恩信為主,後知成安縣,每期㑹賦役,未嘗出符移,惟令具鄉里,始名掲縣門,而百姓爭赴之,無稽違者,又燕肅。天禧五年,知臨卭縣,民苦吏追擾,肅削木為牘,民有連逮者,書其姓名使召之,如期而至。
116
植柏。
117
宋㓂凖知巴東縣,手植雙柏於縣庭,民以比甘棠,謂之「莱公柏」。
118
拔茶。
119
宋張詠令崇陽民以茶為業,詠曰:「茶利厚,官将●之」。命拔茶植桑,民以為苦。其後●茶他縣民皆失業,而崇陽之桑已成,民得其利。又范純仁知襄城縣,有惠政,課民種桑,民號其桑為「著作林」,以純嘗為著作郎也。
120
讀五車書。
121
宋吳靖為長沙令,一日自嘆曰:「讀五車書,辛苦十年不得掇,鴛鷺班髮已垂白,縱跡飄零,尚為百里,陶元亮復何人耶!」
122
稱一字判。
123
元朝丁濟為奉化尹,凡公論所在,一判不復移,民至今稱之曰「丁相公」一字判。
124
感悟母子。
125
唐韋景駿為貴鄉令,有母子相訟者,景駿曰:「令少不天常自痛,爾有親而忘孝耶?教之不孚,令之罪也」。因嗚咽流涕,付授《孝經》,使習大義。於是母子感悟,請自新,遂為孝子。
126
増廣生徒。
127
宋許洄為江華令,作新學校,增廣生徒,數年之間,盜息民安,人為立碑頌徳。
128
移兵省費。
129
宋吳時,知西安府鄭縣,轉運使檄華州饆米五萬輸長安,而鄭獨當三萬。時貽書轉運曰:「古者用師則褁糧以養兵,無事則移兵以就食,誠移兵于華,則運費可省」。轉運從其言。
130
妨農遣歸。
131
宋李師中知洛川縣,民有罪於縣、妨其農時者必遣歸,令農隙自詣。
132
猾吏導訟。
133
宋黃巖叟知安喜縣,有法吏罷居鄉里,導人為訟,巖叟捕撻于市,衆皆竦然。定州呂公著嘆曰:「此古良吏也!」寛下戶輸錢。
134
宋呂公著知河陽縣,蠲役法,以寛下戶輸錢,民甚徳之,止競渡船。
135
五代蕭結為祈陽令,不畏彊禦,方暮春時,有州符下取競渡船,刺史将臨觀,結怒,批其符曰:「秧開五葉,蠶長三眠人皆忙,迫划甚閒船守為止之」。
136
辭清道詔。
137
宋陶令知旴●縣。時徽宗南幸,以南山有十景,欲臨觀,詔所在清道令辭,以非浹旬可辦,上嘉其直而止,不載一物。
138
宋吳中復知峨眉縣,㢘于居官及代還,不載一物,不取一文。
139
宋沈希顔,嘉祐間,知雩都縣,公宇後妖禽夜啼,希顔書其木云:「此處離,朝路㡬千,為官不取一文錢,平生弗養無情,鳥遮莫,妖禽夜哭天」。詰旦禽去,治縣三年,災沴不生,百廢具舉。
140
拒太守導水。
141
宋張及知臨卭縣,太守欲引水泛舟,遣吏于縣決堰水,時農事方興,及謂吏曰:「涸民田以事嬉遊,可乎?令可去,水不可導」。守聞之,歛容以謝。
142
㫁豪子還田。
143
宋元絳知永新縣,有豪子龍聿誘少年周整飲博,勝之,計其貲折取上腴田,偽立一劵,久之,整母始知,訟于官,不得直。及絳至,辨為偽劵,責令還之,聿駭謝,即日歸整田。
144
法誅南金。
145
唐張巡調真源令,土多豪猾,大吏華南金植威恣肆,巡下車以法誅之。邑中語曰:「南金口,明府手」。
146
捕治海印。
147
宋天聖間,陳希亮知長沙縣,有浮屠海印國師者,出入章獻明肅皇后家,恃勢據民地,希亮捕治置諸法,一縣大聳,毀淫祠數百區,勒巫為農者七十餘家。
148
命還一砧。
149
宋凌沖,熈寧間知含山縣,律已甚嚴,一毫不妄取。秩滿歸裝,有一砧沖,視之曰:「非吾来時物」。命還之。
150
悔取一硯。
151
宋張舜民知襄樂縣,及代去,惟取一石硯,後猶追恨,十日一受俸。
152
宋胡紹為河內懷令,三日一視事,十日一官倉受俸米於閣內,作乾飯食之。
153
二日一治事。
154
宋王安石,仁宗時知鄞縣,讀書為文,率二日一治縣事。起堤堰,決陂塘,貸穀于民,立息以償。新陳相易,興學校,嚴保伍,邑人便之。故為執政所行之治,皆本於此。牓門受餉。
155
梁長城令何敬叔,東海剡人,素清㢘,一日牓縣門受餉,得米二千斛,他物稱是,悉以貸貧民輸租。
156
按籍命差
157
宋程明道知潭州晉城縣。先是,民憚差役,互相紏訴鄉邦,為仇先生悉知民産厚薄,第其先後,按籍而命之,無有辭者。
158
政識先後
159
宋元祐初,何執中知海鹽縣,為政識先後,邑人紀其十異滿去,父老乞留,攀舟而泣。
160
政尚慈祥。
161
宋黃庭堅知大和縣,政尚慈祥,既去而民懷之,立祠祀焉。
162
固拒懷貞。
163
唐楊瑒為麟游令,時竇懷貞大營金遷、玉真二觀,檄取畿內民貲以佐費,瑒固拒不應,懷貞怒曰:「縣令拒大夫命乎?」瑒曰:「所論者民寃抑耳,何論位髙下乎!」懷貞壮其對,遂止不取。
164
不謁王黻
165
宋尹天民,㑹昌人,為太學博士,出知果州相如縣。時王黻得政,舊在太學,乃天民所●齋生也,有強天民謁黻者,天民笑曰:「見王丞相豈不得好官?恐為顔閔所笑」。題旗為餞。
166
宋楊瑾知華亭縣,施政有條,上下信服,境內稱治。秩滿,鄉老泣送,且以二旗為餞,題其上曰:「農人不㑹題,詩句但稱一味好官人」。
167
置館寓思。
168
宋政和初,韓瓘為於潛縣興利除害,民甚徳之政暇,嘗遊憩于岝㟧山之東軒,後人因目為昌黎館以寓去,思老媼棄蔌而泣。
169
齊樂豫為永世令,病卒。有老媼擔䔩貨於市,聞之大泣,棄所貨䔩而泣曰:「失樂,令我輩應就死爾!」一市人皆泣,小兒捧酒以迎。
170
唐韋景駿,歴肥鄉令。後為趙州長史,道出肥鄉,民喜争,捧酒食迎犒,有小兒亦在其中。景駿曰:「方兒曹未生,而吾去邑,非有舊恩,何故來迎?」對曰:「耆老為我言,學廬、館舎、橋障皆公所為,意公為古人,今幸親見,所以來迎」。駿嘉其意,為留終日。
171
樂如時雨。
172
晉荀藐,字公然,知榆次縣,為政以徳而民懷之。武帝下詔褒美之,云:「就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愛之如父母,樂之如時雨」。
173
惠如春風。
174
唐李白為馬昌宰,韓仲卿作《去思碑》曰:「未下,車人懼之」。既下,車人悅之,惠如春風。三月大化,姦吏束手,豪宗側目。
175
罷用里長。
176
宋慶厯四年,張掞知益都縣,罷里長弗用,而國租自輸。石介獻《息民論》,請以益都為天下法。
177
不任吏胥。
178
宋趙良淳知分寧縣,俗尚譁訐,號難治。淳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敦孝友者,身親敬禮之。其桀驁者,繩之以法,俗為少革。
179
清白端謹。
180
宋蒲堯仁知太和縣,清白端謹,自奉尤薄,經旬不知肉味,曰:「吾不以口腹累人」。為官三年如一日。
181
明敏警嚴
182
宋劉●,淳祐中,知青田縣。明敏警嚴,政事洞見源委,吏不敢欺,民懷其惠。
183
學術淵源。
184
宋元祐中,陳師錫知宿遷縣,蘇軾三上章薦其學術淵源,行已潔素,議論剛正,器識靖深。入為校書郎。
185
識見髙爽。
186
宋程璠知豐城縣,識見髙爽,凡山川道途、人物名氏,目所一見,耳所暫聞。越年雖多,不復忘廢。為邑三年,識其民且半。
187
瑞蓮嘉禾之應
188
宋司馬掀知遂昌縣,留心撫字教化大行,有瑞蓮、嘉禾之應。
189
白雀,青鹿之祥。
190
宋吳在木,咸平中,知餘干縣興利除害。邑中稱治,有白雀、青鹿之祥。民歌曰:「吳公木,政嚴肅,惡者憂羈囚,善者樂化育,鳥有白翎雀,獸有青毛鹿,不見犬聲急人走昔日屢空,今皆足」。
191
剗削夙蠧」。
192
宋蘇頌,仁宗時知江寧縣時,承李氏之後,税賦無藝,頌更定戶籍,剗削夙蠧,成賦一邑,簡而易行,諸令視以為法。
193
尊禮秀民。
194
宋連庶知夀春縣,興起學校,尊禮秀民,以勸其俗,不愧蒼天。
195
宋、張之才,紹聖初,知山西澤州陽城縣,清謹愛民,名聞當世。及去任,辭湯廟詩云:「一官来此四經春,不愧蒼天不愧民。神道有靈應,信我,去時猶」。似到時貧。
196
山堂肆考卷七十七
URN: ctp:ws96236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