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五》[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堂肆考卷一百五十五 明。 彭大翼 撰典禮
3
亡僧:
4
歐陽公嘗問一僧曰:「古之髙僧,有去來翛然者何?今世之鮮也?」僧曰:「古人念念在定慧,臨終焉得而亂。今人念念在散亂,臨終安得而定」。
5
圎寂。
6
傳燈録》:洞山,良价和尚將,圎寂,謂衆曰:「離此殻漏子向什麽?處與衆相見?」衆不對,儼然坐化。按僧亡曰圎寂,又曰順寂」。
7
茶毗
8
釋氏要覽》:僧亡曰茶毗,或曰耶維。或曰:闍維天竺第九祖入滅,衆以香油旃檀闍維真體。闍維即茶,毗謂火焚也。蘓東坡宿曹溪借《●燈録》,「讀燈花落燒一僧」字,即以《筆記。窻間》曰:曹溪夜岑寂燈下讀傳燈不覺燈,花落茶毗一箇僧」。
9
倚鍾而化。
10
白陽禪師,號僊林,姓王氏,臨川人。唐元和中,出家于白陽院,修行勤苦。一日,忽倚鍾而化,人推之,仆地折齒,尸自起立,里人投其尸于水,三日復流故處人異之,塑其骨而祠焉。
11
聞笙而寂。
12
僧元照,錢塘人。自㓜出家,博䆒窮宗,尤工楷●,吟咏得風騷體。一日,聞空中笙簫聲,遂歸寂焉。
13
命立佛像。
14
《傳燈録》:南齊善惠大士降于嫠州●宣慈家納劉氏女,妙志生子普建、普成二人。梁武帝時,會天竺僧逹磨號嵩頭陀,謂大士曰:「我與汝毗婆尸佛所發誓,今兠率宮衣鉢見在,何日當還?」因命臨水觀其影,見大士圎光寳蓋大,士笑時有法師聞法悟,解言:「我師乃彌勒佛應身耳!」大士呵之。後于松山雙林寺修行,感七佛相隨,釋伽引前,維摩接後。及嵩頭陀入滅,大士懸知曰:「嵩公兠率待我,决不可乆留也」。謂弟子曰:「吾去即焚吾尸」。上建浮屠,以彌勒佛像處其下。
15
命送已尸。
16
三山小牘僧從諫卒,遺言送尸于建春門外尸陁林,施與鳥獸為食三日,後人往視之,體貎如生林,在王舍城側。凡死,人多送其中。
17
革履猶存。
18
傳燈録》:逹磨潛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端居而逝,葬熊耳山。魏宋雲奉使西域回,過獅子葱嶺,見逹磨手,擕隻履翩翩而往,雲問師何往,師曰:「往西天去」。又謂雲曰:「汝王已厭世間,雲聞之茫然,别師東邁,暨復命,明帝已登遐矣!」迨孝莊即位,宋雲具奏其事,帝命起壙,惟一革履存焉。
19
金棺如故。
20
《傳燈録》釋伽佛住世。四十九年,將金縷僧伽黎衣傳法與摩訶伽葉說無常偈曰:「諸法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諸弟子以香薪茶毗之,燼後金棺如故,髙七多羅樹,往反空中,化火三昧,得舍利八斛四斗。世尊滅後一千十七年,漢明帝永平中,教至中夏。
21
合掌而化。
22
僧海月名慧辨,華亭傅氏子,父母令出家,入普照寺,得法明智,遂領寺事,遷杭州僧正。蘇軾甚髙其行,一日合掌坐,化遺言,須東坡至,方合龕四日,軾至趺,坐如生頭,尚溫軾,遂以詩哭之,云:「生死猶如臂屈伸情鍾,我軰亦酸辛樂天,不是蓬萊客,慿仗,西方作主人」。
23
集衆而逝。
24
僧本逸,閩縣人。九嵗出家,至廬山,依開天寺暹禪師,入室頓悟。宋元豐六年,詔住大相國寺,賜號正覺禪師。紹興中,集衆而逝,作頌曰:「七十四年如掣電,臨行為君通一線,鐡牛勃跳過新羅」,撞破虛空七八片」。
25
頂骨不壊。
26
唐僧雪山,歙縣人,始住休寜普滿寺,自號覺庵,及坐滅茶,毗頂骨不壊,得舍利數十粒。
27
心火自灼。
28
南唐僧何令通為國師,後更名慕真,一坐四十年,豁然大悟。宋天禧中,一旦正席趺坐,忽心火自灼,頃刻而化其徒,收舍利為塔塟之。
29
通路照尸。
30
《齊書》:趙僧栖遲山谷,常以一壺自隨。一日,謂弟子曰:「吾今日當死」。壺中一大錢,以通九泉之路,蠟燭一條,以照七尺之尸。至夜而亡。
31
隠毫埋玉。
32
東坡挽僧詩》:「霜顱隠白毫,鎖骨埋青玉」,皆云:「似逹磨隻履還天竺」。又弔僧雲、闍黎》詩,今來復叩戶空房」,但颼飀云「已滅無餘薪,盡火不留。
33
行業已滿。
34
宋僧崇辨修行中山弟子甚衆,一日謂弟子曰:「吾行業已滿,當歸佛道」。遂化弟撫其尸,柔軟如生,知為尸,解鬚髮自長。
35
僧覺,慶四明人,自㓜窮究妙典,二十嵗,出家投禮,梅●和尚深入悟門。元至元初,至雲間,陳源家端坐而化,越三日,送至茶毗之所,忽徧體汗下源,再請囬家,是夜紅光貫天,停龕十日,顔色如生,鬚髮自長,四方瞻禮者,無不嘆異源,改所居為蘭,若漆其肉身祠之。又有僧常在者,遼重熈間,在寳坻縣城南,建彌陀佛舍,結廬其傍,棲心入道,後趺坐而化茶毗之,日火身不灰,僧徒以其身立于佛側,已而髮再生焉,踰月一削之,後有女子以手摩其頂,髪遂不生。
36
亡道:
37
白日上升
38
邊洞●,棗強人。自㓜于紫雲觀出家修行,後得道白日上升唐●宗御製詞以褒揚之。
39
白日沖舉。
40
蕭綦,漢末人,修道天平山延壽宮,善吹蕭能致鳯鸞翔集,號碧霄真人。道成白日沖舉。
41
詔作僊郎。
42
《續僊傳》:「侯道華晨起,飛在松頂,揮手謝衆曰:玉皇詔我為僊臺郎,今去矣!」
43
署為僊伯。
44
王逺知警敏,通書傳,陳揚州刺史曇選之子也。事陶●、景●,其術為道士,後主聞其名,召入,甚見咨重。隋煬帝亦執弟子禮,又識唐太宗于微時,詔即茅山為觀,居之。一日,謂弟子曰:「吾今署少室僊伯,將行矣」。即沐浴,具衣冠,就寢而卒。其壽蓋百二十六歳云。
45
羽化
46
晉許邁遊名山採藥,莫知所終,好道者皆謂之「羽化蟬蛻」。
47
唐髙宗時,劉道士大還,丹成上之,及卒,唯有空皮,而背上開拆有如蟬蛻。
48
棺中一符
49
介象,會稽人。學道得度世禁氣術。吴主召至武昌,試其術,種瓜菜百果,皆立生。象死。吴主發棺視之,唯一符耳,席間片紙。
50
見道士
51
駕鶴。
52
屈處靜,漢祁陽人,楚白公之後。幼而悟道,絶跡人表,凡十二年,一旦駕鶴而去。
53
飛蟬
54
劉希岳,漳州人。宋端拱中為道士,居西都老子觀,遇異人得道,號朗然子。一日,沐浴更衣,陳席而臥,斯須飛出一金蟬,遂失所在。
55
弔慰
56
《禮》、《曲禮》:「知生者弔,知死者傷。知生而不知死,弔而不傷,知死而不知生,傷而不弔」。又《檀弓》:「死而不弔者,三畏壓溺,謂如戰陣無勇立乎?巖墻之下,溺水而死」。此三者皆非正命,故先王制禮,在所不弔也。又曰:「大夫之喪,庶子不受弔」。
57
不越疆而弔。
58
《檀弓》:五十。無車者,不越疆而弔,不踰封而弔。
59
《雜記》:「婦人非三年之喪,不踰封而弔,●冠不弔。
60
《論語》:「羔裘●冠不以弔。
61
齊衰不弔。
62
《檀弓》:子張死,曽子有母之喪,齊衰而往哭之。或曰:「齊衰不以弔」。曽子曰:「我弔也,與哉!」
63
反哭而弔。
64
《檀弓》:「殷既封而弔周,反哭而弔」。孔子曰:「殷已慤,吾從周」。《注》云:「弔于墓者,不如弔于家者之情,文為兼盡矣,故欲從周也。
65
露髻而弔
66
檀弓》:「魯,婦人之髽而弔也,自敗于䑓,鮐,始也」。注云:「吉時以纚韜髪」,凶則去纚而露其髻,故謂之髽。狐鮐之戰在魯襄公四年,蓋為邾人所敗,髽不以弔時,家家有喪,故髽而相弔也。
67
畫宮受弔。
68
《檀弓》:「哀公使弔,蕢尚遇諸道,辟于路畫宫而受弔焉。曽子曰:「蕢!尚不如杞、梁之妻之知禮也」。注云:「辟于路」。謂除闢道路,以畫宫室之位而受弔也。
69
設席行弔
70
孔帖衛大經,蒲州人,素善夏侯乾童,聞其母卒,盛暑往弔,或止之曰:「方夏渉逺,不如致書」。答曰:「書能盡意耶?」比至,乾童以事行,乃設席行弔禮,不詣其家而還。
71
敬叔進書。
72
《檀弓》:「滕成公之䘮,使子叔敬叔弔進。書子服,惠伯為介及郊,為懿伯之忌,不入。惠伯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不將,公事遂入」。注云:「敬叔稱惠伯為叔父,懿伯則惠伯之叔父,而敬叔之五從祖進書進奉,魯君之弔書也」。裴楷為禮:
73
世說、阮歩兵塟,母裴令公楷往弔之,阮方醉,散髪坐牀,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弔唁畢便去,或問裴:「凡弔主人哭,客乃為禮,阮既不哭,君何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禮制。我俗軰中人,故以儀軌自居」。時人嘆為兩得其中。
74
衣冠待弔
75
檀弓將軍文子之喪,既除喪而後越人來弔,主人深衣練冠,待于廟,垂涕洟。子游觀之曰:「將軍,文氏之子,其庶幾乎!亡于禮者之禮也,其動也中」。注云:「將軍文子」,即彌牟也。主人,謂文子之子也。
76
裘絰入弔
77
《檀弓》:「曾子襲裘而弔,子游裼裘而弔」。《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為習于禮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弔也。主人既小歛袒括髪,子游趨而出,襲裘●絰而入。曾子曰:「我過矣,我過矣!夫夫是也」。《注》云:「凡弔喪之禮,主人未變服之前。弔者,吉服吉服者羔裘,●冠,緇衣素裳,又袒去上服以露裼衣。此裼裘而弔是也。主人既變服之後弔者雖著朝服,而加武以絰武,吉冠之卷也,又掩其上服,若是朋友又加帶,此襲裘帶絰而入是也。曾子徒知喪事為凶,而不知始死之時尚從吉,此所以始非子游而終善之也。
78
廬前致芻
79
東漢徐穉,字孺子,郭林宗有母憂,穉往弔之,致生芻一束于廬前而去,衆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髙士徐孺子也。《詩》曰: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吾無徳,以將之門外酧酒。
80
徐孺子諸公所辟,皆不就。有死喪,萬里負笈赴弔,嘗于家,預炙雞一隻,以綿絮一兩漬酒暴乾,徑到喪家門外,以水漬綿,使有酒氣,用白茅為籍,以雞置前酹,酒畢則去,不見喪主。
81
弔賔皆是朝賢。
82
晉王祥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賢,則親知故吏而已,門無雜弔之賔也。
83
弔客不至柩室。
84
唐齊澣母亡,受弔于廬前,賔客未嘗入柩室,澣語人曰:「吾母平生,非至親不升堂入室,豈以存亡變禮耶?」及門而返。
85
王羲之少與王述齊名,而心毎輕之,述有母喪,羲之止一弔不重詣後復往,及門,主人哭不前而返,欲以辱之,述甚恨焉。
86
裸身而入。
87
晉王悅,字元逹,弱冠知名,恃才放酒,慕王澄為人婦。父嘗有慘悅,乗醉弔之,婦父哭,慟悅,與賔客十餘人連臂被髮,裸身而入,繞之三匝而去。
88
公卿會弔。
89
漢孔光薨,公卿百官會弔將軍遣弔。
90
東漢陳寔卒,大將軍何進遣使弔祭,海內奔赴者三萬餘人。
91
匍匐弔君謨。
92
《石林燕語》:陳烈,福州人,以鄉行稱。尤為蔡君謨所知,然烈行怪多偽。君謨母死,烈往弔,自其家匍匐而進,人問之,答曰:「此詩所謂凡民有喪,匍匐救之者也」。其所為類如此。
93
麻革弔王祐
94
宋丁謂言:「嘗見常武、太原王,公曰:先太師傾背,時朝賢來弔,朱紫盈門,惟徐左省,鉉獨攜一麻袍革帶。至客位更易,後方入弔,以此知士大夫具朝服臨哀弔問,深不可也」。按太師即兵部侍郎王祐也。
95
助喪
96
《春秋說題辭》:知生則賻,知死則賵賻之為言助也,賵之為言覆也,車馬曰賵,貨財曰賻,玩好曰贈,衣被曰襚,珠玉曰含。
97
攝馬
98
《檀弓》:伯髙之喪,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攝束帛乗馬而將之,孔子曰:異哉!徒使我不誠于伯髙!注云:攝,貨也。十箇為束,毎束五兩,蓋以四十尺帛從兩頭各卷,至中,每卷二丈為一箇束帛是十二箇二丈,今之五匹也,乗馬,四馬也。冉子知以財而行禮,不知聖人之心,則于其誠不于其物也。
99
脫驂
100
見故人:
101
班布
102
《檀弓》:子柳之母死,既塟,子碩欲以賻布之,餘具祭噐子柳,曰:「不可,吾聞之,君子不家于喪,請班諸兄弟之貧者」。注云:「子柳,魯叔仲皮之子,子碩之兄」。具謂喪事合用之噐物也。不家于喪惡,因死者而為利也。
103
贈纁
104
禮雜記》:「魯人之贈也,三:●、二纁、廣、尺、長、終幅」。注云:贈,謂以物送別死者于椁中也。
105
沐椁
106
《檀弓》:「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按沐,治也。
107
往襚
108
檀弓衛有太史曰:「柳莊寢疾」。獻公曰:「若疾革,雖當祭必告」。公再拜稽首,請于尸曰:「有臣柳莊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聞之死,請徃」。不釋服而往,遂以襚之與之邑。裘氏與縣潘氏書而納諸棺,曰:「世世萬子孫,毋變也」。裘縣,潘二邑名。
109
原渉還賦
110
漢原渉,字巨先,哀帝時,父為南陽太守,卒官為賦歛,送塟至千萬已上,渉皆讓還,由是名顯京師。
111
王丹陳縑
112
東漢王丹,字仲回,好周給,人有喪者,則賻助之,親自營䕶。河南守陳遵,闗中大俠也,其友喪親,遵為䕶喪事,賻助甚豐,丹乃懐縑一匹,陳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縑,出自機杼」。遵聞而有慙色。
113
悉辭贈賻。
114
魏管寜,字幼安,喪父中,表愍其孤貧,咸共贈賻,悉辭不受。又晉王渾為涼州刺史,卒,故吏贈賻數百萬,其子戎悉辭而不受,由是顯名。
115
不取賵遺。
116
唐陸贄以喪解官,客東都,諸方賵遺,一無所取,惟韋臯以布衣交,又先以聞,故所致輙稱詔受之。
117
奉金為具。
118
漢朱建母死,辟陽侯奉百金裞。注云:「贈終者之衣,被曰裞」。言以百金為衣被之具也。
119
罄資辦事。
120
宋河東柳先生仲塗,少時縱飲酒肆,坐側,有書生接語,乃以貧,未能塟其父,母將謁魏守王公祐,求資以辦事,先生問費㡬何?」曰:「得錢二十萬可矣」。先生曰:「子姑就舍,吾且為子謀之」。罄其資,得白金百兩、錢數萬以遺之,議者以郭代公之義,不能逺過。
121
賜之粟帛。
122
唐孔巢父卒,上賜其家粟帛,存恤之,給以絹布。
123
唐房●齡薨,帝給以絹布二千段、粟三千斛,敇吏辦喪。
124
漢何易于為益昌令,民有死喪不能具塟者,以俸金敇吏為辦之。
125
飯僧追福。
126
唐田神功卒,上命百官弔喪,賜賻賵絹千疋、布五百端,并屏風茵傳飯,桑門為之追福。
127
佐生:
128
《荀子》大略,賻賵所以佐生、贈襚,所以送死贈死。
129
左隠元年,贈死不及尸弔,生不及哀,非禮也。以贈分遺。
130
蘇子贍作《李憲仲哀詞敘》曰:「予同年友李君惇之子,廌自陽翟見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邊母馬,前母張與先君之喪皆未塟,貧不敢以饑寒為戚顧,四喪未舉,死不瞑目矣!適故人梁先告老,聞余將歸耕陽羡,以絹十匹、絲百兩為贐,辭之不可,乃以●,廌曰:此亦仁人之餽也。既又作詩,以告知君與廌者,庶幾皆有以助之。
131
作詩為助。
132
蘇子瞻䁬章居士曰:章黙居士,字季明,生公侯家,才性髙爽,棄家求道,不蓄妻子,與世無累,而父母與兄之喪,貧不能舉,以是眷眷世間,不能無求于人,余深哀其志,既有以少助之,又取其言為詩以贈其行,庶幾有哀之者。詩云:「章子親未塟,餘生抱羸疾,朝吟噎隣里,夜涙腐茵席,前年黒花生,今嵗白髪出,身隨日月逰,恨與天地畢,願求不毛田,親築長夜室,難從王孫裸,未忍夏后堲,武陵多豪士,百萬付一擲,心知義財難,甘心貧友乞,不辭毛髮施,行自丘山積,此志茍朝遂,夕死真不滅,誓求無生理,不踐有為迹。棄身屍陁林,烏鳶任狼籍」。
133
治同門喪。
134
唐何畨,和州人,居太學二十年。凡同門有死喪無歸者,皆身為之治喪。
135
給鄉人喪。
136
竇建徳有鄉人喪親,貧無以塟者,建徳方耕,聞之太息,遽解牛給,與治喪事,了無吝色,一鄉之人皆異之。
137
山堂肆考卷一百五十五
URN: ctp:ws93801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