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七十八

《卷七十八》[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畿輔通志卷七十八
3
儒學
4
順天府:
5
6
周醜子家》燕人,江東馯臂子弓,授易燕、周醜子家
7
8
韓 嬰燕人,孝文時為博士,景帝時至常山太傅。嬰推詩人之意,而作內外篇》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間殊,淮南賁生授之燕、趙間。言詩者由嬰、嬰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為之傳。燕、趙間好詩,故其易㣲,唯韓氏自傳之。武帝時,嬰常與董仲舒論於上前,其人精悍,處事分明,仲舒不能難也。後其孫商為博士。
9
韓 生涿郡人,嬰之後也。孝宣時,以易徴待詔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太傅所傳也。嘗受《韓詩》,不如韓氏《易》深太傅,故專傳之。司𨽻校尉夲受《易》於孟喜,見生說《易》而好之,即更從受焉。
10
南北朝魏
11
平 恒字繼叔,燕郡薊人。躭勤讀誦,多通博文。自周繼魏帝,王傅代之,由貴臣升降之緒,皆撰品第,號曰畧註》,合百餘篇。安貧樂道,亷貞寡欲,不營資産,衣食常不給。官至秘書丞,卒,謚康。
12
盧景裕字仲儒,范陽涿人。少聰敏,專經為學,居拒馬河,將一老婢作食,妻子不自隨。又避地大寧山,不營世業,惟在註解,常註《周易》、《尚書》、《孝經》、《論語》、《禮記》、《老子》、齊文襄入相於地,開講景裕解所註《周易》,理義精㣲,吐發閒雅,從容往復,無際可尋。士君子嘆美之。景裕弟辯,以大戴未有解詁,乃註之。景裕曰:「昔汝兄《註》小戴,今汝註《大戴》,庶纂前修矣」。景裕後補齊王開府屬,卒於晉陽。辯詳《名臣傳》。
13
14
盧履氷,幽州范陽人,魏都官尚書義禧五世孫。開元五年,仕歴右補闕。建言:「古者父在為母朞,服徹靈而心喪,武后始請同父三年非是,請如禮」。元宗疑之,下百官議。刑部郎中田再思曰:「父在為母三年,高宗實行之,著令已乆,何必乖先帝之㫖,閡人子之情」。履氷因言:「上元中,父在為母三年,后雖請,未用也。逮垂拱始行之禮,女子無專道,父在,為母服朞,統一尊也。昔武后隂躊簒謀,豫自光崇,廾朞齊,抗斬衰,俄而乘陵唐室以啓釁階,臣將以正夫婦之綱,非特母子間也」。於時議禮者交口沸騰。七年,乃下詔:「父在為母朞心,喪三年後,履氷以官卒。
15
16
曹。 鑑字克明,宛平人。通《五經》大義,用郝彬薦,為鎮海書院山長。元統初,同僉太常禮儀院,鑑習典故,逹古今議事,援據《禮經》,君子多之。仕至禮部尚書。卒,謚文穆。
17
明。
18
秦 亨,字子真,順天人。究性理之學,通《五經》,尤長於《易》,以《易》學見知於文皇帝。永樂初,召至京師,欲處以顯職,力辭就教,乃除荏平教諭,遷永寧府教授。訓廸有方弟子,多有成就。已而從尚書黃福征交趾,多贊畫功,乞休歸。正統間卒。
19
武,周文大興人。洪武末,以明經入侍燕邸。永樂初,召為侍講學士。上嘗謂胡廣曰:「朕在藩邸,喜觀《易》時,官寮亦有通曉者,不如武周文言之切實」。次日,周文入謝,遂以老乞休
20
李天麟仲仁,順天人,發明理學,言簡而醇,嘗曰:「孔門宗㫖只是求仁,惟顔曾得其宗,若舍求仁之外,別立宗㫖,恐非授受之真」。詮,萬歴中官知府,卒。
21
本朝
22
張 烈武承,大興人。少聰、頴,讀書數行俱下,長而潛心性命之學,毅然以閑邪衛道為己任。登康熙九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十八年,試博學宏詞科,遷翰林院編修,轉春坊贊善,纂修《明史》典訓及《四書講義》諸書,恪勤厥職,編輯精當。性至孝,事繼母委曲承順,人無間言。生平多所著述,皆有闗人心世道之文。年六十四,卒祀鄉賢。
23
永平府:
24
南北朝魏
25
盧 醜昌黎人,世祖為監國,醜以篤學博聞,授世祖經,後以師傅舊恩,賜爵濟隂公。太和中,以老自免。
26
27
姚 樞公茂,柳城人,太宗時為燕京行臺郎中,後棄官,擕家輝州作廟,奉孔子及宋儒周元公等像。時許衡在魏,至輝,就録程、朱所註書以歸,曰:「曩時所授,皆非今始聞進學之序也」。世祖在潛邸,詢以治道樞,首陳二帝三王之道,世祖嘉納之。累官翰林學士承㫖,卒,謚文憲。
28
姚 燧,字端甫,樞從子。樞與許衡講學蘇門,燧年甫十二,即從之遊。後衡以祭酒教貴冑,奏召舊弟子十二人,燧與焉。累官江西行省㕘政。仁宗初,徴拜太子賓客,辭不受。以病告歸,卒於家,謚曰文。燧先在蘇門讀《通鑑綱目》。嘗病國綂,散於逐年,不能一覽,得離合之㮣及告病歸,著《國統離合表、年經,而國緯如《史記》諸表附朱子《凡例》之後。其學由窮理致知、反躬實踐為許衡高弟
29
明。
30
陳 恕字道逹,灤州人,自少以徳行稱,好性理學,景泰間,舉鄉試,為開封同知,考滿,乞歸,乘一蹇入城,人不識其從宦歸也。
31
本朝
32
桑鳯翥,玉田人。少聰頴,博極群書,獨精《易》理。弱冠,補邑弟子員督學,見其文曰:「此鉅儒也」。屢試棘闈不偶,退而著述,教授生徒。及卒,門人私諡肅範先生。所著有《四書集義》、《大易直解》、《古今人物考》等書。卒祀鄉賢。
33
李集鳯山海衛人,幼即端嚴,以聖賢自期,及長,淹通群籍,凡濓、洛、闗、閩之書,無不究悉,尤善《春秋彚》,先儒註解,討辨詳核,歴三十年,凡四易藁,然後成書六十五卷,名曰《春秋辨疑》,海內稱之。後官河南、洛陽丞,卒,邑人請從祀周公廟,直隷於康熙五十三年,祀郷賢。
34
保定府:
35
南北朝梁
36
許。 懋字昭哲,高陽新城人。年十四入太學,授《毛詩》,旦領師說,暮而覆講,座下聽者常數百人。撰《風雅比興義》十五卷,或行於世。武帝集儒學之士草封禪儀,懋建議獨以為不可,詔從之。子亨,字亨道,少傳家業,孤介有節行。王僧辨之誅也,亨以故吏抗表請葬之。
37
38
陳 竒字修竒,河北人,少孤力學,博通《九經》,尤精於《易》,嘗非馬融、鄭康成解經失㫖,因作註釋,召補秘書,太尉高允嘉其逺致通識,非凡學所窺。
39
40
韓 中滿城人治左氏春秋,嗜烟霞,甘澹泊儀型,鄉里人皆化於禮讓。
41
42
劉 因,字夢吉,容城人。父述,邃於性理之學,因天資絶人。初為經學,究訓詁疏釋之說,輒嘆曰:「聖人精義,殆不止是」。及得周、程、張、卲、朱、呂之書,一見能發其微。性不茍合,不妄交家,雖貧非其義,一介不取。家居教授,師道尊嚴。至元間,徵授贊善大夫,未幾辭歸。後徴拜集賢學士,以疾固辭。卒,贈容城郡公,諡文靜。
43
王 恂敬甫,唐縣人。父良,潛心伊、洛之學,恂讀書過目成誦。仕為太子贊善,每侍講讀,必發明綱常之道。及歴代興亡,治忽之所以然,常與許衡、郭守敬等定授時。歴官至太史令。卒,贈定國公,諡文肅。子寛、賓,並傳家學
44
王 結儀伯,定興人。從太史董朴受經,深於理學,歴官武宗。至順帝八朝,終中書左丞。卒,贈太原郡公,諡文忠。丞相張珪曰:「王結非聖賢之書不讀,非仁義之言不談」。晚邃於理,著《易說》一卷,並詩文十五卷行世。
45
張克讓字允恭,清苑人,受業趙省齋之門,博極群書,不事章句,由體認而得者居多。生平敦義行,有徳恵於族里,及將卒,謂家人曰:「人之為學苦節,唯在死生之際,死而不亂,學之力也」。言訖而逝。
46
明。
47
劉大寧字汝功,完縣人。天資頴異,博極群書,尤邃《太極圖說》,以理學名。成化間領鄉薦,知安陸縣,有政聲。
48
楊國召定興人。年三十,謝制舉業。志性命學,尤好談《太極圖》及邵子《皇極經世》,能發其言。外㫖經術深醇,被教者盡成名雋,人擬之胡安定
49
王尚武字健夫,新安人。性孤介,讀書根極理要。以貢入太學,有巨璫,招之不往。任太原令,得罪巨室。遷晉府審理,告歸。構室兩楹,蒔蔬抱甕。所著有樂汲說》,學者稱為通滄先生。
50
王孫蕃雄縣人,由舉人崇禎中累官御史,劾大璫之奏事不實者,直聲大著,致仕歸蕃,於書無所不讀。尤邃於《周易》,嘗獨處一樓,閉闗自課,號《居易道人日披龍溪》、《陽明》諸集所作文,皆有闗人心世道之言。
51
本朝
52
孫奇逢字啓泰,容城人,年十七舉於鄉,慨然有經濟志,與定興、鹿正俱以儒俠聞。左光斗被逮,過白溝,奇逢延之,月下,緹騎環列慷慨,不異平時,後倡道蘇門,以紹往開來為己任,逺近問業者,接踵性高介,不就徴。
53
刁 包祁州人。性至孝,事寡母,晨昏唯謹,年逾六十,無少間生。平窮究理學,一以程、朱為宗㫖。所著有《斯文正統,用陸集等書。及卒,鄉人私諡文孝先生,康熙三十八年,祀鄉賢。
54
陳 浵,字半千,安州人。性倜儻好善,刻苦力行,為容城孫奇逢、高弟淹、貫群書,尤得力於《陽明傳習録》。當明末盗起流離,相屬於道,浵收養難婦數十人於州城朝陽觀,中事定,送歸其里,又遍收途間棄兒飼之,全活者甚衆。常遊大名,有史姓者,以事繋於官浵,拯之出,一日,擕其女為謝,浵正色曰:「吾一生急人之難,豈有利人子女以為報者乎?」驅之去,舉順冶。庚子,郷試,未仕而卒。子鶴齡,康熙甲子舉人,孫惪、榮、惪正,俱成進士,惪華狀元及第人,以為隂徳之報。
55
河間府:
56
57
顔 芝河間人焚書之後,芝藏有《孝經》古夲,漢初芝子貞出之,凡十八章
58
59
董仲舒,廣川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武帝時,以賢良對䇿為江都相,徙膠西。武帝表章《六經》,抑黜百家,立學校之官,舉荗才孝亷,皆自仲舒發之。及去位家居,以修學著書為業。朝廷有大議,使就問之,其對皆有明法。年老,以壽終祠,在景州,夲朝康熙四十二年
60
仁皇帝御書闡道醇儒聖祖  四字勒石旌之
61
孟 但廣川人傳田何易,官至太子門大夫
62
北齊
63
馬敬徳河間人,從徐遵明學,《詩》、《禮》通大義,尤精《左氏春秋》。教授燕、趙間,生徒甚衆。舉秀才,授國子助教。齊武成,擇為後主師傅,後拜祭酒。子元熙,字長明,少傳父業,武平中,以《孝經》八授太子。
64
張思伯河間樂成人,善《左氏傳》,嘗撰《刋例》十卷,亦治《毛詩》章句,以二經教授。齊安王廓,武安初為國子博士
65
劉晝,字孔昭,阜城人,少孤貧,受學,李寳鼎授以三禮,又就馬敬徳習服氏春秋,俱通大義。知鄴令宋世良家有書五千卷,乃請為其子博士,恣意披覽,晝夜不息。刺史李璵嘗欲以晝應詔,先告之,晝曰:「公自為國舉才,何勞語晝!」後竟不仕,卒於家。
66
權 會字正理,河間鄚人。少受鄭《易》,妙盡精㣲,《詩》、《書》、《三禮》,文義該洽。仕齊初,為四門博士。僕射崔。
67
暹甚敬重焉。累遷國子博士,臨機答難,酬報如響,由是為諸儒所推重,呈建中加中散大夫。
68
邢 峙字士峻,河間鄚人。通《三禮》、《左氏春秋》。仕齊,初為四門博士,遷國子助教,以經入授皇太子。㕑宰進太子,食菜有邪蒿,峙令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宜食」。文宣聞而嘉之。歴遷清河太守。
69
70
熊安生植之,阜城人。博通《五經》,專以三禮》教授。周武帝時,詔給安車入朝,勅令㕘議五禮。宣政元年,拜露門博士。安生學為儒宗,當時若劉焯、劉炫輩皆受其業。所著《周禮》、《禮記》、《孝經義疏》並行於世。
71
72
劉 炫光伯,景城人。開皇中,奉勅與著作郎王邵同修國史,俄直門下省,以待顧問。焬帝初修律令,授太學博士,後歸鄉里,以教授為業,卒於家。所著有《論語述議》、《春秋攻昧》、《五經正名》等書行世。
73
74
彭景直河間人。中宗景龍末,為太常博士。時獻、昭、乾三陵皆日祭,景直言:「禮陵不日祭,宗廟有月祭,宜罷諸陵祭,如禮便」。帝不從。後景直,歴官禮部侍郎,卒。
75
高 重蓚人,士亷五世孫。以明經中第,累擢國子祭酒。文宗好《左氏春秋》,命分列國,各為書成四十篇。與鄭覃刋定《九經》於石。出為鄂岳觀察使,卒,贈少保
76
本朝
77
蘇俊大,交河人,幼值父病,侍湯藥,衣不解帶者數月。及長,究心經籍,尤長於春秋,遂以麟經教授,鄉里生徒甚衆。由選㧞貢生,任戅州推官,卒。從子銓、鑛、銑,皆以春秋先後成進士,銓官大理寺少卿。所著有《四書講義》、《春秋胡傳句解》諸書,卒祀鄉賢。
78
天津府。
79
南北朝魏
80
刁 冲字文朗,饒安人。十三而孤,孝慕過人,學通諸經,當世服其精博。延昌中,司徒高肇擅恣威福,沖抗表極言,辭㫖懇直。神䴥末,以嫡襲祖廕東安侯。卒,諡安憲先生。
81
82
李 鉉字寶鼎,南皮人。家素貧,常春夏務農,秋冬乃入學。年十六,從饒陽李周仁受《毛詩》、《尚書》,章武劉子猛《禮記》,常山房蚪受《周官儀禮》。饒陽鮮于靈馥受左氏》,又與州里楊元懿、河間宗惠振等結友,詣徐遵明受業。潛居討論,撰定《孝經》、《論語》、《毛詩》、《三禮義疏》及《三傳異同》、《周易義例》,合三十餘卷。仕終國子博士。
83
刁 柔字子溫,渤海人。少好學,綜習經史,尤留心禮儀。居母喪,以孝聞。高祖鎮晉陽,令教授諸子。天保初,除國子博士,㕘議律令,卒於官。
84
劉軌思渤海人說詩甚精,少事同郡劉敬和,敬和事同郡程歸則,故其郷曲多通《詩》者。軌思,天統中任國子博士
85
鮑季詳渤海人,甚明禮,聽其離文析句,自然大畧可解。兼通《左氏春秋》,少時恒為李寳鼎都講,後亦自有徒衆,諸儒稱之。天綂時卒於博士。從弟長暄,兼通《禮傳》,武平末,為任城王掾,齊亡後,卒於家。
86
正定府:
87
南北朝魏
88
張惠普常山人,精於《三禮》,兼善《春秋》百家之說。仕魏,累官東豫州刺史,多所進舉,篤於故舊。卒,諡宣公
89
房。 虬常山人,善《周官》《儀禮》,授南皮李寳鼎。
90
91
房暉遠崇儒,真定人。高祖授禪,召為太常博士。牛𢎞每稱為「五經》庫,遷國子博士,仁壽中卒。暉逺治《三禮》、《春秋》、《三傳》、《詩》、《書》、《周易》,兼善圖緯,恒以教授為務,遠方負笈而從者動以千計
92
93
趙冬曦,鼓城人。進士擢第,歴左拾遺。神龍初,上書言律令曰:「法易知則下不敢犯而逺禍,文義深則吏朋而為姦。其以凖加減、比附之類,皆使勿用,當時稱之。開元初,入集賢殿修撰、知史官事,終國子祭酒。
94
95
安 熙敬仲,藁城人,聞容城劉因之學,心向慕焉。將造其門,而因已歿,乃從,因門人問其緒說,潛心朱子之書,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數十年,四方來學者多所成就。既卒,鄉人為立祠,門人蘇天爵為輯其遺文
96
陳思謙,正定人,警敏好學。至順初,拜監察御史,建明八事,累遷御史中丞。卒,追封魯國公,諡通敏。思謙於凡名物度數綱紀夲末,考訂詳究,尤深於邵子《皇極經世書》
97
何體仁字徳元,母極人。幼頴悟,隨父官新淦師,名儒宋梅洞,博通經史,尤精於《易》。延祐間,舉茂才,授夲縣教諭。教人去浮華,敦夲實,學徒感化。及滿,隱居不仕,修空谷齋,終日端坐其中,自號滋川佚逸。
98
順徳府。
99
100
韓伯高鉅鹿人,從淮陽,薛漢受《韓詩》,漢弟子數百人,唯伯高與犍為、杜哲會稽澹臺,敬伯最知名南北朝魏。
101
游 肇廣平任人博綜經史,善《周易》、《毛詩》,尤精《三禮》,為《易集解》,撰《冠婚儀》,詩賦表啓凡七十五篇。孝文初,為內秘書侍郎,累遷魏郡太守。卒,諡文貞。
102
103
董 朴太初,順徳人。自幼強記,師事樂舜咨、劉道濟,幡然有求道之志。至元中,用薦為陕西知法官,未幾,以親老歸養,召不起,命以翰林修撰致仕,卒。朴所學,自六經》及孔、孟先儒,㣲言融貫,為人清而通,和而介,學者稱龍崗先生。
104
林起宗伯始,內邱人。自幼力學,以聖賢自期,聞容城劉因名,往從之,立門三日,因嘉其志,授以程、朱正《傳》,深得道學之㫖,既歸,教授鄉里,弟子從學者甚衆。著有《志學》《指南》、《心學淵源》二圖,及《大學》、《論語》諸圖,《魯家記》等書行世。
105
明。
106
喬中和還一,內邱人,讀書能㕘奥㫖,常闢大小,二塾處,逺近之來學者,編摩經籍,寒暑無間,晚年學易,獨出心解,為《易說》一編。
107
廣平府:
108
109
毛 萇趙人治詩,為河間獻王博士,授同國貫長卿,於是世傳《毛詩》之學。
110
貫 公趙人從賈誼受《左氏傳》訓,故為河間獻王博士,子長卿為蕩隂令,授清河張禹長子禹與蕭望之同時為御史,數為望之言,左氏望之善之,上書數以稱說。後望之為太子太傅,薦禹於宣帝徴。禹待詔未及問,會疾卒。
111
胡 常字少子,清河人。以明榖梁《春秋》為博士部刺史,又傳左氏》受虢、徐教。
112
房。 植,字伯武,清河人。以經學知名。永和中,為李固薦,與陳留楊倫、河南尹存、東平王惲、陳國、何臨同日徵用
113
南北朝魏
114
監伯陽》清河人頓邱董徴從受《論語》、《毛詩》、《春秋》、《周易》徴之學,皆自伯陽發之
115
馮元興字子盛,肥鄉人。少有操尚,就中山張吾貴、常山房虬學通《禮傳》,教授常數百人。舉秀才,召為檢校御史。太保崔光引為侍讀,授肅宗《杜氏春秋》。累遷安東將軍、光祿大夫,卒。
116
崔 瑾清河人,負性頴敏,篤志經學,聞大儒徐遵明通鄭氏《易》,往受學焉。
117
118
竇 黙,字子聲,肥鄉人。幼知讀書,毅然有立志,謝憲子以伊洛性理之書授之。嘗與姚樞、許衡講習,至忘寢食,繼以經術教授,由是知名。世祖在潛邸,召問治道,黙首以三綱、五常對。又言:帝王之道在誠意正心。世祖即位,拜翰林侍講學士。至元二十七年卒,追封魏國公,諡文正。子履,集賢大學士。
119
明。
120
劉 誠字則明,雞澤人。天順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改秀王府長史,以禮輔導,甚見敬重。嘗著《周易衍辭》及《皇極經世》、《洪範補註》等書。累官湖廣㕘議,卒。
121
蔡國熙字春臺,永年人。少書超,凡「入聖」四字於坐側,沉心性命之學。由進士為戶部郎,與羅近溪、耿楚侗相劘切。出為蘇州守,建中吳書院,聚徒講學。以治最入覲,累遷山西提學副使歸。
122
宋學道仲明,永年人。幼居母喪墓廬三年,人稱其孝。萬歴中,由進士知長子縣,以孝友禮讓教民,調封邱、塞河有功,丁艱歸,構社學一區,與生徒講格,致精一之旨。所著有《中語》、《心語》、《廣道》、《詮根》、《心解》等書,學者稱哲陽先生。
123
申靈孕字洙源,永平人。博覽經史,邃於理學,言動方嚴,一介不茍舉。萬歴丁卯,郷試知鄒平縣,甫匝月,即掛冠歸。臨終自書順受其正,無忝所生而卒。
124
趙 鼒雞澤人。以嵗貢生任戶部司務,累遷貟外郎。操履清介,有屬吏餽金三百鼒,立却之,致政家居,究心經學,所著有《詩經會意》等書行世。
125
大名府:
126
127
索盧敖濮陽人,以尚書教授子弟千餘人,光武徴拜諌議大夫,數獻忠讜,尋以病去。
128
束。 晳元城人,官至尚書郎,後罷歸卒,市里為之廢業。所著有《五經通論》、《發䝉記》、《補亡詩》文。集數十篇。
129
南北朝魏
130
董 徴字文發,頓邱人。年十七,師清河監伯陽。受《論語》、《毛詩》、《周易》、《春秋》,就河內高望崇,受《周官》後於博陵劉獻之,遍受諸經。數年之中,大義精練,講授生徒。太和末,為西門小學博士。永安初,加平東將軍,以老乞歸。卒,諡文烈。
131
132
馬嘉運䌓水人,貞觀初,為越王東閣祭酒,退隱白鹿山,生徒受業者至千人。十一年,召拜𢎞文館學士,以孔頴逹《正義》繁雜,故按摭其疵,當世諸儒服其精。髙宗為太子,引侍講宮中,終國子博士
133
134
王 豫天悅,魏縣人。隱居樂道,精於《易》數。聞邵康節居蘇門,欲以所得於《易》者究之,語三日,乃盡得其所未聞,始大驚服,舍其學而學焉。
135
136
張特立文舉,東明人。泰和三年進士,授萊州節度判官。正大四年,拜監察御史,當路者忌其直,左遷邳州判官。金亡,優游田里,日與門弟子講學。元世祖初,降璽書,賜號中庸先生。所著有《易集說》、《歴年係事記》。
137
138
王 鶚百一,東明人。世祖在藩邸,召講《孝經》、《書》、《易》及齊家治國之道,每夜分乃罷。及即位,首授翰林學士,承㫖制誥皆所裁定。修《遼》、《金》二史。及卒,諡文康。著《論語集說》一卷,《汝南遺事》二卷、《應物集》十卷。
139
潘 廸,元城人,博學能文,歴官國子司業、集賢學士。所著《易春秋庸學述解》及《格物類編》、《六經發䝉》行於世。
140
明。
141
劉 矩仲方,開州人。永樂辛廿第二人及第,授翰林院編修,遷修撰。矩方正古朴,有至行,學問宏深,以明道、橫渠為準範。生平未嘗失口於人,以病歸,卒。
142
王循吉字宗一,開州人。潛心理學,不事舉業,齋居十年,著《五經圖說》及帝王憂世心法》諸圖說,獻世宗下大臣議,共奏曰:「此理儒也」。賜處士號以旌之,並下所司修明道書院,以教授生徒。
143
郜永春,字子元,長垣人。以理學自任,登嘉靖進士,知南陵縣,以循績擢御史,累遷山西按察使。告歸,益究心性命之學。著有《問學直指》、《三大儒言行録》、《論孟大意》等書行世。
144
王一元魏縣人,由選貢登鄉薦,潛心理學著,有學庸主意,行世天性、孝友家庭之間,雍雍如也,臨終,囑其子曰:「無求墓誌皆虛文,祗増不徳耳!」
145
宣化府:
146
147
梁 樞宣徳人,初習詞賦,輙棄去,已聞京師建太極書院,徳安趙復講學其中,徒步往從之,既見得復所書希賢録》讀之,嘆曰:「伊尹顔回心同道同希之,當在我也!」乆之,辭歸,從學者日衆。晚嗜《易》以觀象名軒學者稱象軒先生。
148
武 恪,字伯威,宣徳人。初以神童遊學江南,吳澄薦入國學,明宗在藩邸,選為說書秀才,及出鎮,遣歸居陋巷,教授子弟。文宗知其名,除秘書典簿。丁母憂歸,屢薦不起。生平好讀《周易》,終日危坐。或問先生之學以何為夲?恪曰:「以敬為夲」。所著有《水雲集》,若干卷。
149
易州
150
151
敬 鉉鼎臣,易州人。祖嗣徽,父子淵,兄鑑,皆進士起家。鉉亦第進士,為中都路提學,著《春秋備忘》四十卷,仁宗朝,命刻其書,嘗隱居泰寧山,學者稱泰寧先生。從孫儼,字威卿,嗜學善屬文,大徳中,累官平章政事。
152
冀州
153
154
秦 恭信,都人,從平陵張山,拊授尚書山拊師事夏侯建。恭、増師說至百萬言,官至陽城內史。南北朝魏。
155
劉 蘭武邑人,年三十餘,始受《春秋詩》《禮》於中山王保安,家貧無以自給,且耕且讀,三年之後立㸑舍,聚徒講書,甚為精悉,讀《左氏》五日一遍,兼通五經,又明隂陽,博物多識,為儒者所宗。水平中,仕為國子助教。
156
157
劉 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以儒學知名。舉秀才,射策甲科,與李邵同修國史,仍直門下省。後與楊素、牛𢎞、蘇威等共論古今滯義,論難鋒起,皆不能屈。尋免官歸,以教授著述為務,與劉炫齊名,時人稱「二劉」焉。論者以為數百年來博學通儒,無出其右者。
158
159
孔頴逹字仲逹,衡水人。八嵗就學,日記千言。及長明《春秋》,易書《三禮》,善屬文,通步。歴貞觀初,拜給事中,數進讜言,遷國子祭酒,與顔師古等受詔撰《五經》義訓凡百餘篇,號曰《義贊》,詔改為《正義》云。
160
蓋文逹信都人,博涉載籍,尢明《春秋》,三家刺史竇抗,集耆儒劉焯、孔頴達等講學文逹,依經辨論,一坐嘆服。貞觀初,拜集賢學士。宗人文懿亦以儒學稱,時號「二蓋」。
161
162
馮 復振文,信都人。少頴敏,該貫經史。世祖時,舉茂才異等,授廣平學正,以母老病辭。嘗條上時政十事,不報。退居鄉里,以奉親講學為事。所居東陸學者稱東陸先生。
163
李 簡字䝉齋,信都人。憲宗九年,官泰安州判,著《學易記》九卷,兼採百家,㕘以已說,為世所稱。
164
趙州
165
南北朝魏
166
李 謐字永和,平棘人,少好學,公府再辟不就,覽《考工記》、《大戴禮盛徳篇》,以明堂之制不同,遂著明堂制度論》,愛樂山水,高尚之情,乆而彌固。卒,年三十二。博士孔璠等上書詔曰:「謐守志沖素,儒隱之操,深可嘉羙,諡曰貞靜,處士並表其閭」。
167
168
啖 助叔佐,趙州人,淹該經術,天寳末,為丹陽主簿,秩滿屏居,甘足蔬糗,善為《春秋》,考三家短長,縫綻補闕,號集傳》凡十年乃成。
169
李至逺高邑人,素元孫也。治尚書左氏春秋,撰周書》,起后稷至赧王為傳,記令狐徳棻許為良史,上元間,制䇿高第,高宗時歴天官侍郎,弟從逺清密有學,神龍初歴太府卿,兄弟徳望相埒。
170
明。
171
魏柏祥字元昌,柏郷人,以恩貢入太學,落落寡合,獨與高邑趙南星善,自京師歸,營別墅曰栁莊,讀書其中,以諸家傳註有未諧於經者,著《四書目録》。又以朱子《綱目》有功《春秋》,而其事或有未盡,著《讀史綮言》,年五十七卒。
172
深州
173
南北朝魏
174
劉獻之饒陽人,少孤貧,雅好《詩》、《傳》,曽受業於北海程元,遂博觀衆籍,人有從獻之學者,輙告之曰:「人之立身,雖百行殊途,準之四科,要以徳行為首,若能入孝出弟,忠信仁讓,不待出戸,天下自知。倘不能然,雖下帷針股,躡屩從師,止可博聞多識於立身之道,又何益乎!」由是四方學者,莫不高其行義而希造其門,後舉孝亷,至京,稱疾而還。
175
孫惠蔚字叔炳,武遂人。世以儒學相傳。太和初,舉孝亷,為中書博士,㕘定雅樂,定七廟禮。遷秘書丞。見典籍未周,請令四門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㕘考字義,詔許之。延昌二年,封棗強縣開國男,卒。
176
177
孫靈暉武強人,少明敏,日誦數千言,尋討族祖惠蔚,手録章疏,不求師友,《三禮》、《三傳》皆通宗㫖,始就鮑李詳、熊安生質問疑滯,其所發明,熊、鮑無以異也。舉秀才,射䇿高第。天統初,拜國子博士,授南陽王綽經,綽表為王師,詔依所奏,儒者榮之。
178
定州
179
南北朝魏
180
張吾貴字吳子,中山人,舉太學博士,從酈銓受禮牛,天祐受易,祐銓粗為開發,而吾貴覽讀一遍,便即别搆戸牖,聚徒千數,講《左氏》義例,多以新意㕘之,學者奇焉。
181
182
張 雕中山人博學通三傳:髙祖召為諸子講讀,與張景仁同入華光殿讀春秋,加國子祭酒,待詔文林舘。
183
184
杜臺卿字少山,曲陽人,弼之子。少好學,博覽羣書,以《禮記》、《春秋》教授鄉里。開皇初,被徴入朝,嘗採《月令》觸類,而廣為之書,名《玉燭寳典》十二卷,拜著作郎,致仕。兄子公瞻,好學,有家風。
185
畿輔通志卷七十八
URN: ctp:ws92739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