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四百四十一

《卷四百四十一》[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四十一鱗介部五鼈鼉増黿増 魚
3
鼈一
4
原《爾雅》曰:「鼈三足曰能」。 《說文》曰:「鼈,介蟲也」。 《易》曰:「離為鼈」。 《周禮》曰:「春獻鼈蜃」。 増考工記曰:內骨鼈屬。《埤雅廣要》曰:鼈,甲屬也,以眼聽水居陸生。 又鼈伏隨日」,謂隨日光所轉朝首,東郷夕首西向也。 又鼈之所在,必有浮沫,謂之鼈「津」。捕者,以此占之。 又鼈伏於淵而剖卵於陵,此思化也。 又其甲以赤莧包置溼地,即化生。今有臠其肉而屑之者,搗莧汁沃之,經旬即化為鼈,如細蠶然。舉而投諸池,謂之種鼈。 文子曰:「鼈!無耳而不可蔽,精於明也」。 淮南子萬畢術曰:「青埿殺鼈,得莧復生。 又燒黿致鼈取黿夜燒之,則鼈至也。 孫卿子》曰:「跬歩而不休,跛鼈千里」。 《古今注》曰:「鼈一名河,伯從事。 《白澤圖》曰:「一足鼈池,精名髮頊」。 《酉陽雜爼曰:「鼈為臛,數食之可長䰅」。 《養魚經》曰:「魚滿三百六十,則龍為之長而引飛出。水內有鼈則魚不復去,故鼈名神守。 韋氏《燕山録》曰:煑鼈以蚊。 《文苑彚雋》曰:鼈生卵,於水濵岸傍隔岸以目望,日出入,觀三七而成也。 《原楚詞》曰:「駟跛鼈而上山」。吾固知其不能升。 増崔融《嵩山啓母廟碑》曰:「水陷溧陽,有吏人之化鼈」。 皮日休紀曰:「祀彼羣小之茸茸兮,如慕臭之鼈」。 杜牧集曰:今黄家峒賊熾,邕容兵連敗,縮首不出,猶鼎鼈耳。 韓愈詩曰:「跛鼈詎能動,伊余何所擬」。 栁宗元詩曰:「已看能類鼈」。 盧仝詩曰:「寒龜夏鼈,一種味」。
5
鼈二
6
増《周書》曰:「成王時,長沙獻鼈。 《原晏子春秋》曰:「齊大旱」。景公召羣臣問曰:寡人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為國,以魚鼈為民,彼獨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春秋外傳》曰:公父文伯飲南宮,敬叔酒,羞鼈焉。 《列仙傳》曰:「費長房能使社公,汝南有妖,常作太守服,詣府門椎鼓,合郡患之。及長房來,知是魅,乃呵之,即解衣冠,叩頭乞自改,即老鼈也,大如車輪長房。令服太守服作一札,敕葛陂君叩頭流涕持札,遂去視之,以札立陂,邊以頸繞之而死」。 《捜神記》曰:清河宋士宗母黃初中,夏在室中,浴良久,家人於壁穿中窺之,正見木盆中有一大鼈,先著銀釵,猶在頭上,遂入水去。 《魏略》曰:髙離國王侍婢有身,王欲殺之。婢云:「有氣如雞子來下,我故有身」。後生子,捐之於溷中,猪以氣噓之,徙馬閑馬,以氣噓之。王乃令其母牧畜,名曰東明,常令牧馬東明善射。王恐奪其國,欲殺之。東明走,以弓擊水,魚鼈浮為橋,東明得渡,因都王扶餘之地。 増《北戶錄注》曰:石季龍時,利州谷綿縣山北溪中,有鼈數千頭,登㟁暴田,苖發,軍殘毀,至今鼈無頭也。 《唐五行志》曰:「貞元三年,潤洲魚鼈蔽江而下,皆無首。 《玉泉子曰:「唐進士李詹,每食鼈,輒繫其足,曝於烈日。鼈既渴,即飲以酒而烹之鼈,方醉已熟矣。 《雲仙湘潭記》曰:髙郢夜課於豐亭,忽有一鼈在案上,視之乃石也。郢異其事,取十題,散置箱中,祝石鼈銜之,以卜來事。既而石鼈舉頭,乃是沙洲獨鳥賦,其年果以是題獲首選。 王仁裕《玉堂閒話》曰:崔恱尚書家方㑹客,夜夢十九人著青綠羅衣,拜告求生,既寤,見甕中有水泛鼈,正十九頭,遂詣水次放之。 《儆戒錄》曰:偽蜀豐資院使李延福晝寢公㕔,夢烏帽三十人跪於堦下,但云乞命驚覺。僕使報門外有邨人獻鼈三十頭,因悟所夢,遂放之。 《五代史補》曰:張澤為房知溫從事,性素嗜鼈,忽暴卒,經宿而活,云為太山府君所追,責其食鼈過差,為羣鬼投于沸鼎中,支解烹餁,亦如治鼈之狀。既熟,為諸鬼分噉其慘毒,痛苦名狀所不及,如此近數十度府,君始恕之,且問曰:汝受諸苦,敢再犯乎?答曰:「不敢」。始令遣歸。 又南唐僧謙光有才辯而無拘檢,性尤嗜鼈,國主常以從容語及釋氏,果報對曰:「老僧無他願,但得鵞生四隻,腿鼈著兩重裠足矣」。國主大笑。 《桯史》曰:虞雍公允文,以西掖賛督議,既卻,逆亮于采石,還至金陵,謁葉樞,密義問於玉帳,因留卯飲酒方行,警報沓至,蓋亮將改圖,𤓰洲坐上皆恐,葉酌巵醪以前曰:「舍人威名方新,士卒想望,勉為國家卒此勲業」。雍公受巵起立曰:「某去則不妨」。然記得一小話,敢為都督誦之,昔有人得一鼈,欲烹而食之,不忍當殺生之名乃熾火,使釜水百沸,橫篠為橋,與鼈約曰:「能渡,此則活汝鼈」。知主人以計取之,勉力爬沙,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橋甚善,更為我渡一遭,我欲觀之。僕之此行無乃類是乎?」 《西湖志》曰:宋咸淳壬申七月,有梢人泊舟西湖斷橋下,時暑熱,臥於舟尾中,夜不寐,見三人長不盈尺,集於沙際,一曰:「張公至,奈何?」一曰:「賈平章非仁者,決不相恕」。一曰:「我則已矣。公等及見其敗也,相與哭入水中。次日,漁者張公于橋下獲一鼈,徑二尺餘,納之賈府,不三四年,賈敗,蓋數定莫逃,物能前知如此。 說寳曰:𢎞治間,太倉州夏月有百姓道見漁者,持一鼈而三足買,令婦炰之,既熟,呼婦共啗,婦不欲食,坐門外,良久不聞其夫聲入視,只存髮與衣服在地上,驚怖號哭里甲聞之,以婦謀夫訴官,知州黄庭堅莆田人鞫得其情,信為異物,或然,召漁者捕三足鼈,得之,即於㕔上令婦烹治,出重囚食之,食畢,引入獄,及門,已化盡矣,所存衣髮皆與百姓同,遂宥婦罪。
7
鼈三
8
増三足。 九肋《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鼈。又《爾雅注》:吳興郡陽羡縣君山上有池,池中出三足鼈。《出摭言》:盧肇,袁州人,初赴舉,先逹,問:「袁州 舉人耶?」答曰:「正如沅江,鼈甲九肋者稀」。。 大腰。 穹《埤雅》:「天地之性大腰純,雌龜鼈之屬 」。下見下有「帬」注。 有帬 無耳《爾雅翼》曰:鼈卵,生形,圎穹脊四。周有帬食物,《本草》無帬而頭足。不縮者,名納鼈 ,下詳龜一文子。 赤腹 白目食物,本草大如錢,腹赤如血者名朱,鼈出南海目養生。雜纂》「六甲,日弗食鼈,鼈有四目者,獨目者白, 者赤,足者三「足」者,「腹」下有小字。「王」字「天」字者,頷下有軟骨如龜,形者頭足,不能縮者目,陷凹者皆不可食也。吐珠: 挾彈,食物本草,口中吐珠者,名珠鼈。《埤雅》:鼈珠在足, 下見水族加恩簿。 長沙貢。 潁水亡。王㑹篇》:長沙,黃鼈。注:特大而美,故貢也。過韓非子,鄭縣人乙之,妻之市,買鼈而歸潁水,以為渇也,因縱而飲之,遂亡其鼈。 在山上。 放溝中,埤雅》:在山上者名,旱鼈有毒,能殺人。餘《括異志》:宋傅慶中家得一大鼈,其婢放之溝中,年 ,婢病將卒夜,鼈被泥,登婢胸,冰之,遂愈。解怒。 補隂:闕子曰:「義渠之人,烹龜鼈不熟,臊穢腥臭,中國之人雖飢餓,三日不啓口,至死不食也。吳章莊吉受而和之,病人食之為體輕,萬乗食之,為之解怒,吳章、莊吉之調存也。 三元參賛鼈居水底,性甚冷,肉能補,隂又能補氣也。 影伏 思生》酉陽雜爼甲蟲影伏 內典鼈思生 能飛躍 使跳梁《拾遺記》:容山下有水,多魚,鼈皆能飛躍。 雅俗稽言教鼈。舞者燒地,置鼈于上。忽抵掌使其跳梁,既慣習,雖冷地聞拊掌亦跳梁。。 把箬笠。 渡篠橋,葆光録:黄徳瓌家人烹鼈,將箬笠覆其釜,揭見一鼈,仰把其笠,背皆蒸爛,然頭足猶伸縮,家人愍之,放河涇間,後因患熱,將殆,徳瓌徙於河邊屋中,將養,夜有一物徐徐上,身覺甚冷,及曙,檢視胸臆,悉塗淤泥,其鼈在上,三顧三曵而去,即日病瘥。桯下詳鼈二 史。 畏馬溺 應黿鳴,《瑣碎録》:方革食鼈并食莧,自是苦腹痛,作時,幾不知人疑鼈莧所致,乃以二物令小蒼頭食之,蒼頭遂得疾與革類,而委頓尤甚,未幾遽死,舁屍置馬廐,未殮也。忽小鼈無數,自九竅湧出,散走廐下,惟遇馬溺者輒化為水。革聞,自臨視,掊聚衆鼈,以馬溺灌之,皆即為水,於是革飲馬,溺遂瘥。或云白馬溺,尤良 ,易林黿鳴岐野,鼈應於泉。 蛇,化鼈形 頷如龜狀《雅俗稽》言:五月後鼈有蛇化者,誤食殺人。試法:懸一足足漸長垂下者,即蛇化也。 。下詳白目注》 昂首長吁! 叩頭流血,《野記》:臯橋開酒,肆人張海,買鼈數頭,投于釜中,湯已三四沸矣。海以為糜爛,啓釡視之,鼈昂首視海,長吁數聲。海大怪,急擲於河中。數鼈游行,蹣跚而去。 ,下詳鼈二。《列仙傳》。 金丸丞相。 裙襴大夫。上見後水族加恩簿。池陶榖清異録》:晉祠小畜、老鼈,大如食盤,不知何人題於前,闌柱曰:「裙襴大夫烏衣」,開國何元美後失鼈所在」。
9
鼈四
10
原怒小,《國語》:公父文伯飲南宮,敬叔酒路都父怒鼈。小曰:長而食之,遂出。文伯母曰:聞祭養尸享賔,鼈於何有而使夫人怒」。 食雛不食雛鼈。注,謂伏乳也。 冬擉,《莊子》閲休,冬則擉鼈于江,刺取之。 春獻周禮》 實蓼濡鼈。醢醬,實蓼,注濡,烹也 得莧復生 元物介蟲詳《說文》 不為禮居山者,不以魚鼈為禮。 不中,殺《禮》:魚鼈不中殺,不鬻於市。 掌簎《周禮》:「鼈人掌凡邦之簎事」。 「去醜《禮》鼈去醜」。《注》:「醜,竅也」。。 咸若書鳥、獸、魚、鼈、咸若 神化《左傳》「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黄熊,入于羽淵,熊三足鼈」。 水煩不大禮水煩,則魚鼈不大。 水潦不獻禮,水潦降,不獻魚鼈。注,謂多也。
11
鼈五
12
原賦晉陸機鼈賦》曰:「皇太子幸於釣臺,漁人獻鼈,命侍臣作賦。其狀也。穹脊連脇,黝甲四周,遁方圓于規矩,徒廣狹以妨循。盈尺而腳寸,又取具于指掌。鼻嘗氣而忌脂,耳無聽而受響。是以栖居多逼,出處寡便,尾不副首,足不運身。於是從容澤畔,肆志汪洋,朝戲蘭渚,夕息中塘。越髙波以燕逸,竄洪流而潛藏。咀蕙蘭之芳荄,翳華藕之垂房。 潘尼鼈賦》曰:「皇太子遊於𤣥圃,遂命釣魚。有得鼈而獻之者,令侍臣賦之,翩銜釣以振棹,吁駭人而可惡。既顛墜于巖畔,方盤跚而雅歩,或延首以鶴顧,或頓足而鷹距,或曵尾於塗中,或縮頭於殻裏,若乃秋水暴駭,百川沸流,有東海之巨鼈,乃負山而吞舟,増令宋毛勝《水族加恩簿令》曰:甲坼翁,挾彈於中巧也。負擔於外,禮也。介胄自防,不問寒暑,智也!歩武懦緩,不踰規繩,仁也。故前以擐甲尚書,榮其跡,顯其能,宜授金丸丞相九肋君」。
13
黿:一
14
増埤雅廣要曰:黿,大鼈也,鼈以為雄,故黿鳴而鼈應。又曰:黿亦卵生而伏影,顔籀、稽聖賦黿鼈伏乎其隂是也。 《爾雅翼》曰:「黿之大者,濶或至一二丈。天地之初,介潭生先龍,先龍生元黿,元黿生靈,龜靈龜生庶龜,凡介者生於庶龜。黿者,介蟲之元也」。 《廣雅》曰:「海黿大一畝,重千鈞。 正字通曰:「黿鼈類,青黃色,腸屬於首,卵大如鴨子,一産一二百枚。好曝其腹於江岸,漁人接竹以掣之,倉卒不能自,反為所制。其脂磨鐵則鳴。 《古今注》曰:「黿,一名河伯使者」。 《淮南子》曰:「黿脂得火,可以燃鐵」。又曰:「埳,井之所無。黿,鼉隘也」。 又川谷通源,積水重淵,黿之所便也,人入之而畏。 魏子曰:「黿得水則生虎豹,得水則死」。 《録異記》曰:黿其狀如鼈腹下,赤者為黿,白者為鼈。俗云:黿之身有十二屬肉,漁人捕得之,雖支分臠解,隨其巨細,未入湯鑊者,皆能跳走,鼈與黿,雖至大者,如蚊蚋噆之,一旦乃死。 梅堯臣《詩序》曰:「廟子灣屬雍丘,風俗云:有白黿憑險,日為波潮,以驚異上下」。 《楚辭》曰:「乗白黿兮逐文魚」。
15
黿:二
16
増《拾遺記》曰:禹濟巨海,黿鼉為梁。 抱朴子曰:在頭水,有大黿,常在深潭,號為黿潭。能作魅,行病。有戴道炳者,能視見之,以越張封泥,遍擲潭中。良久,有大黿徑長丈餘,浮出不敢動,乃格殺之,而病者立愈。又有小黿出列,死於渚上甚多。 《存心錄》曰:吳孫皓寳鼎中丹陽,宣蹇母年八十,因浴化為黿,兄弟閉戶衛之,掘堂上作一池,實水其中,黿入池游戲,一二日,常引頸外望,伺戶小開,便輪轉自躍,入于逺潭,遂不復還。 《宣州志》曰:天寳七載,宣州江中黿出虎,搏之,黿齧虎,二創,虎怒,㧞黿頭而虎,創甚,亦死。 《原化記》曰:韋丹未第時,於洛陽中橋見漁者,得一大黿長數尺,繫之橋柱,引頭四顧,有求救之意,丹以乗驢贖之,放於水中,徒歩而歸,後數日,詣葫蘆生問命,生與共徃元長史家,有老人元濬之向韋,盡禮欵待中,出文字一通授之曰:「此公一生官祿,行止聊報活命之恩,即此黿也!」 孔帖曰:「近有漁人泊舟,馬當山下,月明風恬,見一大黿,出水直上山,頂四望,頃之,江中湧出。一彩舟內有十餘人飲酒張樂,陳設甚盛,獻酬久之。上流有巨艦東下,櫓聲振於坐中,彩舟乃沒前,黿亦下,未及水,忽死於岸側。意者水神使此黿為望候,不知艦來,致沒彩舟,故殛之」。 《宋史》曰:乾道七年,洞庭有巨黿,走沙擁舟,廣長皆丈餘,升舟,以手足壓重艦。《沒水避暑錄話》曰:元豐間,有監黄河埽,武臣射殺埽下一黿,未幾死而復甦,云為黿訴於隂府,力辨黿數敗埽,以其職殺之,故得免。 雲濤小說曰:「金陵上清河一帶善崩,明太祖患之,皆云豬婆龍窟於下故爾」。時工部欲聞於上,然疑豬犯國姓,輒駕稱太白,黿為害,上惡同元」字,因命漁者捕之,殺黿幾盡。先是,漁人用香餌,引大黿凡數百斤,一受釣以前,兩𤓰據沙,深入尺許,百人引之不能出。一老漁,諳黿性,命於其受釣。時用穿底缸,從綸貫下,覆其面,黿即用前𤓰,搔缸不復據。沙引之,遂出。金陵人乃作語曰:「猪婆龍為殃,癩頭黿頂缸」,言嫁禍也。
17
黿:三
18
増飲江。 攻岸蘇軾李氏《潛珠閣銘》:因石阜以庭宇跨飲江之鼇黿 山堂,肆考黿極,有力善攻岸,人以鈎索釣之,黿吞釣,任其曵舟而走,俟其力盡乃得之。 致鼈 齧虎《淮南子》燒黿致鼈,此以其類求之,下詳黿二《宣州志》。 鳴野 浮水《易林》:「黿鳴于野,鼈應于泉。 類書,黿大于鼉,朔望隨月浮水,月沈則沒。此屬隂也。 連,脇。 癩頭正字通。其形穹脊而連脅其勢,踞洲渚而擊奔流,具跚然之質癩。《山堂肆考》,黿頭疙搭名曰。 南人食。 君子得《爾雅翼》:「黿大于鼈,南人亦捕食之」。子《璅語》。范獻子獵占之曰:「君子得黿,小人遺冠獻 ,獵而不得,遺其豹冠」。黿四:
19
原為梁《紀年》,周穆王四十七年,東至於九江,比黿鼉以為梁而履之矣。 染指楚人獻黿于鄭靈公子公之食,指動謂子家曰:「必嘗異味及宰夫將解黿,食大夫不與子,公子公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互物甲蟲之屬。 狸物《周禮》:「鼈人掌取互物以時簎。魚鼈蜃,凡狸物」。注:「簎初捉切。謂以杖刺取貍物。貍,謂黿藏于泥中。 有司取《月令》:九月令有司登龜取黿。注甲蟲秋乃堅成,九月方可取之。黃河生。黃河中舊不生黿,忽有得者。佛圖,澄曰:桓溫入河,其不久乎!」溫字元子,果如言也。 古冶殺《晏子春秋古冶子》曰:「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冶,潛行得黿,殺之左操,馬尾右挈,黿頭以出」。黄氏化江夏黃氏母浴化而為黿,入于深淵,後時出見簮猶在首
20
黿:五
21
増令水族加恩簿,令曰:「爾甘鼒調鼎之材,嚥舌潮津,宜封醉舌公」。
22
鼉一
23
増說文曰:「鼉水蟲,狀如守宮,長一二丈,文五色背毛皆有鱗甲如鎧」。 《本草》曰:口內涎,有毒長一丈者,能吐氣成霧,致雨力至。猛能攻陷江岸,性嗜睡,恒閉目,聲甚可畏。人于穴中掘之,百人掘亦須百人牽一人掘,亦須一人牽,不然,終不可出。 又曰:「極難死,沸湯沃,口入腹,良久乃剝,老者多,能變化為邪魅」。 《埤雅廣要》曰:「鼉具十二,肖肉蛇,肉最後在尾,其枕瑩淨魚,枕弗如皮,中冒鼓,夏小正九月剝鼉以為鼓也。 又詩云:鼉鼔逢逢,先儒以為鼉皮堅厚,取以冐鼔,故曰鼉鼔。 又《晉安海物記》云:「鼉宵鳴,如桴鼔」。今江、淮之間,謂鼉鳴為鼓,亦或謂之鼉更,以其聲逢逢。然似鼓而又善,夜鳴,其數應更如初,更一鳴而止,二即再鳴也」。 又鼉欲雨則鳴,故里俗以鼉讖雨。 《廣志曰:鼉魚有四足,尾如蜒蜓而大,南方嫁娶,必得食之。 《續博物志》曰:「鼉長一丈,一名土龍,鱗甲,黒色,能橫飛,不能上騰」。 趙辟公《雜說》曰:「鼉聞鼓聲則鳴」。 潛確類書曰:鼉小於黿,向日吐水,日沈則沒。此屬陽也。
24
鼉二
25
増呂氏春秋》曰:帝顓頊令飛龍作八風之音,以祭上帝,乃㑹為樂倡,鼉乃偃寢以擊其尾。 《搜神記》曰:滎陽張福船行,夜有女子乗小舟來投福,云:「日暮畏虎,不敢夜行」。福戲調之,遂同寢中,夜月,照乃見一白鼉枕福臂而臥,福驚,起鼉便去,乗船乃枯槎也。 支僧載外國事,曰私可條,國全道。遼山有毗呵羅寺,寺中有石鼉至靈。衆僧餘食欲盡,寺奴輒向石鼉,作禮于是食具。 許氏《志怪》曰:「沙門竺僧瑶得神符,尤能治邪。廣陵王家女病邪,召瑤治之。瑶入門,瞋目大罵,老魅不守,道敢干犯。人女在內,大喚云:「人殺我!」夫鬼在側。曰:「吾命盡于今,此神也,不可爭!」旁人共聞之,於是化為老鼉,走出中庭,瑶撲殺之。 《吳志》曰:孫亮初,公安有白鼉鳴謡曰:白鼉鳴,龜背平,南郡城中可求生,守死不去求無成」。明年,諸葛恪敗,弟融鎮公安,被收。融刮金印龜,背一服而死。 《文選注》曰:「郭璞睡時人,見變鼉形,云是,鼉精。 《幽明錄》曰:宋髙祖永初中,張春為武昌太守,時有人嫁女,未及升車,忽失性,出外毆擊人,云已不樂嫁,俗人巫云是邪魅,乃將女至江際擊鼔,以術咒治療,春以為欺惑,百姓勒其必獲妖魅,後有一青蛇來到坐所,即以大釘釘其頭。至日中,復有大龜從江來,伏於巫前,巫以朱書龜背,更遣入水,至暮,有大白鼉從江中出,乍沈乍浮向龜,從後催逼,鼉至先入幔,與女辭訣,女慟哭,云失其姻好,自此漸差。或問巫曰:「魅者歸於何物?」巫云:「蛇是傳通龜,媒人鼉是其對,三物悉是,春始知其靈驗。 《本草》曰:梁、周興嗣,常食鼉肉,後為鼉所噴,便為惡瘡,此物靈強,不可食也」。《獨異志》曰:「燉煌李鷸,開元中為邵州刺史,挈家之任,泛洞庭。時晴景,登岸,因鼻衂血沙,上為江鼉所䑛,俄然復生。一鷸與之無異。鷸之本身為鼉法所制,繫於水中。其家奉妖鼉就任,為郡幾數年。因天下大旱,道士葉靜能自羅浮奉詔,過洞庭,忽沙中見一人面縛問之,鷸以狀對。靜能為符書,巨石上石即飛起空中鼉妖方擁案晨衙,為巨石所壓,乃復本形。時張說為岳州刺史,具奏,并以舟檝送鷸赴郡。家人妻子乃信,故今舟行者不敢瀝血波中。 《唐書》曰:「上元二年,有鼉集揚州城門,節度使鄧景山以問族,弟珽對曰:「鼉介物,兵象也」。未幾,宋州刺史劉展反。 傳竒曰:貞元中,有湘媼常以丹篆救人病,一日,告郷人曰:「徃洞庭救數百人,性命至洞庭,前一日有大風濤,蹙一巨舟,泊一島上而碎,所載近百人,各星居於島上,忽有一白鼉長大餘,遊於河上,數十人撾殺之,分食其肉。明日有雪,城圍島漸窄如束,其廣不三數丈,岳陽人亦遥望雪城,莫能曉也,媼登島飛劒刺之白城如一聲,霹靂遂崩,乃一大白鼉,長十餘丈,蜿蜒而斃,媼乃劉綱妻樊夫人也。 猗覺寮曰宣和巳亥,都城北小民家晨起,見一物如龍伏牀下,大驚,都人競徃觀之禁中取驗之,乃鼉也,杖殺之。已而大水。數年,有金人之禍。 國獻家猷曰:南都上河地,明初江岸常崩,盖猪婆龍于此,搜抉故也。以與國姓同音,嫁禍于黿,及下令捕黿盡,而崩岸如故。有老漁曰:當炙犬為餌,以甕通其底貫,釣緡而下之,所獲皆鼉老漁曰:鼉之大者食犬,即世之所謂猪婆龍也。
26
魚:一
27
増《爾雅》曰:魚有力者,鰴魚枕謂之丁,魚腸謂之乙,魚尾謂之丙。 《說文》曰:「魚,水蟲也。魚尾與燕尾相似」。 《易》曰:「貫魚以宮人寵」。「正」字通魚。行有甲為之長,衆魚從之,駢頭相次如貫然。 原詩曰:「南有嘉魚,蒸然罩罩」。 又曰:「魚潛在淵,或在于渚」。 又曰:「魚在在藻」。 《月令》曰:「立春之日,魚上冰」。 増《家語》曰:水至清則無魚」。 吕覽、孔子曰:「魚游乎濁而食乎濁」。《六韜》曰:「緡隆餌重則嘉魚食之緡。調餌芳,則庸魚食之」。《國策》曰:「君不聞大魚乎?網不能止,釣不能牽,蕩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 原《莊子》外篇曰:「朽𤓰化,為魚物之變也。 符子曰:「觀於龍門,有一魚奮鱗鼔鬐而登乎龍門而為龍」。又一術士凌波蹈流而不陷,揺鈴行歌,飄浪於龍門,而終日,棲遲而不化,彼同功而事異,迹一而理二夫何哉?無乃魚以實應,而人以偽求乎? 《列子》曰:「終髮之北有溟海,魚廣千里,其長稱焉」。 増又吞舟之魚,不游枝流。 《淮南子》曰:「水濁則魚噞」。 又欲致魚者,先通水水,積而魚聚。 又為魚徳者,非挈而入,淵從其所之而已。 又天之且雨也,隂曀未集,而魚已噞矣。 又使水濁者魚撓之。 孫綽子曰海人,與山客辨其方物,曰:「橫海有魚,額若華山之頂。一吸萬頃之波」。 《庚桑子曰:「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鰌為之制」。 《論衡》曰:釣者,刻木為魚丹,漆其身,迎水浮之,水動,作魚似真,真魚並來。 《𤣥中記》曰:東海有大魚焉,行海一日,逄魚頭七日逄,其尾産則三百里為血。 《養生經》曰:魚勞則尾赤」。 《隂陽變化論》曰:「魚不見,水 《採蘭雜志》曰:「蚊投水中,能化小魚小魚,不獨魚子生也」。 物類相感志》曰魚痩而生白㸃者,名虱用楓樹皮,投水中則愈。 又魚始雷頭向下未驚,蟄頭皆向上。 《蠡海集》曰:魚目晝夜不瞑,因知其為隂物而得陽多者也,祭禮皆薦生而魚,獨槁者,魚乃水族隂之屬也,槁之則為陽陽以致隂之謂也。 後《山談叢》曰:「魚行隨陽,春夏浮而遡流,秋冬沒而順流。漁者隨其上下出沒而取之」。 《席上腐談》曰:「魚逆水而上,取其鱗之順也」。 《志林》曰:「僧謂魚為水梭花」。 《文昌雜錄》曰:「漁家以猢猻毛置之網,四角則多得魚,云魚見之,如人之見錦繡也。 《避暑錄話》曰:浙東溪水峻急,多灘石,魚隨水觸石,皆死,故有溪無魚,土人徃徃以陂塘養魚魚,初生時,謂之「魚苖」,投于陂塘,不三年,長可盈尺。 《北戶錄》曰:南海諸郡人至八九月,於池塘間采魚子著草上懸於竈煙下,至二月春雷發時,卻收草浸於池塘間,旬日內如蝦蟆子狀,鬻于市,號魚種育池塘間,一年內可供口腹也。 《詞林海錯》曰:「江海間魚遊必三,如媵隨妻先,一後二人,謂之婢妾、魚。 《楚辭》曰:「魚鱗鱗兮,媵予。 曹植說曰:「疲氣鹹,水之魚不遊于江,淡水之魚不入於海」。 韓愈文曰:「江魚不池活。 古樂府緩聲歌曰:「思東流之水,必有西上之魚」。 原《爾雅》鯉今之赤鯉魚今江東呼為黃魚、鰋今偃額白魚、鮎別名鯷魾大鱯小者鮡鱯似鮎而大。色白,或鮧之大者曰鱯,鱦小魚魚子未成者,□魚鯢大者謂之□,似鮎四足,聲似小兒。 増又鰹,大鮦小者鮵音脫 又銀魚身,圎如筯,潔白,無鱗目,兩㸃黒。 《爾雅翼》曰:「鯨,從京,大也。海岸有獸曰蒲牢,聲如洪鐘,而性畏鯨,鯨躍擊之,鳴聲聞五里,故鑄鐘以蒲牢形其上,斷撞為鯨形,天子出而擊之」。《東都賦》曰:「發鯨魚,鏗華鐘」是也。 又鮎言其黏滑與鱓鰌之類,皆謂之無鱗魚,又曰腹俱大者曰鱯,背青口,小者名鮎背,黄腹白名鮠。 又鰐,四足如鼉,長二丈餘,喙三尺,長尾而利,齒其尾,有涎如膠掉以取物,其形或黒黄,蒼白。 又鱖魚鱗鬛皆圓黄質,黒章皮厚而肉𦂳特異常魚,夏月盛熱,時藏石罅中,人即而取之,其斑文尤鮮。明者,雄也,稍晦昧者,雌也。漁者以索貫一雄,置之溪畔,羣雌來齧,拽之不捨,掣而取之,常得十數尾,凡魚無肚,不嚼鱖魚,有肚能嚼。 《爾雅注》曰:「比目魚,狀似牛,脾紫色,鱗細一眼,南人謂之鞋屜魚,江淮謂之拖沙魚,亦謂之箬葉魚」。
28
又鮑魚似鮎,四腳,前似獮,猴後似狗,大者長八九尺。 《說文》曰:「鰐,日南,魚名也。狀似蜥蜴,嘗水中潛伏,吞人即浮。
29
又鮆飲而不食,子多而肥,夏初曝乾,可以致逺。 《字林》曰:鯼魚出南海,頭中有石,一名石首。鰾可作膠。 《原毛詩》義疏鮪魚出海,三月從河上來。今鞏縣東洛度北崖上,山腹有穴,舊說此穴與江湖通。鱣鮪從此穴而來入河。鮪似鱣而色,青黒,頭小而尖如鐵,兜鍪口在頷下,大者七八尺,益州人謂之鱣,鮪大者王鮪,小者叔鮪,一名鮥,肉色白,今東萊,遼東人謂之尉魚,或謂之仲明者,樂浪尉也。溺死海中,化為此魚鱮似魴而大頭魚之不美者,故語曰:「買魚得鱮,不如啖茹」。徐州謂之鰱里然反,魚吹沙也,似鯽魚,狹小,嘗張口吹沙也。一名重唇籥,鯋鱨魚,一名揚,今黄頰魚。正黄魚之大而有力者,魚貍背上有斑文,腹下純青,今以飾刀。鞬,歩乂也。海水將潮,及天將雨,毛皆起,潮還天晴毛則復常,千里外,知海潮也。 《廣志》曰:「武陽小魚大如鍼,號一斤千頭,蜀人以為醬」。 陶𢎞景《本草》曰:鯉最為魚中之主,形既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琴髙乗之,又鯉魚鮓不可合小豆藿食害人,又發諸瘡鱧魚,一名鮦除蒙反,味甘無毒,主除水氣面大腫,及五痔䱉魚味甘,大温無毒,云是芹根變作,又曰:是人髮所化,作臛食之甚,補鮑魚味辛無毒主,逐委蹷腕,折瘀血鰒蒲角反,魚治青盲,失精鰻莫干反力奚反,魚味甘,形似䱉,能緣樹食藤花,取作脯食之。 増本草》曰:鯽魚,一名鮒,魚形亦似鯉,色黒而體促,腹大而脊隆,所在池澤皆有之。
30
又鮎魚,大者能吞蛇。 《圖經》曰:鮑魚形類鱐,魚生溪,中極臭,額旁有骨名,乙長尺許,青魚,頭中有枕蒸,令通氣,曝乾狀如□珀,可以作器皿,膽可㸃目。 又鯉魚脊中鱗一道,每鱗上皆有小黒㸃,從頭至尾,無大小,皆三十六鱗。 《瑞應圖》曰:比目魚者,王者明徳則見。 《南史》曰:林邑國於城溝中養鰐魚,有罪者以餧鰐不食為無罪,三日乃放之。 《北史》曰:真臘國有魚名建同,四足無鱗,鼻如象,吸水上噴,髙五六十丈,有浮胡魚,形似䱉觜,如鸚鵡,有八足,多大魚,半身出,望之如山。
31
又漕國在蔥嶺之北,漢時罽賔國也。蔥嶺山有順天神,祠前有一魚脊骨,有孔,中通馬騎出入。 《宋史》曰:「錢唐江有五色魚,鯽首鯉身。 荀子》曰:儵鉢者,浮陽之魚也,胠于沙而思水,則無逮矣」。注:胠,去》也。 抱朴子曰:南陽丹水出丹魚,常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魚浮於水,赤光上照,赫然如火網取之,割其血以塗足,可歩行水上,如履平地。崔豹古今注》曰:「鯉之大者曰鱣,鱣之大者曰鮪。白魚,雄者魾,魚子,好羣浮水上,名白萍」。 又兖州人呼赤鯉為赤驥,青鯉為「青馬,黒鯉為「黒駒,白鯉為「白騏」,黃鯉為黄雉」。 又鯨大者長千里,小者數丈,一生數萬子,常以五六月就岸生子,至七八月,導引其子還大海中,鼓浪成雷,噴沫成雨,水族驚畏,一皆逃匿,莫敢當者。 原魏武四時食制曰鱣魚,大如五斗奩,長丈,口在頷下,常三月中從河上常於孟津捕之。黃肥惟以作鮓,淮水亦有。
32
増。又東海有大魚如山,長五六里,謂之鯨鯢。次有如屋者,時死岸上,膏流九頃。其䰅長一丈,廣三尺,厚六寸,瞳子如三升椀。 又望魚側如刀,可以割草出豫章。 又斑魚頭中有石如珠,出北海,蒲魚,其鱗如粥,出郫縣,髮魚帶,髮如婦人白肥,無鱗出。滇池蕃蹹魚如鼈,大如箕,甲上邊,有髯無頭,口在腹下,尾長數尺,有節,有毒螫人。䱐䰽,魚黒色,大如百斤,豬黃肥不可食,數枚相隨,一浮一沈。蕭折,魚海之乾魚也。郫縣子魚黄鱗,赤尾出稻田,可以為醬。 《原山海經》曰:「鱖厥衛反,魚大口而細鱗,有斑彩鰩與昭反,魚狀如鯉,魚身鳥翼,蒼文白首赤喙,常從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音如鸞,見大穰,何羅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犬吠。食之已,擁鮨,魚身大首,音如嬰兒,食之已。狂珠,鼈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鱄市戀反:魚狀如鮒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旱,薄魚,其狀如鱣而一目,其音如歐如人嘔吐聲,見則天下反。鯷魚,赤目赤鬛者食之,殺人鯪魚。背腹皆有刺,如三角菱。
33
増又騩山,多飛魚,其狀如豚而赤,文有角。服之不畏雷霆,亦可禦兵。鰼鰼之魚狀,如鵲而十翼,鱗在羽端,其音亦如鵲,可以禦火食之已癉。鰷魚狀如雞而赤色,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鵲,食之已憂。䰷魚,狀如鼈魚,尾二足,其音如羊,食之益明,髯□魚蛇首,六足,其目如珠。食之不寐,佩之禦凶。修辟之魚,狀如黽而白喙,其音如鴟,食之已。癬鮯鮯之魚,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其鳴自呼鯥魚,狀如牛陸,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牛聲。冬死而夏生,食之已腫。 又浮玉山北,望具區苕水,出其隂中,多鮆魚。形狹薄而長。䰅乂,名刀,魚形如刀也。太,湖中饒之。 原《水經》曰:「海鰌且由反魚長數千里,穴居海底,入穴則海水為潮,出穴則水潮退,出入有節,故潮水有期。 増又,鮪出鞏穴。直穴有渚,謂之鮪渚。 又武陵佷縣長楊谷中有石穴,水中有神魚,大者二尺,小者一尺,居民釣魚,先陳所湏多少,拜而請之。拜訖,投釣餌得魚,過數者,水輒波湧,暴風卒起,樹木摧折。 又隴阪、汧水東北流,厯澗注以成潭漲,不測出五色魚,俗以為靈,而莫敢採捕,因謂是水為龍泉水。 又扶南象浦源潭湛瀬,有羣魚色,黒身五丈,頭如馬首,伺人入水,便來為害。 又魚復溪中有魚,其頭似羊,豐肉少骨,美於餘魚。原《吳錄》曰:「錯一作䱜魚子生後,朝出索,食暮,皆入母腹中酉陽雜爼,出從口入從臍。 吳地志》曰:石首魚至秋化為冠,鳬冠鳬頭中,猶有石也。 南越志曰:鱣□子林反屬也,長鼻軟骨,埤雅:廣要,俗謂之玉板,江東謂之黄魚。長數丈而骨可啖,似黃䱦而長䱟魚,左右如鐵鋸三,牙魚似石首。或曰:雄石首。䱥魚肥美有餘,土人重之。 《南越記》曰:「天牛魚,方圓三丈,眼大如斗,口在脅中,露齒無脣,兩肉角如臂。兩翼長六尺,尾長六尺。 《廣州記》曰:魴魚廣而肥甜魚之美者也。鯨鯢長百丈,大亦稱之,雌曰鯢,雄曰鯨目,即明月珠死,不見有眼睛而噴浪翳於雲日。 《臨海異物志》曰:「比目魚似左右分魚,南越謂之板魚亦曰左介。「介」亦作「魪」。人魚似人,長三尺,不可噉。 増又鵀,似烏賊而肥,炙食甘美,䱥魚至肥,炙食鮮美,諺曰:「寧去累世宅莫去?䱥魚額印魚脊,鱗形如䱜魚,額上有文如印章,琵琶魚無鱗,形如琵琶鳶魚狀,鳶唯無尾,足隂雨,日亦飛,髙數丈并魚頭,有兩角䱼,魚如指,長七八寸,但有脊骨,好作笄大者,如竹竿。曝作燭,極有光明。 《異物志》曰:「鮫魚皮可以飾刀,其子驚則入母腹中。 原又鹿魚頭,上有兩角如鹿。 増又吹沙,長二寸許,背上有刺螫人。 又南方鏡魚圎如鏡。 原南方草木狀,水猪,魚似猪形。 増《太康地記》曰:武昌南湖通江夏,有水産鮒魚,長三尺。 《永嘉郡記》曰:樂城縣三原亭去郡百二十里,溪水清如鏡,昔有得一死鮎者,鬐大五,六圍一鬐,輒得數十斛鮓。 《桂海蟲魚志》曰:「嘉魚狀如小鰣魚,多脂味,極腴美,出梧州大山,人以為鮓餉。逺蝦魚,出灕水,肉白而豐,味似蝦而鬆,美竹魚,出灕水,狀似青,魚味如鱖魚。 《岳陽風土記》曰:啞津在白荊堤側,嵗壊,邦人方完築,忽有大鯉魚躍其中,役夫殺食之,徃徃皆死,瀕江漁人不以魚之長大為竒怪,但釣網不能制者,皆殺之,不知何也。岳州人最重鰉魚,每得之,瀹以皂角水少,許鹽漬之,即食味,甚甘美。
34
《臨海水土記》曰:「槌額似䱜魚,長四尺,黃靈魚,小文正黄,似石首,寄度魚,長三寸,似白魚□魚,三月生溪中,裁長一寸,至十月終,東還歸於海。香氣聞於水上,到時月輒復更生。伏念魚似沙,魚䱦鯺,形似鯺魚,戲於重川,靡有定所。土奴魚頭上如虎,有刺螫人。 《益部方物略記》曰:魶魚出西山溪谷及雅江,狀似鯢,大首長尾,其啼如嬰兒,緣木弗墜,蜀人養之嘉魚出興州大丙小丙山石穴中,今雅州亦有之,鯉盾鱒鱗,蜀人甚珍,其味𩶙魚,出蜀江,比鯽,則大背鱗黒而膚理,似玉為鱠味,美黒頭魚,形若鯶黒,首白腹,修體短,額長者及尺,出嘉州,嵗二月則至,惟郭璞臺前有之,里人欲怪其說,則曰:「璞著書臺上,魚吞其墨,故黒云沙綠魚魚之細者,生隈瀬中,狀若鯔大,不過五寸,有駁,其文美味。蜀人珍之石鼈魚,狀似䱀䰲原文誤作𫙓䰲,亦作黃顙、黃𩺞而小,上春時出石間,庖人取為竒味。 《嶺表録異》曰:全義嶺之西南靈水溪內有魚,皆修尾四足,丹其腹,狀若守宮,游泳自若,漁人不敢捕之。
35
又海鰌魚海上之,至偉者也,小者亦千餘尺。一海船過南海,見有山阻東海,濤險而急。又見十餘山,或出或沒,初甚訝之。篙工曰:「非島鰌,魚背也。果見雙目閃爍䰅鬛,若簸米箕。日中忽雨霡霂。舟子曰:「此鰌背,噴氣水散於空,風勢吹來若雨耳」。 《南雍州記》曰:襄陽古井內一魚無肉,惟骨相連耳。 《永州記》曰:「鱷魚大者數丈,善食人,一生百卵。及成形,則有為蛇為龜、為蛟者甚靈。 《交州記》曰:鱷好出沙上卵,大如鵝卵,可食。 《寰宇記》曰:有人徃林邑於海嶼,上得鯨頭,骨如數百斛囷,頂上一孔大如甕,俗以為珠穴。 《方輿勝覽》曰:丙穴在巴郡明通縣井峽中,其穴凡十,其中産嘉魚,任豫《益州記》:蜀山,謂之拙魚。其出也,止於巴渠龍脊灘首有黒㸃,謂照映星象,相感而成,身長細鱗,肉白如玉,其味自鹹,蓋食鹽泉也。 《華夷志》曰:海中大魚,口可容舟,名曰摩竭。雜寳經佛,言如意珠者,是摩竭大魚口中出。 一統志曰:䱜大盈丈,腹有洞,貯水以養其子。奉化縣靈濟泉深不盈尺,中有九節鰻魚,禱雨獲之,即應。昌化縣西北千頃山有龍湫魚,皆金銀色,禱雨多應。博白縣大荒山上池中有婢妾,魚大如楯,兩翼及臍下有三條,似練,帶四尺許,動揺有婢妾形,故名廣州。海中有赤魚、𫚁魚、鱘、魚鳯、尾魚、短頸、魚馬、交魚之屬,其尤大者暨魚,數年一至南海廟前,至則必有疾疫。白魚出雲南北勝州陳海狀,如鯉而色白。 《物産志》曰:鯔魚性慧,不入網罟,海人以長網圍之,俟潮退取之。
36
《寜波志》曰:華齊魚,一名老婆魚,一名綬魚,又有形如蝌蚪而大者如盤,一名琵琶,魚彈塗,一名闌河,跳躑海塗中,作穴而居,以其彈跳于塗,故名。 《海語》曰:鯋有二種,魚麗之鯋,乃閩、廣之,常産海鯋,虎頭鯋,體黒文鼈,足巨者二百餘斤。嘗以春晦陟于海山之麓,旬日而化為虎,惟四足難化,經月乃成矣。或曰:虎文直而疎且長者,鯋化也鯋有數種蛟,鯋似蛟而鼻,長皮可飾。劒,湖鯋,青色,背上有沙鬐,鬛內有絲瑩若銀絲,可以作膾。 原張華《博物志》曰:「牛魚目似牛,形如犢子,剝皮懸之,潮水至則毛起,去則毛伏。 増又南海有鰐魚,狀似鼉,斬其頭而乾之,㭬去齒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
37
又金魚腦中有麩金出功婆塞江。 《神異經》曰:「東南海中有溫湖,其內鯽鮒生焉,長八尺,食之宜暑而辟風寒之氣。 《拾遺記》曰:瀛洲東有淵洞,有魚長千丈,色斑,鼻端有角,時鼔舞羣戲逺望水間有五色雲就視,乃此魚噴水,為雲如慶雲之麗,無以加也。 《述異記》曰:海魚千嵗,化為劒魚,一名琵琶魚,形如琵琶而善鳴,因以名焉。洞庭湖中有一陂,有范蠡魚,昔范蠡乗扁舟至此,釣得大魚烹食之,小者放于陂中,和州歴陽淪為湖,今湖中有明府魚奴魚婢魚,北方荒外有石湖,方千里,中有橫公魚,夜即化,為人刺之不入,煑之不死,若以鳥梅二七箇煑之,即熟可治邪?病《異苑》曰:長七八尺,如鱧魚,食之無鯁。虎魚老者為蛟,江中魚化為蝗,而食五榖者百嵗為鼠。城陽縣南有堯母慶都墓,廟前有一池,魚頭間有印文,謂之印頰魚,若非祀者,捕而不得。 《異苑》曰:凡諸魚欲産●魚,輒以頭衝其腹,世謂衆魚之生母。 《初學記》曰:石首初出,水能鳴,夜視有光,服其石,能下石淋魚,鱗色甚黃如金和蓴,菜作羮,謂之金羮。玉飯薧而食之,名為鮝,炙食之主,消𤓰成水。 《酉陽雜爼》曰:蜀中每殺黃魚,天必隂雨井,魚腦有穴,每吸水,輒於腦穴蹙出如飛泉,散落海中,舟人競以空器貯之。海水鹹苦,經魚腦出者淡,如泉水焉。印魚長一尺二三寸,額上四方如印有字。諸大魚應死者,先以印封之,鯢魚如鮎,四足長尾,能上樹,天旱,輒含水上山,以草葉覆身張口,鳥來飲水,因吸食之。峽中人食之者,先縛於樹,鞭之身上,白汗出,方可食。不爾,有毒朗山浪水,有魚長一尺,能飛飛,即凌雲息歸,潭底奔䱐。一名瀱,非魚非蛟,大如船,長二三丈,色如鮎,有兩乳,在下頂上有孔通頭,氣出赫赫,作聲必大風,行者以為候,相傳嬾婦所化,殺一頭,得膏三四斛,取之燒燈照讀書,紡績則暗照,歡樂之處則明。 《清異錄》曰:「鯉魚多是龍化額上有真書王字者,名王,字鯉,此尤通神。 《避暑錄話》曰:太湖、白魚,實冠天下。 《遊宦紀聞》曰:三山溪中産小魚,斑文赤黒,相間里中兒豢之,角勝負為博戲,聞永嘉亦有之。 《夢溪筆談》曰:西湖南屏山興教寺池,有鯽十餘尾金色道人齋,餘爭倚檻投餅餌為戲,故《東坡詩:「我識南屏金鯽魚」。 墨客揮犀曰南方溪,澗中有魚生石,上號石斑魚,作鮓,甚美,至春含育,則有毒不可食,云與蜥蜴交也。 《補筆談》曰:凡買活魚,縱之江中,無不洋然,惟鰌鱓入江中輒死,乃知鰌鱓但可居止水也。 又吹肚魚南人通言之,以其腹漲如吹也,南人捕河魨法,截流為柵,待羣魚大下之時,小拔去柵,使隨流而下,至自相排蹙,或觸柵則怒,而腹鼔浮于水上,漁人乃接取之。
38
又《本草》言河魨乃今之●缺字:⿰魚為魚,江、浙間謂之回魚是也。吳人所食河,魨本名侯。夷魚《本草》引《日華子》注云:有毒,浙中人呼為規魚。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規。懶真子曰:鄱陽湖水連南康軍江,至冬深,水落魚盡,入深山潭中,土人集船數百艘,以竹竿攬潭中,以金鼔振動之,候魚驚出,即入大網中,多不能脫,惟大赤鯉魚最能躍出,至髙丈餘,後入他網中,則不復躍矣,蓋不能三躍也,故禹門化龍者,是大赤鯉,他魚不能也。 《遯齋閒覽》曰:莆陽通應子魚名著天下,盖其地有通應侯廟,廟前有港港中魚最佳,今人必求其大可容印者,謂之「通印子魚」,故荊公有詩曰:「長魚爼,上通三印」也。 《麈史》曰:䰵魚,閩中鮮食最珍者長七八寸,剖之子滿腹,冬日正其佳。時莆田迎仙鎮,乃其出處。 《倦遊雜記》曰:「黄魚化為鸚鵡」。 林洪山《家清供》曰:「鄱江士友命飯,每供酒煑鯽魚,云鯽稷所化,以酒煑之,甚有益。 《輟耕錄》曰:水之鹹淡相交處,産河魨魚類也。無鱗甲,常怒氣滿腹,形殊弗雅,然味極佳。煑治不熟,則能傷人。腹中之膟曰西施乳」。按《類編》引《博雅》云:「鯸䱌,魨也。背青腹白觸物,即怒其肝殺人,正今人所謂河豚也。 陶朱公《養魚經》曰:「以六畝地為池,池中為九洲求懐。子鯉魚長三尺者二十頭,牡鯉長三尺者四頭,以二月上庚日納池中令水,無聲,魚必生。 《埤雅廣要》曰:「鱸,松江魚之美者也。《語》曰:「四腮鱸出得松江,天下無鰣魚,似魴肥美。江東四月有之鰻,白腹似鱔而大,焚其骨,煙氣辟蠧,有雄無雌,以影漫鱧而生子,其子皆附於鱧之鬐而生,故謂之鰻鱺。一曰鮎,亦産鰻,蓋其乳子三分之二為鮎,其一鰻也。嘉魚食乳,泉出丙穴,穴口向丙,故曰丙也」。 雅俗稽言曰:鱧俗呼烏魚,又名火柴頭頭,戴七星,夜禮北斗道家,謂之水,厭忌食之養,生家亦忌其膽,臘月收取隂乾,遇喉急痺,少許㸃之,即愈白,小銀魚也,小於麵條鰣魚,初夏有餘月,無故謂之鰣其味之美,在鱗食莫去之鱗如甲,亦知自惜,若入網中則不動,恐傷鱗也。其鱗灰水浸洒,可作花鈿,彭淵材謂鰣魚多骨,其一恨也。又俗云:鰣魚不過鴨欄驛鯔魚,狀如青魚,長者尺餘,其子滿腹,粵人亦呼為子魚,其實非也。鍼口魚魚,口似鍼,頭有紅㸃,兩旁自頭至尾,有白路如銀色,身細尾岐,長三四寸,二月間出海中鰣魚,一名箭魚,腹下細骨如箭簇,出富陽者尤美,鱔似鰌而長,無鱗,有涎黄色,生溝瀆淺水中,好穴田,為農夫患,頭昂起寸許者不可食,肋魚似鰣,而小身薄骨細,冬天出者名雪映,魚味佳,至夏則味減,率以夏至,前後以巨艘入海捕之,馬交魚生海中,形似鱅,其膚黒色,無鱗有斑,逢春社而生一名社,交魚銳觜,燕尾,經宿則腐。鯧魚,一名昌侯魚,縮項扁,身似魴而短鱗細肉,白生海中,以其與諸魚匹,故名河豚,湏暮春栁花飛,時始肥,吳人珍之石首魚,一名黃魚,一名洋山魚,蓋洋山所出也,能鳴網師,以長竹筒插水聽之,聞其鳴則下網,每獲至千餘,小者名梅魚頭,大于身,亦呼為梅大頭,出四明梅山洋,或曰,梅熟,魚來也,蒲魚,或曰●缺字:⿰魚為魚也,尾如蛇口眼,不相營䲅,今之河豚狀如蝌斗,眼能開閉其腹,無胆頭無腮,故肝最毒。其出有時,率以冬至,後來每三頭為一部。 《國策》宋玉對楚王問曰:「鯨魚朝發,崑崙之墟,暴鬐于碣石,夕宿于孟渚」。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賈誼弔屈原文曰:「彼尋常之汙瀆兮,何以容吞舟之魚。橫江湖之鱣鯨兮,固將制夫螻蟻。 《木華海賦》曰:「魚則橫海之鯨,突兀孤遊,噏波則洪漣踧踖,吹澇則百川倒流。巨鱗刺雲洪,䰅插天頭顱成嶽流膏成淵郭。璞江賦江豚海狶豚似豬,鼻中有聲,胸上有孔,噴水直上,出入波浪中,見則有風無鱗,多脂膏海狶,體如魚,頭似豬。又曰,豚將風則湧,故俗以豚讖風」。
39
又龍鯉一角 又或鹿觡象鼻,虎頭龍顔,鱗甲璀錯,煥明錦斑,揚鬐掉尾,噴浪飛涎。 《吳都賦》曰:「雙則比目,片則王餘」。 又長鯨吞航,修鯢吐浪。 《郊居賦》曰:「赤鯉青魴」。 《西征賦》曰:「華魴躍鱗,青鱮揚鬐。
40
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四十一
URN: ctp:ws90534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