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百七十二

《卷二百七十二》[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御定淵鑑𩔖函卷二百七十二人部三十一違離寛、不孝仁 恕上違離一
3
増詩曰:「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又曰:「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又曰:「王事靡盬,不遑將父」。 又曰:「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詩說》曰:北山大夫行役,不得以養其父母,而作是詩。 《事文𩔖聚》曰:唐人與親別而復歸,謂之拜家,慶違離二。
4
増孝苑》曰:鄭子産善事母,奉命聘晉,道中心痛,遣人還家起居,母母曰:吾忽心體不調,想憶汝耳,更無他也。家語曰:曽子十四嵗,甞出薪於野,有客至,母以手搤其臂,曽子心動,棄薪馳歸,問母無恙乎?母曰:有客至,故搤臂以呼汝耳。耕泰山下,雨雪旬日,不得歸,思父母作《梁山之歌。 又曰:「曽子在楚心,動歸,問其母,母曰:「思之。齧指」。孔子聞之,曰:「參之至誠,精感萬里」。 《後漢書》曰:袁閎父賀為彭城相,閎往省,變姓名,徒行至府門,吏不為通㑹,阿母出識之,密呼入見,未㡬辭出,駕遣車送之,稱疾不乗,往返郡界,無知者。延熹末,黨事將作,閎乃築土室,自牖納飲食,旦則於室中東向拜母,母思閎時往就見,母去便閉,兄弟妻子莫得見也。 《稗史》曰:孫恩作亂,吳人陳遺避兵,與母相失,母思之,晝夜哭泣,遂失眀,比歸,入門見母,再拜號泣,母目忽然開朗。 《南齊書》曰:庾道愍襁褓時,母漂流交州,及長,求為廣州綏寜府佐,既至去,交州尚逺,負擔冒險,僅得自達,尋求經年,日夜悲泣,常入村,日暮雨驟,寄止人家,有一嫗負薪外還,道愍心動,因訪之,乃其母也,拜伏號泣,見者莫不揮涙。 《北史》魏裴訥之𫝊曰:訥之弱冠為平原公開府墨曹,掌書記,從至并州。其母在鄴,忽得心痛。訥之於是日不勝思慕,心亦驚痛,乃請急而還,人以為孝感。 魏閻元眀𫝊曰:元眀少而至孝,行著鄉閭。太和五年,除北隨郡太守,元眀以違離親養,興言悲慕,母亦慈念泣哭,䘮眀元眀,悲號上訴,許歸奉養,一見其母,母目便開。 《周書》劉璠𫝊曰: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甞忽一日舉體痛楚。尋而家信至,云母病,璠即號泣戒道,絶而復甦,當身痛之,晨即母死之日也」。 《宋史》:彭乗𫝊曰:乗甞與同年生登相國寺閣,瞻顧皆有從宦之樂,乗西望鄉關,悵然曰:「親老矣!安能舍晨昏之奉,而圖一身之榮乎?」翼日,奏乞歸養朱夀,昌𫝊曰:「夀昌母劉氏,父巽妾也,為巽所出,母子不相聞者五十年。夀昌後方知之,言輒流涕,不御酒肉,灼背燒頂,刺血寫經,棄官行,求四方,與家人訣曰:「不見母,吾不返也」。遂得之於同州,劉氏年七十餘矣。 支漸,𫝊曰:漸。母䘮,有白蛇貍兔擾其墓傍,白雀白烏集於壠木,五色雀萬餘,回翔悲鳴,若助哀者。鄉人句文鼎自娶婦,即與父母離居,覩漸至行,深自悔責,號慟而歸,孝養其親。 《元史》尹莘𫝊曰:莘逰學京師,夢母心疾,怪之,馳歸,母己亡,哀毁骨立,每雞鳴而起,手持祭品,詣墓哭奠,風雨不廢。 《孝苑》曰:洪武初,吴聰為蕪湖縣丞,思其親畫海雲南望,圖懸於壁,蓋由其家逺親衰,不得迎養也。民有不敬父母者,必痛治之,復泣曰:「吾以不得侍親為憂,汝幸得在膝下,何為不孝!」人多感化者。 又曰:劉謹,洪武中父謫戌雲南,兄以督運死謹,方六嵗,問家人曰:「雲南何方家人指示之,即朝夕向之,拜年十四,慨然曰:「雲南雖萬里,天下豈有無父之人哉?」即治裝往尋,閲六月間,關至戌所,遇父相持號慟,國法次子不得代戌,乃復歸,携其兄子往,父始得還。 又曰:「程通貢入太學,聞父卒嶺南,徒歩扶櫬還,廬墓三載。其祖平,先坐事充軍延安,至是通還太學,上章請還其祖,言:「臣幼而無父,祖猶父也。臣祖老而無子,孫猶子也,更相為命。今邊徼戌卒如林顧,豈少臣祖者?」詞極哀切。太祖持其章不下,密令兵部召其祖至,并召通令對,立玉階下,問通曰:「汝識此人否?」祖孫相持哽咽,遂完聚如初。
5
違離三,
6
增倚閭。 加觴周紀》:齊王孫賈母謂賈曰:「汝朝去而晚,来則吾倚門而望汝,暮出而不返,則吾倚閣而望」。時三國管寜傳寜少而䘮母不識形像,四 祠祭,常特加觴,泫然流涕。 齧手 抱足《捜神記》:周暢性仁慈,少至孝,獨與母居,每出,母欲呼之,常自齧其手,暢即覺手痛而至,人未之信,候暢在田,使母齧手,而暢即歸索孝苑。晋呂尚之生父岌逺方不還。後有𫝊父在者,訪 ,累年不獲。他日,自朝還,見一老人,物色之果父也,下馬抱父,足流涕迎以歸。 原戀庭闈。 《陟屺岵》《白帖眷戀庭□,心不遑安。一下詳《違離 靡瞻靡依 必告必面《詩》: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禮記》:「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 何食、何甞。 不易不過《詩》:「王事靡盬不能藝,黍稷父母何食王事靡盬不能藝稻粱,父母何?甞 」。《禮記》親老出不易,方復不過時? 増夢求一見書,有亟来,《南齊書》:宣都王鏗,三嵗䘮母,自悲不識常祈,請幽冥,求一夢,見至六嵗,遂夢一女人云:是其母,鏗悲哭向舊左右,說容貌衣服,皆如平生瞻。《宋史》:唐瞻𫝊瞻父逰瀘南,瞻與弟庚居母䘮於丹山,夜半蹴庚曰:「吾夢得父書發之,有亟来二字,吾父得母,有他乎?」遂起裹糧黎眀走洪州,二日半至瀘南,父果病甚,見瞻大驚,問其故,具以告,父歎曰:「天告汝也!」是日,疾少間。 叱木成馬。 截筒寄魚。稗史彚編,至元間,陜西崔人勇戌廣西,報母病,大哭欲絶,有丐食道者曰:「借汝神馬,三日可到」。且遺藥丸曰:「可愈」。母病,勇喜,再拜道者,叱木成馬,勇乗以歸,母服藥而愈。 䔥廣濟孝子傳》:「杜孝母喜食生魚,孝役於成都,截大竹筒,盛魚二頭,塞之以草祝曰:我母得此投於中。流婦出汲,乃見竹筒,横来觸岸,異而取視,見二魚,含笑曰:必吾壻所寄,熟以進母」。 覧鏡欲絶 讀書何為?」稗史彚編,唐路丞相隨父泌從渾瑊㑹平凉,為人所執,死焉。隨方在嬰襁中,始十嵗,母謂隨曰:「汝還,識汝父否?」隨哽咽無語。母曰:「視汝眉目,宛若父之!眉目!」隨後覧鏡照之,殞絶於地後,終身不敢臨鏡」。 《南齊書》:竟陵王子良,武帝第二子也。幼聰敏。武帝為□縣時,與裴后不諧,遣船送后還都,已登路,子良時幼,少在庭前,憂愁獨步。帝見之曰:「汝何不讀書?」子良曰:「母不得見,讀書何為?」帝異之,即召后還。 臨書垂涕。 對食易容吳書:顧愷每得父書,常洒掃几席,舒書於上,拜跪讀之,每句應諾,閲畢再拜,若父有疾耗之問,則臨書垂涕,語聲哽咽。後漢書陸續𫝊:續詣洛陽詔獄,續母逺至京師,覘候消息,無縁與續相聞,母但作饋食,付門卒以進之,續雖見考苦毒,而辭色慷慨,未甞易容,惟對食悲泣,不能自勝治獄,使者怪問其故,續曰:「母来不得相見,故泣耳」。使者問:「何以知母所作乎?續曰:「母截肉未?」甞不方斷葱以寸為度,是以知之。 但有逺志。 應無子規,孫盛雜記》:姜維,天水人,既歸蜀,與母相失,其母手書呼維令反,并送當歸以譬之,維報曰:「良田百頃不計一畝,但有逺志,無有,當歸」。為《復齋漫録》。番陽張吉母有娠,父客於東西川,不還。吉 兒時作詩云:「應是子規啼不到,致令吾父未歸家」。聞者憐之。既長,走蜀,見父,初無還意往返者,三父乃歸。 不冠,不婚。 非巖非穴,南齊華寳,𫝊寳父豪,義熙末,戍長安,寳年八嵗臨别,謂寳曰:「湏我還,當為汝上頭」。長安陷,豪殁,寳年至七十,不婚冠,或問之,輒號慟彌日,不能答, 眀史略。洪武初,中書右丞王溥未仕日,奉母避兵貴溪山中,與母相失,凡十八年,溥思母不置,忽夢母告以所在,卜之曰:「非巖非穴,厥得朽骨」。因言於帝,請歸省墳墓之貴溪桃源山,求母不得,有居人言母投井死,漙至井所,忽有䑕自井出,投漙懐中,旋復入井,遂汲井索之,得母骨葬焉。 必當自到」。 遂急告歸,《南史》:阮孝緒於鍾山聴講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緒至性冥通,必當自到」。果心驚而反。 《大唐新語》:裴敬彛父知周為陳國王典儀,暴卒,敬彛時在長安,忽涕泗謂家人曰:「大人每有痛處,我即不安。今日心痛,手足皆廢,事在不測,能不戚乎!」□急告歸,父果已没」。 忽若有見, 果如所言。梁甄恬傳》:恬少䘮,父八嵗,問其母,恨生不識父,悲泣累日,忽若有見,言其形貌則父也。志大唐新語:張志寛為里尹,在縣忽稱母疾,令問其故, 寛對曰:「母所害苦志寛亦有所害,向患心痛,是以知母有疾」。令怒曰:「妖妄之詞也!繋之於法,馳遣騐之,果如所言。生子勿喜。 見叔即悲。孝苑周古象,蘄水人。元兵擄至薊。贅䝉古氏既生子,未甞喜,妻詢其故,曰:「有母在,欲得歸省」。妻許之,且曰:「母在當奉養,勿以妾故復歸」。及歸,母尚無恙,妻亦終身不嫁。《五代新說》:梁劉洗、馬苞七嵗時見諸叔,即泣,母以其畏懼怒之,答曰:「兒早孤,不及識父」。聞諸叔相似,以故中悲,因而欷歔,母亦悲慟」。 半錢以訪,何辭九載之行。 百嵗難逢,寜愛十年之宦,稗史》:楊成章父為海寜訓導,買妾生成章,既秩滿還鄉,妾之父不令女随歸,臨行以銀錢各分其半,曰:兒長以是尋母後成章,持半錢,徧訪九載不得。一日,有遇于道者,問先生何為成章,曰㝷母,其人曰:吾㝷兄。問:何以失兄,曰:吾母先嫁海寜楊教官,後嫁為吾母,吾見母日弄半銀錢不置,乃言前父有子,此錢以識別也。成章命出錢合之,良是因隨其弟拜母於家 ,又黃巖王璧為郎署時,居京師,其祖壽登期頤,寄詩於璧,一聨云:「若使来看百嵗祖,何妨遲作十年官」。璧以詩聞,乞歸省,朝廷嘉納之
7
違離四
8
増捕「魚」作「鮓」。《三國吳志》:孟仁除監池司馬,捕魚作鮓以寄母,母還之曰:「汝作魚官而以鮓寄我,非避嫌也」。 搆廟定省。《北史》:徐孝肅早孤,不識父,及長,問其母父狀,因畫工圖其形,構廟置之而定省焉。朔望享祭。 在逺心痛,稗史:齊南陽宗元:卿有至行早孤母,或病,元卿在逺輒心痛,大病則大痛,小病則小痛,以此為常鄉里號宗曽子。 少年𩔖夫,稗史》彚編,唐杜羔父任河北一尉,而卒經亂失母,不知所之㑹。堂兄兼為澤潞判官,常鞫獄於私,苐有老婦辨對,見羔出入,竊語人曰:「此少年狀𩔖吾夫羔,詢之,乃羔母也」。即迎侍而歸。 蠨蛸雙喜,《採蘭雜志》:昔有母子離别,每見蠨蛸,垂絲著衣,則曰子必至也,故名曰喜。子子思其母亦然,故號曰喜母,均之一物也」。 白雲孤飛,史纂《左編》:唐狄仁傑常赴并州,法曹登太行山見白雲孤飛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 鬻牛言状。孝苑元:趙鉉至正間,武陵大擾,母子相失,語及母,輒涕下,既而舉一子,歎曰:「吾宗有托,吾母安在?吾不見母,歸無日也」。歴走吴越,數十年不獲之,㑹稽得鬻牛者言狀,始得見母於鄞,奉之以還。夢還侍疾。《南史》:梁蕭恢初鎮蜀,所生母費太妃猶停都,偶不豫,恢未之知,忽夣還侍疾,及覺,憂廢寢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 中指忽痛,《南史》:宋臧盾有孝性,常隨父宿直廷尉府,母劉氏在宅,夜暴已盾,左手中指,忽痛,不得寝。及旦,宅信果報凶問。 不願西行」。齊劉善眀傳:魏克青州,善眀母在焉,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䘮,眀帝每見,為之歎息,轉巴西梓橦二郡太守,善眀以母在魏,不願西行,涕泣固請,見許。元徽初,贖母還。
9
違離五。
10
原詩晉夏侯湛離親詠》曰:剖符兮南荊,辭親兮遐征,發軔兮皇京,夕臻兮泉亭撫首兮內顧,按轡兮安歩,仰戀兮後塗,俯歎兮前路,既感物於永思兮,且歸身乎懐抱。苟違親以從利兮,匪曽閔之攸寳。視微榮之𤨏𤨏兮,知吾志之愈小。獨申愧於一心兮,慚報徳之彌少。 増唐王維送崔三往密州省覲詩曰:「南陌去悠悠,東郊不少留,同懐扇枕戀獨念,倚門愁路逺天山雪,家臨海樹,秋魯連功未報,且莫蹈滄洲。 岑參送李眀府赴睦州,便拜覲太夫人詩曰:「手把銅章望海雲,夫人江上泣羅裙,嚴灘一㸃舟中月,萬里風波也夢君」。 杜甫《送韓十四江東省覲》詩曰:「兵戈不見老,□衣歎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原賦晉劉柔妻王氏懐思賦曰:超離親而獨寄,與憂憤而長俱,雖亮分以自勉,曽無間乎湏臾,思遙遥而忡惙,疾結滯乎肌膚,憶昔日之歡侍,奉膝下而怡裕,集同生而從容,常欣泰以逸豫,何運遇之偏否,獨遼隔於修路,何桓鳥之將分,猶哀鳴以告離,況逰子之眷慕,孰殷思之可靡,於是仲秋蕭索,蓐収西,御寒露,宵零落,棄晨布,羡歸鴻之提提,振輕翼而髙舉,志眇眇而逺馳,悲離思而嗚咽,彼邁物而推移,何予思之難泄?聊擥翰以寄懐,悵辭鄙而増結。
11
増書北齊晉公䕶母閻氏報䕶書曰:「世間所有,求皆可得,母子異國,何處可求?假如貴及王公,富過山海,有一老母八十之年,飄然千里,死亡旦夕,不得一朝暫見,不得一日同處,寒不得汝衣,飢不得汝食,汝雖窮榮極盛,光耀世間,於汝何用,於吾何益?吾今日汝既不得申其供養,事往何論? 宋曽鞏福州上執政書》曰:「鞏年六十,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師,而鞏守閩越仲弟守南越,二越者,天下之逺處也,著令有一人仕於此,二邦同居之親,當逺仕者,皆得不行,鞏固不敢為不肖之身,自比於是也,顧以道里之阻,既不可御,老母而南,則非獨省晨昏、承顔色,不得效其犬馬之愚,至於書問往還,蓋以萬里非累月不通此白首之母子,所以義不可以苟安,恩不可以茍止也!
12
増序晉潘岳《閒居賦序》曰: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病,尚何能違膝下色養,而屑屑從斗筲之役乎?
13
不孝一
14
増易曰:「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康誥》曰:「子弗祗服厥父事,大傷厥考心」。 《周禮》:以鄉八刑糾萬民,一曰不孝之刑」。 墨子曰:「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 《文子》曰:「孝衰於妻子」。 程伊川曰:父母病臥於床,委之庸醫,比之不孝事親者,亦不可不知醫。 《小學外篇》曰:「以父母之命為非,而直行已志,雖所執守,皆是猶為不順之子,況未必是乎!」 方孝孺《侯城雜識》曰:孝子之愛親,無所不至也,生欲其夀,凡可以養親者,皆盡心焉,死欲其𫝊,凡可以昭揚後世者,復不敢忽焉,養有不及謂之死,其親没而不𫝊道,謂之物其親斯二者罪也,物之尤罪也,是以孝子修徳,修行以令聞,加乎祖考守職,立功以顯號遺乎?祖考,稱其善,屬諸人而後薦譽之,俾久而不忘,逺而有光,今之人不然,豐於無用之費,而嗇於顯親之理,以忘自誑,而不以學自勉,不孝莫大焉!
15
不孝二
16
増左𫝊曰:鄭荘公寘母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黄泉,無相見也!」 《春秋疏》曰:許世子止,實非弑而加弑者,責止事父,不舍其藥物,言藥當信醫,不湏已自為也。人子之孝,當盡心甞禱而已,藥物之齊,非所習也。許止身為國嗣,非無醫而輕果進藥,故罪同於弑。 《史記齊世家》曰:「桓公病,五子争立,及桓公卒相攻,宮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於戶。 《晉書》段灼𫝊曰:「吴起貪官,母死不歸,殺妻求将,不孝之甚」。 《漢書賈誼傳》曰:「秦人家富子,壮則出分家貧子,壮則出贅。借父耰鋤,慮有徳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語抱哺,其子與公併倨,婦姑不相說,則反脣而相稽應劭曰:「稽,計也,相與計較也」。。 後漢虞延𫝊曰:新野功曹鄧衍,每預朝㑹,而容姿趨步,有出於衆。帝既異之,拜郎中,遷元武司馬。衍在職不服父䘮,帝聞之,迺歎曰:「知人則哲,惟帝難之,信哉斯言」。衍慙而退。李燮𫝊曰:「潁川甄邵諂附梁冀為鄴令,當遷為郡守。㑹母亡,邵且埋尸於馬屋,先受封,然後發䘮。邵還至洛陽,燮行塗遇之,使卒投車於溝中,笞捶亂下,大署帛於其背曰:貪官埋母!」乃具表其状,邵遂廢錮終身。 陳蕃𫝊曰:蕃為樂安太守,民有趙宣葬,親而不閉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年,鄉邑稱孝。蕃與相見,問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聖人制禮,賢者俯就,不肖者企及。且祭不欲數,以其易凟故也。況乃寢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誑時惑衆,誣汙鬼神乎!」 晉阮籍𫝊曰:「有司言有子殺母者,籍曰:「嘻!殺父乃可,乃至殺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殺父,天下之極惡,而以為可乎?」籍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殺父,禽獸之𩔖也。殺母禽獸之不若」。衆乃恱服。 北魏邢巒𫝊曰:巒族人蚪為尚書左丞。雁門人有害母者,八座,奏轘之而瀦其室,宥其二子。蚪駁奏云:既逆甚梟獍,禽獸之不若,而使禋祀不絶,遺畜承𫝊,非所以懲不孝之義。若聖教含容,不加拏戮,使父子罪不相及,惡止於其身,宜投之四裔。敕所在不聴匹配,盤庚無遺種新邑,漢法五月食梟羮,皆絶其𩔖也」。 《南史》:劉湛𫝊曰:宋廬陵王義真居武帝憂,使左右人買魚肉珍饌於齋內,别立厨帳㑹,湛入,因命臑酒炙車螯,湛正色曰:「公當今不宜有此設」。義真曰:「旦甚寒長,史事同一家,望不為異」。酒至,湛起曰:「既不能以禮自處,又不能以禮處人」。 隋鄭譯𫝊曰:譯與母别居,為憲司所劾,除名,詔曰:譯嘉謀良䇿,寂爾無聞,鬻獄賣官,沸騰盈耳。若留之於世,在人為不道之臣,戮之於朝,入地為不孝之鬼,有累幽顯,無以置之。今賜以《孝經》熟讀,仍遣與母同居」。《文獻通考》曰:宋至和時,以賈黯判流內銓、益州判官。桑澤在蜀三年,不知其父死,後代還,舉者甚多,應格當遷,方投牒自陳,人皆知其常䘮,父莫肯為作文書,澤知不可,乃發䘮制服,以不得家問為觧。澤既除䘮,求磨勘,黯謂:「澤三年不與其父通問,亦有人子之愛於其親乎?使澤雖非匿䘮,猶為不孝也」。言之於朝,澤坐廢歸田里,終身不齒。
17
不孝三
18
原大罪 凶徳《孝經》: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左傳》:不度于善,而皆在于凶徳。疏節。 大坊《禮記》,此孝子之疏節也,為又以此坊民。民猶薄於孝,而厚於慈大, 之坊,民猶踰之。三者不除。 七人莫慰。考經: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争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詩》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大傷厥考。 預殺我父」。《書》詳不孝。一《王左傳》:楚欲誅令尹子南。子南之子棄疾為王御士 , 每見之,必泣,棄疾曰:「君三泣臣矣,誰之罪也!」王曰:「令尹之不勤,子所知也。國将討焉,爾其居乎?」對曰:「父戮子居,安用之!洩命重刑,臣亦不為」。遂誅子南。既葬,其徒曰:「行乎?」棄疾曰:「吾預殺吾父,行将焉。入」曰:「臣王乎?」曰:「棄父事讐,吾不忍也!」遂縊而死。 愛敬無則。 斷殺不時,《孝經》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徳。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非《禮記》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 ,孝也。 増孟軻與逰。 曽參所薄,孟子公都子曰: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夫子與之逰,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 史記:吴起入衛,事曽子,其母死,起,終不歸,曽子薄之而與起絶。 因乞追服。 不如無書《東坡志》林,蔡延慶所生母亡,不為服久矣,聞李定不服所生母,為臺所彈,因自感悔,乞追服,乃知蟹匡蟬緌不獨成人之弟也。母《宣政雜録》:宋政和中,禹城縣孝義村崔志有女甚孝, 臥病久冬,忽思魚食而不可得,其女曰:「聞昔者王祥臥氷得魚,想不難也。兄弟皆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汝女子何得妄論古今?」 却金訓稷 持劒求髙,《山堂肆考》:田稷子相齊,受下吏之金百鎰,遺其母,母曰:「安所得此?」對曰:「受之於下」。母責之曰:「為臣不忠,是為子必不孝也。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稷大慚,反其金而自歸,罪於宣王雅孝苑。秦主姚興以古成詵為給事黃門侍郎。詵剛介 ,正以風教,為已任京兆。韋髙慕阮籍之為人,居母䘮,彈琴飲酒,詵聞之而泣,持劒求髙,欲殺之,髙懼而逃匿。 不還本姓。 謂報無親。《澠水燕談録》:陶穀,本姓唐,後改姓陶,歴仕累朝,不復還本姓,士大夫譏之。 說郛畫墁録》:臨潼縣前有俚婦三子,皆售諸過客,二為正使,一為郎官。正使者,一田一。劉郎官者,縣人田升卿也。田登第嫡父自陳升卿,大怒,聞公决杖。元祐中,升卿坐市易錢不眀流配廣南人,謂無親之報也。 悔而求還。 恥不肯仕。《山堂肆考》:魏房景伯為清河太守,有婦人列其子不孝,景伯白其母崔氏,母曰:「民未知禮義,何足深責!」召其母與之對榻共食,使其子侍立堂下,觀景伯供食。未旬日,悔過求還。崔氏曰:「此雖面慚,其心未化,且置之」。凡二十餘日,其子叩頭流血,母涕泣乞還,然後聴之。 《新唐書李渤傳》:渤父為殿中侍御史,以不能養母廢於世,渤恥之,不肯仕。 不能葬父。 難與事君!」孝苑:荊棺,峽壁隙,有棺,以荊為之,昔人有九子,父死不能葬,一女編荆為棺。諺曰:「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荊棺」 。又唐初有侍御史李鈞,與弟鍔官俱,遂不肯歸,母窮不自給,曹王臯攝温州事,行縣知之,歎曰:「入則孝,出則弟,有餘力則學文二子者,可與事君乎!」竟劾之,並錮死。 収輿不更作。 反脣而相稽,稗史:原穀有祖年老,父母厭憎,欲棄之,穀年十五,諫不從,作輿舁祖,棄之於野穀,遂収輿歸父,曰:「奈何!収此凶具?」穀曰:「他日父母老,不能更作此具,是以収之」。父感動,乃載祖歸養 漢賈誼𫝊治安䇿,詳不孝二。
19
不孝四
20
増無以澡祓,新唐書:祝欽眀𫝊「欽眀於五經為該。淹自見坐不孝,無以澡祓,乃阿附韋氏,圖再用。不諍於父。新唐書:蘇源眀傳源眀諫疏曰:臣聞子不諍於父,非孝也。 仕不歸省。《新唐書于公異傳》:公異不能事後母,既仕,不歸省。及陸贄當政,乃奏其状,詔賜孝經,罷歸田里。 今為忠臣,孔氏雜說:「晋史潘京為州所辟謁,見問䇿探得不孝」二字,刺史戯曰:「辟士為不孝耶?」答曰:「今為忠臣,不得為孝子」。 子不甞藥桂岩子《玉杯篇》:子不甞藥,故加之弑父 封還詔書。《新唐書》:桞珪𫝊珪以藍田尉直𢎞文舘,遷右拾遺,而給事中蕭倣、鄭裔綽謂珪不能事父,封還其詔。 □灰洗腸。晋書《石季龍傳》:季龍議立太子,曰:「吾欲以□灰三斛洗我腹腸,故生凶子兒。年二十餘,便欲殺父」。 在宫者無赦。檀弓》:邾婁定公曰:寡人甞學斷斯獄矣,子弑父,凡在宮者,殺無赦,殺其人,壊其室,汚其宫而豬焉」。 迎妻不迎母。後漢朱浮𫝊浮與彭寵頗有不平,宻奏寵迎妻而不迎母。
21
不孝五
22
増詩唐韓愈孟東野失子詩曰:「䲭鴞啄母腦,母死子始蕃。蝮蛇生子時,坼裂腸與肝」。 宋范成大《姑惡詩》曰:「姑惡水禽,以其聲得名,世𫝊姑虐其婦,婦死所。化客有惡之,以為此必子婦之不孝者。余為作反。姑惡詩云:「姑惡婦所云恐是婦偏詞。姑言婦惡定有之。婦言姑惡未可知。
23
増疏唐韋挺正風俗,疏曰:「父母之恩,昊天罔極,創巨之痛,終身何已!今衣冠士族,辰日不哭,謂為重䘮,親賓来弔,輒不臨舉,又閭里細人,每有重䘮,不即發問,先造邑社,待營辦具,乃始發哀,至假車乗,雇棺槨以榮送葬,既葬,鄰伍㑹集,相與酣飲,名曰出孝,官私習熟,不為條禁,所當嚴為懲革,申眀禮憲者也。
24
増論眀方孝孺論》曰:宋文帝敕榜表郭世通門為孝行,非可為法者也,韓退之云:「不腰於市而已,幸況復旌其門哉!」
25
仁:一
26
増釋名》曰:仁,忍也。性惡殺,好善含忍之也。 《說文》曰:仁,人也」。 《易》曰:「仁以行之」。 又曰:「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書曰克寛克仁」。 又曰:「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詩》曰:豈弟君子,民之父母。 《禮記》曰:「中心𢡚怛,愛人之仁也,率法而強之,資仁者也。 又曰:「講之以學而不合之以仁,猶耨而弗穫也」。 又曰:天地溫厚之氣始於東北,而盛於東南,此天地之盛徳氣也,此天地之仁氣也」。 又曰:「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寛裕者,仁之作也。孫接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猶且不敢言仁也。 《春秋左𫝊先軫》曰:「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 《爾雅》曰:太平之人仁」。 《尚書考靈曜》曰:「春行仁政,順天之常」。 《尚書大𫝊曰:「五《誥》可以觀仁」。《前漢書》,公孫𢎞𫝊曰:仁者,愛也,致利除害,兼愛無私謂之仁」。 匡衡𫝊曰:「好仁樂施,則下不暴」。 鮑永𫝊張湛曰:仁者,行之宗仁,不遺舊行之髙者也。 《晉書天文志》:嵗星曰:東方春木,於人五常,仁也。 汲冢《周書》:「周公曰:「陂溝道,路叢苴」。 墳不可樹穀者,樹以材木,春發枯槁,夏發葉榮,秋發實䔫,冬發新蒸,以匡窮困,節其民力,相更為師,因其土冝,以為民資,則生無乏用,死無傅尸,傅於溝壑,此為仁徳。 荘子曰:「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文子曰:「積恵重厚,使萬世忻忻」。樂其性者,仁也。 管子樞言篇》曰:「彼欲利我利之,人謂我仁。 商子曰:「中世上賢而恱仁。 司馬子》曰:「古者以仁為本」。 《春秋繁露》曰:何謂仁仁者?惻怛愛人,謹翕不爭,好善敦倫,無傷惡之心,無隱忌之志,無嫉妒之氣,無感愁之欲,無險詖之事,無辟違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氣,和其欲,節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無争也。如此者,謂之仁申。鍳曰仁也者,慈此者也。 《黌山子》曰:「天灾流行,開倉庫以稟貸,不亦仁乎!」 《鹿門子》曰:「民性多暴,聖人導之以仁」。 性理》曰:「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之以為心,義禮智信之理皆具於中,而為心之全徳者也。此雖人心之所固有,然學者茍無存養體驗之功,則氣質物欲有以蔽之而無以識,其體之實,有於已矣。 眀王守仁曰:志於道徳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功名者,冨貴不足以累其心,但近世所謂道徳功名而已。所謂功名富貴而已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眀其道,不計其功,一有謀計之心,則雖正誼眀道,亦功利耳!
27
仁:二
28
増韓詩外𫝊曰:「上法舜、禹之制,下則仲尼之義以務息十子之說。如是者,仁人之事畢矣」。十子,謂范睢、魏牟、田文荘、周慎到、田、駢、墨、翟辛、鈃、鄧、㭊、施恵也。 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曰:「伯夷、叔齊避周餓於首陽之下,後世稱其仁。 漢寇榮𫝊曰:「昔文王葬枯骨公,劉敦《行葦》,世稱其仁。 《論衡定賢篇》曰:或問孔子曰:顔淵何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客曰:賢於夫子,而為夫子服役,何也?」孔子曰:「吾能仁且忍」。 《家語》:「孔子曰:「啟蟄不殺方長,不折髙柴之行」。 《春秋左𫝊》曰:「子産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隋書循吏傳》曰:「古之善牧民者,養之以仁,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聞其飢寒,為之哀,聞其勞,苦為之悲。如子産之治鄭,國子賤之宰單父,賈琮之牧冀州,文翁之化蜀郡,皆因而利之,恵而不費,故人愛而親之。 《周紀》:魏文侯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撃。文侯問於羣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弟,而以封子,何謂仁君?」次問翟璜,對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之」。 漢董仲舒𫝊曰:天子以仲舒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常問仲舒曰:粤王勾踐與大夫泄庸、種蠡謀伐,吴遂㓕之。孔子稱殷有三仁,寡人亦以為越有三仁,桓公決疑於管仲,寡人决疑於君。仲舒對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對,聞昔者魯君問桞下恵,吾欲伐齊,何如栁下恵?曰:不可。歸而有憂色,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至於吾哉?徒見問耳,且猶羞之,況設詐以伐吴乎?越本無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眀其道,不計其功。 《一統志》曰:後漢崔瑗為汲令》,為政七年,人歌之曰:「天降神眀君,賜我慈仁父」。 《癸辛雜識》曰:虞延為細陽令,每至嵗時,伏臘輒休遣獄囚,各使歸家,並感其恩徳,依期而至。 吳孫權𫝊曰:「趙咨對魏主曰: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 《人物志》曰:晉袁宏由吏部郎出為東陽太守,祖道冶亭謝安,取一扇贈之。宏曰:「敬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 《南史》何穎𫝊曰:「頴仕齊為建安太守,為政有恩,人不忍欺。每伏臘放囚還家,依期而至。 南齊張岱𫝊曰:「岱以母年八十,籍注未滿,便去官還養」。有司以岱違制,欲糾舉。宋孝武曰:觀過可以知仁,不湏案也。 隋辛公義𫝊曰:「公義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養,由是病者多死。公義令凡有疾病,皆以牀轝来安,置㕔事或至數百人。公義設一榻坐其間,對之理事。所得秩俸,盡供醫藥,躬勸其飲食,全活甚衆,土風亦改」。 唐紀曰:「太宗修治洛陽宮,以備巡幸,給事中張元素上書諫,以為洛陽未有巡幸之期,而預修宮室,非今日之急務,太宗即為之罷役。魏徴聞之,歎曰: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可謂仁人之言矣! 唐徐有功𫝊曰:「有功為政」。仁不忍杖罰,民服其恩,更相約曰:「犯徐參軍杖者,必斥之」。訖代不辱一人。或稱有功仁恕,過漢于張」。 《五代後梁紀》曰:蜀以毛文錫判樞密院,峽上有堰,或勸蜀主乗夏秋江漲决之,以灌江陵,文錫諫曰:「季昌不服,其民何罪?陛下方以徳懐天下,忍以隣國之民為魚鱉食乎?」 《後漢紀》曰:漢汝州防禦使劉審交卒,汝州吏民詣闕上書,以審交有仁政,乞留葬汝州,得奉事其丘壠,許之。州人為立祠,嵗時祀之。 宋曹彬𫝊曰:彬進克潤州,金陵受圍城,垂克,彬忽稱疾不視事,諸将皆來問疾,彬曰:彬之疾,非藥石所能愈,惟湏諸公誠心自誓,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矣」。 《宋紀曰:趙抃長厚清修,為政善因俗施教,寛猛不同,以恵利為本。韓琦稱人中儀表已不及也。 遼耶律休格𫝊曰:休格身更百戰,未甞殺,一無辜。一統志曰:金㳺完,崞州人,大定初,嵗荒完,日賑贍三百餘口,冬給窮民,衣襖五百襲。春秋以家財募人,平治道途二百五十里,北至大和嶺,南至忻口。及其老也,以仁愛之心勉勵子孫。 元劉秉忠𫝊曰:秉忠從世祖征雲南,每賛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殺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已未從伐宋,復以雲南所言,力賛於上,所至全活,不可勝計。 王克敬𫝊曰:「克敬為兩浙鹽運使,首減民食鹽五千引,有逮犯私鹽者,以一婦人至克敬。恕曰:豈有逮婦人千百里外與吏卒雜處者,汙教甚矣!自後毋得逮。著為令。 眀宋濓𫝊曰:太祖徵濓至金陵,即以不嗜殺為勸,因䝉知遇。 陳遇𫝊曰:太祖召遇見問保國安民大計,遇以不嗜殺人薄歛,任賢為對。 汪叡𫝊曰:「叡請春夏停决死罪,體天地生物之仁」,從之。夏原吉𫝊曰:「原吉常夜閲爰書,撫案而歎,筆欲下,輒止者再」。妻問之曰:「此嵗終大辟奏也」。
29
仁:三
30
原民懐 神福書民罔常,懐懐於有仁。 白帖,神福仁而禍滛。 器重 數多《禮記》:仁之為器重,又取數多者,仁也。 放麑。 贖馬董仲舒《春秋》决獄,君獵得麑,使大夫持以歸大夫道見其母隨而鳴,感而縱之。君愠議:罪未定,君病恐死,欲托孤幼,乃覺之,曰:「大夫其仁乎,遇麑以恩,况人乎?乃釋之以為子傅,於議何如?」仲舒曰:君子不麛不卵,大夫不諫使持歸,非也。然而中感母恩,雖廢君命,徙之可也也。《韓詩外傳》:田子方出,見老馬於道,問御者曰:此何馬 ? 曰:故公家畜也。罷而不為用,故出放也。田子方曰:少盡其力而老去其身,仁者不為也」。乃束帛而贖之。 増四乳 一心尸子文王四乳,是為至仁,下楚荀卿論兵仁人之兵。上 一心,三軍同力。 濟弱 除害《三國志》王朗傳》:「朗上育,民省刑」。疏曰:「威罰以抑其強,恩仁以濟其弱。 ,鬻子除天下之害謂之仁」。 百行宗 天下表:《漢書》:「仁者,百行之宗也」。《禮記》:「仁者,天下之表」。。 「君子不死」。 聖人大同。王應麟《漢制考》:𡰥俗,仁仁者夀,有君子不死之國。 關尹子,聖人知我無我,故同之以仁。 三軍挾纊。 元旦放鳩。《左傳》:楚子伐蕭,師人多寒,王循三軍,撫而勉之。三軍之士,皆如挾纊。 列子、邯鄲人以正月之旦獻鳩於簡子,簡子大恱。客問其故,簡子曰:「元旦放鳩,亦有恩也」。 人之所慕,徳無不容」。文子仁者,人之所慕也。 荘子徳,無不容仁也。 不使之知。 善藏其用元董文直𫝊文直,好施而甚仁,里閈或貧不自立,每陰濟其急,不使之知恩所從来 文中子,仁哉樂毅,善藏其用。 敬人有道。 送子以言。《韓詩》外𫝊:仁者必敬其人,敬其人,有道之。《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問禮,見老子,辭去。老子送 ,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 皆為救療。 是以収養,《北史》:李元忠𫝊:元忠以母多患,専心醫藥,遂善方技,性仁恕,無貴賤皆為救療之,又張元𫝊村陌有狗子,為人所棄,即収養之,曰:「有生類,莫不重其性命,若見而不□養,無人心也」。是以収而養之。 欲立欲達。 不服,不馳。《論語》: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童太平御覧,周公曰:「文王在鎬,召太子發曰:「吾與汝 牛不服,童馬不馳,是謂大仁」。 誠如卿語。 久聞公名,《一統志》:元世祖方圖征雲南,以問徐世隆,世隆勸以不嗜殺人,世祖曰:「誠如卿言,吾事濟矣!」 又元陳思濟同知紹興路,縂管,有事,承檄讞獄桐廬,有囚羸瘠將死,縱遣還家,候期来决囚,拜請曰:「聞公名久矣,若不早决,恐終不可保」。為閲其案而釋之。先人後已。 處正居中,三國:許靖𫝊靖,字文休。袁徽《與荀彧書》曰:許文休自流宕以来,與羣士相隨,每有患急,常先人後,已與九族中外同其饑寒,其綱紀同𩔖,仁恕惻怛,皆有效事, 荀恱申鍳。或問仁者,夀何也?曰:仁者,內不傷性,外不傷物,上不違天,下不違人,處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徴不至,而嘉祥集之夀之術也。 憙不報殺。 魋何取讐,漢趙憙𫝊憙從兄為人所殺,無子,憙乃挟兵結客,後遂往復仇,而仇家皆疾病,無相拒者。熹曰:「以疾報仇,非仁者心,且釋之而去」。 《文選》,李康《運命論》,以仲尼之仁也,而取讐於桓魋。 不折,不殺。 《同過同功漢《折像傳》,像幼有仁心,不殺昆蟲,不折萌芽。然《禮記》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與仁同過 ,後其仁可知也 順天之常。 與人能共。《尚書》考靈曜:春行仁政,順天之常者。子牙,子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 ,仁也。 不在我愛。 恒令人親」。《春秋》繁露》: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我,愛人不被其澤,雖厚自愛,不予為仁。尸子仁則人親之。 近東多柔。 於南為夏程子論理氣近東者,多仁而柔假。《禮記鄉飲酒義》:「南方者,夏夏之為言。 , 也,養之長之,假之仁也。 獸别東西,時兼春夏程子論理:「氣麒麟東方,仁獸騶虞,西方仁獸 」。《樂記》「春」作「夏,長仁也」。。 奚為修善。 所以長恩:文選劉峻辨命論》:如使仁而無報,奚為修善立名乎? 漢賈誼傳》:於禽獸見其生,不食其死,聞其聲不食其肉,故逺庖廚,所以長恩眀有仁也。 畜而不主。 為則争先」。尸子聖人畜仁而不主仁争。《禮記子》曰:上好仁則下之為仁。 ,先人。 不加修葺。 多所平反。宋史曹彬傳》:彬所居堂壼敝壊,弟子請加修葺,彬曰:「時方寒,牆壁、瓦石之間,百蟲所蟄,吾不欲傷害之也。母漢書雋不疑傳,不疑為京兆尹,每行縣録,囚徒還其 ,輒問不疑,有所平反,活㡬何人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為飲食,語言異於常時。 竅以度食。 獄無繋囚。《宋史曹彬傳》:彬入成都日,有獲婦女者,彬閉之一第竅以度食,戒左右曰:「是将進御,當謹守衛」。洎事罷,訪其親還之,無者嫁之。欲《一統志》:宋范百禄知開封府獄,無繋囚,僚吏 以圄空聞,百祿曰:「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 烏能反哺。 獸有角端譚,子烏反。哺,仁也。王,毛詩義疏》:角端有肉音中鍾、呂 者,至仁則出,省刑以一言。 斷獄僅四百。《左傳》:「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晏子以一言而齊侯省刑。至《漢書》孝文即位,刑罰大省, 於斷獄四百,有刑錯之風。 中牟童子憐捕将雛栁下士,師憂,聞伐國,《東觀漢記》:魯恭為中牟令,蝗不入境,河南尹遣郡掾肥親往驗,坐樹下雉,過止恭側,旁有小兒親曰:「何不捕之?」兒曰:「雉方將雛,可憐」。親曰:「童子有仁心」。 漢《董仲舒傳》:詳仁二」。菜非不食,心實含生。 奕固可憎名,偏近殺。《梁書》江泌𫝊泌,食菜不食心,以其有生意也。仁文選韋曜博夹論,以劫殺為名,則非 者之意也。 「山何樂也?嵸乎,天地之間。 海可投乎慘矣,死生之際韓詩外𫝊問者曰:「仁者何以樂於山也?曰:夫山者,萬民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萬物植焉,飛鳥集焉,走獸休焉,四方益取與焉,出雲道,風嵸乎天地之間,天地以成,國家以寜。此仁者所以樂於山也。 宋史:馬黙𫝊黙除知登州沙門島,囚官給糧者三百人,溢數則投諸海黙,曰:「人命至重,既貸其生,又從而殺之,不若當時死鄉里也」。奏請年深無過者,移登州,自是全活者多。 開倉賑穀,苐五訪,豈忍棄民。 取簺捕魚乞,伏慧乃為出絹。一統志》:漢第五訪為張掖太守,嵗飢,開廩賑給,吏懼譴争,欲上言訪曰:「若上湏報,是棄民也。太守願以一身救百姓」。遂出穀賑人管北史隋乞伏慧𫝊慧為荆州縂管,又領潭桂二州,總 三十一州諸軍事,其俗輕剽,慧躬行樸素以矯之,風俗大洽,曽見人以簺捕魚者,出絹買而放之,百姓美其仁,號其處曰西河公簺。 憫持更於城吏,無𥜗難以禦寒」。 笑食駿之,野人不飲,恐其傷性。晋劉𢎞傳:𢎞為荊州刺史,夜聞城上持更者歎聲,遂呼省之。兵年過六十,羸痩無襦,𢎞謫罰主者,仍給以韋袍複帽焉。 《呂氏春秋》:秦穆公東敗,失左□,自往求焉,見野人殺将,食之。公笑曰:「食駿馬肉而不飲酒,余恐其傷性也」。徧飲之而去。
31
仁:四
32
増自衛》《家語》:古之君子,以仁自衛。 推賢》韓詩外𫝊推賢仁也 愛由情出,《韓詩》外𫝊:愛由情出謂之仁。 亦不復釣」。晋翟荘傳:荘遵父湯之操,不交人物,耕而後食,語不及俗,惟以弋釣為事。及長,不復獵。或問:「漁獵同是害生之事,先生止去其一,何哉?」荘曰:「獵是我,釣是物未能頓盡,故先節其甚者。且夫貪餌釣,豈我哉!」時人以為知言,晚節亦不復釣。 温潤以澤。管子,夫玉温潤以澤仁也。 積恩之證《文子,仁者,積恩之證也。 徳生萬物譚子:「徳生萬物之謂仁」 盡人之聖邵子,仁也者,盡人之聖也 四瀆之精援神契,五嶽之神聖,四瀆之精仁 得之者尊《禮記》:「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
33
仁:五
34
増詩晉張華勵志詩曰:「仁道不遐,徳輶如羽,求焉斯至,衆鮮克舉」。 宋邵雍仁術詩曰:「在昔賢君子,存心每欲仁,求端從有術,及物豈無因?惻隱来何自,虛眀覺處真,擴充從此念,福澤徧斯民。入井倉皇際,牽牛觳觫辰,向来看楚越,今日備吾身」。
35
増疏三國王朗育民省刑疏畧曰:「治獄者,得其情則無冤死之囚,丁壯者得盡地力則無饑饉之民,窮老者得仰食,倉廩則無餒餓之殍,嫁娶以時,則男女無怨曠之恨。胎養必全,則育者無自傷之哀,新生必復,則孩者無不育之累。壯而後役,則壯者無離家之思,二毛不戎,則老者無頓伏之患。醫藥以療其疾,寛繇以樂其業,威罰以抑其強,恩仁以濟其弱,賑貸以贍其乏,十年之後,既笄者必盈巷,二十年之後,勝兵者必滿野矣!
36
増書《眀王守仁答王虎谷書,略曰:「仁,人心也。心體本自𢎞毅,不𢎞者,蔽之也,不毅者,累之也。故燭理眀,則私欲自不能蔽累,私欲不能蔽累,則自無不𢎞毅矣,𢎞非有所擴而大之也,毅非有所作而強之也,蓋本分之內,不加毫末焉,學者不知窮理而惟擴而大之以為𢎞作,而強之以為毅,是亦出於一時意氣之私,其去仁道尚逺也。
37
増銘:宋朱子依仁齋銘》曰:「舉之莫能勝,行之莫能至,雖欲依之,安得而依之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雖欲違之,安得而違之?」
38
寛恕一。
39
増易曰:「寛以居之」。 書曰「寛而栗」。 又曰:御衆以寛罰,弗及嗣,賞延于世,宥過無大,刑故無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寜失不經」。 又曰:「代虐以寛,兆民允懐。 又曰:「與人不求備」。 又曰:「無胥戕,無胥虐」。 《禮記》曰:「寛而有辨」。 又曰:「君子不以其所能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愧人」。 《小學紺珠》曰:「寛其罪戾,赦其過失,救其災患,賞其徳刑,教其不及」。 匡衡𫝊曰:寛仁和恵,則衆相愛。 漢卓茂𫝊論曰:夫厚性寛,中近於仁,犯而不校,鄰於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世說衛洗馬曰:「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
40
寛恕,二
41
増宋史吕蒙正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曹參不擾獄市者,以其能兼容善惡也」。 薛宣𫝊曰:「宣為令,賞罰眀用法,平而必行,所居皆有條教可紀,多仁恕愛利愛人而安利也。及為左馮翊,當日至休吏,冬夏至之日,不省官事,故休吏。賊曹掾張扶獨不肯休,坐曹治事,宣出教曰:「日至吏以令休,所由来久,曹雖有公職事,亦望私恩意,掾冝從衆,歸對妻子,設酒肴,請隣里,一笑相樂,斯亦可矣。 《朱邑𫝊》曰:「邑少時為舒桐鄉嗇夫,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仁愛於人而安利也。未甞笞辱一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 杜延年𫝊曰:霍光持刑罰嚴,延年輔之以寛。 《漢書王訢𫝊曰:繡衣御史暴勝之過,被陽欲斬被陽令王訢,訢已觧衣,伏質仰言曰:使君専殺生之柄,威震郡國?今復斬一訢,不足以眀威,不如時有所寛。以眀恩貸,令盡死力。勝之壮其言,貰不誅。 丙吉,𫝊曰:「吉居相位,尚寛大,掾史有罪,贓不稱職,輒與長休告,終無所案驗」。客或謂吉曰:「君侯為漢相,姦吏成其私,然無所懲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竊陋焉。公府不案吏,自吉始。 黄霸𫝊曰:「霍光秉政,遵武帝法度,以刑罰痛懲羣下,由是俗吏尚嚴酷以為能,而霸獨用寛和。卓」茂傳曰:「茂為密令人,常有言部亭長受其米肉遺者,茂避人問之,曰:亭長為從汝求乎?為汝有事囑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遺之乎?曰:往遺之耳。茂曰:遺之而受,何故言耶? 郭躬𫝊曰:躬家世掌法,務在寛平及典理官决獄斷刑,多依矜恕,乃條諸重文,可從輕者四十一事,奏之皆施行,著於令」。 陳寵𫝊曰:永元六年,寵代郭躬為廷尉,性仁矜,及為理官,數議疑獄,常親自為奏,每附輕典,務從寛恕,帝輒從之,濟活者甚衆。其深文刻弊,於此少衰。 《班超傳》曰:「章帝時,班超在西域,衛侯李邑上書,陳西域之功不可成,又盛毀超。帝知超忠,乃切責邑令邑,詣超受節度。超即遣邑将烏孫侍子還京師。徐幹謂超曰:邑前毀君,欲敗西域,今何不縁詔書留之,遣他吏送侍子乎!超曰:以邑毀超,故今遣之。內省不疚,何恤人言! 三國蒋琬𫝊曰:琬在大司馬府東,掾曹楊戱素性簡略,琬與言論時不應答,或搆戯於琬曰:「公與戯語而不見應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後言古人所戒戯,欲贊我耶,則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則顯吾之非,是以黙然是我之快也。 《王朗傳曰:朗遷少府,奉常大理,務在寛恕,罪疑從輕。 髙柔𫝊曰:先公孫淵未反,兄晃數陳其變,及淵謀逆,帝不忍市斬,欲就獄殺之,柔上疏曰:書稱用罪罰厥死,用徳彰厥善,此王制之眀典也。竊惟晃數自歸,陳淵禍萌,雖為凶族,原心可恕。夫仲尼寛司馬牛之憂,祁奚眀叔向之過,在昔之美議也,臣以為晃信有言,宜貸其罪。晉光逸𫝊曰:逸初為博昌小吏,縣令使逸送客,冒寒舉體凍濕,還,遇令不在,逸觧衣炙之,入令被中,卧令還,大怒,将加嚴罰,逸曰:家貧衣單,沾濕無可代,若不暫温,則必凍死,奈何惜一被而殺一人乎?君子仁愛,必不爾也,故寝而不疑。令竒而釋之。 王承𫝊曰:「承為東海太守,政尚清浄,不為細察」。小吏有盗池中魚者,綱紀推之」。承曰:「文王之囿,與衆共之,池魚復何足惜耶!」 《北史》房景伯𫝊曰:「景伯除清河太守,郡人劉簡、武甞失禮於景伯,聞其臨郡,合家逃亡。景伯督屬縣追之,而署其子為西曹掾,令喻山賊。賊以景伯不念舊惡,一時俱下。 蕭撝𫝊曰:撝為上州刺史,甞至元日,獄中囚繋,悉放歸家,聴三日然後赴獄,主者争之,撝曰:昔王長、虞延,見稱前史,吾雖寡徳,竊懐景行,以之獲罪,彌所甘心。諸囚荷恩,並依期而至」。 宋如周𫝊曰:「甞有人訴事於如周,謂為經作如州官也,乃曰:某有屈滯,故來訴如州官」。如周曰:爾何小人,敢犯我名?」其人慚謝曰:祗言如周官作如州不知如州官名如周,早知如州官名如周,則不敢喚,如周官作如州」。如周乃笑曰:「令卿自責,見侮反深」。衆咸服其寛雅。稗史彚編曰:唐裴度在中書,左右忽白以失印,聞者莫不變色,度即命張筵舉樂,人不曉其故,夜半宴酣,左右復白印,存度不答,極歡而罷。或問其故,度曰:「此徒出於胥吏軰盜印書劵耳,緩之則存,急則投諸水火,不復更得之矣」。時人服其宏量。 《唐書崔羣𫝊曰:李師道既誅,師古等妻子没入掖廷,帝疑,以問羣羣,請釋之,并還其奴婢貲産,鹽鐡院官權長孺,坐罪抵死,其母髦丐子以養,帝欲赦之,以問宰相,羣曰:陛下幸憐其老,宜即遣使諭㫖,若湏出勅,則無及矣」。於是免死,羣凡啟奏,平恕如此。 崔仁師𫝊曰:仁師為殿中侍御史,時青州有男子謀逆,有司捕支黨,累繋填獄,詔仁師按覆,始至,悉去囚械,為具食湯瀋,以情訊之,坐止魁惡十餘人,他悉原縱。大理寺少卿孫伏伽謂曰:「原雪者衆,誰肯讓死?決囚而事變,奈何?」仁師曰:「治獄主仁恕,豈有知枉不申為身謀哉!」及敕使覆訊諸囚,咸叩頭曰:「崔公仁恕,必無枉者,舉無異詞。 劉肅《大唐新語》曰:盧承慶為吏部尚書,總章初校,內外官考,有一官督運,遭風失米,承慶為之考曰:「監運損糧,考中下」。其人容止自若。承慶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無喜容,亦無愧辭。又改曰:「寵辱不驚,考中上衆推承慶之宏恕」。 宋王溥𫝊曰:李守貞據河中,周祖將兵討之,辟漙為從事。河中平,得賊中文書,多朝貴及藩鎮相交結語,周祖籍其名将按之,溥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願一切焚之,以安反側」。周祖從之。 王超𫝊曰:「超與髙瓊同典禁旅,甞休暇他適,過營壘軍校,不時将迎,瓊命加罰,超以非公行不當加罪」。人稱其恕。 《山堂肆考》曰:宋富彦國少時,甞有詬之者,公聞如不聞,或以告,公曰:「恐指他人」曰:「眀呼公名」。公曰:「天下固有同姓名者」。竟置不問。 宋冦凖𫝊曰:「凖為丁謂䜛貶未㡬」。謂亦南竄,道雷州,遣人以蒸羊迎境上,聞家僮有欲報讐者,乃杜門縱博,毋得出,伺謂行逺乃罷。 《左編》曰:文彥博甞宴,鈐轄𪠘舍,夜久不罷,從卒輒折馬,庌為薪不可遏,軍校白之,座客股栗,彦博曰:「天實寒,可折」。與之神色自若。 又曰:韓琦在大名日,有人獻玉盞二隻,表裡無纎瑕可指,亦絶寳也。每開宴,召客特設一卓,覆以錦衣,置盞其上,一日,酌酒勸座,客俄為一吏誤觸倒,玉盞俱碎,坐客皆愕然,琦神色不動,顧吏曰:「汝誤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宋范純仁𫝊曰:純仁甞曰:吾生平所學,得之忠恕二字,事君立朝接待寮友,親睦宗族,未甞湏臾離此也。 《稗史彚編》曰:范蜀公自許下過洛,與留守文潞公司馬温公飯富鄭公第,㑹有四玉杯,遺温公以為夀,官奴偶碎其一,潞公命申報蜀公曰:「君實當判之」。温公書曰:「玉爵難揮典禮,雖聞於往,記彩雲易散,過差可恕於斯」。人大笑釋之。 《墨荘漫録》曰:歐陽文忠公為政,仁恕多活人,命曰:「此吾先公之志也」。甞曰:「漢法惟殺人者死。後世死刑多矣,故凡於死罪,非已殺人者,多活之。 性理河間劉氏曰:「眀道先生,徳性充完,粹和之氣,盎於面背,樂易多恕,終日怡恱,未甞見其忿厲之容。 又武夷胡氏曰:龜山天資怡曠,濟以學問,充飬有道,徳器早成,積於中者純粹,而閎深見於外者,簡易而平淡,閒居和樂,色笑可親,臨事裁處,不動聲氣,與之逰者,雖羣居終日,㗳然不語飲人以和,而鄙薄之態自不形也。 《宋史》浩𫝊曰:浩喜薦人才,甞擬陳之茂進職與郡,上知之,茂甞毀浩,曰:「卿豈以徳報怨耶?」浩曰:「臣不知有怨,若以為怨而以徳報之,是有心也」。莫濟詆浩尤甚,浩薦濟掌內制,上曰:「濟非議卿者乎?」對曰:「臣不敢以私害公」。 遼耶律阿穆爾𫝊曰統和。初,皇太后稱制,時叛逆之家,兄弟不知情者亦連坐。阿穆爾諫曰:「夫兄弟雖曰同胞,賦性各異,一行逆謀,雖不與知,輒坐以法,是刑及無罪也。自今雖同居兄弟,不知情者免坐」。太后嘉納,著為令。 《金世紀》曰:景祖為人寛恕能容物生,平不見喜慍,推財與人,分衣觧食,無所吝惜,人或忤之,亦不念。 牛徳昌𫝊曰:「徳昌遷萬泉令,屬蒲陜,荐饑羣盗充斥,城門晝閉,徳昌到官,即日開城門,縱百姓出,入榜曰:「民苦饑寒,剽掠鄉聚,以偷旦夕,甚可憐也。能自新者,一不問盗」。皆感激觧散。 元謝讓𫝊曰:讓為刑部尚書,刑部有按讓未署字而誤用印,吏懼,遂私效讓。署事覺,度無損於事,且憐吏以罪廢,遂視之曰:「吾署也」。 《輟耕録》曰:建徳路達嚕噶齊古圖勒丹守贑州路時,有故吏丘往臨江貼補,介其尺牘,見總管茂巴爾,遂即日録用,就遣持俸鈔五十錠餽之,丘竟匿其鈔,後得古圖勒丹書而謝不及此,疑焉,因問之,知為丘匿古圖,勒丹即具書請失謝之罪,丘聞,惶赧令子奉鈔還之,終不受,且為隱其惡,未甞與人言。 眀陶安傳》曰:「安知黃州,賦稅從寛,不以軍用缺乏而苛取於民,不以兵數不足而強逼乎民,百姓恱治」。 眀紀曰:「成祖時,禮部尚書呂震言於皇太子曰:殿下前在南京,數遣中使進案牘,每以殿下過失上聞,上指其妄言,今宜疎此人,皇太子曰:過失,吾豈能無!今至尊既不信之,我又與人計較耶? 眀蹇義𫝊》曰:永樂十九年,三殿灾,特敕廷臣二十六人巡行天下,義及給事中馬俊分巡應天諸府,問軍民疾苦,黜陟文武長吏,義以國家多事,盡法䋲吏人,将不勝斥太甚者數人,餘多寛假。 周忱𫝊曰:「忱以大學士楊榮薦,巡撫江南。先是用大理卿胡槩為巡撫,用法嚴,忱一切治以簡易。凡告訐輒不省,或面訐忱:「公不及胡卿」。忱笑曰:「胡卿敕旨,在袪除民害。朝廷命我,但云撫安,軍民委寄,正不同耳」。 眀紀編年》曰:「夏原吉甞有從𨽻汚所服金織賜衣,懼欲逃吉,曰汚可浣,何懼為!又在部吏捧精微文書押之,因風墨汚吏,懼袒肉以俟吉,曰:汝何與焉?眀日袖至上前,自咎不謹被汚,上命易之。
42
御定淵鑑𩔖函卷二百七十二
URN: ctp:ws88684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