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七》[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浙江通志》卷一百七十七人物
3
儒林。
4
衢州府:
5
南北朝
6
鄭灼《南史》本傳字茂昭,東陽信安人。㓜聰敏,勵志儒學,少受業於皇侃。梁簡文在東宮,雅愛經術,引灼為西省義學士。承聖中,兼中書通事舍人。仕陳,武帝、文帝時,累遷中散大夫,後兼國子博士,未拜,卒。灼性精勤,尤明《三禮》。少時,嘗夢與皇侃遇於塗,侃謂曰:「鄭郎開口」。侃因唾灼口中,自後義理益進。家貧,抄義疏以日繼夜,筆毫盡,每削用之。嘗蔬食講授,多苦心熱,若𤓰時,輒偃臥以𤓰。鎮心起,便讀誦,其篤志如此。
7
8
愼知《禮》傳:詳孝友
9
劉絢《宋史》本傳:字質夫,常山人,以䕃為長子令。歲大旱,府遣吏視傷所,蠲稅財二三,絢力爭不得,封還其掲,請易之。富弼歎曰:「真縣令也」。元祐初,韓維薦其經明行脩,為京兆府敎授,王巖叟、朱光庭又薦為太學博士,卒於官。絢力學不倦,最明於《春秋》。程顥每言:「他人之學,敏則有矣,未易保也。若絢者,吾無疑焉」。《續文獻通考》:絢深於《春秋》作《傳》未就,病劇,尚以例類質其父,垂絶猶道《詩》、《書》語,可謂篤於學者。
10
周穎𢎞治衢州府志:字伯堅,開化人。受業安定胡公,以行義稱,與趙公抃游,抃為諫官,穎嘗移書曰:「當公心以事君,平心以待物,無以難行事,強人主,無以私喜怒,壞公朝賢士大夫」。抃以書進,仁宗欲用之。熙寧詔舉有學術者,守以穎薦賜進士第,授校書郎。王安石問新法何如,對曰:「歌謡甚盛」。因髙誦曰:「市易青苖,一路蕭條,安石不樂出宰。樂清有文集行世,朱子景行堂記》,正介先生周君穎之行,信於鄉而聞於朝,其立言垂訓,褒善貶惡,足以為後世法」。
11
祝常。《兩浙名賢録》:字履中,常山人。從胡安定學,操履端毅,未嘗以辭色借人。登進士第,王安石深器之。時有詔解《三經義》,常出正義,反覆辯難,論者韙之,遂忤安石意,出令平陽。終殿中丞,有《蓬山類苑》、《元誥》、《正謨》諸論及《清高集》,行於世。
12
劉牧,𢎞治衢州府志:西安人,字牧之,登進士,終屯田員外郎。授易數於穆修,著《易解》與《易象鈎隐圖》,王安石誌其墓。
13
吕防明一統志:龍游人,熙寧中進士,有學行。龍游士子,發舉自防始,累官至大中大夫。舊浙江通志》:字大防,嘉祐末,於縣南鷄鳴山設義學,士之慕道從遊者衆,一日登山,見鷄鳴棘叢中,張羅飼之,得白金十數鎰,輸之官。
14
江緯《兩浙名賢録》:字彥文,常山人。元符三年,以太學生上封事哲宗召對稱㫖,賜進士及第。緯精於經學,口授諸生,能發前儒未發之㫖。從子少齊少虞、漢皆從受業,若負笈而至者,則汪藻、程俱、李處業、趙子盡等七人擢科顯仕,時人指為「文中虎」,遂扁講學之所,曰「七賢堂」。紹興間任太常少卿,以言事忤時,乞身歸老卒。
15
江躋𢎞治衢州府志:常山人,字元壽,登大觀二年進士第,為殿中侍御史。在朝論事,以正心誠意為本。紹興初,率全臺攻丞相朱勝非,更五六疏忤㫖,一時俱罷,後髙宗思之,賜手詔,以司農卿召,未及用,卒,贈銀青光祿大夫。
16
徐存𢎞治衢州府志,字誠叟,江山人,從龜山楊時學、朱熹來訪,甚佩服,有《六經講義》、《中庸》、《論》、《孟》《解》,門人如周賁、周孚、柴衛、鄭雍、陸律、江泳,後皆知名。方輿《勝覽》:逸平先生徐存受業於程氏之門,人學與行高講道於家,弟子自逺至者,常以百數。
17
柴,禹聲。嘉靖浙江通志》,字元振,衢州人。受業於楊龜山,屢魁鄉薦,學者宗之。紹興間,髙閌擢國子司業,以禹聲堪充史館,特薦於朝。兄禹功,字懋績,晚亦遊龜山之門。
18
夏僎《兩浙名賢録》,字元肅,龍游人,與周升、繆景仁為友,皆以明經敎授,時號「三俊」。俱舉進士。僎常語其徒曰:「文雖小技,自有上達之理,但為科舉所累,故判本末為兩途耳」。著有《柯山書解》。
19
劉愚《宋史》本傳,字必明,龍游人。幼警敏方學,弱冠入太學,有聲受業者甚衆。上舍釋褐,居第一,調江陵府敎授。早晚為諸生講說,同僚相率以聴。移安鄉縣令,民不見吏而賦自足。邑有范仲淹,讀書地,為繪像立祠,士競知勸雅,不樂仕進,遂致仕。頽垣敗壁,蓬蒿蕭然。著書自適,《書》、《禮》、《語》、《孟》,皆有解。年八十三卒,門人私諡曰謙靖先生。
20
鄒補之嘉靖,浙江通志,字公袞,開化人,受業朱、呂之門,淳熙初舉進士,判江寧府。著有《春秋語孟注兵書解》、《宋朝職畧》等書。
21
江介舊《浙江通志》:字邦直,開化人。少穎悟。一日讀程子書,至「水清性善」之說,大有感悟。復與朱子相講,明官數郡,皆有惠政,士民爭繪像立祠。轉奉議郎,卒。
22
鄭升之𢎞治衢州府志,字公明。師徐存,擢進士第,除學官。嘗論學術之害,莫甚老莊,乞勿命,題論甚切。至召試館職,後為吏部郎,守賀州。有文集。
23
24
江孚𢎞治衢州府志:常山人,受業於金華許文懿公之門,以《書經》中,至順壬申科鄉第。考官劉岳申、葉峴見孚《龍虎臺賦》驚異,將上之,尋以罷科而止。時選賦者類聚五百餘篇,僉以孚作為最刻,為學者矜式弟起,詞氣雄辯,與伯兄叔戴齊名,人號「三江先生」云。
25
魯貞,明一統志:開化人,著有《春秋》。案斷,《中庸》解《易》注,余闕薦之,不起。𢎞治衢州府。志貞,字起元,元統二年舉人。
26
明。
27
何初明一統志:常山人,博通經史。洪武中,知仁化縣,遷巴東敎諭,召修書,傳書成,調開化。造就人才,士風為之益振。
28
徐蘭𢎞治衢州府。志字與善,開化人。洪武初,入試京闈。官至助敎,通《五經》,尤精於書。所著有《書經體要》。門人歐陽齊進於朝,有自鳴藁》、《鳴陽藁》、《五經格式,蔵於家,有為學次第傳於世。
29
吾冔分省人物考,字景瑞,開化人。通書、易、春秋,以鄉舉入太學,與蘭谿章懋、安福劉戩、四明楊守阯友責善,輔仁多所禆益。旣而諸子皆舉進士,冔太息曰:「親老矣,尚擇祿為耶?」就江浦敎諭,迎父就養,敎以敦本力踐為先務。鑿池種蓮亭其中,曰求樂與莊行。人㫤洒然於吟風弄月之趣,乆之,乞終養歸,朝夕養志不違,執親喪一於禮,老猶毀頓。與弟
ctextchar:266
友愛無間,復遠祖祠田,歲時祭,掃胥宴集以合族焉。冔、學專為已不溺於記誦辭章之習,四方來學者,履常滿冔書太極西銘,示為學本。原又謂學者曰:「學須養,氣氣充,即天下事無不可辦者」。人士即其所居稱文山先生。兩浙名賢録,著有朱子讀書法、還山稿、五箴解等書。
30
鄭伉《獻徵録:字孔明,常山人。十三,讀《易》治,舉子業,二十為博士弟子,及省試,一再不合,棄之曰:「顯親揚名,恐不在是也」。乃走豐城,拜於丁潛軒之門,求踐履實學,時年三十餘矣,復見呉康齋於崇仁,康齊曰:「此間工夫非朝夕可得,恐誤子逺來」。對曰:「此心放逸已乆,求先生復之耳,敢欲速乎?」因受小學,日自驗於身心,徐得聞四子六籍之要乆之,於道有見,乃歸築室於龍池之上,日取諸儒議論,一切折衷於朱子,一時名公若章、楓山吾文山、張東白,皆與相可否,著有《易》義發《明卦贊》、《讀史管見》、《觀物餘論》、《蛙鳴集》。
31
王璣傳詳《名臣》
32
徐璉舊浙江通志》字良器,開化人,號南澗師,表學宮務敦踐履。宋鴻。兩浙名賢録》:字用儀,開化人,學務深潛,每事必求實踐,受易於吾冔,為所器重,四方從遊者甚衆。端本正業,多所造就,司訓宜興,以道自尊,士民愛慕,人人以為父師,手不釋卷,對妻子如嚴賔,至於聲利泊然,若遺人不得窺其際也。卒於官。著有白石漁溪、慈石缶音諸稿。
33
周積儒林録,字以善,號二峰,江山人。少遊章楓山門,後復受《易》於蔡虛齋。庚午舉於鄉,聞玉陽明倡道東南,往師事之。初疑知行合一之說,陽明反覆,示以立誠之道,遂超然有悟。嘉靖丙戍,謁選,授南安推官,有古循良風。陽明將大軍征思南,供給調度。自廣班師度大庾,得疾薨。積躬親殯殮,心喪三年如一日。陞知沅州,政聲大起。遷德王府長史。踰年致仕歸。年踰八十,猶矻矻如壯夫。性喜講學,晚年矯其弊曰:「為學如治病,學不身體力行,是徒講藥方類也」。人以為至言。卒,年八十三。徐霈衢州府志,字孔霖,江山人。嘉靖辛丑進士。師王守仁,悟良知之㫖,為監察御史。抗疏救夏言,廷杖,出為河南督,學造士尤多。轉廣東布政使,以清介聞。致仕歸。築書舍於東溪,著書談道,老而不倦。壽九十五。
34
王之稷舊浙江通志:字惟烈,西安人。登嘉靖癸邜鄉薦,從李襄敏講王陽明學,初仕含山令,加意惠民,遷達州守,政績益著,鐫《六經要㫖》及《䝉訓》、《女訓》、《家禮》、《小學》諸書,以勸後學生平純孝、周恤宗族、惠施戚里、身心性命之學,措諸躬行。子任衡亦以學行稱。
35
葉秉敬西安縣志,字敬君,弱冠擢省魁,萬厯辛丑成進士,𣙜荆闗有寛,政守大梁,督學中州,士民稱之,叅江藩,以憂歸,起荊西,尋移南,瑞未行,卒。秉敬淹貫萬卷,著述鴻富,擁臯比講學四方,請益盈戶,外撰書凡四十餘種,海內稱為名儒。
36
方應祥,《衢州府志》,字孟旋,西安人。為文根極性命,自闢阡陌,非六經語不道。萬厯丙辰進士,授南兵部職方郎,例多餽遺,應祥悉卻除之。轉祠部郎,厯陞提督山東學政。奔母喪歸,尋卒。應祥山居時,講求性命之學,從逰者踵相接,遂擴廬舍以居之,發明身心性命之㫖循循善誘誨之不倦,人比其功,不下濓溪伊川云。
37
蔣泰賔《開化縣志》,字嘉仲。性孝友,清介嚴正,不妄友一人。以貢入南雍,選職未就,遂杜門不出,聚後輩講學,年八旬,手未嘗釋卷。著有三經秘録、易存詩,可《春秋》取銑溪山堂詩文》四卷。一日無疾,坐逝,及門,誄之曰:「在漢林宗在宋康節,靜修魯齋,先生弗屑」。時以為確論。
38
嚴州府:
39
40
喻樗《宋史》本傳,字子才,其先南昌人,後徙嚴。少慕伊、洛之學,中建炎三年進士第。趙鼎去,樞密居常山,樗往謁,因諷之曰:「公之事上,當使啟沃多而施行,少啟沃之際,當使誠意多而語言少」。鼎竒之,都督川陜荆襄辟為屬。紹興初,髙宗親征,樗見鼎曰:「公度此舉,果出萬全乎?」鼎曰:「義不可更屈,故贊上行耳。事之濟否,非鼎所知也」。樗曰:「然則當思歸路」。鼎曰:「䇿安出?」樗曰:「張德逺有重望居閩,莫若使其為江、淮、荊、浙、福建等路宣撫使,俾以諸道兵赴闕下,命下之日,府庫軍旅錢榖皆得專之,宣撫來路,即朝廷歸路也」。鼎入奏,起浚知樞密院事,浚至,執鼎手曰:「此行舉措皆合人心」。鼎笑曰:「子才之功也」。於是往來鼎、浚間多所禆益,授秘書省正字,樗與、張九成皆言和議非便,秦檜既主和,出知舒州,懐寜縣,通判衡州,已而致仕,起為大宗正丞,轉工部員外郎,出知蘄州。孝宗即位,用為提舉浙東常平,以治績聞。淳熙七年,卒。嚴陵志:樗,建德人,號玉泉,著有《中庸大學》、《論語解》及《玉泉語録行世。方慤兩浙名賢録:字性夫,桐廬人。性至孝,父死,廬墓三年,領鄉薦,表進《禮記》解於朝。詔賜上,含釋褐而頒其書於天下,學者宗之,居官以剛亷稱,家置萬卷。書堂雖老,手不釋卷。朱文公嘗曰:「方氏《禮記解儘有說得好處,不可以其新學而黜之」。
41
錢時嚴陵志,字子是,淳安人。弱冠淹通經史,以《易》領漕舉絶意仕進,究明理學。遊慈湖之門,為高弟袁甫持節江東,創象山書院,延主講席,學者興起,相臣喬行簡薦之朝,授秘閣校勘。下有司令取所著《尚書演義學》、《詩管見》、《周易釋傳》、《四書管見》、《兩漢筆記》繳進。未幾,出佐浙東倉幕,召入史館,除檢閱。丐祠,授江東帥屬,歸。淳祐五年卒。慈湖嘗為書「融堂」二大字,門人稱融堂先生。有《國朝編年春秋大㫖》、《百行冠冕、冠婚記》、《蜀阜前後稿》、《嘉定講書稿》、《英烈廟實録》、《錦江雜著》諸書,行於世。郡守季鏞、縣令虞兟各肖其像,祠於學
42
詹儀之。明一統志遂安人,時張栻守郡,吕祖謙分敎儀之日,以學問為事。嚴陵志,字體仁,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淳熙二年,知信州。及帥廣東,首以濓溪舊治,立祠曲江上,後論廣鹽、官鬻之弊,孝宗韙之,除吏部侍郎、知靜江府。代者中以飛語,遂有袁州之行,既歸而殁,公論惜之。
43
徐孝恭《嚴陵志》,字季中,淳安人,與兄孝寧孝友,自邑郭遷河溪,杜門讀書,《五經》皆精究,而孝恭尤深於易,人號「五經徐氏,隆興、淳熙間,兄弟聨登進士第,孝恭主德化簿,政敎兼善士,多從之。趙彦肅兩浙名賢録》:字子欽,建德人,天資孝友,務聖賢之學,窮理盡性,弗深造,自得弗措也。登乾道進士第,宰臣周必大薦之甚力,彦肅益以近名為嫌,仕至寧海軍節度推官,著有《易說、廣雜學辨士冠、士昏饋食圖,行於世,朱文公觀其書,嘆曰:「近世未有如此㸔文字者」,學者稱復齋先生。胡子亷,嚴陵志:淳安人,自幼愼重,不茍言笑,弱冠博極羣籍,不肯作舉子文字,聞東萊吕成公之學,遂從之遊,盡得其趣,窮居樂道,以終其身。
44
方鎔兩浙名賢録:字伯冶,淳安人。兩魁郡試,後棄去,盡心聖賢知行之學,每曰:「人與天地對立者,文藝云乎哉!」日訓諸子所講明,必以窮理盡性為先,至應事接物,則以持敬實踐為功」。二子,逢辰、逢振,前後及第,乃曰:「吾昔以為不足為者,爾曹勿謂足也」。厯官,奉直大夫、兩淮制置司叅謀官。胡應璣、嚴陵志,字粹翁,淳安人,講明性理之學,隠居敎授,不求仕進,著理髓三卷,學者宗之。洪揚祖。兩浙名賢録:鎮東節度判官璞之子,嘗從袁甫、錢時講貫義理之學,以切直忤時,調寜浦敎授,辟廣西帥幕,論嶺南買鹽及橫山,以錢易馬事,多所禆益。遷京教,除太博,置登善録,士多嚮風,召試館職,除正字輪對者三,懇懇以正心誠意啓沃, ,號溪,有文集蔵於家。
45
吕人龍萬厯《嚴州府志》:字首之,淳安人,登景定三年進士第。嘗受業錢融堂之門,講明義理所造,日高胸次灑,然有浴沂詠歸氣象。學者因其所居,稱為鳯山先生」。有《鳳山集》行世。
46
陸震發,萬厯嚴州府志:字德甫,淳安人。少聰敏淹洽,而尤明於春秋。淳祐中,知州王佖薦之朝,以親老,乞鄉校官就養,乃授學諭。嘗譔修學記云:「人心本自虛明廣,大無賢不肖,均具至理,特患物於物而不能物物耳,其修已敎人」一本諸此」。著有春秋講義藂志一卷。
47
方逢辰《廣輿記》:淳安人,鎔子,舉進士第一,官吏部尚書,因賈似道秉政,遂乞歸。杜門講學,稱蛟峯先生。嘉靖《浙江通志》:元世祖詔起之,辭不赴,卒於家。逢辰無書不讀,而㑹極於周、程諸子之學,所至以敎化為先務,以繼徃開來為己任。著有《孝經解》、《易外傳》、《尚書釋傳》、《大學、中庸註釋、格、物入門》諸書。嚴陵志字君錫,初名夢魁,理宗改今名。度宗賜手詔云:「近進士一科,文章盛而古意衰。卿以儒碩創家塾,以程、朱之學淑其徒,朕甚嘉之」。其眷遇如此。
48
方逢振,嚴陵志:字君玉,逢辰弟。登,景定三年進士第,厯太府寺簿。宋亡退,隠聚徒講學於石峽書院以終焉,學者稱山房先生。
49
傅崧之嚴陵志,字宗山,壽昌人。刻志好學,通《詩》、《書》、《戴禮》。弱冠,以兩經領鄉薦,鄉人尊之,稱平齋先生。咸淳四年,與子明龍同登進士第,而崧之為榜眼,授慶元觀察推官,以內艱不赴。服闋,丞相馬廷鸞言於朝,調平江觀察推官,以勤政卒。
50
何逢原兩浙名賢録》,字文瀾,分水人。咸淳中累官中書。含人陳時政十事,言甚剴切,已而引疾去。至元中,薦授福建儒學提舉,辭不赴,卒於家。逢原耑究經史,旁通隂陽、星厯醫藥之書,著有《易》《詩書通㫖》、《四書解說》、《玉華集》若干卷,蔵於家。
51
何夢桂嘉靖《浙江通志》:字巖叟,淳安人,咸淳進士,為太常博士,歴監察御史。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等書。《嚴陵志》:元初,御史程文海薦之朝,授江西儒學提舉,不赴。築室小有源,著書自娯,學者稱為潛齋先生。
52
魏新之《嚴陵志》:桐廬人,受業於方蛟峯,得程、朱性理之學,登咸淳七年進士第,除鄞府敎授,歸隐鄉里,學者稱石川先生。
53
方一䕫萬厯《嚴州府志》:字時佐,淳安人。幼承家訓壯,與何潛齋諸老游,學問該博,行誼醇篤,應薦領敎郡庠,未幾,退隐富山,授徒講學,門人稱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54
55
夏希賢《嚴陵志》:淳安人究明性理,洞詣本原,而㑹其極於象山慈湖之要,杜門不出者三十餘年,家貧泰然,有古君子風,學者稱之曰「自然先生子清之、大之、潛之,皆承家學」。
56
方道叡,嘉靖,浙江通志,字以愚,淳安人。至順二年進士,授翰林編修。所撰后妃功臣諸傳,筆削大義,獨斷於心,無能議者。調嘉興推官,凡讞囚必脫其桎梏,賜之飲食,溫言和氣,以探眞情。再調杭州判官,引疾歸。著有春秋集釋》十卷,《愚泉集、詩稿》十卷、詩、說文說各一卷。
57
邵大椿《嚴陵志》:字春叟,壽昌人,號顧齋。年十二,領鄉魁,赴南省,不利歸,益勵志明於理學。厯壽昌龍㳺,敎諭主晦菴書院山長。元初,士子溺於辭章之習,大椿倡明理學,以淑人心,學者始知所趨向。著有《四書講義》若干卷。
58
魯淵傳詳忠臣
59
明。
60
張復嚴陵志,字明善,淳安人。德性宏毅,博通《五經》,而尤邃於《春秋》。郡守親聘司訓郡,庠學者翕然宗之,稱為書。隠先生著有《春秋中的》一卷,至今論《淳安春秋》者,必曰吳朝陽、宋夢鼎、魯道源、張明善四先生云。
61
洪源萬厯,《嚴州府志,字子泉,享安人。少知問學,尤精於《易》。洪武中,以太學生授安仁學諭,專以明道務實為先。每謂諸生曰:「講學須明聞道,須行母飾外,以叨虛名」。厯敎滁州、邵武福州,持心如一日。既卒,以子璵貴,贈工部主事。
62
鄭棠《夀昌縣志》:字景召,少從鄉先生邵顧齋,明性理之學,且逺宗東萊之𫝊邑,生儒皆師事之,質以經史奥義,口如涌泉。浙江分巡,魏觀延見,甚加禮焉。嘗歎曰:「道學淵源,文章富贍,近代莫及也」。劉候萬厯《嚴州府志》,字原道,一字伯元,壽昌人,年十九,以《詩經》領正德庚午鄉薦,受業陽明先生,學有源委。嘉靖十三年,提學林雲同聘主天眞書院,一時學者皆趨焉。
63
洪鼐《兩浙名賢録》:字廷器,壽昌人。數歲,父口授尚書,過耳不忘。稍長,博綜子史百家,下筆千言,立就父喪哀毁肖像於室,旦夕饋食如事生領。正德庚午鄉薦,授福建邵武敎諭,廣置學舍,館諸生之貧者而衣食之。薦推國子助敎,出判鳳陽,歸築室蓮谷,精研理學,貫通《六經妙契》,一中之㫖,毅然以明道為任,士類宗之。著有《讀易索隠》、《大學叅義》、《中庸通㫖》、《八詠析言》等書,行於世。
64
陳瑭厯《嚴州府志》:字良用,建德人。嘉靖壬午舉人,與同邑俞淳從章懋游,後授長泰知縣,有聲,擢刑部主事。淳授博羅訓,擢鄱陽諭,今祀博羅。
65
方應時萬厯《嚴州府志》:字以中,遂安人,銳志潛修一宗紫陽之學為諸生,即請邑令復瀛山書院,建格致堂以祀文公,舉孝亷則延錢塘王先生,汝止登格致堂講學不輟。迨令長泰,故朱子所治邑也。舊有祠祀會,時宰議廢宇內書院,是祠亦在毀中,應時力請當道,特疏留祀,陞南繕部郎,肅清𣙜政,告歸剏宗祠,仍仿文公家禮,刻《復古維風録、瀛山書院志》、《讀書漫興稿》。
66
溫州府:
67
68
王景山萬厯温州府志》:初名開祖,永嘉人,登皇祐第,不調而歸。時伊、洛諸儒未作景山,獨能發明經藴,著《儒志編》曰:「復者性之宅,無妄者誠之源」。又曰:學者離性而言情,奚情之不惡。為東嘉道學,倡郡守楊蟠立儒志,坊表之學者稱儒志。先生儒志編序先哲王氏,景山舉進士,以所如不合,退與其徒。講學所著,僅存此編。其言曰:孟子以來,道學不明,吾欲述堯、舜之道,論文、武之治,杜滛邪之路,闢皇極之門,非有所見,而能為是言哉!」
69
周行已萬厯《溫州府志》:字恭叔,永嘉人,風儀秀整,語音如鐘,讀書十行俱下,時尚新學行,已獨往伊洛,從二程子遊,作顔子不貳,過論伊川,可之登元祐第。宣和初,除秘書省正字,卒於鄆,有文集三十卷,方輿勝覧行,已為太學博士,求便養親,詔授本州敎授,發明《中庸》之㫖,此邦始知有伊、洛之學。舊《浙江通志》:族孫去非為張南軒高弟。
70
許景衡傳詳忠臣
71
劉安節 劉安上,萬厯《溫州府志》:安節字元承,永嘉人。登元符第,召對便殿,言東宮宜擇宮屬,及論奢儉,與君子小人和同之異,上稱善。除監察御史,後謫知饒州,徙宣州。饒民遮道泣留,謂:「吾饒自范文正後,惟安節一人,宣州大水大疫,頼安節全活以萬計」。猾胥相戒曰:「神可欺,公不可欺」。卒於官,部使者表其勤民致死,詔官其子誠。弟安上,字元禮,鄉里號「二劉」,登紹聖第,徽宗稱其藴藉有大臣體。除監察御史,歴官右諫議大夫、中書舍人、給事中,終朝請大夫、文安縣開國男。方輿勝覽安節、紹聖間,與弟安上從程氏學,俱以學行見推鄉里。
72
戴述明一統志,字明仲,永嘉人。元符中進士。嘗從程伊川求成己之學,仕至臨江太守。弟迅,亦以文學稱。
73
趙霄萬厯《溫州府志》:字彥昭,瑞安人。博學通今古,十歲賦猛虎行鄉先生,咸竒之,少孤析産悉以屬兄。入太學,登崇寧第,為濟州敎授。導學者以篤學力行,不專事科舉,東方土俗為之變名,聞京師,召處辟雍、李彥立一見稱為趙顔子,官承事郎
74
張煇,明一統志:永嘉人。喜問學,雖老儒莫能。逮政和初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敷文閣待制、萬厯溫州府。志輝,字子充。自《六經》、《諸子》、《歴代》、《史記》下至百家之說,皆辨析精微,議論亹亹。居喪哀毀,廬墓三年,有甘露降庭,日從事治氣養心之術,學者從之益衆。嘗摭古人行事,斷以已意,曰《草堂語録》,人稱草堂先生。子孝愷,字思豫,力學尚節義,登紹興庚辰第,終兵部架閣。
75
林石,明一統志:瑞安人。時王安石新經盛行,石獨以《春秋》學敎授鄉閭,學者稱塘奧先生。《萬厯溫州府志》:石字介夫,初習進士聲律,旣而曰:「古人之學,不如是也」。遂刻意諸經。後《春秋》為時所禁,絶意仕進,躬耕養母。郡丞趙㞦、邑令朱著同謁其母,或偕石游山林間。所至唱和,有《三游集》。
76
《沈躬行》,萬厯溫州府志》字彬老,永嘉人。始從塘奧林氏,後從伊川程氏、藍田呂氏。其學以《中庸》、《大學》為本,篤信而力行之,故能卓然以聖賢為依。歸平居色怡氣和似不能言,及辨是非,則毅然不可奪。從弟琪,字東美,亦以行義稱。
77
《蔣元中嘉靖,《浙江通志》:永嘉人,力學多聞。元豐中作新太學,與郡人周行已等八人皆見道超,卓為四方學者。矜式《溫州府志》,元中著經不可使易知,一論太學刻於石。紹興初,郡守張九成下車詣學,口誦此論,後學益知向方,自周恭叔至元中稱元豐太學九先生。
78
鮑若雨萬厯《温州府志》,字商霖,嘗構亭於所居之雁池,扁曰敬亭。値宣和方寇之亂,率鄉人捍禦,有司奏功第一,不受賞。著有《程門問答録》、《敬亭文集》、張繹《敬亭記》。商霖自永嘉來學於伊川先生,勤苦自勵,早夜孜孜,不舍先生,門人以為畏友。
79
謝佃萬厯,温州府志,字用休,瑞安人。游洛從伊川學永嘉,洛學自許景衡始,而用休與潘旻繼之。今程氏全書與伊、洛淵源所載問答皆根據至理,其所得深矣。後以賢良薦知閤門事卒。潘旻,字子文,瑞安人,與鮑若雨、謝用休同入洛,從伊川學,性資敏,悟博極羣書,隐居不仕。
80
陳經正,萬厯《溫州府志:字貴一,平陽人。慕伊、洛之學,與弟經邦經德經郛、永嘉鮑若雨俱受業二程之門。經邦字貴新,大觀三年進士,終迪功郎。有問答,見《二程全書》及《伊洛淵源》、《東嘉先哲》、《江南文獻》等録。
81
湯建嘉靖浙江通志》,字達可,樂清人。於天文、地理、古今制度考覈精詳,以其學授徒,學者稱為藝堂先生。每夙興,必讀《易》一卦,退與朋友商論,欣欣自得。年踰八十,卒。有詩衍義、《論語》、《道德經》解、宋之才《東甌詩集》,字廷佐,瑞安人,登宣和第嘉靖《浙江通志》之才,學於楊時,遂祖程氏學敎。授京兆府,每言:「士負卓犖竒材皆可入,聖賢之域,患速售耳」。故深務韜養,積十八年不易。初,官丁母憂,服除,入為校書郎,遷司業,權禮部侍郎,乞去。之才性恬靜寡慾,操履潔白,難進易退。雖歴仕五十年,而屏處之日居多。
82
丁昌期。《兩浙名賢録》:永嘉人,以明經篤行師,表後進,嘗作醉經堂,鄉人尊之曰:「經行先生,三子寛夫三舉鄉貢亷,夫舉八行志:夫登紹興進士第,俱好古力學,日侍父側,弟兄商論如師友,不為茍且,曰:「此理天下所共,不可為家庭,屈執親喪,斥去浮屠,歲時祭享,一遵古禮」。
83
陳鵬飛,萬厯《溫州府志》,字少南,永嘉人。其學不為章句,新說,必本人倫正論,而趨於深厚,兩舉於鄉,俱第一。登紹興第,調鄞簿,召為太學博士兼崇政殿說書,遷禮部郎。初,秦檜子熺在,永嘉從鵬飛學,至是為侍郎,所下文案多臆決,鵬飛每批其後還之,熺寖不平。及侍經筵,講天王來歸惠公仲子之賵。髙宗忽問:母以子貴何如?」鵬飛以正對,謂公羊之說非是。時檜欲尊崇太母以效容悅,大怒,諷言者劾鵬,飛譏議崇寧典禮,謫惠州,卒。有詩書《解》、《羅浮集》十卷。
84
鄭伯熊,萬厯《温州府志》,字景望,永嘉人。德行夙成,尤邃經學。登紹興第,厯國子司業、宗正少卿乞外,以龍圖閣知寧國府,卒,諡文肅。紹興末,伊、洛之學稍息,復於伯熊得之,弟伯英、伯海皆知名,由是永嘉之學宗鄭氏,有《鄭景望集》。伯英所著有《歸愚翁集》。
85
鄭汝諧《兩浙名賢録》,字熙績,平陽人。操行純固,言動必謹於禮,博學强記,老不釋卷,經史百氏、器數、刑名之書,無所不覽,時號「武庫」。紹興中,入太學,會本朝稱壽,覃恩封其母,乃曰:「吾母為命婦,吾復何求?」於是歸隐。
86
蔡幼學傳詳《名臣》
87
陳傅良。《宋史》本傳:字君舉,瑞安人。為文自成一家,從者雲合。永嘉鄭伯熊、薛季宣皆以學行聞,傅良師事之。入太學,與張栻、呂祖謙友善,登進士甲科,敎授泰州,改太學録,出判福州,知桂陽軍,除吏部員外郎。輪對,以《周禮說》十三篇上,遷秘書少監兼權中書舍人。帝疾稍平,過重華宮,明年重明節,復以疾不往。傅良上疏,帝將從之,百官班立以俟。帝出至御屏,后挽帝囘,傅良趨上引裾,后叱之,傅良哭於庭,后益怒,傅良下殿徑行。寧宗即位,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會詔朱熹與在位宮觀,傅良言:「熹難進易退,內批之下,舉朝驚愕,臣不敢書行」。熹於是進寳文閣待制。嘉泰二年,授集英殿修撰,進寳謨閣待制,終於家。諡文節。著有《詩解詀》、《周禮說》、《春秋後傳》、《左氏章指》行於世。《萬厯《溫州府志》,學者稱止齋先生子求已登科,終雷州倅。
88
戴溪《宋史》本傳,字少望,永嘉人,有文名。淳熙五年,省試第一,由禮部郎中凡六轉,為太子詹事兼秘書監。景獻太子命類《易》、《詩》、《書》、《春秋》、《語》、《孟》、《資治通鑑》,各為說以進。權工部尚書,除華文閣學士。嘉定八年致仕,卒。贈端明殿學士,諡文端。萬厯《溫州府志》:太子親書「明經」字扁其堂,學者稱岷隱先生,有《岷隐集》。孫栩,字文子,登嘉定第,為秘書郎,有《五經說》。
89
葉適傳詳《名臣》
90
張淳《兩浙名賢録》:字忠父,永嘉人,工古文,尤習冠、婚、喪祭、古禮,其器制損益,考訂無遺,校讐《儀禮》為之句讀,欲考禮者必請正焉。《朱子通解》首引用其說,試特奏,得初品官,不出仕。朝廷知其賢,屢命監南嶽廟,凡五任,竟不食其祿。人問之,曰:「國家養賢,豈俟請耶?」卒隱約以終。
91
葉味道《宋史》本傳,初名賀孫,以字行,更字知道,溫州人。刻志好古。師事朱熹,試禮部第一。時偽學禁行,味道對䇿率本程頤無所避。既下第,復從熹於武夷山中學禁開,登嘉定十三年進士第,遷宗學諭,輪對言:「人主務學,天下之福也,必堅志氣以守所學,謹幾㣲以驗所學,正綱常以勵所學,用忠言以充所學」。從臣薦味道可為講官,乃授太學博士兼崇政殿說書,帝疑伯有之事渉於誕,味道對曰:「隂陽二氣之散聚,雖天地不能易,有死而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欝結不散者,其變也!」葢諷皇子竤事、三京用師、廷臣邊閫交進機㑹之說,味道進議狀,以為開邊寖濶應援,倍難洛師,尋以敗聞,人謂見微慮逺,遷秘書著作佐郎,卒。所著《四書說》、《大學講義》、《祭法宗廟郊社外傳、經筵口奏、故事議義、萬厯溫州府志》景定間,諡文修。
92
周端朝傳詳名臣
93
陳埴嘉靖,浙江通志》字器之,永嘉人。從朱子于武夷所見超卓。紹定間,趙善湘建明道書院,辟主講席,四方學者從游數百人,稱為潛室先生。埴舉進士,以通直郎致仕。著有禹貢辨、洪範解、王制章句、木鐘集。
94
林武萬厯《溫州府志》:字景文,永嘉人。孝友沖約,博通經史。朱熹講道武、夷、武徒,歩從之,受《中庸》衣錦之㫖,歸扁其室曰「尚絅」,輯平日所聞為語錄」。後以恩科授河池縣尉,秩滿廣漕,交辟不就,歲歉賑及逺邇子㵑孫知桞州孫璹、夢桂俱登科
95
包定永嘉縣志,字定之。治《春秋書禮三經。聞晦菴自同安歸奉於家,講學白鹿洞,相從論道。著有《中庸解,疑孟子答問》、《池州語録》
96
戴栩《兩浙名賢録》,字文子,永嘉人。登嘉定第,遷秘書郎,為湖南安撫叅議官,卒。栩少師水心,葉適得其㫖,要嘗曰:「《詩》壊於衛宏之序,《春秋》誤於《公羊》之傳,《易》繇於三聖,《繫》爻《彖》《象》之互入《書》,失於孔壁《序》傳,簡編之相亂。《周禮》特周公大約之書,當時有未必盡行者」,識者是之。所著有《五經說》、《諸子辨論》、《東都要畧》。
97
翁巖壽萬厯温州府志,字如山,初名䕫,永嘉人,登淳祐第,調永州敎授,以憂歸,性行純固師陳埴,盡得㣲言奧義,從學日衆,嘗令人讀《近思錄》,曰:此讀書之梯級也。又令觀言行録》曰:此為人之標凖也,其學以修身勵行為務,學者尊為庻善先生。
98
胡子實,萬厯《溫州府志》:初名希孟,字醇子,永嘉人。力學不怠於《四書》,所得尤深。鄭滁孫尹樂清創宗晦書院,請主敎習,多士歸之。德祐末,帶行國子監簿,使明州,卒。著有《講義習史管見》。
99
100
史伯璿萬厯温州府志》,字文璣,平陽人。幼嗜學强記,博通經史及諸子百家之說,精究《四書》,深得朱子之㫖。時說與朱子背馳者多,乃著《四書管窺》以辨明之,又著《管窺外編》,論諸經史、天文、地理、古今、制度、名物,學者傳誦焉。人勸之仕,則曰:「讀書本以善身為仕,而學豈吾志也?」遂隐居終身。繆主一。《兩浙名賢録》:號天隐,永嘉人,從葉味道遊,博學強記,補國學生,通《易》、書、禮、三經。賈似道蕪湖之敗,主一與同舍生伏闕上書攻之。德祐初,以疾告歸,隐居敎授,晚年雙目皆瞽。大德間,郡守亷希憲延為郡庠經師,時初製大成樂禮器、祭服、制度、儀式,必諮詢之主,一諳練典故,記憶不衰,與人言亹亹無倦。年八十餘,卒有易精藴、論學軌範》、《尚書說、禮記通考、天隐集》。
101
章仕堯萬厯《溫州府志》,字時雍,平陽人。通經史,深究《四書》,閫奥時方,尊顯程、朱之學。仕堯研精覃思,發明𫝊意,嘗曰:「時之治亂,由於人心之邪正。心之邪正,由於學術之醇疵」。識者以為名言。蔣允文、趙次誠等皆其弟子,後進言義理之學,必稱仕堯云。
102
陳剛《兩浙名賢録》:字公潛,平陽人。受業胡石塘之門,晝夜研索,遂通《易》、《詩》、《書》三經㫖要,嘗著《五經問難》、《四書通辨》、《渾天儀說》、《厯代官制說》、《禹貢、洪範》,手鈔文章學西京詩賦,效魏、晉父母皆八十,孝養至篤,敎授弟子堂上之席,嘗滿鄉里,皆稱曰潛齋先生。
103
明。
104
季應《東甌集傳》,字均饒,號恥菴,又號菌翁,瑞安人。萬厯温州府。志》少穎悟,受《春秋》,於高則誠,旣而得闗閩,全書讀之,於天道性命之微,古今事物之理靡不究。嘗曰:「窮經以致其用,反躬以踐其實。不如是,讀書奚益」。洪武中,以明經薦,未幾,告老歸,年八十三卒。
105
王淵《兩浙名賢録》:字如淵,永嘉人,景山九世孫。通《詩》、《書》二經。洪武三年舉進士,以疾告歸。淵性急直,毅然以作興後學為已任,貧而來學者輒以衣糧資給之。所著有《詩書題斷蓮塘稿》。
106
徐興祖,萬厯《溫州府志》:字宗起,平陽人。受學於史文璣,明《易》、《詩》、《書》、三《經》。洪武壬子鄉舉,授溫州府學敎授,以性理之學敎導諸生,咸尊之曰横陽先生。其門人張文選,字士銓,永嘉人。永樂丙戍進士,選庶吉士。著有《易經講義》、《四書訓解》。
107
葉挺萬厯,溫州府志,字允疇,永嘉人。穎悟絶人,聞方祖安徐,裕軒得理學於蒼巖,師事之,遂達性命之藴。正統間,郡以明經薦,力辭,隱居敎授。所著有理氣圖、說、學庸訓、詩文遺稿,鄉稱尚志先生、王叔果分省人物考,字育德,永嘉人。嘉靖庚戍進士,授兵部職方主事,累遷湖廣右恭議,擢廣東按察司副使。歸里,遂杜門不復出。旣感脾疾,就枕若寐,熟者撼之逝矣,年七十三。著有永嘉志、半山蔵稿、萬厯溫州府志。叔果潛修考古,無一日去書所耑精者六經性理之學,嘗輯象山語畧,明其非禪,取晦翁晚年之論不相二者,合為一録。又以陽明先生指心之良知是為聖,欲學者惺惺不昧,以明乎晝夜之道。觀察胡直考功申旞中丞耿定向相與約會,論學共推以為得實際云。國朝
108
史尊朱,「鄉賢留祀,册樂清人七歲,《通孝經》,十二補弟子員,食餼貢成均天性孝友,操履端方,歩趨先民,律度憫俗學,不知修已之要,立德之本,乃作「學」,則圖說并著有《孝經刋誤註解》、《讀書淺解》及《史論》、《太極圖說解》,與夫發明《大學》、《中庸》、《易象》、《詩禮》、《性理》等書。
109
處州府:
110
111
龔原《東都事畧》,字深父,遂昌人,舉進士。哲宗即位,為國子監丞,遷太常博士。會議秦悼王之後應襲封者,原曰:「秦王嫡絶立,庶自合禮」。令議夏至,親祀北郊,原曰:「合祭,非禮也」。加秘閣校理,出為兩浙轉運判官。紹聖初,召為國子司業,改起居舍人,以集賢殿修撰知潤州。徽宗即位,入為秘書監,遷給事中,出知揚州,召為工部侍郎,移兵部,除寳文閣待制。陳瓘彈蔡京,原坐與瓘友善,落職和州居住。起知亳州,命下而卒。原力學以經術,有《文集》七十卷、《易傳》、《春秋解》、《論語》、《孟子解》各十卷。栝蒼彚《紀》:嘗謫和州,金人竊據,其子楫率家僮往襲,遂死之。
112
《周南》括《蒼彚》紀,字南仲,遂昌人。壯歲束書游四方。建炎初,見李易作狀元,遂無意仕進,受潘子醇忘筌》書以歸。其講《易》由靜極生動,乾生於坤,因歸其說於《坤》之六二。大抵皆祖忘筌而暗,合於歸蔵,自號知常叟,時人稱為知常先生。
113
潘景憲括蒼彚紀,字叔度,松陽人。以童子中禮部選入太學,同呂伯恭擢進士,以已學不及,遂師事之,因與朱子友善,申婚姻之好。及卒,朱子為撰《祭文墓銘》,謂其躬行之效,內則孝弟著於家,外則仁義信於友,而竟不能隨世俯仰,一日致身於仕路云。
114
應恕台學源流,字仁仲,號艮齋括蒼人」。朱子嘗以「老友」呼之,其所與論學,一論《大學》、《中庸》,一論《禮書》,一論《易本義》,且云:「尚恨聞見淺薄,望詳賜誨諭,勿使有待於後世子雲也。雖朱子之謙光咸受亦恕素學有足取重者如此。杜清獻云:「吾鄉故多士,而闡義理之淵源,實自仁仲始」。
115
陳葵括蒼彚紀:字叔向,青田人。自少篤學,至老不倦,舉隆興進士,知平陽縣,居官亷介師事,魏益之,因敎以盡棄所懐,獨立於物之表,未久,忽大悟,洪纎大小,髙下曲直,若有見焉。又嘗自言用功益難進,道愈逺古人,今人皆未可輕議,朱子每重其學術,士有志者,必使往從之,曰:「可以寡過也」。又與其子在書,曰「過青田,不可不見陳叔向」。
116
王光祖,括蒼彚紀:字文季,松陽人,官大理評事,精於理學。朱文公提舉時,邂逅邑之福安僧舍。文季拱立,規掌如太極狀,公異之曰:「王子胸中自有太極,閒以傳註質之」。文季曰:「公註《中庸》,不使滋長於隐微之中,愚意當加潛暗二字」。公深然之,後寄《孫竹湖書》,曰:「吾到栝,止得友王,文季一人而已」。林椅。《兩浙名賢録》:字竒卿,麗水人,登紹熙進士,淹貫經術,而於《周禮》尤精。以《周禮》為周公經世之書,凡民極所由立,日用之常,誠偽之變,莫不區别纎悉畢備,乃隨類條列之,名曰《周禮綱目》。調紹興府敎授。時翰林學士樓鑰、禮部尚書倪思表其所著進奏,除刑、工二部架閣。
117
劉炎括蒼彚紀:字子宣,松陽人。少侍父遯齋先生,習聞庭訓,專事程、朱之學,因慶元黨籍隐而不仕,從眞文忠遊,著《劉子邇言》十二卷。
118
梁椅《兩浙名《賢録》:字子竒,麗水人。登嘉熙進士第。早之脫場屋,遂得潛心講貫,力於為文。晚年慕程、朱學,編輯遺論,名曰《論語》翼。除太常寺丞,權禮部郎官。
119
王道深崇禎《處州府志》:松陽人,隐居力學,究極性命之理。朱晦菴見之,與語,大悅。又有葉符叔,亦嗜理學,嘗請晦菴書》、《敬齋箴》以贈之。
120
尹起莘明一統志:遂昌人,隐居不仕,學問該洽,嘗著《資治通鑑綱目發明》五十九卷,行世括《蒼彚》,「紀」字耕道。魏了翁稱其深得文公之意。
121
羊永德,《括蒼彚紀》:縉雲人師呂成公,著《春秋發微》,由進士終奉議郎、徽州通判。子哲,師成公之子。伯愚問學該博,才思深逺,著《指南集》。
122
葉季韶,崇禎《處州府志,字承之,縉雲人。舉進士,授臨安敎授,以疾辭歸。執經呂東萊之門,明性理之學,吟嘯自適。有《蘭谷集》。
123
詹介括蒼彚紀,字敬父,縉雲人。朱文公高弟,薦於朝,官儒林郎,總領所幹官,學者稱玉澗先生。陳邦衡,括《蒼彚紀》:字伯明,縉雲人,隐居敎授,作式鄉邦同弟邦鑰,師朱子,窮性理之學。項復,崇禎《處州府志》:字吉甫,松陽人。嘗從慈湖楊先生學,一日,先生問曰:「學而時習作,如何?」說復,倉卒無以對,但云:「三日不談口生荊棘」。先生撫几嘆曰:「正是此說」。復由是警悟,學業益進。晚年有薦之朝者,以白衣授校書郎,隐居不仕,自號「耕樂」。
124
鄭克寛括《蒼彚》紀,字伯厚,遂安人,遊松陽頖庠,就項平甫得開朱子之學,由進士授嚴陵郡博士,積階至朝議大夫、學士。
125
王夢松括《蒼彚紀,字曼卿,青田人。篤志好學,隱居不仕,著《禮記解》,學者稱為愼齋先生。舊《浙江通志》:夢松嘗曰:「學以躬行為本,徒知無益。指《孟子四端,即舜、禹道心之㣲,每於此心萌動處下。功夫、主敬以存養之師事葉味道,造就學者,皆有成驗。
126
蔣世珍崇禎《處州府志》:字君聘,縉雲人,嘗從陳潛室先生游。開慶元年進士,官從仕郎,歴鎮江、建德、溫州敎授,學者宗之。
127
吳梅括蒼彚紀,字仁伯,麗水人。師事北山何基,敎以眞實堅苦,著《四書》發揮,恭質於魯齋王柏,任浦江縣尉,後改錢塘。
128
季致平。括蒼彚紀》:青田人治《詩》、《書》、《易傳》,會其要領,著精覽歸一圖解。
129
鄭滁孫。 鄭陶孫。《元史》本傳:滁孫,字景歐,處州人。至元三十年,以薦召授集賢直學士,陞學士,乞致仕,歸田里。所著有《大易法象通贊》、《周易記玩》等書。弟陶孫,字景潛,世祖徵至闕,奏對稱㫖,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陞應奉翰林文字,出為江西儒學提舉。滁孫兄弟在當時最號博洽,儒學之士翕然推之。
130
樊萬括蒼彚紀,字萬里,縉雲人,嘗執經金華王柏之門。元初為滁州敎授,入為應奉翰林文字,終江浙儒學提舉。
131
王文煥,括蒼彚紀,松陽人,一名子敬,字叔恭。夙承家學,取孔、孟諸儒緒言,研極精微,著《道學發明》、《大學發明》、《中庸孟子解》及《心鏡圖》、《治心銘》諸作,以心為明鏡,毋自欺為藥物,畏敬恐懼克復,省察為工夫,學者稱西山先生。
132
季仁壽括蒼彚紀,字山甫,龍泉人。元末用薦敎諭慈溪,徵逋租。新禮殿祠黄公震於學宮,遷松陽,敎諭郡守,請定鄉飲酒禮,斟酌古今,定為儀注。陞雙溪山長,轉婺州敎授,不赴。治《易》、《詩》、《書》、《春秋》,學者稱為四經先生。著有《春谷讀書記》、《易、詩、書、春秋四書衍義》、《四書質義、詩林》、《鈎元弓冶録》,遭兵燹,鮮存《春谷,集行於世。
133
明。
134
王毅傳詳忠臣
135
王亷崇禎處州府志,字希陽,麗水人。博通《五經,尤精於《易》。洪武初,薦入翰林修史。書成,授太子說書,官至陜西左布政使。所著有《交山集》、《迂論》、《史纂》、《南征録》、《四書詳說》。又善琴製風木吟書》,宗韓擇木兼精篆𨽻。
136
朱維嘉《括蒼彚紀》:縉雲人,為盧龍丞,有政績,遷國子助敎,早從鄱陽朱公遷學有源委,為時名儒。著有《素履集》十卷。
137
葉子竒《兩浙名賢録》:字世傑,龍泉人,至正庚寅,以薦試方州中第,四人退隐不仕。明初,浙江行中書省以學行薦,廷試高等,授岳州巴陵簿,尋致仕,卒。子竒,少穎悟,壯游王剛叔門,聞理一分殊之㫖,乃知聖賢之學不貴多聞,以靜為主,因自號曰靜齋。所著有《範通元理、草木子》等書。
138
包瑜《兩浙名賢録》,字希賢,青田人。篤學,力行言動,皆以聖賢為法。由舉人任敎諭。淮王聞其賢,修書幣,聘進講,輒稱先生。著《通鑑事類》一百二十卷,《左傳事類》四十卷。王命工肖瑜像,贊曰:「見道之眞,履道之正。咳唾古今寤寐。賢聖」傳獵,經蒐回瓢,㸃詠衣冠肅如後學。企敬居七年,告歸撰述甚多。何燾。《兩浙名賢録》:字思仁,麗水人。自志學,即毅然以聖賢自期,洞究性命大原以鄉薦授新喻,敎諭敎人,務底實用,士多成材。聘主湖廣鄉試,稱得人,令信豐以寛仁為理,民常見思。著有《四書集義、春秋至意舒嘯、東臯篇》、《倉螺録》、《青桂軒集》,若干卷。
139
盧璣《兩浙名賢録》,字舜用,松陽人。家貧力學。天順甲申進士,上疏請正宫闈名分及閹寺煽惑,言甚剴切,疏入不報。未幾,復詆權奸,謫戍銅鼓,益勵志理學,辨論古今未定之說,闢元劉謐《三敎平心論》,作《貞字補遺》十目。其圖說深得聖賢之㫖,孝宗詔起之,已卒。
140
黃灝栝蒼彚紀,字季榮,遂昌人。博學自淑,不樂仕進。嘗語人曰:「為學大要,在愼徽五典而已」。有《愼徽遺稿》,言多簡要,門人私謚為愼徽先生」。
141
鄭還,括蒼彚紀,字復正,遂昌人。志卓行峻,從松陽盧璣學,粹然一出於正。為文務期實用為曹州訓導,敎人忘倦。移疾歸,談道自樂,足未嘗至公府。所著有《圖學䝉談》、《理氣管見》、《鄉黨須知》諸書。《浙江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URN: ctp:ws83883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