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三百六十三

《卷三百六十三》[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三珍寳部三玉璧 珪璋
3
玉:一
4
《原雒書》曰:「王者不藏金玉,則紫玉見於深山。服飾不逾祭服,則玉英出。 《瑞應圖》曰:「玉甕者,聖人之應也,不汲自盈,王者飲食有節則出」。 《禮含文嘉》曰:「玉石得宜,則太白常明」。 《禮稽命徵》曰:「王者得禮制,則澤谷之中有白玉焉」。 逸《論語》曰:「玉十謂之區雙玉為瑴,五瑴為區。瑴音角。瑳,玉色,鮮白也。瑩,玉色也。瑛,玉光也。瓊,赤玉也。璿瑾,瑜美玉也。璑,三采玉也。玲瑲琤,𤦹瑝,玉聲也。璬,玉佩也。瑱,充耳也。璪,玉飾以水藻也。 《山海經》曰:珏二玉相合珏,音角。琩珫夷蠻,係耳玉也。稷翼之山及鹿䑓山,其上多白玉羭次之,山多嬰垣之玉,泰冐之山,浴水出焉。其中多藻玉龍首之山,若水出焉。其中多美玉放臯之山,明水出焉,其中多蒼玉、平丘,在三桑東,爰有遺玉。 《十洲記》曰:「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酒,飲數升輒醉,令人長生」。《京兆記》曰:「藍田出美玉如藍,故曰藍田」。 《本草》曰:「玉其味甘,生如白頭,公服之延年。 增財貨源流曰玉,天地之精也。有山𤣥文者,有水蒼文者,有白如截肪,赤如雞冠,黒如純,漆者黃如蒸栗者。 潛確《類書》曰:「玉亦出中國魯玉、璠璵。楚玉曰珵曰珩,卞和之玉得於荊山,其偶然耳,惟出于闐國者為多。 又曰:玉有五色白、黄碧俱貴,白色如酥者最貴,餐色油然及有雪花者皆次之,黃貴色如栗者,謂之甘,黃焦黄者次之,碧色青如藍黒者為上,或有細黒星及色澹者次之,亦有赤玉,紅如雞冠,最貴而世少,見緑玉深緑色者為佳,澹者次之。甘青玉,其色澹青而帶黃,菜玉非青非緑,色如菜,葉最下墨,玉價亦不髙。 又曰:赤玉曰璊曰瓊瓊,又為瑩澈之義,紫玉曰玼此妻慈三音,赤白,半曰瑌軟然二音,碧玉曰瓐,元玉曰翳,黒玉曰瑎皆鞋二音,黒玉可作「鏡」曰「玖」。 原《周易說卦》曰:「乾為金,為玉。 增又鼎卦》曰《上九鼎》《玉鉉》 《原毛詩》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增又曰:「維玉及瑤,鞞䩬、容刀」。 原《尚書》曰:「惟辟玉食」。 增又曰:大玉、夷玉,天球在東序。 原《禮記》曰:「笏,天子以球玉」。 又曰:執玉爵者不揮。 又曰:受珠玉者以掬。 又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又曰:「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䃉,何也?為玉之寡而䃉之多耶?」子曰:「昔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而栗,知也縝,緻也。栗,堅貌。縝,之忍反。緻音穉。亷而不劌,義也劌,傷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越,揚也。詘,止貌也。詘音屈。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瑕,玉中病也。瑜其中間美也。孚尹旁達,信也孚讀為浮。尹讀如竹箭之筠。浮筠,謂玉采色也。采色旁達有隱翳,似信。氣若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珪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增又《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 又曰:「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𤣥組綬,公侯佩山𤣥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緼組綬。原《左傳》曰: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乃獻之。增又曰: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曰:佩玉蘂兮,予無所繫之」。 原《爾雅》曰:西方之美者,霍山之珠玉焉」。 又曰:「璆,美玉也。治玉謂之琢,亦謂之雕雕,治璞也。 《周官》曰:「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珪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𤣥璜禮北方」。 增又天官,下曰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貨賄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齋,則共食玉。玉是陽精之純者,食之可禦水寒。 原大戴禮曰:「玉在山而木潤,川生珠而岸不枯。珠者,隂中之陽也,故勝水玉者,陽中之隂也,故勝木。 《禮斗威儀》曰:「君乗金而王,則玉見于深山」。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則有玉英英,華也。 《山海經》曰:峚音密山之上,丹水出焉,中多玉膏,其源沸沸湯湯。黃帝是食,玉膏所出,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鍾山之陽。瑾瑜之玉,堅栗精密,濁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禦不祥。增逸。論語曰:「璠璵,魯之寳玉也。孔子曰:美哉,璠璵!逺而望之,煥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一則孚勝。 《原穆天子傳》曰:「披圖視典,用觀天子寳器、玉果石似美玉,可謂玉果、璿珠、燭銀、黃金之膏金膏猶玉膏,皆有精汋也。 又曰:天子北征東還,乃循黒水至于羣玉之山,四徹中繩皆正,苣也。先王之所謂策府戰國策曰:周有砥砨,宋有結緑,梁有懸黎,楚有和璞。此四寳者,天下名器,獨不足以厚國家乎? 又曰:「蘇秦謂楚王曰:「楚國食貴于玉,薪貴於桂」。 《漢武故事》曰:「上起神,屋前庭植玉樹,以珊瑚為枝,碧玉為葉,華子青赤,以珠玉為之,空其中如小鈴鎗鎗有聲」。 《續漢書》曰:三老、五更、玉杖。 《魏略》曰:「大秦國出五色玉」。 《文士傳》曰:劉楨嘗預魏文帝坐,見甄后不伏,武帝大怒,收付作部使磨石。武帝嘗輦至尚方觀,作者見楨,楨磨石不仰,帝問曰:「石何如?」楨因得喻,已自理,跪對曰:「石出自荊山,外有五色之章,內含和氏之珍,磨之不加瑩,雕之不增文,稟氣堅貞,受兹自然,顧其理,枉屈紆繞,猶不得申武。帝」顧左右大笑,赦楨,復署吏,增《北史》:隋王邵上表云:「政道得則隂物變為陽物」。自六年以來,逺近山石,多變為玉,石為隂,玉為陽。 《唐書》曰:太宗嘗謂魏徵曰:玉雖有美質,在于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若遇良工,即為萬代之寳。朕雖無美質,為公所切嗟勞。公約,朕以仁義,𢎞朕以道德,使朕功業至此,公亦足為良匠耳」。 又《五行志》曰:上元二年,楚州獻寳玉十三:一曰𤣥黃天符,形如笏,長八寸,有孔,云辟兵疫。二曰玉雞,毛文悉備,白玉也。三曰榖璧,亦白玉也,栗粒自然,無雕鐫迹。四曰西王母白環,二枚。五曰碧色寳,圓而有光。六曰如意寳珠,大如雞卵。七曰紅靺鞨,大如巨栗。八曰琅玕珠一枚。九曰玉玦,形如玉環,四分缺一。十曰玉印,大如半手,理如鹿,陷入印中。十一曰皇后採桑鉤,如箸屈其末。十二曰雷公石斧,無孔,凡十三。寘之日中,白氣連天。 《大金國志》曰:承安三年春,國主幸蓬萊院,陳玉器及諸玩好,視其欵識,多宣和物,惻然動色,宸妃進曰:「作者未必用,用者未必作,宣和作此,以為陛下用耳」。 管子曰:「夫玉之所以貴者,九德出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義也。亷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並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徹逺,純而不殺,辭也,是以人主貴之,藏以為寳,剖以為符瑞。 范子計然曰:「玉英出藍田。 原尹文子曰:魏田父有耕於野者,得玉徑尺,不知其玉也,以告鄰人,鄰人詐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田父雖疑,猶錄以歸,置于廡下,其玉明照一室,大怖,遽而棄之于逺野,鄰人取之以獻,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玉工望之再拜賀曰:「大王得天下之寳,臣所未嘗見」。王問其價,玉工曰:「此無價以當之,五城之都,僅可一觀」。魏王賜獻玉者千金,長食上大夫祿。 又曰:「鄭人謂玉未理者為璞,周人謂鼠未腊者為璞」。周人懷璞問鄭賈曰:「欲買璞乎?」鄭曰:「欲之出,其璞視之乃鼠也」。因謝不取。 《鬼谷子》曰:「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 增《尸子》曰:「玉者色不如雪,澤不如雨,潤不如膏,光不如燭」。 原《呂氏春秋》曰:「人不愛昆山之玉,江漢之珠而愛已之,蒼璧小璣有之,利故也蒼璧石多玉少也。珠之不圓者璣,皆喻不好也,而愛之者有之,為已用得其利故也。 《淮南子》曰:水圓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圓,陽也。珠隂,中之陽也。方,隂也。玉陽中之隂,皆以其類生也。 又曰:崐崙山中有層城九重,上有珠樹玉樹。 又曰:琬琰之玉,在汚泥之中,雖亷者不釋。 又曰:「譬若鍾山崑崙之玉炊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得天地之精也」。 又曰,白玉不雕美珠,不文,質有餘也。 《春秋繁露》曰:公侯贄用玉玉潤而不汚至清潔也,故君子比之于玉。玉有瑕穢必見於外,故君子不隱所短。 《韓詩外傳》:良玉度尺,雖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雖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輝。 桓寛《鹽鐵論》曰:崑山之傍,以玉璞抵烏鵲。増桓《譚新論》曰:雒陽季幼賓有小玉檢謁衞者,史子伯素好玉器,見而竒之,使予報以三萬錢主也,余驚駭云:「我若于路,見此千錢亦不市也!故知之,與不知相去甚逺。 《論衡》曰:玉變為石珠,變為礫毀,謗使然也。採玉者破石拔玉,選士者棄惡取善。 抱朴子》曰:「玉脂生玉之山膏,流出萬年以上,則凝而成之,鮮明如水,精以無心,草木和之,須臾成水。服之一升得千歳。 矯世論曰:「白玉之肖牙者,惟離婁能察之」。原廣志曰:「白玉美者,可以照面出交州,青玉出倭國,赤玉出夫餘,瑜山𤣥玉,水蒼玉,皆佩用」。王逸正部論曰:「或問玉符,曰: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如豬肪,黒如純漆,玉之符也。 蔡邕《琴操》曰:卞和者,楚野民,得玉獻懷王,懷王使樂正子占之言,石王以為欺謾,斬其一足。懷王死,子平王立,和復獻之平王,又以為欺,斬其一足。平王死,子立為荊王。和復欲獻之,恐復見害,乃抱其玉而哭,晝夜不止,涕盡,續之以血。荊王遣問之,于是和隨使獻王,王使剖之,中果有玉,乃封和為陵陽侯。卞和辭不就而去,作退怨之,歌曰:悠悠沂水經荊山,精氣鬱浹谷巖中。中有神寳灼明明,穴山采玉難為功,於乎獻之楚先王。遇王闇昧信,讒言斷絶兩。足離余身,俯仰嗟歎心,摧傷紫之亂。朱粉墨同,空山歔欷涕。龍鍾天鍳,孔明竟以彰。沂水滂沛,流于汶,進寳得刑體離分,斷者不續豈不怨? 《白澤圖》曰:玉之精名曰委然,如美女衣青衣見之,以桃戈刺之,而呼其名,則可得也。夜行見女戴燭入石石中,有玉也。增《杜陽雜編》:唐順宗時,西域有進美玉者二,一圓一方,徑各五寸,光彩可鑑,毛髪,時伊祈元解,方坐于上前,熟視之曰:此一龍玉,此一虎玉。圓者龍也,生于水中,為龍所寳,若投之水,必有虹霓出焉。方者虎也,生于巖谷,為虎所寳,若以虎毛拂之,即紫光迸逸,而百獸懾伏」。上異其言。 孔帖曰于闐,其南千三百里曰玉州,山多玉者也。其河源所出,至于闐分為三:東曰白玉河,西曰緑玉河,又西曰烏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異。每嵗秋水涸,國王撈玉于河,然後國人撈玉。 宋程棨《三柳軒雜識》曰:曾見玉麒符,如今香囊,白玉為質石碾麒麟,又有片玉,長可八寸,濶三兩指如刀,有把名、抶衣,古帝王既御袍帶,以此抹腰無摺,縐又片玉甚薄,上鋭下濶多壓舌,殉𦵏,含玉也,又塊玉如筍,名代指進講時,以㸃顯經籍漢遺物。 《續文獻通考》曰:至元十一年,穆爾瑪、哈穆特、阿里二人言,費里沙淘玉之户舊有三百,經亂散亡,存者止七十戸,其力不充,而費里沙之地,旁近有民戶六十同淘,于是免其差徭,與淘戶等所淘之玉立水站,遞至京師。 《明水軒日記》曰:「玉石産大石窩,至京城一百四十里,折方估價,營繕司主之」。
5
玉:二
6
原《列仙傳》曰:「赤松子神,農時雨,師服水玉」。 《尚書大傳》曰:「堯致舜天下,贈以苕華之玉」。 《紀年》曰:桀伐珉山珉山莊王女于桀二女,曰琬,曰琰。桀受二女無子,斲其名于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也。 《周書》曰:「武王俘商得寳玉萬四千,佩有八萬」。 《尚書中候》曰:「武王至磻溪,呂尚釣王趨稱曰:望公七年,今見光景」。荅曰:望釣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呂佐檢檢,相也。 增《帝王世紀》曰:周武王伐殷為天子,登䑓見玉,王曰:誰之玉?或曰:諸侯之玉,王不取,反歸之。天下聞之,曰:王亷於財矣。 原《十洲記》曰:周穆王時,西胡獻玉杯,是百玉之精,月明夜,以杯照于庭中,比明旦而水滿于杯,中汁甘而香,美斯靈器也。 《列子》曰:「周穆王征西戎,西戎獻昆吾之劔,赤刃切玉如切泥」。 《神仙傳》曰:「沈羲為仙人所迎見,老君以金按玉盤賜之」。 《孔叢子》曰:「秦王得西戎利刀,割玉如割木。 《漢書》曰:「宣帝幸河東鳳凰集,得玉寳,乃起萬夀宮。 《續漢書》曰:袁逢為三老,賜玉杖。 《魏書》曰:「文帝甄皇后光和中生,每寢寐,家中髣髴,見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 胡琮別傳曰:吴時掘地得銅匣,以琉璃為蓋,布雲母于其上,開之,得白玉如意大帝,以問琮,對曰:秦始皇以金陵有天子氣處處,埋寳物以當王土之氣,此抑是乎? 《捜神記》曰:陽公,雍伯,雒陽人,性篤孝,父母亡,葬于無終山,遂家焉。山髙無水,公汲作義漿于坂頭,行者皆飲之,三年,有一人就飲,以一斗石子與之,云:「玉當生其中」。又語云:「後當以得婦」。言畢不見,乃種其石,數嵗,時時往視見石子生玉,北平徐氏女甚有行,人多求,不許,公乃試求焉,徐氏笑以為狂,乃戲云:「得白璧一雙,來當為婚」。公至所種石中,得五雙以聘徐氏,遂以女妻之,天子異之,拜為大夫,于種玉處四角,作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頃地,名曰玉田。 《異苑》曰:晉東瀛王騰,字元邁,鎮鄴遊常山,時天大雪,平地數尺,營門前方數丈,融液不積掘,得玉馬髙尺餘。 又曰:𢎞農楊子陽聞土中有聲,掘得玉㹠,長可尺許,屋棟間,仍自漏秫米如此。三年,晝夜不息,米墜既止,忽有一青蛇長數尺,住在梁上,每落糞輒成碎銀。子陽獲銀米,遂為富兒鍜銀作器,貨賣倍售,餘家市者隨以破滅。 《涼州記》曰:「呂纂,咸寧二年,有盗發張駿陵,得白玉尊玉簫、玉笛。 增《世說》曰:「長沙王徙封常山,至國穿井入地四丈,得白玉方三四尺」。 《後魏書》曰:崔挺為光州刺史,掖縣有人年逾九十,板輿造州,自稱少曽充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彩,藏之海島六十嵗,欣逢明政,今願奉之,挺曰:「吾雖德謝古人,未能以玉為寳」。遣船隨取光,潤果然,迄不肯受,乃表送都。 又曰:李預羡古人,食玉法,乃採訪藍田得若環璧雜器形者,大小百餘,頗有麤黒者,亦挾盛以還,至而觀之,皆光潤可玩,乃椎七十枚為屑服之,餘多惠人」。《北史》曰:「于謹平江陵,獲大玉徑四尺、圍七尺,及諸輿輦法物以獻」。 《明皇雜録》曰:天后嘗召諸皇孫坐于殿上,觀其嬉戯,因出西國所貢玉,環釧盃盤,列于前後,縱令爭取,以觀其志,莫不奔競,厚有所獲,獨上端坐,略不為動,后大竒之,撫其背曰:「此兒當為太平天子」。因命取玉龍子以賜玉龍子太宗于晉陽宮得之,文德皇后常置之衣箱中,及大帝再誕之三日,后以珠絡衣褓并玉龍子賜焉。其後常藏內府,雖其廣不數寸,而溫潤精巧,非人間所有。及上即位,每京師愆雨,必䖍誠祈禱,將有霖霪,逼而視之,若奮麟角。 孔帖曰:武宗㑹昌九年,夫餘國貢火玉三斗,色赤,長半寸,上尖下圓,光照十數歩,積之可以然,鼎寘之室內,則不復挾纊。 又曰:唐修行楊相公每朝弄一小玉婆羅門子,髙數寸瑩澈,精巧可愛,云是于闐王內庫之物。 又曰:「唐莊宗時,回鶻王仁美遣使來貢玉馬。 宋劉跂《暇日記》:仁宗諭曰:「奉宸庫有外國所貢玉一:塊、廣尺、厚半尺,此希世之物,可作一寳」。因命梁適撰文,名曰鎮國神寳。 《金史》:大定二十六年,皇曽孫生宴于慶和殿,賜曾孫玉山子兔兒垂頭一副,章宗進玉、雙駝、鎮紙、玉琵琶撥、玉鳳鉤骨覩等物,世宗御酒歡歌,一夜方罷。 《元史蒙克薩勒傳》:從憲宗征烏魯斯、阿拉、欽察諸部,常身先諸將,及以所俘寳玉頒諸將,則退然一無所取,憲宗由是益重之。 《續文獻通考》曰:元丞相巴延嘗至于闐國,鑿井得一玉佛,髙三四尺,色如截肪,照之皆見筋骨脈絡,即貢上方。又有白玉一段,髙六尺,濶五尺,長十七歩,以重不可致。 又曰:明建文在儲宫時,嘗夢神人致上,帝命授以重寳,及元年,使者還自西方,得青玉于雪山,踰二尺,質理溫栗。 又曰:「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雲南布政鮑道明獻瑤石一萬五千八百顆。
7
玉:三
8
原抵鵲。 《棲烏》上詳前一雷」,劉楨《清慮賦》曰:「結東阿之扶桑,接西 乎燭。龍上青臒之山,蹈琳珉之塗。玉樹翠葉,上棲金烏」。 神寳 帝瑞上詳:前一《玉禮含文嘉》曰:「龍馬,金 ,帝王之瑞應」。 飾鳩杖。 《名鷰釵》,《續漢書》曰:仲秋之月,郡道皆案行比人,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端以鳩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也。 郭子橫《洞㝠記》曰:元鼎元年,起招靈閣,有一神女,留一玉釵以與帝,帝以賜趙媫妤。至昭帝元鳳中,宮人猶見此釵共謀,欲碎之,明視釵匣,惟見白鷰直升天後,宮人作玉釵,因名《玉鷰釵》。 六瑞。 三棘《周禮》曰:「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壁 」。《墨子》曰:「和氏之璧,夜光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良寳也」。。 垂棘 《孚尹》張揖《廣雅》曰:「昭華,白珩琔璜,和璧璠,璵,垂棘玉也」。 《禮記》曰:「孚尹,旁達,信也」。詳前玉一」。 荆璆 魯寳劉琨詩曰:「握中有懸璧,乃是荊山璆 ,下詳前一。 白虹 青氣《禮記》曰:「氣如白虹,天也舍」。司馬彪《續漢書》曰:「桓帝時,光祿吏 壁下夜有青氣,視之得玉。鋑玦鉤長七寸二分,玦五寸四分,各一枚,身中皆雕鏤也」。。 瓊華 瑶蕋《毛詩》曰:尚之以瓊華乎而墀。劉楨《清慮賦》曰:錯華玉以茨屋,駢雄黄以為 ,紛以瑶蕋,糅以玉夷。 五德三采《五經通義》曰:「玉有五德,溫潤而澤,有似于智,鋭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撓。有似于義,有瑕于內,必見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墜,有似于《禮》。 逸。《論語》曰:「玉如瑩也。璑,三采玉也」。。 昌城蕋長洲英,漢武內傳曰:西王母云:「昌城玉蕋夜山火玉不」。又長洲一名青丘,仙草、靈藥、甘液、玉英靡所有。 龍輔 鴻輝玉,名也。《左傳》:公使公衍獻龍輔于齊侯 《文選》曰:碎結緑之鴻輝,殘懸黎之夜色。 碎斗。 得璜《史記》,亞夫撞碎,漢王所獻玉斗 ,呂尚魚腹中得玉璜 截肪 㸃漆白如截肪,黒如㸃漆。 山輝。 木潤《文選》曰:「石韞玉而山輝 。下詳前一。必佩。 不趨上詳前一重,執玉不趨,敬 也。 滅瘢 磨玷王莽就國南陽守選掾孔休守新都,相休侯。莽疾瘢,莽遺休玉,休不受。莽曰:「君面有瘢美,玉可以滅瘢」。休猶不受,莽曰:「君嫌其價耶?」遂椎碎自裹進,休休乃受 。下詳圭 子罕辭。 虞叔獻上詳寶一下詳前連城 希世「連城之寳,希世之寳」 比德。 《潛光》詩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有女如玉,其人如玉光。抱朴子曰:荆山之玉,潛 荊石之中。 為牀 化石。《西京雜記》:漢成趙昭儀寢昭陽殿,玉為牀,象牙為簟, 。下詳圭。 吾寳 上幣美玉吾寳傳曰:是吾寳也。 ,下詳珠。瑾瑜 琬琰瑾、瑜匿瑕下詳前二 磨礱。 追琢 繅藉 被褐《覲禮》:「以繅藉玉,注以韋衣,木廣袤以玉,大小為元色。 被褐懷玉」。 增赤鳥 紫衣録異傳曰:「邴浪者,安樂人,行到松滋縣九田山,見一烏形如雉而色,正赤,集山巖石上,鳴聲如吹笙浪,即射中之鳥仍入石穴中浪,遂鑿石得一赤玉,狀如鳥形美」。又曰:江巖常到吳採藥及富春縣清泉山南,遥見一 女,衣紫獨踞石而歌聲,有碣石之音,巖往未及數十歩,輒失女,惟見所踞石耳。如此數日,乃擊破石,遂從石中得一紫玉,廣長一尺,後不復見女。 𤓰墜。 草垂《抱朴子》吳時發廣陵大塜,兵人共舉死人以倚壁,有一玉長尺,形似冬𤓰,從人懷中,頹然墜地。《玉地鏡圖》曰:「二月中,草木先下垂者,下有美」。 九德、十㲄,上詳一寗左傳:晉侯執衞候,歸之于京師,使醫衍酡、衞侯 俞貨醫,使薄其酖,不死。公為之納玉於王,與晉侯皆十㲄公,許之,乃釋衞侯。 填金。 投石唐書曰:髙宗朝封禪太嶽,造玉冊三枚,皆以金編,每牒長一尺二寸,廣一寸二分,厚三分,刻玉填金為字 西域記:于闐國玉池,每以端午日,自王公而下至庶人,皆往取之,每取一圓玉,以一圓石投之。 投泥。 塗墨《後魏書》:穆弼有風格,善自位置。髙祖初定氏族,欲以弼為國子助教,弼辭曰:「先臣以來,蒙恩累世,比校徒流,實用慙屈」。髙祖曰:「朕欲勵胄子,故屈卿先之。白玉投泥,豈能相汚」。弼曰:「既遇明時,敢自沈於泥滓」。 又曰:「孝昌中,于廣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祖瑩等辨為何世之物?」瑩云:「此是于闐國王晉泰康中所獻」。乃以墨塗字觀之,果如瑩言。 龍鈕翠罌,趙書曰:劉聰徙治平陽,于汾水中得白玉,髙四寸二分,龍鈕,文曰「有新保之」。 《歸田録》:歐陽修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且精巧,始得之,梅聖俞以為碧玉在潁州時,常以示寮屬,坐有兵馬鈐轄鄧保吉者,真宗朝老內臣也,識之曰:「此寳玉也」,謂之翡翠寳物,皆藏宜聖庫,有翡翠琖一隻,所以識也。其後偶以金環于罌腹,信手磨之,金屑紛紛而落如硯中磨墨,始知翡翠之能屑金也。 堯擲 湯俘《山堂肆考》曰:昔堯為君,有人獻玉于堯,堯見而輕之,使人棄擲于山,曰:「無所用也」。 《書》後《序》,夏師敗績,湯遂從之,遂伐三朡,俘厥寳玉」。 延喜 辟邪《山堂肆考》:禹授啟以延喜之玉, 孔帖,肅宗賜李輔國玉辟邪二長尺五寸工巧,殆非人間所有,其玉之香,可聞數百歩,雖鏁于金函鐵櫃,終不能掩其氣,或以衣裙誤拂,則芬馥經年,縱澣濯數四,亦不消歇。 圓龍 方虎並詳前一 槲葉。 瓊枝。異聞集》:李章武與王倡往來倡死,後李經所居見王倡來與同寢,將曙取一物紺碧,似玉而冷,狀如槲葉。贈李曰:此西岳玉京夫人所遺靺鞨寳也」。珠彚苑詳注》曰:瓊,枝玉也,佩夜光與瓊。 文鱗 瓊蘂又曰:玢,豳文鱗,玉之文理也。山又曰:瓊瑞,玉英也。屑瓊蘂,以朝飱上 採瓊蘂」。 碧琳 赤瑕又曰:碧琳,玉也也。又曰赤瑕,赤色玉 如意。 儲精《杜陽雜編》:同昌公主下降,寳貨之異,有如意玉儲》。杜甫《三大禮賦》:「璧玉 ,精以稠疊」。 珵㻒 瓊瑤《廣雅》:珵,楚玉也。珵六寸,光自照。㻒齊,玉也。□,晉玉也。《 《詩》:「報之以瓊瑤」。。 珣琪 琅玕《淮南子》,東方之美者,有毉毋閭之,珣玗琪焉。毉毋閭山名珣。玗,琪玉也。《書》又曰:西北方之美者,有崑崙之球琳琅玕焉。潛確類 曰:孔安國、郭璞皆以為石之似珠者,按《符瑞圖》,玉之有光者。 夜光 鼂采拾遺記炎帝時,石璘之玉,號曰「夜光,以暗投水,浮而不滅。旦《上林賦》,鼂采、琬琰,和氏出焉。師古曰:鼂采者,美玉。每 ,有白虹之氣,光采上出,故曰鼂采也。 枝斯。 珷玞,穆天子傳:天子登縣圃,得玉䇿枝斯之美 。戰國䇿云,珷玞類玉。桃盞。 鳳鉤元史巴延傳:取宋而還,詔百官郊迎,以勞解之。平章阿哈瑪特先百官半舎,道謁巴延所服玉鉤絛遺之,且曰:「宋寳玉固多,吾實無所取,勿以時此為薄也」。阿哈瑪特謂其輕已,思中傷之,乃誣以平宋取其玉桃盞,帝命按之,無驗,遂釋之,復其任。阿哈瑪特既死,有獻此盞者,帝愕然曰:「幾陷我!」忠良 。下金世宗事詳前二。 楚州獻。 石國得上詳前一獲孔帖,唐髙仙芝討石國 ,寳玉甚衆。
9
視月而得。 映日以觀。又曰:西域于闐國有玉河,國人夜視月盛處,必得美玉。 梁四公記》:扶桑國使使貢日,玉大如鏡,方圓尺餘,明澈如琉璃,映日以觀,則見日中宮殿,皦然分明。玉四
10
原掌《周禮》「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受其入征者,辨其物之美惡與其數量楬而璽之」。 玉燭《爾雅》曰:「四時調謂之玉燭」。 韞匵韞匵而藏諸 毁櫝龜玉毀于櫝中 《天地之精淮南子 禁景帝詔:吏發民若庸采黃金珠玉者,坐贓二千石有聽者同坐。 玉堂漢堂名 玉箸王昭君之淚如玉箸 玉尊 玉玦鍾繇元常,有玉玦,太子欲得之而難言,密使臨淄侯因人說之,繇送太子報繇書云云。 《玉山》嵇康,其醉也,如玉山之將頽《荊山之片郄詵,自謂荊山之片玉 增白頭公。《續捜神記》曰:樂安髙位,其孫雅之在廐中,云有神來降,自稱白頭公」。拄杖光輝,照人白頭公白玉也。 紅玉環。《杜陽雜編》:唐元載紫龍髯,拂刻紅玉,以為環鈕」。 軟玉鞭又曰:「天寳中興,國獻軟玉鞭,屈之則首尾相就,舒之則勁直如繩」。 玉精椀,酉陽雜爼馬,常侍常寳,一玉精椀,夏蠅不近盛水,經月不腐不耗,或目痛含之立愈。求玉于闐。孔帖:德宗即位,遣內給事朱如玉之安西,求玉於于闐,得圭一,珂珮五,環一,帶胯三,百簮四十,奩三十,釧十,杵三,瑟瑟百斤,并他寳等。及還,詐言假道回紇,為所奪。久之,事洩,流死恩州。 獻玉千斤。又曰:于闐國遣都督劉再昇獻玉千斤及玉印、降魔杵等。 玉棊子。夷堅志:唐宣宗朝有十二玉棊子,上有十二時字,用盆貯水,置于水中,逐時浮出,不差晷刻。 堅剛溫潤。唐劉禹錫論清、越而瑕,不自揜潔白而物莫能汚內,堅剛而外溫潤,有似乎君子者玉乎,故用乎諸侯。 珉中玉表。孔帖唐賈躭等贊以大節責之,蓋珉中而玉表歟! 玉既無煙,又且無氣。元史祭祀志:平章瑪魯等議南郊祀事,其續具議云:一曰,禮神玉。今後大祀,禮神之玉時出而用,無得燔瘞。蓋燔者取其氣之臭聞。玉既無煙,又且無氣,但當奠于神座,既卒事,則収藏也。
11
玉:五
12
原詩晉司馬彪詩曰:「玉出閬風側,珠生南海濱。奕奕不周阪,蘇桂揚其芬」。 增宋鮑照見賣玉器者詩曰:「涇渭不可雜珉,玉當早分。子實舊楚客,蒙俗謬前聞。安知理孚采,豈識質明溫。我方歴上國,從洛入函轅。揚光十貴室,馳譽四豪門。竒聲振朝邑,髙價服鄉邨。寧能與爾曹瑜瑕少辨論」。 唐李嶠詠玉詩》曰:「映日先過魏,連城欲向秦。洛陽陪勝友,燕趙類佳人。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馬新。徒為卞,和識,不遇楚王珍」。 陳子昂《觀玉篇》曰:「鴟夷雙白玉,此玉有淄磷。懸之千金價,舉世莫知真。丹青非異色,輕重有殊倫。勿信玉工言,徒悲荊國人。 韋應物采玉行曰:「官府徵,白丁言采藍谿玉絶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 錢起片玉篇》曰:至寳未為代所竒,韞靈示璞荊山陲,獨使虹光天子識,不將清韻世人知。世人所貴惟燕石,美玉對之成瓦礫。空山埋照凡幾年,古色蒼痕宛自然。重溪羃羃暗雲樹,一片熒熒光石泉美人之鍳明,且澈玉指提攜歎奇絶。試勞香,袖拂莓苔,不覺清心皎氷雪連城美價,幸逢時命代良工,豈見遺試作珪璋。禮天地何如?瓀□在階墀。葉季良賦得琢玉成器曰片玉寄幽石,紛綸當代名。荊人獻始遇,良匠琢初成。氷映寒光動虹開,晩色明雅容。看更澈,餘響叩彌清自與瓊瑤比,方隨掌握榮。因知君有用,髙價佇連城。 潘存實賦得「玉聲如樂》」曰:「表質自堅貞,因人一叩鳴,靜將金並響,妙與樂同聲」,「杳杳疑風送,泠泠似曲成,韻含湘瑟切音帶。舜弦清不獨藏,虹氣猶能暢物情。后䕫如為聽,從此振琮琤。 南巨川賦》:得沽美,玉》曰:抱玉將何適?良工正在斯有瑕。寧自掩,匪石幸君知。雕琢磨成器緇磷志不移。飾尊光,宴賞入佩。奉威儀,象德曽,留譽如虹,竊可奇,終希逢善價,還得桂林枝。 羅立言:賦得沽美玉,曰:誰憐被褐士,懷玉正求沽成器,終期達逢時,豈見誣寳同珠照乗價重劍論都浮彩,朝虹滿懸光月影孤幾年,淪瓦礫,今日出泥塗采斲資良匠,無令瑕掩瑜。 《陳中師賦得瑕瑜不相掩,曰:「出石溫然,玉瑕瑜素,在中妍●,因異彩音。韻信殊風,讓美心方。並求疵意,本同光華。開縝密清,潤仰磨礲秀質,非攘善,貞姿肯廢忠。今來儻成器分別在良工」。 武翊黃賦得瑕,瑜不相掩。曰:「抱璞應,難辨妍。媸本自融。貞姿偏特達,微玷遇磨礲。涇、渭流終異,瑕瑜自不同。半曽光透石,未掩氣如虹。縝密誠為智,包藏豈謂忠?佇看分美惡,今得值良工」。 裵次元賦得亞父碎玉斗》曰:「雄謀竟不決,寳玉將何愛?倐爾霜刃揮,颯然春冰碎。飛光動旗幟,散響驚環佩。霜濃繡帳前,星流錦筵內。圖王業已失,為虜言空悔。獨有青史中,英風冠千載」。 何儒亮賦《得亞父碎玉斗》曰:「嬴氏昔解綱,楚王有遺躅,破闗既定秦,碎首聞獻玉,貞姿應刃散,清響因風續,匪循切泥功,將明懷璧辱,莫量漢祖德,空受項君朂,事去見前心,千秋渭水緑。 元趙孟頫哀鮮于伯幾詩曰:「最後得玉鉤琱,琢螭盤屈,握手傳玩,餘歡喜見顔色。
13
原賦晉傅咸玉賦》曰:「《易》稱乾為玉玉之美,與天合德。其在玉藻》,仲尼論之備矣,非復鄙文,所可稱述。萬物資生,玉稟其精,體乾之剛,配天之清,故能珍嘉在昔,寳用罔極」,夫豈君子之是比,蓋乃王度之所式,其為美也若此!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衆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曠千載以遐棄,倐一旦而見齒,為有國之偉寳,禮神祇於明祀,豈連城之足云嘉遭遇乎知己,知己之不可遇,譬河清之難俟,既已若此,惟亦泣血而刖趾。 增唐獨孤申叔《服蒼玉賦》曰:「太史告立春之期,天子迎東郊于時,瑟若生芻之色,肅乎出藍之●,縈垂組而溫潤澤矣。繫衝牙而左右流之焜𤣥,冕曜黃屋,微白虹之皎潔,對蒼龍以照燭。 沈逵《山𤣥玉賦》曰:「韞櫝稱珍,連城表質,爰制衝牙之用,以戒趨馳之失,匪取乎截肪,自資乎純漆。響既清越,理惟縝密,色溫合乎緇衣,韻鏘鳴乎玉律。配元侯而禮盛,奉上公而儀備,豈比瓀玟彰庶士之殊,不同水蒼表大夫之異。 仲之元玉賦曰:「太元分儀,洪纖是質。瓊瑤琬琰之殊號,結緑懸黎之衆述。五色相宣,千名競出,振鶴羽以益鮮,聳雞冠而増煥。匪蒸栗之足侔,何純漆之能亂!乃堅以守,正妙以通微,洪爐不能易其色,厚地不能瘞其輝。乍騰虹于白氣,或見女以青衣。山林孕之而含鬱,川瀆育之而漣漪。昭靈神之景命,啟聖哲之昌期。無終設漿而獲偶,渭浦投釣而匡時。復有逍遙人俗,髣髴仙府。泛醴流膏,崇臺結宇。飛華崑閬之岫,結影蓬瀛之浦。使人主齋戒,班垂歎揚。磨礱規矩,華睆文章。琢之為珪,下辨君臣之節。合之為璧,上連日月之光。既展禮于天地,亦分榮于殿堂。垂纓佩兮濟濟,登鑾輅兮鏘鏘。入管弦而流韻,備尊俎而含芳。 趙昂《攻玉賦》曰:「直以為珽,圓而作璧。無枉纖毫,皆知所適遇。今晨之發彩,冀入珪,璋察往日之屈,蒙期分玉石,于是虹氣干白,雞冠與赤,執之以禮,故有藉而見文,受之必齊,非許城而不易」。 白行簡、石韞玉賦曰:「積苔文而外翳,涵冰形而內融。煥乎有文,既自抱其堅白。敦兮在璞,將有俟于磨礱。棄他山之下,未得輝乎滿堂。泛渭水之中,誰復知其盈尺。混清潤以潛穎,託層崖而委積。愛而不見,雖類懷寳。迷邦和而不同,終辨我心。匪石處于鑿鑿,則水折而方流。依彼巖巖,亦山輝而木潤」。 暢瓘良玉比君子賦曰:「珪以為瑞,佩以比德,上下有軌,尊卑有翼,既山水節。其文亦𤣥蒼差其色,四者爰備勞逸,是主民也事也。右叶于角,徵,君也物也。左諧于宫羽,反而規,旋而矩,其志不散,其容斯取。況居則設朝,則結進退,鏘鳴抑揚,罄折禮樂之儀,著非僻之心。絶是則維身允固,惟玉不撤。 張餘慶《青玉案賦》曰:小大合度,髙卑有程,厠彼華筵,雲母之屏,邊色麗置乎虛室,琉璃之忩下寒生,玉貌宜臨,丹心可瑩,成其髙而有足,厯其逺而有脛,甘寢之時,虛色而空憐,角枕閒居之處凝光,而但對瑶琴,是宜君子之好。用資端操,質美而微瑕,莫容色淨而纎埃不到,況能坦蕩而為物,以俟依憑而寄傲伊錦繡之段,誠可見投此瓊玖之珍,是宜相報。 敬括玉斗賦》曰:「燕石既分,楚圭未剥,平準獻度,良工就琢,剡則為璋,合而成㲄,口應吐納,柄隨把握,特達垂名,切磋有成,炯光月皎,洞徹冰清,揣摩律度,比較權衡,法帝車之杓,如軒如輊校,嘉量之趾,不縮不盈爾。以至公秉彛,我以不貪為寳,扣之則清越流響,秘之則含𢎞守道,是以在天成象,在物可師,立身而溫潤,無匹應用而盈虛有時當為國器,藏諸有司。 王起被褐懷玉賦曰:「外不婁而不曳中,如璧而如璋,隨于人誰謂無脛?映于體,乍若凝肪。自有同夫藴石,亦何虞乎?越鄉宜乎琢磨是賴,清貞勿改,映胸襟而發光,雜山水而騰采,成器而服之無斁,開袵而沽諸有待,可以價奪衆珍,名髙四海」。 杜顏《白環賦》曰:「玉華溫潤,玉理精堅,英光于以旁達,肉好一以虚圓。晶晶霜皎,田田月懸,分清輝于綺殿,失皓質於瓊筵。賞三朝之盛禮,恒五玉而來覿,彼昭華之珍兮焉徃,延喜之珪兮誰錫?亦所謂歸有虞之理功,告大禹之成績。原贊晉庾肅之玉贊》曰:「圓璧月鏡,璆琳星羅,結秀藍田,藴真荊和,𤣥圭特達,瑜不掩瑕,質鮮氣潤,流映滂沱」。郭璞瑾瑜玉贊曰:「鍾山之寳,爰有玉華,光彩流映,氣如虹霞。君子是佩,象德閒邪?」
14
珪璋一。
15
原《說文》曰:「玠,大珪也。珽,大珪也。長三尺,杼上終葵首」。《易》曰:「吿公用圭」。 《毛詩》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增又曰:「顒顒卬卬,如圭如璋。原《尚書禹貢》曰:禹錫𤣥圭,吿厥成功𤣥天色,禹功聞于四海,故堯錫𤣥圭以旌顯之。《周禮》曰:「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搢大圭,執鎮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木為中幹,用韋衣而畫成,一匝為一就也。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訓民事君也。鎮圭長尺有二寸,謂安鎮四方,以四鎮之山為琢飾,公執桓圭二王之後及王之上公雙植曰桓,宮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圭長九寸。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繅皆三采三就皆象以人為琢飾,義取其慎行以保身,圭皆長七寸。信音申。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穀所以養人,蒲為席,所以安人。不執圭者,未成國也。繅皆二采再就義取安養于人,二圭或以榖或蒲文為琢飾,璧皆徑五寸。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謂于中央為璧,圭著四面,一玉俱成邸本也。圭本著于璧圭,末四出故也,圭璧以祀日月星辰,青璧禮東方,榖圭天子以聘女榖,等也。其聘女則以納徵。琬圭以治德結好,琰圭以易行除慝有鋒鋩并征伐誅討之象。土珪以致四時日月以度景致月,長五寸。 瑑、珪以頫聘牙,璋以起軍治兵。若今以銅虎符發兵。 增又曰:「《玉人》之事,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故書或云五寸。杜子春云:「當為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注:「命圭,王所命之圭也,朝覲執焉,居則守之。疏䇿:命諸侯之時,非直加之以車,服以圭授之為瑞信。 又《典瑞》曰:「璋邸射以祀山川,以造贈賓客注:璋有邸而射,取殺于四望。鄭司農云:「射剡而出也」。。 又《玉人》曰:「璋邸射素功以祀山川,以致稍餼注:素功無瑑飾也」。 原《禮記》曰:「諸侯以龜為寳,以圭為瑞,家不寳,龜不藏圭」。 又曰:「禮有以素為貴者,大圭不琢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 又曰:「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 《爾雅》曰:「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論語》曰: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 《山海經》曰:羭山之神,祠之白圭。增《漢書文帝紀》,「十四年春,詔曰:朕獲執圭幣,以事上帝、宗廟云云。其廣增珪幣《郊祀志》曰:「圭幣以差加之」。。 《唐禮志》曰:「凡祭祀之節,質明,皇帝服大裘而冕,至中壝門外,搢大圭,執鎮圭,皇帝執大圭,迎三老。 又曰:「納皇后,執事者奉穀圭以匵」。 《宋志》:元豐三年五月,詳定所言:「郊廟之禮,有鎮圭,無大圭,于禮為缺」。詔議大圭尺度。 墨子》曰:「申徒狄」曰:「周之靈珪,出于土石。楚之明月,出于蜯蜃」。 《白虎通》曰:「珪以為信而見何也?珪者,銳上象,物始生,見于上也,信莫著于見,故以見萬物之始,莫不自潔。珪之為言,潔也,上銳陽也,下方隂也。 又曰:「東方為圭之制,上小下大,狀如梨鋒。原楚詞》曰:「接徑千里,出若雲言楚國境界任路交接萬千餘里,中有隱士,慕已來出集,聚若雲也、三珪重侯三珪,伯、公、侯,聽類神察、篤犮、隱孤、寡存言三圭也。君但不知賢愚之類,亦察知篤疾、早夭孤寡賑贍之。 增《唐六典》曰殿中監。凡大祭祀,進大圭,執鎮圭。 玉海》曰:宋乾德元年十一月十三日,齋崇元殿,服通天冠、絳紗袍,執鎮圭,乗玉輅,由明德門朝饗太廟。十六日,奉袞冕執圭,合祭天地。 又曰:至道元年八月二十五日戊戍,詔以九月冊皇太子,有司言:「禮,天子執鎮圭,公執植圭,無太子執圭之文,請定制太子服逺遊冠、朱明衣,執植圭,以受冊、朝㑹、謁廟亦如之」。詔可。 又曰:紹興十四年正月戊寅,內出鎮,圭付國子監以奉文宣王。先是,有司請以珉石,上曰:「崇奉先聖,豈可用假玉?」詔以真玉圭降出。又曰:「皇祐二年六月五日,禮院言:明堂行禮,分祀九宮貴神,用兩圭有邸,凡九玉,制以珉玉隨幣色,依九宫一白二黒三緑,四碧、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 《續文獻通考》曰:金皇統九年十月,禮部下太常書鎮圭式様,大禮使據《三禮圖》以進,用之。又大定十一年,太常寺言:「按《禮》,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自西魏、隋、唐以來,大圭長三尺一寸,與鎮圭同。蓋鎮圭以鎮天下四鎮山為飾,今其圭已依古,惟無大圭。今御府有故宋白圭玉圓無上閷及終葵首。自西魏以來,所制玉笏皆長尺有二寸,方而不折,雖非先王之法,蓋後世玉難得隨宜故也。擬合以御府所藏,行禮,就用太子所執桓圭,長九寸,廣三寸,厚半寸,用白玉,若屋之桓楹,為二稜。太子入朝起居及與宴,則朝服、紫袍、玉帶、雙魚袋,執以桓圭。 又曰:「元鎮圭制以玉長一尺二寸,有袋副之」。 又曰:「明皇帝服袞冕,用圭長一尺二寸,皮弁同東宫服。袞冕用圭,長九寸五分,皮弁同親王服袞冕,用圭長九寸二分五釐,皮弁同。世子服袞冕,用圭,長九寸,皮弁。同郡王圭同。世子郡王以下俱不得用圭。
16
珪璋二。
17
增《遯甲開山圖》,禹游東海,得玉珪,碧色,長一尺二寸,圓如日月,以自照目達幽㝠。 《史記正義》:孔文詳云:宋末,㑹稽修禹廟,于土中得五等圭璧百餘枚,形與《周禮》同,皆短小。此禹㑹諸侯以禮山神。 《原穆天子傳》曰:「天子賓于西王母如人蓬髪戴勝,善歗」。乃執白圭以見西王母。 《左傳》曰:鄭駟帶伐伯有伯,有死,游吉如晉還,聞難不入。八月,奔晉,駟帶追之,及酸棗,與子上盟,用珪質于河,已已復歸。 又王子朝用成周之寳,珪于河津,人得諸河上,隂不佞以溫人南侵,不佞敬王大夫以溫人助敬王,南侵子朝。拘得玉者,取其玉,賣之,則為石,王定而獻之。 《古今注》:章帝建初七年,玉珪出𢎞農華陰。 增孔帖,唐德宗即位,遣內給事朱如玉之安西求玉於于闐,得圭一。 玉海,宋建隆初,于闐王李聖文遣使貢玉圭一,盛以玉匣。興國三年三月,沙州曹延祿貢玉圭。 又曰:祥符元年,將封禪,七月己未朔,大食航主陀婆棃,請以方物陪位太山。十月戊申,其國蕃官李麻□遣使貢玉圭,長尺二寸,自言五代祖得于西天竺長者,傳曰:「謹守此,候中國聖君行封禪禮,即馳貢之。 《續文獻通考》:金初獲于宋者,有元圭一、白玉圭一十九。 又曰:元成宗元貞元年,賜天師張與棣、宗師張留孫、真人張志僊等十三人,玉珪各一,珪璋三。
18
原昭度。 《藏禮》《左傳》:昭其度也,容器以藏禮物有其。 輯五瑞 班羣后輯,斂也。斂五等諸侯之珪璋而朝覲也。 。班,還也。朝覲禮畢,還瑞于諸侯。 不琢: 《載弄》大圭不琢璋詩載弄之 有章: 申信《傳》享頫有章,卿為君,使執珪璋也。 。下詳一錫爾 瑟彼《詩》曰:「錫爾介圭,以作爾寳」。《注》:「周王「錫申伯介圭以為瑞 」。又曰:「瑟彼玉瓚。瑟,潔白貌,剪桐葉。 為槭柲,成王剪桐葉為圭戲,封唐叔周公曰:「天子無戲言」。遂命封之。 ,楚靈王剥珪為槭,柲。剥,破也。槭,斧也。柲,柄也。 鋭方之象,以法隂陽。 長短之制以辨上下上詳《白虎通禮》,《周禮》別貴賤之 也 增赤如日。 碧如月遯甲《開山圖》:「禹開宛委山,得赤珪如日碧珪,如月一尺二寸」。 鳥含。 介受《墨子》曰:「赤鳥含圭,降周之岐。曰:天命,周文王伐殷 」。《儀禮》聘禮》曰:「上介受圭」。。 上銳下方。 外黒內赤。《玉海》曰:政和二年,宦者譚穆獻𤣥圭兩旁,刻十二山,上鋭下方外黒,內赤,長尺有二寸。 藴五德之符采。 寫四鎮之峰巒。又曰:圭以表特達之美鎮,以示彈壓之強藴。五德之符,采寫四鎮之峯巒。
19
珪璋四。
20
原屏璧與珪。 植璧秉珪並書 特達之德《禮記》曰:「珪璋,特達德也」。特達,謂朝聘時特用珪璋,不假餘幣也 奉璋峩峩增瑞玉《說文》曰:「圭,瑞玉也。上圓下方以封諸候,楚爵有執圭」。 特達珪、璋之表。崔羣制,韓愈文。 指輝聨累柳宗元文曰:「森然炳然,若開羣玉之府,指輝聨累,珪璋琛璜之狀」。 珪璋交映孔帖珪璋五
21
增賦唐元稹《鎮圭賦》曰:想夫彤闕乍曉,碧砌生寒,當玉座而髙居,狀中峰之冠瑶岫,透爐煙而迥出,意秋月之壓雲端,是以聖后矜持庶寮,瞻重安八荒於術內,故捧必當心,握萬務於掌中,故大不盈拱映,冕旒則璿樞星綴間,黼黻而瓊枝花擁,豈獨使威儀可觀,亦以明社稷有奉,聖人制器,靡不有類,鋭上以象天,方下而法地,備采章以盡飾,瑑崇髙而定位。夫衆色不可以雜施,依方面之正者惟五羣,山不可以咸寫,選域中之大者有四:自天有命,非因梧葉而封唐。提象握機,故配土行而執鎮,豈特傳厯代之瑞寳,抑以彰受命之符信? 蔣防《鎮圭賦》曰:皓爾凝結,溫如可觀,其色正其容端,乃直乃方,象名山而守固,不瑕不劌,配王室以常安,想夫始自良工,成兹國器端乎掌握,撫寧天地,邦有六瑞而圭列其初,國有三山而象包。其四,雲虹發色,冰雪成姿,岱華衡恒之髙,自此而增峻,琳琅琬琰之美,自此而發,竒所以朝九有接萬靈,大禹成功,垂芳於帝典,吾君致理,酌憲于國經。 張仲素信圭賦曰:「瑟彼信圭,諸侯是執。當大君之辨等,與五玉而咸集,皎以式孚,堅如特立,潔白其質,縝密其文,得儀形之是表,敘羔雁以成羣玷,絶可磨不愧南容之復。性惟特達,每勞宣代之分。 楊諫《珪璋特達賦》曰:「稽上古之貴德,考先賢之立言,偉珪璋之挺異,同君子之不諼。是以先王之制斯器也,不資於瓀珉,而采之于璵璠,欲使執之者比德,佩之者克念,自然威儀式序而有要有倫,班秩以明而不濫不僭,徒觀夫貂蟬巍峩以耀彩組,綬輝映以生文,使夫閲信義,堅貞以守職,感瑕瑜不掩以事君,故能靖恭厥位,克舉其勲,豈不由珪璋與賢哲相成其業,曠千古而流芬,則聖哲之創物也,誠有足而稱云。
22
原贊晉郭璞珪贊曰:「玉作五瑞,辯章有國。君子鳴佩,亦以表德。永觀厥祭,時惟文則」。
23
璧:一
24
增《說文》曰:「璧,瑞玉環也。瑗,大孔璧也。璜,半璧也」。 原《爾雅》曰:「璧大六寸謂之瑄,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增《毛詩》曰:「有斐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禮器》曰:「束帛加璧,尊德也。 《周禮》曰:「子執穀璧,男執蒲璧,以蒼璧禮天」。 《史記》褚先生曰:「諸侯王正月朔旦,奉皮薦璧玉賀正月」。 《漢書食貨志》曰:「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 又《外戚傳》曰:「昭陽舍璧帶,往往為黃金釭,函藍田璧,明珠翠羽飾之」。原《續漢書》曰:「大秦國有夜光璧」。 增《晉書載記》曰:燕常山大樹自拔,根下得璧七十三,光色精竒,有異常玉。《符瑞志》曰:宋大明元年五月戊寅,江乗縣得玉璧,徑五寸八分以獻。四年二月乙巳,徐州于汴水得白玉㦸以獻。南齊永明七年,錢塘獲蒼玉璧一。 《老子曰:「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原莊子》曰:「孔子問子桑雩曰:「吾見逐于魯,伐樹於宋,親交益疎,何也?」對曰:子獨不聞,假之亡歟?假,國名?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彼以利合者,廹窮相棄,天屬者廹窮相収也。 孫卿子曰:「聘人以珪,問士以璧」。 增《子華子》曰:「吾之宗君,始有蒲璧以朝」。 賈誼《新書》曰:梁有疑獄,乃問陶朱公,朱公曰:「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其徑相如,其澤相如,然其價不相如,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則?側而視之,其一者厚倍之,是以千金。 原《白虎通》曰:「方中圓外曰璧,璧之為言積也。內方象地,外圓象天。 抱朴子曰:余聞唐堯之為君也,捐金于山。虞舜之承禪也,抵璧于谷中。興徵祥說曰:「王者不隱,過則玉璧見」。 物理論》曰:「語云:士非玉璧,談者為價」。 增唐杜甫《南郊賦》云:蒼璧黃琮,歸乎正色」。 《玉海》宋沈括曰:「今人得蒲璧,刻文如蒲花,敷時榖璧如粟粒。 又曰:祥符六年八月戊寅,詔奠獻大清宫用蒼璧。 《續文獻通考》曰:「金郊祀昊天上帝,以蒼璧、蒼幣。 又曰:「元郊祀器物之等,其目有八:一曰圭幣。昊天上帝蒼璧一,有繅籍、青幣。 又曰:明上帝,祭用蒼璧配祖,祭用蒼璧。
25
璧:二
26
《原尚書中候》曰:「堯沈璧于河」。 增《帝王世紀》,堯刻「璧」為書,東次于洛」,言當傳舜之意。 《淮南子》曰:「禹不貴尺璧而重寸陰」。 《原穆天子傳》曰:「天子賓于西王,母乃執𤣥璧以見之」。 增《左傳》曰「鄭伯以璧假許田為周公祊故也」。 原又曰:「晉荀息請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又曰:「初,衞莊公自城上見已氏之妻髮,美使髠之以為呂姜髢,既出,奔而入焉示之。璧曰:活我,吾與汝璧已。氏曰:殺汝璧,其焉往?」遂殺之,而取其璧。 又曰:「秋,楚子圍許。蔡穆侯將許僖公以見楚子于武城許,男面縳銜璧,大夫縗絰,士輿櫬。楚子問諸逢,伯對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啟如是,武王親釋其縛,受其璧而祓之。祓除凶之禮也。又曰:「初,楚恭王無冢適,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大有事于羣望,而祈請神擇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遍以璧見于羣望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乃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齋而入,拜康王跨之,靈王肘加焉。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壓紐。 增又曰:「晉公子重耳之曹僖負羈餽盤飱,寘璧焉,公子受飱反璧。 又曰:「秦伯納重耳」。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羈紲,從君于天下,臣之罪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水投其璧于河」。 又曰:「秦伯以璧祈戰于河。 原《呂氏春秋》曰:魯郄成子聘于晉,過衞右,宰穀臣觴之,陳樂而不樂,乃送之以璧。成子曰:觴我以酒,歡我也。陳樂而不樂告,我憂也。送我以璧,寄託之也。衞其有亂乎!背衞三十里,聞甯殖之難作,右宰榖臣死之。乃使人迎其妻子,隔宅居之,分祿食之,其子長而反其璧。《戰國䇿》曰:齊欲伐魏,魏使謂淳于髠曰:敝邑有寳璧二雙、文馬二駟,請致之」。髠入請說齊王曰:「魏齊之與國也,伐之,名醜而實危」。齊王乃止。客謂齊王曰:「髠受魏璧馬」。王問髠曰:「先生有諸乎?」曰:「有之。伐魏之事,便魏雖刺,髠于王何益?若誠不便,魏雖封臣于王,何損百姓,無被兵之患,髠有璧馬之寳,于王何傷? 又曰: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王,楚王遣使車百乗,獻夜光之璧。 《史記》曰:張儀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儀掠笞不服,儀謂妻曰:「視吾舌存否?」妻曰「存。儀曰:「足矣」。 又曰:「虞卿躡屩擔簦,一見趙王,賜白璧一雙,黄金百鎰。 又曰:「趙惠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王書曰: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王召見藺相如,遂遣奉璧西入秦。秦王大喜,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髪,上衝冠謂秦王曰:趙王齋戒五日,使臣奉璧。今大王見臣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為戲弄無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王必欲急,臣臣頭與璧俱碎于柱矣。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舍相如廣成,傳舍相如,使人從他道,以璧還趙。 《列士傳》曰:「秦召魏公子無忌,無忌不行,使朱亥奉璧一雙。秦王大怒,將朱亥著猛獸圈中亥,瞋目視之,眥裂,血出濺,猛獸猛獸,終不敢動。 《韓詩外傳》曰:「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雙,聘莊子以為相。莊子固辭。 抱朴子曰「安期生,賣藥海邊」。始皇異之,賜以金璧,值數千萬。安期生去,而置之于阜鄉亭,以赤玉舄為報,留書曰:「後千歳,求我于蓬萊山」。 《漢書》曰:沛公見項羽鴻門歩從閒道走還軍,使張良留謝羽。羽問沛公安在?良曰:聞將軍有意督過之,脫身間至軍矣。脫身逃還其軍」故使臣獻璧羽受之」。增又曰:「文帝賜尉佗書及衣佗,因使獻白璧一雙」。 原《東觀漢記》曰:「驃騎將軍東平王蒼辟朱暉為掾,正月旦,將軍當奉璧賀。故事,少府給璧時陰就為少府吏,甚驕慢,求不可得。暉遙見,就主簿持璧謂曰:我素聞璧未嘗見,借觀之主簿授暉。暉授令史主簿,遽白就曰:朱掾義士勿求之。蒼罷朝,謂暉曰:掾自視孰與藺相如? 玉海,宋紹興元年八月七日,始命訪美玉為蒼璧黃琮。辛未八日出蒼玉璞付文思院。上喜見玉色,曰:「祀天不當計費璧三」。
27
《原和難》《周禮》:穀璧以和,難以聘女。 假道。詳前二 不鬻《禮記》:珪璧、金璋,不鬻于市不貴聖人不貴盈尺之璧。 增祈戰詳前二 刻書詳前二 藉身抱朴子。景帝時,戍將廣陵掘塜,有人如生白璧三十枚以藉身也 開寳河圖:天靈曰:秦王政以白璧,沈河有一黒頭,公從河出,謂政曰「祖龍來」。天寳開中有玉牘也。 投河詳二 《捐谷》抱朴子,虞舜之承禪,捐璧于谷中 浮渚《晉書載記》曰:「石季龍起河橋于靈昌津,採石為中濟石,無大小,輒下隨流,用功五百餘萬而不成。季龍遣致祭沈璧于河,俄而所沈璧浮于渚上」。 斬蛟。《博物志》:澹䑓滅,明齎千金之璧渡河河,伯欲之陽侯波起,兩蛟夾船,子羽左操,璧右斬蛟皆死。既渡,投璧于河河,伯躍而歸之,子羽毀而去。
28
璧:四
29
増詩唐李白詩:秦欺趙氏璧,卻入邯鄲宮。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30
增賦唐李為握中有𤣥璧賦》曰:「璧為至寳,握以藏輝,與似月之色異,俾如虹之氣微,懿夫藏㸃㸃,而獨青映,纖纖而有象,或微疑其手澤,竟空勞于目,想同錫𤣥之後,不蹔去身,驗守墨而居,則先指掌似乎中,而隱影若居外,以藩身攬之,為盈手之玩出也。為連城之珍圓,而琢之而能全,璞溫而執之,何以不濯?雖黙黙而沈潛,每熒熒乎把握? 獨孤授藺相如全璧賦》曰:秦王方坐章䑓之中,列萬乗之雄,羣臣陪位,使者趨風,因發檢以求璧,陳結觀而表衷,浮光爛兮,鏡吐潤色,皎以冰空,語未及于前約,寳方傳于後宫,果無有償城之意,欲坐收獲璧之功。藺君乃探物揣情,沈機內萌,譎指瑕以復取,遂立言而未平,攄壯心而激發,抗英辯以縱橫,怒髮竿指,瞋目電驚,且使辱命,將焉用生?請以臣之頭璧,俱碎君之軒楹,我合詭以全變,彼示詐而望誠,九賓之禮徒設,間道之使已行,義必付于知己,色無懼于就烹,卒能成兩國之勝負,駭千古之威名。 白行簡澹䑓滅明斬龍奪璧賦》曰:「原夫被褐而來,檥舟以濟,懷白璧為利渉,佩青蛇而自衞,光連曉日,若明鏡之髙懸,影落深潭,狀白虹之初霽,孤棹纔移于渡口,二龍歘見于波際,將至寳因此可求,謂匹夫于焉,易制滅明,乃挺利劔,整扁舟,驅天吳,比陽侯,白刃下耀于淵室,紫氣上衝于斗,牛左絶其脰,右舂其喉,既風恬而雨絶,俄霧廓而煙收,弭波瀾,濟江干,持拱璧而歎息,眄中流而回顧,豈不以懷寳者為物所求,恃力者為人所惡。且龍實恃力,人惟懷璧,爾實我欺,我非爾惜,遂投之河,而神㒺敢受毀于岸,而人莫敢有紛然電散,謂齊后之碎連環騞,爾星分同亞父之撞玉斗。嗟乎!仁必有勇,信千古而不朽。
31
原表魏曹植獻璧表曰:「臣聞玉不隱瑕,臣不隱情。伏知所進,非和氏之璞。萬國之幣,璧為元貢」。 梁范雲謝示璧表》曰:「非郊禋有日,禮天之寳肯降。學校且興,圓水之符已集。絳玉𤣥珪,未足云譬。
32
原檄梁吳均檄江神責周穆、王璧曰:「昔穆王南廵,自郢徂閩,遺我文璧,僉曰此津,貫緯百紀,薦厯千春,念兹文璧,故問水濱,江漢朂之,自求多益,反我名瑞,躍此華璧,則富有漢川,世為江伯。如有負穢心,迷懷釁,情戚藏玉泥中,匿珪魚腹,使公孫躡波而長吁,子羽濟川而怒目,佽飛舞劒而東臨,菑丘躍馬而南逐,打素蛤而為粉碎,紫貝其如粥,又有川人勇俊,處乎閩濮,水居百里,泥行萬宿,右睨而河傾,左咤而海覆,乃把昆吾之銅,純鉤之鐵,被魚鱗之衣,赴螺蚌之穴,引澍東隅,移燋北島,使蓬萊之根鬱而生塵,瀛洲之足,淨而可埽,按驪龍取其頷下之,珠搦鯨魚,拔其眼中之寳。皇恩所被,繁枯潤涸,威之所加,窮河絶漠,願子三思,反此明玉。
33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三
URN: ctp:ws54558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