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六十三

《卷六十三》[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堂肆考卷六十三   明。 彭大翼 撰臣職。
3
侍御史
4
歴代沿革,周制,御史在殿柱之間,故謂之柱下史。秦改為侍御史。漢因秦制,置侍御史十五員,受公卿奏事。唐以侍御史分掌公廨推彈。宋以知雜御史為侍御史,言事官為殿中侍御史,六察官為監察御史。舊以中丞兼檢理使,殿中侍御史兼左、右巡使,監察御史兼監察使,至是使名悉罷之。
5
掌令
6
《周禮》天官御史掌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治令,以賛冢宰治書。
7
漢宣帝幸宣室,齋居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治書,治書御史始此。又唐孫伏伽為治書侍御史,先被內旨,而制未出,歸臥其家,無喜色。頃之,輿吏至門,子弟驚白,伏伽徐起見之,時稱雅量。
8
鐵冠
9
《漢官儀》:侍御史,周官也,為柱下史,冠法冠,一名柱。後以鐡為柱,言其審固不撓,常清峻也。又御史冠獬豸冠,獬豸、神羊,此獸主觸不直,楚王獲之以為冠。秦滅楚,以其冠賜執法,近臣服之。
10
繡衣
11
漢武帝所制御史,有繡衣直指,出討姦猾,治大獄,劾奏霍光。
12
漢嚴延年,遷侍御史。時霍光廢昌邑王立,宣帝,延年劾奏「霍光專廢立,無人臣禮」。奏雖寢,朝廷肅然。敬憚之,請收梁冀。
13
東漢陳翔拜侍御史,元日朝賀,大將軍梁冀威儀不整,翔奏請收冀理其罪,時人奇之。
14
橫劒,當車。
15
東漢种暠,順帝時為侍御史,監護太子於承光宮,中常侍髙梵受勅迎太子,不齎詔書,太子太傅杜喬疑而不决,暠乃橫劒當車曰:「太子,國之儲副,常侍無一尺詔書,安知非挾奸耶?」梵不敢爭,馳還奏之,詔報太子,乃得去。喬退而嘆息,嘉暠臨事不惑。
16
持㦸勅門。
17
《陳夀耆舊傳:楊仁,字文義,明帝引見,問當代政治之事,仁對,上大奇之,拜仁侍御史。明帝崩,是時諸馬貴盛,各爭入宮,仁披甲持㦸,遮勅宮門,不令得入。
18
乘驄
19
東漢桓典,字公雅,榮之曽孫。靈帝拜為侍御史。是時宦官亂政,典執法無所迴避,常乘驄馬京師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
20
懸豹
21
見輿衛。
22
軔輪
23
見總諌官。
24
執囊。
25
南史何思澄為治書侍御史。晉、宋以來,此職甚輕,梁天監初,始重其選。車前依尚書二丞給三騶,執盛印青囊,寫《幽州圖》。
26
東漢李恂拜侍御史,持節使幽州,宣布恩澤,慰撫北狄,所過皆圖冩山川,屯田聚落百餘卷,悉封奏。肅宗嘉之,陳遼東狀:
27
唐賈言忠為侍御史,奉使遼東還,高宗問以軍事,言忠畫其山川地勢,且陳遼東可平之狀。
28
訟言楚獄之寃。
29
東漢明帝永平中,楚王英與方士造作圖書,有逆謀,廢徙丹陽自殺。是時窮治楚獄,相連繫者尚數千人,侍御史寒朗心傷其寃,上言訟之,帝意解,詔遣朗出。後二日,自幸洛陽,獄録囚徒,理出千餘人,時天旱即雨。按朗字伯奇,嘗舉孝亷,為濟隂令。
30
奏正唐室之號。
31
張柬之既遷,則天於上陽宮,中宗猶以皇太子監國,告武氏之廟。侍御史崔潭奏曰:「方今國命初復,正其徽號,自當稱唐,以順萬姓之心,奈何告武氏廟哉!宜毀此廟,復唐鴻業」。中宗深納之。
32
名望素髙。
33
《三國吳志》:楊廷式強正忠直,名望素髙,及為憲臺,人皆屬望。
34
風力愈勁
35
王素,字仲儀,諡敏懿。既升臺,風力愈勁。嘗與同列奏事上前,事有不合,衆皆引去。公方論列是非,必俟得旨乃退。帝曰:「真御史也」。議者目為「獨擊鶻」。
36
皁鵰
37
唐王志愔為侍御史,執法剛正,百僚畏憚,時人呼為「皁鵰御史」,言其顧瞻人吏,如雕鶚之視燕雀也。
38
白兎
39
唐王●義,衡水人。素無行。嗣聖中,遷侍御史。●義初賤時,求傍舍瓜,不與。及為御史,乃騰文言園有白兎,令縣集衆捕逐畦瓜,蹂踐立盡。內史李昭徳曰:「昔聞蒼鷹獄吏,今見白兎御史」。
40
風霜任
41
《通典》、御史為風霜之任,糾彈不法,百僚震恐耳目官。
42
唐王申伯《御史制:御史:吾耳目官,非清明勁正、不偏不撓者,安可使辨淑慝,振紀綱,廣吾聰明哉!」
43
貞栢
44
《續通典》:御史臺御史㕔前有兩株栢,唐總章中,李元同、張仁禕為侍御史所植也。杜易簡為之賛曰:「爰有貞栢,徙植清臺。麝條霜勁,蠶葉風開。始逢鵲喜,終見烏來脆梨。
45
唐賈言忠撰。御史本草》,以裏行及試員外為合口,椒最有毒,監察為開口,椒毒微歇。殿中為蘿蔔,亦曰生薑,雖辛辣而不為患,侍御史為脆梨,漸入佳味。又侯味虛著,《百官本草》題「御史大熱有毒,主除邪疾,杜奸回。振寃滯,攻貪濁,服之長精神。
46
設榻
47
《通典》:侍御史號「臺端」,他人稱曰「端公」。其知雜事者,謂之「雜端」,最為雄劇。食座之南,橫設一榻,謂之「南牀」,例不出累月。遷登南省,故號為「南牀百日」。或以南牀為癡牀,言其倨傲如癡也,殿中監察,皆不得坐。
48
哄堂
49
侍御史凡上堂絶言笑,有不忍者,雜端大笑,則闔座皆笑,謂之「哄堂哄堂」不罰」。
50
陪直
51
御史初入臺,陪直二十五日為伏豹,直取不出之義,御史立處為班心,故東坡次御史張舜民詩,班心突兀,見長身。
52
辱臺
53
御史初入臺,吏人㕘拜黙黙而退,謂之鬼㕘」。宋制,御史入臺滿十旬,無章疏者,有辱臺之罰。
54
驚落膽
55
唐敬宗朝,夏州節度使李祐入朝,違詔進奉,侍御史溫造彈之。祐趨出待罪,股戰汗流,驚謂人曰:「吾半夜入蔡州城擒吳元濟,未嘗心動,今日膽落於溫御史矣!」恥呈身。
56
韋澳,字子斐,為侍御史,十年不調。中丞髙元裕與澳兄溫善,欲薦用之,諷澳謁已,溫歸以告,澳不答。溫曰:「元裕端士,若輕之邪?」澳曰:「然恐無呈身御史」。
57
對仗斥義府。
58
事見大理寺丞枉法,黜淳于氏,髙宗知而不問,侍御史王義方上疏奏之,對仗斥義府,令下義府,顧望不退,義方三叱,義府始趨出,義方乃讀彈文,畧曰:「義府善柔成性,佞媚為心,昔事馬周,分桃見寵,後交劉洎,割袖承恩,生其羽翼,長其光價,因縁際㑹,遂階通逹,不能盡忠竭節,對●王休,䇿蹇勵駑,祗奉聖眷,而反憑附城社,蔽虧日月,請託公行,交㳺羣小,貪冶容之好,原有罪之淳于,恐漏泄其謀,殞無辜之正義,此如可恕,孰不可容?請除君側,少答鴻私,碎首玉階,庶明臣節」。上以義方毀辱大臣,貶為萊州司戶。
59
舉觴罰裴度。
60
崔咸,字重易,為侍御史,處正特立,風采動一時。穆宗寳厯二年,復以裴度為司空、同平章事。度至京師,朝士填門度留之飲。京兆尹劉栖楚附度耳語,崔咸舉觴罰度曰:「丞相不應許所由官呫囁耳語」。度笑而飲之。栖楚不自安,趨出,左右莫不壯之。
61
劾左司郎。
62
狄仁傑為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寵自肆,仁傑劾奏其惡。武后有詔原之,仁傑曰:「陛下惜有罪虧成法,臣願先斥為羣臣戒」。由是本立抵罪,朝廷肅然。
63
劾京兆尹。
64
唐開元初,楊瑒為侍御史,與御史大夫李傑將劾京兆尹崔日知,反為所構。瑒廷奏曰:「糾彈之司,若遭恐脅,以成奸臣之謀,則御史臺固可廢矣」。
65
正色責楊素。
66
隋栁調為侍御史,僕射楊素嘗於朝堂見調,因戱之曰:「栁條通體弱,獨搖,不須風調」。正色責之曰:「調信無可取,公不當以為侍御史,調信有可取,公不應發此言」。素甚奇之。
67
抗疏劾守忠。
68
言行録》:彭思永季長,為侍御史。時張堯佐以妃族進,王守忠以親侍帷幄,寵參知政事闕,堯佐朝暮待命,而守忠亦求為節度使,公獨抗疏極言,仁宗震怒,中丞郭勸、諌官吳奎皆為上言其忠,不冝加罪,上怒解,而堯佐、守忠之望,遂格公,猶罷臺職。
69
不樂搏擊
70
武則天朝,桓彥範等共薦陽嶠為侍御史,楊再思曰:「嶠不樂搏擊之任如何?」彦範曰:「為官擇人,豈必待其所欲?」乃引為左臺侍御史。
71
不尚沽激!
72
何郯,字聖從。為御史,言事不尚沽激,令授清要。
73
唐李素立髙祖,令授七品清要官,所司擬雍州司户,上曰:「此官要而不清,擬秘書郎」。上曰:「此官清而不要」。遂授侍御史。
74
須用忠淳。
75
宋仁宗皇祐三年,宣諭宰臣曰:「諌官御史,必須用忠厚淳直、通世務,明治體之人,以革浮薄之弊」。自是詔舉御史,必載帝語降敕。
76
習知舊事。
77
唐盧簡辭遷侍御史,習知法令及臺閣舊事,請復舊制。
78
唐徳宗即位初,侍御史朱敖請復舊制,置朱衣、豸冠於內廊,遇有犯者,御史得以彈舉,上許之。建中元年,監察御史張著冠豸冠,劾京兆尹、兼御史中丞嚴郢於紫微殿,詔削郢御史中丞,特賜著緋魚袋。自是,日懸衣冠於宣政之左廊。
79
隨仗分居
80
唐職林太極以前二臺朝列之制,侍御史與殿中隨仗而入,分居兩行。
81
舉鞭聳揖。
82
唐舊制,御史遭長官於塗,皆免㡌降乘,長官戢轡,辭而止焉。乾封中,王本立為侍御史,意氣頗髙,塗逢長官,端揖而已。自是或降而立,或一足至地,或側鞍弛●,輕重無常。開元以來,但舉鞭聳揖而已。又唐故事,京兆尹遇侍御史,當避路,崔隱甫奏:「侍御史以下皆與御史大夫抗禮。
83
竇羣節槩
84
唐竇羣隱居毗陵,以節槩聞,召為左拾遺,遷侍御史,入蕃為判官。羣因入對,奏曰:「陛下即位二十年,始自草澤,即擢臣為拾遺,是難其進也。今陛下以二十年難進之臣,用為和蕃判官,一何易也?」徳宗異其言,留為侍御史,栁彧正直。
85
隋栁彧為侍御史,當朝正色,百僚敬憚,上嘉之曰:「栁彧正直之士,國之●寳」。
86
希意鞫獄。
87
唐肅宗時,鳳翔馬坊押官為刼天興尉謝夷甫,殺之,其妻訟寃,李輔國素出飛龍廄,敕御史孫鎣鞫之,無寃,又使中丞崔伯陽鞫之亦同,又使侍御史毛若虛鞫之,若虛希輔國意,歸罪夷甫,伯陽怒,召若虛詰責,言若虛附㑹中人鞫獄不真,欲劾奏之,上怒,貶伯陽嶺南尉,揚言壊麻。
88
唐文宗太和中,時人皆言鄭注朝夕且為相,侍御史李甘揚言於朝曰:「白麻出,我必壊之於廷」。
89
茂才召為
90
虞翻,字仲翔,㑹稽人。舉茂才,召為侍御史。作《周易》、《老子》、《論語》、《國語》、訓詁習經於枹鼔之間,講論於戎馬之上,重任可屬。
91
《言行録》:劉忠肅公摯擢侍御史。公自熈寧以言去位踰十六年,乃復任言責,一時奸佞刻薄之吏,事狀顯著,公皆正色彈劾,多所貶黜,中外肅然,時人以比包希仁、吕獻可,上察其忠義誠信,可屬重任,未㡬大用。
92
劾味道贓汚。
93
唐蕭至忠為侍御史,劾宰相蘇味道贓汚御史大夫李承嘉,嘗召諸御史責之曰:「近日彈事,不諮大夫禮乎?」至忠曰:「故事,臺中無長官。御史,人君之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彈,不相關白。若先白大夫而許彈事,如彈大夫,不知白誰也?」承嘉嘆其剛直。
94
彈賈黯過失
95
通畧賈黯為中丞,新除侍御史呂誨嘗彈黯過失,遷延引避,不肯就職。黯言嘗薦誨為御史,知其方正謹厚,亦一時公言,非有嫌忌,願得終與共事,誨乃就職。
96
入苑奏事。
97
宋張靄為侍御史,太祖方彈雀於後苑,靄亟請入奏事,及帝見所奏,乃常事,遂大怒。靄曰:「臣以為尚急于彈雀」。帝色愈厲,以斧柄撞墮靄二齒,靄徐拾之。帝曰:「欲訟朕邪?」靄曰:「臣不能訟陛下,自有史官書之耳」。
98
至臺講兵:
99
宋張浚為侍御史,好謀畧,有大志,數招諸將至臺,講論用兵籌䇿。
100
誦《留相賢
101
《樓攻媿集》:宋林正恵公大中除侍御史,鄧司諌,以忤旨移將作監,公請曲加優容,許復舊職,丞相留公丐去,公率同僚奏乞宣諭,使安相位,遂不果去,身居言職,而伸諌省之氣,誦丞相之賢,他人不敢為也。
102
爭濮王禮
103
《言行録范純仁為侍御史時,方議濮安懿王典禮,公引誼據經語斥大臣尤切,由是名震天下。
104
法官。
105
劉暾長升,遷侍御史。時武庫火,尚書郭彰率百人自衛而不救火,暾正色詰之,彰怒曰:「我能截君角也」。暾勃然曰:「天子法官,而欲截角乎?君何敢恃寵作威福邪!」索紙奏之,彰伏罪不敢言。
106
朝長
107
《續通典》注:唐臺中故事,三院退朝入臺,以一人為朝長。故大中中侍御史馮緘與三院退朝入臺,路遇集賢校理楊收,不為之卻。緘為朝長,拉收僕于臺中,笞之五曹」。
108
唐職林漢侍御史所掌五曹,曰令曹、印曹、供曹、馬曹、乘曹。
109
六職:
110
《唐六典》:侍御之職有六:一曰奏彈,二曰三司,三曰西推,四曰東推,五曰贓贖,六曰理匭。
111
乞伸枉濫」。
112
武后朝,侍御史魏靖上言:「陛下既知來俊臣之奸,處以極法,乞詳覆俊臣等所推大獄,申其枉濫」。太后命監察御史蘇頲按覆,由是雪寃者甚衆。
113
請攬威權」。
114
趙瞻,字大觀,為侍御史,上疏請攬威權,明功罪,廣聦明更積弊。英宗嘉納之。
115
論宰相専政
116
唐介,字子方,荊南人。為侍御史,極言宰相文彥博知益州,日進燈籠錦媚張貴妃,致位宰相,且論其専政,仁宗怒甚,介曰:「臣忠義憤激,雖鼎鑊不避也」。貶英州別駕。帝慮介或道死,有殺直臣名,命中使護之,由是介直聲聞天下,中朝士大夫以詩送行者頗衆,獨李師中一篇為人傳誦曰:「孤忠自許衆不與,特立敢言人所難,去國一身輕似葉,髙名千古重如山,並逰英俊顔,何厚未死奸䛕骨,已寒天為吾皇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還」。又言行録晁以道曰:「仁宗貶,唐介嶺南,遣中使賜金,又畫其像,置之便殿」。按英州今韶州府英徳縣。
117
論省臣害仁。
118
元世祖時,川陜盜起,省臣患之,請専戮其尤者以止盜,朝論將從之,侍御史髙鳴諌曰:「制令天下上死囚,必待論報,所以重用刑、惜民生也。今從其議,是開天下擅殺之路,害仁政甚大」。帝曰:「善」,令速止之。
119
殿中侍御史。
120
歴代沿革,魏蘭臺遣御史二人居殿中,伺察奸匪,故曰殿中侍御史。晉與北齊皆有此職,隋改為殿內侍御史,煬帝省之。唐武徳中,置殿中侍御史四員,貞觀中,増二員,掌殿廷供奉之儀,京畿諸州兵皆●焉,彈舉違失,號為副端正班,列于閣門之外,有離位失列、言囂而不肅者,則糾罰之。其元日、冬至大㑹,則乗馬,具皁服,戴黑豸,升殿。文明元年,又置殿中侍御史裏行。唐制,御史不専言職。宋天禧中,始置殿中侍御史二員,掌言事,分糾大朝㑹及朔望六㕘官班序。元豐八年,詔殿中侍御史兼察事,監察御史兼言事簪,白筆。
121
《魏志》:大朝㑹殿中御史簪白筆側陛而坐,帝問:此何官何主?」辛毗曰:「此謂御史舊時簪筆以奏不法,今時值備位眊筆耳」。
122
立花磗。
123
《唐國史補御史。故事:每大朝㑹,則監察押班常㕘,則殿中知班。入閣,則侍御監奏殿中,得立五花磗衣緑,衣用紫案褥之類,號曰七貴。
124
見惡能討。
125
魏宋逰道為殿中侍御史,臺中語曰:「見惡能討宋逰道,治獄無枉
126
唐崔仁師,定州人。貞觀中,為殿中侍御史。青州男子謀逆,有司捕支黨繫獄,詔仁師按覆,止坐其魁惡十餘人,他悉原縱。大理少卿孫伏伽曰:「足下平反者多,恐人情貪生,見其徒侶得免,未肯甘心,奈何?」仁師曰:「治獄主仁恕,豈有知枉不申為身謀哉?萬一誤有所縱,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願也」。及敕使覆訊,諸囚皆叩首曰:「崔公仁恕無枉,請速就死」。無一人異辭者。
127
以才補
128
初,學記山公啟事,中書屬通事令史孫琳,久習內事,才冝殿中侍御史,亟補之,不審可否,制曰:「可」。
129
以能擢。
130
《初學記曹氏傳》:「左雍起于吏,武帝以為能,擢殿中侍御史。
131
蹈道依仁。
132
武后思徐有功,用法平恕,擢拜左臺殿中侍御史,逺近聞者,無不相賀。宗城潘好禮著論,稱有功蹈道依仁,固守誠節,不以貴賤死生,易其操履。設客問曰:「徐公于今誰與為比?」主人曰:「四海至衆,人物至多,或匿迹韜光,僕不可誣,若所聞見,則一人而已」。
133
嫉邪忿佞。
134
唐崔沔除殿中侍御史,以嫉邪忿佞為己任,出入柱外。
135
唐侍御史每出入,行步在柱裏殿中、監察兩院在柱外供奉墀下。
136
唐高宗以雍州司士㕘軍,韋絢為殿中侍御史,或疑非遷西臺侍郎,上官,儀曰:「此野人語耳。御史供奉赤墀,下接武䕫,龍簉羽鵷鷺,豈雍州判佐比乎?」時以為清言,不避威權。
137
唐張行成,字徳立,補殿中侍御史,糾劾不避威權。太宗謂房●齡曰:「觀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若行成者,朕自舉之,無先容也」。
138
不畏彊禦。
139
宋紹興中,杜莘老為殿中侍御史,入見,上曰:「知卿不畏彊禦,故有此授」。自是用卿矣。又趙清獻公為殿中彈劾,不避權倖,京師號「鐡面御史」。
140
掌供奉職。
141
唐百官志》:殿中侍御史掌殿庭供奉之職,正班列于閣門之外,糾離班及語不肅者。
142
押鐘鼔樓。
143
《五代㑹要》:唐天成二年,御史臺奏云:每遇入閣者,欲依常朝例,差殿中侍御史二員,押鐘鼔樓位,各綴供奉官班出入所,冀共為糾察。上從之。
144
申理元忠
145
武后朝,諸張譖宰相魏元忠,太后怒,下元忠獄。蘇安恒等上疏極言,竟貶元忠高要尉。殿中侍御史王晙復奏申理元忠,宋璟曰:「魏公幸已得全,今子復冐威怒,得無狼狽乎!」晙曰:「魏公以忠獲罪,晙為義所激,顛沛無恨,請斬去為!」
146
紹興末,金人謀入寇,宦官張去偽,隂沮戰議,且請避之。陳俊卿為殿中侍御史,請斬之,上愕然曰:「公仁者之勇也」。
147
清廟器
148
見禮部員外。
149
大福人。
150
《言行録》:河東闕漕使章郇公言,文彥博有名稱,呂許公曰:「可」召來面詢之,召至堂上,許公不交一言,但睥眤不已。及退,許公嘆曰:「此大有福人,何所任用不可」。遂自殿中侍御史差委,不十年,出將入相。
151
出從天降。
152
唐㑹要:監察御史職知朝堂,正門無籍,非因奏事不得入,至殿庭在棲鳳闕南望,殿中侍御史以上從觀象門出,若從天降。
153
名自內命。
154
宋治平二年,以范純仁為殿中侍御史,呂大防為監察御史裏行。近制,御史有闕,則命翰林學士、御史中丞迭舉二人,而上自擇取一人為之。至是闕兩員,舉者未上,內出純臣大防姓名而命之。又龐荘敏公籍為殿中侍御史,中丞孔道輔謂人曰:「今之御史,多承望要人風旨,陰為之用,獨龐公,天子御史耳」。
155
乞用舊臣」。
156
宋陳正獻、公俊卿任殿中侍御史,時金虜謀入冦舊臣,惟張忠、獻公在時,謫居湖湘,中外翕然歸心,上益疑之,正獻公上疏,乞除一近郡,以繫人心,上大悟,明日,即除正,獻公為兵部侍郎,後數月,竟用張公守建康。
157
請留正人:
158
宋趙清獻公抃,字閲道,除殿中侍御史。先是,呂溱出守徐州,蔡襄守泉,吳奎守壽,韓絳守河陽,歐陽修乞蔡,賈黯乞荊南公,即上言:「近日正人如修輩無㡬,今皆欲請郡者,以不能諂事權要,傷之者衆矣!」修等由此不去,一時名臣賴之以安。
159
陳夏竦奸狀。
160
宋何郯為殿中侍御史,嘗極陳夏竦奸狀,仁宗諭曰:「古有碎首諌者,卿能之乎?」對曰:「君不從諌,則臣碎首,今陛下從諌如流,臣何敢掠美?」
161
疏守忠惎語。
162
《言行録》:英宗即位,有疾,皇太后同聴政,上疾平,傅獻簡公堯俞為殿中侍御史,上疏請還政,未聴頗聞,內侍任守忠有惎語,公又上疏極言之,太后遂還政而逐守忠等。
163
兼諌諍職。
164
宋天禧中,置言事御史,即殿中侍御史也。今御史臺中丞㕔之南,有諌官、御史㕔,葢御史得兼諌諍職也,稱骨鯁臣。
165
《繫年録》:杜莘老為殿中侍御史,極言無隱,取衆所指如王繼先、張去偽等,悉擊去之。及公罷去,朝士祖道都門,以詩文稱述者百餘人,都人至今以為美談,雖宿衛武夫府寺,賤●誦說,前朝骨鯁敢言之臣,必曰「杜殿院,云監察御史。
166
歴代沿革,東晉置檢校御史,知行馬外事。宋、齊、梁、陳及後魏、北齊並置。隋改檢校御史為監察御史。唐武徳初,置監察御史八人,貞觀中加二人,後又置監察御史裏行。武后時,又置殿中裏行。宋初,御史多出外任,其風憲之職,以他官領之。嘉祐四年,從韓絳請,置裏行。熈寧七年,以六察官為監察御史。八年,詔監察御史兼言事。乾道二年,詔:「自今非曽經兩任縣令者,不得除監察御史,著為條令」。八年,宰執進呈,以御史臺事分●六察。虞允文奏言:「祖宗時,監察御史却許言事」。上曰:「今既分●六察,可許隨事彈奏」。自是臺綱肅清。
167
蘭臺
168
《通典》:晉孝武帝太元中,置檢校御史,掌行馬外事,亦蘭臺之職也。
169
松㕔。
170
《因話録》:唐㑹昌中,監察御史鄭路所葺禮察㕔,謂之松㕔,葢㕔南有古松也。
171
三院
172
唐志》:御史臺,其屬有三院:一曰臺院,侍御史●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焉。八印。
173
御史故事有八印,曰臺印,隨從印,左廵印,右巡印、監倉印、監庫印,監察印,出使印。
174
號六察。
175
唐置監察御史十五人,其一察官人善惡。其二,察户口流散。其三,察農桑不勤。其四察妖猾盜賊。其五,察徳行孝弟。其六,察黠吏。豪宗。大厯中,以御史分察尚書省六司,第一人察吏部、禮部,第二人察兵部、工部,第三人察戶部、刑部,嵗終議殿最,亦號六察。又宋朝在禁中,惟三官得告,謂之三告官。宰相告于中書、翰林學士,告于本院御史,告于朝堂,皆用朱衣吏。
176
加二階
177
唐韓思彦為監察御史,昌言當世得失,高宗夜召,加二階,待詔●文舘。
178
明目張膽
179
韋思謙,字仁約,鄂州人。初擢監察御史,常曰:「御史出使,不能搖動山岳,震慴州縣,為不稱職。禇遂良嘗抑買人地,思謙劾之,左遷同州刺史。及遂良再相,人或弔之,思謙曰:「吾性狷直,觸機輒發,何暇恤身。大丈夫當敢言地,要須明目張膽以報天子,焉能碌碌保妻子邪?食肉引血。
180
武后召見郭宏霸,宏霸自陳忠鯁云:「往年討徐敬業,臣誓抽其筋,食其肉,飲其血,絶其髓」。武后大悅,授監察御史,時號「四其御史」。
181
整肅朝儀
182
《唐六典》:監察御史掌分察百寮,巡按郡縣,糾視刑獄,整肅朝儀。
183
疏論宮市
184
唐韓愈操履堅正,鯁言無忌。遷監察御史,上疏極論宮市,徳宗怒,貶山陽令。
185
先風教
186
唐姚崇用齊澣為監察御史,彈劾違犯,常先風敎,當時以為稱職。
187
判滯獄。
188
唐李程為藍田尉,有滯獄十年不決程,單言輒判京兆,以狀聞,拜監察御史。
189
《詠竹》
190
唐呂太一拜監察御史裏行,自負才華而不即真,因詠院中叢竹以寄意,曰:「濯濯堂軒竹,靑青耐,歳寒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191
裂麻:
192
宋鞠詠為監察御史,言錢惟演交結丁謂不赴亳州,意圖入相,謂人曰:「若相惟演,當取麻制壊之」。
193
涉海息風。
194
陸元方,字希仲,為監察御史,則天使安輯嶺外,將涉海風,濤甚狂,舟人不敢舉帆。元方曰:「我受命無私,神豈害我!」遽命濟而風息。
195
歴囿按火。
196
唐趙㳙,永泰初,為監察御史,時禁中失火,與東宮稍近,代宗深疑東宮㳙乃周歴壖囿,按據迹狀,乃上直中官遺火也。徳宗時在東宮,常心感㳙,及㳙刺衢州,年考既深,與韓滉不相得,奏免㳙官,徳宗見其名,謂宰臣曰:「豈永泰初御史趙㳙乎?」對曰:「然」。即拜尚書左丞。
197
《詠棲烏詩》
198
唐太宗召見李義府,試令詠棲烏立成詩曰:「日裏颺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多少樹,不借一枝棲」。上深賞之,曰:「我將全樹借汝,豈惟一枝!」拜監察御史。
199
掌行馬事。
200
沈約宋書》:古司●校尉,知行馬外事。晉江左,罷司●校尉,置檢校御史,専掌行馬外事。故宋周益公必大辭免察官,奏分直棲鳳閣之南,察事在行馬之外。
201
素立守法。
202
分紀:唐李素立,武徳初為監察御史,時有犯法不至死者,髙祖特令殺之,素立諌曰:「陛下三尺法與天下共之,法一動搖,則無所措手足。時方大業經始,奈何輦轂之下先棄刑書乎?臣忝法司,不敢奉㫖」。帝嘉納之。
203
尚隱雪寃」。
204
唐李尚隱擢監察御史。睦州刺史馬昭泰性鷙刻,人憚其強,嘗誣繫桐廬令李師旦二百餘家為妖蠱,有詔御史覆驗,皆稱病不肯往。尚隱曰:「善良方䝉枉,不為申理,可乎?」因請行,果雪其寃。
205
舉弟自代。
206
唐韋貫之始為監察御史,舉其弟纁自代。及為右補闕,纁代為侍御史。
207
與兄並居。
208
唐楊收與兄假並遺直之子,假自浙西觀察判官入為監察御史,收亦自西川入為監察御史,當世榮之,可使推捕。
209
唐李義琛,歴監察御史。貞觀中,文成公主貢金,遇盜于岐州,主名不立。太宗召羣御史至,目義琛曰:「此人神情爽拔,可使推捕」。義琛往,數日獲盜。帝喜,為加七階,不樂檢局。
210
唐栁渾召拜監察御史,臺僚以儀矩相繩,而渾放曠不樂檢局,乃求補外,宰相惜其才。
211
常何薦馬周
212
唐馬周客郎将常何家,為何條二十餘事,皆當世切務」。太宗怪問,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敎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未至,遣使四輩趣之。及見,與語,帝大悅,拜監察御史。上言:「比來樂工,圉人超授官爵,鳴玉曳履,與士君子比肩,臣竊恥之。
213
李勉尊朝廷
214
唐李勉拜監察御史,屬朝廷右武勲臣恃寵,多不知禮,大將軍管崇嗣于行在朝堂背闕而坐,勉劾之,肅宗嘆曰:「吾有李勉,始知朝廷尊矣!」
215
爭論新法。
216
《淵源録:張戩天祺,除監察御史,争論新法,章數十上,最後言大惡未去,橫斂未除,不正之司尚存,無名之使方擾,又詣中書争之,王安石以扇掩面而笑,戩曰:「戩之狂直,宜為㕘政所笑,天下之人笑㕘政者,亦不少矣」。極陳時弊。
217
東都事略王巖叟召為監察御史,上疏極陳時事之弊,以為:「不絶害源,百姓無由樂生。不屏羣邪,太平終是難致」。
218
平仲氣節
219
唐段平仲擢監察御史,磊落有氣節,遇事敢言,桑慥志行。
220
宋天聖中,以太常丞桑慥為監察御史。慥有志行,朝廷聞其名而面命之。
221
不沽直名。
222
宋程明道權監察御史裏行,神宗召問所以為御史,對曰:「使臣拾遺、補闕,裨賛朝廷則可,使臣掇拾臣下短長以沽直名,則不能」。神宗嘆賞,以為得御史體。
223
乞治內降」。
224
言行録:傅堯俞為監察御史裏行,朱晦子頴士以內降監汳口鎮,而都水監復薦之。公言:「密院既不治,頴士求內降罪,而都水又安知其可用而舉之?上下相結,迭為阿狥,其盜名器,將不但一汳口而已」。乃罷。頴士權倖憚焉。
225
疏忤安石。
226
劉顗,無錫人。熙寜初,為監察御史裏行,上疏忤王安石,貶衢州監稅。顗將出臺,於坐上大罵,同時御史孫昌齡謂其奴事,安石求為美官,遂拂衣上馬赴貶所。蘇軾送以詩,有「烏府先生鐡作肝,風霜捲地不知寒」之句,世因號「鐡肝御史」。
227
奏劾李珣。
228
劉庠,字希道,除監察御史裏行。時禁銷金,李珣先犯令,庠言:「法行自貴近始」。遂劾之,英宗曰:「朕豈私一李珣邪?珣乃仁宗外家,若行之,天下謂朕何?」
229
山堂肆考卷六十三
URN: ctp:ws52630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