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五十三

《卷五十三》[View] [Edit] [History]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一
3 仁和趙一清纂
4 滍水篇
5 水出北山七泉竒發卷三十一一頁十四行
6 一清案北山下落阜字寰宇記校增泉當作□
7 南流注滍水卷三十一一頁十七行
8 一清案流字衍文
9 救養者卷三十一一頁十九行
10 箋曰白氏六帖作救癢一清案癢本作□荀子榮辱篇骨體膚理辨寒暑疾□凡从疒後人所加
11 有魯縣居其陽卷三十一三頁一行
12 一清案有魯下落山字漢書地理志校增
13 水南有漢中常侍長樂太僕吉侯苞冢卷三十一四頁十二行
14 一清案金石録漢𨽻字源引此文俱作吉成侯州苞今校補
15 基西枕岡卷三十一四頁十二行
16 一清案基𨽻釋作墓
17 淯水篇
18 攻離山卷三十一五頁十四行
19 箋曰孫按山海經云支離之山淯水出焉一清案方輿紀要云郡志云淯水出嵩山縣雙雞嶺雙雞蓋攻離之譌然方俗之稱字隨讀改山海經作支離字形之近也
20 淯水導源卷三十一五頁十七行
21 一清案導源下落𢎞農二字全祖望校增
22 淯水又東南流雉縣之雉衡山卷三十一五頁二十行
23 一清案流下落歴字
24 有陽伯者卷三十一六頁十二行
25 一清案陽伯當作伯陽詳渭水篇刋誤
26 淯水又東南流逕博望縣西北故城東卷三十一六頁十八行
27 一清案西北二字衍文
28 郡東北一百二十里卷三十一六頁十九行
29 一清案郡上落在字
30 地理志曰南陽有望縣卷三十一七頁一行
31 一清案當作博望縣落博字
32 功曹栢孝長卷三十一七頁四行
33 箋曰九州春秋曰時柏季長在城中一清案魏書注引九州春秋正作柏孝長季字誤刻也
34 清水又南卷三十一七頁七行
35 一清案清水當作淯水
36 或是余夏逕驛途卷三十一七頁十五行
37 一清案逕𨽻釋作景
38 墓樓東平林不卷三十一八頁四行
39 一清案不𨽻釋作下
40 謂之卷三十一八頁五行
41 一清案謂之下落肄水二字
42 東出赭陽卷三十一八頁十二行
43 一清案全祖望云漢志續志晉志皆作堵陽魏收志始作赭陽然水經舊本仍作堵陽章懷註引水經注云堵水南逕小堵鄉可証也世本忽堵忽赭不亦惑乎予謂六朝後魏改堵為赭道元于沔水篇作堵于滍淯篇改從赭各存所是正無取乎從同也
44 而道方城卷三十一八頁十二行
45 一清案而孫潛校改西
46 郡國志所謂宛有𤓰里野津卷三十一八頁十五行
47 一清案野字衍文
48 温以升平五年與范汪衆軍北討列營淯水卷三十一八頁十六行
49 箋曰按晉書穆帝本紀桓温遣諸將討河北在永和五年而范汪傳云桓温北伐令汪率文武出梁國以失期免為庶人卒于家本紀范汪之廢則在升平三年與此互異一清案晉書穆帝紀永和五年桓温北伐乗石遵之亂也十年伐關中討苻健也十二年又北伐則討姚襄也海西公太和四年又北伐慕容暐蓋不僅永和五年一役而已范汪之廢温公通鑑目録書于升平五年而穆帝紀升平五年又無廢汪事汪廢在哀帝紀之冬十月即升平五年之冬十月也汪傳以為温令汪率文武出梁國似是討姚襄事温傳所云以譙梁水道既通請徐豫兵乗淮泗入河是也然升平五年春正月北中郎將都督青徐兖冀幽五州諸軍事徐兖二州刺史郄曇卒二月以范汪代之又在伐姚襄之後豈温以汪勢既盛忌之追論前事而廢之耶朱氏以汪廢在升平三年三豈五之誤刻耶
50 故申伯之國卷三十一八頁十九行
51 一清案國黄省曾本作都
52 其東城城內有舊殿基卷三十一九頁四行
53 一清案城字重文宜衍
54 有基周一百步髙五丈卷三十一九頁六行
55 一清案有下落殿字五丈當作五尺
56 地西三里卷三十一九頁六行
57 一清案地當作城黄省曾本校
58 魏書曰公征至宛卷三十一九頁十二行
59 一清案三國志註引魏書曰公南征此落南字
60 祠亡將士卷三十一九頁十三行
61 一清案亡上落陣字三國志註校補
62 紫谿又逕宛西卷三十一九頁十五行
63 一清案紫谿當作梅谿
64 案漢髙帝七年卷三十一十頁二行
65 一清案案字衍文
66 遣潁陽侯祭遵西擊鄧奉弟衆卷三十一十頁五行
67 一清案衆後漢書祭遵傳作終
68 又謂之汝谿之流卷三十一十頁六行
69 一清案下之字當作合
70 苞隰衍注卷三十一十一頁十五行
71 一清案全祖望校改作隰衍苞注
72 割南陽伍屬陽蔡陽穣鄧山都封為卷三十一十二頁一行
73 箋曰屬下當脫一字一清案晉志義陽郡統縣十二有棘陽落棘字為黄省曾本作焉
74 王莽更名曰豐穣也卷三十一十二頁九行
75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註作農穣
76 赭水出棘陽縣北卷三十一十二頁十七行
77 一清案棘陽當作堵陽寰宇記云唐州方城縣本漢堵陽縣有堵水一名柘水水經注云堵水出堵陽縣北山落山字
78 世祖建武二年成安侯臧宫從上擊赭也卷三十一十二頁十九行
79 一清案赭下落鄉字後漢書臧宫傳不書擊堵鄉事見岑彭傳云三年夏帝自將征奉至堵陽鄧奉夜逃歸淯陽彭復與耿弇賈復及積弩將軍傅俊騎都尉臧宫等從追鄧奉于小長安帝率諸將親戰大破之奉迫急乃降而彭于建武二年冬十一月先率朱祐賈復耿弇王常郭守劉宏劉嘉耿植八將軍先擊堵鄉鄧奉來救董訢彭等攻之不尅帝故自將征之傅俊臧宫皆從二年當作三年以光武帝紀及岑彭傳校正也字衍文
80 赭水縣卷三十一十三頁四行
81 一清案赭水下落於字
82 古今斷岡兩舌卷三十一十三頁五行
83 箋曰當作左右斷岡兩舌一清案非也古今是右合之誤
84 東為榮源卷三十一十三頁八行
85 一清案榮當作滎潕水注云滎水上承赭水是也
86 俱水枝分卷三十一十三頁九行
87 一清案俱當作其
88 謂所受焉卷三十一十三頁十一行
89 一清案謂當作唯
90 故謝沈漢書卷三十一十三頁十二行
91 一清案漢書上落後字隋書經籍志校增故字衍文
92 前營皆阻兩川卷三十一十三頁十三行
93 一清案皆當作背後漢書齊武王傳云南渡潢淳水臨泚水阻兩川間為營絶後橋示無還心是也
94 二軍潰卷三十一十三頁十四行
95 一清案二當作三
96 縣在棘之陽卷三十一十三頁十六行
97 一清案棘下落水字漢書地理志校補
98 後漢兵起擊唐子鄉卷三十一十三頁十八行
99 箋曰鄉一作卿一清案唐子鄉地名光武帝本紀注云唐子鄉有唐子山在今唐州湖陽縣西南
100 世以棘子木為力子之木也卷三十一十四頁五行
101 一清案之字衍文
102 西過鄧縣東南入于沔卷三十一十四頁八行
103 一清案西過上落又字南入于沔四字柳僉鈔本另為一條在鄾聚注之後
104 清水右合濁水卷三十一十四頁九行
105 一清案清水當作淯水
106 濁水又東逕鄧塞者卷三十一十四頁十三行
107 一清案者當作南
108 㶏水篇
109 其南瀆東南流行卷三十一十五頁八行
110 一清案行字衍文
111 時人謂之㶏水卷三十一十五頁八行
112 一清案謂之下落大字孫潛校補
113 清陵陂水自陂東注之卷三十一十五頁十三行
114 一清案清當作青
115 蓋藉㶏汾注卷三十一十五頁十四行
116 一清案汾當作沿
117 灈水篇
118 灈水出汝南吳房西北興山卷三十一十五頁十七行
119 一清案興山當作奥山方輿紀要云遂平縣西七十里有奥來山即是山也亦見山海經及瀙水注
120 白羊出北淵卷三十一十六頁三行
121 一清案北當作此
122 野母驚仆卷三十一十六頁四行
123 一清案仆當作扑楚辭天問注手拍曰扑上云俗禁拍手是也
124 封吳漢孫且為侯國卷三十一十六頁七行
125 一清案且范史作旦
126 瀙水篇
127 而東與此水合卷三十一十六頁十一行
128 一清案全祖望云此當作泌以先司空本校改寰宇記云唐州泌陽縣漢舞隂縣泌水在邑界是也
129 潕水篇
130 其水又東流入于潕潕水東北逕于東山西西流入潕卷三十一十七頁十六行
131 一清案全祖望云上重文二潕字當作葉陂不然潕水何以流入于潕乎以汝水注叙灃水文參校正之
132 水出黄城山卷三十一十七頁十七行
133 一清案水上落有谿二字全祖望校增
134 苦萊于東之間卷三十一十七頁十八行
135 一清案方輿紀要云黄城山在葉縣北十里一名苦菜山一名長城山萊字誤也
136 若南北雖無基築卷三十一十八頁八行
137 一清案若字衍文南北御覽引此文作北面
138 郡國志曰葉縣有長城曰方城卷三十一十八頁十一行
139 一清案今本郡國志作葉縣有長山曰方城此注落山字彼文落城字劉昭補註引杜預曰方城山在縣南可證也
140 晉太康地理志曰卷三十一十八頁十七行
141 一清案理字衍文
142 以陽翟郭鎮之為尚書令卷三十一十九頁四行
143 一清案之字衍文郭鎮後漢書有傳
144 溳水篇
145 處平縣衆阜之中卷三十一十九頁八行
146 一清案縣當作原
147 而穴內常有風熱火無能以經乆故也卷三十一十九頁十二行十三行
148 箋曰舊本作風勢吳本改作風熱一清案當作風爇而當作以火字以字俱衍文
149 水出洪山卷三十一二十頁一行
150 一清案當作大洪山落大字
151 山上土山卷三十一二十頁二行
152 箋曰山上二字疑脫誤一清案下云富水左合土山水世謂之章水於文當作水出土山
153 東南逕隋縣西卷三十一二十頁三行
154 一清案逕當作過
155 隋為大者也卷三十一二十頁四行
156 箋曰孫云左傳作隨一清案隨古作隋戰國䇿寶珍隋珠蓋不獨楊堅受禪始去辵為隋也
157 晉武太康中立卷三十一二十頁五行
158 一清案晉武下落帝字
159 又東南流于溠卷三十一二十頁八行
160 一清案流下落入字方輿紀要校增
161 溳水又南逕石巖山北卷三十一二十一頁四行
162 一清案溳水下全祖望校増㑹之二字
163 追斬於江夏卷三十一二十一頁六行
164 箋曰舊本作斬于江矣吳本改作斬于江夏一清案春秋分記引此文作江涘說文涘水厓也音俟
165 蓋溳水又東南流卷三十一二十一頁九行
166 一清案蓋字下落溳水之通稱矣全祖望曰以先司空本校増寰字記亦云清發溳水之别名可証也
167 又西南流逕杜城西卷三十一二十一頁十四行
168 箋曰孫按漢志江夏郡有雲杜縣杜城疑誤一清案漢志江夏郡無新市縣續志有之蓋東京分安陸縣立也與雲杜並列晉志宋志因之則雲杜非新市治所矣方輿紀要云雲杜城在沔陽州景陵縣西北南新市城在承天府京山縣東北百里水經注新市治杜城杜佑曰在今富水縣北箋說非也
169 分安陸立縣卷三十一二十一頁十六行
170 一清案縣字衍文
171 漻水篇
172 亦云鄉故賴國也卷三十二一頁十六行
173 一清案亦云下落賴字
174 蘄水篇
175 水即謂巴水也卷三十二二頁三行
176 一清案水上落五字即謂下落蘄水希水四字蓋蘄水希水巴水赤亭水西歸水合為五水也見宋書夷蠻傳
177 縣從江州卷三十二二頁七行
178 一清案從當作徙
179 謂蘄口卷三十二二頁十行
180 一清案謂下落之字
181 決水篇
182 俗名之檀山峴卷三十二二頁十三行
183 一清案山方輿紀要引此文作公亦見梁書裴䆳傳
184 即注水也卷三十二三頁八行
185 箋曰孫云當作灌水一清案非也據漢志是淮水淮即灌也非出桐柏之淮然其字相承已古要不可改而作灌
186 灌水于蓼亦入決卷三十二三頁十二行
187 一清案入決下落縣西蓼邑即臯陶之封邑也十一字寰宇記引此文校補
188 沘水篇
189 泚水出廬江𤅬縣西南霍山東北卷三十二四頁六行
190 一清案泚水當作沘水後漢書光武本紀云與甄阜梁丘賜戰于沘水章懷註云沘水在今唐州沘陽縣南廬江𤅬縣亦有沘水與此别也章懷所云唐州沘陽縣之沘水是泚水之誤其云廬江𤅬縣亦有沘水即是水也道元云沘字或作淠以沘與淠音同若从此作泚相去逺矣篇中泚字俱當作沘
191 或作淠水又東北逕博安縣卷三十二四頁十二行
192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淠字
193 水出東南蹹川卷三十二四頁十四行
194 一清案當作蹹鼓川落鼓字
195 淠水又西北分為二水出焉卷三十二五頁二行
196 一清案二水下落芍陂二字
197 泄水篇
198 上承北水卷三十二五頁九行
199 一清案北字當作比即比水也
200 於麻步川西北歴山濡谿卷三十二五頁九行
201 一清案山當作出移在西北下
202 西與泚水合卷三十二五頁十一行
203 一清案泚當作沘
204 安豐縣卷三十二五頁十二行
205 一清案安豐縣上落逕字
206 謂之其濡口卷三十二五頁十三行
207 一清案其濡口當是濡須口之誤
208 肥水篇
209 肥水又北逕獲城東又北逕荻江東卷三十二五頁十九行
210 一清案獲城當作荻城荻江當作荻丘南北朝置戍守于此魏書李神傳為陳留太守領荻丘戍主亦曰荻城梁普通五年裴䆳自合肥㧞荻城是也
211 又北逕死馬塘東卷三十二六頁四行
212 一清案死馬誤魏書王肅宋書劉勔等傳俱作死虎通鑑宋紀明帝泰始三年殷琰將劉順柳倫皇甫道烈龎天生等馬步八千人東據宛唐胡三省曰杜佑通典作死虎又齊紀東昏侯永元二年蕭懿遣禆將胡松李居士帥衆萬餘屯死虎胡三省曰通典曰死虎地名在夀州夀春縣東四十餘里以此證之足知宋書明帝泰始三年劉勔破劉順于宛唐即死虎之誤也通鑑注引此文作死虖字近致訛通典作死武則唐人避諱故也
213 肥水東北又合閻潤水上承施水卷三十二六頁六行
214 箋曰謝據宋本作肥水又北右合閻潤水一清案非也東北字不誤閻潤當作閻澗上承上當重一水字
215 北流逕復道縣西卷三十二六頁七行
216 一清案漢志逡遒縣續志作浚遒晉志作逡道此復道是浚道之誤
217 水分為澗二洛澗出焉卷三十二六頁十四行
218 一清案上澗字衍文
219 魏太尉王陵與吳將張休文戰于芍陂卷三十二六頁二十行
220 一清案文當作大事見吳書顧譚傳
221 文欽之叛吳軍北入諸葛緒拒之於黎漿卷三十二七頁四行
222 箋曰魏書諸葛誕在夀春被徴為司空遂舉兵反殺揚州刺史樂綝遣人至吳求救吳遣全懌等與文欽俱來吳將朱異以誕被圍再以大衆來迎誕等渡黎漿水此云諸葛緒拒之於黎漿所未詳也一清案諸葛緒事在鄧艾傳毌丘儉作亂文欽以後大軍破敗于城下艾追之至丘頭欽奔吳吳大將軍孫峻等號十萬衆將渡江鎮東將軍諸葛誕遣艾據肥陽艾以賊勢相逺非要害之地輒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諸葛緒等於黎漿拒戰逐走之即注所引事也
223 谿水引瀆北山卷三十二七頁十一行
224 一清案山當作出
225 肥水西逕夀春縣城北卷三十二七頁十六行
226 一清案縣下落故字
227 又西石橋門北卷三十二八頁四行
228 一清案又西下落逕字
229 倉光都水卷三十二八頁七行
230 箋曰史記倉兕倉兕總爾舟楫王充論衡作倉光一清案非也史記齊世家蒼兕索隠曰本或作蒼雉按馬融曰蒼兕主舟楫官名王充云蒼兕水獸九頭然則論衡本作蒼兕不如朱氏所云
231 肥水又左納葛陂瀆卷三十二九頁五行
232 一清案葛當作芍
233 引瀆夀春北卷三十二九頁六行
234 一清案夀春下落城字
235 沈約宋書言大始元年卷三十二九頁十二行
236 一清案泰始是宋明帝年號作大非
237 故佐龎□為廟讚卷三十二九頁十四行
238 箋曰一作故吏一清案故吏猶故佐也□當从玉作珽
239 西北流水北出際有曲水堂卷三十二十頁三行
240 一清案水字當移在北出下
241 又西北流卷三十二十頁四行
242 一清案流下落逕八公山四字全祖望校増
243 謝𤣥北禦苻堅祈八公山卷三十二十頁四行
244 箋曰謝云祈疑作於一清案祈禱也左氏所謂戰禱也道元故以非八公之靈有助蓋苻氏將亡之惑解之
245 施水篇
246 余案川亡派别卷三十二十頁十二行
247 箋曰川亡字誤當作川流一清案通鑑釋文辨誤作川殊今校正
248 自城父東逕合肥縣卷三十二十頁十四行
249 一清案自上落施水二字孫潛校増
250 居四水中卷三十二十頁十四行
251 一清案居上落城字
252 沮水篇
253 沮水出漢中房陵縣淮水卷三十二十一頁四行
254 一清案淮水楊慎刋本作淮山山字是也淮字則非矣方輿紀要湖廣大川下云沮水本作睢左傳定四年吳人敗楚及郢楚子出涉睢又哀六年楚子所謂江漢睢漳者也後作沮又譌為柤今襄陽以南沮水左右皆曰沮中亦謂之柤中後漢建武二十三年南郡蠻反劉尚討破之杜佑曰潳山蠻也潳亦作柤即柤中蠻矣郡縣志南漳縣東北一百八里有柤山吳朱然諸葛瑾從沮中險道北出處也吳志赤烏四年朱然圍樊諸葛瑾取柤中漢志沮水出東山蓋異名也沮山本因沮水得名字亦作睢後人因漢志上文有淮山淮水所出之文而誤作淮又訛山為水今校正
255 沮水又東南逕當陽縣城北縣城因岡為阻北抗沮川卷三十二十二頁三行
256 一清案當陽縣下落故字下縣字衍文抗當作枕
257 傳云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卷三十二十二頁十行
258 一清案麥邑下落即諺所云東驢西磨麥城自破者矣十四字名勝志引此文校補
259 漳水篇
260 新城沛鄉縣界卷三十二十二頁十七行
261 一清案沛鄉當作沶鄉晉書地理志校
262 縣舊城東北一百四十里卷三十二十二頁十九行
263 一清案舊城下落在字
264 又東逕于麥城東卷三十二十三頁二行
265 一清案于字衍文
266 鳥扶邑卷三十二十三頁七行
267 一清案鳥當作烏
268 東至江陵入楊水卷三十二十三頁九行
269 一清案楊水當作陽水漢書地理志校
270 夏水篇
271 夏水出江流卷三十二十三頁十一行
272 一清案注云江流豫章口東有中夏口此江流字誤當作江津方輿紀要荆州府東南二十五里有夏水口亦謂之豫章口二十里有江津戍或謂之津鄉荆州記江陵縣東三十里有津鄉蓋沿江津得名漢時于此置戍有江津長司之夏水蓋出于此江津戍亦見江水注
273 江之氾也卷三十二十三頁十二行
274 一清案氾當作沱
275 割華容諸城為頴王都卷三十二十三頁十八行
276 一清案全祖望云晉志割南郡之華容州陵監利三縣别立豐都合四縣置成都郡為成都王頴國今曰頴王都文義未合王頴二字當倒互
277 晉太原地記卷三十二十四頁二行
278 一清案原當作康
279 水又東逕監利縣南卷三十二十四頁七行
280 一清案水上落夏字
281 謂之堵口焉卷三十二十四頁十九行
282 一清案堵口是䐗口之誤下同詳沔水篇
283 羌水篇
284 羌水出羌中叅糧卷三十二十五頁八行
285 箋曰孫按漢志引水經云羌水出羌中叅谷一清案此師古注引水經非班固原文叅糧當是叅狼之訛後漢書羌無弋爰劒傳云或為叅狼種武都羌是也谷因種人得名狼誤作粮轉冩作糧今本漢書注脫狼字
286 水又東南逕宕昌婆州城東南卷三十二十五頁十行十一行
287 一清案水上落白字昌字衍文
288 從此谷將出北道卷三十二十五頁十三行
289 一清案此谷當作孔函谷三國志校
290 維更從此道渡橋頭卷三十二十五頁十三行
291 一清案此道當作北道三國志校
292 又東南葭蘆城西卷三十二十五頁十六行
293 一清案東南下落逕字
294 又東南逕三部城南卷三十二十五頁十八行
295 一清案三部當作五部方輿紀要云階州盤堤城後魏太和四年置南五部郡尋改為縣寰宇記引郡國志云武都沮水之西有角弩谷即蜀將姜維勦五部氐羌之所
296 東南右妾水合卷三十二十五頁十八行
297 一清案右下落與字
298 涪水篇
299 王莽之統睦卷三十二十六頁九行
300 一清案統睦下落矣字孫潛校増
301 屈而東西流入于涪卷三十二十六頁十四行
302 一清案西當作南
303 枝出焉卷三十二十六頁十八行
304 一清案枝下落津字
305 梓潼水篇
306 其水導源卷三十二十七頁十行
307 一清案導源下全祖望校増山中二字
308 又西南至小廣魏縣卷三十二十七頁十三行
309 箋曰孫云小廣魏當作小廣漢衍一縣字一清案道元多改廣漢為廣魏觀涪水篇自知之
310 亦言涪水至北入漢水亦謂之為內水卷三十二十七頁十四行
311 一清案北當作此內水下落也字
312 勢動山谷卷三十二十七頁十七行
313 箋曰勢當作聲一清案後漢書臧宫傳云右步左騎挾船而引呼聲動山谷明與注左步右騎之文相違酈蓋習用謝書不關范史也
314 左沔為三水口也卷三十二十八頁八行
315 一清案左當作合
316 江水篇
317 小大百數卷三十三一頁九行
318 一清案大當作水
319 亦謂之為天谷也卷三十三一頁十一行
320 一清案當作天彭谷落彭字
321 漢延平中卷三十三一頁十四行
322 一清案延平當作元延何焯校正
323 江水自天彭闕氐道縣北卷三十三一頁十七行
324 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325 自白馬嶺回行二千餘里卷三十三一頁二十行
326 一清案千胡渭校改十
327 至濕坂卷三十三二頁三行
328 一清案方輿紀要云茂州茂溼山在州北十二里林木茂密常有嵐氣益州記云江至溼坂而稍大是也濕當作溼
329 東北百四十里崍山卷三十三二頁八行
330 一清案崍上落曰字黄省曽本校増
331 又有湔水入焉卷三十三二頁二十行
332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333 江水又東别為沱卷三十三三頁四行
334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335 江水又歴都安縣卷三十三三頁八行
336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337 於江作塴卷三十三三頁九行
338 一清案於當作閼
339 又羊摩江灌江西卷三十三三頁十四行
340 一清案又下落引字全祖望校増
341 盛不沒要卷三十三三頁十五行
342 一清案要當腰
343 光興上照卷三十三四頁七行
344 箋曰華陽國志作光映上昭一清案依文自通不必改
345 江水又逕江鄉縣卷三十三四頁八行
346 一清案江鄉當作江原漢志校
347 神歳取童女二人為婦卷三十三四頁十五行
348 一清案神上落江字
349 吾鬬疲極卷三十三四頁十八行
350 一清案疲黄省曽本作大
351 永初後學堂遇火卷三十三五頁二十行
352 箋曰舊水經作永年華陽國志作永初謝云宋本作永平一清案當從華陽國志為是
353 有望穿卷三十三六頁七行
354 一清案望穿下落原字劉昭郡國志蜀郡廣都縣下補註引任豫益州記曰縣有望川源鑿石二十里引取郫江水灌廣都田云後漢所穿鑿者華陽國志云廣都有漁田鹽井之饒江有漁漕梁山有鐵鑛江西有安稻田穿山崖過水二十里即望川源矣若此神功要非李氷不能也
355 城北十里曰升遷卷三十三六頁九行
356 一清案華陽國志作升僊橋今校正
357 江水又東絶綿洛卷三十三六頁十九行
358 一清案江水當作湔水
359 斯為北江水又東至南安為壁玉津卷三十三七頁一行
360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江字壁當作璧何焯云據文選注校寰字記云玉津縣本漢南安縣地隋大業中置以江有璧玉津故以為名
361 出江源縣卷三十三七頁九行
362 一清案江源字誤當作江原漢書地理志校
363 漢武元封四年以蜀都西部邛莋邛理旄牛道卷三十三七頁十八行十九行
364 一清案漢武下落帝字蜀都當作蜀郡下邛字衍文
365 文井水又東逕江都縣卷三十三八頁四行
366 一清案江都當作江原
367 東南至雲南都之蜻蛉縣卷三十三八頁九行
368 箋曰都宋本作郡一清案全祖望云蜻蛉縣下落入于僕三字
369 僕水又逕寜州建寜縣卷三十三八頁十二行
370 一清案晉志云建寜郡蜀置治咮縣宋志云建寜太守漢益州郡劉氏更名建寜是郡非縣也縣字誤
371 故南入謂之屯下卷三十三八頁十三行
372 一清案入當作人古人字與入似
373 又東至來唯縣入勞水卷三十三八頁十五行
374 一清案又東上落僕水二字
375 僕水東至交州交阯郡麊泠縣南流入于海卷三十三八頁十六行
376 一清案全祖望云據漢志是勞水入海非僕水也僕水入勞不入海僕水二字衍文
377 亦謂之平謨水曰外水卷三十三八頁二十行
378 一清案謨當作模亦字當移在曰字上通鑑注引此文校増
379 漢河平中卷三十三九頁二行
380 一清案河平當作和平
381 與涐水合卷三十三九頁十三行
382 一清案涐當作渽下同
383 又東注水北流注卷三十三九頁十九行
384 箋曰孫云注水疑誤北流注下當有之字一清案注水是渚水之訛注渚音相近注云渚水則未聞是也
385 有仁道卷三十三九頁二十行
386 一清案仁當作人
387 其塹之迹猶存卷三十三十頁四行
388 箋曰塹舊本作鏨一清案鏨下落鑿字方輿紀要校増
389 縣有蜀王兵蘭卷三十三十頁七行
390 箋曰華陽國志云江有兵欄李氷燒之後漢志云有玉岳蘭一清案兵闌天子之門禁也漢書汲黯傳上嘗坐武帳黯前奏事孟康曰今御武帳置兵闌五兵于帳中也史記索隠曰天子門有兵欄曰司馬門也庾子山作吳明徹墓誌云長沙楚鐵更入兵欄正使此事蘭欄䦨三字通用郡國志之玉岳蘭蓋誤文耳
391 猶有赤白𤣥黄五色焉赤白照水𤣥黄魚從焚來卷三十三十頁十行
392 箋曰後漢志云越巂舊本有僰人崖有五色赤白映水𤣥黄一清案此是華陽國志文劉昭補註郡國志引之道元鈔變其詞以赤白𤣥黄并于五色之上則下文不應又重赤白𤣥黄四字全祖望校衍之是也焉字當移在照水之下魚從焚來補註作魚從楚來當從僰來為正
393 符有光洛卷三十三十頁十五行
394 箋曰華陽國志云符有先絡一清案困學紀聞云孝女叔先雄水經注以為光終符縣人符有光洛僰道有張帛原注洛疑即終字何焯曰雄蓋雒字轉冩之誤後漢書亦誤當從華陽國志
395 江水又與符里水合卷三十三十頁十七行
396 箋曰孫云漢志汾關山符黒水所出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397 導源汾關山北水流卷三十三十頁二十行
398 一清案水字衍文
399 出南廣縣卷三十三十頁二十行
400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401 洛水出洛縣漳山卷三十三十一頁五行
402 一清案漢志作音山蓋世本有缺畫耳
403 縣曰廣信也卷三十三十一頁十二行
404 一清案漢志莽改雒縣曰吾雒後人不知西京廣漢郡治雒而以廣漢縣宜為郡治故改縣曰廣信以實之而不悟其非也黄省曽本元作吾雒可知舊本不誤也
405 後洛縣卷三十三十一頁十四行
406 一清案後下落治字方輿紀要云漢雒縣屬廣漢郡後漢為郡治蓋廣漢本治雒縣之乗鄉安帝時移治涪城後更治雒縣劉焉徙治綿竹也
407 益州舊以蜀郡廣漢犍為三蜀卷三十三十一頁十八行
408 一清案犍為下當重一為字
409 為一州稱望卷三十三十一頁十九行
410 一清案為字衍文
411 洞泉泉出卷三十三十二頁二行
412 一清案洞當作泂下泉字當作潛
413 又逕犍為牛鞞水卷三十三十二頁十一行
414 一清案犍為下落牛鞞縣為四字漢書地理志犍為郡有牛鞞縣蓋因此水得名下云縣漢武帝元封二年置可證也
415 又逕安漢縣卷三十三十二頁十三行
416 一清案晉書地理志江陽郡有漢安縣宋書州郡志東江陽太守領漢安縣前漢無後漢屬犍為晉太康地志屬江陽晉中興書曰穆帝永和二年以漢安獠反復置漢安縣若安漢則巴郡之屬縣在今順慶府東北三十五里注誤也二字當倒互
417 曰中水卷三十三十二頁十五行
418 一清案曰上落亦字
419 江水逕安漢縣北卷三十三十三頁六行
420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安漢二字當倒互
421 江水東逕樊石灘又逕大附灘卷三十三十三頁九行
422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423 漢武帝建初六年卷三十三十三頁十三行
424 一清案建初當作建元
425 漢武元鼎二年立卷三十三十三頁十四行
426 一清案漢武下落帝字
427 北逕安縣界之東卷三十三十三頁十六行
428 箋曰孫云北逕安縣疑有脫落按漢志犍為有南安縣有符縣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作安樂縣元和郡縣志云合江縣晉置安樂縣梁改安樂戍寰宇記云縣有安樂山注云縣治安樂水㑹蓋以山水受氏也
429 故屬巴卷三十三十四頁十一行
430 一清案此文有脫誤當作故屬巴渠宋書州郡志云魏興太守領宣漢令永初郡國何徐屬晉昌本建平流雜民又巴渠太守領宣漢令與郡新立是也
431 巴治江州卷三十三十四頁十七行
432 一清案巴字衍文
433 巴漢世郡治江州巴水北北府城是也卷三十三十五頁一行
434 一清案郡字當移在漢世之下
435 承三江之㑹卷三十三十五頁六行
436 一清案三當作二即涪內水蜀外水也
437 亦謂之為立水矣卷三十三十五頁十一行
438 一清案立水當作粒水
439 江水北岸卷三十三十五頁十二行
440 一清案水當作之
441 常璩仲雍並言卷三十三十五頁十三行
442 一清案當作庾仲雍落庾字
443 又江水東至枳縣西延江從䍧牱郡北流西屈注之卷三十三十五頁十五行
444 一清案江水二字衍文延江下落水字䍧牱當作䍧柯
445 東逕陽關巴子梁卷三十三十五頁十六行
446 一清案東逕上落江水二字
447 今無人居卷三十三十五頁十八行
448 一清案今名勝志作全
449 江之兩岸有枳縣治卷三十三十五頁十九行
450 一清案兩岸禹貢錐指作南岸方輿紀要云賈躭四夷縣道記涪陵故城在蜀江南涪江西其涪江南自黔中來由城之西泝蜀江十五里有雞鳴峽上有枳城即漢枳縣
451 其水南道武陵郡卷三十三十六頁三行
452 箋曰宋本作逕一清案非也當作導
453 塞射瘡卷三十三十六頁五行
454 一清案何焯云創古字瘡俗字
455 而届于積石東為桐柱灘卷三十三十六頁九行
456 一清案積石當作黄石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岑彭破公孫述將侯丹于黄石章懷註云即黄石灘也杜佑曰今謂之横石灘亦謂之石梁桐柱當作銅柱寰宇記云涪陵江中有銅柱灘昔人於此維舟見水底有銅柱故名
457 又逕東望峽東歴平都卷三十三十六頁十行
458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459 巴子雖都江平州卷三十三十六頁十二行
460 一清案平字衍文
461 江水又逕虎鬚灘卷三十三十六頁十五行
462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463 江水又東逕臨江縣南卷三十三十六頁十七行
464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465 王莽之鹽江縣也卷三十三十六頁十八行
466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作監江
467 㳂注谿井水卷三十三十六頁二十行
468 箋曰孫云當作注鹽井谿水一清案非也井字衍文
469 江水又東得黄華水口卷三十三十七頁一行
47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471 左逕石城南卷三十三十七頁三行
472 一清案五字是注混作經
473 又東至平洲卷三十三十七頁五行
474 一清案五字是注混作經
475 又東逕壤塗而歴和灘又東逕界壇卷三十三十七頁七行
476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477 又東過魚復縣南夷水出焉卷三十三十七頁八行九行
478 一清案十一字是經混作注
479 江水又東右得將龜谿口卷三十三十七頁十行
480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481 江水又東南㑹北集渠卷三十三十七頁十三行
48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南㑹二字當倒互
483 二谿水涪陵縣界卷三十三十七頁十四行
484 一清案水下落出字
485 三口相去各數十步卷三十三十七頁十五行
486 一清案三當作二
487 江水又右逕池谿口卷三十三十八頁一行
488 一清案又下落東字池當作汜八字是注混作經
489 江水又東逕右龍卷三十三十八頁三行
490 一清案右當作石七字是注混作經
491 又東逕羊腸虎臂灘卷三十三十八頁六行
492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493 江水又東彭水注之卷三十三十八頁九行
494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495 彭谿又入逕朐忍縣西六十里南流至于江卷三十三十八頁十四行
496 一清案彭谿下落水字入字衍文至當作注
497 江水又東右逕朐忍縣故城南卷三十三十八頁十六行
498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499 之南岸卷三十三十八頁十八行
500 一清案之上落江字
501 江水又東逕瞿巫灘卷三十三十八頁二十行
502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503 江水又逕東陽灘卷三十三十九頁十一行
504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505 山有大小石城卷三十三十九頁十四行
506 一清案石城下落勢字巴漢志校増
507 故地理志曰縣有橘官有民市卷三十三十九頁十五行
508 箋曰按漢志巴郡朐忍縣註云南有橘官鹽官此云民市蓋傳冩之譌也一清案此篇多志市集有民市三字道元所自云非引班書亦非傳冩之譌
509 江水又逕魚復縣之故陵卷三十三十九頁十七行
510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511 江水又東為落牛灘逕故陵北卷三十三二十頁一行
512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513 江水又右逕夜清而東歴朝陽道口卷三十三二十頁九行
514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又下落東字
515 江水又東左逕新市里南卷三十三二十頁十一行
516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517 江水又東右合陽元水口卷三十三二十頁十三行
518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519 水口出陽縣西南髙陽山東卷三十三二十頁十四行
520 一清案口字衍文出下落髙字方輿紀要云歸州興山縣有髙陽城在縣西楚舊城也劉昫曰興山縣治髙陽城晉書地理志建平郡統興山縣宋書州郡志云今無髙陽縣亦不詳建置之由
521 江水又東逕南鄉峽東逕永安宫南卷三十三二十一頁一行
522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523 左右民多墾其中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四行
524 一清案民下落居字
525 江水又東逕諸葛亮圖壘南卷三十三二十一頁五行
526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527 有亮所造八陣圖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六行
528 箋曰宋本云所作一清案造猶作也無異義也
529 江水又東南逕赤岬西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十一行
53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南字衍文赤岬下落城字鄭樵通志地理畧校増寰宇記䕫州奉節縣下云赤甲城公孫述作與舊白帝城相連即楚地江關之要焉方輿紀要云赤甲山上有石城類要云即魚復縣之故址也
531 其土悉赤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十四行
532 一清案土黄省曽本作石
533 江水又東逕魚復縣故城南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十七行
534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535 唯禆儵魚人逐之是也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十九行
536 一清案儵當作鯈左傳校
537 東西十七丈卷三十三二十二頁八行
538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七十
539 猶斬為路卷三十三二十二頁十行
540 一清案斬下落山字寰宇記校増
541 亦有裁處矣卷三十三二十二頁十四行
542 箋曰處宋本作出一清案非也裁下落出字
543 江水又東逕廣谿峽卷三十三二十二頁十八行
544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545 尋則降雨卷三十三二十三頁二行
546 一清案則當作即
547 蓋自昔禹鑿以通江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一行
548 一清案蓋上落其峽二字黄省曽本校増
549 夏后䟽鑿者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二行
550 一清案者下落也字
551 又東出江關入南郡界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二行
552 一清案九字是經混作注
553 江水自關東逕弱關捍關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三行
554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捍當作扞
555 自巫上皆其城也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八行十九行
556 一清案自巫下落東字城當作域
557 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九行
558 一清案十五字是經混作注此條經文是三十四卷之首誤截于此
559 江水入東烏飛水注之卷三十三二十三頁二十行
560 箋曰克家云入東當作又東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此條是三十四卷注之首誤截于此
561 水出天門郡烏飛口卷三十三二十四頁一行二行三行
562 一清案此條注是三十四卷之首連下卷江水又東逕巫縣故城南誤截于此
563 江水又東逕巫縣故城南卷三十四一頁六行
564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與上卷注烏飛口接
565 江水又東巫溪水注之卷三十四一頁十一行
566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567 井南有鹽井卷三十四一頁十四行
568 一清案上井字當作水
569 其水飛清潔石穴並髙泉卷三十四一頁十七行
570 一清案潔字當移在石穴之下
571 江水又東逕巫峽卷三十四一頁十九行
572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573 江水歴峽東逕新崩灘卷三十四二頁三行
574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575 漢和帝永元十三年卷三十四二頁四行
576 一清案續漢書五行志是十二年
577 封于巫山之臺卷三十四二頁十五行
578 一清案臺御覽引此文作陽
579 髙唐之姬卷三十四二頁十六行
580 一清案寰宇記引江源記云楚辭所謂巫山之陽髙丘之岨岨字與上下文叶
581 王命急宣卷三十四三頁一行
582 一清案王命上落或字御覽引此文校増
583 不以疾也卷三十四三頁二行
584 一清案以當作似寰宇記引此文作加
585 其間清滎峻茂卷三十四三頁四行
586 一清案滎當作榮
587 江水又東逕石門灘卷三十四三頁八行
58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589 斬上䕫道卷三十四三頁十二行
590 箋曰吳志作兠道一清案何焯云䕫字是也史文誤
591 屈原宅于今具存卷三十四四頁八行
592 一清案屈字衍文原下落田字黄省曽本校正
593 江水又東逕城北卷三十四四頁十行
594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逕下落其字胡渭校増
595 其城憑嶺作固卷三十四四頁十一行
596 一清案其字衍文
597 地理志以為吳子之丹陽卷三十四四頁十五行
598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丹陽郡丹陽縣下云楚之先熊繹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此是班固誤記宋祁曰丹陽當作丹楊是也晉書地道記云丹楊縣丹楊山多赤柳在西寰宇記潤州丹陽縣下云本漢曲阿縣地唐天寶元年復為丹楊縣以邑界楊樹生丹為名故今字從木為稱按宋志亦从木作丹楊樂記故以復為釋之何焯校衍子字改陽為楊
599 江水又東南逕䕫城南卷三十四四頁十八行
60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601 跨據川阜卷三十四四頁十九行
602 一清案跨據上落城字
603 皆枕深谷卷三十四四頁十九行
604 一清案皆當作背
605 東帶鄉溪卷三十四四頁二十行
606 一清案鄉口溪見下此落口字
607 江水又東逕歸鄉縣故城北卷三十四五頁五行
608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609 余謂袁松此言卷三十四五頁九行
610 一清案袁松即袁山松晉書有傳謝安傳作袁崧而是注前後亦多作袁崧蓋合二字為一終當以山松為是
611 西南入縣卷三十四五頁十一行
612 一清案南黄省曽本作北
613 江水又東逕信陵縣南卷三十四五頁十四行
614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615 而注大江也卷三十四五頁十六行
616 一清案而注下落于字黄省曽本校増
617 江水又東過夷陵縣南卷三十四五頁十七行
618 一清案江水二字衍文
619 盛𢎞之謂空冷峽卷三十四五頁十八行
620 一清案謂下落之字冷當作泠通典寰宇記俱作空舲峽顧祖禹曰夏秋水泛必空舲乃可上然作泠字于義亦得梁書王僧辯傳作空靈灘即湘水注之空泠峽也
621 其間逺望交嶺表卷三十四五頁十九行
622 一清案望下落勢字寰宇記校増
623 江水歴峽東逕宜昌縣之埵竈下卷三十四六頁三行
624 箋曰埵竈洽聞記云挿竈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625 江水又東流頭灘卷三十四六頁九行
626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東下落逕字
627 其水並浚激奔㬥卷三十四六頁十行
628 一清案浚何焯校改峻
629 倐忽淪沒别無期卷三十四六頁十一行
630 一清案倐當从犬作倏从火作倐非
631 江水又東逕宜昌縣北卷三十四六頁十三行
63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633 便得宜昌縣卷三十四六頁十六行
634 一清案縣下落也字御覽引此文校増
635 江水又東逕狼尾灘而歴人灘卷三十四六頁十七行
636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637 江水又東逕黄牛山卷三十四七頁一行
63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639 有色如人負刀牽牛卷三十四七頁三行
640 箋曰孫云當作有石一清案當作有石色荆州記校増
641 加江湍紆迴卷三十四七頁四行
642 一清案加下落以字寰宇記校増
643 朝發黄牛暮宿黄牛卷三十四七頁六行
644 一清案二句下御覽引此文有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八字今校補
645 江水又東逕西陵峽卷三十四七頁八行
646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647 及余來踐躋此意卷三十四七頁十五行
648 一清案躋孫校改齎
649 始信之耳聞不如親見矣卷三十四七頁十五行
650 一清案之字當移在耳聞下
651 江水歴禹斷江卷三十四七頁二十行
652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653 南峽北有北谷村卷三十四八頁一行
654 一清案寰宇記引郡國志曰西陵有七谷村北字誤
655 江水出峽東南流逕故城州卷三十四八頁五行
656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657 據此城降晉遣太傅羊祜接援卷三十四八頁九行
658 一清案于文當重一晉字
659 江水又東逕故城北卷三十四八頁十一行
660 箋曰宋本作陸抗故城北一清案非也若此有陸抗二字則下不應又以所謂陸抗城也釋之八字是注混作經朱氏蓋不識也
661 四面大險卷三十四八頁十二行
662 一清案大當作天
663 後復夷陵卷三十四八頁十九行
664 一清案後復下落曰字
665 嘗有白馬出穴食人逐之卷三十四八頁二十行
666 箋曰食字下疑有禾麥字乃成文理白帖引荆州記正同但云昔有馬從穴出因復還入潛行乃出漢中一清案嘗有白馬出穴人逐之自足成文正不必有禾麥字也
667 正可見其逺峯耳卷三十四九頁六行
668 一清案見其黄省曽本作再見
669 江水又東逕白鹿巖卷三十四九頁七行
670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671 江水又東歴荆門虎牙之門卷三十四九頁十行
672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下門字當作間後漢書註校
673 虎牙在此卷三十四九頁十一行
674 一清案此當作北後漢書註引此文校
675 此三山卷三十四九頁十二行
676 一清案三當作二
677 劉備曰宜都卷三十四十頁五行
678 一清案劉備下落改字孫潛校増
679 下臨青江卷三十四十頁九行
680 一清案青當作清即佷山清江也
681 又東過枝江縣南沮水從北來注之卷三十四十頁十四行
682 一清案十四字是經混作注
683 江水又東逕上明城北卷三十四十頁十五行
684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685 地理志曰江沲出西南東入江是也卷三十四十頁十九行
686 箋曰江沲當作江沱地理志蜀郡郫縣注禹貢江沱在西南東入大江一清案漢志南郡枝江縣下云江沱出西東入江師古曰沱即江别出者按此是荆州之沱朱氏引梁州之沱以相證可謂踈鹵矣又班志枝江之沱無南字恐是世本脫失耳
687 大敗於津鄉卷三十四十一頁三行
688 一清案何焯據左傳校衍鄉字杜預曰津楚地或曰江陵縣有津鄉
689 此津鄉縣即其地也卷三十四十一頁五行
690 箋曰津鄉縣舊本作津鄉𢎞吳改作縣亦無所據漢晉地志無津鄉縣也或是似字之譌一清案何焯曰𢎞疑當作殆
691 中桑田甘果卷三十四十一頁九行
692 一清案中下落有字
693 乃漕一洲卷三十四十一頁十一行
694 一清案漕寰宇記作増
695 義熙初武烈王斬桓謙處卷三十四十一頁二十行
696 箋曰武烈王當是武陵王按宋書髙祖討桓𤣥𤣥敗走江陵乃奉武陵王遵為大將軍承制大赦天下𤣥走至枚回洲斬首傳京師義熙元年正月劉毅等至江津破桓謙桓振江陵平一清案何焯云武烈乃烈武之譌宋臨川烈武王道規也事見本傳朱氏蓋未詳桓謙復以譙縱蜀師冦江陵之事耳
697 其子孫世令卷三十四十二頁十三行
698 一清案世令當作至今𨽻釋校
699 江水又東㑹沮口卷三十四十二頁十四行
700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701 縣江有洲卷三十四十二頁十七行
702 一清案江當作北名勝志校
703 王昭之卷三十四十二頁二十頁
704 一清案昭當作韶
705 江水又東逕鷰尾洲卷三十四十三頁九行
706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07 合承大溪卷三十四十三頁十行
708 一清案承當作成黄省曽本校
709 江水東得馬牧口卷三十四十三頁十三行
710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711 江水又東逕江陵縣故城南卷三十四十三頁十三行
712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713 縣曰江陵卷三十四十四頁七行
714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註作江陸
715 遵善于防攻卷三十四十四頁十二行
716 箋曰孫云防攻當作方功謂以方計土功也一清案漢書張湯傳云治方中孟康曰方中陵土作方也師古曰古謂掘地為阬曰方今荆楚俗土功築作算程課者猶以方計之朱氏言之不詳
717 江水又東逕郢城南卷三十四十五頁四行
71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19 江水又東得豫章口卷三十四十五頁八行
720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21 曲而極水曲之勢卷三十五一頁八行
722 一清案曲而當作屈西全祖望校改
723 湧水出焉卷三十五一頁九行
724 一清案湧當作涌
725 江水又東涌水注之卷三十五一頁十行
726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27 南通于江卷三十五一頁十一行
728 一清案于江下落二水之間四字
729 春秋所謂閻敖游涌而逸於二水之間者也卷三十五一頁十一行十二行
730 一清案春秋下通鑑註引此文有左氏𫝊三字今校増於二水之間五字衍文
731 江水又逕南平郡孱陵縣之樂鄉城北卷三十五一頁十五行
732 一清案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733 又東右合油口卷三十五一頁十八行
734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735 又東逕公安縣北卷三十五一頁十九行
736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737 杜預克定江南置華容置之卷三十五二頁一行
738 一清案上置字吳琯本作罷
739 南郡治矣以華容之南鄉為南郡卷三十五二頁二行
740 一清案矣當作吳
741 北是淵也相接卷三十五二頁五行
742 箋曰孫云淵當作淪一清案非也名勝志引此文作淵潭於文當是淵池池字與也字形相近北是誤當作自此
743 江水左㑹江口卷三十五二頁七行
744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江口楊慎本作髙口下云故市口水與髙水相通是也
745 對黄州卷三十五二頁八行
746 一清案對上落右字趙彦衛雲麓漫鈔云江水東注凡水經左者皆北岸右者皆南岸左㑹髙口髙口在北黄州宜在南故云右對也下云江水又東右得聶口左對聶州是其例也
747 江水又東得故市口卷三十五二頁九行
74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49 江水又右逕楊岐北山卷三十五二頁十一行
75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北山二字當倒互寰宇記云楊岐山在石首縣西一百步宋鮑明逺楊岐守風詩云洲迴風正悲江寒霧未歇即此也
751 大江又東左合子夏口卷三十五二頁十三行
75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753 故曰子夏也卷三十五二頁十四行
754 箋曰當作故曰夏口也一清案非也通鑑註引此文是子夏江有江夏中夏之名此云子夏下文子練口是其證也
755 大江又東左得侯臺水口卷三十五二頁十五行
756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757 大江右得龍穴水口卷三十五二頁十七行
75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59 生死命也卷三十五二頁二十行
760 一清案生下落性也二字寰宇記引此文校増
761 江水自龍巢而東俞口卷三十五三頁二行
76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東下落得字
763 江水北岸卷三十五三頁三行
764 一清案水當作之
765 故監縣尉治也卷三十五三頁四行
766 一清案晉書地理志南郡統監利縣寰宇記引荆州圖副云晉太康五年立落利字
767 又東得清陽土塢二口卷三十五三頁五行
768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769 大江右逕石首山北又東逕赭要卷三十五三頁七行
770 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771 江水左得飯筐上口卷三十五三頁九行
772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73 江水右㑹飯筐上口卷三十五三頁十七行
774 一清案上當作下
775 江水又右得上檀浦卷三十五三頁十八行
776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77 江水又東逕竹畦南卷三十五三頁二十行
778 箋曰宋本作竹町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79 江中有觀詳溠卷三十五四頁一行
780 一清案詳全祖望校改洋
781 江水又東左得二夏浦卷三十五四頁七行
78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783 夏浦俗謂之西江口卷三十五四頁八行
784 一清案夏浦二字衍文
785 又東逕彭城口卷三十五四頁十二行
786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787 江水自彭城磯東逕如山北卷三十五四頁十五行
788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789 江水又左逕白螺山南卷三十五四頁十八行
79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791 江中也卷三十五四頁十九行
792 一清案江中下落山字晏公類要校増
793 江水左逕止烏林南卷三十五五頁一行
794 箋曰止當作上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95 又東逕烏林南卷三十五五頁三行
796 一清案此當作下烏林落下字
797 江水又東左得子練口卷三十五五頁四行
798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799 江水左得中陽水口又東得白沙口卷三十五五頁十七行
800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801 亦謂之流口卷三十五六頁四行
802 一清案流當作港即長洋港口也
803 東北流之長洋港東北流逕石子岡卷三十五六頁五行
804 一清案之當作注長洋港下落又字
805 江水東右得聶口卷三十五六頁十三行
806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江水下落又字
807 江水左逕百人山南卷三十五六頁十五行
80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809 昔周瑜與黄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卷三十五六頁十六行
810 一清案所起當是處所之誤
811 江水東逕大軍山南卷三十五六頁二十行
812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813 出江州武昌郡武昌縣泰山卷三十五七頁二行
814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泰山魏書宣武帝紀亦作金山
815 江水又東逕小軍山南卷三十五七頁六行
816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817 江水又東逕雞翅山北卷三十五七頁八行
818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819 沌水上承陽縣之白湖卷三十五七頁十一行
820 一清案陽縣上落沔字白湖上落太字通鑑注寰宇記引此文並同今校補兩漢志沔陽縣屬漢中郡晉宋因之後魏屬華陽郡去江夏絶逺寰宇記漢陽軍下云魏初定荆州屯沔縣輿地志曰魯山下有城即吳江夏太守所理之境晉立沔陽縣屬江夏郡歴宋齊梁因之按魏書文䀻傳云别屯沔口非沔縣也晉書陶侃傳亦云鎮于沌口移入沔江沔江即沔口又不云是沔陽惟宋志荆州總序云刺史陶侃治沔陽後治武昌祝穆方輿勝覽云魏立荆州屯沔陽為重鎮蓋在沔水之陽亦即沔口又謂之臨嶂城魏始立城晉乃置縣即舊江夏太守治樂史之說故為非矣
821 逕陽縣卷三十五七頁十一行
822 一清案宋書州郡志江夏太守領沌陽子相江左立寰宇記云晉于林鄣立沌陽縣屬江夏郡
823 江水又東逕歎父山南對歎州卷三十五七頁十六行
824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825 亦曰歎步矣卷三十五七頁十七行
826 一清案歎步黄省曽本作炭步
827 江水又東逕魯山南卷三十五七頁十九行
82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829 右翼際山也卷三十五七頁二十行
830 一清案右當作古
831 地理志曰夏水過郡入江夏也卷三十五八頁二行
832 一清案入江下落故曰江三字漢志校補
833 然亦曰偃月壘卷三十五八頁六行
834 一清案然字衍文
835 陸統卷三十五八頁七行
836 一清案吳書是凌統陸字誤
837 江水溠洄狀浦卷三十五八頁十一行
838 一清案狀當作洑
839 目之為鵠灣鵠山東北對夏口城卷三十五八頁十四行
840 一清案鵠灣鵠山上俱當有黄字
841 江水左得湖口安陸鎮之延頭卷三十五八頁十九行至九頁三行
842 一清案九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843 水通大湖卷三十五八頁十九行
844 一清案當作太白湖
845 東南注于江卷三十五八頁二十行
846 一清案東南寰宇記引此文作東流
847 江之有武口卷三十五九頁三行
848 箋曰有宋本作右一清案右下落岸得二字
849 宋永嘉二年卷三十五九頁四行
850 一清案永嘉當作元嘉
851 江水東逕若城南卷三十五九頁九行
852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853 東有苦菜卷三十五九頁十二行
854 一清案苦菜下落口字
855 二口卷三十五九頁十八行
856 一清案二口當作浦口即赤溪夏浦口也
857 又東逕具磯此卷三十五九頁十八行
858 箋曰宋本作貝磯一清案此當作北
859 江右岸卷三十五九頁十九行
860 一清案江下落之字
861 江水右得黎磯北卷三十五十頁一行
862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863 得其音而忘其事卷三十五十頁四行
864 一清案事當作字
865 蠻田超秀為刺史卷三十五十頁五行
866 一清案梁書安成王秀傳作田超秀今從魏書孝明帝紀作田秀超
867 出黄武山南卷三十五十頁十一行
868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869 舉水又南東歴赤亭下卷三十五十頁十三行
870 一清案南東二字當倒互
871 謂之舉洲卷三十五十頁十四行
872 一清案洲當作口
873 夏有洰水卷三十五十頁十六行
874 一清案夏上落江字
875 江水又東逕邾縣故城南卷三十五十頁十九行
876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877 漢髙帝三年卷三十五十頁二十行
878 一清案三當作元
879 舊吳時客舎于洲上方便謂所止焉卷三十五十一頁四行五行
880 一清案時下落築字名勝志引此文校増謂當作唯
881 鄂縣北江水右得樊口卷三十五十一頁六行
88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883 庾仲雍江水記云卷三十五十一頁七行
884 一清案隋書經籍志校衍水字
885 乃㧞刀急止卷三十五十一頁十一行
886 一清案止當作上
887 江水又左逕赤鼻山南卷三十五十一頁十六行
888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889 又東逕西陽郡南郡治即西陽縣也卷三十五十一頁十八行
890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891 江之右岸有鄂縣故城卷三十五十一頁二十行
89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893 舊樊楚也卷三十五十二頁一行
894 一清案也當作地
895 孫權以魏黄初元年中卷三十五十二頁四行
896 一清案中字衍文
897 依夕卷三十五十二頁十一行
898 箋曰依夕字誤當作依希一清案非也鍾惺曰依夕猶言傍晚太平御覽引武昌記正作依夕
899 大子鹵簿中卷三十五十二頁十四行
900 一清案大子當作天子
901 而其首虎以争之卷三十五十二頁十八行
902 一清案以字當移在而字下
903 權告天位于此卷三十五十三頁三行
904 一清案告天下落即字
905 又得東五丈又得次浦卷三十五十三頁六行
906 一清案得東二字當倒互五丈下落浦字又下落東字
907 江水左則巴水注之卷三十五十三頁九行
90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909 又東逕軑縣故城南卷三十五十三頁十四行
910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911 東㑹希水口𤅬縣故城卷三十五十四頁一行
912 一清案十九字是注混作經出𤅬縣上落水字
913 霖雨暴病卷三十五十四頁六行
914 箋曰孫云疑㬥一清案孫校改疾
915 大江右岸有厭里口安樂浦卷三十五十四頁七行
916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917 江水左得赤水浦卷三十五十四頁十行
918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919 江水又東逕南陽山南卷三十五十四頁十二行
92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921 江水又東逕西陵縣故城南卷三十五十四頁十五行
922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923 江水東歴孟家㳾其北卷三十五十四頁十八行十九行
924 箋曰孫云㳾疑作溠一清案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925 山連逕江則卷三十五十五頁一行
926 一清案則當作側
927 蘄水從北東注之卷三十五十五頁四行
928 箋曰克家云疑作北來一清案北東字本禹貢不誤
929 江水又得常口卷三十五十五頁五行
930 箋曰宋本作韋口一清案當作葦口下云浦東有葦山可證也又當作右
931 此即西陽尋陽二郡界也卷三十五十五頁十五行
932 箋曰西陽一作南陽一清案宋書州郡志云西陽太守本縣名二漢屬江夏魏立弋陽郡又屬焉恵帝又分弋陽為西陽國屬豫州在今湖廣黄州府境東南至九江府二百四十里
933 右岸有土復曰江浦也卷三十五十五頁十六行
934 一清案曰當作口
935 又東得苦萊水水口卷三十五十五頁二十行
936 一清案水字重文宜衍
937 西北流逕陽縣卷三十五十六頁一行
938 一清案當是陽新縣落新字
939 亦謂之飛夜遊女矣卷三十五十六頁五行
940 一清案飛夜二字當倒互朱翌猗覺寮雜記云嶺外人家嬰兒衣暮則急收不可露夜土人云有蟲名暗衣夜見小兒衣必飛毛著其上兒必病寒熱乆則瘦不可療其形大如蝴蝶水經謂之夜飛遊女搜神記又謂之夜遊女以為即鬼車也
941 咸沃壤卷三十五十六頁九行
942 一清案咸下落成字孫校増
943 江水口右東得蘭溪水口卷三十五十六頁十行
944 一清案口當作又右東二字當倒互
945 又東左得青林口卷三十五六頁十一行
946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947 即水卷三十五十六頁十二行
948 一清案寰宇記蘄州廣濟縣下引此文曰江水左傍青林湖即利水今校補八字利水世本水經注作刋水前後經注俱校改
949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一
URN: ctp:ws48924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