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十四

《卷十四》[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畿輔通志卷十四
3
建置沿革。
4
天津府。
5
《禹貢》冀、兖二州之域,周、幽、兖二州之域。戰國為燕、齊二國境。秦為上谷、漁陽二郡地。漢高帝置渤海郡為漁陽、渤海二郡地。
6
漁陽郡縣十二:泉州渤海郡縣二十六浮陽陽信,千童、南皮、定章武高成、高樂參户柳東平舒《漢書地理志》
7
後漢因之。晉為燕國章武國及渤海郡地。
8
勃海郡漢置。統縣南皮浮陽高城章武國泰始元年置,統縣、東平、舒章武燕國,漢置,統縣泉州《晉書地理志》
9
宋文帝置樂陵郡,孝武分置渤海郡。後魏因之。太武初,改渤海郡為滄水郡,文帝時復舊。明帝分瀛、莫二州置滄州及浮陽、樂陵等郡,為勃海、章武、浮陽、樂陵四郡地。
10
冀州渤海郡漢高帝置,世祖初改為滄水郡,太和二十一年復領縣。南皮瀛州章武郡,晉置章武國,後改。領縣。平舒滄州浮陽郡太和十一年分勃海、章武置,屬瀛州。景明初併章武,熈平二年,復領縣浮陽、高城、章武、樂陵郡,晉為國,後改。領縣陽信魏書地形志》
11
隋為渤海、河間二郡地。
12
豫州渤海郡,開皇六年置棣州,大業二年為滄州。統縣陽信、饒安、鹽山、南皮、清池、兖州、河間郡舊置瀛州統縣長蘆平舒《隋書地理志》
13
唐武徳元年,於渤海郡復置滄州。四年,於河間郡復置瀛州。長慶二年又置景州,太和四年廢,景福元年復置。
14
滄州景城郡,本渤海郡,治清池。武徳元年徙治饒安,六年徙治胡蘇。貞觀元年復治清池。縣七:清池,鹽山,長蘆,饒安,無棣,乾符。景州貞元三年析滄州之弓高、東光、臨津置。長慶元年州廢,縣還滄州。二年復以弓高、東光、臨津、南皮、景城置。太和四年州又廢,縣還滄州。景福元年復置。縣四:南皮,瀛州。河間郡縣五:平舒唐書《地理志》
15
滄州,漢渤海郡,隋因之。武徳元年,改為滄州。景州。隋并屬渤海郡。貞觀二年,更置景州、瀛州,隋河間郡。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改為瀛州《舊唐書地理志》
16
宋大觀二年,更置清州為滄州,清州地屬河北東路,滄州景城郡横海軍節度,縣五:清池、無棣、鹽山、樂陵、南皮。清州本乾寧軍、幽州蘆臺軍之地。晉陷契丹、周平、三闗,置永安縣,屬滄州。太平興國七年置軍,改縣曰乾寧,隷焉,大觀二年升為州《宋史地理志》
17
金為滄州及清州之靖海縣。
18
清州宋乾寧郡軍,國初因置軍。天㑹七年以守邊置防禦。縣三:靖海,滄州,橫海軍節度。宋景城郡貞元二年來屬。縣五:清池,無棣,鹽山,南皮,樂陵《金史地理志》
19
元屬大都、河間二路。明洪武初,屬北平、河間二府。永樂二年置天津左、右三衛。
20
天津衛屬小直沽荒曠,斥鹵之地,初無所隷。明永樂二年築城,三年調官軍守之,名曰天津《天津衛志》。天津及左右三衛,其地曰直沽。文皇下滄州,始立兹衛,名曰天津,象車駕所渡處也明李東陽《天津衛城記》
21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衛為州,直隷。
22
京師以順天府之武清縣、河間府之青縣、靜海縣來屬。四年,武清縣還屬。順天七年,復割河間府之滄州直隷。
23
京師以東光、南皮、鹽山、慶雲四縣屬之。九年,改設天津府,置天津縣。其東光縣還屬河間,而滄州及所屬南皮、鹽山、慶雲皆來隷焉。領州一,縣六:
24
天津縣。
25
秦為漁陽郡地。漢置泉州,仍屬漁陽郡。後漢因之。晉亦為泉州,屬燕國。隋為瀛州長蘆縣。唐亦為長蘆,屬滄州。宋屬清州。元初屬燕京路大興府,後改屬大都路。明洪武初,屬北平府。永樂二年築城置戍。三年,調天津衛及天津左衛治焉。四年,又調天津右衛於此
26
本朝因之。雍正三年,改衛為州。九年,改設天津府以州。
27
境置縣屬焉。
28
青縣
29
漢置參户縣,屬勃海郡。後漢省入章武縣。隋為長蘆、魯城二縣地。唐乾寧中置乾寧軍。五代晉天福初地,入遼,置寧州。周顯徳六年取之,仍曰乾寧軍,并置永安縣為治。宋初軍廢,屬滄州。太平興國七年,復置乾寧軍,并改永安縣曰乾寧。熙寧六年,省縣為鎮。元符二年,復置縣。崇寧三年,又省縣。大觀二年,升乾寧軍為清州。政和三年,賜名乾寧郡。五年,復置乾寧縣。金仍曰清州,屬河北東路。貞元初,改縣曰㑹川。元初改州曰清寧府,尋復改清州,屬河間路。明初,省㑹川縣入州。洪武七年廢清州為青縣,屬河間府。
30
本朝順治十六年,省興濟縣入青縣,仍屬河間府。雍正三年,改屬天津州。九年,屬天津府。
31
靜海縣。
32
漢渤海郡章武、東平舒二縣地。後漢以東平舒屬河間國。晉屬章武國。後魏太和中,以平舒縣屬瀛州,章武郡章武縣屬滄州,浮陽郡隋為平舒縣地,屬河間郡。唐屬瀛州地。宋為清州。渦口呰。金明昌四年,以其地置靖海縣,仍屬清州。元至元二年,併入㑹川縣,尋復置,隷河間路。明洪武初,改靖曰靜。七年,改屬河間府。
33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屬天津州。九年,屬天津府。滄州。
34
秦上谷郡地。漢高帝五年置勃海郡。後漢為勃海郡地,晉因之。後魏太和十一年,分置浮陽郡。熙平二年,始分置滄州。隋開皇初郡廢,改置漳河郡,尋廢。十六年,又分置景州。大業初,二州皆廢,為渤海、河間二郡地。唐武徳元年,復置滄州,治清池。天寳元年改景城郡。乾元元年復曰滄州,屬河北道。宋為滄州景城郡,屬河北東路,金升為臨海軍。元復為滄州,屬河間路。明洪武初,始以州治清池縣省入,屬河間府。
35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升為直隷州。九年,改屬天津府。南皮縣。
36
秦置南皮縣,漢屬勃海郡,後漢移郡來治,晉因之。後魏世祖改郡曰滄水,太和二十一年復故。東魏移郡治東光,以南皮屬之。隋屬渤海郡。唐武徳四年屬景州,貞觀元年屬滄州,長慶二年,改屬景州,太和四年,又還滄州,景福元年,又屬景州,周顯徳二年,又還滄州。宋屬滄州。景城郡,金屬滄州,隷河北東路,元屬河間路。滄州,明屬河間府,滄州。
37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升滄州為直,隷州以南皮屬之九。
38
年改屬天津府。
39
鹽山縣。
40
本春秋齊無棣邑。漢置高城縣,屬勃海郡,為都尉治。後漢曰高城侯國,晉因之。後魏太和中,屬浮陽郡。興和中,分立東西河郡及隰城縣。武定末罷,仍屬浮陽郡。隋開皇十八年,改鹽山,屬渤海郡。唐武徳四年,置東鹽州,貞觀元年州廢,還屬滄州。宋屬滄州景城郡。金屬滄州,隷河北東路,元屬河間路。滄州。明屬河間府滄州。
41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升滄州為直隷州,以鹽山屬之九。
42
年改屬天津府。
43
慶雲縣。
44
本春秋齊北境,漢勃海郡陽信縣地。隋開皇六年,分置無棣縣,仍屬渤海郡。唐初屬滄州。貞觀元年,併入陽信。八年,復置。太和二年,改屬棣州,尋還滄州。五代因之。宋治平元年,徙治東界。元初分無棣之半置西無棣縣,仍屬滄州。至元二年,併入樂陵,尋復置。明永樂初,避諱,改曰慶雲,仍屬滄州。
45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升滄州為直隷州,以慶雲屬之九。
46
年改屬天津府。
47
正定府:
48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屬晉,戰國。屬趙。
49
趙之東恒,山邑也《文獻通考》
50
秦為鉅鹿郡地。漢高帝置恒山郡。
51
按《恒山郡志》,元氏縣屬冀州。
52
文帝改常山郡。
53
常山郡張晏曰:恒山在西,避文帝諱,故改曰常山。《漢書地理志註》
54
元鼎四年,又為正定國地。
55
按國治正定縣,屬冀州。
56
後漢并正定入常山國。
57
建武十三年,并西京十三國正定屬常山《後漢書》《光武帝紀》
58
晉仍為常山郡,又為趙國,地屬冀州。後魏因之。後魏道武登常山郡城北望安樂壘,美之,遂移郡治於安樂城,今州城是也《舊唐書地理志》
59
後周宣政元年,於郡置恒州。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曰恒山郡。義寧初,復置恒州,治石邑,又為趙郡,地屬冀州。唐武徳四年,徙治正定。天寳元年,復曰常山郡,乾元元年,復曰恒州。寳應元年,置成徳軍節度使、成徳軍節度使,領恒、定、易、趙、深五州,治恒州。天祐二年更號武順軍節度唐書《方鎮表》
60
興元元年升都督府。元和十五年改曰鎮州。
61
元和十五年,避穆宗名更《唐書地理志》
62
又為趙州地,屬河北道。五代後,唐初建北都,尋罷,改州為正定府。晉天福九年,復曰恒州。漢仍曰鎮州,尋復為正定府。
63
鎮州,故曰成徳軍。梁初以成音犯廟諱,改曰武順,唐復曰成徳,晉又改曰順徳,漢復曰成徳。《五代史職方考》。
64
周又為鎮州,宋復曰正定府。常山郡,成徳軍節度,屬河北西路。
65
慶歴八年,初置正定府路安撫使,統正定府、磁、相、邢、趙、洺六州《宋史地理志》
66
金因之,兼屬威州。
67
正隆間,依舊次府,置本路兵馬都總管府轉運司《金史地理志》
68
元曰正定路,置總管府,又為保定路,地屬中書省。明洪武初,改為正定府,直隷京師。
69
本朝順治初,裁阜平入曲陽、行唐二縣。康熙初復置。雍正二年,改冀、趙、深、晉、定五州為直隷州,分領南宮等十七縣。十二年,復以晉州併所領之無極、藁城及定州之新樂縣還隷焉。領州一、縣十三:
70
正定縣。
71
戰國時中山國東垣邑。秦置東垣縣,漢更名正定,屬常山郡。元鼎初,置正定國,治此。後漢建武中,省國入常山縣。晉為常山郡,治。魏屬常山郡。北齊復為郡治。後周置恒州,亦治此。隋復為恒山郡,治唐為恒州治。載初元年,改曰中山。神龍初,復曰正定。自是州郡常治此。明為正定府治
72
本朝因之。
73
井陘縣
74
漢置,屬常山郡。後漢、晉及北魏因之。齊周縣廢。隋開皇十六年於縣置併州。大業初州廢,仍屬恒山郡。義寧初,置井陘郡,治此。唐武徳元年復曰井州。貞觀十七年州廢,仍屬恒州。宋屬正定府。熙寧六年,省入獲鹿、平山。八年復置。金天㑹。七年改置威州治,亦曰陘山郡。元憲宗二年徙州治洺水,以縣屬焉,屬廣平路。明還屬正定府。
75
本朝因之。
76
獲鹿縣
77
周中山國石邑,後屬趙。漢置石邑縣,屬常山郡。後漢省。晉復置,仍屬常山郡,後魏因之。北齊廢井陘,改石邑曰井陘。隋開皇六年,復曰石邑。十六年,析置鹿泉縣,并屬并州。大業初,復省鹿泉入石邑,屬恒山郡。唐武徳初,改恒州,復置鹿泉縣屬焉。四年,徙州治正定,以石邑為屬縣,而鹿泉縣屬并州。貞觀十七年廢并州,以鹿泉縣屬恒州。至徳元年,改鹿泉曰獲鹿。宋開寳六年,省石邑縣入焉,屬正定府。金興定三年陞為鎮寧州。元初曰西寧州,尋復曰獲鹿縣,屬正定路。明屬正定府。
78
本朝因之。
79
元氏縣。
80
戰國趙元氏邑。漢置元氏縣,為常山郡治。後漢因之。晉改屬趙國。後魏屬趙郡,北齊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屬趙郡。唐屬趙州。五代,唐改屬正定府。宋、金因之。元初屬趙州。太祖十五年,還屬正定路。明屬正定府。
81
本朝因之。
82
靈夀縣。
83
周,中山國地,後為趙地。漢置靈夀縣,屬常山郡。後漢、晉及北魏因之。後周屬蒲吾郡。隋開皇初郡廢,屬恒州。大業初州廢,仍屬恒山郡。義寧初,置燕州。唐武徳四年,州廢,以縣屬并州。七年,還屬恒州。宋熙寧六年,省為鎮入行唐。八年復置,屬正定府。金因之,元屬正定路。明屬正定府。
84
本朝因之。
85
欒城縣。
86
春秋晉欒邑,戰國屬趙,漢置闗縣,屬常山郡。後漢廢,改置欒城縣,仍屬常山,晉省。北魏太和十一年復置欒城縣,屬趙郡。北齊又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欒州。大業初,屬趙郡。唐屬趙州。大歴三年屬恒州。天祐二年更名欒氏。五代,後唐復故。宋屬正定府。金因之。元初屬趙州。太祖十五年還屬正定路。明屬正定府。
87
本朝因之。
88
平山縣
89
周番吾邑。漢置蒲吾縣,屬常山郡。後漢、晉及北魏因之。隋開皇十六年,析置房山縣。大業初,省蒲吾入井陘,屬恒山郡。義寧初,於縣置房山郡。唐武徳元年,改曰嶽州。四年,州廢,屬并州。至徳元年,改曰平山縣。宋屬正定府。金因之,元屬正定路。明屬正定府。
90
本朝因之。
91
阜平縣
92
漢靈夀及南行唐二縣地。宋咸平三年,析置北砦。金初改曰北鎮。明昌四年置阜平縣,屬正定府。元屬正定路。明屬正定府。
93
本朝順治十六年,省入曲陽、行唐二縣。康熙二十二年。
94
復置,仍屬正定府。
95
行唐縣
96
周時趙南行唐邑,漢置南行唐縣,屬常山郡,為都尉治。後漢仍屬常山,晉因之。後魏曰行唐縣。太和十四年置唐郡。二十一年郡廢,仍屬常山郡。隋因之。唐屬恒州。長夀二年改曰章武。神龍元年復故。大歴三年置泜州,九年廢,仍屬恒州。五代、梁開平二年又改曰章武。唐同光初復舊。晉改曰永昌,漢復舊。宋屬正定府。金因之。元初改屬保定路,明復屬正定府。
97
本朝因之。
98
贊皇縣。
99
漢房子縣地。齊天保中,為高邑縣地。隋開皇十六年,析置贊皇縣,屬欒州。大業中,屬趙郡。唐屬趙州。宋熙寧五年,省為鎮,入高邑。元祐元年復置,屬趙郡。金屬沃州。元至元二年,并入高邑。七年,復置,屬趙州。明屬趙州
100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改趙州為直隷州縣,屬正定府晉州。
101
春秋鼓國,後屬。晉戰國屬趙。漢置下曲陽縣,屬鉅鹿郡。後漢因之。晉屬趙國。後魏曰曲陽,為鉅鹿郡,治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晉陽縣,屬欒州。十八年,改為鼓城。大業初屬趙郡。唐武徳四年,屬亷州。貞觀初,屬定州。大歴三年,改屬恒州。宋端拱初,改隷祁州,屬河北西路。金因之。元太祖十年始於縣置晉州,屬正定路。明洪武初,以州治鼓城縣省入。屬正定府。
102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為直隷州,十二年,復屬正定府。無極縣。
103
漢置毋極縣,屬中山國,後漢因之,晉省。後魏太和十三年復置,屬中山郡。隋屬愽陵郡。唐武徳四年,屬亷州。貞觀元年,屬定州。萬嵗通天二年,改「毋」字為「無」。景福二年,置祁州,治此。五代因之。宋景徳元年,祁州移治蒲隂,以縣屬定州。金為中山府,仍領無極縣。元屬正定路。明屬正定府。
104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改屬直隷晉州。十二年,還屬正定。
105
106
藁城縣
107
春秋為肥子國,後并於晉。漢置藁城縣,屬正定國。魏復置,屬鉅鹿郡。北齊改為高城縣,兼移鉅鹿郡治焉。隋置亷州,復曰藁城。大業初,屬趙郡。義寜間,復置鉅鹿郡。唐復曰亷州。貞觀年州廢,縣屬鎮州。天祐年,更曰藁平縣。五代、周復曰藁城。宋屬正定府。金因之。元為永安州,廢為藁城縣,屬正定路。明屬正定府。
108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改屬晉州,十二年還屬正定府新樂縣。
109
春秋鮮虞國。漢置新市縣,屬中山國。後漢、晉、魏因之。隋開皇十六年,析置新樂縣。大業初,省新市,以新樂屬愽陵郡。唐屬定州。宋屬中山府。金、元因之。明屬正定府定州。
110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定州為直隷州,仍領新樂十二。
111
年還屬正定府。
112
順徳府。
113
《禹貢》冀州之域。殷時邢都。周初邢國,春秋屬晉,戰國為趙地。秦屬鉅鹿郡。
114
鉅鹿郡秦置,屬冀州《漢書地理志》
115
前漢屬趙國。
116
趙國縣四襄國,故邢國《漢書地理志》註
117
晉初屬廣平郡。
118
司州廣平郡統縣十五。永嘉之後,淪沒劉聰《晉書地理志》
119
周武帝置襄國郡。
120
周武帝改為襄國郡《元和郡縣志》
121
隋開皇初郡廢,置邢州。大業初,復為襄國郡。唐武徳元年,復曰邢州,置總管府。四年府廢。天寳初,改曰鉅鹿郡。
122
邢州鉅鹿郡,本襄國郡,天寳元年更名唐書地理志》
123
乾元初,復曰邢州,屬河北道,中和二年,徙昭義軍於此。五代梁開平二年,改保義軍,後唐同光元年改安國軍,宋初仍曰邢州鉅鹿郡,安國軍節度使。宣和中,升信徳府,屬河北西路金天㑹,七年,復降為邢州。邢州宋信徳府鉅鹿郡安國軍節度使。天㑹七年降為邢州,仍置安國軍節度。《金史地理志》。
124
元初置元帥府,後改安撫司。中統三年,升順徳府。至元元年,升順徳路總管府。
125
至元元年,以洺州、磁州來屬。二年,洺、磁自為一路,以順徳為順徳路總管府,領縣九:邢臺、鉅鹿、內丘、平鄉、廣宗、沙河、南和、唐山、任縣《元史地理志》
126
明洪武初,仍屬順徳府,直隷京師。
127
本朝因之。領縣九。
128
邢臺縣
129
商時邢都,周初為邢國。秦置信都縣,漢屬趙國,後漢因之。建安十七年,割屬魏郡。晉屬廣平郡,後併入任縣。後魏太和二十年復置,屬北廣平郡。建義初,分屬易陽郡。周武帝置襄國郡。隋開皇初郡廢,九年改曰龍岡,十六年為邢州治,尋為襄國,郡治。唐初仍為邢州,治宋。宣和二年,改曰邢臺為信徳府,治金仍為邢州,治元為順徳路,治明為順徳府。治
130
本朝因之。
131
沙河縣。
132
襄國縣地。隋開皇十六年,析南境置沙河縣,屬襄國郡。唐武徳初,於縣置溫州。四年,州廢,縣還屬邢州。宋屬信徳府。金屬邢州。元屬順徳路。明屬順徳府。
133
本朝因之。
134
南和縣。
135
漢置,屬廣平國。後漢屬鉅鹿郡,建安十七年割屬魏郡。晉屬廣平郡,後併入任縣。後魏太和二十年復置。永安中,於縣置北廣平郡,高齊郡省。後周又置南和郡。隋開皇初郡廢,屬襄國郡。唐武徳初,於縣置和州,四年州廢,仍屬邢州。宋、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入沙河,後復置,屬順徳路。明屬順徳府。
136
本朝因之。
137
平鄉縣。
138
戰國趙鉅鹿邑。秦置鉅鹿縣,并置鉅鹿郡。漢仍為鉅鹿郡治。後漢移郡治廮陶,以鉅鹿為屬縣。晉因之。後魏景明二年,改置平鄉縣。孝昌中,屬南趙郡。隋開皇三年,屬洺州。十六年,屬邢州。唐武徳初,於縣置封州。四年州廢,仍屬邢州。宋熙寧六年,省入鉅鹿縣。元祐初復置,屬信徳府。金仍屬邢州。元屬順徳路。明屬順徳府。
139
本朝因之。
140
鉅鹿縣
141
漢置南䜌縣,屬鉅鹿郡。晉初,省石趙復置。後魏太平真君六年,又併入柏人。太和二十年,又置南䜌屬南趙郡。北齊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南䜌。大業初,改曰鉅鹿,屬襄國郡。唐武徳元年,於縣置起州,并析置白起縣。四年州廢,省白起,以鉅鹿隷趙州。貞觀元年,屬邢州。宋屬信徳府。金屬邢州。元屬順徳路,明屬順徳府。
142
本朝因之。
143
廣宗縣。
144
漢鉅鹿、堂陽二縣地。後漢分堂陽置經縣,屬安平國。晉因之。後魏太平真君二年,併入南宫。永安二年,復置西經縣,屬鉅鹿郡。高齊省。隋為徑城、宗城兩縣地,屬清河郡。唐武徳四年,以徑城、宗城置宗州,析徑城置府城縣。九年州廢,省府城入徑城。天祐三年曰廣宗,屬魏州。宋屬大名府。金改屬洺州。元憲宗五年,分平鄉縣之道武鎮置廣宗縣。至元二年,又省入平鄉,後復置,屬順徳路。明屬順徳府。
145
本朝因之。
146
唐山縣
147
春秋晉柏人邑。漢因置柏人縣,屬趙國。後魏孝昌中,屬南趙郡。隋屬襄國郡。唐武徳元年,於縣置東龍州。四年州廢,縣屬趙州。五年,還邢州。天寳元年,改名堯山。宋熙寧六年,省入內邱。元祐初復置,屬信徳府。金改名唐山縣,仍屬邢州。元至元二年,併入內邱縣,後復置,屬順徳路。明屬順徳府。
148
本朝因之。
149
內丘縣。
150
漢置中丘縣,屬常山郡。後漢屬趙國,晉因之,後省入柏人。後魏太和二十一年復置,屬南鉅鹿郡。孝昌中,屬南趙郡。隋開皇初避諱,改名內丘,屬襄國郡。唐武徳四年,屬趙州,五年,屬邢州。宋、金因之。元屬順徳路。明屬順徳府。
151
本朝因之。
152
任縣
153
春秋晉任邑,漢置任縣及張縣,俱屬廣平國。後漢省張縣,以任縣屬鉅鹿郡,建安十七年,又割屬魏郡,晉仍屬廣平郡。後魏永安中,屬北廣平郡,高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大業初廢入南和縣。唐武徳四年復置,屬邢州。宋熙寧五年,又省入南和。元祐元年復置,屬信徳府。金仍屬邢州。元至元二年,省入邢臺,後復置,屬順徳路。明屬順徳府。
154
本朝因之。
155
廣平府:
156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屬晉,戰國屬趙,秦為邯鄲郡地。漢置廣平國,屬冀州。部
157
廣平國,武帝征和二年置,為平干國。宣帝五鳯二年復故,屬冀州《漢書地理志》
158
後漢省廣平國,以為鉅鹿郡地。
159
鉅鹿郡建武十三年省廣平國,以其縣屬《後漢書郡國志》
160
三國魏置廣平郡,晉因之。後魏亦曰廣平郡。
161
廣平郡漢武帝為平干國,宣帝改為廣平國,後漢建武中省,屬鉅鹿。魏文帝黄初二年,復改治曲梁城《魏書地形志》
162
後周置洺州。
163
周武帝建徳六年,置洺州,以水為名《元和志》
164
隋大業三年,改為武安郡。唐武徳初,復置洺州。大業三年,罷州為武安郡。武徳元年,又改為洺州,兼置總管。二年,陷於竇建徳。四年討平,又為劉黒闥所陷,尋討平之。六年,罷總管,復為洺州《元和郡縣志》
165
天寳元年曰廣平郡,乾元元年復曰洺州,屬河北道,五代因之。宋曰洺州,廣平郡屬河北西路,金因之洺州廣平郡,建隆元年升為防禦。《宋史地理志》
166
洺州廣平郡治永年,天㑹七年以守邊置防禦使《金史地理志》
167
元曰廣平路,竝隷中書省。
168
廣平路,唐洺州,又為廣平郡。元太宗八年,置邢洺路總管府,以邢、磁、威隷之。憲宗二年,為洺磁路,止領磁、威二州。至元十五年,升廣平路總管府《元史地理志》
169
明洪武元年為廣平府,屬河南分省。二年,改屬北平行省。九年,屬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元年,直隷京師。
170
本朝因之,領縣九。雍正四年,以河南彰徳府之磁州來屬。領州一、縣九:
171
永年縣。
172
春秋晉曲梁邑。漢置曲梁侯國,屬廣平國,後漢屬魏郡。晉為曲梁縣,屬廣平郡。後魏為廣平郡,治北齊廢入廣平縣。隋仁夀元年,改廣平為永年。大業初,為武安郡,治。唐屬洺州,治宋。金因之。元為廣平路,治明為廣平府治
173
本朝因之。
174
曲周縣
175
漢武帝建元四年,置曲周縣,屬廣平國。後漢屬鉅鹿郡。魏屬魏郡。晉省。後魏景明中,分平恩置曲安縣,屬廣平郡。北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曲周縣,屬洺州。大業初,廢入洺水。唐武徳四年復置,屬洺州。宋熙寧三年,省為鎮,入雞澤。元祐二年,復為縣,尋復為鎮。四年,復為縣,屬洺州。金因之。元屬廣平路。明屬廣平府。
176
本朝因之。
177
肥鄉縣
178
漢邯鄲縣地。魏黄初二年,分置肥鄉縣,晉屬廣平郡。東魏天平初,併入臨漳。隋開皇十年復置,屬慈州。十六年,屬洺州。大業初,屬武安郡。唐武徳元年,屬紫州。四年,屬磁州。六年,屬洺州。宋、金因之。元屬廣平路。明屬廣平府。
179
本朝因之。
180
雞澤縣
181
漢置廣平縣,為廣平國治。後漢省廣平國,以縣屬鉅鹿郡。建安十七年,割屬魏郡。晉為廣平郡,治後省。後魏太和二十年復置,屬廣平郡。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置雞澤縣。大業二年,併入永年。唐武徳四年復置,屬洺州。宋、金因之。元初併入永年,後復置,屬廣平路。明屬廣平府。
182
本朝因之。
183
廣平縣。
184
漢魏縣地。金大定七年,置廣平縣,屬洺州。元屬廣平路。明屬廣平府。
185
本朝因之。
186
邯鄲縣
187
春秋衛地,後屬。晉戰國為趙國,都秦置邯鄲郡。漢高帝四年,改置趙國,治邯鄲縣。景帝三年,復為邯鄲郡。五年,復為趙國,屬冀州。後漢建安十七年,割趙國之邯鄲屬魏郡。晉屬廣平郡,後屬魏郡。後魏太平真君六年仍屬廣平郡。東魏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武安郡。唐武徳四年屬磁州。貞觀元年屬洺州。永泰元年屬磁州。宋、金、元皆因之。明屬廣平府。
188
本朝因之。
189
成安縣。
190
春秋晉乾侯邑。漢置斥邱縣,屬魏郡。後漢、晉因之。東魏天平初,併入臨漳。北齊置成安縣,屬清都尹。後周屬魏郡。隋開皇三年,屬相州。大業初,屬魏郡。唐武徳元年,屬磁州。貞觀元年,還屬相州。天祐二年,復名斥邱。三年,屬魏州。後唐復曰成安。宋屬大名府。金屬洺州。元至元二年,併入滏陽,後復置,屬磁州。明屬廣平府
191
本朝因之。
192
威縣
193
漢鉅鹿縣地。後漢和帝分置廣宗縣,屬鉅鹿郡。晉為廣宗侯國,屬安平國。後魏中興中,置南、北廣宗縣,尋併為一,屬廣宗郡。隋仁夀元年,改曰宗城,屬清河郡。唐初屬貝州。武徳四年,置宗州。九年,州廢,縣屬貝州。天祐三年,復曰廣宗,屬魏州。後唐復曰宗城。宋屬大名府。金増置洺水縣,與宗城俱屬洺州。元初,省宗城入洺水。大宗六年,洺水屬威州。八年,屬洺州。定宗二年,復屬威州。憲宗二年,自井陘移威州來治,屬洺磁路。至正中,省洺水入威州。明初降為威縣,屬廣平府。
194
本朝因之。
195
清河縣。
196
漢置厝縣,屬清河郡。後漢安帝時,改曰甘陵,為清河。國治。尋為甘陵國治。晉改曰清河,仍為清河。國治。後魏為清河郡治。北齊復置武城縣為清河郡治,改清河曰貝邱。後周於郡置貝州。隋開皇初郡廢,改武城曰清河,改貝邱曰清陽。大業初州罷,復置清河郡,治清河,以清河屬焉。唐武徳四年,復置貝州,治清河。六年,徙治歴亭。八年,復治清河。天寳元年,改為清河郡。乾元元年,復為貝州,屬河北道。五代晉置永清軍。宋慶歴八年,軍罷,改曰恩州,屬河北東路。金移恩州治歴亭,以清河屬焉。元屬大名路。明屬廣平府。
197
本朝因之。
198
磁州
199
武安縣地,後周武帝置釡陽縣。隋開皇十年,置磁州。大業初州廢,縣屬魏郡。唐武徳元年,復置磁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相州。永泰元年,復置磁州。天祐三年,改曰惠州,屬河北道。五代唐復曰磁州。宋曰磁州。滏陽郡屬河北西路。金曰磁州,仍屬河北西路。元太祖十年,升為滏源軍節度,屬真定路。太宗八年,屬邢洺路。憲宗二年,屬洺磁路。至元十五年,屬廣平路。明曰磁州,省滏陽縣入焉。屬河南彰徳府。
200
本朝因之,雍正四年改屬,直隷廣平府。
201
大名府:
202
《禹貢》冀、兖、豫三州之域。夏為觀扈國。春、秋屬晉、衛二國。戰國屬魏、衛二國。秦屬東郡。
203
元君十四年,秦拔魏東地,初置東郡,更徙衛野王縣,而併濮陽為東郡《史記衛世家》
204
景涽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為秦東郡《史記魏世家》
205
漢為魏郡、東郡及陳留郡地。
206
漢高祖使韓信定河北,以秦邯鄲郡之南部、東郡之邊縣置魏郡,即今元城縣是也《元和郡縣志》
207
三國魏黄初二年,置陽平郡,晉因之,後郡徙。
208
元城縣。魏黄初二年,於此置陽平郡,石趙移陽平郡,理館陶《元和郡縣志》
209
後魏永安元年,置昌樂郡。東魏天平中郡罷。後周大象二年,始置魏州。
210
魏州前燕慕容暐於今州理置貴鄉郡,尋省。周靜帝大象二年,又於貴鄉郡之東界置魏州《太平寰宇記》
211
隋大業初,改為武陽郡。唐武徳中,復曰魏州。龍朔二年,改曰冀州,咸亨三年復曰魏州,天寳元年曰魏郡,乾元元年仍曰魏州,屬河北道。
212
周大象二年,置魏州。隋大業三年,罷州為武陽郡。隋亂陷賊。唐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改置魏州。其年,又陷劉黑闥。五年,平黑闥,置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六年,罷都督,復為州《元和郡縣志》
213
魏州,隋改名武陽郡。武徳四年,復為魏州,置總管府。貞觀元年,罷都督。龍朔二年,改為冀州大都督府。咸亨三年,依舊為魏州,罷都督府。天寳元年,改為魏郡。乾元元年,復為魏州《舊唐書地理志》
214
廣徳元年,為魏博節度使治所。天祐元年,賜號天雄軍。
215
廣徳元年,置魏、博等州防禦使,治魏州。是年,陞為節度使。天祐元年,賜魏博節度,號「天雄軍節度唐書《方鎮表》
216
田承嗣遷貝、博、滄、瀛等州節度使,代宗寵其軍曰天雄,以魏州為大都督府,從子悅繼為節度使,僭稱魏王,以府為大名府。唐書藩鎮魏博傳。
217
五代唐同光元年,升為東京興唐府。三年,建為鄴都。晉天福初,改為廣晉府。漢乾祐元年,改為大名府。周顯徳元年,罷都,仍為天雄節度使。
218
魏州,唐故曰大名府,置天雄軍,五代皆因之。後唐建鄴都,晉、漢因之,至周罷。大名府,後唐曰興唐,晉曰廣晉,漢、周復曰大名《五代史職方考》
219
大名府,唐末魏博藩鎮所治。五代漢乾祐元年升為大名府。《左傳》,魏大名也。此本魏都,故曰大名云《名勝志》
220
宋初因之,慶歴二年建北京。熙寧六年,屬河北東路大名府。魏郡。慶歴二年建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撫使。熙寧以來並因之。六年,分屬河北東路《宋史地理志》
221
金為大名府路。貞祐二年置行尚書省。
222
大名府天雄軍,舊為散府,先置統軍司,天徳二年罷,正隆二年,升為總管府,附近十二猛安皆隷焉《金史》《地理志》
223
元為大名路,屬中書省。
224
大名路,唐魏州,五代南漢改大名府。金改安武軍。元因舊名為大名府路總管府。《元史地理志》
225
明洪武元年,為大名府,隷河南分省。二年,隷北平行省。九年,隷北平布政司。永樂初,直隷京師。
226
本朝因之,領州一,縣十。雍正三年,以內黄縣改屬河南彰徳府,濬、滑二縣,改屬河南衛輝府,領州一、縣七:元城縣。
227
漢置元城縣,屬魏郡。後漢因之。三國。魏為陽平郡,治,晉因之。石趙移郡,治館陶。東魏天平初,屬魏尹。北齊省入貴鄉。隋開皇六年,復置元城縣,屬魏州。大業初屬武陽郡。唐貞觀十七年,又併入貴鄉。聖歴二年又置,屬魏州。開皇十三年,移入州郭,與貴鄉皆為州治。五代,唐改曰興唐,晉復曰元城。宋為大名府治,金因之。元至元二年,併入大名,尋復置,為大名路,治明為大名府治
228
本朝因之。
229
大名縣
230
漢元城縣地。東魏天平二年,置貴鄉縣,屬昌樂郡,後屬魏尹。後周為魏州,治隋為武陽郡,治。唐為魏州,治五代。唐改曰廣晉。漢改曰大名,為大名府治。宋因之。熙寧六年,省入元城。紹聖二年,復置。政和六年,徙治南樂鎮,屬大名府。金仍移入府郭。元至元九年,復還舊治。明洪武初,省入元城。三十一年,復置,屬大名府
231
本朝因之。
232
魏縣
233
漢置魏縣,屬魏郡,為都尉治。後漢、晉、魏因之。北齊省入昌樂縣。隋開皇六年復置,屬武陽郡。唐屬魏州。天寳中,徙治西界。宋屬大名府。金因之。元屬大名路。明初,移今治,屬大名府
234
本朝因之。
235
南樂縣。
236
漢樂昌縣,屬東郡。後漢廢。後魏太和二十一年,分魏縣置昌樂縣。永安初,置昌樂郡。東魏天平中罷郡,縣屬魏郡。隋開皇六年,析置繁水縣。大業初,省昌樂入繁水,屬武陽郡。唐武徳五年,復置昌樂縣,屬魏州。貞觀十八年,省繁水入焉。五代。唐改曰南樂。宋初屬大名府。崇寧四年,改屬開徳府。金還屬大名府。元屬大名路。明屬大名府
237
本朝因之。
238
清豐縣。
239
春秋衛地。漢置頓丘縣,屬東郡,後漢因之。建安十七年,割屬魏郡。晉泰始二年,於縣置頓丘郡。後魏因之。北齊郡縣俱廢。隋開皇六年,復置頓丘縣,屬武陽郡。唐初屬魏州。武徳四年,於縣置澶州。貞觀元年州廢,還屬魏州。大歴七年,復置澶州,又析置清豐縣,屬之。五代晉天福三年,州徙徳勝、寨縣,隨州徙,廢舊州為頓丘鎮。四年,改鎮置徳清軍。宋慶歴四年,徙清豐縣治徳清軍。熙寧六年,省頓丘入清豐,屬開徳府。金元屬開州。明改屬大名府
240
本朝因之。
241
東明縣
242
本漢離狐縣,屬東郡。後漢建初四年,改屬濟隂郡。晉屬濟陽郡,後魏屬濟隂郡。隋仍屬東郡。唐屬曹州。天寳元年,改曰南華。宋因之。崇寧元年,屬興仁府。金初為河所圮,省入寃句,尋移東明縣來治,仍屬曹州。元太宗七年,屬大名路。至元二年,改屬開州。明洪武初,省入開州。𢎞治四年復置,屬大名府。萬歴中,屬開州。
243
本朝仍屬大名府。
244
開州
245
本古顓頊之墟,《禹貢》兖州之域,夏時為昆吾國,春秋》曰帝邱為衛國都,戰國曰濮陽,仍為衛都。秦始皇五年,置東郡,漢因之,以濮陽縣為郡治。晉咸寧三年,改置濮陽縣。東晉後為濮陽郡,移治滑臺,以濮陽為屬縣,後魏因之。隋屬東郡。唐屬濮州。五代晉天福三年改置澶州,四年移濮陽縣入州治,開運元年升為鎮寧軍節度。宋曰澶州。澶淵郡,鎮寧軍,節度。崇寧四年建為北輔,五年升為開徳府。宣和二年罷輔郡,屬河北東路。金復為澶州,皇統四年改曰開州,屬大名府路。元屬大名路。明洪武初,以州治濮陽縣省入,屬大名府。
246
本朝因之。
247
長垣縣。
248
春秋衛地。戰國衛首垣邑。漢置長垣縣,屬陳留郡。後漢為長垣侯國。晉復為縣,屬陳留國。後魏太平真君八年,併入外黄。景明五年復置,屬東郡。隋開皇十六年,改曰匡城,仍屬東郡。唐初復置長垣縣,與匡城俱屬滑州。貞觀八年省入匡城。五代梁改匡城曰長垣,屬開封府。後唐復曰匡城。宋建隆元年,改曰鶴邱,尋復曰長垣,仍屬開封府。金初屬大名府,泰和八年,以限河不便,改屬開州。元初屬大名路,至元二年,仍屬開州。明屬大名府開州。
249
本朝因之。
250
宣化府:
251
《禹貢》冀州之域。周幽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燕地。秦為上谷郡地。
252
上谷郡秦置,屬幽州《漢書地理志》
253
漢置廣寧縣「寧」,《後漢、晉書》俱作「𡩋」屬上谷郡,後漢因之。晉分上谷置廣𡩋郡。
254
廣𡩋郡故屬上谷,太康中置郡《晉書地理志》
255
後魏兼置燕州。
256
太和中,分恒州東部置燕州《魏書地形志》
257
北齊屬北燕州,後周屬燕州。隋屬𣵠郡。
258
後齊置北燕州,領長寧、永豐二郡。後周去「北」字。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隋書地理志》
259
唐初為媯州,屬河北道。
260
媯州媯川郡本北燕州,武徳七年平高開道,以幽州之懐戎置,貞觀八年更名《唐書地理志》
261
唐末分置武州,屬河東道。
262
武州唐末置,屬河東道。後唐改為毅州《文獻通考》
263
石晉大福初地,入遼,改置歸化州,兼置雄武軍,屬西京道。
264
歸化州,雄武軍。本唐武州,僖宗改毅州。後唐太祖復武州,明宗又為毅州,潞王仍為武州。晉高祖割獻於遼,改今名《遼史地理志》
265
保大二年,入於金。天輔七年入宋。
266
天輔六年九月,歸化州降。戊辰,次歸化州。丁丑,奉聖州降。十月丙戌朔,次奉聖州。七年二月,詔平州官與宋使同分割所與燕京六州之地,《金史太祖紀》。以幽、薊、武、朔等州與宋,而置南京於平州,宋人終不能守。《金史太祖紀贊》。
267
宣和五年五月,金、許、朔、武、蔚三州《宋史徽宗紀》
268
宣和五年,始得雲中府,武、應、朔、蔚、奉、聖、歸、化、儒、媯等州,所謂山後九州也《宋史地理志》
269
尋仍入金。
270
武州。唐置,石晉以賂契丹。宣和五年,金人以州來歸。六年,築固疆堡,尋復為金人所取《宋史地理志》
271
大定七年,改宣化州,八年,又改宣徳州,屬西京路,元初,升為宣寧府。太宗七年,改山東路總管府。中統四年,改宣徳府,屬上都路。後至元三年,改順寧府。明洪武初,府廢。二十六年,置宣府左、右前三衛,隷北平都指揮使司。永樂七年,直隷京師,又置總兵鎮,此稱宣府、鎮、宣徳五年,置萬全都指揮使司,領宣府左、右前三衛,及萬全、左右、隆慶、左、右、懐安、永寧、保安、懐來、龍門、開平、蔚州,共一十四衛,雲州、永寧等七所,隆慶、保安二州。
272
自洪武至嘉靖,凡置衛所二十有一,城堡三十有三,俱隷萬全都司。其隆慶、保安二州,永寧一縣,撫鎮統之《宣鎮志》
273
本朝初仍曰宣府鎮,領宣府前衛及萬全、左、右、懐安、懐來、永寧、龍門、開平、保安、蔚州共十衛,延慶、保安二州。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宣化府。領州二,縣八。雍正六年以山西大同府之蔚州屬焉。領州三、縣八:
274
宣化縣。
275
本漢廣寧縣,屬上谷郡,後漢因之,晉省入下洛縣。唐初為懐戎縣地,後析置文徳縣為武州,治遼為歸化州治。金大定二十九年,改縣曰宣徳為宣徳州,治元為宣徳府治。明洪武初,府縣俱廢。二十六年改置宣府左、右、前三衛。
276
本朝初省左右二衛,入前衛為宣府鎮治。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宣化縣,以宣府驛、深井堡併入為宣化府治。
277
赤城縣
278
本漢上谷郡北境,後魏禦彛鎮地。唐為媯州地。遼置奉聖州,領望雲縣。金屬徳興府。元中統四年,升為雲州,於此置赤城站。明初,州廢。宣徳初,移開平衛於獨石,於此置赤城堡。
279
本朝初,其地屬宣府鎮,曰上北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赤城縣,以開平衛龍門所及滴水崖、雲州鎮安、馬營、鎮寧等七堡併入,屬宣化府。
280
萬全縣。
281
本漢上谷郡寧縣地,唐為武州文徳縣地,元為宣徳府宣平縣地,明洪武二十六年,於此置徳勝堡,永樂二年移萬全右衛治此。十六年直隷京師,宣徳中,屬萬全都指揮使司。
282
本朝初因之,屬宣府,鎮為西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萬全縣,以張家口、膳房、新河、口、洗、馬林四堡併入,屬宣化府。
283
龍門縣
284
漢置女祁縣,屬上谷郡,為東部都尉治。後漢省。唐末置龍門縣,屬新州。遼屬奉聖州。金初屬𢎞州,後屬徳興府。明昌三年,又改屬宣徳州。元至元二年,廢為鎮,屬宣徳縣。至元二十八年,改置望雲縣,屬雲州。明初,州縣俱廢。宣徳六年置龍門衛,屬萬全都指揮使司。嘉靖元年分為中路。
285
本朝初屬宣府鎮。順治六年,改曰下北路。康熙三十二年,復置龍門縣,以葛峪、趙川、鵰鶚、長安嶺四堡併入,屬宣化府,兼設龍門路都司於此,轄葛峪、長安嶺二堡。
286
懷來縣。
287
本戰國,燕上谷郡地,秦因之。漢置沮陽縣為郡治,後漢、晉因之。後魏時,郡縣俱廢。齊、周及隋為懷戎縣地。唐垂拱中,分置清彛軍。長安二年,始移懐戎縣及媯州來治。天寳初曰媯川郡,乾元初,復曰媯州,屬河北道。五代晉天福元年入遼,改州曰可汗,縣曰懷來,屬西京道。金初州廢。明昌六年,改縣曰媯川,屬徳興府,元復曰懷來縣,延祐二年改屬龍慶州。明洪武初,改懐來守禦千户所,永樂十五年,改懐來左衛,十六年曰懐來衛,直隷京師,宣徳中改屬萬全都指揮使司。
288
本朝初因之,屬宣府,鎮為東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為懐來縣,以保安衛及土木、榆林二堡併入,屬宣化府。
289
蔚州
290
本秦代郡,漢因之。隋為上谷郡飛狐縣北境。唐開元十二年置安邊縣,屬蔚州,天寳初,移蔚州治此,至徳二載更名興唐。五代晉初,改縣曰靈仙。後入遼,置蔚州忠順軍,屬西京道,金因之。元至元二年廢州,以靈仙縣屬𢎞州,尋復置州,屬宣徳府。明洪武初,以州屬山西大同府。
291
本朝因之。雍正六年,以蔚州屬宣化府。
292
蔚縣
293
明洪武七年置蔚州衛於蔚州,城中屬山西行都司。宣徳五年割衛屬萬全都指揮使司。
294
本朝初仍舊置,兼領順聖東、西二城。康熙三十二年改衛置蔚縣,以桃花堡、廣昌城併入,屬宣化府。
295
西寧縣:
296
本漢陽原縣,屬代郡,後漢省。東魏置北靈邱郡,北齊省。唐開元中置橫野軍,天寳後廢。遼統和中置永寧縣,兼置𢎞州永寧軍,後改愽寧軍,屬西京道。金亦曰𢎞州,改軍曰保寧,尋廢,入定七年,改縣曰襄隂。元至元中,以襄隂縣省入州,屬大同路。明初州廢。天順四年於故順聖縣築順聖川,東城於此,築順聖川、西城,俱屬萬全都指揮使司。
297
本朝初屬蔚州衛。康熙三十二年,改置西寧縣以東城。
298
併入屬宣化府。
299
懷安縣。
300
本漢上谷郡下落縣地,唐末置懐安縣,屬新州。遼初屬奉聖州,後改屬大同府,金因之。元初屬宣徳府。中統三年,改屬興和路。明初,縣廢。洪武二十六年改置懐安衛,屬萬全都指揮使司。
301
本朝初因之,屬宣府鎮。康熙三十二年改為縣,以萬全左衛及柴溝、西陽河二堡併入,屬宣化府。
302
延慶州
303
本秦上谷郡地。漢置居庸縣,屬上谷郡。後漢及晉因之。後魏孝昌中陷廢。天平中復置,仍屬上谷郡。高齊縣,廢為懷戎縣地。唐天寳中,析置媯川縣,屬媯州。唐末改置縉山縣,兼置儒州。五代,晉天福元年入遼,置縉陽軍,屬西京道。金皇統元年,州廢,以縣屬徳興府。崇慶元年,復升為鎮州。元初州廢。至元三年,省縣入懐來。五年復置,屬奉聖州。延祐三年,升為龍慶州,屬大都路。明洪武初,州廢。永樂十一年復置,曰隆慶州,直隷京師。隆慶元年,以避年號,改曰延慶州。
304
本朝初屬宣府鎮,為東路。康熙三十二年省永寧衛入。
305
州屬宣化府。
306
保安州
307
本秦上谷郡地。漢置下落、涿鹿、潘三縣,皆屬上谷郡,後漢因之。晉太康中,分置廣𡩋郡,治下落,以涿鹿潘縣屬之。後魏太和中,兼置燕州。孝昌中陷廢。北齊改置懐戎縣,兼置北燕州及長寧、永豐二郡,周去「北」字。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以懷戎縣屬涿郡。唐武徳七年,復置北燕州。貞觀八年,改曰媯州。長安二年,徙治居庸界。光啟中,改置新州,兼置永興縣為州治,屬河東道。後唐同光元年,置威塞軍。晉天福元年入遼,改奉聖州武定軍,屬西京道。金大安元年升為徳興府,治徳興縣。屬西京路。元至元三年,復降為奉聖州,改縣曰永興,屬宣徳府。後至元三年,又改曰保安州,屬順寧府。明洪武初,州縣俱廢。永樂十三年復置保安州,直隷京師。
308
本朝初屬宣府鎮為東路。康熙三十二年屬宣化府。易州。
309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燕地。秦置上谷郡,春秋時屬燕。晉戰國時屬燕、趙。秦置三十六郡,以為上谷郡《元和郡縣圖志》
310
漢初置故安縣,屬涿郡,後漢因之。
311
燕南得𣵠郡之易容城、范陽、新城故安,《漢書地理志》:漢置𣵠郡,今州即漢涿郡之故安縣也。《續漢書地理志》。
312
魏、晉屬范陽國,後魏亦為上谷郡。隋開皇元年置易州。大業初,又改置上谷郡。
313
隋開皇元年,自今遂城所理英雄城移南營州,居燕之𠉀臺,改名易州,取州南易水為名。煬帝初州廢,復為上谷郡,遙取漢上谷為名《太平寰宇記》
314
唐武徳四年復曰易州,屬河北道。天寳初亦曰上谷郡,乾元初復故。
315
唐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改為易州,領易、淶水、永樂、遂城、遒五縣。天寳元年,改為上谷郡。乾元元年,復為易州,領易、滿城二縣《太平寰宇記》
316
五代晉開運二年,入契丹。周顯徳六年收復,仍曰易州。宋雍熙四年,復入遼。遼置高陽軍。宣和四年歸宋,賜名遂武郡,尋沒於金。屬中都路。
317
遼統和九年,升高陽軍,領易縣《續文獻通考》
318
宣和四年,契丹将高鳯以郡來降。宣和末,沒於金《文獻通考》
319
元初,廢易縣入州。至元三年,復置易縣,仍為州治。十年,以州屬大都路。二十三年,改屬保定路。
320
元太宗十一年,割隷順天府。至元十年,隷大都路。二十三年,還隷保定《續文獻通考》
321
明復省縣入州,屬保定府。
322
本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為直隷州,以淶水并改山西之廣昌縣屬焉。領縣二:
323
淶水縣。
324
漢置遒縣,屬𣵠郡。後漢為侯國。晉曰遒縣,屬范陽國。後魏屬范陽郡。周大象二年,省入𣵠縣。隋開皇初,改范陽為遒,更置范陽縣於此。六年,改曰固安,八年廢,十年又置,為永陽縣。十八年始改曰淶水,屬上谷郡。唐屬易州。宋、金、遼、元因之。明屬保定府易州。
325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升易州為直隷州,淶水仍屬焉廣昌縣。
326
古冀州地。周屬并州。春秋時,代國戰國屬趙。秦置廣昌縣,屬代郡。漢曰蜚狐。東漢仍曰廣昌。隋屬易州。唐屬蔚州。元為淶源郡。明仍改廣昌,屬山西大同府、蔚州。崇禎時,改靈昌州,尋復為縣
327
本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易州為直隷州,割廣昌縣屬。
328
之。
329
冀州
330
《禹貢》:冀、兖二州之域。
331
郡理東入兖州之域,西入冀州之域。《禹貢》「故跡以洚水為界也《通典》
332
春秋晉東陽地,戰國屬趙,秦屬鉅鹿,漢為信都國。漢高帝分趙、鉅鹿立清河、信都、常山,其信都即今州理是也《元和郡縣志》
333
景帝改為廣川國。
334
劉敞曰:景帝前二年為廣川國,四年為信都郡,中二年復為廣川國《漢書地理志》注
335
宣帝甘露四年,復曰信都國。後漢永平十五年,改曰樂成國。延光元年,改曰安平國。三國,魏置冀州,領郡國九理於此《文獻通考》
336
晉太康五年,又改曰長樂國。後魏曰長樂郡,兼置冀州。
337
冀州領郡四:長樂、渤海、武邑、安徳《魏書地形志》
338
初曰冀州,更名魏州,亦曰信都郡。乾元初,仍為冀州,屬河北道。武徳四年,改為冀州,置總管府,移治所於下愽。貞觀元年,廢都督府,移州治於信都《舊唐書地理志》
339
宋慶歴八年,置安武軍,金因之,屬河間府。
340
元曰冀州。明洪武初省入,屬正定府。九年隷北平布政司。永樂初,直隷京師。
341
本朝初,仍屬正定府。雍正二年,為直隷州。領縣五:南宫縣。
342
漢置,屬信都國,晉因之。北齊廢。隋復置,仍屬信都郡。唐武徳間,屬宗州。貞觀間還屬冀州。宋皇祐四年,升南宮之新河鎮為縣,省南宫入之。六年復置。金元明亦屬冀州。
343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冀州為直隷州,而南宫仍屬焉新河縣。
344
漢置堂陽縣,屬鉅鹿郡。後漢、晉屬安平國。後魏屬長樂郡,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信都郡。唐屬冀州。五代晉改曰蒲澤,割屬正定。漢復故,周還屬冀州。宋皇祐四年,省堂陽,升新河鎮為新河縣。熙寧六年,復廢為鎮,入南宫。元太宗四年,復置新河縣,屬冀州。明亦屬冀州。
345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冀州為直隷州,而新河仍屬焉棗強縣。
346
漢置,屬清河郡。後漢廢。晉復置,屬廣川國。後魏神瑞二年,併入廣川。太和二十二年復置,屬長樂郡。隋屬信都郡。唐屬冀州。宋熙寧元年,省入信都。十年,復置。金、元、明俱屬冀州。
347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冀州為直隷州,而棗強仍屬焉武邑縣。
348
漢置,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晉初因之。太康十年置武邑郡。後魏皇始二年,移郡治武强,以武邑屬之。北齊天保七年,縣廢。隋開皇六年復置,仍屬信都郡。唐屬冀州。宋、金因之。元初屬東武州,太宗六年還屬冀州。明屬冀州。
349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冀州為直隷州,而武邑仍屬焉衡水縣。
350
漢信都國桃縣地。隋初為信都、下愽、武邑三縣地。開皇十六年置縣,屬信都郡。唐屬冀州。宋、金因之。元明改屬深州
351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冀州為直隷州,而以衡水改屬。
352
焉。
353
趙州
354
春、秋晉地,戰國屬趙。秦為鉅鹿郡地。漢為常山及鉅鹿郡地。
355
常山郡縣十八,封斯,平棘,鉅鹿郡。縣二十,宋子敬武《漢書地理志》
356
後漢為常山國地。
357
趙州後漢屬常山國,兼置冀州,治鄗《文獻通考》
358
晉為趙國地。
359
趙州,晉為趙國,置冀州,治房子《文獻通考》
360
後漢始于平𣗥縣置趙郡,屬殷州
361
殷州孝昌二年,分定、相二州置,治廣阿魏書地形志》。趙州,後魏為趙郡。明帝兼置殷州為趙州,郡仍舊《文獻通考》
362
齊改趙州。
363
天保二年,改殷州為趙州《北史齊文宣記》
364
隋開皇初省。大業初,復為趙郡。
365
趙郡開皇十六年,置欒州,大業三年,改為趙郡《隋書地理志》
366
唐武徳初,改曰趙州。
367
武徳元年,張志昻以郡歸國,改為趙州《舊唐書地理志》。趙州、趙郡、武徳初治柏鄉,四年徙治平棘《唐書地理志》
368
五年,改曰欒州。
369
按時以大陸縣之欒州省入,因改名焉。
370
貞觀初,復曰趙州。天寳初曰趙郡,乾元初復曰趙州,屬河北道,五代因之。宋為慶源府,屬河北西路慶源軍節度。本趙州軍事。崇寧四年賜軍額。宣和元年升為府《宋史地理志》
371
金復曰趙州,後又改曰沃州。
372
天㑹七年,改為趙州,天徳三年,更為沃州,軍曰趙郡軍。《金史地理志》。
373
趙州靖康後入於金,為沃州,治平𣗥《文獻通考》
374
元復曰:趙州,屬正定路。
375
趙州舊領平棘、臨城、欒城、元氏、高邑、贊皇、寧晉、隆平、柏鄉九縣,太祖十五年,割欒城、元氏隷正定。《元史地理志》
376
明洪武初,以州治平棘縣省入,屬正定府。
377
漢之趙理邯鄲,晉之趙理,房子,齊、魏以來之趙理、平棘,即今治也《名勝志》
378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為直隷州。領縣五:
379
柏鄉縣
380
本春秋晉鄗邑地。漢置鄗縣,屬常山郡。又分置柏鄉、侯國,屬鉅鹿郡。後漢建武初,改鄗曰高邑,屬常山國,為冀州刺史治。晉改屬趙國,後魏屬趙郡。北齊徙廢,移治房子縣界。隋開皇十六年,置柏鄉縣,屬欒州。大業三年,改屬趙郡。唐屬趙州。宋熙寧五年,省為鎮,入高邑。元祐元年復置,屬慶源府。金屬沃州,元明俱屬趙州
381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趙州為直隷州,而柏鄉仍屬焉隆平縣。
382
漢置廣阿縣,屬鉅鹿郡。後漢省。後魏太和十三年,復置廣阿縣。又於縣置南鉅鹿郡,尋改為南趙郡。孝昌二年,又置殷州,治廣阿。北齊天保初,避諱曰趙州。七年,州廢。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分置欒州。仁夀元年,改縣曰象城。大業初州廢,又改縣曰大陸,屬趙郡。唐武徳四年,復曰象城。天寳元年又改曰昭慶,屬趙州。五代因之。宋開皇二年又改曰隆平。熙寧元年,省為鎮,入臨城。元祐元年復置,屬趙郡。金屬沃州,元仍屬趙州。明洪武初,省入柏鄉。十三年復置,仍屬趙州。
383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趙州為直隷州,而隆平仍屬焉高邑縣。
384
本戰國房子邑,漢置房子縣,屬常山郡。後漢屬常山國。晉屬趙國,兼為冀州刺史治。後魏屬趙郡。北齊天保七年,廢房子,改置高邑縣,仍屬趙郡。隋初屬欒州,尋屬趙郡。唐屬趙州。宋屬慶源府。金屬沃州。元明俱屬趙州
385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趙州為直隷州,而高邑仍屬焉臨城縣。
386
本春秋晉臨邑,漢為房子縣地。北齊省房子。隋開皇六年復置房子縣,屬趙郡。唐屬趙州,天寳元年改曰臨城。天祐二年復曰房子。五代、梁因之。後唐復曰臨城。宋屬慶源府。金屬沃州,元明俱屬趙州。
387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趙州為直隷州,而臨城仍屬焉。
388
寧晉縣。
389
漢置楊氏、廮陶二縣,屬鉅鹿郡。後漢移郡治廮陶,以楊氏屬焉。晉省楊氏入廮陶,仍為鉅鹿國治。後魏永安二年,分廮陶置廮遙縣,屬鉅鹿郡。北齊郡廢,又省廮陶入廮遥縣。隋初屬欒州,開皇六年,又改廮遙曰廮陶。大業初屬趙郡。唐天寳元年,改曰寧晉,屬趙州。五代因之。宋屬慶源府。金屬沃州,元明俱屬趙州。
390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趙州為直隷州,而寧晉仍屬焉深州。
391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晉地。戰國屬趙。秦為上谷、鉅鹿郡地。漢置下博縣,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桓帝以後為博陵郡。晉屬安平國。後魏屬長樂郡。北齊屬博陵郡。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析為深州
392
取州西故深池為名。金幼孜《深州記》
393
大業初州廢。
394
以其地分入博陵、河間二郡。《文獻通考》
395
唐武徳初,復置深州。天寳初,改為饒陽郡。乾元初,復曰深州,屬河北道。
396
深州饒陽郡,武徳四年以定州之安平、瀛州之饒陽置,尋徙治饒陽。貞觀十七年州廢,縣還故屬。先天二年,以瀛州之饒陽,冀州之鹿城、下博、武彊,定州之安平復置唐書《地理志》
397
五代,周顯徳中,分置靜安軍。
398
深州靜安,本漢下博縣,周置靜安軍,以縣隷俄復焉。《宋史地理志》
399
宋初因之。太平興國七年,以下博縣屬静安軍。雍熙二年軍廢,以下博屬深州。四年,改下博曰靜安,移深州來治,省陸澤入之,屬河北西路。
400
宋雍熙四年,廢陸澤。淳化初,以正定府束鹿來屬。至道初,以樂夀瀛州為饒陽郡防禦《文獻通考》
401
金曰深州,屬河北東路。
402
天㑹七年,析河北為東西路深州,宋饒陽郡防禦,國初為刺郡《金史地理志》
403
元初屬河間府。太宗十年,改屬正定路。
404
深州,唐改饒陽郡,後仍為深州。元初隷河間,置帥府。太宗十年隷正定路,領饒陽、安平、武强、束鹿、靜安五縣。後割安平、饒陽、武强隷晉州,束鹿隷祁州,以冀州之衡水來屬。領二縣:靜安、衡水《元史地理志》
405
明洪武初,以州治靜安縣省入,仍屬正定府。
406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為直隷州。領縣三。
407
武強縣。
408
漢置武隧縣,屬河間國,後漢改屬安平國。晉初因之,後又分置武强縣,俱屬武邑郡。後魏皇始三年,徙武邑郡,治武强。神光二年,省武强。太和十八年,復置。北齊廢郡,併武隧入武强。隋屬信都郡。唐武徳四年,屬冀州。貞觀元年,改屬深州。十七年,屬冀州。先天二年,還深州。開元二年,復屬冀州。永泰初,又屬深州。唐末,還屬冀州。宋、金因之。元初於縣置東武州。太宗六年州廢,還屬深州。十一年,割屬祁州。憲宗割屬晉州。明亦屬晉州。
409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深州為直隷州,而以武強屬焉饒陽縣。
410
戰國趙饒邑,漢置饒陽縣,屬𣵠郡。後漢屬安平國。晉屬博陵國。後漢屬博陵郡。隋屬河間郡。唐武徳四年,移深州來治此。貞觀十七年,州廢,還屬瀛州。先天二年,仍屬深州。宋、金因之。元割屬晉州。明亦屬晉州
411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深州為直隷州,而以饒陽屬焉安平縣。
412
漢置安平縣,屬𣵠郡。後漢改屬安平國。至晉泰始初,改置博陵國於此。後魏因之。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於縣置深州。大業初州廢,屬博陵郡。唐武徳四年,復置深州,尋徙治饒陽,以安平屬之。貞觀十七年,屬定州。先天二年,仍屬深州。宋、金因之。元太祖十九年,於縣置南平州。太宗七年復改為縣。中統二年,改屬晉州。明亦屬晉州。
413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深州為直隷州,而以安平屬焉定州。
414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鮮虞國、戰國、中山,後屬趙戰。國初為中山國,後為魏所并,後又屬趙《文獻通考》
415
漢高祖置中山郡。
416
中有山,故曰中山《元和郡縣志》
417
景帝三年,改中山國治盧奴。
418
中山國高帝郡,景帝三年為國,屬冀州。應劭曰:中山故國《漢書地理志注》
419
後漢及晉因之。太元八年,後燕慕容垂都此,置中山尹。後魏皇始二年,置安州。天興三年,改曰定州。後魏道武帝平慕容寳,為中山郡,置安州,又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為名也《元和郡縣志》
420
高齊改州治盧奴,縣曰安喜。後周置定州總管府。後周置總管府,領鮮虞郡《文獻通考》
421
隋開皇初,避諱改鮮虞郡。大業初,改曰博陵郡。大業三年改博陵郡。遙取漢博陵郡為名也《元和郡縣志》
422
唐武徳四年,平竇建徳,置定州,并置總管府。
423
武徳六年,升為大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貞觀五年,廢都督府《舊唐書地理志》
424
天寳初,復曰博陵郡。乾元初復曰定州,屬河北道。建平四年置義武軍節度使。
425
定州,貞元十三年復為大都督府,十四年廢,依舊為上州《舊唐書地理志》
426
五代因之。宋亦曰定州博陵郡。太平興國初避諱,改軍名曰武定。
427
宋慶歴八年,置定州路安撫使《文獻通考》
428
政和三年,陞為中山府,屬河北西路。金天㑹中,復曰定州,尋復為中山府。
429
中山府天㑹,七年,降為定州博陵郡,定武軍節度使,後復為府《金史》《地理志》
430
元屬正定路。
431
中山府舊領祁、完二州,太宗十一年割二州隷順天府,後為散府,隷正定《元史地理志》
432
明洪武元年,改中山府為定州,以州治安喜縣省入,屬正定府,隷河南分省。二年,隷山東行省,尋隷北平行省。九年,隷北平布政司。永樂初,直隷京師。
433
本朝初,仍屬正定府。雍正二年,為直隷州。領縣二:深澤縣。
434
漢置深澤縣,屬涿郡。後漢以屬安平國。晉屬博陵郡。後魏曰深澤郡。北齊廢。隋復置深澤縣。唐屬定州,改屬祁州。宋省為鎮,入鼓城。元祐元年復置,屬祁州。金仍屬祁州。元至元二年,併入束鹿。三年,復置,仍屬祁州。明仍舊。
435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改屬定州。
436
曲陽縣。
437
戰國趙曲陽漢上曲陽,屬常山郡。後漢改屬中山國,晉屬常山郡。後魏置上曲陽縣,齊改曰曲陽。隋曰石邑,曰恒陽。唐初屬定州。大歴三年,屬汦州。九年,復屬定州。元和十五年,復曰曲陽縣。宋因之。金屬中山府。元恒州。尋復為曲陽縣,屬保定路。明屬正定府定州。
438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定州為直隷州,仍領曲陽、承徳州。
439
元屬,上都明大寧衛地。
440
本朝為熱河。
441
聖祖行宫在焉。雍正十一年,即其地設直隷承徳州。
442
畿輔通志卷十四
URN: ctp:ws48166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