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五十一

《卷五十一》[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畿輔通志卷五十一
3
4
順天府:
5
慈仁寺。 在廣寧門內大街,明憲宗為孝肅周太后弟吉祥建。有二松,相傳金時植,後有毘盧閣,左有槐樹,又有遼。乾統三年,尊勝石幢尚在析津日記,俗呼報國寺」,蓋先有報國寺在寺西北隅也。每月朔朢二十五日,有市甚盛。
6
海㑹寺。 在府東南,明穆宗受釐之地,萬歴中,増修愍忠寺。 在府西南。唐貞觀十九年,太宗憫東征士卒於幽州城內,建憫忠寺,中有高閣諺云「憫忠高閣,去天一握」是也。東西有磚塔,高可十丈,云是安祿山、史思明所建。又有《唐重修舎利記》、二、蘇靈芝行書》、《寶塔頌》俱存。
7
本朝康熈年。
8
聖祖御書匾額曰「大雄寶」,殿曰「覺路津梁」,曰「不二法」,門曰「藏」。
9
經閣凡四處:
10
觀音寺。 在府西南五里玉河鄉,中。有杭州,上天竺觀音大士古像。明天順、成化間,相繼重修。
11
本朝康熙年。
12
聖祖御書「寄興高逺」四字
13
仙露寺。 在府南菜市西,地名千邑。遼時建功德寺。 在府西,即元䕶聖寺也。有古臺三,相傳元主遊樂更衣處。
14
清化寺。 在府東。明宣德壬子建。正德癸酉,重修隆善寺。 在府西北。明宣德中,建賜額。
15
大慈恩寺。 在府西海子上。舊名海印寺。明宣德四四年重建,改今名。
16
靈雲寺。 在府南十里。明天順元年,賜額大覺寺。 在府西北三十里。明宣德二年改建。正德十三年重修。
17
法林寺。 在府西南十二里。舊名竹林寺,明景㤗四年改建。
18
淨明寺。 在府西南三十里。明宣德八年,改建寶林寺。 在府西南四十里。明正統二年,改建萬福寺。 在府西南五十里。明正統二年,改建清涼寺。 在府西三十里。舊名盧師寺。明正統十一年改建。
19
五華寺。 在府西四十里,舊名圓殿寺。明宣德三年改建,後又改廣惠寺。
20
法海寺。 在府西四十里。舊名龍泉寺。明正統四年改建。
21
本朝順治年。
22
世祖御書「敬佛」二字。
23
廣通寺。 元為法正寺,在府西北二十里。明正統五年重修。
24
壽光寺。 在府西北三十五里。舊名震音寺,明正統十三年改建。
25
碧雲寺。 在府西,元耶律阿勒錦建。明正德十一年,內監于經拓之為寺,巖下有泉,從石罅中出淙淙若琴,筑亭,曰聽水佳處。亭前有池,種白蓮,百本,池邉修竹成林,明神宗題「水天一色」。
26
本朝康熈十七年。
27
聖祖御書「激湍」二字
28
戒壇寺。 在府西西山最深處。唐武德中,建舊名慧聚。明正統間,易名萬壽。
29
本朝康熙十七年。
30
聖祖御書「清戒」二字賜焉。
31
按《辛齋詩話》:西山巖麓無處非寺,遊人登覽,類不過十之二三爾。王子衡詩西山三百七十寺,正德年中內臣作。何仲黙詩:「先朝四百寺,《秋日徧》題名鄭繼之詩,西山五百寺多傍北邙岑」,其後増建益多,難更僕數,今止就耳目所最著者。
32
標出,餘不悉載。
33
明因寺。 在天壇北,明天順中,建中有釋貫休所畫羅漢十六軸,董其昌書佛成道記。
34
慈源寺。 在三里河南,明正統初建。成化中,重修天慶寺。 在慈源寺西原,遼永泰寺。元至元壬申重建,明宣德中重修。
35
安國寺。 在天慶寺西,明天順元年建。
36
竹林寺。 在宣武門外。遼清寧八年,楚國大長公主捨私第為之,賜名竹林。
37
長椿寺。 在宣武門外西南。明萬歴四十年,孝定皇太后建,以居水齋。禪師寺有滲金多寶佛塔,高一丈五尺。
38
千佛寺。 在德勝門北。明萬歴初,孝定皇太后建廣恩寺。 在德勝門。遼為奉佛寺,在白雲觀西南。明正統間改建。
39
真覺寺。 在阜城門外,明永樂中建,成化九年詔累。
40
石臺高五丈,上列塔五,各高二丈。
41
雙林寺。 在阜城門外二里。明萬歴四年,建慈慧寺。 在阜城門西二里。萬歴八年,蜀僧愚庵創,後有蜘蛛塔,蜀太史黃輝有碑記其事。
42
慈壽寺。 在阜城門外八里莊,明萬歴丙子為慈聖皇太后建,賜名「慈壽,勅大學士張居正撰碑,有塔十三級。又有寧安閣閣榜慈聖手書後殿有九蓮菩薩像。
43
定慧寺。 在阜城門外八里莊西,康熙年。
44
聖祖勅建。
45
廣通寺。 在西直門外康熙年。
46
聖祖勅建。
47
御題匾額曰「抱荃恩」,曰「息心淨行」,曰「慈燈普照」,凡三處萬壽寺戒壇。 在西直門外七里廣源閘之西。明萬歴五年建,即唐聚慧寺寺懸永樂時所鑄大鐘內書華巖八十一卷,名曰華巖鐘。
48
本朝康熙五十二年
49
聖祖勅修。
50
禦製碑文,禁止採鑿煤窑、勒石,以垂不朽焉。
51
應真寺。 在西直門外,舊名五塔寺。康熙年,重修極樂寺。 在西直門外高梁橋四三里。元至元間,建韋公寺。 在左安門外二里。明正德時,常侍韋霦建,亦名宏善寺。
52
法藏寺。 在右安門外東南隅,舊名彌陀寺,金大定中建。明景泰二年改建,今名。北地多風,故塔皆實惟此寺。彌陀塔可登。
53
天寧寺。 在廣寧門外,元魏孝文時建名光林寺。隋仁壽間,曰宏業寺,建塔藏舎利。唐開元中,改曰天王寺。金大定中改大萬安寺。明宣德中,改天寧寺。正統中改萬壽戒壇,今仍名天寧寺。內有塔高十三尋,四周綴鐸以萬計,音無斷絶。
54
清梵寺在。
55
暢春園東康熙年。
56
聖祖勅建。
57
御題匾額
58
漙仁寺在。
59
暢春園。西康熈五十二年。
60
聖祖勅建。
61
御制碑文以紀焉。
62
恩佑寺在。
63
暢春園東北隅。雍正元年建。
64
佛泉寺。 在黒龍潭西,舊名大覺寺,雍正二年奉。
65
勅重建。
66
賜額佛泉。
67
𢎞光寺。 在香山,明宣德中,內侍鄭同建同高麗人,倣其國毘盧殿,制作圓殿門內,松徑盤折,最為幽勝。
68
本朝康熙年。
69
聖祖御題匾額,一曰「慈雲常蔭」,一曰「光明三昧」。
70
延壽寺。 在韓家山,明永樂時,內臣剛鐵靖難𦵏,此顯應寺。 俗呼皇姑寺。明正統八年,駕出紫荊關,親征額森,陜西呂尼叩馬諫而死。及復辟,乃為建寺,賜額保明寺。
71
本朝康熙年。
72
聖祖勅修。
73
御製碑文,勒石以紀。
74
御題匾額曰「杖泉花雨」,曰「水心栢子」,曰「挂衲翻經,凡三處香山寺。 在宛平縣香山,金大定中,建明、正統間,內侍范宏重修,或云即金章宗㑹景樓也,山有祭星臺䕶駕,松夢感泉,皆章宗遺跡,有二碑,載遼中丞阿勒錦捨宅始末,左側有軒明神宗,題曰來青軒。
75
本朝康熙十六年。
76
聖祖御書普照乾坤四大字,後有藏經閣。
77
聖感寺。 在宛平縣平坡山上。元建平坡寺。明宣德中,改名圓通。
78
本朝康熙十六年。
79
聖祖御題匾額,一曰聖感」,一曰「敬佛」,一曰「制毒龍。復御製碑文,以垂不朽。
80
按:《緱山集》,由常明庵出杏子口至平坡寺,所謂盧師清、涼翠微善、應靈光諸寺皆在焉。
81
嘉禧寺。 在宛平縣杏子口西。又東三里有福田寺、潭柘寺。 在宛平縣潭柘山,相傳本青龍潭。開山時,青龍避去,潭平為寺。燕人諺云「先有潭柘」,後有幽州,此寺之最。古者《天府廣記》云:「即晉之嘉福,唐之龍泉寺也,亦名岫雲寺。
82
本朝康熙年。
83
聖祖勅修。
84
御賜匾額曰清浄莊嚴,曰天王殿,曰毘盧殿,曰戒壇,曰大悲壇,曰翠嶂丹泉,曰香林淨土,曰倚松恬澹,曰松竹清泉,曰松竹幽清,凡十處。
85
華嚴寺。 在宛平縣裂帛泉南。左有洞曰翠華,中有石,牀可憇息。明正統中建。
86
玉泉寺。 在宛平縣玉泉山。又西有補陀寺,北有金山寺。
87
壽安寺。 在宛平縣壽安山,本唐兠率寺,殿前有二娑羅樹,相傳來自西域。元至治元年建。中有臥佛二,亦名臥佛寺。
88
棲隱寺。 在宛平縣仰山,金大定十二年建。
89
昊天寺。 在宛平縣西。金大定四年建。明正統四年,王振修改名隆恩寺。
90
鷲峰寺。 在宛平縣西城牆畔,即唐淤泥寺。鷲峰者,唐僧之號也。有貞觀二十二年唐人所書《心經》石刻尚存,舊供旃檀佛相,以異著聞。元學士程鉅夫有記今在。
91
皇城內,旃檀寺中。
92
法雲寺。 在宛平縣金山口二十里妙高𡶶,下寺有雙泉,滙於方塘,曰香水,金章宗設八院之一也。草際有碑題「香水院」三字尚存。
93
圓教寺。 在宛平縣西城康熙年。
94
聖祖御題匾額,一曰「日映金雲》」,一曰真如境。
95
𢎞恩寺。 在良鄉縣。康熙五十六年
96
聖祖御書匾額曰「大願慈航復」。
97
御題七言律詩一首,勒石以紀。
98
壽因寺。 在良鄉縣。康熙五十七年
99
聖祖御書匾額,一曰「花臺止水」,一曰「大悲慈航」。
100
天王寺。 在良鄉縣治東南,置僧㑹司於內䕶國寺。 在良鄉縣琉璃店東北。
101
三佛寺。 在固安縣治西,置僧㑹司於內龍泉寺。 在固安縣知子營。
102
精嚴寺。 在永清縣北街,置僧㑹司於內三塔寺。 在永清縣城外東南。唐時建。武后時,石幢尚存。
103
隆慶寺。 在永清縣西,遼乾統九年建。
104
定覺寺。 在東安縣西北七十里常道鄉。唐垂拱三年賜額,遼天慶間復建。金大定元年重修。
105
廣善寺。 在東安縣治,即唐靈應寺。明宣德中重建,正統十四年賜額。
106
寧國寺。 在東安縣留犢里,金大定二年建。
107
淨安寺。 有二:一在東安縣惠化鄉,明宣德八年建,一在通州治東南,金大定十三年建。明萬歴間修。
108
廣嚴寺。 在東安縣西,邑人孟仕仲捨宅,改創。明崇禎十四年修。
109
本朝康熈十年重修。
110
靈巖寺。 在東安縣東北五十里,鳳河之南。金大定五年,僧洪寶建。
111
隆興寺。 在香河縣治西
112
本朝康熙八年重修。
113
鐵佛寺。 在香河縣東南。
114
靖嘉寺。 在通州治東,舊名慈恩寺。元至元二年建明初,置僧正司於內。
115
佑聖敎寺。 在通州舊城內西北隅,浮圖十三級,創於唐。貞觀七年,歴五代、遼、金、元,而始成為州之巨觀。
116
寶通禄寺。 在通州新城南門外,明天順七年重建,賜額。
117
太平寺。 在通州新城西門外。元至正時,重修給孤寺。 在通州城東,元至正間建。
118
廣濟寺。 在寶坻縣西街,置僧㑹司於內洪福寺。 在寶坻縣平正橋西北,古刹也,層閣高聳,虬松逺蔭,渠水經其前。
119
香巖寺。 在昌平州永豐屯,舊名彌勒院。
120
本朝康熙五十九年重建,改今名殿中。
121
聖祖賜額「菩提」二字,復。
122
御製碑記
123
勅侍讀王圖炳書,以勒石焉。
124
瑞光寺。 在昌平州治後,明成化十年,建神壽寺。 在昌平州新城內。
125
昭聖寺。 在昌平州治西北。唐乾符中,建普雲寺。 在昌平州西北湯峪川,遼天慶間,建香水寺。 在昌平州西南。漢建武五年建上方寺。 有二:一在昌平州南,一在州境,駐蹕山上,有十八盤。
126
流沙寺。 在昌平州鞏華城北門外。元皇慶中,建遊覺寺。 在昌平州,漢中興時建。
127
聖壽寺。 在昌平州東北。唐乾符六年建法華寺。 在昌平州東北四十里銀山鐵壁之麓,一名大延聖寺,金天㑹三年建明,正統十二年重修。
128
寶雲寺。 在昌平州,駐蹕山。
129
昭化寺。 在昌平州南五十里玉泉山,山麓泉石,清潔可愛。
130
鐵壁寺。 在昌平州銀山鐵壁下。
131
龍興寺。 在宻雲縣北,唐時建。元大安中重修,俗名鎚塔寺。明洪武十六年,置僧㑹司於內。
132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
133
聖祖賜額龍興寺。
134
御書匾額廟,前曰「洛伽仙境」,正殿曰「般若相眞」,武閣曰「神武」。
135
鎭。
136
御書房曰橫翠,凡四處。
137
香巖寺。 在宻雲縣東二十五里。元至正中建,內有銀杏一株,俗名白果。
138
大安寺。 在宻雲縣東北五十里,舊名白猿院,北齊五年建。金承安四年重修。
139
普濟寺。 有二:一在宻雲縣東北八十里,遼天統五年建。靖寧二年重修,內有顯公和尚祠,一在霸州東門外。元至正二年建,置僧正司於內。
140
觀雞寺。 在宻雲縣東北一百八十里霧靈山下,有觀雞仙人蹟。
141
砙堂寺。 在懷柔縣東八十餘里。漢時建名曇泉寺。明正德已邜,改今名。
142
資福寺。 在懷柔縣北十五里紅螺山麓,舊名大明寺,金皇統初建,明正統中重修。
143
定慧寺。 在懷柔縣北十八里山麓寺中。建萬壽、齊天二塔,今塔廢。
144
福聚寺。 在涿州北,挾河村,康熙五十四年。
145
聖祖賜額六十年重修。
146
勅內閣學士蔣廷錫撰文,立石以紀。
147
雲居寺。 在𣵠州東北隅,內有浮圖,高二十餘丈,周圍三十餘步。
148
智度寺。 在涿州雲居寺前,內有浮圖,高二十餘丈,周圍三十步。又一臺高二丈,廣百五十步。唐時建碑刻尚存。
149
普壽寺。 在𣵠州東三里,一名清涼寺,內有浮圖高。
150
十丈又一臺,高二丈餘,周圍二百步。
151
延壽寺。 在涿州北十里湖梁店。明萬歴三十四年,僧道安建置僧正司於內。
152
福勝寺。 在房山縣東北,明洪武間建,置僧㑹司於內。
153
木巖寺。 在房山縣西南十八里,梁天監中建。明嘉靖中重修。
154
上方寺。 在房山縣南五十里,即兠率寺兩崖之間,鑿石為磴,攀絙而上,山𡶶環列,絶頂有泉如斗,汩汩不窮。
155
寶巖寺。 在房山縣瓦井村。
156
雲居寺。 在房山縣石經山下,寺有唐開元十年石浮圖銘,開元二十八年山嶺石浮圖後記》,今並存。南麓即西天寺,塔下有石經窟,其後則香樹林。
157
靈集寺。 在文安縣莊頭村內,有浴佛庵藏經閣,後有漢時古檜二株。
158
興國寺。 在文安縣栁河。
159
觀音寺。 在大城縣城內西北坊,明正統中,立僧㑹司,宏治己丑重修。
160
海月寺。 有二:一在大城縣南四十里李坦鎭,明成化二十年建。一在縣北十五里樓堤村,明嘉靖二十五年建。
161
獨樂寺。 在薊州治西始建,未詳。遼時重修。中有傑閣,設十一面大士像。
162
雲泉寺。 在薊州城東南十里。
163
香林寺。 在薊州城北二里,翁同鵞泉流峙,左右為薊之最勝處。
164
千像寺。 在薊州北二十里九華峰下。唐開元中,建於石上,刻千像,故名,又名祐唐寺。
165
雲罩寺。 在薊州盤山之巔,舊名降龍菴,唐道宗太師建,明萬歴賜今名。東嶺有舎利塔,又有黄龍祖師殿,每歲除有佛燈之異。
166
本朝康熙十七年。
167
御書盤山秀峰四字。
168
普濟寺。 一名甘泉寺,在薊州中盤。唐太和中,僧曉芳結茅於此,遼、金、元重修。
169
本朝康熙中,僧明徳増葺。
170
聖祖有事
171
園陵嘗駐蹕於此,題詩中盤,因勒石於殿左侍郎沈荃碑」。
172
173
感化寺。 在盤山,舊名寶積寺,唐貞元中建,明成化年,賜名廣濟寺。
174
天成寺。 在盤山,唐建。遼名福善寺。
175
香水寺。 在盤山唐建,有《盧綸碑記》。
176
雙峯寺。 在盤山有石碣,載唐貞觀中尉遲敬德監造,明萬歴中重修。
177
雲静寺。 在盤山原名靜業菴。
178
本朝康熙四十三年
179
聖祖勅賜為「雲靜寺淨室內奉」。
180
御書清風二字
181
萬松寺。 在盤山,原名李靖菴。
182
本朝康熙四十三年
183
聖祖勅賜為「萬松寺。
184
盤谷寺。 在盤山,即青溝禪院,康熙十年,僧智朴建。中有秋月堂侍郎沈荃書四十三年。
185
聖祖勅賜為盤谷寺。
186
正法寺。 在中盤康熙年,僧大博修葺,殿前有。
187
聖祖御書碑方丈
188
御書門外一峯四字
189
少林寺。 在中盤元,至元時建。明成化、嘉靖年修。
190
本朝康熙年,僧本住増葺。
191
開仁寺。 在熱河小南門,康熙年。
192
聖祖賜額
193
靜妙寺。 在熱河藍旂營,康熙年。
194
聖祖賜額
195
安禪寺。 在熱河十八里。汰康熙年。
196
聖祖賜額
197
星龕巖寺。 在熱河小營。康熙年。
198
聖祖勅建大殿。
199
御書星龕巖三字
200
峭壁寺。 在熱河化育溝康熙年。
201
聖祖御書匾額,正殿曰「天半香林」,八角亭曰「森萬象穹覽寺」。 在熱河哈喇河北,康熙四十三年
202
聖祖賜額有。
203
御制碑記》近寺又有琳霄觀坊樓上。
204
聖祖御題匾額,一曰《興州勝境》,一曰《紫塞春臺》。
205
溥仁寺。 在熱河河東,康熙五十二年。
206
聖祖賜額復。
207
御製碑文,勒石以紀。
208
菩薩寺。 在熱河廣仁嶺,殿中有。
209
聖祖御題匾額曰「妙德慈光」。
210
臨泉寺。 在平谷縣東高村東,遼時建。嘉靖二十七年重修,俗稱高村寺。
211
香嵐寺。 在平谷縣漁子山寨南二里,金明昌三年建。明嘉靖二十四年重修,俗稱獨波峪寺。
212
慈福寺。 在平谷縣山東莊西北十五里,明正統九年建,正德四年重修,俗稱山東寺。
213
禪林寺。 在遵化州五峯山,殿角有碑,剝蝕猶姚,秦時重修文也。姚秦稱瑞雲山雲昌寺,遼改今名。山畔懸石曰雞鳴石,近寺古松夾,徑極峯嶺,溪壑之勝。
214
福泉寺。 在遵化州西北,唐貞觀年建,今呼為湯泉寺。
215
資福院。 在安定門外,康熙六十年。
216
聖祖勅建。
217
御製碑文,以垂不朽。
218
慈育院。 在宛平縣
219
聖祖御題匾額,一曰慈育羣生」,一曰鹿苑星龕」。
220
廣福禪院。 在東安縣西北五十里,金天㑹中建大悲禪院。 在東安縣閻家垈,金天㑹六年修石鐙菴。 在府西南隅,舊名吉祥寺。明萬歴丙午重修,掘地得石幢式如鐙臺。上刻唐人所書《般若心經》一部,改名石鐙菴。
221
晉陽菴 在宣武門外,有古銅大士像,高三尺餘,下有欵識,云:大唐貞觀十四年,尉遲敬德監造,後移受水塘古佛菴菴壞,移稽山㑹館。
222
摩訶菴。 在阜成門外八里莊。明嘉靖丙午建雀兒菴。 在潭柘寺後,金章宗彈雀於此,即行幄建菴。
223
聖水菴。 在遵化州南。
224
《清芳菴 在。
225
圓明園東。雍正元年。
226
勅建。
227
天仙廟。 在。
228
圓明園西雍正元年。
229
勅建。
230
玉皇廟。 在宛平縣
231
聖祖御書匾額曰「萬象同瞻」。
232
碧霞元君廟。 在左安門外東南。𢎞仁橋,明成化中建。
233
按都人最重元君廟,其在西直門外萬泉莊者,曰西頂,康熙四十七年。
234
聖祖勅修。
235
賜額廣仁宮在永定門外者曰南頂,在草橋者曰中頂,在東直門外者曰東頂,在安定門外者曰北頂,各府州邑皆立祠。祀遵化州景忠山元君廟。
236
世祖勅修懷柔縣𩫶髻山元君廟,康熙四十三年,世祖御書匾額曰「敷錫廣生」。五十二年,復建玉皇閣,御書匾額曰「清虛眞宰」俱有。
237
御製碑文,勒石以紀此。外則涿州之北關,春秋廟㑹男女奔。
238
趨絡繹,素稱最勝。
239
龍尊王佛廟。 在昌平州湯山,中。
240
聖祖勅建有:
241
御製碑記
242
元靈宮。 在。
243
南苑順治年。
244
世祖勅建。
245
朝天宫 元之天師府也,在府西。明宣德間改建,凡大朝賀,於此習儀。
246
靈濟宮。 在西長安門稍北。明永樂十五年,文皇有疾,夢二真人授藥,疾頓瘳,乃勅建祀,封玉闕眞人。金闕,眞人,有英宗御製碑記。
247
崇眞萬壽宫。 在府南蓬萊坊,元至元中建賜額,俗名天師菴。
248
靈佑宮。 在府南山川壇後。
249
昌運宮。 在南直門外。 御河橋南。康熙五十二年重修。
250
瑞雲宮。 在房山縣西北二十餘里,金太祖陵側,今圮,遺址尚存。
251
隆陽宮。 在房山縣西南石窩店南,明時建。
252
神樂觀。 在天壇西南,明永樂十八年,建處樂舞生之有事於郊廟者,領以提㸃、知觀,𨽻太常寺。
253
延祐觀。 在府東。明洪熙七年建。
254
崇禎觀。 在府正東坊,明內監張政捨宅,改建正統,十四年賜額。
255
清虛觀。 在府北日中坊,明景泰二年建。相近有廣福觀。
256
五嶽觀。 有二:一在府北,明宣德中建。一在文安縣東。
257
白雲觀。 在府西南西便門外,舊名太極宮,金時建。太祖聞東萊邱處機有道行召對,皆敬天愛民之言。太祖嘉納之,命居於此,改名長春宮。明正統間重修,改今名都人。正月十九日致酹祠下,謂之燕九節。
258
聖祖賜額曰紫虛眞氣,曰大智寶光、曰駐景,長生曰琅簡眞。
259
庭凡四處:
260
玉虛觀。 在府西北十五里。明正統時,總兵石亨捐建。
261
靈應觀。 在玊泉山東南,依崖壁間為之,前累石為臺,臺下甃方池。池上有小室,揭曰靈淵。又前有小溪環抱,景最幽奇。
262
佑民觀。 在通州張家灣內,有玉皇閣,明嘉靖十四年,從道官周從善請,賜觀名佑民閣曰「錫禧」。
263
慶峯觀。 在宻雲縣南,元時建。明洪武十六年,道人郭東峯重修。
264
清都觀。 亦名洞眞觀,在宻雲縣西北十里,金大安。
265
二年,道士杜宗道建元,至元時改為洞眞宮。明洪武二十一年置道録,司居者百餘人。
266
霞峯觀。 在宻雲縣北四十里。元初道士魏志和建,延祐五年,周道昌重修。
267
棲雲觀。 在薊州盤山紫峯下,爽塏明秀,號曰中盤延祥觀。 在平谷縣東北二十里,元至元中,邱長春過此,觀中有枯栢捫之復榮。
268
永平府:
269
隆敎寺。 在府城南一里。明洪武初,僧吉巖建,景泰五年勅賜寺額。
270
本朝順治六年,都御史蔡士英重修規模壯麗為永平。
271
第一,名刹。
272
開元寺。 在府城南臺山上。明永樂七年,僧洪聲建𢎞治中,僧本玉重修。
273
白雲寺。 在府城北三十里安山元時建,明正統間重修勅賜寺額。
274
白塔寺。 在府城西八里,元時建。
275
宣覺寺。 在遷安縣東,金時建設僧㑹司於內清寧寺。 在遷安縣南十五里,金時建明,正統十年重修。
276
聖泉寺。 在遷安縣南龍泉山,以禱雨有應,而名大雲寺。 在遷安縣西南。唐時建,中有大松,生於石井。
277
金山寺。 在遷安縣西北金山下,臨灤水,晩霞掩映,色如浮丹。
278
開福寺。 在遷安縣北,明宣德中建。
279
松棚寺。 在遷安縣之白道子嶺,有古松蔭畝許,故名。
280
秋月寺。 在撫寧縣北天馬山西嶺上。明嘉靖中,建山舊無泉,邑人楊爾祚創僧舎,鑿井得泉,有二魚純白,立石紀之。
281
金峯寺。 在撫寧縣北。明正統四年建。
282
望海寺。 在撫寧縣東南五十里山崖傍,鑿有佛像三。
283
雲崖寺。 在撫寧縣東北五十里臥龍灘之濱崇興寺。 在撫寧縣山海關西北。
284
溫泉寺。 在山海關西三十五里,有溫泉,因名源影寺。 在昌黎縣治西北二百步,不知所始。中有塔有井,井在塔下,其水獨重而甘。
285
道者寺。 在昌黎縣西北,道者山
286
休涼寺。 在昌黎縣北仙人臺西,上水巖,有天池,冬夏不竭。
287
仙化寺。 在昌黎縣北,上水巖前井兒峪,松柏若海濤萬頃,其突如盤谷,羣峰環之。
288
寶峰寺。 在昌黎縣北八里,俗名水巖寺。有唐佛頂、尊勝幢,記開元灌頂。國師不空,奉詔譯遼保寧元年立石。
289
廣福寺。 在灤州南門外。金大定中建。
290
法寶寺。 在灤州南十里,遼時建。
291
蓮臺寺。 在灤州南二十里,唐時建。
292
白馬寺。 在灤州南二十里,金大定中建。
293
延慶寺。 在灤州南三十里。唐時建。
294
清水興國寺。 在灤州南五十里。元至正中,建勝巖寺。 在灤州南五十里,元至順中建。
295
雲居寺。 在灤州西南四十里。金大定中建。
296
畢家寺。 在灤州西南七十里。遼乾統中建。
297
壽聖寺。 在灤州西南八十里,元至正中建。
298
洪覺寺。 在灤州西南九十里。金大定中建。
299
魯家灣寺。 在灤州西南一百里,唐時建。
300
華巖寺。 在灤州西五十里,遼壽昌中建。
301
巍峰山寺。 在灤州西五十里,金時建。
302
西套里寺。 在灤州西七十里,遼壽昌中建。
303
黃土院寺。 在灤州西七十里。
304
風山寺。 在灤州西八十里,遼時建。
305
興福寺。 在灤州西九十里,金大定中建。
306
興國寺。 在灤州西一百十里。唐時建。
307
薦福寺。 在灤州西北,金時建古松二株,枝幹連屬,其下可坐百餘人。
308
偏涼寺。 在灤州北五里橫山東。明景泰中建其寺,山水環注,林壑幽勝。
309
福巖寺。 在樂亭縣西北隅,元至元中建。
310
隆迴寺。 在樂亭縣西南四十里。唐貞觀中建鶴天寺。 在樂亭縣西南二十里。元至元中,建靈澤寺。 在樂亭縣西二十五里。金明昌中,建淨業寺。 在玉田縣,置僧㑹司於內。
311
觀音寺。 在玉田縣東八里,獨樹莊相傳建。自唐時西南隅有酸棗一株,大數十圍,枯而復榮,歴久愈茂,至今結實離離然。
312
天宮寺。 在豐潤縣西南三里。遼清寧初建,有塔一十三級,初名南塔院,壽昌三年賜額,極樂院金與宋修好行府悉寓於此。天㑹五年,勅加天宫寺。
313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重修。
314
𢎞法寺。 在豐潤縣治西。唐顯慶元年建明初,有古鐘甚大,自還鄉河流下,居民取之,建樓懸之。今置僧㑹司於內。
315
甘泉寺。 在豐潤縣北二十里。元至正中修。
316
觀雞寺。 在豐潤縣北四十里。寺內大堂可容千僧翠峰寺。 在豐潤縣北五十里水潞村,金貞祐初建,中有二石柱,雕八龍,天將雨,龍頭晶晶有水珠,居民遇歲旱,輒徃占侯。
317
通明宮。 在遷安縣東三里,元時建。明景泰中,千戸侯賀増修𢎞治中道,士金得長薛洞庭重修。
318
棲雲宫。 在遷安縣西三十里,唐貞觀時建。
319
紫陽觀 在府治東南。
320
昊天觀。 在遷安縣東南隅。明洪武初,道士楊柏川建萬歴間,指揮彭萬里重修,設道㑹司於內。
321
上清觀。 在遷安縣西北一百里,宋時建。
322
尋眞觀。 在撫寧縣北二十里桃花峪,內有紫霞洞、小蓬萊閣,每花時逰觀者無虛日。
323
保定府:
324
永寧寺。 在府治南元。中統二年,建貯佛經五百卷清覺寺。 在府治東南。元至元間,建置僧綱司於內崇慶寺。 在府城北闗外,元至正中,建東廡下,有大槐可十圍,元時所植。
325
淨土寺。 在府治西,創建無攷。
326
靈雨寺。 在府治西闗外。
327
延慶寺。 在清苑縣東閭村,漢永昌中建。
328
壽聖寺。 在清苑縣百塚村北。齊建原額。智雲。宋改今名。
329
大覺寺。 在滿城縣北,金天㑹中,僧圓宗為菴奉母,大定間,拓為功徳院。明洪武初,易名曰寺,置僧㑹司於內。
330
石佛寺。 在滿城縣南。唐貞觀中建。
331
環山寺。 在滿城縣北。元至元中建。
332
龍泉寺。 在滿城縣東,故老相傳。建自隋、唐,四無牆垣,古木森列。後有雞距泉,右有紅花泉,上通一畝泉,河水環繞,為游賞勝地。
333
聖敎寺。 在滿城縣西抱陽山下,隋時寶敎院也,唐張說増修。
334
定惠寺。 在滿城縣抱陽山上,隋開皇中,建唐大歴中始成。左有精舎,上有寶坊。
335
興國寺。 在安肅縣東,明洪武時,建置僧㑹司於內永安寺。 在安肅縣高林營內貯《藏經》一部。
336
鐵瓦寺。 在定興縣南四十里。明正德九年,僧高德真建屋瓦羅,漢皆鐵冶,故名。
337
永傳寺。 在定興縣東江村,明楊繼盛讀書,處萬壽寺。 在定興縣西江村,明鹿善繼講學於此。禪室皆寓生徒,僧行亦尚儒雅,書聲逹旦者三十年。
338
沙邱寺。 在定興縣石柱村。明天啟六年,地震,柱頂上石落地,一夜完好如初,人皆以為神力。
339
開善寺。 在新城縣城內東南隅。
340
興福寺。 有二:一在新城縣東十五里,一在新城縣西五里。
341
聖壽寺。 在唐縣東關,唐龍朔中建。
342
風山寺。 有二在唐縣西,唐河畔,一在山上,一在山麓,金大定中建。
343
法果寺。 在唐縣西寺,前有塔,唐垂拱中建,高數十丈。
344
靈源寺。 在唐縣北靈源山,唐上元二年建。
345
甘露寺。 在唐縣北馬耳山前,相傳有石臼、烏臼二禪師居此。
346
延禧寺。 在唐縣東南隅,明萬歴間勅建,一名十方院。
347
醴泉寺。 在唐縣西南。
348
宛陀寺。 在唐縣西北父子山南。
349
柏巖寺。 在唐縣西北柏巖山下,有柏巖禪師詩,竝賈島詩刻石。
350
靈光寺。 在博野縣東南宋村,唐高宗建塔,賜名。明洪武中重建。
351
彌陀寺。 在博野縣西。金大定間建。
352
雲巖寺。 在博野縣西北,明洪武中建。寺中有古柏壽聖寺。 在慶都縣治西。明洪武中建。
353
天寧寺。 在完縣南,舊有寶塔,明初,塔壞王淮、増修之,名天寧寺,置僧㑹司於內。
354
崇光寺。 在完縣北。唐貞觀中,建內有方石,長三尺,面皆黃雲。識者言中有美玉,明易州道,以百人取之,不能動,今仍存。
355
白馬寺。 在完縣東八里,創建無攷。隋孔德紹有《遊北平白馬寺》詩。
356
演法寺。 在完縣西,寺北有大悲山、僧巒聳翠。南有筆架山、青峰插天,中建道塲,規模壯麗寺。外泉潺潺,石峽關鎖,為西山第一叢林。
357
稽古寺。 在完縣西十六里。唐開元中,安國侯陳思傑因三藏法師元奘塟母骨於此建寺名寄骨。後有三藏舎利塔,明天順間重修,易名稽古寺。
358
法雲寺。 在完縣城內東北隅,城垣圍繞,古木森列。西臨蓮池,幽靜絶塵。
359
太子菴。 在完縣伊祁山,山有龍潭,世傳梁昭明太子得道處。成化時,僧通玉建。
360
雙泉寺。 在完縣西北小黃峪村,周圍山,列如屏寺畔,雙泉噴湧,故名創建無攷,明嘉靖中重修。
361
寶寧寺,在蠡縣治西南隅,元至元二年建。明洪武二年重修。成化間重修。有鐵佛一尊,高二十四尺,獅子長十八尺。
362
上清涼寺。 在蠡縣西南。元至元中建。
363
臺頭寺。 在束鹿縣治西北。元㤗定中建。
364
珍珠寺。 在束鹿縣舊城創建無攷。
365
本朝順治十八年,重修置僧㑹司於內。
366
永慶寺。 在束鹿縣北。宋皇祐五年建。
367
天寧寺。 在安州治北,後魏時建元廢。明宣徳中重建。
368
古塔寺。 在安州邊呉村。後魏時,金衣僧人建昊天寺。 在安州曾家村,隋、唐古刹。明、宣德間,重修興德寺。 在高陽縣孟仲峯,宋熙寧時建。明洪武中重修。
369
楞嚴寺。 在高陽縣趙通村,有浮圖,宋宣和中,建明、宣德中重修。
370
天雲寺。 在高陽縣季郎鄉,元至正間建。明正統中,重修其經。始時有慶雲見天際,因以名寺。
371
開元寺。 在高陽縣東,舊城。隋大業間建。
372
金山寺。 在高陽縣東二十五里。唐開元中,建明、正統、成化聞,相繼重修。
373
福興寺。 在高陽縣東南四十里。宋祥符中,建壽恩寺。 在高陽縣東南二十五里,宋咸平間建。明正統中,僧文澄重修。
374
淨業寺。 在新安縣西十八里,唐大德七年建,即古三臺城遺址,明宣德六年重修。
375
保安寺。 在新安縣北,明隆慶中建。有塔高數十丈,靜忩寺。 在新安縣西北,金章宗元妃香火院。明宣徳間重修。
376
沛恩寺。 在新安縣康熙年。
377
聖祖賜額
378
五龍宮。 在蠡縣城西隅,前有池,名聚龍池,北極層觀。 在安肅縣,故遂城北。宋楊延朗建延祐間重修,左置臨瀑亭。
379
天慶觀。 在安肅縣東北,宋祥符時修。
380
建福觀。 在定興縣百樓村,其地即漢公孫瓚避世築城以自固者,由唐及宋,遺址猶存。金始為道院。
381
聚仙觀。 在定興縣東,唐開元時建。
382
九崚觀 在唐縣西七十里葛洪山,前宋政和元年建。
383
玉華觀。 在唐縣西十五里。
384
本朝順治三年重修。
385
老人觀。 在祁州東南。《志》載宋時定州王老、深州趙老、晉州李老、趙州馬老、祁州馮老五人,創造殿宇,以生鐵鑄,瓦梁、棟繪五綵,因名。
386
河間府:
387
資勝寺。 在府治東。明洪武中,因舊重修。
388
金剛寺。 在府城興義坊。今惟塔存。
389
潮海寺。 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台頭村,唐貞觀中建。
390
景夢寺。 在府城西北大同衛。東塔在民舍中,元至元間建。
391
福泉寺。 在獻縣治西。明洪武初建,永樂三年重修白鶴寺。 在獻縣,又名白馬寺。唐沈佺期有《樂成白鶴寺》詩。
392
勝業寺。 在阜城縣西南。明洪武中建。
393
金燈寺。 在阜城縣東北。
394
能仁寺。 在肅寧縣治東,明永樂間建。
395
福田寺。 在肅寜縣東南二十里。
396
度釋寺。 在任邱縣西,漢時建。明嘉靖甲午,移城中水月寺。 在任邱縣石門營,唐時建。
397
青雲寺。 在任邱縣西大務。金大定間建開元寺。 在任邱縣、鄚城東南。唐開元間,建興化寺。 在交河縣西北。唐貞觀初建。明洪武間重建,正統初重修。又東北有興華寺、福海寺。
398
化城寺。 在交河縣薛家窩地方。
399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
400
聖祖賜額
401
寶林寺。 在寧津縣東。
402
龍泉寺。 在寧津縣治東北。舊名海螺寺,明洪武年建。
403
開福寺。 在景州治西北,明洪武中建。前有古塔,隋文帝造。
404
安興寺。 在景州孫家鎭。
405
大乘寺。 在呉橋縣治西南。明宣德年,建天臺寺。 在呉橋縣北。
406
燈明寺。 在東光縣東。
407
普照寺一名鐵佛寺 在東光縣西南隅,明永樂中建。有鐵佛,長二丈五尺,圍一丈五尺。
408
天津府。
409
海光寺。 在府南闗,康熙四十四年建,初名普陀寺。五十八年。
410
聖祖賜額,今名殿內。
411
御書隨處潮音四字匾額、官商捐金、修葺殿宇,𢎞敞四圍植。
412
栁萬株
413
孤雲寺。 在府城外,舊名白廟。
414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
415
聖祖賜額曰「孤雲寺」。
416
湧泉寺。 在府南門內。
417
望海寺。 一在府城外河北岸,一在利民場--(,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畢孟鎭西二十里。一在越支場--(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宋家營西北三里,一在濟民埸。
418
興國寺。 在青縣故興濟縣東南一里。明宣德九年,僧悟諒創建
419
洪音寺。 在青縣東北。
420
觀音寺。 在青縣古城,明宣德成化年,修湧泉寺。 有二俱在靜海縣,一在大直沽,一在小直沽。明成化渡此。宣宗征樂安州,渡此。錫金幡二。
421
桃灣寺。 在靜海縣東南。
422
開元寺。 在舊滄州,城內有鐵獅子,相傳周世宗時有罪人,鑄以贖罪。今寺廢,獅亦殘缺。
423
水月寺。 在滄州西南。周廣順中,建明、宣德中,移建州北五里。正統中,建千佛閣。嘉靖中,於閣下鑄大佛三尊,高丈八尺。
424
封禪寺。 在滄州城內。周廣順三年,張藏英來歸,太祖令館於封禪寺。
425
興化寺。 在南皮縣治東北隅。明天順五年建福泉寺。 在鹽山縣大南門內,偏東。明洪武間建。寺前有井甘而冽,故名。舊在小南門外。𢎞治間,移建今處。
426
玉佛寺。 在慶雲縣內有玉彌勒二,像法相莊嚴。一為北齊天保八年造,一為武平六年造。
427
天宮寺。 在慶雲縣西南隅,唐太和中建。
428
靈慈宮。 在府河東。元至元間建。
429
崇真宮。 在青縣故興濟縣東,𢎞治十一年,勅建天妃宮。 在靜海縣,宋宣和中遣使高麗,中流遭風,賴神以免。使者歸,上其事於朝,詔立祠。有《邱濬碑記》。
430
朝陽觀 在府城內。
431
丹陽觀。 在府治西南。
432
太虛觀 在府東南。明成化間建。
433
永保觀一名《昊天觀 在滄州南闗,明萬歴年原設運學,後改今觀。
434
畿輔通志卷五十一
URN: ctp:ws45597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