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七十一

《卷七十一》[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皇朝文獻通考》卷七十一《學校考》
3
直省鄉黨之學
4
雍正十三年九月。
5
皇上初登大寳。
6
恩詔各省入學額數,大學加七名,中學加五名,小學加三名。
7
吏部奏請
8
欽㸃、各省學政奉。
9
上諭:「各省學政有訓導士子,校閲文藝之貴,闗係甚重,非才守兼優、素有學問者,不克勝任。朕即位之初,於諸臣之才學,品行未能深知,難以降㫖,簡用著大學士、尚書、侍郎於翰詹科道部屬內,各據所知,保舉一二員,開列送部彚奏請㫖。
10
加給各省教官品級。先是,直省教職未入流品,至是奉。
11
上諭各省:「教職乃師儒之官,所以訓迪約束為多士之表率也。若不能給品秩,則與雜職無異,恐本人遂以冗散自居,不知殫心課士,以盡職任。其應如何加給品級,以示鼓舞責成之意。著吏部議奏。尋議:准京府教授四氏學教授,各府衛儒學教授為正七品官,各州學正、各縣教諭為正八品官,各府州縣衛訓導為從八品官。
12
更定河南陳州府學許州學及新設淮寧、石梁二縣學廩増生員各額數,陳州、許州各設學照例,各取進文童二十名、武童二十名廩増各額設四十名。自乾隆元年嵗考為始,新設淮寧、石梁二縣學,並取進文、武童生各十五名,額設廩増之處,仍照縣學例。
13
定貴州苗學及廩増額數,新進苗生大學五名,中學三名,小學二名,均附各學肄業、苗籍廩増大學各三名,中、小學各一名。
14
更定山東益都縣及分設博山縣各學文武生員額數,益都文童取進十五名,武童取進十二名分設之。博山縣照小學例,取進文、武童生八名,令黔省畢節縣屬之赤水、河北地方童生,撥歸永寧縣籍者,統歸川省考試,不得兩地冒考。赤水、河北地方應考儒童,自永邑歸川之後,即赴永寧考試,入學已逾三年,而文武生員嵗科兩試仍赴黔省,隔省多有未便,故有是令。
15
定粤省各衛所屯軍籍童生,照直𨽻河間等衛裁併,歸縣考試,例以軍籍童生額多人少,且軍民兩籍混冒,控訐不已也。凡各衛所屯軍籍童生,一併歸入現在住居辦糧之州縣民籍內應試。
16
乾隆元年。
17
命免舉貢生員、雜色差徭。是時,各省有令生員充當總甲圖書之役者奉。
18
上諭:「嗣後舉貢生員等,著槩行免派雜差,俾得専心肄業,倘於本戶之外,別将族人借名濫免,仍將本生按律治罪」。
19
20
恩准直省抗糧續完未清,遇蠲之革生,仍予開復。定例:士子倚恃青衿,抗欠國課者,褫革追比,至革後清完者,仍予開復。先是
21
上初登大寳。
22
恩詔將直省所有雍正十二年以前舊欠錢糧,俱行豁免,至是復。
23
念革生內容有所欠錢糧,亦已陸續完納,祗縁尾欠未清,未曾循例開復,而所欠又奉豁免之。
24
恩詔遂令所革衣頂永無開復之期,情殊可憫。特諭各省督撫,轉飭各州縣查明開復,俾得改過自新,並將姓名登記檔冊,倘將來再有抗欠,著該督撫嚴㕘治罪。
25
増定。
26
恩詔加廣奉天等處滿合字號及遼陽州儒童入學額數。禮部奏准:奉天府學滿字號,照中學例加五名,錦州府學復州學合字號照小學例加三名,其遼陽州等學原額七名,五名者加額二名,四名二名者加額一名。舉行一次,不著為例」。
27
敕各省通行。
28
御纂諸經并
29
諭士子誦習成熟者,聽學臣考試優録。先是聖祖仁皇帝御纂周易折中、尚書彚纂、詩經彚纂、春秋彚纂等編及朱子全書、性理精義諸書,頒行直省。
30
世宗憲皇帝敕直省布政司敬謹刋刻,准士子赴司呈請刷印,嗣各省士子以赴司遞呈,必俟批發既多守。
31
候且一生所請不過一部,不能特為發板開刷,是以刷印寥寥至是。
32
特諭直省撫藩諸臣,加意招募坊賈人等,聽其刷印通行,嚴禁胥吏阻撓需索之弊。
33
諭各省學臣,毎科嵗,按臨時預飭,各該學確訪生童中有誦讀。
34
御纂諸經者,或専一經,或兼他經開明冊報,俟考試文藝之後,該學政就四經》中斟酌舊說,有所別異處,摘取數條,另期發問,只令以義條答,不必責以文采,有能答不失指者。所試文稍平順童生,即予入泮生員即予補廩,以示鼓勵。
35
36
欽頒
37
聖祖仁皇帝御製律書淵源於直省學宫,并令禮部招募坊賈刷印,聽其翻刻。
38
定廣東,改𨽻府州各縣,取進文武童生額數,嘉應州屬之興寧、長樂二縣,前𨽻恵州平逺、鎮平二縣,前𨽻潮州,至是四縣改屬嘉應州,轄將恵州府學文武童生,各減三名,歸興寧、長樂二縣,潮州府文武童生,各減二名,歸平逺、鎮平二縣,撥入州學,其嘉應州武童原額止十二名取進,原未加増,准於潮州府學武童內,再減二名,撥歸嘉應州學。又連州改為直隷州學額,進八名,准再於廣州府學內撥取文童一名,歸連州學。
39
定河南復設南召縣學廩増生員,増額照中學例,文武入學,各額取十二名,廩増各額設二十名。更定廣東普寧、潮陽二縣,學取進文、武童生額,普寧縣文童取進十名,武童九名,潮陽縣文童十八名,武童十四名。
40
定陜西同州府縣各學廩増生員各額,時改同州為府,嵗科兩考,取進文、武童生各二十名,廩増各四十名。大荔縣學取進文童二十名,武童十五名,廩増各二十名,原減西安府額內撥歸白水。朝邑、蒲城三縣之文、童三名,仍歸西安府學,定額取進文、武童生各二十名。
41
定湖北新設宜昌府縣各學廩増生員各額數,府學額取文武童生二十名,廩増各四十名,彛陵州改為東湖縣,准照州學原額取進文、武童生十五名,廩増各二十名。
42
嚴定貢監生員包攬錢糧例侵收入已者,革去衣頂,照常人盗倉庫錢糧,律并贓論罪係八十兩以上,照不應為,而為之律,杖八十,仍斥革。如不及八十兩以上,仍照攬納税銀。杖六十之例,定擬収贖奉。
43
上諭書院之制,所以導進人才,廣學校所不及,我世宗憲皇帝命設之省㑹,發帑金以資膏火,恩意至渥也。古者鄉學之秀,始升於國,然其時諸侯之國皆有學,今府州縣學並建而無遞升之法,國子監雖設於京師,而道里遼逺,四方之士不能胥㑹,則書院即古侯國之學也,居中講習者,固宜老成宿望,而從遊之士,亦必立品勤學,争自濯磨,俾相觀而善,庶人材成就,足備朝家佐使,不負教育之意,該部即行文各省督撫學政,凡書院之長,必選經明行脩,足為多士模範者,以禮聘請,負笈生徒,必擇鄉里秀異,沉潛學問者,肄業其中,其恃才放誕、佻達不覊之士,不得濫入書院中,酌倣朱子、白鹿洞規條立之儀節,以檢束其身心,倣分年讀書法,予之程課,使貫通乎經史,有不率教者,則擯斥勿留。學臣三年任滿,諮訪考核如果,教術可觀,人材興起,各加奨勵,六年之後,著有成效,奏請酌量議敘。諸生中材噐尤異者,准令薦舉一二,以示鼓舞。
44
45
上以各省學政有衡文育材之責,人文繁盛,應試衆多者,莫如江南。而江南學政養亷江蘇二千兩、安徽一千五百兩,較他省為少,以此養贍家口,延致幕客,未免不敷。
46
特諭從今秋後為始,上下兩江學政養亷各賞銀四千兩,使伊等用度從容,益得盡心於職業,以副朕任官課士之至意」。
47
更定舉報優劣例定例、學政、嵗科二試,並行舉報優劣於三年,任滿彚題,至是改定,於嵗試時,隨場舉報優劣一次,造冊送部,仍竢任滿彚題,從前科試舉報之例停止。
48
停止五生互結之例。先是,嚴禁生監,抗糧唆訟,行止有虧,令各該學教官嵗底責取各生甘結,以五生互結為例。至是,部議:「生監並隷黌宫,如有不法,該學自可詳革。若惟以五生互結為憑,良善者固氣類相投,不肖者豈不能朋比掩飾,應将互結之例停止」。從之。
49
禁地方官擅行斥責生員,凡生員偶有過愆,止應戒飭者。地方官㑹同教官在明倫堂扑責,有擅自叱呵斥責者,聽學臣察㕘以違例處分。其有肆行不法等事,該地方官察稟,即行申詳。督撫學臣革退審理,如挾私妄報者,照例㕘處。
50
令順天府尹脩葺義學,飭大興、宛平二縣清理義學舊址,酌量脩葺,慎選文行兼優之士,延請為師,不論鄉城老幼願就學者,皆聽肄業。其中有貧乏無力者,酌給薪水。其脩建學房,師生膏火,需費統於存公銀內奏請動撥。
51
飭黔省設立社學。禮部奏准黔省地處偏僻,其有未經設立社學之處,令該督遵照雍正元年定例,飭令州縣官酌量舉行。
52
更定月課三次不到者,詳革之例,定例月課不到者戒飭三次,不到者詳革。至是,改定三次不赴課者,該學教官嚴𫝊教飭。其有並無事故終年不到者,詳請禠革。
53
二年,禁止各學教官,率領文武生員迎送官司之習。
54
減定河南南陽縣學廩増額數,原設廩増各三十名,至是減去十名,以是時分設南召縣別設廩増故也。
55
増設山西、朔平、寧武等處各學廩増額數,原設廩増二十名,時以改府已久,人文漸盛,議准照州學例各加十名,神池、五寨、二縣學與寧武縣,均設廩増各二十名。
56
是年冬,初制,臺灣試院、巡視臺灣給事中兼理學政單徳謨奏稱:「臺灣考試生童,向來未建考棚,止就海東書院之便,而地方湫隘難容,遂別開門徑通。
57
文廟㦸門外,塔盖棚厰,未免雜沓喧囂,鄰於䙝慢,且慮闗防不宻,易滋弊端,請照內地之例,建立考棚,以昭嚴肅得」。
58
㫖:「向因臺灣應試人少,故未建立考棚,今人文日盛,生徒衆多,著該督撫轉飭地方有司相度地方情形,脩造試院,俾宮墻肅靜,考試謹嚴,以重造士育才之典」。定安徽、潁州府縣各學取進生童額數,潁州學升為府學,取進童生二十名。新設阜陽縣學,取進十五名。
59
定奉天、永吉州學取進生童額數,長寧縣裁歸永吉州額進童生四名。
60
三年,定賑給貧生例,定例各省學田銀糧,原為散給各學廩生貧生之用,但為數無多,或地方偶遇歉年貧生,不與貧民一例散賑,至是奉。
61
上諭:「凡遇地方賑貸之時,著該督撫學政,飭令教官將貧生名籍,開送地方官,核寔詳報,視人數多寡,即於存公項內量撥銀米,移交教官均勻散給資其饘粥。如教官開報不寔,給散不均,及為吏胥中飽者,交督撫學政稽察,即以不職㕘治」。
62
嚴直省教官勒索生員贄儀,舉報優劣不公之罰,照借師生名色、私相餽送,例革職。
63
申嚴優生改行之條,凡優行生員,如舉優注冊之後,該生改行易轍,寔有劣蹟。可指者,該府州縣官及教官,仍應據實申詳,該學政咨部黜革。
64
改甘肅蘭州學為府學,狄道縣學為州學。新設臯蘭縣學,府學取進童生二十名,狄道十五名,臯蘭十二名。
65
定湖廣慈利、永定二縣學廩増額數,慈利各十四名,永定各十二名。
66
定湖南沅州府縣等學廩増及取進童生各額數,沅州升府所屬祗三縣,府學廩増,仍照州學例各三十名,府學取進童生十五名,蕋陽縣學十五名,苗、童三名。
67
又増定廣東嘉應州廩増額數,舊額各二十名,至是加十名。
68
停止外省,入籍廣西考試例。先是,粤西本地應試者少,准令各省及本省異府之人入籍考試。至是冒籍紛紛,有妨土著,議准停止。
69
四年,
70
上以浙江敷文書院生童衆多,每嵗帑金租息銀僅四百餘兩,不足以敷餼廩。
71
特命加賜帑金一千兩,交與該撫經理,定取息銀,以資諸生膏火。
72
増定貴州南籠府學廩,増各額數廩増各三十名,取進童生各十二名。
73
増定廣東商籍廩増各額數,照直隷天津府學例,設商籍廩増,各十五名,撥附廣州府學。
74
又定申嚴劣生,聚衆抗官之律。時各省劣,生有聚衆抗官者奉。
75
上諭:「朝廷之所以優待士子者,以其讀書明理,立品脩身,足為庶民之坊,表且備登進之選,為國家有用之材也。今則恃列膠庠,藐視憲典,以安分為恥,以抗法為榮,平時號為讀書,明理者尚且如此,愚民無知,羣相則傚,其為風俗人心之害,何可勝言?且此等人伏處牖下,即不自愛,將來倖登仕籍,必至乖戾縱肆,傲上虐民,尚望其慎守官方,砥礪亷隅,為國家循良之吏乎?古稱稂莠不剪,則嘉禾不生,朕之嚴斥劣生者,正所以培植端人正士也。各省學政,當深知此意,時時訓誡,俾頑劣生童,改行率徳,以受國恩,其蕩閑踰檢,有玷宫墻者,即行黜革,毋得姑容,督撫大吏,亦當極力化導,嚴加約束,以端士習而厚民風,著將此㫖,刋刻頒布,咸使聞知。尋刑部等衙門議,准除聚衆抗官,按首從分別治罪外,凡童生於臨考時,不待聨謀,羣相萃集,或偶與市民争訟,輙喧播觀㸔,雖未有不法情事,實屬囂凌陋習,令學政分別革懲,俾知畏法自守。
76
定直省生員補行嵗考之法,凡欠考各生挨次補考者,學臣於彚報嵗科冊內分別詳註。如有將數次只補一次,及徑行附等之處咨部者,照狥情例議處。
77
定雲南宣威州學廩増額數,仍照縣學例,廩増各二十名。
78
定直𨽻撫寧縣學,及新設臨榆縣學廩増額數,撫寧縣學取進文童十八名,武童十五名,其新設之臨榆縣,學設廩増各二十名,取進文童十五名,武童十二名。
79
定福建霞浦分設之福鼎縣廩増各額數,霞浦、福鼎毎學廩增各十名,取進童生、霞浦八名,福鼎七名。
80
定廣西泗城、鎮安等府各學廩増額數,泗城、鎮安俱設廩増各四名,歸順州學,設廩増各二名,定湖北宣恩、來鳯、利川、咸豐四縣,取進童生額數四縣,各酌取二名,暫歸恩施縣學。
81
定雲南威逺土州,改𨽻鎮沅府,取進童生額數前,附考元江府於元江府,加額二名,至是改𨽻鎮沅,將加額二名,撥歸鎮沅府學。
82
定各省拔貢生應試經解例,學政考試拔貢,將御纂諸經中摘取先儒異同之說,令其條方縷晰,詳對一道解部。
83
定各省舉報優生,注明經解例,除將實行注册外,仍將通曉何經或五經或三經並行注明,將考試經義一道,一併解部磨勘。
84
五年,定廣東新設之豐順縣廩増各額數廩増各二十名,取進童生八名。
85
増定浙江長興、蕭山二縣學,取進童生額數照府學例,取進二十五名。
86
増定福建永春州、徳化縣各學取進童生額數,永春原額十五名,至是増三名,徳化原額十四名,至是増四名。
87
定陜西樂山、三臺二縣學廩増各額數,樂山三臺原繫州學額設廩,増三十名,後改縣學,廩増尚仍其舊,至是樂山升嘉定府,三臺,升潼川府,均酌撥縣學三十名之十名,歸入府學,餘仍留縣學,其兩府學取進童生額,設各十五名。
88
六年,
89
上以近來教職多衰老庸劣,不但不能以道徳禮義化導齊民,並課士之職,亦不克舉。
90
特諭督撫,㑹同學政,嚴飭所屬教官,務以實心實力勸學、興文恪,盡課士之責。其有年力衰頺、貪戀禄位及庸劣無能不稱師儒之席者,秉公甄別,咨部罷黜七年」。
91
上以粵東俗尚澆漓,毎遇生童齊集,考試之時,或赴攤舖短價,強買什物,或與市人扭結稟官,稍不遂意,即恃衆喧囂,挾制罷考地方,有司視以為常,毎多寛縱,至是石城、電白等縣考試武童,有不遵禮教之武生,恃衿抗法事。
92
93
特諭該督撫、學政董率有司教官嚴切訓諭,務令士子等洗心滌慮,痛改前非。倘冥頑不靈,仍不率教,即按律懲治,不稍寛貸。如官員等有狥隱姑縱者,一經查出定行,分別處分。
94
95
命剔除直省童生營私入學之弊。時江西巡撫陳宏謀奏:江省積棍,毎年尾隨學臣按臨各郡,假冒學臣、親戚、內幕,哄誘士民營求,入學講定,謝儀若干,靣同包封,仍存士民之手,俟案出有名方來取銀營求之人,見其不先取銀,以為有益無損,遂將銀兩付伊包封畫押棍徒預用錢文,假作銀封,臨時同夥設計掩飾調换,銀兩潛逃,名曰掉包。迨至案出無名,士民啟視銀封,方知墮計,而棍徒早已逺颺此風各處多有,不能杜絶。
96
上以一省若是他省諒亦相同,特諭各該督撫等,於學臣按試之前,將此等掉包串騙之弊,詳明曉諭。凡有指稱營求,考取將銀封貯出案收取者,無論真假立,即嚴拿究處,並許被騙之人報官查拿,則應考生童識破機闗,自不致墮其術中。而棍徒知有法紀,亦不敢公行無忌,亦肅清學政之一端,該部即遵諭行。
97
又左都御史劉統勲等奏,考試拔貢公同校閲,分別進。
98
呈其山西毛清竒誤認,題㫖不准。拔貢奉。上諭:「山西毛清竒不准拔貢發回本學肄業,該學政交部嚴加議處。夫拔貢乃造就人才之典,今所取淺陋若此,何以振起文風,司衡鑒者不得辭其責?嗣後務矢公慎遴選出衆之材,以鼓勵多士,毋得茍且塞責,自干嚴譴!」
99
定貴州、永豐州學廩増額數。自雍正十二年建學,至是設廩増各二名。
100
定江西,改土為流之各土司子弟,准照湖廣苗猺例,入籍考試。
101
更定河南許州學取進童生額數,許州府改為直𨽻州,取進童生仍照府學二十名。
102
八年,申定選取樂舞生之例。先是五年,定府、州、縣學樂舞生,毎學例用六佾,額設三十六名,外加四名,以備事故,更替各州縣考選本籍俊秀、通曉音律、嫻習禮儀者充補,毎遇學臣按臨,免其府縣兩試,由教官冊送府縣,敘入考案之後,申送院,試憑文録取,至是,更定各州縣,於與考童生內畧知文義者,取具隣族甘結,㑹同選官選補,送學臣察覈,至學臣按臨時飭令提調官按名考騐,實係應試儒童畧知文義者,方准充補,若係目不識丁者,即詳明黜革,別行選取,仍將濫選州縣學官察㕘議處。
103
申定考試童生覆試,仍用小學論題例,康熈三十六年定例考試童生用小學論。三十九年,改用性理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䝉一併命題。四十五年,仍定用小學論。雍正六年,改定論題用孝經。乾隆元年,定論題一道孝經與小學兼出。至是復定各省學政嵗科兩試及府、州、縣試,於覆試時用四書題作時文,一篇外,仍用小學命題作論一篇,必通曉明順,方准録取。
104
増設安西衛教授一員,甘肅口外、安西沙州、靖逆桞溝赤金五衛生員,向𨽻肅州學,至是以去肅千有餘里稽察難及改定,於五衛適中之安西衛,増設教授一員管轄。
105
九年,
106
命各省州縣考取童生送院應試者,不必拘定額數。舊例,州縣考取童生,送學政衙門考試,定有額數,康熈三十九年改定不必限額。本年禮部奏請仍照毎學入學額數,限定録送之多寡,以杜冒濫,得㫖允行,至是復奉。
107
上諭:「各處赴試童生多寡不等,若限以録送數目,恐有浮多於額外而擯棄不取者,即有不足於額中而強取充數者,未必俱當。況府州縣録送去取全在學政,並無闗於入泮之數,應稍寛其途以鼓舞之,亦廣育人材之道。嗣後仍照舊例,不必限定考送之額,但將文理不通者,擯棄不録,至二十三年又。
108
飭直省、府、州縣考試,毋得濫行録送,俱著酌量按照地方人數,核實取録,以昭慎重」。
109
定甘肅、安西等五衛廩増額數廩増各三名。定直𨽻遵化州學,取進童生額數,遵化州升為直𨽻州,取進文童生十八名,武童生十五名。
110
定山東商籍廩増額數廩増各五名,定雲南昭通等府州縣學廩増額數,雲南昭通二府學,鎮雄州學,永善縣學,並設廩増各八名。十年,令直省考騐教職及應選教職人員,勿以限年勒休。先是九年,大學士九卿遵。
111
㫖議准以甲子年為始,毎遇鄉試之後,令各省督撫學政,將應選教職人員,除學業堪以司教者,仍注冊備選外,其精神衰憊無用者槩給,以應得職銜,勒令休致,至該員輪選之時,仍令督撫照例騐㸔考試,其不堪選用者,亦給以應得職銜,勒令休致,若年至七十,精力既衰,學業荒廢,斷難勝任,古人原有七十致仕之義,所有現任教職,令學政確查年嵗清冊,七十以上,即知㑹,督撫咨部,令其休致。嗣巡撫晏斯盛以嵗貢年已七十,應否扣選,請㫖奉。
112
硃批:「古來申公伏生老,而𫝊經人之可用與否,未可以年齒論。譬如年逾七旬而強健者,亦不可銓選乎?未至七十而病憊、龍鍾者,亦可姑容乎?惟當視其人之可用與否,以為去取,不當以七十為限,總在督撫,學政秉公,實心辦理,庶有禆益至是。
113
上以此㫖未曾頒布各省,恐皆未㑹聖意,又上年鄉試後騐㸔教職老邁者,業去大半,特諭:「嗣後此例,不必毎科舉行,候朕因時制宜,酌量降㫖,其恩㧞嵗副及挨貢應用教職者騐看之處,仍照舊例行,至該員臨選,時給發文憑到日,仍加考騐,必精力文藝,足勝司教之職,方准領憑赴任」。
114
又奉:
115
上諭:「國家設制科取士,首重者在四書》文,蓋以《六經》精微盡於四子。書設非讀書窮理,篤志潛心,而欲握管揮毫,發先聖之義藴,不大相逕庭耶我」。
116
皇考有清真雅正之訓,朕題貢院詩曰:言孔、孟言大是難,乃古今之通論,非一人之臆說也。近今士子以科名難於猝獲,或故為艱深,語或務為俳儷,語争長角勝風,簷𤨏院中偶有得售,彼此倣傚,為奪幟争標良技,不知文風日下,文品日卑,有闗國家掄才大典,非細故也。夫古人論文,以渾金璞玊不雕,不琢為比,未有穿鑿支離,可以𫝊世行逺者。至於詩賦掞藻敷華,雖不免組織渲染,然亦必有真氣貫乎其中,乃為佳作。今於四書文採掇詞華,以示淹博,不啻於孔、孟立言本意,相去萬里矣。先正具在,罔識遵從,習俗難化,職此之故,自令其令各省督撫諸臣,時時訓飭鄉㑹考官,加意區擇,凡有乖於先輩大家理法者,擯棄不録,則詭遇之習可息,士風還淳,朕有厚望焉。該部通行曉諭,中外知之。
117
定散給學租之法。舊例學臣散給學租,於各處考試,事竣,始據各學冊報,給發其中,易滋弊端。至是,
118
上諭:「散賑於考試事竣之日,何如散給於士子雲集之時,嗣後學政學官確查極貧,次貧造具細冊,於按臨之日投逓學臣核實,即於三日內逐名靣賑,則貧生均沾實恵該教官等。如有濫開混報等弊,亦易查出㕘處。
119
申、嚴童生頂名冒考之弊,向來江蘓陋習,童生應試,率皆彼此通融互考。甚且有一人冒考數處,或多做重卷數名以為院,試時售賣之地者,事聞奉。
120
上諭:「各府州縣皆有烟戶冊籍,誠於州縣考試之時,童生報名查對烟戶無訛,方許廩保填結,府考院考,俱令原保廩生識認,則冒籍頂名之弊,可除著督撫轉飭所屬實力奉行學政亦不時稽查,如有仍蹈前轍者,按律究治。至十二年,併議准寄籍之恩拔嵗貢,及由俊秀寄籍之捐納監生,並勒限三月,自首改歸本籍。其現任教職內,有係本邑及鄰邑之人,亦令呈明改歸本籍,違者㕘革。
121
122
命順天府、大宛兩縣寄籍者改歸本籍,並申定儒童考試認保審音之例。凡現任京官及候選中式之進士、舉人貢監生,與廩膳増附生員等,除入籍二十年,並無原籍可歸者不議外,統以一年為限,具呈順天府咨歸本籍,仍報明吏、禮兩部注冊。其生員食餼挨貢,悉照本生年分次序。倘逾限不改,京官照規避例革職進士、舉人、貢監生員,即行黜革。如該管官奉行不力,住俸一年。其直省大小官員由冒大宛兩縣籍貫出身者,亦呈明各該上司改歸原籍,仍咨吏部存案逾限者,照例議處。至毎逢考試,大宛兩縣童生,令知縣、教官將素行優謹之廩生,申送府丞查核,方准臨期認保於府試審音,前該府丞移咨都察院滿、漢御史各一員,㑹同審音。如有不合,究出情弊,即將本生廩保照變亂版籍,律杖革如受財冒保,計贓從重,教官婪贓者革職,交刑部計贓定罪。
123
申嚴直省生員欠考積弊,凡係病假生員,其上屆開報者,下屆果係遊學未歸,患病未痊,該教官查騐確實,再行詳請,展限一次,俟病痊回籍即送補考。如欠至三次以外,俱不准展限,竟行黜革。倘有扶同揑報不行,詳請展限者,該學政嚴查將教官㕘處,以専責成。
124
十一年,定彚報開復除名案由冊例。十二年,定四川岳池縣學廩増各十名,額數十三年。
125
上謁
126
孔林廣山東通省入學額數,奉上諭:「國家崇儒重道,尊禮先師,朕躬詣闕里釋奠廟堂,式觀車服、禮噐用,慰仰止之。思念魯國諸生,素𫝊禮教,應加恩黌序,廣勵人才。山東通省入學額數,著格外,加思増廣一次,府學大學増取三名,中學二名、小學一名,以廣聖澤,以光文治。
127
定湖南永順府縣等學廩増各額數,永順府學廩増各十名,永順、龍山、保靖、桑植四縣學俱設廩増各六名。
128
定雲南鎮沅等府縣學廩增各額數,鎮沅府學廩増各十名。普洱府學恩、樂縣學黒白琅三鹽井學均設廩増各八名。
129
十四年頒。
130
御製平定金川告成太學碑文於直省學宮:詳見《太學門》十五年,増定廣東鶴山縣廩増額數,原設各十名,至是各増五名。
131
十六年,
132
上南巡江、浙。
133
命増本年江蘇、安徽、浙江等處府州縣學儒童入學額數,大學増取五名,中學増取四名,小學増取三名,舉行一次,至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
134
南巡盛典,並如初例。
135
又奉:
136
上諭:「經史學之根柢也,㑹城書院,聚黌庠之秀而砥礪之,尤宜示之正學。朕時巡所至,有若江南之鍾山書院、蘇州之紫陽書院、杭州之敷文書院,各賜武英殿新刋十三經、二十二史一部,資髦士稽古之學。又定裁肇髙學政,歸併廣韶學政考試。
137
138
命各省甄別教職,所遺員缺,即以應授教職之選拔貢生充補。
139
減定山東膠州學,取進靈山衛童生額數,原定衛籍童生八名,至是減去三名。
140
増定四川、綿州等學取進童生額數:綿州取進十名,徳陽、羅江各六名,新津、雙流、新繁、彭郫、崇寧各八名。
141
十七年,減定廣西永寧州學廩増各額數,原額各三十名。至是裁減各十名。
142
増定四川、眉州等學廩増各額數,舊定、眉州學各十四名,青神、彭山二縣學各八名,至是,均改設各三名,眉州取進童生十名,青、彭二縣學取進童生各六名。
143
定考試生員儒童卷靣,用經解印記之例,各學政按臨之。初即將該提調冊報,能對經解之生童,分別考試。其答不失指者,即於正試卷靣,加以經解印記,以便閲卷時照例辦理。
144
十八年,申定直省甄別教官例,定例各省教職六年俸滿,該督、撫、學政公同甄別,堪膺薦舉者,保題送部引。
145
見其年力衰邁者,咨部休致。至是奉上諭,嗣後教職,除有劣蹟者隨時㕘劾,外至六年俸滿,堪膺民社者保題。其年尚強壯、精力未衰可以留任者,出具考語,送部引見。若准留任,俟六年再滿,仍如是甄別。如年老人員,即著咨部休致。有願來京引見者,照大計之例,該督撫聲明給咨引見。至訓導甄別之例,與教職同著為令。至二十二年,又定雲、貴、川、廣、福建、湖南、甘肅等省教職改為八年一次甄別保題。至來京亦不必専檄獨行,聽其從便結侶,請咨送部引。
146
見餘近省分,仍照舊例行。十九年,定安徽臨淮鄉學例。先是,江蘇海門縣裁歸通州,以海門縣學改為鄉學童生,另額取進。至是,安徽裁汰臨淮縣歸并鳯陽縣援照海門鄉學例,將臨淮縣生童另編為臨淮鄉學字様,取進額數及廩増出貢之處,悉照舊例辦理。
147
二十年,奉:
148
上諭:「楊迋璋奏武生監生俱令教官督課約束一摺,言雖是而行之,則無實濟不肖。生監或倚恃青衿,武斷滋事,原屬法所必懲。向來何嘗不著為定例,令該教官一體管束。然以生監之衆,安能責之一二?司鐸微員,即文生係其専管,尚有防檢不周者,是即屢定科條,仍屬有名無實,何益之有?惟在該督撫等平時督率屬員留心化導,一遇有作姦犯科之事,即隨時黜究,以示懲儆。况生監等既為凡民之秀,果其讀書自愛,自當優以禮貎。若乃干犯教令,甘蹈罪網,則其情視蚩蚩者為更重,又豈得専委司教而不力為振刷耶?近有縣令狥縱劣衿加以處分者,正以地方官有整齊士習之責也。嗣後各督撫其嚴飭所屬地方無論文武生監,俱令悉心體察。倘有不遵約束、恃符生事者,即行按法究治,毋狥私邀譽,視為具文。
149
150
御製平定、準噶爾告成太學碑文於直省、學宮詳見《太學門》。二十一年,減定江南、金山衛學取進童生額數原額二十名,至是減四名。
151
定湖南、衡陽分設新縣儒學各額數,衡陽原額取進童生二十名,今分設新縣,將衡陽縣學定為取進十名,原額廩増亦各分其半。出貢之年,兩學輪貢一人,衡陽縣學訓導改為新縣訓導。
152
二十二年,清釐順天冒籍生員,禮部議:准順天學政莊存與條奏查出冒籍各生,暫請停其南北嵗科兩試,照定例一年,令本生自首至咨查原籍取結,往返難以一年為限,除已為查確取結者,聽嵗科鄉試外,餘並停其鄉試,以杜冒濫奉。
153
上諭:「此等冒籍生員即永停,鄉試亦不為過,若未經杳明,遽准與試,必致仍多弊混著。將冒籍各生,停鄉試一科,以便清釐,永杜冒濫」。
154
定廣東、西寧、信宜兩縣學取進生童額數。時西寧、懷鄉司屬之定康、信豐、感化、從善等四都,既經改𨽻信宜縣管轄,減去西寧學額,二名帚入信宜,因定嵗科二試各以十名為額。
155
又申、定、蔚州訓導管理鄉學例,直𨽻總督方觀承題,宣屬文風,兩蔚為盛,今蔚縣裁歸蔚州管轄,而讀書士子不減于前,請將原住蔚縣生童另編鄉學字號,嵗科兩試取進額數,及考補廩増出貢之處,照舊辦理。所有蔚州學正仍管本學事,其訓導一員,専司鄉學,另頒學記,以専責成」。部議應如所請,從之。
156
二十三年,又定江南阜寧、山陽、鹽城等縣學取進童生各額數。江蘇學政李因培條奏將居住、山鹽二縣,現充阜寧縣學諸生及應試子弟,清查改歸本籍外,應將阜寧縣學取進文童定為八名,武童六名,其阜寧原額應改撥山陽、鹽城文童各二名,武童各一名,廩増亦應撥還山陽二名,作實廩實。増鹽城毋庸改撥,所有阜邑改歸本籍廩増,作虛廩虛,増照考案挨補。部議應如所請。從之。
157
定考試貢生改判為詩之例。先是,二十一年奉㫖,將鄉㑹二場試題,改去表判易用五言八韻詩。至是,御史陳大復條奏各省選拔貢生二場,亦應改判為詩,部議應如所請,并議各省嵗貢,亦應改判為詩。從之。
158
改定嵗科兩試文藝之例,向例生員,嵗試作四書文二篇,經文一篇。冬日一書一經科試,作四書文一篇、經文一篇、時務䇿一篇。至是御史劉龍光奏請,嵗試用一書、一經科試,用一書一策,不論春夏秋冬考試俱増試律詩一首,五言六韻學臣命題遵照鄉試題定之例,期於中正雅,馴不許引用僻書私集。其應用韻本,令學政官備辦,臨期給發,以便士子檢閲。部議應如所請,從之。
159
改定大名、元城等學取進童生額數及魏縣為鄉學各例直𨽻魏縣,裁缺就近改併大名、元城二縣管轄魏縣原額十八名,武童十五名,內撥文武童生各二名。大名縣原額文童十八名,武童十五名,內撥文、武童生各一名,俱歸入元城縣將。元城縣學額定文童二十一名,武童十八名,大名縣學額定文童十七名,武童十四名,其撥剩之魏縣原額文童十六名,武童十三名。另編鄉學字様考試取,進大名縣訓導一員,専管鄉學事務。
160
増定江西、寧都直𨽻州學,取進童生額數定例,瑞金石城増額三名,內各減一名,撥給寧都州學,以寧都升縣為州,不得仍分贛郡學額也。
161
二十四年,設簿稽查生監詞訟,按季立簿,由學政印發各州縣於自理詞訟。及上司批查事件,內有生監屬原告,或係被告者,將兩造姓名簡明,事由已結未結,按月登記兩季申繳一次,聽學政查核。如生監為人作証,係他人牽連,許本生辨明,免其開注。若係無故多事出身作証,即屬不守學規,令地方官詳明學臣,分別戒飭。
162
停止捐納貢監,歸各學教官管束之例。向例捐納貢監,照依生員之例,一併歸學。舉報優劣,嚴加約束。至是以捐納貢監,其途本雜教官職司訓課,不能董率稽查,仍責成州縣官約束。除犯細事應行戒飭者,仍會同教官靣行扑責外,其餘事件,教官例不得干預。府州縣仍遵例將犯案縁由申報督、撫、學政杳核至舉報貢監優劣,學政臨按時仍行照例掲報。
163
义奉。
164
上諭:「前因磨勘順天等省鄉試卷,見其中詞句紕繆者不一而足,甚至不成文義,如飲君心於江海之語,於文風士習深有闗係,已降㫖宣諭中外,俾衡文作文者知所警惕,苐念別裁偽體,以端風尚固在,考官臨時,甄㧞公明,而平時之造就漸摩,使士子皆知崇實黜浮,不墮揣摩,撏撦惡習,則學政責任尤重鄉㑹,兩試乃士子進身階梯,而學臣於三年之前嵗科考校評隲甲乙者,此日之生童,即可為他日之舉人進士,所云正本清源,舍是無由也。為學政者,果能以清真雅正為宗,一切好尚竒詭之徒無從倖售,文章自歸醇正,否則素日趨向紛岐,一當大比。為試官者鏁闈校拔,不過就文論文,又何從激勸而懲創之?且學政按臨謁廟講書,原與士子相見,非考官易書糊名暗中摸索者,可比文字一道,人品心術,即於此見端,自應隨時訓勵整頓,務去佻巧僻澁之澆風,將能為清真雅正之文,亦可望為醇茂端謹之士,由此賢書釋褐,足備國家任使,斯士子無負科名,而學臣亦不負衡文之任,但不得因有是㫖,徒以字句疵戾,易為磨勘指摘,遂専取貌似先正之文,於𫝊註無所發明,至相率而歸於空踈淺陋,此又所謂矯枉過正,救弊適以滋弊,不獨輿論,難誣一經,朕鑒察亦惟於該學政是問,今嵗正學政受代之始,諸臣皆朕特簡,各宜勉副興賢,育才至意,著將此㫖,録於學政公署,并各府州縣學明倫堂用資觸目警心,而凡我多士,亦皆得審所就範,朕實有厚望焉。
165
二十五年,禮部議覆江蘇學政李因培條奏清查屯衛事宜:一,查明該衛勲軍屯軍戶口及坐落各縣,責成該衛守備彚造戸口清冊,分送學政司府,三處存貯,將來童生應試,持此核對,如有不符,即行剔除。一,從前民籍冒進生員,即令改歸民籍,其子弟俱隨父兄之籍考試,不得轉輾混冒。一,衛籍考試,宜歸衛守備,報名録送提調,轉送學政衙門。該衛弊端,即令松江府查察,以専責成一童生既歸録送,應令守備在該衛適中之地考試,以免童生䟦渉之艱,均應如所請行。至金山衛學廩増二十名,既經将冐籍各生改歸,應將原額二十名內,撥出華亭、婁縣、上海、南滙四學各一名外,再酌減四名出貢、年分,酌議三年一貢。其取進童生,先經二十一年,裁定十六名。今應再酌減四名,以十二名為定額。從之。
166
申嚴邊省生童寄籍冒考之弊。先是粤西本地,應試無人,准其令外省及本省異府人入籍,嗣經冒籍紛紛,議准停止。至是,學政鞠愷奏:「粤西應試生童多係冒籍,現在嚴行查辦,并請將已經冒籍入學各生,准照順天冒籍生員,罰停鄉試,一科例辦理」。事下部議並。
167
諭此等冒考弊竇,在江、浙等處尚少,他如雲、貴、川、廣偏僻州縣,文風稍陋,他省人或因父兄作幕,或因親友貿易,遂爾乗便混考,皆所不免。并著各該學政留心查察,毋使滋弊。尋議冒籍各生,照例停科,以示警戒。並行知雲、貴、川、廣學政,遵照辦理」。從之。
168
新設湖南永綏㕔學:先是二十四年湖南學政鄭虎文奏,辰州府屬之乾州、鳯凰、永綏三㕔,皆新闢苗疆、乾鳯二㕔,已於雍正十年設學取士人文,日開比隆內地,惟永綏建治稍後未經設學,請照乾鳯二㕔之例,一體設學經,部議督撫㑹同學政查明,實在情形,詳悉妥議。至是,查覆該地民苗童生,肄業義學、頗通文義,堪以應試者二百餘人,應一體設學,其教職一員,以辰谿縣訓導管理」。部議應如所請,從之。
169
改定考試童生文藝之例,向例四書文二篇,經文一篇,至是裁去四書》文一篇,増試排律,以一書、一經一詩命題。
170
定直省學臣考試,無得割裂命題,并停止試卷解部磨勘之例。
171
二十六年,定義學歸學臣考核之例。雲南學政李中簡奏:請嗣後各府、州、縣義學教習,如係舉人副榜、拔貢嵗貢、文理本優者,聴各屬延請冊報外,其生員飭令該教官將文理優通,品行純篤者,保送地方官,該印官覆加訪核親試,然後延請。仍令教官不時稽查,如有荒廢、學課生徒游蕩者,即行更換。其別途初學之輩,不許延請得。
172
㫖允行。
173
174
御製平定回部碑文於直省學宮,詳見太學門,改併甘肅華亭所屬生員入固原州學,以是時甘肅華亭縣屬之瓦亭驛、何家大堡改𨽻固原州,因將瓦亭驛、何家大堡等處文武生員俱改歸固原州學。
175
二十七年,増減四川、茂州等州縣童生入學額數,原定、茂州取進童生十二名,保縣十二名,松潘八名,越嶲八名資州八名,眉州八名新寧四名。至是,學臣以茂州、松潘、越嶲、保縣應考之人稀少,請將茂州、保縣各減四名,松、潘、越嶲各減二名,酌加資州四名,眉州二名,新寧二名尚有二名,俟松潘等處人文稍盛,奏請増給,部議應如所請,從之。更定四川、茂州等州縣廩増額數,茂州原額廩増三十名,減去十名,松潘、越嶲二十名各減去二名,保縣二十名,減去六名,量加資州五名,眉州五名,新寧五名,餘五名,加於新寧所分之梁山縣學,増設貴州荔波縣廩増額。禮部議:准學臣湯先甲條奏,荔波縣由廣西改入黔省,尚未開設廩増,以致現在童生並無保結,應額設廩増二名,自乾隆二十八年為始。
176
定考列下等武生罰贖對讀之例,禮部議准,江蘇學政李因培條奏武生考列四等,全無文理,以之對讀文生之卷。伊等亦自揣不能每多規避,請照文生不願對讀者,一體准其罰贖銀三兩,解交藩庫,僱覔對讀。至二十九年,更定五等,武生亦照五等文生罰,贖之例罰銀六兩,仍令解交藩司照例辦理。
177
二十八年,定江西棚民入學,悉歸土籍之例。先是雍正九年,定棚民另額取進之例,至是議准均歸土籍考試,毋庸另立棚籍,以杜冒佔。
178
二十九年,定四川、嘉定等府、縣學廩増生員各額。先是,議准川陜總督尹繼善題請新設嘉定、潼川二府學,各取進文童十五名,樂山、三臺二縣,原係州學,今改縣學,應將原額廩増各三十名,內撥十名入府學。至是學政博卿額奏請嘉定、潼川二府各添廩増十名,部議應如所請,從之。
179
更定生員補考之例,嗣後隨棚補考生員,即令本地府㕔同教官嚴加考試,將原卷鈐印封送學政,毋令本生親賫,另差門斗伴送補考。其隨棚提調、考試補送,并逕由教官補送之處,概行禁止。又
180
頒發周易述義、詩義折中、春秋直解於直省學宫裁併,山西清源縣改為鄉學。例裁清源,歸併徐溝縣管理。其清源縣學改為清源鄉學考試生童。另編鄉學字様,考試事宜,照舊辦理。其考試武生,亦照文生童,一例辦理。徐溝縣訓導移駐清源鄉學,頒給徐溝縣訓導,管理清源鄉學鈐記。
181
定督撫委署教官咨明學臣例,嗣後教官缺出,毋論暫署委署督撫,均於委署時咨明學臣存案該員仍將到任日期報明。學臣備案。
182
定生員承襲土司規避考試之禁,嗣後土司由生員承襲者,自揣不能應試,准其告退。其願應試者,飭令如期應試,不得托故避考,違者黜革。
183
銷燬刪本《禮記,湖南學政李綬奏:「嗣後専習禮記、生童,須讀全經,不得仍以刪本自欺。其現在坊間所刻刪本禮記,飭令地方官出示銷燬,已經刷印者,禁止販賣,毋許存留」。部議准行。從之。
184
裁定山西平順鄉學例,裁平順縣歸并潞城、黎城、壺闗三縣管理。其原𨽻平順生童准,另編平順鄉學字様。裁汰平順學訓導,仍留鄉學,即𨽻潞城縣管轄,仍給潞城縣,管理平順鄉學鈐記。
185
三十年,
186
上南巡。
187
詔増本年江蘇、安徽二省分縣選抜貢額定例選拔貢生,府、學二名州縣學一名,江蘇、安徽二省有分設各縣,仍于新、舊兩學中彚拔一人,貢入成均肄業。至是
188
上念分設各邑,版籍既繁,膠、庠亦盛,兩學合取一人懐才者,未免拘於常格。
189
特加恩將,分設各縣,於本年選拔時,每學各取一人。
190
頒發
191
御製詩初集二集
192
御製文初集各一部,於直省減定四川䕫州府學廩増額數。先是,雍正十二年,額減取進生童名數,廩増額缺,未經議裁,至是學政以該學人文與四十名,廩増額缺不能相稱,請定為三十四名,其餘六名裁汰,部議應如所請,從之。
193
陜甘總督楊應琚奏甘省蘭山書院延請丁憂在籍之府丞史茂來主講席。
194
上以回籍守制之員,竟居省㑹書院,教授生徒與地方官應酬,則與居官無異微,特人子之心難安,亦無以為多士表率。
195
諭曰:「督撫有維持風教之責,縉紳積學砥行之儒足備師資者,諒不乏人,何必令丁憂人員靦居講席?是應聘者固不能以禮自處,而延請之地方大吏亦復不能以禮處人,於風化士習微有闗係,恐他省不無類此者,特為明切曉示通諭之。
196
皇朝《文獻通考》卷七十一
URN: ctp:ws39161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