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

《卷一百》[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御定淵鑑●函卷一百
3
設官部四十王侯官屬總載友,諸王傅文,諸王師、諸王相、 諸王 諸王 學,諸王國郎中令,諸諸王國中尉王,諸王國常侍,諸王國侍郎 ,王國典 諸 長史,増王府諮議、王王府東西閣祭酒、善王府司馬、王府侍讀 府直講 、王府翊 紀善附王府記室參軍、王府官屬雜附。 王府大小學教授 王府掾王侯官屬總載一
4
原杜氏通典》曰:周制,諸侯有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上大夫曰卿。諸侯之大夫不世爵祿公、國、孤一人孔安國注虞書曰:「公之孤,鄭康成周禮云:公之孤四命。王制曰:天子使其大夫監於方伯之國,國三人,是為三監使。佐方伯,領諸侯,此殷禮也。其祿視諸侯之卿,其爵視次國之君,其祿取於方伯之地,蓋牧國則有之。故儀禮燕禮云:若有諸公,則先卿獻之。鄭注曰:言諸者容牧有三監,皆以為公也」。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命於天子者,天子選用之,如今詔書除吏也。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命於其君。左傳》曰:管仲受下卿之禮,避天子之二,守國髙故也。眀國髙,是天子之命卿也」。。小國三卿,一卿命於天子,二卿命於其君王制曰:「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鄭注云:「誤也。《正義》曰:此兼夏、殷禮也。夏之大國,謂公侯也。殷大國,謂公也。依周而言,謂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馬,兼宗伯,立司空,兼司寇也。故《左傳》云:魯季孫為司徒,叔孫為司馬,孟孫為司空,此三卿也。以此推之,則知諸侯不立冢宰、宗伯、司寇。按崔氏云,魯已有孟叔、季三卿為政,而更有臧氏及孔子並為司寇,則皆小司寇也。每國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周禮五等,國悉三卿,五大夫、二十七士,皆與此同。但公國長有四命,孤一人,其卿三命,大夫再命,侯伯之卿大夫亦如之。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大國之卿,不過三命,下卿再命,小國之卿與大夫一命不言次國者,以大國之下互眀之也,此卿命則異大夫皆同。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小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此諸侯使卿大夫頫聘並㑹之序也。其位爵同小國,在下爵異固在上耳至於周衰,諸侯失制,號令自己,其名不一,於是正卿當國謂之相,而楚謂之令尹,其他異同,難悉數矣。孫卿子曰:孫叔敖曰:吾三相楚而心愈卑,毎益祿而施愈博,位滋尊而禮愈。恭之《史記》曰:楚民俗好卑車,王以為不便,馬欲下令使髙 ,叔敖曰:令數下,民不知所從,王必欲髙車,臣請教閭里使髙其梱,王許之,居半載,民悉自髙其車,此不教而民從其化,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才自得之,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之。淮南子曰:蘧伯玉為相,子貢問:「何以理國?曰:不理理。 又曰:子産為鄭國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童子不犂畔二年,市不貳。賈三年,門不夜,闗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土無尺籍卯。又孔子攝行魯相事,有喜色,乃誅大夫亂政者,少正 ,與聞國政。三月,鬻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又公儀休為魯相,奉法順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民下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遺相魚者不受,客曰:聞君嗜魚,何故不受?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食茹而羙,拔其園葵而棄之,見家織布好而逐出其婦,燔其機曰:欲令農夫女工安所售其貨乎?」 漢制,凡諸侯王官,其傅為太傅,相為丞相。又有御史大夫、諸卿,皆秩二千石,百官皆如漢朝。漢朝惟為置丞相,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及七國作亂之後,景帝懲之,遂令諸侯王不得治民,令內史治之。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武帝改漢內史中尉、郎中令之名內史為京兆尹,中尉為執金吾,郎中令為光祿勲,而王國如故,員職皆不得自置。漢初,王國有傅掌輔導王初曰太傅,後除太字、相本統衆官,後省內史而相理民,如郡太守、內史治國民、中尉掌武事、郎中令秩千石,墨綬、僕本曰太僕,改曰僕,墨綬、文學《宋志》云:「前漢王國已置文學」。、大司農、衛士長。 太倉長齊善醫淳于意為之,列侯國亦有相改所食國令長為之 ,漢初,侯王有丞相,兼有相國。按《史記》,周勃破燕王盧綰,得相國一人,丞相二人,景帝省之,餘略與王國同。成帝鴻嘉三年,詔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秦本制,列侯乃得食邑七大夫,即公大夫,非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物事一戸之內皆不徭賦。是嵗,又令吏民得買爵賈級千錢賈讀曰價。 後漢王國有傅如師,不臣,二千石相。 內史如郡丞中尉 郎中令掌五大夫、郎中、宿衛官,如光祿勲、僕主車馬持書奉使至京都謁者 禮樂長。 衛士長。 醫工長。 永巷長。 祠祀長 郎中 其紹封削詘者,中尉、內史官屬隨亦率減,列侯國置相其秩各如本縣主,治民,如令長,不臣也。但納租于侯,以戸數為限。其官隨國大小為増,減食邑千戸以上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此家臣也,使理家事,不滿千戸,則不置家丞。舊置行人、洗馬、門大夫等官,又悉省。 魏制,王國有保。 傅 相。 常侍。 侍郎。 郎中令 中尉大農 文學 友 謁者大夫 諸雜署令 丞。晉制,王國更置戸邑,皆中尉領兵,皆自選其文武官晉齊王攸以當時王家人衣食皆出自御府,乃表租秩足自供,遂求絶之。 東晉王國有傅友武帝初置一人,蓋因文王、仲尼四友之名,典書令、丞。 文學一人:郎中令中尉 大農為三卿,左右常侍大國各二人,次國各一人,掌贊相獻替。內史改太守為內史。又《晉書》曰:「改國相為內史」。、將軍太國上、中、下三將軍,領兵五千人。次國上下二将軍各一人,領兵三千人,小國一軍,領兵二千人、典祠典衛、學官令、治書中尉、司馬、世子庶子、陵廟牧長、謁者、中大夫、舍人、典府等。其後省相及僕省郎中置侍郎二人。公侯以下國官屬逓減《晉書》曰:「詔以夀光公鄭沖及朗陵公何曽國皆置郎中令者」。又曰:「元帝初渡江,即晉王位,諸參軍、奉車都尉掾屬百餘人,時人謂之百六掾」。。 宋制,大小國皆有三軍。自眀帝以後,皇子、皇弟雖非都督,亦置記室參軍,小號將軍為大郡,邉守置佐吏者,又不置長史,餘則同。晉王國有師改傅為之,自內史相記室以下官,多與晉同孔顗有辭記室參軍箋曰:「記室之要,須通才敏思、性情縝密者為之」。。凡郡縣內史相,並於國主稱臣,去任便止。孝武帝孝建中,始革此制,不得追敬,不得稱臣,止宜云「下官」而已。 齊制,王國有師。 諮議張岱景山,歴臨海章郡、晉安三王府諮議,三王行事,事舉而情得、文學等官,公侯置郎中令一人卿,餘與晉、宋同。 梁制:王國置傅、相公以下則臺各為選置之,皆掌知百姓事、郎中令、將軍、常侍、典書令、典衛長伯子無典衛,典祠以下,自選備上諸官多同前代。若王加將軍開府,則置長子司馬及記室、掾屬、祭酒、主簿、録事等官。屬嗣王則唯置郎中令、中尉、常侍、大農、藩王,則無常侍,制與後漢同。 陳制:皇弟皇子府置師、長史、司馬、從事中郎、諮議參軍、友、掾屬、記室等官,其嗣王、藩王府則逓減之。王國置郎中令、將軍、常侍、典祠令、舍人等官,其嗣王、藩王則逓減其員。諸王公參佐等官,仍為清濁,或為選司補用,亦有府樂牒拜授者,不拘年限,去留随意。在府之日,唯賔遊宴賞,時復循從,更無餘事。若隨府王在州,其寮佐等或亦得預催督,若其驅使,便有職務,其衣冠子弟,多自脩立,非氣𩔖者,唯利是求,暴物亂政,皆此之𩔖。 後魏諸王侯亦各有師友、文學、侍郎、掾屬、舍人等官時王國舍人應取八族及清脩之門,咸陽王僖乃取任城王𨽻戸為之,深為孝文所責。 北齊諸王置師一人,餘官大抵與晉、宋、梁制不異。 後周皇弟、皇子置友及學士等員外,餘吏闕聞。隋制,親王置師、友、文學、長史、司馬、諮議、掾、主簿、録事、功曹、記室、戸曹、兵、騎、法、士等曹參軍、東西閣祭酒參軍事、典籤等員。嗣王則無師、友諸王公以下置官屬,各逓減。煬帝更名王府參軍為諸司佐,屬參軍則直以屬國為名,改國令為家令,餘以國為名者皆去之。 唐制,親王府各置官屬凡府官、國官王未出閣者不置,領親事帳內二府及國官。貞觀十六年制,王府官以四考為限髙宗時,滕王元嬰、江王元詳、蒋王揮、虢王鳳俱以貪暴為吏人所患,有授其府官者,皆比嶺外荒裔為之。語曰:「寧向儋、崖、象、白,不事江、滕、蔣、虢。嗣聖二年,初置公府官員。武后天授二年,又置王孫官員。親王府置傅一人師範輔導參議可否。初置王師,景雲二年改為傅、諮議參軍一人匡正幕府諮謀庶事、友一人陪隨左右拾遺補闕,文學二人修撰文章,讐校經史,東、西閣祭酒各一人接引賓客,長史、司馬各一人通判,掾一人通判,功、倉戸三曹,屬一人通判,兵、騎、法士四曹,主簿一人覆省教命、記室參軍二人掌表啓書疏,行宣教命,録事參軍一人受事勾檢、功曹、倉曹、戸曹、兵曹、法曹、士曹等參軍各一人各有所主。參軍二人,行參軍四人掌出使及雜檢,典籤二人宣𫝊教命。親事府置典軍、副典軍各二人掌守衛陪從、執仗親事執弓刀衛從、執乘親事各十六人供進騎乘,親事三百三十三人帳。內府置典軍副典軍各三人掌儀衛陪從,兼知鞍馬等,帳內六百六十七人,親王國施行公文準等署式,嗣王以下府準此、國令一人、大農二人通判國司,尉二人分判,丞一人監印勾稽,小吏有差。若府主薨,則諸府佐親事帳內過葬追退雖無妻子亦準此。其國官聽終喪若有襲爵者,聽其廽事 《増事文𩔖聚》曰:宋王府師傅係以兼官為之,而無定員,又有翊善、直講、贊讀、記室,及諸王宮大小教授等官。 《遼史》曰:遼王傅府置王傅,親王,內史府置內史長史參軍、諸王文學館,置諸王教授、諸王伴讀。又有王子院,掌王子各帳之事。置王子、太師、王子、太保王子、司徒、王子、司空、王子班郎君。又有王府、近侍、王府祗候、親王、祗應司。 《金史》曰:金親王府屬官傅、若親王在外,亦兼本京節鎮。、同知府、尉、本府長史、眀昌三年,改掌警嚴侍從,兼總統本府之事。司馬、同檢校門禁,總統府事。文學二人,掌贊導禮義,資廣學問。記室參軍、掌表牋書啓之事。大定七年始置二十年,不專除令文學兼之。 《元史》曰:「元止置傅府尉、司馬、文學、記室參軍。 大眀㑹典曰眀親王府長史司左右長史、典簿、審理所正副、典膳所正副、奉祠所正副典樂、典寳,所正副已上,俱各一員。紀善所,紀善三員,良醫所正副、典醫所正副已上,俱各一員,伴讀一員、教授一員、引禮舍人三員、工正所正副一員。各倉庫大副使一員,郡王府教授、典膳,建文更定官制,至永樂初,俱改正從洪武之舊。
5
王侯官屬總載二。
6
増大山。 西邸。《翰苑新書》云:淮南王安好書,招致賓客數千人,八公之徒,感慕其徳,各竭材智,著述篇章,分其詞賦,以𩔖相次。或稱大山小山,猶詩有《大雅》、《小雅》也。 《山堂肆考》云: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沈約、蕭琛、王融、謝脁、陸倕、范雲、任昉等逰,號稱得人。又《事文𩔖聚》云:子良開西邸,王僧孺、虞羲、丘國賓、蕭文琰、丘令楷、江洪、劉孝孫並以善辭藻游焉。 子鸞府。 竟陵邸《翰苑新書》云:宋武帝時,殷淑儀寵傾後宮子始平王子鸞,愛冠諸子,凡為上盼遇者,莫不入子鸞府。 下見上。 文學館資善堂。《新唐書褚亮𫝊云:初,武徳四年,太宗為天䇿,上将軍宫城西作文學館,以大行臺司勲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𤣥齡及于志寧,軍諮祭酒蘇世長、天䇿府記室薛收、文學褚亮、姚思廉、太學博士陸徳眀、孔穎達、主簿李元道、天䇿倉曹參軍事李守素、王府記室參軍事虞世南、參軍事蔡允恭、顔相時,著作郎攝記室許敬宗、薛元敬、太學助教蓋文達、軍諮典籤蘇勗,並以本官為學士。七年,收卒,復召東虞州録事參軍劉孝孫補之,號十八學士,藏之書府,以章禮賢之重。方是時在選中者,天下所慕向,謂之「登瀛洲」。 記纂淵海》云:紹興五年初置,以命朱子開范元長,時孝宗以建國公就傅故也。婁機為資善小學教授,時皇太子為恵國公,日陳正言正道,又以屢朝事親、脩身、治國、愛民四事,手書以獻,置之左右,朝夕觀省,孝宗出閣,就第而信,王幼,亦命近臣踵為之。開禧元年七月,皇子初封榮王,命程少逸左史兼贊讀,少逸以祖諱辭,乃命軍器監趙子中、夢極兼領,其不稱王府,而以資善繫銜,以未出閣也。 遂留王府。 給事潛邸。《元史》云:郝經憲宗三年,世祖以皇弟開邸金蓮川,召經,諮以經國安民之道,條上數十事,大恱,遂留王府。 又云:程思廉給事裕宗潛邸,以謹愿聞。 留居藩府。 曳裾王門,《元史》云:譚澄、世祖在潛邸時,澄入見,嘉其容止安詳,留居藩府,稱其官而不名之。彚苑云:吳王濞隂有邪謀,鄒陽上書諫之曰:「臣何王門,不可曳長裾乎!」 清切藩房。 雍容王府。合璧事𩔖》云:清切藩房寂寥,舊蹕出謝朓牋。以《彚苑》云:《談經王府揮玉麈》, 雍容,出淇水制。 元之髙選 君實重名,合璧事𩔖云:「睠彼藩邸,髙選經佐,出除姚元之制。官山堂肆考云:宋仁宗諭執政曰:「延安郡王出閣,當議 僚」。執政對曰:「司馬光有重名,宜為郡王羽翼。如呂公著、孫覺皆可以任之」。 安用舞靴? 諫習鞠戲又云:宋仁宗就邸,英宗命韓魏公擇宮僚,公薦用王陶、韓維等。一日,內侍以宮様靴進,維曰:「王安用舞靴?神宗亟令毁之。公又云:宋陳俊卿在普安郡王邸。一日,王習毬鞠之戲, ,取韓愈諫張建封書以諷王,王即為誦全文,不遺一字。公退而喜曰:王聰明而樂諫,社稷之福也」。
7
王侯官屬總載三。
8
増秦王友,玉海云:秦王有友于志寧、諮議竇綸、蕭景,記室房𤣥齡、虞世南、唐皎顔思魯、文學姚思廉、褚亮、兵曹杜如晦、鎧曹褚遂良、士曹戴胄、閻立徳,參軍事薛元敬、蔡允恭,主簿薛收、李道元,典籤蘇幹選賢才。新唐書云:孫伏伽,武徳初言曰:「皇太子諸王左右執事,不可不擇,願選賢才,澄僚友之選」。柬賢者。又云:褚遂良授秦王府鎧曹參軍,太宗謂遂良曰:「自古宗姓無良,則傾敗相仍。公等為我柬,賢者保傅之」。 以宰相兼。玉海云:髙宗、中宗時,相王府長史,以宰相兼之。姚崇以鳳閣侍郎、韋安石以中書令、魏、雍衛王府,以尚書兼之。 資望愈下。又徐、韓二王為刺史,府官同外官,資望愈下。永淳以前,王未出閣,則不開府,元宗諸子不出閣,王官益輕,而名亦減。 直秦王府。《新唐書》云:杜正倫,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學館。 授諸王經。又云:吳通𤣥父道●以道士詔授太子、諸王經,故通𤣥等皆得侍太子游,太子待之甚善。 申、白入楚。 鄒枚游梁 申穆重名。 應徐洪藻玉海 出綍中宸 橫經宗邸。 種學績文,久想鳳儀之舉。 橫經教授,将成《麟趾》之風。 《沛易》、楚詩,稔聽師資之訓。 文昭武穆,宜多信厚之風,髙帝子孫,固有殊人之龍種。 梁王賓客,豈徒授簡於兔園。 茂仙源之王葉,政藉師資。侍講席於金華,更觀盛舉。
9
諸王傅一。
10
原是儀盡忠。 賈誼哭泣。吳志云:是儀,北海營陵人,南魯二宮初立,儀以本職領魯王傅,嫌二宮相近切,乃上疏以二宮宜有降殺,正上下之序,書三四上,為傅盡忠,動輒規諫。 史記曰:賈誼為梁懐王太傅王堕馬,死無後,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嵗餘亦死。 増轅固廉直。 杜林守慎,《山堂肆考》云:「漢轅固,齊人也,治詩,景帝時,以廉直拜清河王傅」。 《事文𩔖聚》云:「後漢皇太子彊求乞自退,封東海王,故重選官屬,以杜林為傅,從駕南廵狩。時諸王傅數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應詔,惟林守慎有召必至,特授賞賜,又辭不受,帝益重之。 謹選師傅。 亦有學業,《玉海》云:文宗将立魯王為太子,謹選師傅,庾敬休以戸侍為燕王傅。又陸徳眀以經授中山王狄兼謩為益王傅。 《唐書》云:丘恱,河南人,亦有學業,景龍中,為相王府掾,與文學韋利器、典籤裴耀卿俱為王府直學士。睿宗在藩甚重之,官至岐王傅。 原漢文思賈誼 漢武重始昌,《漢書》云:賈誼為長沙王太傅,後嵗餘,文帝思誼徴之,至入見,上方受釐,坐宣室,因問鬼神事,誼具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乃拜誼為梁懐王太傅。韓又云:夏侯始昌通《五經》,以《齊詩尚書》教授。自董仲、舒嬰死後,武帝得始昌,甚重之。始昌眀於陰陽,先言柏梁臺災,日至,期果災。時昌邑王以少子愛,上為選師,始昌為太傅。
11
諸王傅二
12
原改名太傅。《續漢書百官志》云:王傅一人,秩二千石。漢初立,成帝改名太傅。 避諱曰傅。傅,即師也,避景帝諱,故曰傅。武帝初置,亦謂之師。 増以謙自隨。元史云:李謙,字受益,世宗命𫝊成宗於藩邸,所至以謙自随。 《獻正心圖》《獻徵録》云:桂彦良,洪武十一年,授晉王府右傅,上親製誥文以賜之,彦良以為輔導之職莫先於格心,乃製《正心圖》以獻晉王。 宜進秩於髙位。 俾升榮於近傅。俱孫逖授殷彦方、王傅等制。 擇才以佐諸邸。 選士以列東朝。元稹授薛昌朝、綘王傅制。 兼八座以傅予愛子。 亞九卿而立我眀庭。薛廷珪授郭保嗣徳王傅制
13
増詩元黄溍送內史府,孫知事還京詩》曰:「春風朱邸雪初消,野宿貔貅静不驕,緑水芙蓉分上幕,青雲騕褭度輕軺,龍庭㑹祭包茅貢豹尾,宸居佩玉朝,下土微臣今老矣,淹留敢望小山招」。
14
増制唐薛廷珪授太子賓客、王牘等諸王傅制曰:「敕具官王牘等:朕聞王者之子在襁褓中,置二公以教訓之,由古道也。今丞相言爾牘等,並老於文學,雅有徳行,眀君臣父子之道,知禮樂詩書之源,可使髙歩承華,入參望苑,琢磨羽翼,朕有冀焉,或授正卿,或加峻級,宜旌優異,往傅童蒙。
15
諸王師一
16
増講孝經 居師道孔帖》云:「趙洪智入為陳王師,講《孝經》百福殿,舉五孝為王誦之。 《山堂肆考》云:唐太宗以王珪為魏王泰師,謂泰曰:「汝事珪當如事我」。泰見珪,輒先拜,珪亦以師道自居。 原劉寔以祭酒遷。 阮孚以尚書領《晉書》云遷為廣陵王師。 《晉書》云:「阮孚,字遙集,為吏部,領東郡王師。
17
諸王師二
18
原晉武初置晉武初王國有師避景帝諱,故曰傅 三百篇諫《漢書》曰:王式翁思,為昌邑王師。昭帝崩,昌邑王嗣位,以行淫亂,廢昌邑,羣臣皆下獄,式亦繫獄當死。治事使者責問曰:「師何以亡?諫書式對曰:「臣以《詩》三百五篇《朝夕授王》、《忠臣孝子》之篇,為王反覆誦之,危亡失道之君未?」甞不流涕,為王深。陳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無諫書。使者以聞,亦得減死論。 王楙為燕王師。《山公啓事》曰:王楙為燕王師。 王琨為武陵師,齊王琨為武陵王師,時王儉為宰相,屬琨用東海迎吏。琨使謂之曰:「語郎,三臺五省皆是郎用人,外方小郡,當乞寒賤者,官何容復奪之!」遂不果其事。 増為蜀王師。玉海云,蓋文達為蜀王師。 劉淳為世子師,《獻徵録》云:劉淳,字文中,周藩闢東書堂,延訪耆宿,為世子師,禮聘就塾。每進講,必先忠孝禮義,俾王逺聲色貨利以無干訓,典世子庶子守先王之誨,咸知檢飭,無驕縱氣。
19
増制,梁沈約授王繢、蔡約王師制曰:「具官王繢、華宗,冠胄器質,詳和蔡約,清源素範,體業倫正,訓兹藩國,僉議攸在。 唐蘇頲《授栁沖兼溫王師制》曰:「具官栁沖,族茂汾鼎,價珍垂璧,雅負通才,備聞遺訓,探六經》之奥,如叩鴻鐘,窮百氏之源,若披眀鏡,挾輿切問,侍從増榮,擁篲崇儒,師資佇徳。
20
諸王相一
21
原閉閣自責。 行縣講經。《東觀漢記》曰:吳祐,字季英,陳留人,遷膠東相政,惟仁簡以身率物,民有相争訴者,輒閉閣自責,或身到閭里,重相和觧,自是争隙省息,吏民不欺 後漢刁曜字子榮,為魯相,行縣,三老執轡,學官處士皆乘牛馬,随後所頓亭𫝊,輒講經。 敎授不廢。 恩威並行。《北堂書鈔》曰:魯平,字叔陵,拜趙相。為政尚寛恵禮讓,雖居官不廢敎授,門人常有數百闗東,號曰「五經」,復興魯叔陵敎。謝承《後漢書》曰:「刁曜遷魯相,脩徳化法, 以厲風俗,威恩並行也」。 齊國安集,郡界肅然。《史記》曰:曹參相齊,聞膠西有蓋公,善治,著黄老言,乃厚請之。蓋公曰:「治道貴清,浄清浄民」,自定參用其術。齊國安集盛魏志》云:武帝為濟南相,國有十縣,長吏多阿附貴戚, 行狼籍,於是奏免其八,禁斷淫祀,姦宄逃竄,郡界肅然也。 客不忍刺。 民不忍欺」。《蜀志》云:劉備領平原相,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 後漢吳祐遷膠東,相民有訟,先令三老以孝悌喻觧祐,身至閭里和之,民不忍欺。 民皆樂業。 民用温給」。史孫叔敖為楚相,秋冬勸人入山採木,春夏泉水,多時而出,村民皆樂業 。《後漢書》曰:張禹遷下邳相,徐縣北界有蒲陽陂,傍多良田而湮廢。莫脩禹為開水門,通引灌溉,遂成熟田數百頃,勸率吏民,假與種糧,遂大收鄰郡,貧者歸之,千餘戸,室廬相屬,其下成市,後嵗至,墾田千餘頃,民用溫給。 増王聞其賢。 帝望而歎。《山堂肆考》云:漢武帝善廣川董仲舒,對策以為江都王相。仲舒以禮匡正,王敬重焉。後又相膠西,王素聞其賢,亦善待之。仲舒兩事驕王,皆正身率下,所居稱治。 《晉書》云:阮种遷平原相,時襄邑衛京自南陽太守遷於河內,與种俱拜,帝望而歎曰:「二千石皆若此,朕何憂乎!」 一人入宴。 十䇿進王。《新唐書》云:楊琮與秦王同里,居武徳,初隐太子,事平,詔親王、宰相一人入宴,而琮獨預,太宗賜懐昔賦,申以恩意。《王元史》云:商挺,世祖中統九年,封皇子莽喝拉木為安西, 立王相府,以挺為王相,挺進十䇿於王,置酒嘉納。賚賜有和。 奨諭甚至。又云:趙炳安西王相,王府冬居京兆,夏徙六盤山王北伐,六盤守者構亂,炳自京兆率兵往捕,元惡授首,王還,嘉賞戰功,賚賜有加」。 獻徵録云:李質,洪武八年為靖江王府右相,有敕奨諭甚至。甞歸省,先隴王親揮翰賦詩以賜,復命官屬宴餞,江滸人以為榮。
22
諸王相二
23
原以清亮稱。袁忠為沛相,乘葦車以清亮稱。 以儉化俗。謝承《後漢書》:東郡趙咨為東海相人,遺其雙枯魚噉之,二嵗不盡,以儉化俗。 乘驢到郡。《晉書》曰:初,文帝輔魏政,阮籍常言於帝曰:「平生曽逰東平,樂其風土」。帝大恱,即拜東平相。籍乘驢到郡,壊府舍屏障,使內外相望,法令清簡,旬日而還。 捐俸給民,《會稽典録》曰:駱俊,字孝逺,靈帝擢拜陳相。汝南葛陂盜賊並起,陳與接境,四面受敵,俊厲吏民為之保障,發倉以贍貧民,鄰郡士庶咸往歸之,身捐俸祿,給其衣食。民有産子,常敕主者厚致米肉,生男女者輒以駱為名。 生男名吳。謝承《後漢書》云:「吳祐遷膠東相,有男子毋丘長,與母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長遂殺之。追捕長祐,問長有子乎?」曰:「有。妻未有子。召長妻至,獄觧,桎梏,使同宿,遂孕。至冬,行刑,長齧,指斷含血,誓若生男名,吳生以報吳君也」。 生樹遂茂。《東觀漢記》云:「韋順轉東平相,賞罰必信,有柿樹生㕔屋上,徙庭中,遂茂順至孝行,感於天地,生也」。 石慶立石相社。《史記》曰:石慶為齊相,舉國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齊國大治,為立石相社也。 孔融殺部督郵。《九州春秋》曰:孔融為北海相,一朝殺部督郵。 趙君時人所貴,《後漢書》曰:趙咨應召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燉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咨不為留。暠送至亭水次,望塵不及,謂主簿曰:「趙君名重,今過界不見,必為天下笑」。即棄印綬,立追東海謁咨,畢辭歸家。其為時人所貴若此。 畢諶孝於其親,《魏志》曰:初,曹公為兖州,以東平畢諶為別駕。張邈叛,劫諶父母、弟妻子,公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諶頓首無貳心,公嘉之,為之流涕。既出,遂亡歸。及邈敗,生得諶。衆為諶懼,公曰:「夫人孝於其親者,豈不亦忠於君乎!」以為魯相。 王歆之荅歌宋劉邕嗣封南康侯,河東王歆之甞為南康相國,素輕邕,後俱元會。邕性嗜酒,謂歆之曰:「卿昔甞具臣,今不能勸一杯酒乎?」歆之效孫皓,歌荅之曰:「昔與汝作臣,今與汝比肩,既不勸汝酒,亦不願汝年」。
24
諸王友一。
25
増霍府二賢。 淮南二公。《山堂肆考》云:唐郎餘令,鄭州人,擢進士第,授霍王府參軍,從父知年,亦為王友。元軌曰:郎家二賢皆入府,不意培塿而松柏為鄰也。 見王侯官屬二。 目為長者。 待以客禮」。記纂淵海云:大中祥符九年,以張士遜、崔遵度並充夀春郡王府賓友。時王將受經,擇耆徳有學術者為府官,士遜時為河北轉運使,雅素清謹,遵度有士行,搢紳目為長者,即召士遜等並命焉。《客元史》云:姚樞公茂。世祖在潛邸,召樞至,大喜,待以 。禮詢及治道,乃為書數千言陳之。世祖竒其才,動必召問,且使授《世子經》。 茂秦稱先生。 孝孺稱正學,《列朝詩集》云:謝榛,字茂秦,眇一目,寓居鄴下,趙康、王賓禮之。秦、晉諸藩争延致河南、北,皆稱謝榛先生。 又云:蜀獻王之國,初即聘漢中敎授,方孝孺為世子傅,待以賓師之禮名,其讀書之齋曰「正」,學方正學之稱自此始。 更列曳裾之寵。 宜在從車之列。白居易授蕭仲預郢王友制 ,孫邈授王積薪慶王友制。
26
諸王友二
27
原㑹稽王友。晉中興書曰:謝尚仁祖,司徒左西屬為㑹稽王友。 南陽王友山公啟事》曰:近啓脩武令劉訥補南陽王友,訥才志內外,非稱臣以為宜蒙此者,是以啓及不審,固可用不。除滕王友。《北史》曰:蕭大圜除滕王逌友,逌、甞問大圜曰:「吾聞湘東王作梁史,有之乎?」對曰:「言之者妄耳。如使有之,亦不足怪。昔漢眀帝為世祖紀,章帝為顯宗紀,殷鑒不逺,足為成例。且君子過如日月之蝕,彰於四海,安得而隱之!如有不彰,亦安得不隱!蓋子為父隐,直在其中,諱國之惡,抑有禮也」。 以浩為友。殷浩別𫝊曰:㑹稽王少著名譽,以浩為友。 増郝處俊轉滕王友。孔帖云:郝處俊再轉滕王友恥為王府屬,棄官去。
28
増制唐白居易授賀蘭忠肅郯王,友制曰:「具官賀蘭,忠肅緒業,勲華藝能,通敏頃陪賓友,已光侍楚之名,更復班資,載允從梁之望」。
29
諸王文學一
30
増並善辭藻。 不取貴游上見王侯官屬二學。《山堂肆考》云:齊衡陽王好 ,善屬文。武帝謂王儉曰:「衡陽王雖有文學,當使華實相稱。今選師傅,不得止取貴游子弟而已」。乃以太子舍人蕭敷為文學。 裴矩有智數。 褚亮預袐謀,新唐書云:裴矩有文藻智數,補齊髙平王文學。亮又云:褚亮,秦王授王府文學。王每征伐, 在軍中,常預秘謀,有裨輔之益。
31
諸王文學二
32
原責讓文學。《魏志》曰:中山恭王袞,每讀書文學,左右常恐以精力為病,數諫不止。文學、防輔相與言曰:「受詔察王舉錯有過當奏,及有善,亦宜以聞」。遂共表稱陳袞聞,大驚,責讓文學曰:「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而諸君乃以上聞,適増其負累也」。 臨淄文學《晉書》鄭袤𫝊云:「魏武帝初封諸子為侯,精選賓友,袤與徐幹俱為臨淄文學」。 吳王文學《晉書》云:褚裒季野。譙國桓彝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裏陽秋」。謝安亦雅重之。恒云:「裒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初辟西陽王掾、吳王文學」。 齊王文學。晉諸公贊曰:扶風王駿年八嵗,聰眀善詩賦,中表竒之,魏烈祖即以為齊王芳之文學。 表置文學。齊永眀元年,竟陵王子良表置文學官。 増李湛六嵗授。新唐書:李湛、沈厚有度六嵗授周王文學。 立道佩銀符。《元史》云:張立道皇子和克齊,封雲南王,詔以立道為王府文學。立道勸王務農以厚民,即署立道大理等處勸農官,兼領屯田事,佩銀符。
33
増詩元編脩廼賢,送劉碧溪之遼陽國王府文學詩》曰:松亭嶺上雪霏霏,五月行人尚裌衣,日暮草根黃䑕出,雨晴沙際白翎飛。名王禮幣來青海,弟子絃歌近絳帷,太乙終憐劉向苦,髙車駟馬遲君歸」。
34
諸王國郎中令一。
35
原秩千石。 乘六𫝊《續漢書》曰:「皇子封王,其郡為國。每國置郎中令一人,秩千石」。按郎中,宿衛官也。《中漢書》曰:周勃等共誅諸吕,迎代王郎 令張武等乘六𫝊詣長安。 隗禧,儒者顧榮秀望。《魏略》云:隗禧少好學,為譙王郎中令。王宿,聞其儒者常虛心從學,禧亦敬恭以授王,由是大得賜遺機。《晉中興書》曰:「顧榮時在洛者,唯陸機、陸雲及榮三人。 雲雖有才藻,不及榮也。上以榮南土秀望,補吳王郎中令。
36
諸王國郎中令二。
37
原令善媿人!」《漢書》曰:龔遂,字少卿,山陽人也,以眀經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賀賀,動作多不正,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內諫諍於王,外責傅相,引經義,陳禍福,至於涕泣,謇謇忘已,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媿人」。 吾得其人」。沈約《宋書》曰:宋國初建,當置郎中令,髙祖難其人,謂傅亮曰:「今用郎中令,不可減袁曜卿也」。既而曰:「吾得其人矣!」乃以王惠居之。
38
原詩晉潘尼贈吳王郎中令陸士衡詩曰:東南之美,曩惟延州,顯允陸生於今鮮一作尠儔,振鱗南海,濯翼洪流,婆娑翰林,容與墳丘,玉以瑜潤,隨以光融,乃漸上京,羽儀儲宮,玩爾清藻,味爾芳風,泳之彌廣,挹之彌沖。崑山何有,有瑶有珉,及爾同僚,具惟近臣,予渉素秋,子登青春,愧無老成,厠彼日新,祁祁大邦,惟桑與梓,穆穆伊人,南國之紀」。帝曰:「爾諧惟王卿士,俯僂從命,奚恤奚喜」。増表晉陸機詣吳王表曰:臣本吳人,靖居海隅,朝廷欲抽引逺人,綏慰遐外,故太傅取辟殿下,東到淮南,發詔以臣為郎中令。
39
諸王國中尉一
40
原主盜賤。 戒子孫《後漢書百官志》注曰:「中尉職如郡都尉,主盜賊。 」。《漢書》曰:「王吉為昌邑中尉,以數諫王,得減死,髠戒子孫毋為王國吏。及子駿遷趙,內史,棄官」。。 王甚憚焉。 太子不恱,邵氏家𫝊曰:邵𢎞為中尉,其為人方嚴,不厲而威,王甚憚焉。 《魏志曰:魏國既建,楊俊遷中尉。太祖征漢中,魏諷反於鄴,俊自劾詣行在所。俊以身方罪,免牋辭太子,太子不恱,曰:「楊中尉便去何太髙逺也!」増當時稍遷。 漢、髙初置《漢書》曰:鄭當時字荘陳人也,稍遷為魯中尉。 《漢書》曰:「髙帝初,置中尉,掌武職」。 分判國司。 總統府事《事文𩔖聚》云:「唐置二人,正九品下,掌分判國司事。宋無其官禁」。又云:元置府尉,從五品,掌警嚴侍從、檢校門 總統府中事」。 原王子陽賢良 韋𤣥成禮讓,《漢書》曰:王吉字子陽,少好學,眀經,舉賢良,為昌邑王中尉。王好游獵,驅馳國中,動作無節,吉數諫政。又韋𤣥成𫝊云:初,宣帝寵姬張健伃男淮陽憲王好, 事通法律,上竒其才,有意欲以為嗣,然因太子起於細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久之,上欲感風憲、王輔以禮讓之臣,乃召拜元成為淮陽中尉。 宋昌曰代王仁賢。 常麗曰:「王身恭儉,又曰:髙后崩,諸呂謀為亂,丞相陳平等共誅之,謀立代王中尉。宋昌曰:大王又長賢聖仁孝聞於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端。漢常麗為河間獻王。中尉王薨,常麗以聞,曰:王身 ,行治溫仁恭儉」。諸王國中尉二」。
41
原如郡都尉《漢書百官公卿表》云:「成帝綏和元年,以中尉如郡都尉」。。 比二千石《續漢書百官志》云:「皇子封王,其郡為國,置中尉一人,比二千石」。 以禦非常《後漢百官表》云:武帝太初元年,改中尉,更名執金吾,以禦非常。 司執姦邪」。韋昭《辨釋名》曰:執金吾大中尉,掌徼宮外司,執姦邪。 公孫初見賜金。《漢書》曰:梁孝王招延四方豪傑,齊人公孫詭多竒計。初見日,王賜千金,官至中尉,號曰「公孫将軍」。 邵𢎞不愧屋漏,《邵氏家傳》云:邵𢎞字徳裕,為琅邪王中尉王甞候君,晝息,身随使者,潛至君舍,令使者進曰:王有命!君徐理髪冠履,俯伏盡禮,然後讀之。王與使者羣立贍聽,為之歎息曰:古人稱不媿於屋漏,其惟邵中尉乎!」王忻晏言語,晝夜無休,君乃上書諫王。王讀三四瞿然失色,謂左右曰:思邵中尉之言,使人於今毛豎。 徐偃治民廉節,《史記》曰:魯申公弟子為博士者十餘人。孔安國至臨淮,太守徐偃為膠西中尉,其治官民,皆有廉節。 元成講論同異《漢書》曰:韋元成為淮陽中尉,與太守蕭望之及《五經》諸儒講論同異於石渠閣。
42
諸王國常侍一。
43
原州舉秀才。 狀出郡倅,《晉書》曰:甘卓,字季思,郡命主簿、功曹,察孝廉,州舉秀才,為吳王常侍,為陸雲嘲。褚季野云:前為臨川丞後, 常侍狀出郡倅,故嘲焉。
44
諸王國常侍二
45
原龔舍聘為常侍,漢書:龔舍𫝊云:楚王入朝,聞舍髙名聘為常侍,不得已随王歸國。虞預轉為常侍。晉中興書㑹稽虞録云:預有學有才,轉琅邪王常侍。 贊相威儀,獻納臧否。《晉起居注》云:「成帝延寧三年,大國置左右常侍,贊相盛儀,獻納臧否」。
46
諸王國侍郎一。
47
原王鑒文筆。 孫秀校才,《晉書》曰:王鑒少以文筆著稱,初為元帝琅邪王侍中, 孫盛《晉陽秋》云,孫秀為趙王倫侍郎,劉𢎞為琅邪內史,廉秀於倫,遂為所信。𢎞謂人曰:「孫秀校才,其志難滿」。諸王國侍郎二。
48
原通𫝊敎令,《晉百官表注》云:侍郎,朝服武冠,贊成威儀,通𫝊敎令,大國置四人,小國置二人。趙定鼓瑟。桓譚《新論》曰:宣帝元康、神爵之間,丞相奏能鼓雅瑟者,渤海、趙定、梁國、龍徳召見温室,拜為侍郎。 與諸子遊。《魏略》云:司馬宣王為侍郎,應令,與諸子遊。
49
諸王國典一
50
増鄧王稱:「相如。 府中號學直」。合璧事𩔖云:唐盧照鄰調鄧王府典籤,王曰:「此吾之相如。韋玉海云:裴曜卿為相,王府典籤,與掾丘恱文學 ,利器更直,備顧問府中,號曰學直」。諸王國典二。
51
原改為治書《職官録》云:漢制典書本曰尚書,改為治書國諱,又改為典書 掌國敎令。《晉起居注》云:晉武置典書令,掌國敎令。 典衛王宫。又云:晉武置學官令,主貢舉秀異,典衛王宮」。 詔選典令乂云:「太康二年,齊王攸國相上,長史闕,典書令,請求差選。攸下令曰:官人敘才,皆朝廷之事,非國所宜裁也。其令自工請之」。 増眀經髙第。《新唐書》云:唐休璟舉眀經髙第,為吳王府典籤。
52
諸王長史一
53
原傾䣛酬接。 治身清肅。晉書曰:劉輿為魏郡太守,東海王越将召之,或曰:輿猶膩也,近則汙人,及至,越疑而御之輿,宻視天下兵簿、倉庫、牛馬、器械、水陸之形,皆黙識之。是時軍國多事,每㑹議,輿既見越,應機辨畫,越傾䣛酬接,即以為左長史。治齊書曰:陸慧曉為晉熙王冠軍長史,慧曉歴輔王政, 身清肅,僚佐以下造請起送之,或謂慧曉曰:長史貴重,不宜妄自謙屈。荅曰:「我性惡人無禮,不容不以禮處人」。増隨事匡正。 悉為箴銘。《獻徵録》云:董琰為趙王府長史,恭謹小心,隨事匡正,不為茍容忘。又云:劉淳為周藩右長史,數有論諫,雖游衍燕閒,弗 規諷,如中和亭、熙春堂、蘭雪、軒虛、白齋,悉為筬銘,欲王知所警惕。 趙董極選 梁越交賢又云:趙季通為趙府左長史,董荘簡為右長史,兩人同心輔導,當時親王輔導之良,蓋趙董為極選云。 又云:宋子環為梁府右長史,小心恭恪,王敬禮之,改越府右長史。凡持已處事,如在梁府一府賢之。 兼六府事。 進《四門箴》又云劉璟谷王年十三,將封宣府,上謂侍臣曰:「谷王年少,羽翼無人,奈何?」諸大臣奏曰:「輔幼藩,非忠勇敢直不能。閣門使劉璟其人也」。上頷之,即日授谷王長史,敕提調肅、遼、慶、寧、燕、趙六王府事。 又云:蕭用道為靖江王府右長史,從王之國。桂林作《端禮》、《體仁》、《遵義》、《廣智四門箴以進。 梁溥介直 周積温和又云:梁溥為秦府右長史,臨事介直,自王以下,咸敬信 。又云:周積為徳府長史,矢心輔導,每進講,色温氣和,啓沃良多。 獻詩寓規 進賦寓諷又云:張景眀為典府左長史,袁宗皐為右長史,景眀獻為善最樂詩,以寓規諷正。又云:吳稷為荆府左長史,改徽府,兩輔親藩,引誼歸。 進賢王箴、芸窗賦以寓諷。 原越府稱三才」。 竟陵謂二佐:晉書曰:劉輿為東海王越左長史,越既總録,以輿為上佐,賓客滿筵,文案盈几,逺近書記,日有數千,終日不倦,或以夜繼之,人人歡暢,莫不恱附,命議如流,酬對欵備,時人服其能,比之陳遵。時稱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劉輿長才,裴邈清才 。齊書曰:陸慧曉遷右長史,時陳郡謝朏為左長史,府公竟陵王子良謂王融曰:「我府二上佐,求之前世,誰可為比?」融曰:「兩賢同時,便是未有前例」。 増轉太子詹事。 兼夏官尚書。《山堂肆考》云:唐太宗轉李勣詹事,謂曰:「我皃新登儲貳卿,故長史故有此除。雖屈階資,可勿怪也」。 《新唐書》云:姚崇兼相王府長史,以母老納政,歸侍。月餘,復兼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 伯賢白雲稾 殿卿《梁園集》《列朝詩集》云:「朱右伯賢,洪武七年授經,晉王,擢晉王府長史,有白雲稾》行於世。 許邦才,字殿卿。嘉靖癸卯,解元徳周二府長史周王崇易序》,其詩曰《梁園集》。 著翦燈新話,著漢史筆記。又云:瞿佑洪武中為周府右長史,風情麗逸,著《翦燈新話》及樂府歌辭,為時𫝊誦。又云:胡粹中永樂中楚府右長史,在王門凡二十年,忠心輔導,著《漢史筆記》行於世。 構第名安老堂。 懸牌曰攄忠槐。《獻徵録》云:陳南賓,洪武二十二年擢蜀府長史。時蜀獻王好學,禮士,最號賢王,南賓猶随事規諫,王甚敬禮之,造安車以賜,復為構第,名安老堂。 又云:劉淳為周王右長史,端禮門夾路,槐盛夏如,蓋偶枯數幹。淳歴陳咎徵,進戒於王,王納其言脩省,枯幹復榮。王乃書一牌,懸於樹,曰「攄忠槐」。
54
諸王長史二
55
原決策帷幄,《後魏書》曰:張兖,上谷沮陽人,好學有文才。太祖為代王,遷為左長史,決策帷幄,太祖器之,禮遇優厚。 侍宴升堂《吳志》云:張昭為長史,侍宴升堂」。 人之表範,崔鴻《後趙録》曰:張躍字世淵,清河東武城人,學敏才達,雅善清談。石勒偉其議辨,拜世子衛軍長史,敕世子曰:「張長,史人之表,範汝其師之」。 覘其醉醒,《南史》曰:孔顗,字思逺,除安陸王子綏後軍長史,性使酒,毎醉,輒彌日不醒,雖醉日居多,而曉眀政事,酉時判決,未甞有壅,衆咸曰:「孔公一月二十九日醉,勝他人」。二十九日醒,孝武毎欲引見,遣人覘其醉醒。 王府資重,張綰,字孝卿,自中軍宣城王長史徙御史中丞,武帝使宣㫖曰:「為國之急,惟在執憲,䋲直用人,本不限升降。晉、宋代,周閔、蔡廓並以侍中為之,卿勿疑是左遷」。時宣城王府資重,故有此㫖。 増人倫儀表:《山堂肆考云:孔休源為梁晉安王長史,帝謂今以十嵗兒委卿,善匡翼之,乃敕王曰:「孔休源人倫儀表,汝當毎事師之」。 王畏其直。《新唐書》云:權萬紀為韓州刺史,徙吳王長史,王畏其直,善遇之。 葛誠實告《獻徵録》云:葛誠為燕府長史,使入奏事,覘朝廷所為,建文宻問燕府事,誠具以實告。建文乃遣誠還燕,使為內應。靖難師起,殺誠。 龍鐔不屈,又云:龍鐔為晉府長史。靖難師起,徵兵於晉,鐔以大義,不可靖難。後詔械鐔至,不屈,死之。 一言活數萬。列朝詩集》云:管訥,華亭人,洪武九年,徵拜楚王府紀善,升左長史。初,從楚昭王破銅鼓之蠻,諸将欲殄其餘黨,固争之,得免。昭王曰:「管長史一言活數萬人」。
56
増詩宋蘇軾《和贈羊長史》詩曰:「我非皇甫謐,門人如摰虞,不特兩鴟酒,肻借一車書,欲令海外士,觀經似鴻都,結髮事文史,俯仰六十餘,老馬不耐放,長鳴思服輿,故我根塵在,未免病藥俱,念君千里足,歴塊猶踟躕,好學真伯業,比肩可相如,此書久已熟,救我今荒蕪,欲慙桑榆迫,豈厭詩酒娛奏賦病未能,草𤣥老更疎,猶當距楊墨,稍欲懲荆舒。 元郭鈺《和寄龍長史詩》曰:扇外風塵素不干,湖光遥送酒船寛錦牋𫝊草春詞好,銀燭燒花夜枕安,四海交逰空老大,百年世事半悲歡,子真谷口深相憶,黄獨無苖深雪寒」。 虞集訪杜𢎞道長史不值詩》曰:「雨浥輕塵道路,乾朝囬随處借花看,牆東千樹垂楊栁,飛絮時來近馬鞍」。 眀秦府長史茅大方端禮樓進講奉教賦詩,次繆紀,善韻詩曰:「百二河山重鎮雄,金城環繞宛如龍。南樓勢揷金冥表,東井光連紫極中。書演九疇宣帝範,詩歌二雅正王風。儒臣進講思陳戒,敢學揚雄賦漢宫。 何景眀荅雷長史詩曰:十載寒氊鄭畫師,風流文采更堪思,朱門鼓瑟官仍達,青殿揮毫出毎遲,百里風煙還薄暮,孤城雨雪已多時,極知嵗晚傷心切,起傍官梅自詠詩」。 又《送雷長史》詩曰:「彤管先朝随帝子,白頭今日奉王孫,漢庭亦羡相如美,楚客重看賈傅尊,花下圖書開玉殿,日髙琴瑟在朱門,十年亭閣淮西宴,腸斷梁王雪夜尊。 李夢陽《送王長史入覲詩》曰:「帝里花應待王筵醴暫違,舟從春水上,人是錦衣歸。日月瞻新衮,風雲壯舊畿。辭朝君即返,莫賦北山薇。李攀龍苦熱,憶許長史詩曰:河朔風流避暑年,平臺此日更翩翩。客惟枚叔元稱叟,主是梁王雅好賢。兔苑近含嵩少雪,雁池遥動廣陵天。故人苦熱心同渇,安得金漿共爾傳。 又許殿卿擢左長史詩曰:「萬里襜帷遇主恩,長裾一再歴寒温,諸侯賓客梁園盛,帝子官僚相國尊,誰為從旁驂駟馬,自應虛左過夷門況。兼詞賦凌雲氣,漢署風流那可論」。 《沈眀臣送周象賢赴襄國長史詩》曰:「送君芳草路,落日且徘徊,倚相元官楚襄王,故愛才地當巫峽,盡天入漢江廽莫學長沙,傅湘纍弔不囬,張九一送伯宗,髙為景府長史。詩曰:「方城紫氣鬱嵯峨,帶礪今看帝子過,礪指恒山為泰岳,帶環溳水作黃河,朝廷禮數元王異賓客文章宋玉多,在昔曳裾應不賤,休從華髮怨蹉跎」。
57
増制唐蘇頲授崔子源岐王府長史,制曰:「具官崔子源,地緒清茂,風襟亮拔,有如繩之直,懐匪石之心,學不為人,文能飾吏,憲曹白簡,秋隼曽飛,禮闈青縑,晨鳬就列,睠於藩邸,親則舅甥,俾踐端寮,宜膺錫命。 元稹授薛昌族等王府長史,制曰:「敕建邦之王府,置長史司馬,以紀掾屬之秩,序而稽其職業也。前寧州刺史薛昌族、前泌州刺史烏重儒等,皆勲伐之,子孫並良能之牧守,朕河山在念,肻忘奨勞,藩邸求才,實思髙選,昔阮孚以嘯詠自樂,龎秀有忠烈可嘉,更任王宮,咸稱國器,今之榮授,其在兹乎?佇移汝理郡之方,以助予維城之固。増碑唐張說《邠王府長史隂府君碑》曰:公諱某字某,武威姑臧人也,承禮樂之峻胄,稟清眀之異姿,天生粹靈,氣含真素,尚東郭以自逸,與南容之不廢,拜命宜城王府記室參軍,入為慶王友,轉太子中允,又拜國子司業、邠王府長史。或舉徳以進,或尚閑而退,不失其正,達識推髙。
58
王府諮議一。
59
増曳裾。 束帶元稹授王自勵原王府諮議,制擢授曳裾之寮。 白居易重授李晟通事舍人、王府諮議,制可,使束帶曳裾為吾謁者。 蕭用道改官。 董文用參議。《獻徵録》云:蕭用道為靖江府直史,王敬重之,時詔百司復舊制,罷直史司,為諮議所,改為諮議。無幾,陞諮議所為長史司,遂陞右長史。《王元史》云:董文用以兵部郎中參議都元帥府事,時諸 哲伯特穆爾鎮西方,其下縱横,需索文用坐幕府,輒面折以法,其徒譖文用於王,王遣其傅訊文用,文用因歴指不法者數十事,其傅白王,王召文用謝之曰:「郎中持此以事朝廷,宜勿怠」。自是省府事頗立。
60
王府諮議二。
61
増官陞王邸。孫逖授郭元融寧王府諮議制。 《官彼王門孫逖授李夷吾榮王府諮議制官彼王門
62
増制唐元稹授郭皎冀王府諮議制曰:「敕郭皎材任爪牙,姻連肺腑,領轅門之右廣,假桂苑之元寮,夙著威名,甞頒勇爵,元戎啓狀,慶澤覃恩,宜輟豹韜之雄,以資雁沼之畫。
63
増碑唐孫逖《滕王府諮議杜公神道碑》曰:公諱義寛,東都濮陽人也。承邁種之遺訓,體清醇之上,姿童而典學,冠而好古。貞觀中,拜饒州刺史,遷蘇州司馬,遷滕王府諮議,其所在也,使者升聞其所去也,邦人頌徳,且有兼官之拜,固實大宗之屏,宜享三夀,以諧百工,天難諶斯,不可黷已。
64
王府東西閣祭酒
65
増任敬臣孝行」。 蘇世長却賂。玉海》云:任敬臣以孝行為越王西閣祭酒,許王文學觀《新唐書》云:蘇世長為天策府軍諮祭酒,引為學士。貞 初使突厥,與頡利爭禮,不屈,拒却賂遺,朝廷壮之。
66
王府司馬一
67
増藩寄 憲寮常衮授李友信蜀王府司馬制,久淹海隅,尋易藩寄, 杜牧授康從固翼王府司馬,制曳裾憲寮,用示恩寵。 超宗怨望。 王晞遨逰,《山堂肆考》云:南宋謝超宗為黃門郎,出為南郡王中軍司馬,人問曰:「承有朝命,定是何府?」超宗荅曰:「不知是司馬為是司驢。既是驢府,正應為司驢」。有司奏以怨望免未乂,云:後魏王晞為常山王,司馬在并州,雖戎馬塡委, 甞以世務為累,良辰羙。景嘯詠遨逰,以談讌為事,士人謂之「方外司馬」。 位加輔國。 兵統南衙,白帖云:龎秀為司馬,位加輔國将軍相。新唐書云:袁恕已知相王府司馬與誅二張,又從 王統南衙兵備非常。蘇慎行羙名。 劉禕之師矩,又云:蘇勗慎行,遷魏王㤗府司馬,博學有美名泰重之。孝孔《帖》云:劉禕之拜相王府司馬,帝謂曰:「卿家忠 ,朕子頼卿師,矩冀蓬在麻,不扶而直也」。王府司馬二。
68
増蘇良嗣諫王。《事文𩔖聚》云:蘇良嗣,髙宗時為周王府司馬。王年少不法,良嗣數諫王以法繩府官不職者,甚見尊憚,帝異之。 潘好禮諫王,《新唐書》云:潘好禮,開元初為邠王府長史。王為滑州刺史,好禮兼府司馬,知州事。王御下不能肅,有詔好禮檢督王家農日。王出獵,好禮遮道諫,王不許,乃臥馬下,呼曰:「今農在田王,何得非!時暴禾稼以捐下人!要先踐殺司馬,然後聽所為!王慙為還」。
69
増詩元貢師泰送淮王府,蒲司馬西還詩曰:重弓滿,引鳴鏑和,飜身躍馬渡黃河,日髙射獵王半醉,軍中司馬功最多,白狼西來獻天子,腰間玉龍鱗甲紫,寳書緘奏動宸京,黃封御酒貺邉庭,弦蒲汭鞠幾千里,芳草萋萋春似水,鳥聲山色不勝情,枚生作賦才難比」。
70
増制唐蘇頲授田幹之溫王府司馬制》曰:「具官田幹之,聿脩厥徳,孝稱於百行,無玷斯言,慎比於三復文儒毎固其業,清白用𫝊其範,拜郎仙署,已題京兆之名,為相寵藩,式贊河間之美。
71
增碑唐李華慶王府司馬徐府君碑》曰:君諱堅,字某東,海郯人也,父大理,卿有功君,直温秉廉,深於徳行,祖考之訓,叢乎厥躬,歴邵王府戸曹,後為岐王府司馬,轉慶王府階,朝議大夫、襲封東莞侯,不登期頤,不至大官,恵文太子之在岐邸,膚敏好學,上最器,念四時鍾渥澤,賓客多詞人,君毎引道書滿盈之誡以扶俊徳,忠也。銘曰:「三命益恭,慶祚猶鍾,矧我大理,金人門宗,扞蔽皇家,枝梧羣兇,百族感慕,大哉勲庸,克生茂徳,山鎮泉塞,卷以道風舒為士,則如何喆人,終始藩國?
72
王府侍讀贊讀同。
73
増元度徳業。 思廉節義,《隋書》曰:楊汪元度,勤學為周冀王侍讀。王甚重之,每曰:「侍讀徳業優深,孤之穆生也僚」。《唐書》曰:姚思廉初為代王侍讀,屬義師入京城,時府 駭散,惟思廉侍不離其側。義師入殿門,思廉謂之曰:「唐公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無禮於王」。衆服其言,於是布列階下,太宗居藩,引為文學。及親征徐元朗,思廉時在洛陽,太宗甞言及隋亡之事,歎曰:「姚思廉不懼兵刃,以眀大節求之,古人亦何以加也!」因賜物百叚遺其書曰:「想卿節義之風,故有斯贈」。 著《訓》十篇。 歴侍四王。《新唐書》云:丁公著為直學士,充皇太子諸王侍讀,因著《太子諸王訓》十篇。 《合璧事𩔖》云:徐𥅆更潞、沛、豫、周諸王侍讀四王之門,從容經席。 才如仲宣。 職兼詹事。《翰苑新書》云:徐摛、髙祖謂周捨曰:「我欲求一文學,俱長兼有行者,令與晉安王緯游處」。捨曰:「臣外弟徐摛,形質短小,若不勝衣,而堪此選」。髙祖曰:「必有仲宣之才,無問其容貌」。乃以摛為侍讀。 《山堂肆考》曰:宋周必大辭免兼太子詹事,奏狀:近嵗以來,必於近臣中擇甞任王府侍讀者,就兼是職」。
74
王府侍讀二
75
増無定員。《玉海》云:侍讀無定員。 改官名記纂《淵海》云:徽宗政和七年,張大亨奏:「竊見講讀之官在天子,謂之侍講、侍讀,而在諸王府者亦有侍講、侍讀官號,比擬稱謂相,紊詔諸王府侍讀改為贊讀,侍講改為直講」。 閉影朱門又云:梁陶弘景為諸王侍讀,雖在朱門閉影𢎞交外務,惟以披閲為事。 承恩兩宫《山堂肆考》云:「唐徐岱充皇太子及舒王侍讀,承兩宮恩顧,時無與比」。王府直講一侍講同
76
師範 賓禮。《翰苑新書》元和冊太子赦文曰:「歸登呂元膺宜侍講承華師範磐石,可充諸王太子侍講」。時又云:大觀二年,定王嘉王府侍講沈錫奏:真宗皇帝 ,以張士遜為王友,命王荅拜,以示賓禮。今講讀輔翼之官,職在訓導,亦王之友傅也,可如王友例,令王荅拜」。 孫奭賜紫。 大猷賜札。彚苑云:至道二年,以孫奭為諸王府侍講,賜紫衣。 。《山堂肆考》云:宋張大猷在王邸讀《資治通鑑》,夀皇嘉納,暇日,賜札和詩。 勸講親賢 因事書冊。翰苑新書李淇水制云:「勸講親賢之地之」。又云:李浩兼恭王府直講,在王府,因事以及時政,書 於冊上或見之,王亦愛重公,他日補外,屢年乃歸,王忻然曰:李直講來矣」。 為潛邸說書。 命皇子從學。《元史》云:陳顥為仁宗潛邸說書,仁宗居懐慶,顥從行,日開陳以古聖賢居艱貞之道, 又云:實黙世祖命皇子真金從黙學,賜以玉帶鉤諭之曰:「此金內府故物,汝老人佩服為宜,且使我子見之如見我也」。
77
王府直講二。
78
増髙選經佐睠彼藩邸,髙選經佐,出除姚元之制 常參官充。翰苑新書》云:「太平興國四年,別置侍講,以常參官充」。 校正《九經》又云孫奭為諸王府直講,校正《九經正義》。 展閱《五經》,《山堂肆考》云:唐蕭徳言展閱《五經》,必盥濯束帶危坐,對之髙宗為晉王時,詔徳言講經授業,及升東宮,仍兼侍讀。 說宗朱熹,又云:彭龜年為嘉王府直講,因講魯荘公不能制,其母曰:「母不能制,當制其侍御之人」。王問:此誰之說,對曰:「朱熹也」。自後毎講,必問熹說何如?
79
王府翊善紀善附
80
増置一人 為兼官」。翰苑新書云:太平興國四年,置翊善一人。 。又云:孝宗初就傅,范元長以待制兼資善堂翊善,自是率以從官為之。其後親王府不復除,第以朝士兼贊讀直講而已。 諫假山。 進渾儀又云:姚坦為益王府翊善,王甞作假山,召僚屬置酒觀之,坦獨俛首不觀,曰:「但見血山,安得假山!」王驚問,對曰:「坦在田舍時,見州縣督稅,捕人鞭笞,血流滿身,此假山皆民租賦所出,非血山而何?」太宗亦為假山,未成,有以坦言告於上者,上曰:「傷民如此,何以山為?」亟命毀之。 《山堂肆考》云:黃裳為嘉王翊善,因王誕日,乃作渾天儀以獻,更為歌詩,以勉王進,學如天而不息也。 充以度支輟為諫官。又云:治平三年,以尚書度支郎中王稷臣直集賢院,充頴王府翊善。 又云:邵亢,英宗諭穎王曰:「以翊善端直樸厚,輟為諫官矣」。王出道帝語,遂以制誥知諫院」。 申翊宗藩。 竭誠親邸,又云:胡文恭行王渙制云:「申翊宗藩,曽恵訓之,不倦」。 又云胡文恭行向士安制云「竭誠親邸」。召對羣玉殿。 侍宴太清樓。《山堂肆考》云:邵亢為頴王府翊善,召對羣玉殿,英宗訪以世務,稱之曰:「學士,真國器室」。又云:「宋治平中,宗室四千餘人,親王置翊善、侍講記, ,餘則宮院都講教授,嵗時有嘉慶事,則侍宴崇政殿或太清樓。 黃裳宗朱熹 趙鼎薦范沖,又云:宋黃裳勉仲,為嘉王府翊善,光宗諭之曰:「嘉王進學,皆卿之功」。裳謝曰:「若欲追宗古,先哲王當尋天下,第一等人乃可」。帝問為誰,裳以朱熹對。瑗又云:趙鼎請以行宮新作書院為資善堂,命建國公 恵讀,且薦徽猷閣待制范沖兼太子翊善」。
81
増制眀,李夢陽戲贈周紀善詩曰:「廣文先生何為者?十欲出門九借馬,只今徒歩襄水濱,衰鬢漠漠常風塵,鳳凰在笯雞啄食苜蓿闌干半青黒,君不見楚筵,醴罷暮歸來,甑塵,妻子無顔色」。 王翰送成紀善省親闗中詩曰:「端門賜告得馳歸,雪霽河溝浄不泥,寒度雁聲天逺近,早行林影月髙低,河源出塞金繩直,嶽色連雲翠蓋齊,戲綵髙堂稱夀畢,歸期先報薊門西」。
82
王府記室參軍一諸參軍附
83
増掌書檄。 委文翰。《新唐書》云:唐皎,武徳初為秦王府記室,從王征討,掌書檄 。又云:韋承慶補雍王參軍,府中文翰悉委之。 斥巧言。 對行優,合璧事𩔖云:竇偁為晉府記室,賈琰為判官,毎諸王宗室宴集,琰必怡聲下氣,褒贊㨗給,偁叱之曰:「賈氏子何巧言!令色之甚,獨不愧於心耶?」各又云:「畢士安兼冀王府記室參軍」。端拱中,詔王府官 上所為文,帝問近臣曰:「文吾既知之,其行孰優?」皆以士安對。帝喜曰:「是也」。以本官知制誥。 人物志 王佐才《新唐書云:李守素署天䇿府倉曹參軍。通氏姓學,世號肉譜」。虞世南曰:昔任彥昇通經,時稱五經笥。今以倉曹為人物志,可乎? 孔帖云:杜如晦,秦王引為府兵曹參軍。時府屬多外遷,王患之。房喬曰:「如晦,王佐才也」。大王欲經營四方舍,如晦無共功者。王驚曰:「非公言,我幾失之」。 專掌文疏。 式瞻儀刑。《事文𩔖聚》云:東海王越以孫恵為記室參軍,專掌文疏,毎造書檄,或驛馬催之,應命立成。 《晉中興書》曰:「王承少而沖澹,太尉王衍雅重之。東海王越以為記室參軍,敕子玭曰:「閑習儀度,不如式瞻。儀刑諷味遺言,不如親承音㫖」。王參軍人倫之表,汝其師之。 出入十年, 經營四方,孔帖云:房喬,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謁轅門,署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公為秦王,授府記室。征伐未,甞不從,衆争取珍,怪喬,獨收人物致幕府。王甞曰:「漢光武得鄧禹門下,益親。今我見喬,猶禹也。居府出入十年,軍符府檄駐馬即辦 ,下見前杜如晦、王佐才事。 以史館為。 自奉常司《翰苑新書》云:大中祥符五年,以直史館晏殊為昇王府記室參軍。又云:曲阜行辛雍制云:維朕叔父,為時賢王,宜得良士,使從而游。以爾樸茂靜重,有規矩,輟自奉常,往司管記」。謹恪有守。 自處澹如,又云:太宗以王龜從等為陳王、韓王、冀王府記室參軍,諭龜從等曰:諸子生深宮,未知世務,必資良士贊導為善使,日聞忠孝之道。卿等謹恪有守,故兹謹選,各宜勉之在」。又云:鄭雍,元豐中為皇弟嘉王府記室參軍。 王府幾十年不遷,而自處澹如土,論歸重。 論天下事 作《富貴箴》合璧事𩔖云:神宗初就外傅,以韓維為王府記室,神宗、甞與維論天下事,語及功名,維曰:「聖人功名,因事始見,不可有功名心」。神宗拱手稱善。 又云:孫覺遷昌王府記室參軍,王禮之問終身之戒,覺為陳諸侯之孝,作《富貴箴》。 賦詩賜銀鍾。 上書賜黃金。又云:杜淹秦王引為天䇿府兵曹參軍、文學館學士,甞侍宴,賦詩尤工,賜銀鍾 又云薛收授天策府記室參軍,甞上書諫王畋獵,王荅曰:「覽卿所陳,知成我者卿也。眀珠兼乘,未若一言,今賜黃金四十鋌」。 豈可游外府! 屈以重吾府。《彙苑》云:王勵仕梁,為河東王功曹,王出鎮,勵将隨之藩。張瓚《時典選曰:「王生才地,豈可游外府乎!」奏為太子洗馬。軍孔帖云:韋思謙沛王府長史,皇甫公義引為倉曹,參 。 謂曰:「公非池中物,屈公為數旬客,以重吾府」。 蘇瓌擢參軍。 世南轉記室玉海》云:蘇瓌擢豫王府録事參軍,徳《新唐書》云:虞世南,陳文帝召為建安王法曹參軍,至 ,初除西陽王友。秦王滅建徳,引為府參軍,轉記室。 陳拜起進趨之節 有直諒多聞之益,翰苑新書云:神宗封淮陽王,頴王韓維皆為記室參軍,王毎事咨訪,維悉心以對,至拜起,進退趨揖之容,皆陳其節寮。又云:初寮除李彌大制云:「朕以賢王將就外傅,推兹 ,屬歴選在廷,庶幾朝夕正士之親,先有直諒,多聞之益,擢參王府,蓋莫汝宜。
84
王府記室參軍二
85
増衡陽王記室沈約《宋書》曰:孔顗署衡陽王義季記室,奉牋固辭曰:「記室之局,實惟華要,自非文行秀敏,莫敢居之。顗學不崇實,性又疎惰,何可以屬知秘記,秉筆文闈!假吹之尤,方斯匪濫」。 邵陵王記室《太平御覽》、《三國典略》曰:顔晃字克眀,琅邪臨沂人也。少孤貧,有詞采。解褐梁邵陵王綸兼記室參軍。時東宮學士庾信常使於府,王使晃接對。信輕其尚少,曰:「此府兼記室幾人?」晃荅曰:「猶少於宮中學士」。博陵王記室《隋書》曰:魏澹專精好學,善屬文。齊博陵王濟聞其名,引為記室。 以楊礪為諭徳。山堂肆考云:宋楊礪,字汝礪,真宗為襄王時,以礪為記室,王甚重之,及建東宫,以為太子右諭徳。真宗即位,召為翰林學士。 擢陳薦為諭徳。陳薦彥升,神宗為頴王時,薦為王府記室參軍,及升儲,擢為諭徳。 講說帳中,常見許重。《元史》云:董文用世祖在潛藩,命文用主文書,講說帳中,常見許重。 軍旅文檄,悉出其手。又云:張礎亷希憲,薦於世祖潛邸,從伐宋。凡徵發軍旅文檄,悉出其手。
86
王府大小學敎授
87
増南宫。 北宅《翰苑新書》云:太宗至道元年,以員外郎孫蠙充皇姪皇孫敎授。時中書言「今皇姪皇孫是環衛之職,以敎授為名」。從之。真宗咸平元年,以朱昻兼南宅敎授,張蔚兼北宅敎授。嘉祐以來,置諸宮敎授,立講書、課試規罰之法。《南朝野雜記》云:咸平初,命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敎授。 宮者,太祖、太宗諸王之子孫處之,所謂睦親宅也。北宮者,魏悼王子孫處之,所謂廣親宅也。 三省各選。 《六箴分賜《山堂肆考》云:宋元祐中,詔諸宮學敎授員闕,選所舉學官及可為師表,可備講讀者補之,不足,則三省各選京朝官有出身年四十以上者充之。《藩翰苑新書》云:吳充兼吳王宮敎授,以嚴見憚,英宗在 邸,心重之,為宗室六箴以獻:一曰視、二曰聴、三曰好、四曰學、五曰進徳、六曰崇儉。仁宗命分寫徧賜皇族英宗書之座右屏。以經義啓廸。  陳聖賢出處,又云:劉章紹興中兼普安、恩平兩王府敎授,事王邸,閱數嵗以經義史學啓廸掖導,受知孝宗自此始。 又云:周孟陽嘉祐中為澤王潤王宮敎授,英宗辭命,皆孟陽為之贊導,勤至,陳聖賢出處之方,古今禍福之變以為箴規。英宗起拜曰:「往時敎授,止於文章筆研爾。今長者幸敎之乃至此」。 選履行端慤。 舉士行樸厚。又云:仁宗甞曰:「諸宮院教授非止講習,經㫖,亦須選履行端慤者」。於是以張維翰充 。又云:治平四年,詔諸宮院敎授,須舉士行樸厚,確有經術,衆所共推者。 真天子門生。 與講官賓主。《彙苑》云:紹興二十五年,以趙逵兼普安恩平王府敎授,逵時為禮部郎,及引對,上曰:「卿乃朕自擢秦檜日薦士,曽無一言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權貴,真天子門生也」。主又云:吳申為睦親宅都講。初,宗室坐序,爵仍自為賓, 講官,位主席之東隅,申不肻坐。且曰:「宗室當以親族尊卑為序,與講官分賓主」。再移書大宗,正宗正不能●,因內朝出二書,英宗是之。宗室正講席,自申始。
88
王府●
89
増三命。 百石《太平御覽》云:「《漢書》府掾比古之元士,皆三命也」。 」又云:「《漢舊注》曰:或曰漢初掾、史辟,皆上言,故有秩,皆比命士。其所不言,則為百石屬,其後皆自辟,故通為百石云」。 數諫東平有稱京師,《東觀漢記》曰:吳良東平王蒼辟為西曹掾,數諫。正蒼多善策,蒼上表薦良眀,帝拜為議郎,曰晉中興。書曰:荀闓字道眀,有稱京師為之語。 洛中英。荀道眀,大司馬,齊王,辟以為「掾」。王府官屬雜附。
90
《増山堂《肆考》曰:「漢王駿,吉子也,遷趙王內史,不願為王府屬,即棄官去」。 《新唐書》曰:于志寧識褚亮於囚中,遷天策府中郎、文學館學士,引亮與同列。 《玉海》曰:「沛王召王勃為府修撰,論次《平臺秘略》。 《山堂肆考》曰:唐韋湊入為相王府屬,時姚崇兼府長史,曰:「韋子識逺文優,吾恨晚得之」。 《元史》曰:陳佑博通經史,時諸王得自辟官,屬穆王府,署佑為府尚書,賜其父母銀十鋌、錦衣一襲。王分土陜、洛,表為河南府總管。 《列朝詩集》曰:「桂衡洪武中授谷府奉祠,刻意於詩,日課不輟。 又曰:寧獻王𢎞奨風流海寧,胡奎以儒雅名,請為世子師傅者七年,告老而歸,為輯其詩文序而𫝊之。
91
御定淵鑑●函卷一百
URN: ctp:ws37406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