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百九

《卷二百九》[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九刑考》十五
3
贖刑
4
等謹按虞書》,「金」作「贖刑」,孔安國傳𫝊誤而入「刑」,出金以贖其罪。孔頴達疏,謂意善功惡,則令出金贖罪,蓋於矜疑之外,别察其意之善否,定罰贖以通法律之權爾。
5
本朝初制,鞭斬以下罰贖,並行定鼎而後更詳收贖、折贖、納贖之令,而王公百官罪議罰銀者,改為罰俸。於是議贖之制,别於議罰矣。
6
聖祖
7
世宗矜恤罪囚,贖款頻開,我皇上御極之元年即。
8
詔行贖罪之舊例,誠以罪疑惟輕,罰懲非死,皆足廣聖慈而閎徳網也。至若衡量罪情,酌劑時事,申不准援贖之條,停斬絞捐贖之例,則又仰見。
9
國家法外施仁不為倖免者,濫及之。至意云。天命六年,定有功之人,犯罪當死者贖,當罰者免。天聰二年,定殺降罰例奉。
10
諭敖漢、柰曼、諸貝勒曰:「聞各處來降者,爾等毎殺之,嗣後若明知而殺者,罰民十戶爾。諸國可周圍,遍置哨卒,違者罰牛五。如哨卒不聴遣者,罰牛一」。
11
三年三月,定出師違令罰例。凡征察哈爾管旗,諸貝勒年七十以下、十三以上俱從征,違者罰馬百、駝十,遲三日至者罰。馬十。軍出入敵境,有不至者,罰馬百、駝十。凡征明國,毎旗大貝勒各一員,台吉各二員。以精兵百人從,違者罰馬千、駝百。遲三日至者,罰馬。十軍出入敵境,有不至者,罰馬千、駝百,所至輒行。擄掠者,罰馬百、駝十。
12
定私娶䝉古部落女罰例。時貝勒阿濟格私娶蒙古喀喇沁部落女,議罰銀千兩。
13
上命免其三分之二。
14
定越界駐牧罰例。時柰曼、扎嚕特部落、貝勒等越界駐牧定議,各罰馬百、駝十。
15
上命各罰馬一。
16
五年,定縱畜入田罰例,凡豕入人田者,令送還本主,毎次計豕,罰銀五錢,過三次,許赴告該牛彔額真,即以其豕給之。羊入人田者,計毎隻罰銀三錢、駝牛馬驢騾入人田者,計毎頭匹罰銀一兩,仍償其禾。
17
定諸貝勒犯罪罰例,凡諸貝勒擅殺人命者,罰銀千兩。姦屬下婦女者,罰銀六百兩。屬下有効力戰士,隠匿不報,以私人冒功濫薦者,罰銀三百兩。定諸貝勒罰例奉。
18
諭:國家立法,不遺貴戚,斟酌罰鍰,以示懲儆。凡諸貝勒審事枉㫁人死罪者,罰銀六百兩。枉斷人杖贖等罪,及私遣人與外國交易,或怠忽職業,或擅取民間財物馬匹,或將本旗人女子不行報部,短價收納,在家者均罰銀二百兩。
19
七年,定獵罰例。凡行獵處,有擅入圍中者,貝勒罰良馬一甲,喇額真罰銀十五兩,旗長罰銀十兩,閒散人罰銀九兩。離伍退後者與入圍同。
20
八年,定䝉古諸貝勒罰例時。
21
上召集外藩各䝉古貝勒,諭之曰:「向因法制未備陋習不除。今與諸貝勒約,凡貝勒奪有夫之婦配他人者,罰馬五十、駝五。其納婦之人,罰七九之數,給與原夫姦有夫之婦拐投別貝勒如貝勒,不執送者,罰馬五十、駝五。崇徳七年,定圍獵誤射罰例,凡諸王、貝勒、貝子、公等誤射,王者罰銀三千兩,與被射之王誤射貝勒,罰銀二千兩,與被射、貝勒誤射,貝子公等罰銀千兩,與被射。貝子、公如王、貝勒、貝子,公等誤射以下之人,視受傷輕重給銀。若致死者,除償身價外,仍罰銀二百兩,給被射之家。傷未致死者,除照常給銀外,罰銀百兩給被傷之人。無傷痕者,罰銀五十兩,給被射之人。
22
八年,定失誤朝會罰例。凡常朝之期,有一次不到者。和碩親王罰大牛一,多羅郡王罰中牛一,多羅貝勒,罰中次牛一,固山貝子罰小牛一,公等罰大羊一。
23
順治元年,定罰贖無完免追之例,時沿舊例有追比、罰贖、致牋、人命,或罰贖不完、扳引代納者,至是一切禁止並奉。
24
詔贖鍰之設,原開罪人自新之路,嗣後有力不能完者,速與免追歸結」。
25
二年,定審擬狥庇罰例。按班章京譚泰訐告按班章京索尼罪狀,公塔瞻、鰲拜俱徇庇。索尼前後口供不符,塔瞻應削公爵,降為按班章京,罰銀一百兩。鼇拜革職,罰銀二百兩。
26
三年,定五刑贖罪例。先是,國初罰贖之令,行於軍旅、朝會、田獵、遊牧及王公大臣各貝勒而已,餘則未經定制也,至是始。
27
頒行五刑贖罪之圖,凡贖刑輕者為收贖,若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廢疾、犯軍流以下罪者,若樂戸、象奴。
28
及習業已成之天文生罪止杖笞者,若過失殺傷人,自笞罪至絞罪者,並准收贖,次輕者為折贖。若命婦正妻例難的決者杖罪,餘罪並准贖,免重者為納贖。分有力稍有力二等。若軍民有力,若舉監生員、冠帶人、犯非姦盜詐偽者,流徒以下並聴納贖。凡笞、杖、徒、流、雜犯死罪在京,俱令其做工及運米炭磚石等計數,准銀各有差。此例至雍正三年停止。外省照例分別有力稍有力,依數逓加折贖。
29
増定老幼篤疾,重犯分,別請。
30
㫖收贖例凡八十以上、十嵗以下及篤疾者,犯殺人死罪擬奏,取自。
31
上裁盜及傷人者,收贖。
32
五年,定官員罪,應鞭、笞、杖責者,俱依律折贖免責例。
33
八年,定軍營罰例。凡行軍擅離旗纛者,罰銀三兩、馬匹無印,罰銀二兩。箭上無姓名者,罰銀十兩,如不能出,銀鞭三十。
34
十一年,定拏獲逃人不即起解,及隠匿逃人罰贖例,凡拏獲逃人,不即起解,該管官革職,仍罰銀一百兩,給與出首之人。凡滿洲家人隠匿逃人,鞭一百,罰銀五兩,其本主不論官民,罰銀十兩,或另戶人隠匿逃人,鞭一百,罰銀十兩。宗室公以上家下莊頭等人,窩隠逃人,鞭一百,罰銀五兩。管莊撥什庫罰銀十兩,逃走二次或三次,如本主不行。報明,被旁人首、告平人鞭一百,有頂帶官員,鞭一百,折贖。
35
十二年,定先叅婪賍審無入,已止擬那移加派坐賍罪者,既經革職,免其杖徒收贖。
36
定官員贖罪例,刑部題准文武官員犯罪,除實犯死罪外,餘俱准納贖,衙蠧犯罪,不准折贖。
37
十三年,定滿州䝉古、漢軍武職官員犯罪,除案情重大,交部審擬外,其情輕應贖身者,免其贖身名色,照漢官例,改為罰俸。
38
定贖罪奏報例,給事中孫光祀,奏請「嗣後各省撫、按、監司及府縣守令,一應大小罰贖,俱當作欽件奏報,其不經奏。
39
聞者毫釐不得私罰,部議應如所請,從之。定旗員贖罪例,凡滿洲䝉古漢軍官員,有祖父伯叔兄弟陣亡及本身出征負傷者,除死罪外,餘准折贖。
40
定旗員本身及妻子兄弟犯軍流徒罪,例應鞭責。枷號者,俱照例准贖。
41
十五年,定三品以上官,兄弟子姪犯杖罪,准折贖。定直省賍贖銀兩,逐項造冊送臬司,按季清查例。十六年,定貪官犯賍應杖責者,實予的決,不准折贖之例。
42
増定折贖例,凡在京軍民人等犯徒罪以下,照律例分別折贖。旗下婦女,除犯姦逃盜走外,餘罪亦准收贖。
43
更定杖罪贖鍰之例奉。
44
諭:「向來贖鍰太輕,以致奸頑玩視,犯者愈衆。今自杖一百者贖銀三十五兩,逓減至二十兩而止。爾部分別定議,尋議杖一百者應贖銀三十五兩,九十者三十一兩二錢五分,八十者二十七兩五錢。七十者二十三兩七錢五分六十者二十兩,著為例」。從之。嗣又議:「准官民人等犯杖六十:徒一年者,折銀二十三兩七錢五分,杖七十。徒一年半者,二十九兩三錢七分五釐,杖八十。徒二年者,三十五兩,杖九十。徒二年半者,四十兩六錢二分五釐。杖一百。徒三年者,四十六兩二錢五分,杖一百。流罪准徒四年者五十兩。雜犯死罪准徒五年者,五十三兩七錢五分。
45
十八年,
46
聖祖仁皇帝御極,定無力民人杖罪不折贖之例,定官員認工贖罪之例。舊例,有罪之人,修蓋城樓,准其贖罪。至是,刑部題准官員有犯流徙籍沒等罪,情願修造城樓營建贖罪者,議奏請。
47
㫖定奪。
48
申定箭上不書名罰例。
49
國初定例,箭不書姓名者,罰銀十兩。至是,復定箭上不書姓名,或書他人姓名者,杖八十,仍罰銀十兩。康熙元年,定革職官員杖罪准收贖。
50
四年,定官員贖罪例。凡革職官員犯罪在原任內者,准其折贖革職。後又犯別罪者,不准折贖。文武見任官員犯流罪以上者,照應得之罪的決。徒罪以下,准其折贖。
51
六年,停認工贖罪之例。先是順治十八年定官員認工贖罪例。嗣康熙二年,刑部又奏定軍民犯罪有願認工贖罪者,移咨工部查核,奏請修建工程。至是,左都御史尼滿奏:「犯人家産籍沒,工費何所從來,恐有挾詐逼勒,苦累良民,嗣後應請停止」。從之。
52
申不能折贖,而強令折贖之禁,奉諭:「前因無力小民納贖難完,反致苦累,故令懲決,但律內開載有力折贖,無力的決。原聴從民便,非強逼,令其折贖,以後通著照律行,如有不能折贖而強令折贖者,該督撫指名叅處。
53
定旗人犯雜犯死罪以下有力願贖者,照民人例,一體折贖。
54
定王公縱容家人累商罰例,王公等縱容家人強占闗津要地,不容商民貿易者,王罰銀一萬兩,公罰銀一千兩。嗣又定:「凡內外王公以下官員家人,有領本霸占闗津要地者,除本犯立斬外,若係內務府人佐領,革職係宗室王公家人,親王罰銀一萬兩,郡王罰銀五千兩,貝勒罰銀二千五百兩。貝子罰銀一千三百兩,公罰銀七百兩,仍交宗人府議處。若係在外王等家人,親王罰銀一萬兩,降為郡王、貝勒、貝子請。
55
㫖定,奪郡王、貝勒、貝子罰銀五千兩,降為公。若係大臣官員、家人、伊主,皆革職。
56
七年,申隠漏贖鍰之禁。先是順治十二年,定犯人贖罪,春夏納銀,秋冬二季收銀糴穀,貯倉備賑年終,彙造清冊,咨報戶、刑二部查核。十八年,又定贖鍰銀兩,由督、撫按批行者,承問官通詳,互相稽核,解部司、道、府、州縣自理贖鍰,亦全數報部查核。至是,又議覆御史徐旭齡奏請州縣自理贖鍰,嵗底申報臬司,藩司自理贖鍰,嵗底申報督撫、督撫,嵗底彙題報部查核,以杜折多報少隠漏等弊,應如所請得。
57
㫖允行并。
58
諭罰贖之人姓名及罰數,著承問各官明晰書寫,告示于該地方曉諭。如有隠漏,即以貪賍治罪。
59
定賭博案內軍流以下等罪槩,不准折贖例。十年,改定王公以下及各官員罪應罰,贖為罰俸之例。宗人、府等衙門遵。
60
㫖議覆,王公以下及文武各官,有應得之罪例應罰贖者,各量其罪之重輕,改為罰俸,自一月逓增至一年。
61
從之。
62
十一年,飭刑官詳定贖罪。刑部奏:「准律例折贖,內有開載未盡之條,問刑官臨時詳審,情罪。應准贖而出自本犯情願者,准其折贖,不應准者仍的決。如濫准折贖并多取肥已者,叅處。
63
十五年,定軍絞以上不准贖罪例。戶部議奏,「律內流、徒以下,原有收贖之條,軍絞以上,情罪重大,不應准贖得。
64
㫖允行。
65
十六年,定出征之處殺人贖例。刑部議:准有出征之處殺人奉。
66
㫖:免死者,鞭一百,追銀二十兩,給死者之家,枷號兩月存案,令軍前効力贖罪。其口外蒙古等有犯亦鞭一」。
67
百,追銀二十兩、折牲口一九,給死者之家,令軍前効力贖罪,若不行効力,仍追牲口三九,給死者之家。
68
等謹按効力贖罪于罰金贖鍰及做工䭾運等例外,別為一條皆。
69
國家矜全罪人,開以自新之路也。凡軍臺効力贖罪、軍前効力、贖罪、屯田、効力、贖罪、隄工、城工、効力、贖罪及革職、餘罪人員,或留該省効力、贖罪,或發往他省効力贖罪等名色,並按罪重輕酌量時事特奉。
70
恩綸事無定例,是以不槩入贖刑一門。二十九年,定邊口輸米贖罪例。凡死罪,現監人犯除十惡,強盜及殺人人犯外米一穀二聴。其捐輸死罪,如內外三品以上堂官與兼堂官職銜之人,捐米一萬石,在外實係二品、三品文職官員捐米七千石,道府官捐米二千五百石,在內四品堂官及司官捐米一千五百石,在外同知、通判、知州、知縣叅將遊擊捐米一千五百石,筆帖式、佐貳、雜職守備千總及文武進士、舉人、監生人等,捐米五百石,生員及平人捐米二百五十石,皆免死釋放,再考職候缺人等,照伊等品級,令其捐納。凡捐贖死罪,如有因家産盡絶免追及家産已經入官者,捐納數目各減一半。此例以一年為限,於三十年四月初一日停止捐輸,以具呈後三月為期,逾期槩不准行。
71
三十年,復定軍流人犯捐贖例。刑部議:「准御史邵嗣堯奏,死罪重犯,已令捐贖軍、流人犯,亦應准捐除叛逆干連並強盜及殺人等,犯內有免死減等流犯并山海闗以外等處發遣安插與各直省安插等犯,俱不准捐贖外,其餘軍流等罪,內外三品以上堂官及兼堂官職銜之人,捐米三千三百石,在外實係二品、三品文職,官員捐米二千三百石,道府官捐米八百石。在內四品、堂官司官及在外同知通判、州縣叅遊捐米五百石。其州同縣丞、守備、千總各項雜職文武官員、進士、舉人、監生人等捐米一百五十石,生員、平人捐米八十石,皆以米一穀二計算,准其免罪。此例亦以一年為限,于次年四月初一日停止。
72
三十三年,定修理邊牆捐納贖罪例。先是部定西安等處捐納事例,有「流犯納銀、贖罪、給照還籍之條。至是,川、陜督臣佛倫奏修理秦省三邊牆垣,請照西安納贖辦公例。凡各省已遣流犯,除死罪減等之犯外,其已流三千里者納銀五百四十兩,流二千五百里者納銀四百五十兩。流二千里者納銀三百六十兩給照還籍。其已遣徒罪五年者納銀五十兩,五年以下按年逓減銀數,免其配驛。部議應如所請,從之。至三十九年十一月,部議停止,定因賍審擬流徒、賍銀全完,方准捐贖之例。三十四年,定通倉運米捐贖例,凡死罪在外道、府運米五百五十石,在內司官運米三百五十石。在外同知、通判、知州、知縣叅將遊擊,運米三百五十石,筆帖式、州同縣丞、守備千總雜職等官,進士、舉人、監生運米一百石,生員運米五十五石,俱免死釋放,考職候缺人等照依品級捐運。免死減等人犯,亦准捐運流犯運米四十石,徒犯運米三十石,俱免罪回籍。
73
三十八年,停河工捐贖例。先是刑部會同工部議准河工捐贖例,除內外十惡外,三品以上死罪,捐工五百丈,流罪捐工二百丈。五品以上死罪,捐工八十丈,流罪捐工四十丈。九品以上死罪,捐工六十丈,流罪捐工三十丈。庶民死罪捐工二十丈,流罪捐工十丈,俱免罪。以修完日為始,保固三年。至是奉。
74
㫖停止。
75
三十九年,定那移倉庫錢糧銀至五千兩以上米至六千石以上者,滿流不准折贖之例。
76
定永定河工捐贖例,凡內外除十惡及重罪不准原赦外,三品以上死罪捐銀三千三百兩。軍流罪捐銀一千三百二十兩,徒罪捐銀六百六十兩。五品以上死罪捐銀五百二十八兩。軍、流罪捐銀二百六十四兩,徒罪捐銀一百九十八兩。九品以上死罪,捐銀三百九十六兩。軍流罪捐銀一百九十八兩,徒罪捐銀一百三十二兩。庶民死罪捐銀一百三十二兩,軍流罪捐銀六十六兩,徒罪捐銀三十三兩,俱以修築完日為始,保固三年,准其免罪。五十二年,定福建開捐事例,軍流人犯,除發山海闗外者,不准捐納外,其餘不論巳未發配,捐穀五百石,徒犯不拘年限,捐穀三百石,俱免罪,發回原籍。
77
六十年,定河工捐贖例,凡死罪,監禁人犯照二十九年邊口捐輸贖罪例行。凡軍流人犯捐駝五隻,徒罪人犯捐駝四隻,俱准免罪回籍。凡罪人并妻子發遣奉天、寧古塔、船厰、打牲、烏喇白都訥、黒龍江、墨爾根三姓地方者,除犯人本身,現在不准捐免外,本身已故者,其妻子家口存留彼處捐駝十二隻,准其回籍。
78
雍正二年,停止捐贖例。是時奉諭將戸部與陜西各案捐例即行停止捐贖條例,槩不准行。
79
三年,重定贖罪例。先是,順治三年頒定五刑贖罪之圖。至是,部臣以舊例做工運炭、運磚等項,今已不行,但照有力稍有力納贖。所有從前做工運炭等項條例,俱改為納贖充徒字様。其官員犯罪,俱以罰俸降級處分,不入贖例,奏准改定,頒發遵行,定婦女贖罪例。凡婦女犯雜犯死罪以下,該決杖一百者,與命婦正妻一體折贖。
80
五年,定營田贖罪事例,凡不論旗民罪,擬斬絞,非常赦不原者。原任三,四品官營田四十頃,五、六品官營田三十頃,七品以下進士舉人,營田十五頃、貢監生員、營田十頃,平人營田八頃,准其免罪。其軍、流罪犯,各減十分之六,徒罪以下,各減十分之八,俱准免罪,仍記檔案。倘有再犯徒罪以上者,前後通論從重治罪。
81
定盜案賊犯,毋論年逾七旬,俱不准折贖例。定毆斃人命案犯,不准捐贖例」。
82
七年,定盜犯妻子入監探視者,枷責,不准収贖例。詳見《刑制門》
83
九年,増定營田贖罪事例。戶部奏:「准照營田原例,四品官以下死罪,各酌加十頃,平人酌加四頃,俱准免罪。軍、流罪犯原例各減十分之六,今定減十分之四。徒罪以下,原例各減十分之八,今定減十分之六,再有所犯軍、流以下之罪,情重法輕者,按所定之數,再加十分之六,准其免罪。
84
十一年,定孀婦獨子犯軍流徒罪者,照例杖一百,餘罪收贖例。
85
十二年,定預籌糧運捐贖事例。凡不論旗民罪擬斬絞,非常赦不原者,三品以上官捐銀一萬二千兩,四品官捐銀五千兩,五、六品官捐銀四千兩,七品以下進士舉人捐銀二千五百兩,貢監生捐銀二千兩,平人捐銀一千二百兩,俱准其免罪。其軍、流罪犯各減十分之四,三品以上官捐銀七千二百兩,四品官捐銀三千兩,五、六品官捐銀二千四百兩,七品以下進士舉人捐銀一千五百兩,貢監生捐銀一千二百兩,平人捐銀七百二十兩,俱准其免罪。徒罪以下各減十分之六,三品以上官捐銀四千八百兩,四品官捐銀二千兩,五、六品官捐銀一千六百兩。七品以下進士、舉人捐銀一千兩,貢監生捐銀八百兩,平人捐銀四百八十兩,俱准其免罪。凡罪人并妻子發遣。奉天寧古塔船厰、打牲、烏拉伯都訥、齊齊哈爾、黑龍江、墨爾根三姓地方,除十惡、強盜光棍等犯不准捐免外,其餘發遣罪犯,一、二品官捐銀六千兩,三、四品官捐銀四千八百兩,五、六品官捐銀三千六百兩。七品以下,進士、舉人捐銀二千四百兩,貢監生捐銀一千二百兩,無祿人捐銀六百兩,准其本身及妻子家屬回籍。如本犯已死,其子係冊內有名並家口存留彼處者,酌議捐銀各減十分之六,准其妻子家屬回籍。其軍流徒罪已經發遣者,流犯捐銀六百兩,徒犯捐銀四百八十兩,准其免罪,回籍俱照例請㫖。
86
定捐贖條例,舊例,捐贖事隸戶部。先是,雍正九年,戶部以罪名案件俱在刑部,往返咨查,必滋弊竇,奏歸刑部辦理。刑部以事屬創始,其收呈查案,交銀給照,隔礙,難行,未即承辦,是以營田事例報捐贖無多。至是刑部奏准凡贖呈詞,一槩本部收受,特派清慎司員専司其事。凡一呈,必兩擬准贖,不准贖看語,呈堂酌定。不准贖者,奏定之後,將呈詞發還准贖者。摺內聲明可否,准其捐贖請。
87
㫖:即將逓呈之人發取的保行文,戶部令其上庫,如一月不能完納,照本犯應得之罪,減三等治罪」。
88
十三年,定直省自理贖鍰銀兩造冊題報之例,署湖南巡撫鐘保奏:「外省自理贖鍰一項,向由外結部內,無案可稽,毎年但以並無自理贖鍰」一語題覆,積習相沿,因循隠匿湖南如此,他省可知,仰懇勅部通行直省,嗣後贖鍰銀兩,按年造冊報解,其隠匿不報者,嚴加議處得。
89
㫖允行。
90
乾隆元年,復行贖罪。舊例,奉諭:「前因官爵,有闗名器,仕途不宜冒濫,是以降㫖停止捐納。至於贖罪一條,原古人金作贖刑之義。況在內由部臣奏請,在外由督撫奏請,皆屬斟酌情罪,有可原者,方准納贖,其事尚屬可行。嗣後贖罪一條,仍照舊例辦理」。
91
二年,定婦女枷號,准贖例。四年,定:脅從夥盜,年未及嵗者,不論曽否分賍流罪,不准收贖。互見《徒流門》
92
五年,増定老幼實犯死罪減流收贖之例,湖南按察使彭家屏奏:「定律,凡十五以下,實犯死罪減等,為流者不准收贖。查秋審冊內,幼童所犯多係無知,始予可矜。若照例減流,擬以實遣,似與壯年罪犯矜減,為流者無別。請嗣後犯死罪時在十五以下蒙。
93
恩減等為流者,俱收贖」。部議應如所請,並奏。秋審可矜人犯,有年逾七十而罪情可原,已邀矜減為流者,亦請准其收贖。從之。
94
定過失傷人收贖銀數例。刑部奏:「准查例內止載過失殺人銀數,並無過失傷人若干銀兩之文,按過失殺人絞罪,收贖銀十有二兩,今將收贖過失傷人銀數,其致傷輕重,應得罪名不成傷笞二十,贖銀三錢五分四釐。手足傷笞三十,贖銀五錢三分二釐。他物傷:笞四十,贖銀七錢九釐。拔髮方寸以上,笞五十,贖銀一兩四錢一分九釐,折人一齒一指。眇一目者,杖一百,贖銀一兩七錢七分四釐。折人二齒二指者,杖六十。徒一年贖銀三兩五錢四分八釐。折肋、墮胎、眇人兩目及刃傷者,杖八十。徒二年,贖銀五兩三錢二分二釐。致成廢疾者,杖一百。徒三年,贖銀七兩九分七釐。成篤疾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贖銀十兩六錢四分五釐。
95
六年,定限內完賍減流為徒之官,犯不准折贖例詳見《刑制門》
96
九年,定命案贖罪者倍追給埋葬銀兩。刑部議准查贖罪條內,凡斬、絞、命犯准贖罪者,原款無追給埋葬之文,請嗣後照常例倍追,埋葬銀四十兩,給屍親收領。
97
定各省贖罪銀兩改收稻穀貯倉,例定妻過失、殺夫妾過失,殺家長及過失殺正妻者,杖罪的決流徒等罪,收贖例。詳見《刑制門》
98
十五年,定監司分賠屬員侵欺錢糧未完者,杖徒不准折贖例。詳見《刑制門》
99
十七年,定笞、杖捐贖例。先是,雍正十二年,奏准預籌糧運事例,內載徒罪以下有犯笞杖者,貢、監生捐銀八百兩,平人捐銀四百八十兩,俱准其免罪。蓋因律載杖、笞等罪,原有收贖納贖之條,其不准贖之人,核其情罪尚輕者,始准其捐贖。是以議照徒罪援贖之例,不分多寡,一例辦理。至是,西安布政使張若震奏請分別酌減。刑部議覆,如貢監生犯杖罪者,捐穀四百石,納銀二百兩。笞罪者,捐穀二百石,納銀一百兩。平人犯杖罪者,捐穀二百石,納銀一百兩。笞罪者,捐穀一百石,納銀五十兩。又凢官員革職後有餘罪者,三品以上犯杖罪者,捐穀二千四百石,納銀一千二百兩。犯笞罪者,捐穀一千二百石,納銀六百兩。四品官犯杖罪者,捐穀二千石,納銀一千兩。犯笞罪者,捐穀一千石,納銀五百兩。五六品官犯杖罪者,捐穀一千六百石,納銀八百兩。犯笞罪者,捐穀八百石,納銀四百兩。七品以下官及進士舉人犯杖罪者,捐穀一千二百石,納銀六百兩。犯笞罪者,捐穀六百石,納銀三百兩得。
100
㫖允行。
101
定笞杖贖罪分別題結外,結例定例請贖事案不論罪之重輕」。並請
102
㫖定奪乾隆九年。安徽布政使范璨條奏:平人徒杖等罪,例係督撫自行完結,若逐案查明,未免煩瑣可否,量為區别。部議:「笞杖贖罪,如係題結之案,該督、撫附疏聲明,刑部核議請。
103
㫖:「儻係例得外結,有情願捐贖者,督撫將犯案並贖罪。緣由咨部部臣遵例核覆請」。
104
㫖:至是復經奏定笞、杖贖罪,在京具呈刑部查辦,按季彙題外省笞、杖、贖罪,令地方官詳報督撫核明批允辦理。案係題結,附疏聲明事。若外結咨報,戶、刑二部由部造冊,按季彙題。
105
二十三年停止斬絞、捐贖例。御史葉啓豐奏請斬絞人犯,即情稍可原,寧于秋審時量加矜減,其捐贖之例,應行刪除。部議以贖罪之法,第按其情之故誤,不拘夫罪之重輕。自古迄今,從無死罪不准納贖之說,應不准行得。
106
㫖該御史所言,未嘗不是著將斬、絞、緩決各犯納贖之例,永行停止。俟遇有恩赦減等時,其憚於逺行者,再准收贖而贖鍰,則仍照原擬罪名,不得照減等之罪。著為令」。
107
二十五年,定捕蝗不力,擬杖的決,不准納贖例。奉諭:「褚廷章捕蝗不力,事闗農田民食非尋常因公罪犯,可比所擬杖罪,不應准其納贖。
108
二十七年,定誘拐案內婦人為首者,所犯軍流等罪,一槩的決,不准收贖例。詳見《刑制門》
109
三十一年,嚴定問刑官多取贖鍰之例。定例:承問官濫准納贖,並多取肥己者,交部議處。至是,刑部奏定應計賍科罪,不應與濫准納贖,槩止議處,著為例。
110
三十六年,定援。
111
赦減等人犯,准其收贖例時。廣東巡撫徳保奏流犯四㑹等呈請納贖。刑部議乾隆二十三年奉
112
㫖斬、絞、各犯納贖之例,永行停止,俟遇有恩赦減等。其憚於逺行者,准收贖而贖鍰,則仍照原擬罪名,不得照減等之罪。又定例,平人犯死罪遇減等者,仍照原犯罪名捐銀,准其免罪,應如所請得。
113
㫖允行。
114
三十八年,定徒罪納贖,凡在各省具呈者,均由督撫具奏例。雲南巡撫李湖咨部稱恩安縣民杜鎮逺情,願捐贖徒罪。查乾隆十七年刑部議覆陜西布政使條奏內稱,杖笞人犯,原係輕罪,若槩行奏請,未免煩瑣。應令地方官將犯罪情節並可否應贖,原由詳報督撫核明,批允辦理,限一月內繳准。其免罪,如係題案附疏聲明,若事由外結咨報。戶、刑二部由部造冊。按季彚題等,因查滇省歴年並未辦過徒犯捐贖之案,今杜鎮逺係平人毆妾,致死罪止滿徒,例得外結,今願捐贖,如専摺具奏,未免煩瑣,應咨部核覆等,因嗣經部查向來本部辦理贖罪案件,如係笞杖罪者,三、四品官以下,按季彚題至徒罪以上,無論職官平人槩行。専摺具奏,若在外具呈者,由督撫自行具奏。本部核議,今杜鎮逺係毆妾致死擬徒之犯,本部並無原案,未便據咨辦理,仍令該撫自行具奏,並將原案送部再議。
115
三十九年,増定圍場內,因射獸傷平人致死者,追埋葬銀兩例,刑部遵。
116
㫖議定圍場內射獸兵丁,因射獸而傷平人致死者,照比較拳棒戲殺,擬絞監候,仍追銀給付死者之家。如係前鋒䕶軍親軍領催及甲兵等,追給銀一百兩,係跟役追銀五十兩。若傷而未死,前鋒等項及甲兵頭等傷者,將本犯鞭一百,罰銀四十兩。二等傷者鞭八十,罰銀三十兩。三等傷者鞭七十,罰銀二十兩。如係跟役所罰銀數,各減十兩,給與被傷之人。
117
定凡民人捕獵、誤殺人命追埋葬銀兩例。凡民人捕獵,遇有施放鎗箭、打射禽獸不期殺人者,比照捕戶於深山曠野安置窩弓,不立望竿,因而傷人致死律,杖徒仍追埋葬銀一十兩,給與死者之家。定軍流以下罪犯在部呈請收贖,均令開具案由分別准贖,不准贖。按月彚題刑部奏稱辦理贖罪一條,除斬絞各犯,已於乾隆二十三年奉。
118
諭㫖俟減等後再准收贖外,其餘軍、流、徒罪官,常各犯無論旗民,于具呈後臣部檢查原案,核其情節輕者,逐案専摺具奏,情重者即指摘批駁罪。應笞、杖官犯四品以上,亦照徒罪以上例辦理。四品以下官犯及常犯,即由臣部核定准贖,仍于年底彚題,至發遣新疆。烏嚕木齊、伊犂等處之犯有核,其情節可憫,情願破格捐贖者,開具事由,據呈轉奏。久經遵照在案,伏思贖鍰各案原係。
119
皇上格外加恩,予人悔過,自新之路,本非臣下所可專,是以一切准贖者,固無不仰邀。
120
聖鑒共沐矜全,至于情節較重,未能准贖之犯向例即由臣部議駁,未經與准贖各犯一體奏明,誠恐其中未必悉歸平允。請嗣後外遣軍流以下罪犯,如有在部呈請贖罪者,應准應駁,俱開載案由分別,似應准贖不准贖兩項。按月彚題具奏,如一月內僅止一件,即歸入下月彚題俟。
121
命下之日,將不准贖者原呈發還准贖者,照例辦理。如此,則准駁總由。
122
欽定不特,事歸覈實,而辦理亦昭詳慎」。上如其請。
123
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九
URN: ctp:ws22550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