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列傳卷第十六。高麗史一百三。

《列傳卷第十六。高麗史一百三。》[View] [Edit] [History]

1 列傳卷第十六。 高麗史一百三。
2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知 經筵春秋館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鄭麟趾奉 敎修。
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趙 -000
4 趙 *(趙) 
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趙 -001
6 ○趙 字湛若侍中永仁之子。 生一月母亡稍長極哀慕家稱孝童。 以蔭補官入大學登上舍明宗時登第籍內侍。 博聞強記 練典故。 熙宗朝拜國子大司成翰林學士一時典冊多出其手。 出為東北面兵馬使還拜禮部尙書高宗三年進樞密副使翰林學士承旨上將軍。 文臣兼上將軍自文克謙始中廢已久王以 才兼文武特授之。
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趙 -002
8 時金山兵 入北鄙以 知政事鄭叔瞻為行營中軍元帥 副之右承宣李延壽都知兵馬事五領軍屬焉。 又括京都人不論職之有無凡可從軍者皆屬部伍又發僧為軍共數萬。 叔瞻等點兵於順天館時驍勇者皆為崔忠獻父子門客官軍皆老弱羸卒元帥心懈。 王御崇文殿群臣入謁分立左右。 叔瞻 以戎服率諸摠管入庭行禮王親授鉞。 日官以拘忌* 忠獻出師不由大路自保定門循城南宿 猊驛。 會大雪士卒凍縮不能前及霽至興義驛。 適平州防御軍還前軍望見槍旗誤謂賊兵至遂奔潰唯 勒兵整肅。 叔瞻等聞賊兵至 白州退屯興義金郊兩驛*閒複退屯國淸寺明年叔瞻免以知門下省事鄭邦輔代之。 邦輔 等耀兵 州賊兵遁去。 五軍元帥追賊於安州行至太祖灘遇雨而止置酒宴樂不設備有一人乘白馬突入陣中舉旗而麾俄而賊兵大至急圍五軍。 前軍先潰遂薄中軍縱火燒壘諸軍士卒散走。 唯左軍拒戰。 邦輔 奔左軍左軍亦敗五軍皆潰。 大將軍李義儒白守貞將軍李希柱等戰死士卒死者不可勝記輜重資糧器仗皆為所奪。 邦輔 奔還京潰卒絡繹於道。 賊追至宣義門焚黃橋而退朝野大震。
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趙 -003
10 御史台上* 曰: "鄭邦輔趙 望賊畏縮莫有鬪心 軍驚走以致士卒陷沒又歷代所傳兵書文籍以至器仗盡為敵奪未副推 之意請免其職。" 不允。 御史台複請罷職從之未幾 複為西北面兵馬使俄拜樞密使吏部尙書諫官奏: "趙 昨以敗軍被劾免官今無功可賞複除舊職。 乞收成命待其成功許除官。" 從之。
1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趙 -004
12 女真黃旗子軍渡鴨綠來屯麟龍靜三州境。  與戰斬獲五百一十餘級又戰於麟州暗林平大敗之殺虜及溺江死者不可勝數僅三百騎遁去卽複 職。 明年以守司空尙書左僕射召還。 賊日熾官軍懦弱不能制。 複以 為西北面元帥金就礪為兵馬使借將軍鄭通寶為前軍吳壽祺為左軍申宣胄為右軍李霖為後軍李迪儒知兵馬事授鉞遣之。 初 恨敗軍作詩曰: "萬里霜蹄容一蹶。 悲鳴不覺換時節。  敎造父更加鞭踏躪沙場 古月。" 至是部伍整齊號令嚴明秋毫不犯諸將莫敢以書生易之。
1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趙 -005
14 等道長湍至洞州。 遇賊東谷擒其毛克高延千戶阿老次成州以待諸道兵。 慶尙道按察使李績引兵來遇賊不得前。 遣將軍李敦守金季鳳擊之以迎績。 旣而賊從二道俱指中軍我張左右翼 而前賊軍望風而潰。 敦守等與績來會錄事申仲諧分其兵輸軍食賊又要之。 將軍樸義鄰敗之於禿山賊散而複集騎數萬盡銳來攻我。 又敗之亞將脫刺逃歸。 賊魁又欲引還。 慮我要其歸路入保江東城。 蒙古太祖遣元帥哈真及札刺率兵一萬與東真萬奴所遣完顏子淵兵二萬聲言討契丹賊攻和孟順德四城破之直指江東。 會天大雪餉道不繼賊堅壁以疲之。 哈真患之遣通事趙仲祥與我德州進士任慶和來牒元帥府曰: "皇帝以契丹兵逃在爾國於今三年未能掃滅故遣兵討之爾國惟資糧是助無致欠闕。" 仍請兵其辭甚嚴。 且言帝命破賊之後約為兄弟。 於是以尙書省牒* 曰: "大國興兵救患弊封凡所指揮悉皆應副。"
1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趙 -006
16 卽輸米一千石遣中軍判官金良鏡率精兵一千護送。 及良鏡至蒙古東真兩元帥邀置上坐宴慰曰: "兩國結為兄弟當白國王受文牒來則我且還奏皇帝。" 時蒙古東真雖以討賊救我為名然蒙古於夷狄最匈悍且未嘗與我有舊好。 以故中外震駭疑其非實朝議亦依違未報遂稽往 。  獨不疑馳聞不已蒙古怒其緩訶責甚急 輒隨宜和解之。 明年 與哈真子淵等攻江東城破之哈真等還 送至義州。 哈真執 手泣下不能別。 蒙古軍奪我諸將馬以行 詰之曰: "此皆官馬雖死納皮不可奪也。" 蒙古信之有一將軍受銀給馬蒙古以 言為誣複多奪馬去。
1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趙 -007
18 子淵頗知人。 謂我人曰: "汝國帥奇偉非常人也汝國有此帥天之賜也。"  嘗被酒枕其膝而睡子淵恐其驚寤略不動。 左右請易以枕子淵終不肯。 其忠義恩信之感動人者如此。 凱還忠獻忌功停迎 禮。 拜政堂文學判禮部事尋加守太尉同中書門下侍郞平章事修國史。 明年卒年五十。 訃聞王震悼輟朝三日贈開府儀同三司門下侍中謚文正。 為人風姿魁偉外莊重內寬和凡遇士愉愉然不施戟級。 三掌文 所選皆名士。 出將入相朝野倚重。 平時 事未嘗露棱角故世徒知其為寬厚豁達長者。 及持大兵臨大事然後乃知有磊落不常之器。 為相開獨樂園於東 每公餘引賢士大夫以琴酒自娛。 後配享高宗廟庭。 子叔昌季珣叔昌別有傳。 季珣官至門下侍郞平章事謚光定。 子 。
1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趙 -008
20 ○ 席家蔭又籍妻父金方慶勢驟拜郞將兼監察史嘗以行首宿衛。 一日乘晩入直門已閉。 元宗聞之命從隙入 辭曰: "人臣不宜從隙。" 竟不入。 有司以闕直劾罷人稱其直。 方慶之討珍島也白王起 為將軍。 又從方慶徵日本有功後元複征日本忠烈請於帝授昭信校尉管軍摠把賜銀牌及印。 於是從方慶赴征。 歷右副承旨知密直司事以病免王超拜其壻庾瑞為郞將慰之。 尋卒。  容儀偉麗頗通典故性寬平人無怨者。 子文簡文瑾。 文簡字敬之官至密直副使。 亦美風儀閒習禮度為時所稱。 文瑾 知門下政事集賢殿大學士。
2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00
22 金就礪*(金)文衍*(金) 
2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01
24 ○金就礪彥陽人父富禮部侍郞。 就礪蔭補正尉選充東宮衛。 累遷將軍鎭東北界擢大將軍。 康宗朝巡撫塞上邊民畏愛。 高宗三年契丹遺種金山王子金始王子脅河朔民自稱大遼收國王建元天成蒙古大舉伐之。 二王子席卷而東與金兵三萬戰於開州館金兵不克退守大夫營。 二王子進攻之遣人告北界兵馬使雲: "爾不送糧助我我必侵奪汝疆。 我於後日樹黃旗汝來聽皇帝詔。 若不來將加兵於汝。" 至其日果樹黃旗兵馬使不往。 明日使其將鵝兒乞奴引兵數萬渡鴨綠江攻寧朔等鎭掠城外財穀畜產而去又明日 入義靜朔昌云燕等州宣德定戎寧朔諸鎭皆以妻子自隨彌漫山野恣取禾穀牛馬而食之居月餘食盡移入雲中道。 於是以上將軍盧元純為中軍兵馬使知御史台事白守貞知兵馬使左諫議大夫金蘊珠為副使上將軍吳應夫為右軍兵馬使崔宗峻知兵馬事侍郞庾世謙為副使就礪為後軍兵馬使崔正華知兵馬事陳淑為副使十三領軍及神騎屬焉。
2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02
26 三軍啟行至朝陽鎭朝陽人報賊已近。 三軍各遣別抄一百神騎四十人至阿爾川邊與賊戰官軍稍卻。 神騎郞將丁純佑突入賊中斬持纛者賊奔潰。 乘勝斬八十餘級虜二十餘人并獲楊水尺一人得牛馬數百匹符印器仗甚眾。 乃拜純佑為將軍三軍又與賊戰於連州東洞斬百餘級賊三百餘人來屯龜州直洞村軍候員吳應儒率步卒三千五百人銜枚擊之散員咸洪宰甄國寶李稷校尉任宗庇等斬二百五十餘級虜三千餘人得牛馬戰具銀牌銅印亦多。 三軍又戰於龜州三 驛二日斬二百一十餘級虜三十九人將軍李陽升亦破賊於長興驛賊自昌州移屯延州之開平原林兩驛終日絡繹不絕。 官軍遣神騎將追之遇賊與戰於新裏斬一百九十級。 官軍進次延州以光裕延壽周 光世君悌趙雄等六將守獅子岩永麟迪夫文備三將守楊州翼日九將戰於朝宗戍斬獲七百六十餘人得馬 牛及牌印兵仗無 。 賊不複分兵聚屯開平驛諸軍莫敢前。 右軍據西山之麓中軍受敵於野小退屯獨山。 就礪拔劍策馬與將軍奇存靖直衝賊圍出入奮擊賊兵潰。 追過開平驛賊設伏驛北急擊中軍。 就礪回擊之賊又潰。 元純夜謂就礪曰: "彼眾我寡右軍又不至始齎三日糧耳今已盡不如退據延州城以俟後便。" 就礪曰: "我軍屢捷鬪志尙銳請乘其鋒一戰而後議之。"
2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03
28 賊布陣墨匠之野軍勢甚盛。 元純馳召就礪且揚黑幟為信士卒冒白刃爭赴無不一當百。 就礪與文備橫截賊陣所向披靡三合三克。 就礪長子死。 賊奔入香山燒普賢寺。 官軍追擊之斬獲摠二千四百餘人溺死南江者亦以千數。 餘眾夜遁昌州婦女小兒委 路傍號哭聲如萬牛。 有一人 兵自稱官人直前請曰: "我等擾貴國邊疆固有罪矣。 婦子何知請無庸盡殺且無薄我我則刻日自返矣。" 就礪使謂之曰: "汝言何可信。" 與之酒快飲而去。 俄而鵝兒乞奴送符文陳乞如其所言。 三軍各遣二千人 其後見賊所 資糧器仗狼藉於道牛馬或斫其腰或刺其後。 蓋使得之不可複用也。 所遣六千人戰於淸塞鎭擒殺過當平虜鎭都領祿進亦擊殺七十餘級。 賊遂逾淸塞鎭遁去。 或云香山之戰賊將只奴中箭死金山摠領其眾或云擒一婦人云: "我是鵝兒妻吾夫初入藥山寺見殺只奴兼領其軍。"
2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04
30 官軍次延州又聞賊兵後至者大入境唯留內廂自衛其餘悉發後軍獨遇於楊州擒殺數十百級兩軍先回博州就礪護輜重徐行至沙現浦賊突出狙擊就礪告急於兩軍兩軍守便宜不出。 就礪力戰卻之卒護輜重而至元純出迎西門外賀曰: "卒遇強敵能 其鋒使三軍負荷之士無一毫之失公之力也。" 馬上舉酒為壽。 兩軍將士及諸城父老皆叩頭曰: "今者與強寇角立而自戰其地可謂難矣。 而於開平墨匠香山原林之役後軍每為先鋒以小擊眾使我老弱存其性命顧無以報但祝壽而已。" 賊複聚眾連日耀兵於昌州門外賊百五十人犯昌州官軍擊走之。 官軍屯博州夜遣卒襲賊於興郊驛虜四十餘人明日夜戰於洪法寺克之。 又明日將軍金公奭與賊百餘人戰於州城門外殺獲五十餘人公奭手斬帶銀牌者官軍入城休卒。 賊夜涉淸川江指西京。 官軍與賊戰於渭州城外敗績將軍李陽升等千餘人死京都聞之哭者滿城。 賊至西京城外屠安定林原驛及 華妙德花原等寺官軍不能沮 。 賊履 渡大同江遂入於西海道屠黃州。 明年就拜就礪金吾衛上將軍又遣承宣金仲龜領南道兵以會仲龜與賊戰陶公驛敗績。
3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05
32 初中軍奏請濟師以左承宣車倜為前軍兵馬使大將軍李傅知兵馬事禮部侍郞金君綏為副使上將軍宋臣卿為左軍兵馬使將軍崔愈恭知兵馬事刑部侍郞李實椿為副使并前三軍為五軍至是。 五軍次於安州太祖灘與戰大敗奔還賊乘勝馳突。 就礪與文備仁謙逆擊之仁謙中流矢死就礪奮劍獨拒槍矢交貫於身病瘡而還。 賊追官軍至宣義門而退遂寇牛峰趣臨江長湍。 於是更閱五軍以吳應夫為中軍兵馬使大將軍李茂功知兵馬事少府監權浚為副使上將軍崔元世為前軍兵馬使郭公儀知兵馬事戶部侍郞金奕輿為副使借將軍貢天源為左軍兵馬使司宰卿崔義知兵馬事將作監李績為副使借上將軍吳仁永為右軍兵馬使借衛尉卿宋安國知兵馬事侍郞秦世儀為副使上將軍柳敦植為後軍兵馬使崔宗峻知兵馬事陳淑為副使以御之。
3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06
34 五軍不發唯敦植發向交河。 應夫使人沮之曰: "賊在積城場可回軍。" 敦植不聽請四軍合攻賊四軍從之行至積城不見賊。 賊陷東州忠獻奏曰: "契丹兵過東州勢將南下五軍逗 不戰徒費糧餉請罷應夫奪子壻職以前軍兵馬使崔元世代之以就礪為前軍兵馬使。" 王從之。 賊指交河過澄波渡官軍與戰於楮村卻走之。 官軍奏捷云: "賊至 壤縣曉星峴官軍欲戰將渡橫灘賊兵尾擊之左軍先戰敗走。 中軍後軍自山外出賊背擊卻之追至盧元驛宣義場斬 甚多牛馬衣糧盡 而去。" 時有隊正安彭祖中矢而還曰: "賊兵被殺唯二人餘死者皆我軍也。" 前軍右軍戰於砥平縣敗之獲馬千餘匹。 賊陷安陽都護府執按察使魯周翰殺之官屬亦多死。 賊入原州州人久與賊相持。 凡九戰食盡力窮無外援城遂陷前軍右軍敗績。 以大將軍任輔為東南道加發兵馬使選城中公私奴隸充部伍以遣之。 前軍右軍遇賊於楊根砥平屢戰取金銀牌及傘子忠獻褒之。 以郭公儀為衛尉卿右軍兵馬使吳孝貞為上將軍公儀曾坐贓免以功複職。
3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07
36 官軍追賊至黃驪縣法泉寺移次禿岾元世曰: "明日之路有二 吾行如何則可 " 就礪曰: "分軍 角不亦可乎 " 元世從之。 翼日會於麥穀與戰斬獲三百餘級迫於提州之川流尸蔽川而下。 後三日追至樸達峴任輔亦將兵來會。 元世謂就礪曰: "嶺上非大軍所止欲退屯山下。" 就礪曰: "用兵之術雖貴人和地利亦不可輕。 賊若先據此嶺我在其下猿 之捷亦不得過 於人乎 " 官軍遂登嶺而宿。 質明賊果進軍於嶺之南先使數萬人分登左右峰欲爭要害。 就礪使將軍申德威李克仁當左崔俊文周公裔當右就礪從中 之士皆殊死戰。 官軍望之亦大呼爭前賊大潰老弱男女兵仗輜重狼*籍委 。 賊由是不果南下皆東走。 追至溟州大關山嶺將卒怯懦退屯旬日乃進賊已逾嶺矣。 中軍左軍前軍複追賊至溟州毛老院敗之獲玉帶金銀牌器仗。 賊圍溟州四軍追之後軍不及屯剛州。 右軍與賊戰於登州敗績陣主吳守貞死。 賊 咸州遂入女真地官軍退縮莫有追 者。 就礪承中軍牒移兵定州使 賊。 返曰: "賊在咸州與我比境 犬之聲相聞。" 就礪築鹿角垣三周其隍留李克仁盧純佑申德威樸 等四將守之移據興元鎭。
3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08
38 賊得女真兵複振長驅而來。 就礪回軍遇於豫州 川交綏而退。 忽 疾將佐請歸就醫藥* 曰: "寧為邊城鬼豈可求安於家乎 " 疾甚 歸京理疾肩輿至京累月乃 。 就礪所留兵戰於渭州敗績賊複聚寇高州和州陷寧仁長平二鎭又陷豫州。 於是罷五軍及加發兵置三軍以文漢卿為中軍兵馬使李實椿知兵馬事李得喬為副使貢天源為左軍兵馬使宋安國知兵馬事金奕輿為副使李茂功為右軍兵馬使權浚知兵馬事金沿亮為副使。 明年賊又大至以守司空趙 為西北面元帥就礪為兵馬使借將軍鄭通寶為前軍吳壽祺為左軍申宣胄為右軍李霖為後軍李迪儒知兵馬事王親授鉞遣之。  就礪等數與賊戰敗之賊勢窮入保江東城。
3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09
40 哈真札刺與完顏子淵追討契丹直指江東遣人來請兵糧。 諸將皆憚於行。 就礪曰: "國之利害正在今日若違彼意後悔何及。"  曰: "是予意也然此大事非其人不可遣。" 就礪曰: "事不辭難臣子之分。 吾雖不才請為公一行。"  曰: "軍中之事徒倚公重公去可乎 " 明年就礪乃與知兵馬事韓光衍領十將軍兵及神騎大角內廂精卒往焉哈真使通事趙仲祥語就礪曰: "果與我結好當先遙禮蒙古皇帝次則禮萬奴皇帝。" 就礪曰: "天無二日民無二王天下安有二帝耶 " 只拜蒙古帝。
4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10
42 就礪身長六尺五寸以長而須過其腹每盛服必使兩婢子分舉其須而後束帶。 哈真見狀貌魁偉又聞其言大奇之。 引與同坐問年幾何就礪曰: "近六十矣。 哈真曰: "我未五十旣為一家君其兄而我其弟乎。" 使就礪東向坐。 明日又詣其營哈真曰: "吾嘗征伐六國所閱貴人多矣見兄之貌何其奇歟。 吾重兄之故視麾下士卒亦如一家。" 臨別執手出門扶腋上馬數日 亦至哈真問元帥年與兄孰長就礪曰: "長於我矣。" 乃引 坐上座曰: "吾欲一言恐為非禮然於親情不宜自外。 吾其坐兩兄之*閒如何 " 就礪曰: "是吾等所望但未敢先言耳。" 坐定置酒作樂。 蒙古之俗好以 刀刺肉賓主相 往複不容瞥。 我軍士素號勇者莫不有難色。  就礪 起承迎甚熟哈真等極歡。 哈真善飲與 校優劣約不勝者罰之。  引滿輒 雖多無醉色。 及 舉一杯不飲曰: "非不能飲若勝而如約則公必受罰矣寧我見罰耳主人而罰客可乎 " 哈真重其言而大悅約詰朝會江東城下。 去城三百步而止。
4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11
44 哈真自城南門至東南門鑿池廣深十尺西門以北委之完顏子淵東門以北委之就礪皆令鑿隍以防逃逸。 賊勢窘四十餘人逾城降於蒙古軍前賊魁* 舍王子自縊死其官人軍卒婦女五萬餘人開城門出降。 哈真與 等行視投降之狀。 王子妻息及偽丞相平章以下百餘人皆斬於馬前其餘悉寬其死使諸軍守之。 哈真曰: "我等來自萬里與貴國合力破賊千載之幸也。 禮當往拜國王吾軍頗眾難於遠行但遣使陳謝耳。" 哈真札刺請 就礪同盟曰: "兩國永為兄弟萬世子孫無忘今日。"  設 師宴。 哈真以婦女童男七百口及吾民為賊虜掠者二百口歸於我以女子年十五左右者遺 就礪各九人駿馬各九匹其餘悉令自隨。  以契丹 虜分送州縣擇閒曠地居之量給田土業農為民俗呼為契丹場。
4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12
46 是年義州賊韓恂多智殺守將連諸城以叛。 以樞密副使李克* 將中軍李迪儒將後軍就礪將右軍討之。 明年拜樞密副使代克* 將中軍恂智等投金元帥*於哥下。 *於哥下誘斬二人傳首於京。 三軍請理諸城從逆之罪。 就礪曰: "書云: '殲厥渠魁脅從罔治。' 大軍所臨如火燎原無辜受禍多矣 因契丹關東為墟今又縱兵自撤藩籬可乎餘悉不問。" 就礪遣郭元固金甫貞宗周秩宗周賚等往義州安集遺民。 周賚貪 多受人賂無賂者借事誅殺州人怨之引賊黨尹昌等逾城而入殺周賚等元固甫貞逃奔以告。 就礪遣判官崔弘錄事樸文挺諭以禍福繼遣大將軍趙廉卿將軍樸文賁以兵五千討之昌等逃賊黨瓦解時契丹餘眾竄伏寧遠山中時出 盜為民患。 就礪遣李景純李文彥擊破之北境以安。 明年升樞密使兵部尙書判三司事俄遷 知政事判戶部事十五年守太尉中書侍郞平章事判兵部事遂拜侍中二十一年卒謚威烈。
4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13
48 為人節儉正直忠義自守持軍嚴。 士卒不犯秋毫有酒卽用一 與最下者均飲故得其死力。 江東之役事皆讓于 至臨陣制敵多出奇計以成大功然未嘗自矜。 為相正色率下人不敢欺。 配享高宗廟庭。 子佺門下侍郞平章事。 子良鑒 仲保 良鑒子文衍。
4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14
50 ○文衍幼為僧後歸俗年逾三十不能自振女弟淑昌院妃得幸忠烈王卽授左右衛散員驟遷至僉議侍郞贊成事。 妃又寵於忠宣封王淑妃拜文衍僉議中護。 元授信武將軍鎭邊萬戶賜三珠虎符本國封彥陽君。 後率禿魯花如元又加鎭邊萬戶府達魯花赤。 忠肅元年東還卒於道。 為人豁達無迂曲每見淑妃左右太侈抑止之。 謚榮信無子。
5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就礪-015
52 ○ 字損之蔭補東面都監判官登第累遷禮部郞中。 忠烈以世子入元 從之。 及忠烈尙公主襲爵東還 功居多賜誓*券曰: "爾功之大予賞之微爾雖有罪十犯九宥至於子孫亦如之。" 官累判秘書寺事與同修國史任翊撰元世祖事跡。 尋遷承旨進副知密直出為西北面都指揮使歷監察大夫判三司事二十七年以僉議 理卒謚文愼。 性純厚無華奉公以正能業其家。 子倫禑倫自有傳。 禑志操廉靜官至代言。
5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李績-000
54 李績。
5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李績-001
56 ○李績砥平人父俊善大將軍。 績屬內侍轉合門祗候累遷兵部郞中。 高宗三年金山兵犯境績為右軍兵馬判官與賊戰于  驛賊乘勝而進我軍奔北。 績獨瞋目直前手斬數級遂叱眾俱進賊乃退。 拜將作監為左軍兵馬副使戰於廣灘先登大捷 獲甚眾王嘉之授將軍。 固辭不受出為慶尙道按察使。 明年賊又大至 令諸道按察使率兵赴援時賊遮屯要害。 元帥密諭避之。 績曰: "握兵赴戰惟恐不遇賊遇而避之非勇也。" 直衝賊屯而行果遇賊與戰大勝虜獲無 。 績轉軍餉於順州賊自殷州出其不意急擊之。 麾下士不滿百人死戰卻之。 元帥登城望之嘆賞至垂涕。 又明年召拜尙書左丞是時賊入保江東城複以績為兵馬使選精銳屬之。 績辭以單騎赴之。 及賊平仍留為東北面兵馬使六年擢右承宣尋進樞密副使尙書左僕射。 累升至樞密使御史大夫十二年卒年六十四。 為人平易溫柔喜怒不見。 平時似無膽氣及臨陣賈勇人莫能及。 性又儉素雖至貴顯常處陋室晏如也。 無子。
5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蔡靖-000
58 蔡靖。
5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蔡靖-001
60 ○蔡靖本陰城縣吏力學通經登第掌東都書記有淸德。 秩滿補國學學正七管諸生敬憚之。 神宗朝出牧晉陽東都與永州作亂議遣安撫使而難其人。 聞東都人思靖不已乃拜留守副使靖單騎之任。 東都人聞其至反側悉安。 高宗初留守西都入拜樞密副使尋致仕卒以平賊功官 葬事。
6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樸犀-000
62 樸犀宋文胄
6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樸犀-001
64 ○樸犀竹州人。 高宗十八年為西北面兵馬使蒙古元帥撒禮塔屠鐵州至龜州犀與朔州分道將軍金仲溫靜州分道將軍金慶孫靜朔渭泰州守令等各率兵會龜州。 犀以仲溫軍守城東西慶孫軍守城南都護別抄及渭泰州別抄二百五十餘人分守三面。 蒙古兵圍城數重日夜攻西南北門城中軍突出擊走之。 蒙古兵擒渭州副使樸文昌令入城諭降犀斬之。 蒙古選精騎三百攻北門犀擊卻之。 蒙古創樓車及大床 以牛革中藏兵薄城底以穿地道。 犀穴城注鐵液以燒樓車地且陷蒙古兵壓死者三十餘人。 又 朽茨以焚木床蒙古人錯愕而散。 蒙古又以大炮車十五攻城南甚急犀亦築台城上發炮車飛石卻之。 蒙古以人膏漬薪厚積縱火攻城。 犀灌以水火愈熾令取泥土和水投之乃滅。 蒙古又車載草 之攻 樓。 犀預貯水樓上灌之火焰尋熄。 蒙古圍城三旬百計攻之犀輒乘機應變以固守蒙古不克而退。 複驅北界諸城兵來攻列置炮車三十攻破城廊五十*閒。 犀隨毀隨葺鎖以鐵 蒙古不敢複攻。 犀出戰大捷。 蒙古複以大炮車攻之犀又發炮車飛石擊殺無 。 蒙古退屯樹柵以守。 撒禮塔遣我國通事池義深學錄姜遇昌以淮安公 牒至龜州諭降犀不聽。 撒禮塔複遣人諭之犀固守不降。 蒙古又造雲梯攻城犀以大於浦迎擊之無不 碎梯不得近。 大於浦者大刃大兵也。
6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樸犀-002
66 明年王遣後軍知兵馬事右諫議大夫崔林壽監察御史閔曦率蒙古人往龜州城外諭曰: "已遣淮安公 講和於蒙古兵我三軍亦已降可罷戰出降。" 諭之數四猶不降。 曦憤其固守欲拔劍自刺。 林壽更諭之犀等重違王命乃降。 後蒙古使至以犀固守不降欲殺之崔怡謂犀曰: "卿於國家忠節無比然蒙古之言亦可畏也卿其 之。" 犀乃退歸其鄉。 蒙古之圍龜州也其將有年幾七十者至城下環視城壘器械嘆曰: "吾結髮從軍歷觀天下城池攻戰之狀未嘗見被攻如此而終不降者。 城中諸將他日必皆為將相。" 後犀果拜門下平章事。
6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樸犀-003
68 ○宋文胄亦從軍龜州者也以功超授郞將二十三年為竹州防護別監。 蒙古至竹州城諭降城中士卒出擊走之。 蒙古複以 攻城四面城門輒 落城中亦以炮逆擊之蒙古不敢近。 蒙古又備人油灌槁縱火攻之。 城中士卒一時開門突擊之蒙古死者不可勝數。 蒙古多方攻之凡十五日竟不能拔乃燒攻具而去。 文胄在龜州熟知蒙古攻城之術其計 無不先料。 輒告眾曰: "今日敵必設某機械我當備某器應之。" 賊至果如其言城中皆謂之神明。 論功拜左右衛將軍。
6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慶孫-000
70 金慶孫*(金)琿
7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慶孫-001
72 ○金慶孫初名雲來平章事台瑞之子。 母夢五色雲*閒有眾環擁一靑衣童自天墮懷中。 遂有娠及生美容姿頭上有起骨龍爪性莊重和裕智勇絕人有膽略。 常處室必著 衫如對賓怒則須發輒豎。
7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慶孫-002
74 早以蔭進歷華顯高宗十八年為靜州分道將軍。 蒙古兵度鴨綠江屠鐵州侵及靜州慶孫率衙內敢死士十二人開門出力戰蒙古卻走。 俄而大軍繼至。 州人度不能守皆奔竄。 慶孫入城無一人在者。 獨與十二士登山夜行不火食七日到龜州朔州戍將金仲溫亦 城來奔。 兵馬使樸犀令仲溫守城東西慶孫守城南。 蒙古大至南門慶孫率十二士及諸城別抄將出城令士卒曰: "爾等不顧身命死而不退者。" 右別抄皆伏地不應。 慶孫悉令還入城獨與十二士進戰。 手射先鋒黑旗一騎卽倒。 十二士因奮戰流矢中慶孫臂血淋 猶手鼓不止。 四五合蒙古退卻。 慶孫整陣吹雙小 還犀迎拜而泣慶孫亦拜泣。 犀於是守城事一委慶孫。
7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慶孫-003
76 蒙古圍城數重日夜攻之車積草木輾而進攻。 慶孫以炮車鎔鐵液以瀉之燒其積草蒙古兵卻複來攻。 慶孫據胡床督戰有炮過慶孫頂中在後衙卒身首 碎。 左右請移床慶孫曰: "不可。 我動則士心皆動。" 神色自若竟不移。 大戰二十餘日慶孫隨機設備應變如神蒙古曰: "此城以小敵大天所佑非人力也。" 遂解圍而去。 尋拜大將軍知御史台事二十四年為全羅道指揮使。
7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慶孫-004
78 時草賊李延年兄弟嘯聚原慄潭陽諸郡無賴之徒擊下海陽等州縣。 聞慶孫入羅州圍州城賊徒甚盛慶孫登城門望之曰: "賊雖眾皆芒 村民耳。" 卽募得可為別抄者三十餘人。 集父老泣且謂曰: "爾州御鄉不可隨他郡降賊。" 父老皆伏地泣。 慶孫督出戰左右曰: "今日之事兵少賊多請待州郡兵至乃戰。" 慶孫怒叱之於街頭祭錦城山神手奠二爵曰: "戰勝畢獻。" 欲張蓋而出左右進曰: "如此恐為賊所識。" 慶孫又叱退之。 遂開門出懸門未下召守門者將斬之卽下懸門。 延年戒其徒曰: "指揮使乃龜州成功大將人望甚重吾當生擒以為都統勿射。" 又恐為流矢所中皆不用弓矢以短兵戰兵始交。 延年恃其勇直前將執慶孫馬 以出。 慶孫拔劍督戰別抄皆殊死戰斬延年乘勝逐之賊徒大潰一方複定。
7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慶孫-005
80 入拜樞密院知奏事有人 崔怡曰: "慶孫父子欲蠱相公且有異志。" 怡檢覆無實乃投 者於江。 轉樞密院副使三十六年崔沆忌慶孫得眾心流白翎島。 後二年沆弒繼母大氏并投前夫子吳承績於江以慶孫為承績姻親遣人配所投海中。 慶孫累立大功朝野倚重遽為奸賊所害人皆痛惜。 子琿。
8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慶孫-006
82 ○琿年十八直碩陵籍內侍遷監察史忠烈朝為大將軍。 與上將軍金文庇善嘗至其家圍碁文庇妻樸氏從窓隙窺視嘆其美偉琿聞之遂屬意。 未幾文庇死琿妻又死樸遣人請曰: "妾無兒願得君一子養之。" 且曰: "事有面陳幸一來。" 琿遂往通焉。 監察重房交章極論。 王以先後族欲原之不得已流海島歸樸於竹山。 初王以戶口日耗令士民皆畜庶妻。 庶妻乃良家女也其子孫許通仕路若不顧信義 舊從新者隨卽罪之。 所司方議施行及琿犯禮遂寢。 後為右承旨累轉副知密直司事僉議 理升侍郞贊成事改檢校守司徒複為侍郞贊成事進拜中贊引年致仕。 久之複起為侍郞贊成事又拜右中贊王如元以琿權署行省事尋罷。 後封樂浪君賜推誠翊戴功臣號改封 林府院君開府置官僚。
8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慶孫-007
84 忠宣二年以判三司事卒年七十三謚忠宣。 性寬和美容儀習禮度。 嘗如元賀正侍宴殿上端笏而坐每行酒者至琿必起揖而飲世祖見之喜曰: "此誠高麗宰相也。" 以敬順王後從弟得幸忠烈又與淑妃連戚忠宣亦寵遇之。 嘗請王宴於男山書齋因事淑妃甚勤。 晩年封拜皆由妃也。 凡所歷無樹立自奉甚侈衣服飲食務為華美。 子子興子昌子延子興美髥 晳。 以父任累遷左副承旨。 元使伯伯來問宋邦英事子興與金元祥吳賢良 謀剪除凶黨歷官至僉議評理封 林君卒年六十。 子上琦上珤上瑛上璘。
8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崔椿命-000
86 崔椿命。
8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崔椿命-001
88 ○崔椿命文憲公 之後也。 性寬和有節操。 高宗十八年為慈州副使蒙古兵圍州椿命率吏民固守不下。 國家以蒙古元帥撒禮塔詰責遣內侍郞中宋國瞻諭降椿命閉門不對國瞻罵而還。 及三軍將帥降撒禮塔撒禮塔謂淮安公 曰: "慈州不降宜遣人諭降。"  遣後軍陣主大集成與蒙古官人到城下曰: "國朝及三軍已降宜速出降。" 椿命坐城樓使人對曰: "朝旨未到何信而降。 集成曰: "淮安公已來請降故三軍亦降此非信耶。" 對曰: "城中人不知有淮安公。" 遂據不納。 蒙古官人呵責集成入城椿命使左右射之皆奔卻。 如是者數四終不下集成深銜而返撒禮塔必使殺之。 王以問宰樞皆請末減。 集成詣崔怡第曰: "椿命拒命不降蒙古怒去禍將不小宜殺之以示蒙古。 今上及宰相皆猶豫未決請公獨斷殺之。" 怡諾。 於是宰樞皆不得已從之獨俞升旦以為不可殺聞者嘆服。 怡遣內侍李白全往西京將斬之。 椿命辭色不變蒙古官人曰: "此何人 " 白全曰: "慈州守也。" 官人曰: "此人於我雖逆命在爾為忠臣。 我且不殺爾旣與我約和矣殺全城忠臣可乎 " 固請釋之後論功以椿命為第一擢拜樞密院副使。 三十七年卒。 子恬官至衛尉卿。
8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希 -000
90 金希 。
9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希 -001
92 ○金希 本群山島人其先隨商舶到開城留居遂以為籍。 初以監牧直補散員累遷忠淸道按察使有淸望轉將軍。 高宗八年蒙古使著古與等怒館待不滿意或射或擊。 館伴郞中崔珙等走出門卽下 蒙古使不得出。 希 開門入諭怒得解。 東北面兵馬使報: "又有蒙古使這可等來。" 王以: "蒙人溪壑其欲凡所需索與之則財渴否則 生。" 議未決。 遣侍中李抗司天監樸剛材卜於*大廟又未決。 這可等二十三人及女使一人來督國 。 王以希 有膽略又知詩禮善辭語命為類會使。
9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希 -002
94 這可等曰: "前此未聞安只女大王遣使而不接待也。" 希 * 曰: "往歲蒙大國恩今使價枉臨弊封若其迎 之禮與國 等事敢不盡心。 然君在都護府手射一人死生未可知若生則君之福死則一行必見拘留。" 這可等屈膝慚服一聽希 處分。 又蒙古使喜速不花等來王宴於大觀殿喜速不花等將佩弓矢上殿希 曰: "自兩國交好皆俱禮服相見今欲以  赴宴饗如禮何 " 卽解之。 又為東真使館伴東真使唱曰: "東君初報暖。" 希 卽對云: "北帝已收寒。" 使曰: "有何意而賦此句也。" * 曰: "君以春意唱吾亦以春事和之。" 使嘆服不複詰。
9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希 -003
96 出為義州分道將軍十年金元帥*於哥下屯兵馬山潛寇義靜麟三州。 希 奏請往擊不得命。 乃遣甲士百人掩襲*於哥下營擒三人奔潰溺鴨綠江死者頗多。 取輜重二十二船以還。 俄改西北面兵馬副使。 十三年*於哥下欲使其兵變蒙古服入寇義靜州。 知兵馬使李允 遣別將金利生大官丞白元鳳率兵二百餘人渡鴨綠江攻破石城斬宣撫副統等五人獲牛馬兵仗不見*於哥下而還。 希 與判官禮部員外郞孫襲卿監察御史宋國瞻議曰: "*於哥下背我國恩掠我邊民而莫有御者國之恥也。 宜相與戮力追討以雪國恥。" 遂選步騎一萬餘人希 將中軍襲卿將左軍國瞻將右軍齎二十日糧往討石城。 *於哥下遣兵救之。 希 等與戰奮擊大敗之斬七十餘級。 急攻石城城主率兵出降。 涕泣銜塊誓天乞解圍。
9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希 -004
98 希 數*於哥下背恩之罪而還至紫布江 已解不可渡。 是夜 合乃渡入自淸虜鎭。 希 作詩云: "將軍杖鉞未雪恥 將何面目朝天闕一奮靑蛇指馬山胡軍勢欲皆顚蹶虎賁騰拏涉五江城郭爛為 燼末臨 已暢丈夫心反面無由愧汗發。" 國瞻和雲: "以仁為脊義為鋒此是將軍新巨闕一揮向海鯨 奔再舉向陸犀象蹶 彼馬山窮 兒制之可以隨鞭末朝涉五江暮獻捷喜氣萬斛春光發。" 襲卿和雲: "塞垣無鼎又無鍾欲記元功詩可闕書之板上告後來觀者爭前 複蹶孟明濟河雪秦恥若比於公當處末明年又可定天山三箭元無一虛發。"
9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希 -005
100 初希 將發兵密以書告崔怡及還有司欲劾希 擅興師聞怡知之遂寢。 然功賞不行。 明年出為全羅道巡問使。 希 嘗洩術僧演之相崔怡之語有人因 怡曰: "希 等謀害公。" 怡遣人捕希 等。 時*希 希 在羅州捕者至。 略無懼色從容語曰: "願一言而死。" 遂口號云: "欲報淸河百注恩東西南北摠忘身柰何一旦逢天厭紫陌人為碧海人。" 自投於海并沈其子弘己等三人。 希 美風儀有智勇通書史為怡所親信。 怡病希 恐不 卜於演之家為妬勢者所讒而死。
10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希 -006
102 弘己娶上將軍趙廉卿女廉卿憫弘己無罪而死舉家為之茹蔬。 一日怡宴兩府及諸將軍問廉卿曰: "何故不食肉 " 曰: "合家素饌故也。" 怡變色曰: "我知之公若無異心宜速納壻。" 廉卿懼欲妻以郞將尹周輔女泣曰: "夫死幾日而遽欲奪志。" 廉卿強之。 婚夕周輔夢弘己擊其勢。 驚覺俄而陰痛翼日乃死。
10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希 -007
104 希 壻鄭相判樞密通輔子也恃勢驕橫。 嘗奸大將軍池允深妻流南方後召還。 夜至壽德宮裏門閉相怒管 者遲來從門隙射殺之。 法官大集成金得循崔宗蕃洪斯胤等聽希 通輔囑不問唯郞中李廷 固執不得遂以輕罪論免。 未幾廷 為晉陽副使崔怡嘉其守法拜紫門指諭。
10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李子晟-000
106 李子晟。
10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李子晟-001
108 ○李子晟牛峰郡人父公靖兵部尙書。 子晟性剛烈有勇力善射。 屢從軍有功累遷上將軍。 高宗十八年蒙古元帥撒禮塔舉兵入侵王命將帥三軍御之屯洞仙驛。 會日暮諜者報無賊變三軍解鞍而息。 有人登山呼曰: "蒙古兵至矣。" 軍中大警皆潰。 蒙古兵八千餘人突至子晟及將軍李承子盧坦等五六人殊死拒戰。 子晟中流矢坦中 墜馬有兵救之僅免。 三軍始集而與戰蒙古兵稍卻複來擊我右軍。 有散員李之茂李仁式等四五人拒之馬山草賊之從軍者二人射蒙古兵應弦而 官軍乘勝擊走之。
10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李子晟-002
110 明年遷都江華御史台 隸李通乘開京虛嘯聚畿縣草賊及城中奴隸以反。 逐留守兵馬使遂作三軍移牒諸寺招集僧徒掠取公私錢穀。 王以子晟為後軍陣主樞密副使趙廉卿為中軍陣主上將軍崔瑾為右軍陣主討之。 賊聞三軍自江華來拒於江。 三軍與戰於升天府東郊大敗之。 別將李甫鄭福綏率夜別抄先至開城賊閉門城守。 甫 曰: "吾等已破官軍而還可速開門。" 門者信之卽開。 甫福綏等斬守門者引兵至通家斬之。 子晟等繼至賊魁計窮逃匿。 悉捕餘黨誅之。
11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李子晟-003
112 初忠州副使於宗柱每簿書*閒與判官庾洪翼有隙聞蒙古兵將至議城守有異同。 宗柱領兩班別抄洪翼領奴軍雜類別抄相猜忌。 及蒙古兵至宗柱洪翼與兩班等皆 城走唯奴軍雜類合力擊逐之。 蒙古兵退宗柱等還州檢官私銀器奴軍以蒙古兵掠去為辭戶長光立等密謀殺奴軍之魁者。 奴軍知之曰: "蒙古兵至則皆走匿不守乃何以蒙古人所掠反歸罪吾輩欲殺之乎。  先 之。" 乃詐為會葬者吹螺集其徒。 先至首謀者家火之凡豪強之有素怨者搜殺無遺。 且令境內曰: "敢匿者滅其家。" 於是或有匿者則婦人小兒皆被害。
11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李子晟-004
114 王又遣子晟等率三軍討之。 三軍至達川水深未涉。 方造橋奴軍賊魁數人隔川告曰: "吾等欲斬謀首出降。" 子晟曰: "如此則不必盡殺汝輩也。" 賊魁等還入城斬謀首僧牛本以來。 官軍留屯二日奴軍勇健者皆逃匿官軍入城擒支黨悉誅之以所獲財物牛馬來獻。 又明年命子晟為中軍兵馬使討龍門倉賊獲其魁居卜往心等誅之又有東京賊崔山李儒作亂又遣子晟往擊之子晟帥師倂日疾馳據永州城以待。 時賊傳檄州郡刻日期會。 諸郡依違聞子晟入永乃定。 賊以為子晟軍自遠急來欲乘其勞擊之集永之南郊。 官軍登城望之告子晟曰: "我軍冒熱遠來賊勢盛且銳鋒不可當宜閉門休士數日而後與戰。" 子晟曰: "不可。 凡疲卒休則愈怠。 若曠日持久則賊得我情恐生他變不如急擊。" 遂開門突出及賊未陣奮擊大敗之 尸數十里。 斬山等數十人。 令曰: "脅從罔治。" 民大悅。 子晟自平東京後將士日集其門。 恐為權貴所忌謝疾杜門人稱知幾。 三十八年以門下平章事卒王震悼謚義烈。
115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允侯-000
116 金允侯。
117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允侯-001
118 ○金允侯高宗時人嘗為僧住白峴院蒙古兵至允侯避亂於處仁城。 蒙古元帥撒禮塔來攻城允侯射殺之。 王嘉其功授上將軍允侯讓功於人曰: "當戰時吾無弓箭豈敢虛受重賞。" 固辭不受乃改攝郞將。 後為忠州山城防護別監蒙古兵來圍州城凡七十餘日糧儲幾盡。 允侯諭 士卒曰: "若能效力無貴賤悉除官爵。 爾無不信。" 遂取官奴簿籍焚之又分與所獲牛馬。 人皆效死赴敵蒙古兵稍挫遂不複南。 以功拜監門衛上將軍其餘有軍功者至官奴白丁亦賜爵有差。 出為東北面兵馬使時東北面已沒於蒙古故不赴官至守司空右僕射致仕。
119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應德-000
120 金應德。
121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應德-001
122 ○金應德性勇敢。 元宗十一年為羅州司錄時三別抄反據珍島勢甚熾州郡望風迎降或往珍島謁見賊將至羅州副使樸 等首鼠未決。 上戶長鄭之呂慨然曰: "苟不能登城固守寧遁避山谷。 為州首吏何面目背國從賊乎 " 應德聞其言卽決意守城。 牒州及領內諸縣入保錦城山樹棘為柵率勵士卒。 賊至圍城攻之士卒皆 瘡死守賊攻城七晝夜竟不得拔。 羅州遣金 鄭元器鄭允等來報王嘉之賜應德爵七品 等攝伍尉又賜米各十五石。 後應德又與賊戰於珍島獲一 盡殺之。
123 #高麗史103卷-列傳16-金應德-002
124 陳子和亦羅州人也長身驍勇。 按察使權 遣靈岩副使金須以兵二百守濟州又使將軍高汝霖率兵七十繼之。 子和時年十九亦從軍。 及賊攻濟州須汝霖等力戰死之子和直入賊中斬其將郭延壽以出。 又入又如之士卒喜躍。 旣而複入為賊所害賊乘勝盡殺官軍遂陷濟州。
125 列傳卷第十六。
126 #高麗史104卷-列傳17-00-000
URN: ctp:ws127599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