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十五

《卷十五》[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湖廣通志巻十五
3
《城池志》公署附
4
《周禮》掌修城郭溝池之官,謂之掌固氏。蓋崇墉濬隍,所以壯國威,戒不虞也。楚地方城,漢水控吳扼蜀,其險固甲於寰區,而洞庭南北,闉闍雉堞,參錯於江山溪嶺之間,皆守土者及時修築之責也。永順新立郡縣,金城湯池,鎮撫百蠻,規模宏逺,視昔有加焉。若夫公署之設,或仍舊基,或係經始謹而識之,有官守者履其庭,登其堂,其思羔羊自公之節乎?
5
武昌府:
6
武昌府城,舊在黃鵠山,孫吳赤烏中築,謂之夏口城墉山塹,江周二三里,對岸為沔津,故以夏口名。宋、齊、梁、陳皆因之。劉宋郢州治此,更名郢城,唐牛僧孺始陶甓甃之。宋皇祐中,知州李堯、俞修又有古萬人。敵城在黃鵠山頂,據勝設險,元因之。明洪武四年,江夏侯周徳興增拓修築,周十七里,有竒,計三千九十八丈,東南髙二丈一尺,西北髙二丈九尺,池周三千三百四十三丈,深一丈九尺,濶二丈九尺,池外餘十丈許。南有龍窩,西即大江,為門九:東曰大東,曰小東,西曰竹簰,曰漢陽,曰平湖,南曰新南,曰保安,曰望澤,北曰草埠。嘉靖十四年,都御史顧璘重修門,仍九易,大東曰賓陽,小東曰忠孝,西易竹簰,曰。 曰漢陽,曰平湖南易新南,曰中和,曰保安,易望澤,曰望山北易草埠,曰武勝。
7
皇清總督祖澤逺增修,雍正六年,重修江夏縣附郭
8
武昌縣城。章武元年,吳主孫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八月城武昌,後廢。隋大業中,始築土城。唐元和中廢。宋嘉祐中,陞武昌軍於四隅置門四:東曰鳴鳳,西曰文昌,南曰朝都,北曰鎮江,後廢。明天順間,知縣楊子奎增修各門,造巡警樓。嘉靖間,知縣張鐸築衙城以衛倉庫。萬厯二年,左布政陳瑞、僉事劉自存議詳。巡撫趙賢檄知縣李有朋始鑿石築城,榜其四門:東曰通淮,南曰文昌,西曰望楚,北曰朝京。懷宗末,鄒逢吉增築沿城窩舖於雉堞間,以資守禦。皇清康熈五年,知縣熊登重修。
9
嘉魚縣城明正徳中,知縣陸槐因沙洋城故址拓築土牆,週迴二百雉,髙一丈二尺,厚六尺,門四:曰望東,曰南薰,曰西戍,曰北鑰。萬厯間,始築以石。
10
皇清雍正五年,知縣王邦鼐重修蒲圻縣城。明萬厯三年,左布政陳瑞、僉事劉自存議詳。巡撫趙賢檄知縣胡其髙建築,週迴七百尺,髙一丈七尺,磚堞髙五尺,廣一丈六尺。城樓凡六:南曰迎薰,北曰拱極,東曰聚奎,西曰寳城,又西曰豐樂,又北曰水門。三十八年,知縣張光前修。懷宗時,知縣林增志重修,後兵燹。
11
皇清康熈九年,知縣張圻隆重加完繕。雍正四年,知縣朱霖、毛之琇繼修。
12
咸寧縣城,明𢎞治間,知縣王介創建。正徳中,知縣丘魁補修。嘉靖中,知縣蕭立業重修。萬厯六年,知縣葛應蛟增築城垣,周六百八十八丈五尺,髙一丈九尺,厚一丈二尺。水洞四門四:東曰升陽,西曰便門,南曰來薰,北曰帶河。警舖凡八。二十五年,知縣周曰庠始議修隄,起東山之麓,繞城三面,直接西河渡,長三里,廣三丈,中建隄樓,名永安樓隄,內浚為濠,深廣與隄相等。
13
皇清雍正四年,知縣魏鈿八年,知縣戴惟樞重修崇陽縣城。明成化中,知縣劉信創築土城,覆以瓦。後圯。𢎞治中,知縣李鋭增築髙八尺,厚四尺,周五百八十八丈,為門四。萬厯。二年,參政鄭雲鎣、僉事劉自存議詳。巡撫趙賢檄通判鄧之松,拓建,始甃以石。
14
通城縣城,明成化初,知縣杜敏創建土城為四門,𢎞治中,知縣陳珮加修萬厯。癸未,知縣趙廷儼改建石城,廣袤五百零五丈,濶一丈二尺,頂濶九尺,女牆髙三尺,堞八百有竒,共髙一丈七尺五寸,四門、捲石洞、上竪樓各三間,明季兵燬。
15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盛治重修,興國州城舊無城,為門六。元末兵燬。明洪武初,始築小城。正徳六年,知州婁睿陶甓砌築。十一年,知州唐珉増修為門五。嘉靖甲寅,知州唐寧拓基建石城,周七百八十丈三尺,大東門至小西門,髙一丈七尺,小西門至小東門,髙一丈五尺,厚一丈一尺,為門八:曰大南門、水南門、小南門、北門、東門、小東門、大西門、小西門。
16
皇清雍正八年,知州魏鈿重修。
17
大冶縣城舊無城池,兩市衢首,止設柵欄。隆慶間,典史黃鍾損俸,甃石為門,上建敵樓凡四座:東曰迎恩,西曰永安,北曰拱極,南曰通津。
18
皇清康熈二十一年,知縣陳邦寄復增二門。通山縣城舊為土城,歲久傾圯。嘉靖間,知縣林金建樓四座。萬厯十一年,知縣張書紳新之。
19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任鍾麟重葺,東曰升恒,南曰絃歌,西曰卿雲,北曰景星。
20
漢陽府:
21
漢陽府城。《水經》云:「翼際山上,有吳時江夏太守陸渙所治城」。《唐元和郡縣志》云:「即漢陽軍故城,宋宣和三年圯。明初,跨鳳棲山築之,東南臨大江,周七百五十六丈。為門三:東曰朝宗,西曰鳳山,南曰南紀。嘉靖三年,知府孔鳳奉㫖修築裏城。天啟元年,知府周三錫周砌陴牆。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曲聖凝、守備董朝祿各分南北修飾裏城,増髙數尺,重建鳳山、南紀二門樓。雍正四年,增修東南數尺。
22
漢陽縣附郭
23
漢川縣城,治在漢上,舊無城。明懷宗九年丙子,知縣孫光祚創建周圍八百八十丈,約共七里,三分門五:南曰繡豸,西南曰歡樂,東曰雲鶴,西曰伏龍,北曰承徳皇。清雍正四年,城四面共圮三十三丈有竒。七年,知縣胡國選增修。
24
黄陂縣城原土城,明初甲辰年,管軍總制王興守禦本縣,重修髙一丈二尺,周圍二千七百六十歩。洪武二年,調往徳安守御城,因坍塌止存土塹。正徳十一年,知縣周昺周圍蓋,造營房。萬厯元年,巡撫都御史趙賢、巡按御史舒鼇奏:建甎城,周九百八十三丈九尺,有竒,髙一丈八尺,濶一丈二尺,設六門:東曰昭明,南曰景福,小南曰康阜,大西曰豫泰小,西曰豐亨,後於城之㢲隅復開一門,曰文昌、懷宗時賊毁。
25
皇清順治間,知縣張尚忠、楊廷藴相繼増修孝感縣城,明正徳七年,中原盜起,知縣王賢築土為垣,周圍一千二百丈,髙二丈,濶一丈五尺。九年,知縣翁素繼之,為門四,各建樓。嘉靖十九年,西湖水漲城圮,知縣汪克思築隄障之,至今湖水瀦於城內者,號汪公池。二十一年,知縣鄔志皋新闢小東門。三十年,盜起知縣龍興重築土垣。三十九年,南門圯於水。隆慶六年,知縣劉琨重建城樓,甃以石。萬厯元年,知縣易元始奉檄建甎城,二年,工始竣,周七里増文昌門於文廟之前門六:大東曰朝陽小,東曰復旦,南曰時薰,曰文昌,西曰迎祥,北曰拱辰。明季,邑潰垣圮。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張擢士鳩工庀材城,復盡甃黃州府。
26
黃州府城,宋元在今城南一里許,西臨大江,東傍湖泊,水漲湮沒不常,明初甲辰年,指揮黄榮展築。今處後指揮曹奉、郭顯相繼築,周九里許,一千八百二丈八尺,有竒,髙二丈一尺,繚以輜塹,池遶之為四門,東曰清淮,南曰一字,西曰清源,北曰漢川。正徳中,漢川門水潦,知府鄭信修葺。萬厯乙酉,清源門火,知府范可竒修葺懐宗,癸未,獻賊屠城,驅婦女平城及址,知府周大啟重修。
27
皇清康熙丙戌,水圯知府李彥瑁修葺。雍正二年,連雨,水漲,坍塌城數十丈,竝清源門樓一座,清淮門樓一座,知府康忱捐修。
28
黃岡縣附郭
29
蘄水縣城。明萬厯三年,僉事楊松奉巡撫趙賢、巡按李栻檄,知縣劉憲、董選。創築圍七百六十丈,髙一丈五尺。門五:東曰來泰南,曰麗文,曰便門,西曰永豐,北曰拱辰。後益以二門:東南曰躍龍,西南曰阜成。明季寇警,知縣龔鼎孳増城,濬濠以守。後獻賊驅婦女掘城如平地。
30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孔惟時修復之羅田縣城。明初無城,至成化。已亥,信陽賊入寇,知縣沈雷始築土城。嘉靖庚寅,水圮知縣勞樟,築石城髙一丈五尺,為門四:東曰長春,西曰義和,大南門曰來薰。小南門曰永興,知縣沈越、祝珝、繼修。
31
皇清康熙丙戍,水圮,知縣沈廷正,復修麻城。縣城舊有土城,麻秋所築,後廢。明𢎞治已未,知縣韋厚甃以石,建樓於上。萬厯元年,巡撫趙賢、巡按舒鼇奏建甎城。
32
皇清雍正五年,知縣潭苓七年,知縣楊思溥相繼修築黄安縣城,明嘉靖時,同知袁福徵經理,築城周五百九十九丈,有竒髙一丈八尺,為門四,隆慶間,為雨圮半,同知王可大重葺萬厯二年,増髙五尺。明季寇警,知縣趙利珍浚城濠,建敵樓,設重門於四城,知縣李元玉改建南門,建延秀樓於上。
33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蕭恒重建西城樓。雍正六年,知縣賈多男修。
34
蘄州城舊羅州城,去治六十里,宋嘉定中,金人攻陷知州李誠之死之,後元兵據白雲山,安撫使王益遷城麒麟山,至明,太祖遣指揮趙應清、千戶許勝修砌,後胡善、李廣、胡瑄、李泰、田正相繼補修,周九里三十三步一千一百三十丈,髙一丈八尺,其池東南北濶十丈八尺,西即大江,為門六。建有樓正徳中,知州楊清重修。
35
皇清雍正五年,知州華文振重修廣濟縣城舊無城縣治為市民擁衛外,聞四門:東曰覿陽,南曰迎薰,西曰繼旻,北曰得朋。又西北曰保和。有慶而大河中注之。治居西,唯東南二門在河東。明懷宗十二年議建城,自西徂東,跨河為之,包南山,壞原田,興工,數月不果成。
36
黃梅縣城舊無城,明成化中,知縣朱璧築,周五里,髙一丈,惟南近大河,無城建門。四萬厯間,巡撫郭維賢題請,創建石城周圍,凡七門:東曰仁育,北曰拱辰,西曰正義,南曰文明,西南有利道門、化龍門,東南有小南門,利道門乆塞,止有六門,獻賊破毁知縣張聯芳復繕之。
37
皇清雍正四年,知縣李珣重修安陸府。
38
安陸府城,古石城戍,上據崇丘,旁控石城,下臨漢水池因之,夾城而南,入於漢。舊有白雪樓冠其上。宋乾道、淳熙間,都綂、趙樽、郭果相繼增築。子城門四:曰行春,曰富水,曰宣風,曰雄楚。元末兵燹,明初指揮,吳復因石城故址拓之。𢎞治中北展數十丈,周圍七里,有竒,計一千六百丈,髙二丈五尺,為門五:南曰陽春,東曰閱武威武,西曰石城,北曰拱辰,門各有樓,而陽春、石城各有月城,凡為樓七。嘉靖間,又建陽春門及月城重門,門各有樓榜,正樓曰顯親達孝。懷宗十一年,巡按林銘球題請,加增五尺,內添女牆。荊西道呉尚黙、知府賈元勲、知縣蕭漢復建外城。
39
皇清順治八年,知府李起元、知縣佟養沖相繼補葺。康熙元年,知府張尊徳、知縣程起鵬重修。池周一千二十丈,廣十丈至十五丈,深二丈至五丈,年久傾圮。雍正五年,知縣王世經重修。
40
鍾祥縣附郭明一統志嘉靖十年,陞州為府,以府城北境置縣,名鍾祥。
41
京山縣城舊無城,明成化六年,寇入治內,知縣趙欽築土垣,正徳間,知縣夏元外甃以石,卑薄尋圮。知縣呉琠増修甃石,始完固髙一丈五尺,周四里,有竒為門五,因溾為池。嘉靖十五年夏,大雨,城西南隅圮,知縣楊東築補易大東門曰迎恩,西門曰廣澤,知縣向辰易小東門曰應徳,舊南門曰南陽,新南門曰萃景。三十五年,知縣張元以內址皆土,易於頺壞,乃悉包以石。天啟二年夏,大水,城渰沒,傾圮數十丈。知縣龎景忠補修懷宗。十二年,知縣章聚奎復修。
42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侯康民增飾城垣,鼎新城樓而更其名,東曰紫來,西曰通郢,南曰光被。雍正五年,城復倒塌,知縣林鵬揚重修。六年,知縣程世繩續修。潛江縣城舊土城周四百丈,有竒髙一丈五尺,環城皆池,藉為濠。東瀕?水,舊常衝決。成化七年,縣丞李庸外築大隄,歲久就堙。嘉靖三十年,知縣夏泗重築土城髙固,勝前長倍之,俱覆以瓦。萬厯五年,知縣朱熙洽修建磚城,周九百二十八丈,髙一丈七尺。城樓五:東曰襄渚,西曰?陽,南曰漢別,北曰北鑰,西北曰歸辰水門,一曰朝宗,一曰通㑹。巡堡一十有四,石剅三以洩水。十一年,水決城二十丈,知縣王建中修葺。二十年,知縣曹珩又増修堡舍旗臺。
43
皇清康熙九年後,水衝異常,城址數圮,隨築隨没。沔陽州城,宋為鎮,明初,指揮沈友仁循故址築城,正徳中,知州李濂増築,周一千一百有六丈,髙二丈四尺,為門六,各有樓,東曰仁風,西曰同仁,南曰南紀,西曰長夏,北曰建興,東北曰楚望。嘉靖中,僉事柯喬増修,東有蓮花二池,西南北皆倚河。朱昻記云:環城皆水,因河為池,形若螃蠏是也。
44
皇清雍正七年重修。
45
天門縣城城最久,漢、唐、宋皆為郡治。明初,指揮李廷琛、知縣張天麟循故址更築,後圮於水。成化中,知縣張繼宗復築土城。正徳中,知縣陳良玉甃以甓,周六百八十五丈,髙二丈,為門四:曰南薰,曰東陽、曰西成,曰北拱。四面皆湖,因以為隍。嘉靖中,南城圮,知縣李仲撰修。萬厯癸未,西城圮。辛卯,東北圮,知縣陳席珍、林雲龍相繼修築。
46
皇清雍正四年,知縣呉文瑄修濬荊門州城,唐時在樂鄉闗,名樂鄉縣,宋始立,治於此。明初,守禦指揮使梅福,即宋陸九淵所築故址,重築之,周八百丈有奇,髙一丈六尺。𢎞治末,圮於水,知縣韓銑修為門四:東曰東作,西曰西成,南曰平泰,北曰北辰,各有樓。嘉靖中,僉事柯喬徙南門,置學宮,前城北有池,東西南引蒙惠泉水為池。明末,流賊犯境,知州石琢玉堅守三晝夜,得不破,賊退,旋請修築,髙二丈,厚八尺,周七百丈,又増設小南門、月城,至十五年,賊隊大至,城遂陷。
47
皇清順治八年,寇踞西山,不時攻城城門樓盡燬。五年,副将張文富重修。十二年,守備孫光哲建樓北門,相繼修葺。當陽縣城舊無城,明成化初,鄖陽盜起,同知嚴瑞築尋圮,知縣姜英又築之。正徳初,劉千斤反,知縣劉程甃以石,周六百四十丈,有竒髙二丈,厚一丈二尺。門四:東曰紫蓋,西曰玉陽,南曰鳳川,北曰清漳。樓櫓亦四,北題曰「仲宣」,從古名也。水門五,皆甃以甎石。西北跨玉陽山東南以沮水、玉泉水為池,引西北真武港水為環。萬厯三年,參議玉璇、僉事鄧林喬、知府趙睿詳巡撫趙賢修拓。經歴任夢榛,知縣方岳督成之。皇清康熙四十四年,署事縣丞張士琪修補東、西南、北城樓及正附城,後圮塌。雍正五年,知縣王仲枉補修正城西南城樓。
48
徳安府:
49
徳安府城,明洪武二年,守禦千户王興修築。十二年,千戶楊總闢廣之鄖山東來二澗,夾流而盡於溳水,城據其間,三面水遶如玦,惟北城髙阜無濠池,城周一千一百八十六丈五尺,計六里二百十三步,東南髙二丈四尺,西北減三尺,為門四,上建重樓,成化中,樓圮,千户趙威重修,又遶城為濠,深一丈三尺,東南濶十丈一尺,西北半之,城西南隅架濠而衢,舊有橋,潦水為患,浸及壩隄。千戶趙威開拓舊基,用巨石甃砌,斜坡長七丈,濶三丈,有竒,成化中,水復為患,坡亦衝決,千戶張能加石修砌正徳十四年,知府馬龠復民侵地,建橋水遶如故。嘉靖二十六年,知府李逢牓其門,東曰通江,南曰拱漢,西曰道漢,北曰拱淮。三十一年,水患薄城,知府徐貢元築隄百里許,稱徐公堤。三十四年,知府陳甘兩創,築北門月城,周二十六丈,髙一丈六尺,左右為門四十五年,巡撫徐南金増垣如其髙,勢亦壯固。天啟中,知府李行志再修懷宗,時巡道趙振業各城皆崇三尺,竝二堞為一,又增建敵樓。
50
皇清康熙元年二年,東、西城樓南北城及北樓傾圮,知府髙翺増修。四年,縣令髙聨捷更新南樓。二十一年,知府傅鶴祥復新西樓。二十二年,西北城圮於水,鶴祥甃石,為脚置閘洩之。二十四年,重建西樓東城圮,知縣劉世英捐修之。
51
安陸縣附郭
52
雲夢縣城,明成化七年,知縣鍾弼築土為垣,長五里,髙一丈五尺。正徳八年,知縣孫復置北門樓。嘉靖二十四年,知縣郭貴徳復甃三門,各建樓,東曰朝陽,南曰迎薰,西曰觀成,北曰拱極,後知縣王廷佐増垣二尺。萬厯二年,知縣陸勲奉檄修磚城,周五百七十丈,有竒髙二丈二尺,建置四門,樓濠久淤,為居民園舍。懷宗七年,知縣蔡宗虞搜括原址,鑿濬如舊。九年,寇圍七晝夜,恃以無恐。
53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呉宗孟重修四門,置小亭其上,補修週城,整砌礱密。
54
應城縣城,明成化中知縣汪清築,土為城,周五里,有竒,廣七百四十丈,袤四百五十丈。濠環之,為門六:曰懷仁、輔義、立禮、秉智、小南、小北池二,一自東而西入西河。一自古城港迄懷仁而東入漁子港。正徳五年,中原盜起,知縣王亨拓垣東出二十八丈,西濱河,縮入五十丈,南出三丈,北出四十五丈,周圍一千二百九十丈。嘉靖十三年,知縣李調元改題六門城基仍舊。二十一年,知縣盧湘修賔陽門樓。三十六年,知縣呉哲始甃以磚,周八百七十一丈,崇二丈,址廣三丈,有竒更題門額。萬厯七年,知縣李學詩增甃城五尺。懐宗九年,獻賊攻城,知縣張紹登守禦七日,力竭,城陷,復為隍。次年,逰擊馮再榮,奉檄修城。又次年,知縣李同春草創官舍,漸次修葺。
55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縣王化洽以城陴坍卸築,寛丈餘,下腳倍之。二十四年,巡道祖澤深、知府傅鶴祥協鎮,尤三省知縣齊國政,見樓堞頺廢,各捐俸修建,竝兩濠,皆疏濬之。雍正五年春,城垣倒塌㡬二百丈,知縣唐琳捐俸接修,於六年、七年間補葺一百四丈有竒,刻期告成。
56
隨州城舊土城,明洪武元年,守禦鎮撫李富等始城之,以南畔湫下徙而北者,半悉甃之,周六百二十五丈,計三里一百七十步,髙二丈五尺,南西北三門,各建樓南樓,右増鐘樓為敵舍二十三,為女牆九百五十。𢎞治十三年,知州李充嗣設闗外門四,各建樓,沿闗築隄,周四里許,濠遶城周圍七百五尺,深一丈,正徳中,百户張瑄、朱元,判官孫益,開鑿西北,復為隄五十七丈。西建橋,嘉靖二十五年,僉事鄭汝舟闢南北二門,復侵地為橋甃以石,知州朱天秩更闢,二濠,始就故道。嘉靖三十七年,知縣孫鋭加砌以石郭外,又作甎,城髙丈餘,周十里,樓六座,以防水備盜。
57
皇清雍正五年,知州費永鋐捐資修濬。應山縣城舊無城,明初,四衢設門,正徳九年,知縣譚一鳳増修。嘉靖九年,知縣王尚用築土為垣,採石陶甎,知縣王朝璲繼成之,既而頺圮。
58
皇清順治初,知縣蒋永修重加修葺,周六百九十九丈,髙二丈,厚二丈五尺,為門四:各建樓,東曰環秀,南曰聚奎,西曰寳成,北曰拱宸。環城為池,半臨汶水,由西遶南而東,滙為深淵,西架二橋,以通行旅。東建橋閘,以司蓄洩,至今稱為鞏、固。間有圮卸,隨時修補。其東西城樓及城門,近漸傾圮。知縣姚孔鑾捐俸鳩工,修整完好。
59
荊州府:
60
荊州府城明一綂志云:蜀闗忠義所築,晉桓溫増修之。明洪武甲辰,平章楊璟依舊基修築,周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髙二丈六尺有竒,嘉靖九年,重修為門,樓六重:新東門曰鎮流,樓曰賔陽公安門舊名楚望,南紀門樓曰曲江。西門舊名龍山,樓曰九陽,小北門曰古漕,舊名維城,大北門曰拱辰,舊名柳門,城外掘土為池,濶一丈六尺,深一丈許,東通沙橋,西通秘師,北通龍陂諸水,癸未,獻賊,平其城。
61
皇清順治三年,巡道李棲鳳、總鎮鄭四維率兵民重築,悉如舊址。康熙二十三年,奉
62
㫖特設滿洲將軍、都統,領八旗大兵,駐防荊州,駐城東,其西為官署,民居中設有間牆。雍正五年,霖雨傾圮。六年,官給帑銀三千兩有竒,修築完固。城內界城,雍正七年,給帑金六百兩,重修各門樓,俱係雍正三年知府王景臯捐修。
63
江陵縣附郭
64
公安縣城,舊名呂蒙城。正徳辛未,周鉞築土為城,尋圮。嘉靖二年,知縣周臣奉議疉磚石築之。以濱江衝決,城漸潰。知縣楊雲才議遷椒園,至知縣高鳳翔始改遷。懷宗時,復徙祝家岡知縣張大韶修砌。庚辰,知縣趙繼鼎重修。癸未獻賊,殘燬殆盡。
65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王百男建署於舊邑斗湖隄。八年,知縣何國棟始移祝家岡之新城,後令許盤、陸守埰相繼修葺,雉堞雄壯。又康熙三十八年許盤新開便河,五十六年,知縣楊之駢更加修濬。
66
石首縣城,𢎞治中,知縣何洽築土城。萬厯二年,巡撫趙賢、撫治都御史孫應鼇、巡按李栻檄知縣張一鯤,始建磚城周一千五十六丈,髙一丈一尺,女牆四尺,加其上門樓五池繞城。懷宗時,兵燹傾頺。
67
皇清順治中,知縣王大年修復。康熙七年,知縣魏應嘉重修城垣,間有坍卸,知縣鄧士燦捐俸修補。
68
監利縣城,正徳中,巡撫秦金檄縣丞杜漸築土為城。萬厯初,知縣李純朴始建磚城,周一千八十丈為門五,為池,深二丈,一面小河,通大江。明季,兵火,圮毀殆盡。
69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藺完瑝繕修缺毁,重建城樓。康熙十九年,知縣程藻修濠補缺。
70
松滋縣城舊無城,成化間始築土城,名楊城,周五里,髙一丈二尺,為門建樓,有四池,濶二丈五尺,深八尺,北一面臨大江。懷宗時,知縣何志孟因四方寇警,修築磚石,獻賊屠城,蕩為平地。
71
皇清康熙六年,始議修復,漸次創興。二十三年,知縣陳麟修葺完固。
72
枝江縣城,洪武二十二年設枝江守禦千户所,防容美洞蠻,創築土城。成化四年,指揮李震、許英築磚城,周千有餘丈,髙一丈五尺,為門五,各建有樓池,東臨大江,西臨峻嶺。𢎞治三年,知縣李智開鑿,欲通江水繞城以便舟楫,將成,智遷去,議遂寢至。
73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田禹稼詳請修築,未告成。三年,知縣周廷桂始諭衆鳩工修舉完備。雍正三年,知縣陳悳榮四五六年,知縣許慶逺、喬汧七、八年,知縣傅埰相繼捐修竝詳,請遵例發帑修築在案。
74
夷陵州城,舊在江左,宋徙江右,元復徙江左。明洪武十二年,千戶許勝因舊基甃砌,周八百六十三丈,髙二丈二尺,為門七:曰東門,曰中水,曰大南,曰小南,曰大北,曰小北,曰鎮川,各建有樓,東南北三面皆濠,濶四丈五尺,深二丈,惟西一面臨大江。成化間,知州周正千戶常垕甃以磚,懷宗時,獻賊平城。
75
皇清順治十三年,遊擊張琦奉委修葺,康熙三年傾圮。六年,知縣鮑孜繕修完鞏。雍正五年,霖雨,倒塌一百六十丈零。知州何廣廷奉文發帑捐銀興修。
76
宜都縣城三國時,呉陸遜拒蜀,於此築城,號曰陸城。明成化時,都御史楊璿因舊修築土城。戊戌,知縣劉端修、徐斌重修周圍六百五十餘丈,髙一丈二尺,濠八百餘丈。門五:東曰朝天,南曰迎薰,西曰太平,北曰臨川,東北曰合江。萬厯丙子,知縣許夢熊以土城不堪防禦,始易以磚石,碑曰「許公城」。懷宗時,賊陷,盤踞不一次。
77
皇清順治四年,移寓白洋城垣,盡圮,虎穴其中。康熙元年,總督張長庚檄知縣葉大生修築,創建城樓。十三年,又為呉逆殘缺。三十六年,知縣劉顯功捐修始復舊觀。今年久,間有傾圮,知縣張廷琛現在修濬逺安縣城古城,臨沮在南漳界元遷亭子山下,明成化間築城東荘砌以磚石周八百餘丈,髙一丈八尺,為東西南北門,四建有樓千户朱綱,増築䕶城隄以防水池,濶二丈,深丈餘,懷宗甲戌,寇至城陷。
78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周㑹隆涖任,露處山麓,請修城堞,因河為池。十一年,水漲城圮,知縣盧運昌營築。十五年,大水,城復圮,知縣安可願重修,至康熙四十一年倒塌,止存基址。
79
襄陽府:
80
襄陽府城舊有城,負漢屏峴,其北周以斷岸,故不池,東西南鑿山為池,與樊城市對。晉羊祜、杜預、朱序,宋呂文煥所守,皆此城也。元季頺廢,明初乙已,衛國公鄧愈因舊址修築新城,周一十二里而贏,髙二丈五尺,為門六:曰東南西大北、小北東長俱有子城。各為角樓者一:南門樓一,成化中,都督王信重建,其東南、西南各樓一,東北角樓一、花樓十,東西大北、東長門樓四。𢎞治中,副使毛憲、重建知府萬振孫易東曰陽春,南曰文昌、西曰西成,大北曰拱辰,小北曰臨漢東,長曰震華焉。城北以漢江為濠,計四百丈,東西南三濠,通計二千一百一十二丈三尺,濶二十九丈,深二丈五尺。正徳丙子,夏漢水大溢,新城塌者三十餘丈,按察副使聶賢躬督堙塞,水少殺,即傭工取石仙人洞犬牙甃砌精堅,逾舊起大北門至東長門,修砌泊岸,長二百八十丈,髙二丈,又築子隄於江,以䕶舊岸,址濶八尺,髙五尺,長二百八十丈,襄人呼為「聶公堤」。嘉靖三十年,漢水屢溢,分巡陳紹儒分守雷賀修復。三十九年,大水,知府汪道昆重修,隆慶二年,隄復潰。新城圮,分巡副使徐學謨檄府益甃老龍隄䕶城,居民始安。懷宗辛已春獻賊寇襄城樓警舖,俱燬。都御史袁繼咸親督修砌。都御史王永祚重建六城樓暨西南城獅子樓。壬午冬,被闖賊殘燬。
81
皇清順治二年,都御史徐起元檄委同知賈若愚,自小北門城上西至南城各險要處,用磚石修砌禦敵砲臺二十九座。五年,都御史趙兆麟檄副使蘇宗貴重修西城大樓,檄知府冀如錫重建南城大樓。檄同知□騰茂、張仲重修大北門城樓,建小北門城樓,檄知縣董上治重建東城大樓,以至城外三橋竝敵樓,濠岸俱各完葺。
82
襄陽縣附郭
83
宜城縣城,宋孝武永初元年,築宜城大隄為縣,周十一里,元仍舊制。明成化初,知縣郭泰築土城二里許,後知縣海澄、重修王緒建四門樓林,典闢馬道倍城趾。正徳六年,知縣朱崇學創置磚城,髙一丈五尺,周八百丈,池深一丈,周九百丈,為門四,曰望江、凝暉、來逺、拱辰。嘉靖三十年,知縣郝廷璽拓城西岡避水患,添小南門。隆慶六年,水潰城隄,知縣雷嘉祥重甃磚,周圍五里,有竒,髙一丈七尺,基廣三丈,面濶一丈餘,五門俱建樓。萬厯二年,巡撫趙賢㑹撫治孫應鼇,移檄督工修砌,加崇五尺増,建警舖五座,視前尤為壮麗。
84
南漳縣城舊土城,明成化初,劉、石倡亂,有司更築周三里,嵗乆頺塌,𢎞治中,知縣趙泰新之,髙一丈六尺,厚一丈五尺,上施木架,覆以瓦,為門三,正徳丙子,知縣蕭浩甃以磚,為門四。嘉靖六年,知縣宋屏因城逼近西山,拓城北廣一里,今北郭無門,又增小東、小西二門,凡門五池,濶二丈,深一丈。
85
棗陽縣城舊土城,即宋縣令孟宗政所守,故址無樓櫓、城隍,明景泰間,知縣夏亨修鑿。成化間,知縣楊瑛始甃五門,曰向明觀、光寅賔阜城西。成𢎞治間,知縣王顯髙置樓正徳。七年,流賊逼攻棗陽,城㡬陷,知縣安邦創置磚城,周四里二分,髙一丈一尺,厚一丈八尺,為門五,各建樓一池,廣十丈,深六尺。嘉靖二十二年,知縣李翼龍重修。萬厯元年,知縣王應辰移南門於文廟前,改門名崇文,建樓其上,周圍加六尺,視昔愈固。懷宗時,知縣金九陛增髙週城各五尺,濬池亦如之。
86
皇清雍正六年,知縣邱彥升補修穀城縣城舊土城,明成化初,知縣王溥增築之,周二里,髙一丈二尺,厚五尺,後知縣段錦為三門。正徳十年,知縣康琮始甃以磚,髙一丈五尺,厚一丈,池深二丈,濶如之,知縣楊文煥增修。隆慶二年,分巡副使徐學謨檄知縣蘇繼文修砌。萬厯四年,知縣王執中修完,増建西郭門,周迴加髙三尺,鑿深城濠。懷宗己卯,獻賊掘平,巡撫宋一鶴、撫治袁繼咸委保康知縣陶懋中造磚修砌,知縣周建中告成。
87
皇清雍正二年,被水傾塌,知縣歸璉補修光化縣城,明初創築土城,正徳九年,知縣黃金甃以磚,周九百六丈,髙一丈五尺,為四門,知縣王瀊修石隄以障水城,不浸者四十年。至嘉靖三十年,大水泛溢,城始墮,知縣王郁、鄭曼繼修復圮。隆慶六年,本府通判馬昌署縣事,請十三里橋東依隂城鎮為新城,延袤一千六百步,髙一丈八尺,濶一丈二尺,俱磚石砌,四門各建樓,曰迎暉、登雲、通江、拱辰四隅,各為小樓,曰攬萃、思賢、曙光、挹漢東西濠,各長四百五十步,濶二十五步,南北稱是。
88
均州城,明初守禦千户李春修築,永樂中甃以磚石,周六百丈,有竒髙二丈五丈,濶一丈二尺,池深三丈,濶六丈,為門四:左右開水門,以便樵汲,惟西夕照門,雖設今塞東,以漢水為濠,西南北俱鑿濠,深一丈五尺,廣稱之。
89
皇清雍正二年,知州髙澤寧、七年,知州許大壯,相繼増修鄖陽府。
90
鄖陽府城舊無城,明天順八年,盗起,知縣戴琰為土城備之。成化十二年,建行都司置府,衛撫治都御史原傑展築,甃以磚,石周六里八百餘丈,髙一丈五尺,為門四:東曰宣和,南曰迎薫,舊名敷惠,西曰平理,北曰拱辰。舊名水門。其池西臨江,東北繞山麓諸溪。正徳中,知縣王鎮濬之。嘉靖三十六年,都御史章煥又以東北一帶,開築二百餘丈許,六里有竒,正東増一門,曰時雨,盖府學面門也。四十五年秋,大水,東南城圮,都御史劉秉仁修築之,髙二丈一尺,厚一丈八尺。城上為警舖二十為門,樓七,為甕城樓,三為角樓,一規制始備。北城大半皆枕山西南一帶阻漢水,唯東門外鑿池,濶二丈二尺,深九尺,長五十餘丈。
91
皇清雍正二年夏,漢水泛漲,東南城圮里許,知縣盧上進捐資修補。
92
鄖縣附郭
93
房縣城舊土城,明洪武中修築,成化初,増修髙二丈,周圍七百二十五丈二尺,計四里有竒,為東南西北四門城,樓下有池,懷宗七年,流冦陷房樓舖俱燬。十年,知縣郝景春捐俸補修一百七十餘丈,池之淤塞者濬之。十二年,張獻忠陷房屯營,三月,城垣盡平。十四年,撫治王鼇永請發帑金,勅均陽營副將李成章督兵修築以房,令劉天民監之,城工始竣,各樓警舖未建而賊至。
94
皇清順治九年,郝逆據房,逮癸卯厯十有二年,城復圮壞。是年賊平,秦帥王一正發兵修之。康熙六年,知縣傅六吉、典史髙標補修。
95
竹山縣城舊土城在上庸水之北,明成化三年,山冦石和尚等嘯聚,始甃石築。今城周三里,髙一丈四尺,十四年展築,計周五里,為門四:東曰迎賓,西曰廣澤,南曰迎恩,北曰觀瀾。七年,守備指揮李仁、王綱等重修。𢎞治九年,都御史戴珊復拓之。正徳五年,分守道白金慮、廣澤門西通川省築土月城,隨甃以石,知縣何潔建樓其上。隆慶元年,知縣雍世哲改迎恩門於縣治之東南,而以舊門為水門。又修廣澤月城。明末甲戌,獻賊陷城,悉為平地,今尚未修築。
96
竹谿縣城舊土城,在竹谿河之北,明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傑創築,周三百四十九丈,髙一丈,為東西南北四門,建樓無池。𢎞治元年,知縣呂聰濬鑿。十三年,知縣傅亨昌修葺正徳。九年,知縣張瓉以土城易圮難備,不虞取石更築。萬厯甲戌,知縣周繼文議増髙五尺,添設四角樓工未畢,知縣陳希歐續成之,獻賊掘為平地。
97
上津縣城。明成化四年,始築土城。明末兵燬鄖西縣城舊土城。明成化十二年,參議楊琚、副使費臻、僉事周謨奉撫治原傑,檄督通判鄭理創築。成化十九年,都御史王睿復檄知縣侯爵鼎修築之。周六百三十步,髙一丈三尺,覆以瓦,為門四,各建樓鑿池繞之,池深一丈。正徳八年,知縣陳謐計度磚砌,未果。十六年,知縣范繼志成之。其角樓四警舖八則。嘉靖九年,知縣邵陽建後北門外泥溝水發,衝城知縣黃珝以石甃城內址。明末,兵燬。
98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賀繩烈重修。保康縣城舊無城。明𢎞治十一年,知縣蘇惠和始築土城。十六年,撫治王鑑之展築,周五百一十五丈,髙一丈三尺,覆以瓦,為門五,迎暉迎秀,迎明迎思迎翠外,繞以池。嘉靖十二年,都御史胡東臯甃以磚石。後河水衝頺,西北知縣張世勣重修,外築石隄七十餘丈,久雨復潰。通判溫大通、修之知縣潘可賢又修水塹及陽河口溝隄。明末,流冦出沒,城盡傾圮。
99
直●歸州。
100
歸州城舊城,原在江南,明嘉靖十四年,地忽陷裂,城舍傾圮,始遷於江左,今丹陽地周圍六里,一千八十一丈五尺,髙一丈九尺,為門四:東四迎和,南曰興賢、西曰瞻䕫、北曰拱極,明季為冦,往來盤踞,城垣頺廢。皇清康熙三十年,知州曹熙衡始入城,芟蕪集衆,立城門。四十二年,知州魏國璘捐修興門及城樓,雍正七年,瞻䕫門圮,知州郭良昭重修。
101
長陽縣城前後有東峯、鳳凰諸山,壁立環繞,四面阻塞,西則施州、建始諸水,奔流赴壑,㑹為清江,東出大河而治中域焉,誠天然城塹也。宋元築土城,明因之。懷宗十六年,知縣朱方乾詳請修築於臨江,一面甃以石,竝建東南西門城樓後山一面累土為城,覆以瓦。十七年,土官唐鎮邦率蠻兵攻陷懷宗,時隳於闖賊。
102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樊維翰修復興山縣城,舊無城,明𢎞治初,知縣劉孜築土城,正徳中,知縣譚溥、胡安、葉槐繼修,髙一丈,厚七尺,周圍三百二十四丈,為門三:東曰迎恩,南曰觀瀾,西曰來逺。嘉靖九年,知縣李廷實因北山麓増築土城,礱石為基,闢北門以守禦,然山水驟漲,屢修屢圮,自明末賊變,傾廢殆盡。
103
巴東縣城舊無城,按巴東前臨川江,後聳崇山自然之城塹也。
104
恩施縣城,即施州衛舊城,在今元妙觀及睡師崖下,地因山為之,元仍舊。明洪武十四年,指揮朱永拓址甃石,周九里,有竒,髙二丈五尺。東北帶清江,南環溪水,皆天然城塹,上設串廊警舖。女牆為門四:東曰清江,西曰西順,南曰南陽,北曰拱北。
105
大田所城,附明洪武二十二年千戶鄭瑜,用石甃築,周五百丈有竒,濶一丈,髙二丈,池深一丈,濶二丈,為東西南北四門。
106
公署
107
武昌府:
108
總督部院,在望山門內,後因移駐荊州,提鎮居此。康熙二十一年,總督董衛國還鎮重修。
109
巡撫都察院。明景泰四年建,署於布政司。有隆慶五年,都御史張仲羽遷於鳳凰山南。癸未,火。
110
國朝順治十二年,巡撫劉兆麒遷於後所營要路口,巡撫王新命重修。康熙五十六年,巡撫張連登重修二堂三堂。
111
提督學院,明正統十一年建於按察司左。明季兵燹。國朝。順治十七年,學使周起岐即舊址建堂署考厰。康熙七年,總鎮劉應志乞作鎮署。十年,總鎮奏裁按察使閻廷謨移作司署。十七年,學使蒋永修於前所營買地修建,今因之。
112
巡按御史察院,明永樂元年設於布政司左。正統十一年災。正徳八年重修。
113
國朝順治十八年裁,今廢。總鎮府在布政司西南。明季燬。國朝順治中,提督柯永盛僦居民舍。康熙初,移鎮荊州。十年,還鎮武昌,即總督新署居之。二十三年,移駐常徳。
114
湖北承宣布政使司,在黃鵠山隂。明洪武改行中書省。正統十一年灾。十三年,左布政馬瑾重建。癸未,兵燬。國朝康熙四年,左布政劉顯貴重建宏厰,倍於舊制。後布政徐惺繼修。
115
經歴司,在司署右。
116
照磨所在司署左。
117
廣備庫大使在司署右。
118
右布政使司。在司左。康熙三年,分藩移駐長沙。督糧道。舊在布政司西,明季兵燹。
119
國朝順治間,參政李發藻移建前撫街,今仍之永豐庫大使在道署前。
120
分守武昌道署,在學院署右。明季兵燬。國朝康熙十二年,徐惺即舊署修之。雍正七年,移駐黃州。
121
湖北提刑按察使司,在平湖門內黃鵠山南。明洪武三年建。正統十一年灾,後重建,明季兵燬。
122
國朝初即民居為署,在靈山寺北。康熙四年,按察使閻廷謨仍移平湖門,王毓賢重修。
123
經歴司,在司署右。
124
司獄司。在府署右。
125
驛傳鹽法道,署在學院,署左都指揮使司,在文昌門內。明季燬,國朝順治中,都指揮包鴻陸即舊趾重建。康熙中改為都司署。雍正二年裁。
126
知府署在漢陽門內,明洪武甲辰剏建。正統十一年灾。天順三年重建,明季兵燬。
127
國朝順治七年,知府王維屏即舊趾重建。康熙七年,知府張璠、杜毓秀、武廷适、尤汶相繼修葺。
128
同知署在府署左。
129
通判署在府署左。
130
教授訓導,署在學宮內。
131
經歴司,在府署右。
132
照磨所在府署右。
133
司獄司。在府署右。
134
大有倉在府北。
135
積榖倉原貯贖穀備賑,後廢巡撫劉兆麟重修常平倉,在平湖門內貯贖榖備賑,總督祖澤逺建,雍正六年,更建於新興一舖。
136
軍民永利倉,在文昌門外,濱江。明成化中,設貯全楚,漕米倉成,洪波洶湧,鑄兩鐵犀鎮之。明季兵燹,國朝置倉屯,貯本府兑軍漕米。
137
南糧倉在花隄。
138
錢局舊在長街西,雍正七年,復設寳源局於保安門內料鈔厰,在漢陽門外。
139
教塲在武勝門外正㕔三楹。明季兵燹,國朝總督羅繡錦、巡撫遲日益重建小教塲一名閲馬厰在廢藩左正㕔三楹,巡撫劉兆麒建。
140
育嬰堂一,在賔陽門外。舊建一在漢陽門內,雍正九年,督撫司道捐建。
141
養濟院在忠孝門外。
142
勸農亭在小塔寺左。
143
漏澤園,在賔陽門外。
144
江夏縣。
145
知縣署。明洪武九年建漢陽門內,後改置鳳凰山下。國朝因之。大門、儀門、堂宅知縣劉朝英重建,金廷襄重修。
146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147
縣丞署舊在縣署左,今移明月橋右。典史署舊在縣署左,今移崇府山下。金口鎮巡檢司,在縣南六十里。□魚口鎮巡檢司。在縣南五里。滸黄洲鎮巡檢司,在縣北三十里。東湖馬驛,在縣東南六十里山。坡馬驛,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将臺馬驛在縣東。康熙四十四年裁歸縣社倉。雍正元年,總督楊宗仁。 題請設建,分貯各鄉四十四處。
148
武昌縣。
149
知縣署。明洪武甲辰創建。嘉靖中增修國朝。順治十七年,知縣張春枝、熊登相繼修葺,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150
縣丞署,在縣署左。明洪武三年建典史署,在縣署右。明洪武三年建金子磯巡檢司。在金牛鎮縣南一百二十里。白湖鎮巡檢司。在縣西九十里。
151
常平倉在東闗外。
152
社倉分貯各里,共三十七處:嘉魚縣。
153
知縣署在龍潭山前東嶺,明洪武甲辰建,成化間相繼増修。
154
國朝因之。
155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156
典史署,在縣署東。
157
石頭口鎮巡檢司,在縣南八十里。簰洲鎮巡檢司。在縣北四十里。常平倉在縣署右。
158
社倉分貯各里,共一十二處。蒲圻縣。
159
知縣,署在儒學後。明洪武二年建。成化九年改造,國朝因之。
160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161
縣丞署在縣署左。
162
典史署在儀門內左。
163
羊樓巡檢司,在縣西七十里。雍正五年裁。官塘驛,在縣東六十里。
164
港口驛,在縣西六十里。
165
鳳山驛在縣北。雍正六年裁歸縣常平倉,在縣署儀門內。
166
社倉分貯各里,共四十四處:咸寧縣。
167
知縣署在永安橋西。明洪武甲辰創建,國朝因之。
168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169
典史署,在縣署右。
170
咸寜驛在縣西。雍正六年裁歸縣。常平倉在縣城南。
171
預備倉五。
172
社倉分貯各里,共十九處:崇陽縣。
173
知縣署。明洪武甲辰建。
174
國朝因之。
175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176
典史署,在縣署西。
177
常平倉,在縣署內。
178
預備倉在縣西。
179
社倉分貯各鄉,共三處:
180
通城縣。
181
知縣,署在邑中央,明洪武乙已建,國朝因之。
182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183
典史署在縣署內。
184
常平倉,在縣署內。
185
社倉貯化成寺。
186
興國縣。
187
知州署在龍蟠山南,明洪武甲辰建,二十五年,重國朝。康熙五十八年,知州髙夢龍重建。
188
學正、訓導署在學宮內。
189
州判署,在儀門內。
190
吏目署在州署內。
191
富池鎮巡檢司,在州東六十里。黄顙口鎮巡檢司,在州北六十里。常平倉,在富池鎮。
192
漕糧倉在富池鎮。
193
社倉分貯各里,共四十處。大冶縣。
194
知縣署。明洪武甲辰建。
195
國朝因之。
196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197
縣丞,署舊在縣署東。雍正三年,知縣周之相、縣丞張國樑捐建西市。
198
典史署。在縣署東南。
199
道士洑巡檢司,在縣東十里。常平倉,在城東市四舖。
200
社倉分貯各里,共六十二處通山縣。
201
知縣署在羅阜山麓。明洪武三年設,嘉靖二十一年重修。
202
國朝康熙五十八年,知縣許鼎新、雍正二年,知縣李埂相繼修建。
203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204
典史署。在縣署東南。
205
常平倉,在縣治西。
206
足民倉,在縣治西。
207
社倉分貯各里,共十二處:漢陽府。
208
知府署。在鳳棲山南麓,明洪武三年建。嘉靖十五年修。明季兵,燬。
209
國朝順治間,寄治民居。康熙元年,知府楊必達即舊趾。重建七年,知府陳國儒繼修規制始備。
210
通判署在府治西。雍正五年,移駐漢口,教授訓導,署在學宮內。
211
經歴司,在府署右。
212
照磨所,在府治東,今裁。
213
司獄司。在府南。
214
通濟倉,在縣西南。
215
預備倉,在三槐里。
216
便民倉在大禹廟側。
217
常平倉。雍正七年,奉文以通判舊署改建漢陽縣。
218
知縣,署在府署西。明洪武二年,建正徳間火知縣,襲重建。明季兵燬,寄治民居。
219
國朝康熙中,知縣張介眉建於府學,東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220
典史署,在縣署東。
221
漢口鎮巡檢司,禮智司署為通判,移駐巡檢,暫寓民舍。雍正五年,添設仁義司,居廢天主堂。
222
沌口鎮巡檢司,在縣西南三十里。兵燹後,移鎮下蒲潭。
223
蔡店鎮巡檢司,在縣西北六十里。新灘鎮巡檢司,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百人磯巡檢司在東江腦,今裁。
224
社倉分貯各里,共二十七處。漢川縣。
225
知縣署在陽臺山東,明洪武初建,宣徳中重修,國朝康熙中,知縣梅琮増修。
226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227
典史署。在縣西。
228
劉家隔巡檢司,在縣北三十里。預備倉,在縣東一里。
229
便民倉,在劉家隔西。
230
社倉分貯各里,共四處。
231
黃陂縣。
232
知縣署在魯臺山西。洪武初建,明季兵燹,國朝順治間重修。
233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234
縣丞署在縣署左。
235
典史署,在縣署右。
236
大城鎮巡檢司,在縣北一百二十里。預備倉在縣東。
237
便民倉在灄口市。
238
社倉分貯各里,共十五處:孝感縣。
239
知縣署。明𢎞治中,建正徳中修葺。明末兵燬。國朝順治間,知縣張士擢重建。
240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241
典史署,在縣左。
242
小河溪巡檢司,在縣北一百二十里。馬溪河巡檢司,在縣東四十里。預備倉在縣東南。
243
社倉分貯各里,共十處。
244
黃州府:
245
分守武漢黄道署,在清源門內,雍正七年,自省移駐知府署在城西南清源門內。髙阜即古西城,明洪武時創建,正徳中嗣後。
246
國朝因之。
247
同知署,在府署西。
248
通判署在府署東。
249
教授訓導,署在學宮內。
250
經歴司,在府署左。
251
照磨所在府署右。
252
司獄司。在府署西。
253
軍儲倉,在府北。
254
預備倉,在府南半里。
255
便民倉,在城南二里。
256
教塲在城外。
257
黃岡縣
258
知縣,署在府署東。明洪武戊申建。嘉靖中增修,國朝因之。
259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260
縣丞。署在縣署右。
261
典史署在縣署左。
262
團風鎮巡檢司,在縣北五十里。陽邏巡檢司,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李坪驛,在縣北五十里。
263
陽邏水馬驛,在縣西一百二十里。齊安驛,在清源門外。雍正六年,裁歸縣社倉,分貯各里。
264
蘄水縣
265
知縣署在城東南,明洪武初建、正、徳間増修,國朝因之。
266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267
縣丞署在縣署左。
268
典史署在縣署左。
269
蘭溪巡檢司,在縣西南四十里。巴河巡檢司在縣西七十里。巴水驛,在縣西四十里。
270
浠川驛。在縣西。雍正六年裁歸縣。預備倉在縣南。
271
便民倉在縣北。
272
社倉分貯各里。
273
羅田縣。
274
知縣署。明洪武中,建於官河渡,成化中重修。嘉靖辛丑増修。
275
國朝因之。
276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277
典史署,在縣署西。
278
多雲鎮巡檢司,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預備倉,在多雲鎮。
279
便民倉,在縣南一里。
280
社倉分貯各里。
281
麻城縣
282
知縣署。明洪武七年建。正徳中重建,國朝因之。
283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284
縣丞署在縣署左。
285
典史署,在縣署右。
286
兵備㕔,在縣西七十里。岐亭舊設捕盜通判,國朝分本府同知駐守。
287
虎頭闗巡檢司,在縣東七十里。鵞籠山巡檢司在縣西四十里。預備倉五,縣署東二、閻家河一,白杲河。一白塔河,一社倉,分貯各里。
288
黃安縣
289
知縣署。明嘉靖中建。
290
國朝因之。
291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292
典史署,在縣署西。
293
中和巡檢司,在縣南十里。雙城巡檢司在縣北三十里。預備倉在縣署左。
294
便民倉在縣南。
295
社倉分貯各里。
296
蘄州
297
知州署。明𢎞治十一年建。國朝。順治間重建。
298
學正、訓導署在學宮內。
299
州判署,在州署右。
300
吏目署:在州署東。
301
茅山鎮巡檢司,在州西六十里。大同鎮巡檢司。在州北一百八十里。西河驛。在州北六十里。
302
蘄陽驛在州西。裁
303
便民倉在州北門外。
304
廣儲倉在州東南。
305
社倉分貯各里。
306
廣濟縣。
307
知縣署。明洪武初建,嘉靖間増修。國朝順治八年,知縣毛華鵬重建,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308
典史署,在縣署右。
309
馬口巡檢司,在縣南七十里。武家穴巡檢司,在縣南九十里廣濟驛。附郭。
310
雙城驛,在縣東六十里。
311
預備倉在縣西。
312
社倉分貯各里。
313
黃梅縣。
314
知縣署。明洪武初建,成化中修,國朝因之。
315
教諭訓導在學宮內。
316
縣丞署,在縣署東。
317
典史署,在縣署右。
318
新開口巡檢司,在縣西六十里。清江鎮巡檢司。在縣南九十里。亭前驛。在縣東北。
319
孔壠驛。係清江鎮巡檢,帶理通㑹倉,在縣西一里。
320
便民倉在清江嘴。
321
社倉分貯各里。
322
安陸府。
323
知府署即舊安陸州署。明嘉靖十年改州為府。國朝順治初修葺。康熙五年,燬知府張尊徳重修同知。署舊在府治東北,雍正七年移駐沔陽州黄蓬山。
324
通判署舊在府治西,雍正七年,移駐沔陽,教授訓導,署在學宮內。
325
經厯司。在府署左。
326
照磨所在府署右。
327
新添鋪公館在府北四十里。舊口公館在府南九十里。預備倉四,陽春門外一城南村。右一城北村。一:新興。村一:
328
鍾祥縣
329
知縣署即廣盈倉,舊址在威武門內,明季燬於兵火。國朝康熙四年,知縣陳起鵬重修。
330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331
縣丞署,在縣署東。
332
典史署,在縣署西。
333
石城驛附郭。雍正六年裁歸縣。郢城驛。在縣東。
334
豐樂驛。在縣北六十里。
335
常平倉,在閱武門內。雍正七年,即天主堂改建新倉社倉分貯各里。
336
京山縣
337
知縣署。明洪武元年創建。嘉靖十七年重修,國朝因之。
338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339
縣丞署,在縣署東。
340
典史署,在縣署西。
341
預備倉,在縣署東。
342
便民倉,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新倉十:積字倉、貯字倉、上字倉、闗字、倉國字倉、計字倉,常字倉,平字倉,下字倉,軫字倉。
343
社倉分貯各里。
344
潛江縣。
345
知縣署。明洪武元年建。𢎞治十二年増修,隆慶中重修。
346
國朝因之。
347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348
縣丞裁。
349
主簿署,在縣署西。
350
典史署,在縣署東。
351
預備倉在縣西。
352
便民倉二。縣南一縣,西一常平倉,在西闗。
353
社倉分貯各里。
354
沔陽州
355
知州署,在州西隅長夏門內,即衛署改建州,同署在州署西。
356
學正、訓導署在學宮內。
357
州判署,在州署東。
358
吏目署在州署西。
359
沙鎮巡檢司在沙湖。
360
茅鎮巡檢司,今移駐鍋底灣,預備倉在州西北。
361
便民倉在州西北。
362
社倉分貯各里。
363
天門縣。
364
知縣署。明洪武三年即衛址改置。成化中重修,國朝因之。康熙間,知縣李廷輔武介谷潘經世,前後續修。
365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366
縣丞署,在縣署東。
367
典史署,在縣署西。
368
乾鎮巡檢司,在縣東八十里。預備倉在縣西。
369
便民倉,在縣東。雍正三年,知縣呉文煊建新倉,在岳家口。
370
社倉分貯各里。
371
荆門州
372
知州署。明洪武二年建成化、正徳中重修。國朝因之。
373
州同署,在州署西,今移駐沙陽,學正、訓導,署在學宮內。
374
吏目署:在州署東。
375
新城鎮巡檢司。
376
仙居口巡檢司,在州北一百二十里。建陽司巡檢司。
377
荊山驛,附郭。雍正八年裁。歸縣建陽驛。在州南九十里。
378
石橋驛。在州北六十里。
379
麗陽驛。在州北一百二十里。預備倉四,都察院旁一,新城。鎮一,却陂。村一,紅花。村一。
380
便民倉三,沙洋鎮一,石簰鎮一。後港鎮一社倉分貯各里。
381
當陽縣。
382
知縣署,在玉陽山東南。明洪武遷萬城,尋復故址,國朝因之。雍正七年,知縣王仲桂重修。
383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384
縣丞裁。
385
典史署,在縣署西。
386
漳河口巡檢司,在縣北一百里。預備倉在縣署東。
387
社倉分貯各里。
388
徳安府:
389
知府署在城西北隅,明洪武元年創建,正徳、嘉隆間,相繼修葺,明季兵燬。
390
國朝順治七年,知府李慎修重建。十二年,知府李藯春増修。
391
同知署,在府署東。
392
通判署,在府署西。
393
教授訓導,署在學宮內。
394
經歴司,在府署左。
395
照磨所,在府署右。康熙三十八年裁。司獄司在府署西。
396
大盈倉在府署東。
397
義倉。順治十八年,知縣宋爾祁建安陸縣。
398
知縣署在府署南。
399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400
典史署在縣署左。
401
髙竅鎮巡檢司,在縣南三十里,今改置隨州合河店。常平倉在縣南新建。
402
社倉分貯各里。
403
雲夢縣。
404
知縣,署城西北隅。明洪武初建。正徳中重修,國朝因之。
405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406
典史署,在縣署西。
407
預備倉,在縣署北。
408
社倉分貯各里三十五處:應城縣。
409
知縣署,明景泰二年建,正徳中増修,國朝因之。
410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411
典史署,在縣署右。
412
﨑山鎮巡檢司,在縣北二十五里。預備倉,在縣西北。
413
常平倉在縣南。
414
餘字厫新設
415
社倉分貯各里。
416
隨州
417
知州署。明洪武元年建。正徳中重修,國朝因之。
418
學正、訓導署在學宮內。
419
吏目署:在州署東。
420
合河店巡檢司,在州南七十里。唐縣鎮巡檢司,在州西北九十里。出山店巡檢司,在州西北八十里。梅邱鎮巡檢司,在州西北九十里。預備倉在州北。
421
便民倉。在州城外半里。
422
義倉五。髙店一,唐縣。鎮一,梅邱。鎮一、觀庄店一,雲潭。港一。
423
厫所八,以時和年豐,民安物阜,編號係新設社倉,分貯各里。
424
應山縣。
425
知縣署。明洪武十三年創建,國朝因之。
426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427
典史署,在縣署東。
428
平里市巡檢司原在縣西南,雍正十年移駐黄土闗三里店。
429
預備倉在縣北。
430
富積倉在縣北。
431
便民倉在平里市鎮。
432
社倉分貯各里五十二處:荆州府
433
分巡荊州道,署在城西南。知府署原在南紀門北。洪武初,以其地為湘府,因遷城東。
434
國朝因之,康熙二十二年,禁旅駐城東,乃以府署為將軍府。二十四年,以總督府為署府,在西城。
435
同知署,在府署東。
436
理事同知,署在府署。南托塔坊通判署舊在府署西,雍正七年移駐沙市,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內。
437
經歴司,在府署左。
438
照磨所在府署右,今裁。
439
司獄司。在府署西。
440
工部抄闗分司,在府治西南,新置教塲,在城北。
441
常積倉在府南。
442
預備倉,在公安門外。
443
江陵縣。
444
知縣署明建湘府城中,自沙市遷此,正統、成化相繼増修。
445
國朝因之,康熙中,遷建城隍廟西,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446
縣丞署,在縣署東。
447
典史署,在縣署右。
448
虎渡口巡檢司,在縣西南二十里。沙市巡檢司在縣東南十里。郝穴口巡檢司,在縣南九十里。龍灣市巡檢司在縣東一百二十里。荊南驛在城西。雍正八年,裁歸縣便民倉在沙市。
449
社倉分貯各里。
450
公安縣。
451
知縣署,在縣。中央明末,遷城創建,國朝因之。
452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453
縣丞署,在縣署西南。
454
典史署,在縣署西。
455
孱陵驛,在縣北六十里。
456
孫黃驛,在縣南五里。雍正八年裁歸縣。預備倉在縣南孫黄驛。
457
社倉分貯各里。
458
石首縣
459
知縣署在龍蓋山西。明洪武初建。成化中重修,國朝因之。
460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461
縣丞署,在縣署東。
462
典史署,在縣署右。
463
預備倉,在縣北門內。
464
便民倉,在縣西二里。
465
社倉分貯各里。
466
監利縣。
467
知縣署。明洪武初建。正徳中重修,國朝因之。
468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469
縣丞署在縣署左。
470
典史署,在縣署右。
471
窑圻巡檢司,在縣西三十里。白螺磯巡檢司,在縣南一百四十里。瓦子灣巡檢司,在縣東八十里。分鹽鎮巡檢司在縣西北二十里。預備倉在縣東南。
472
社倉分貯各里。
473
松滋縣:
474
知縣署在瀼口上。明洪武初建,嘉靖中増修,國朝因之。
475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476
典史署在縣署左。
477
紅崖子寨巡檢司,在縣南一百里。便民倉。在縣東十五里。
478
社倉分貯各里。
479
枝江縣
480
知縣署在金雞山麓。明洪武初,建成化、正徳中重修,國朝因之。
481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482
典史署,在縣署右。
483
廣濟倉,在縣南。
484
社倉分貯各里。
485
夷陵州
486
知州署,在城西南。明洪武中建。正統中重修。明末兵燬。
487
國朝順治中,知州朱長䕃建學正訓導,署在學宮內。
488
州判署,在州署東。
489
吏目署在州署西。
490
預備倉在城東南。
491
廣濟倉,在州東。
492
社倉分貯各里。
493
宜都縣。
494
知縣署在清江口。明成化中重修。明末兵燹。國朝康熙元年,知縣葉代生重建。
495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496
典史署,在縣署右。
497
善通闗巡檢司,在安福舖。預備倉在縣東。
498
義倉二,一在白洋渡。一在興山坊、社倉,分貯各里。
499
逺安縣。
500
知縣署。明成化中建十七年重修,國朝因之。
501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02
典史署,在縣署右。
503
逺安倉在縣北。
504
預備倉三,縣東一、舊縣一梘口,一社倉,分貯各里。
505
襄陽府:
506
分守襄陽道,署在城內。
507
知府署在南門內。明洪武乙已建𢎞治庚戌重建,國朝因之。
508
同知署。雍正元年移駐樊城,通判署在府署東。
509
敎授訓導,署在學宮內。
510
經厯司。在府署左。
511
照磨所,康熙三十八年裁。司獄司。在府署內。
512
樊城公署,明季兵燬。
513
國朝順治間,撫治趙兆麟檄知縣董上治重建常平倉。
514
預備倉二,府前一府、西一襄陽縣。
515
知縣署,在府署西北隅。明洪武中建。天順初重修。明季兵燬。
516
國朝順治初,移建學校坊,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17
縣丞署在縣署左。
518
典史署,在縣署右。
519
油坊灘巡檢司在北泰山廟雙溝巡檢司在縣北七十里樊城巡檢司,改置柳樹頭。漢江驛,在縣南五里。雍正八年裁歸縣。呂堰驛,在縣北七十里。
520
社倉分貯各里。
521
宜城縣
522
知縣署。明洪武初建。正徳中重修,國朝因之。
523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24
典史署。在清水港。
525
鄢城驛,附郭。雍正八年,裁歸縣。預備倉在縣東。
526
存留倉在縣南。
527
常平倉。
528
社倉分貯各里,共三十三處。南漳縣。
529
知縣。署在城西。明洪武初創建。正統中重修,國朝因之。
530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31
典史署。在縣右。
532
方家堰巡檢司。在縣東五十里。存留倉在縣署西。
533
常平倉。
534
社倉分貯各鄉。
535
棗陽縣
536
知縣,署在沙河北。明洪武初建,正徳中重修,國朝因之。
537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38
典史署,在縣署西。
539
預備倉在縣東。
540
存留倉在縣西。
541
常平倉儀門內二儀門外二社倉,分貯各里。
542
穀城縣
543
知縣,署在城西。明洪武中建。成化初重建,國朝因之。
544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45
典史署,在縣署右。
546
預備倉,在縣西北。
547
便民倉在縣東。
548
常平倉,在縣署東西二處社倉,分貯各里。
549
光化縣。
550
知縣署在古酇城西南隅。明洪武中,建正徳中重修,國朝因之。
551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52
典史署,在縣署西。
553
左旗營巡檢司。康熙二十八年,移駐周家嘴。預備倉在縣西。
554
常平倉二處
555
社倉分貯各里。
556
均州
557
知州署,在城西南隅。明永樂中建,明季燬。國朝康熙八年,知州佟國玉買民基擴創,公署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內。
558
吏目署在州署內。
559
預備倉在州西。
560
廣積倉在州西北。
561
社倉分貯各里,共四十五處:鄖陽府。
562
知府署在城西。明成化十三年建,國朝因之。
563
通判署在府署左。
564
教授訓導,署在學宮內。
565
經歴司,在府署左。
566
大豐倉,在府西南。
567
預備倉在府署內。
568
鄖縣
569
知縣署舊在府治西,明洪武初設。明末兵燹,今移府治東察院後。
570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571
典史署在縣署內。
572
常平倉在城內。
573
社倉分貯各里。
574
房縣
575
知縣署在城西隅,舊為州。明洪武八年改縣。明季兵燹。
576
國朝康熙四年,知縣傅六吉即舊址創建,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77
典史署,在縣署右。
578
板橋山巡檢司,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常平倉在城內。
579
社倉分貯各鄉。
580
竹山縣
581
知縣署。在城西南隅。洪武中,建明末燬。國朝康熙四年,知縣蕭功一於舊址重建。三十三年,知縣程溥於舊治之東改建。
582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83
典史署,在縣署西。
584
常平倉建立八社。
585
社倉分貯各里。
586
竹谿縣。
587
知縣,署在城東。明成化中,建明末燬。國朝康熙四年,知縣曹席珍即舊址修建,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88
典史署在縣署內。
589
常平倉六。縣城內五中峯寨一社倉,分貯各里。
590
鄖西縣
591
知縣,署在城東隅。明成化中,建明末燬。國朝順治五年,知縣賀繩烈於南門內築室為垣梓潼廟。
592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593
典史署在縣署內。
594
常平倉在城內。
595
社倉分貯各里。
596
保康縣。
597
知縣署在蛇峪山麓。明𢎞治五年,建明末燬。國朝康熙四年,知縣李粹白於舊址重建,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598
典史署在縣署內。
599
常平倉在城內。
600
社倉分貯各里。
601
直●歸州。
602
知州署在楚峯山下瞻䕫門之南,明洪武初建,正徳中増修,明末兵燹。
603
國朝康熙四年,知州曹熙衡重建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內。
604
州判署在州署西。康熙二十八年裁。雍正八年復設吏目署,在州署西。
605
南羅口巡檢司,在州東十五里。牛口巡檢司,在州西九十里。預備倉在州西。
606
社倉分貯各里。
607
長陽縣。
608
知縣署在鳳棲山東。明洪武初建。正徳中重修。明末兵燹。國朝康熙戊寅,知縣朱登俊捐建,雍正三年,知縣李恂修葺。
609
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610
典史署在縣署左。
611
蹇家園巡檢司,在縣西三百里。預備倉在縣左。
612
社倉分貯各里。
613
興山縣
614
知縣,署在羅經山前。明𢎞治初,建後燬。國朝康熙辛酉,知縣王熙隆重建,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615
典史署,在縣署右。
616
髙雞寨巡檢司,在縣東北一百里。預備倉在縣東。
617
社倉分貯各里。
618
巴東縣
619
知縣署在巴東山下,明洪武初建。正徳間,盛杲、嘉靖間,王魯萬増修後燬,鄒光裕改建夀亭寺,髙尚徳復故地,燬於兵。
620
國朝康熙初,蔣希古司世教陳說次第修。建康熙十九年,齊祖望重建。
621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內。
622
典史署,在縣署右。
623
野三闗巡檢司,在縣西南三百五十里。預備倉,在縣西山川壇前。
624
便民倉在縣東。
625
社倉分貯各里。
626
勸農亭,在縣西南二百里。恩施縣。
627
知縣署即原衛守備衙門教諭、訓導,署在學宮內。
628
典史署,即原千總衙門。
629
大田所巡檢司。即原大田所衙門。
630
湖廣通志巻十五
URN: ctp:ws10824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