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𮒗"
該資料是通過對對應底本影印本進行字符識別打造的初稿。若有錯字,請協助糾正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懷小編
條件: 包含字詞「𮒗」
Total 2

一v1

1
孫氏《示兒編》〈无妄·六二〉曰:不耕𮒗不菑畲則利有攸往。而〈坊記〉乃曰:不耕𮒗不菑畲凶。矢其文德洽此四國宣王也。《禮記》以為大王閒居戎狄是膺荆舒是懲僖公也。《孟子》以為周公致遠恐泥,子夏之言也,班固以為出孔子。濂案:此叧有說。其進銳者其退速,孟子之言也,李固以為出老子。孟子以孔子所謂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曾子語,與有扈戰於甘野夏啟也,劉向以為夏禹。《說苑》。濟人於溱洧子產也,劉向以為景差。《說苑》。濂案:古人說書原有不能以後世文義拘之者,卽如《孟子》以憂心悄悄說孔子,以肆不殄厥愠說文王,豈有一定耶?聞之汪文端師廷珍云:《詩》於緝熙敬止之止,何嘗如〈大學〉所解?蓋以《詩》中句末「止」字皆為語辭。宋史繩祖《學齋佔畢》云:〈騷〉〈雅〉『只、止』字同義也,若古人引經錯誤良亦不免。《漢·韋賢傳》:〈祭義〉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云云,見〈喪服小記〉及《大傳》,非〈祭義〉。《周禮》鬯人《注》引〈曲禮〉,誤為〈檀弓〉;射人《注》引〈射義〉誤為〈樂記〉。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