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509569"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
條件: 提到「元祐
Total 1

卷四百七十六

5
元祐七年八月壬子朔,詔諸軍已自毀傷避征役者,不以首免。 中書舍人孔武仲言:「臣伏見前日近臣論奏,乞罷侍從官轉對,而專責以朝夕論思之効,朝廷尋已施行。臣以謂論思者侍從之事,然茍不持之以法度,則責無所歸,言與不言,各從其意,論思之,効果安在也?昔唐太宗聞直諫則奨激之,久不言事,則誚薄之,風聲所感,羣下自勵,是以終貞觀之世,中外無壅蔽之事,朝廷無佞媚之臣,政理之効,優出近世。仁宗皇帝嘗御迎陽門,親策羣臣,又嘗開天章閣,召執政八人賜坐,授以紙筆,使條陳政事之要,嘗謂輔臣曰:近日上封章,言政事得失者,何其少也,豈非言路壅塞所致乎?英宗皇帝嘗謂范純仁曰:近日風俗可嘉,羣臣能屢來言事,如此人君日有益矣!仁祖、英宗汲汲求人言如此,是以至和、嘉祐、治平之政,至今稱頌。昨日陛下親御經筵,講讀官進對,凡預講讀者不過五六人,陛下聞其規戒之言亦多矣,况侍從官不止五六人,其能言天下之事固多,患在未有以率之而已。伏望逺稽唐太宗及仁祖、英宗勤求人言之義,近推經筵,許侍臣進對之意,輪流侍從官一人,以次進對,令各陳所見,擇其是者推行之,則轉對之法雖廢,而論思之責猶在也」。五月十八日,八年正月二十一日。 録猺人田忠穩男洪照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知京賜州。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