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25140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永樂大典
Total 5

卷122 子部·雜家類六

子部三十二·雜家類六·敬齋古今黈》八卷永樂大典

3
謂《中庸》素隱行怪乃素餐之素,謂《孟子》兄戴蓋為一句,祿萬鍾為一句,戴蓋即乘軒之義,或不免於好為僻論,橫生別解。又如淳化閣帖漢章帝書《千字文》,米芾書史》、黃伯思法帖刊誤》、秦觀淮海集》,俱以為偽帖,而冶據以駁《千字文》非周興嗣作。《太平廣記》載徐浦鹽官李伯禽戲侮廟神,其事在貞元中,具有年月,而冶即以為李白之子伯禽,亦偶或失考。然如《辨史》記微子面縛,左牽羊,右把茅,乃其從者牽之把之,司馬遷所記不謬,孔穎達書《正義》所駁為非;辨鄭語收經入行姟極,謂經即京,姟即垓,韋昭不當注經為常;辨《論語》五十以學《易》,謂《論語》為未學《易》時語,《史記》所載,則作《十翼後語》,不必改五十字作卒;辨《孟子》龍斷即《列子》所謂冀之南漢之北無隴斷焉;辨《史記》自敘甌、駱相攻,謂當為閩、越相攻;辨張耒書《鄒陽傳》後,謂韓安國實兩見長公主,《漢書》不誤,而耒誤;辨《衛青傳》三千一十七級,謂級字蒙上斬字,顏師古誤蒙;上捕字,遂以生獲為級;辨魏志穿方負土,謂即《算經》之立方定率;辨《吳志》孫權告天文,謂不當呼上帝為爾;辨《通鑒》握槊不輟,謂胡三省誤以長行局為長矛;以及辨古者私家及官衙皆可稱朝,引《後漢書》劉寵、成瑨及《左傳》伯有事為証;辨佝僂丈人承蜩所以供食,引《內則》鄭玄注、《荀子楊倞注為証;辨《吳都賦》犬軍子長嘯當是常笑,引《山海經》為証。皆具有根據,要異乎虛騁浮詞,徒憑臆斷者矣。至於所引《戰國策》蔡聖侯因是已君王之事,因是已二已字今本並作以,而証以李善注阮籍詠懷詩所引,實作已字。足以考訂古本。又《大學》潔矩,今本章句作潔度也,冶所見本則作潔圍束也。蘇軾《赤壁賦》,今本作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冶所見本則作共食,而駁一本作共樂之非。亦足以廣異聞。有元一代之說部,固未有過之者也。雖原本久佚,今採掇於《永樂大典》者不及十之四五,然菁華具在,猶可見其崖略。謹以經、史、子、集,依類分輯,各為二卷,以備考証之資焉。

子部三十二·雜家類六·日聞錄》一卷永樂大典

1
李翀撰。不見史傳。惟書中紀至正甲辰丙午間事,下距洪武元年僅一二載,其人當已入明。然書中皆稱元為國朝,則前代遺老,抱節不仕者也。是書多及歷代故事,略如蔡邕獨斷》、崔豹《古今注》之體,而辨論差詳,多有可採。亦間及元代軼事,蓋雜家者流。其中如謂典命以九為節,以七為節,以五為節,即掌節之節,殊屬臆斷。又謂唐以後有司給門旗二,龍虎旗一之類,乃變節為旗,不知周禮司常諸侯建旗,孤卿建旗,大夫士建物,師都建旗,州里建旗,縣鄙建旐,已各以旗常為表識,不得雲自唐以後始變節為旗,考証未免少疏。又如真德秀題三教圖之類,亦未免傳聞附會。然大致引據詳核,足與史志相參考,數典者固宜有取也。舊本久佚,今以《永樂大典》所載,抄合排比,編為一卷。
2
千頃堂書目》載有是書,而題作者為凌。《永樂大典》所題,亦有一條作凌,然其餘無作凌者。今擇其多者從之,而附載姓氏之異同,備考核焉。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