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宋詩紀事》巻三十二     錢塘厲鶚撰許景衡
3
景衡,字少伊,溫州瑞安人。元祐元年進士。高宗朝,官至御史中丞,遷尚書左丞,罷為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卒,諡忠簡。有《橫塘集》。
4
寸碧亭
5
杖履尋常行樂處,不論小逕與幽亭,誰知蒼莽千峯外,尚有仙山一㸃靑。《東甌詩集》
6
登仙巖寺。
7
龍穴梅潭抱嶺斜,憶曾同試雨前茶,稍須林壑開雲葉,便倩兒童汲井花,一别仙山空夢寐,三年邉塞走塵沙,合須覓片閒田地,鄰舍如儂有幾家。《仙巖寺志》
8
魯百能
9
百能,吳興人。元祐元年進士,醉仙崖在秦州舊天水縣連鳯山高倚靑冥,揖酒星,山崖誰作醉仙形,從來天地為衾枕,應笑人間有獨醒方《輿勝覽》
10
李 廌
11
方叔,陽翟人。少以文字見知于蘇軾。元祐初,軾知舉意在必得,廌以魁多士,及考章,援程文,以為廌無疑,遂以為魁。旣拆號,悵然出院,薦竟無成而卒。有濟南集》。
12
友人董耘饋長沙、猫筍廌,以享太史公,太史公輒作詩為貺,因筍寓意,且以為贈耳。廌卽和之,亦以寓自興之意,且述前相知之情焉。
13
節藏泥滓氣凌空,薦俎寧知肉味重。未許韋編充,簡䇿已勝絲。委誑蛟龍短,萌任逐霜刀。重美幹,須煩雪壤封他日。要令高士愛,不應常共宰夫供《師友談紀
14
《苕溪漁隱叢話》:李方叔稱范淳甫為太史公,以其為國史修撰也。觀呉正、獻眞。
15
次公不許畫麒麟,孝宣妙選知名臣,拜公之像想風度,乃是雲臺子顔之文孫,元豐天子建原廟,玉宇萬棟臨端門,累朝名臣儼冠劒,列聖御坐開乾坤,修廊秘殿鎖春色,彷佛音容皆駿奔,相君相業皆元元,旂常彜鼎定書勛,儀形在歿侍神考,英氣噩噩凝天閽,嗣皇方思服美欲考辟公,觀列文君傳,兹圖落人世世人,遂得知瑜璠,吾知袁公固有後,能平楚獄竟無冤,召公甘棠猶不伐,衛武之徳誰能諼?君不見溫公之像滿人間,願廣此圖令並傳」。聲畫錄。
16
寒食
17
千株密炬出嚴闉,走馬天街賜近臣。我亦茅簷自鑚燧,煨針燒艾檢銅人。
18
《娯書堂詩話》:此詩善述冷淡況味」。飲襄陽沈氏家,醉題侍兒小瑩羣帯旋,剪香羅列地垂嬌,紅嫩綠,寫珠璣花,前欲作重重,結繫定春光,不放歸。《墨莊漫錄》。
19
《驪上歌》
20
君門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宮。人生難處是安穩,何為來此驪山中。復道連雲接金闕樓觀隱隱,橫翠紅林深谷暗。迷八駿朝東暮西,勞六龍六龍西幸峩眉棧,悲風便入華清院。霓裳蕭散羽衣空,麋鹿來遊虛市變。我上朝,元春半老滿地落,花人不埽羯鼔樓,高挂夕陽長生殿,古生青草可憐呉楚兩醯雞築臺未就已堪悲長楊五柞漢幸免,江都樓成隋自迷,由來流連多喪徳,宴安鴆毒因奢惑,三風十愆古所戒,不必驪山可亡國。宋文鑑》
21
遊寶應寺。
22
雨後秋風入翠微,我來仍値晚涼時,山遮日腳斜陽早,雲礙鍾聲出谷遲,故國空餘煙,冉冉舊宮何在黍離離》興亡滿眼無人語,獨倚闌干默自知詩林萬選
23
劉延世
24
延世,字述之,臨江人。公是先生猶子。少有盛名。元祐初,遊太學,不得志,築堂講業,名曰抱甕,自題墨竹。
25
酷愛此君心,常將墨點眞。毫端雖在手,難寫淡精神。畫繼翡翠。
26
避人忽起鳴衣桁,掠水飛來立釣磯。靜處欲畱看不足,翠光點破夕陽歸《後村千家詩》
27
和孫公索酒。
28
紫貂寒擁鼻,綠螘細侵脣,蓮燭當時事,壺頭此日春孫公談圃》
29
種竹
30
梅蒸方過有餘,潤竹醉由來。自古云:掘地聊栽數,竿竹開簾還當一溪雲《歲時廣記》
31
句。
32
靜室焚香盤膝,坐長廊,看畫《散衣行》《孫公談圃》,劉述之句,趣尚之高有如此者王: 履
33
履字坦翁,開封人。元祐初,從父景琚南郊,恩為三班奉職。元符上書,編置新州,入黨籍。靖康初,除相州觀察使,扈駕被留,死之。
34
《臨難歌》曰琯按:此歌《宋史》作李若水」矯首向天兮天卒無言,忠臣效死兮死亦何愆《三朝北盟會編》喻。 陟。
35
賀岷州太守种誼破鬼章。周后持盈日,戎夷負固年,廟謀期必勝,閫畧制於先。不假天山箭,行聞《杕杜》篇,凱還俘馘獻圖像有凌煙《陜西通志》王純臣。
36
賀岷州太守种誼,破鬼章黃塵匹馬,㨗書來,且喜洮東破虜廻縱使濮西功第一,未聞生縛七渠魁。陜西通志。
37
鄭至道
38
至道,莆田人伯玉之孫,元祐二年,以雄州防禦推官知天台縣,為政寛簡,邑人悅服,秩滿扳戀,因家于台,今廣龍鄭乃其裔也。
39
劉阮洞
40
采藥歸來,世代賖洞門方。此掃煙霞碧流淸泚弄明月,翠巘高低,飄落花芳草已迷。當日路白雲空。想舊人,家自慙。不是浮觴侶漫。向人前,醉㡌斜《台州府志》
41
王公亮。
42
公亮,字明遠。
43
句。
44
足榖醫還驗占桑夢巳靈。王得臣《麈史》:予弟光,輔鄰臣,郡以經行應詔。元祐丁卯,賜第歸,未幾,因出墜馬,傷甚,十一日而卒,年四十八。王公亮明遠挽詞云云。衆咸推服」。范子正。
45
子正忠宣公純,仁長子。鶚按:范忠宣二子:正平,字子夷,次正思,字子默。范公稱《過庭錄》云,六伯祖子正七伯祖子夷,是子正為忠宣長,子《史》不載,故佚其名。孔林。
46
漢陵玉匣盡,秦山銀海空干戈,百世後獨究,先聖宮樹有千年,色門無數仞,崇盛徳,包覆載遂,順因所宗,坐若顔閔後,頗聞鄒魯風,撫膺感遺言,零落涕霑胸過庭録寄季顏,師顏謫齊州。
47
「歷下故人今何在?音書又已隔寒暄,多年別後紛紛事,何日尊前細細論?忍見風霜摧羽翮,空敎江漢瀉詞源,聖朝寛大超前古,卽有恩光照覆盆」。
48
范公稱過庭錄:六伯祖子正,丞相長子,有大才,博學,年甫三十二而卒。有文集百巻,魯直為䟦,其後兵火集散亡,而魯直集中,此䟦亦闕,其畧云:士之學期于没而不朽,君子之道百世以竢聖人,故壽夭之際未嘗置言鳧鶴之短長,故物不能齊也。雖然,有連城之璧,操之甚栗,中道而毀,豈能使人無槩于心哉?范子正余不及友也,予聞其人,又得其言,皆可傳。後問其所遊則司馬溫公愛之,問其為吏,則年三十,試吏單父方使者剝膚椎髓,取于民以自為功子,正以歲饑,獨拾單父民錢十九,雖没可以不朽矣。或謂子正父祖皆名世士,自冝如此應之,曰:文王割烹武王,餁鼎、叔旦舉而用之,管、蔡不食,誰強之?則子正賢于人遠矣。元祐二年三月庚午,豫章黃庭堅書。
49
范致虛
50
致虛謙叔,建陽人。元祐三年進士。徽宗朝,為尚書左丞。靖康中,知京兆府。高宗卽位,終資政殿學士。
51
汎松江。
52
黛潑峯,巒安用染鏡澄湖靣不須磨,已驚張翰鱸如玉,想見西施髻似螺,目斷樓高知水濶。雲開山盡見天,多吾家本是煙波。主好律《漁翁》一曲歌《吳江縣志》
53
趙宗印
54
宗印,汾州孝義人。少為僧范致虛令還俗,授河東制置使,提義兵所向輒下。王師敗於富平,慟哭入華山,不知所終。
55
題佛刹。
56
七十勞生西復東,鄕關在念感飄蓬。大遼半歲九分盡。全晉一年千里空。周召已亡無善政,蔡童雖死有餘風。華陰乞食商山去,巖谷幽尋四老翁。
57
封氏編年:范致虛在長安措置兵馬,招募諸色人借補官資。宗印本姓趙,汾州人,題詩佛刹云云。安撫席益遣人追回,與語,大竒之,薦之致虛,令還俗為節制、參議宗印以僧為一軍,謂之尊勝隊,以行童為一軍,謂之靜勝隊軍,至陜州,攻奪潼闗。劉 燾
58
燾,字無言,長興人,誼之子。元祐三年進士,仕為秘閣修撰。有見《南山集》。
59
上庠錄:元祐閒馬涓、張庭堅等四人擅名太學,時號「四俊。劉燾,湖州人,年少亦自負。初補太學生,聞而慕之,以刺謁曰:「不識可當一俊否?」涓等詭計以困之,曰:每誡當預為一字,限于程試中用之,善者乃預。旣而程試,燾請字,涓等曰:第一句用將字。其時策問神宗實錄,燾對曰:秉史筆者,權猶將也,雖君命有所不受,而況其他乎!」後果為第一,聞者服之,因目燾曰挨屍俊」。同友人汎舟至仁王寺。
60
靑秧出水,細於鍼,嫩葉初,齊、綠未深,又是一年春,欲盡杖藜乗,興足幽尋。前賢小集拾遺》。
61
題召伯埭斗野亭
62
地勢如披掌,天形似覆盤,三星羅戸牖,北斗挂闌干,晚色芙蕖靜,秋香桂子寒,更無山礙眼,剰覺水雲寛」。《庚溪詩話》此詩題「梁閒盡得斗野景物」。
63
罨畫溪在長興
64
竹林深處杜鵑啼,兩岸靑靑草色齊,欲識人間真罨畫,朱藤倒影入清溪《湖州府志》
65
㝛華嚴院。
66
夜㝛霧山霧,晨茹芝山芝,年來嗜好衰,但與靑山宜登臨,意未愜,出戸車已脂,王事有期程,愛山,豈余私,﨑嶇田野間,食寢將安之!天寒未落日税駕,忽在兹,二山已陳迹,兹處尤新竒,翠竹與黃花,一一對山扉,對景自忘言,若與予心期,眠雲飽山色,那得困與飢,山僧喜我來迎我」畱新詩,我有愛山癖,山僧知不知。呉氏詩永郭三益。
67
三益,字愼求,常州人。元祐三年進士,仙居令。靖康間,湖南安撫。建炎初,同知樞宻院事。
68
題仙居南峯寺藍光軒。
69
山光竹,影交寒,輝下有碧浸吹漣漪沙痕隱隱白鳥去石聲鑿鑿扁舟歸。芝蘭發香禪味遠,雲霧吐秀人家稀。須知春事不可挽,杜鵑已遶林中飛。呉《禮部詩話》寒巖
70
道人棲碧山,雲居在空曲,十年海潮音,外物緣已熟,更尋妙高頂,超然具幽築。古木揷空靑,寒筠抱巖綠。時攜貝葉書,歩入深林讀。雲衣冷蕭條,靜對含煙玉。客來境非喧客,去境自足宵。眼䕶神虎晝引穿,花鹿庵中三昧語,藥我貪癡毒,何當脫雙鳧,藜杖追高躅。天台山志馬。 存。
71
存字子才,鄱陽人。因慕徐節孝道德,寓楚州,卒業于其門。元祐三年進士,為越州觀察推官,有集。
72
《長淮謠》節孝先生,作淮之水贈之子才,答以《長淮謠》長淮之水青如苔,行人但覺心眼開,湘江豈無水魚腹,忠魂埋,但見愁雲,結雨猿聲哀,浙江豈無水,䲭革漂胥骸,但見潮頭怒氣如山來,孤臣詞客到江上,何以寛心懐長淮之水遶楚流,先生家住淮上頭,黃金萬斛浴明月,碧玉一片含淸秋,酒花入靣歌一曲,淮上百物無閒愁」。合璧事類前集
73
句。
74
可憐一覺登天夢不夢商巖夢櫂郎咏《漢文帝記聞》 困學孫 發。
75
發字妙仲,元祐三年進士。崇仁尉,絶句。
76
林亭長夏愛重,陰來引茶甌一散襟,忽去郤來蜂个个,自啼還住烏深深。能改齋漫錄
77
太史章。
78
章,德清人。元祐三年進士,題宴坐石。
79
白雲曾罩定中身,石上雲歸不見人,應有山神長守䕶,松風時為埽埃塵。《呉興藝文補》
80
張 壆
81
●,字子厚,武進人。元祐三年進士甲科,養親不仕。蘇軾薦為校書郎,不出。崇寧初,賜處士號。卒,諡正素。
82
蒙齋筆談:正素處士,清通遠畧,不為崖異。賀鑄最有口才,好雌黃人物於子厚,亦無閒言,每折節事之,稱曰通隠先生。
83
夢中作:
84
楚峽雲嬌、宋玉愁月明溪淨印銀鉤》。襄王定是思前夢,又抱霞衾上玉樓《紫薇詩話》
85
送呂子進
86
籬鷃雲鵬各有程,匆匆送別,未忘情恨。君不在篷籠底,共聽蕭蕭夜雨聲。宋文鑑
87
宗 澤
88
汝霖,婺州義烏人。元祐六年進士。靖康元年,知磁州。勤王兵起,康王以澤為副元師。建炎間,累遷延康殿學士、京城畱守,兼開封尹。連結諸路義兵,方剋日渡河,力請上還京,為黃潛善、汪伯彥所沮,憂憤,疽發背。卒,贈觀文殿學士,諡忠簡。有集。
89
華隂道上二絶
90
煙遮晃目初凝雪,日映斕斑卻是花。馬度急流行小崦,柳絲如織暎人家。
91
菅茅作屋幾,家居,雲碓風帘路不紆。坡側杏花溪畔柳,分明摩詰輞《川圖。
92
《詩》說《紀事》,楊用修云:余嘗見石刻宗忠簡,此二絶。至洛。
93
都人士女各紛華列肆,飛樓事事嘉。政恐皇都無此致,萬家流水一城花。以上宗忠簡公集
94
朱之純
95
之純,華亭人。元祐六年進士,自題谷陽園湖齋。
96
平湖十頃:水汪洋,得意茅齋,且屈藏園種小桃。今結子池栽翠芰,更聞香,六龜已兆千年瑞。雙鶴看呈八月祥居此。翛然忘世味,此心尤嬾。去龍陽自注云:子湖上治圃,於桃根獲古龜六枚,其小如錢雲,間有仙鶴觀,毎歳中秋,夜有仙鶴下觀,因得名。今余治圃谷水鄰其地, 至元嘉禾志歐陽闢。
97
闢字晦夫,桂州靈川人。從學於梅聖俞。元祐六年進士,任石康令。
98
《困學紀聞》:歐陽闢晦夫,桂州人。東坡南遷至合浦,闢時為石康令,出其詩稾數十幅,注坡詩者以為文忠之族,非也。
99
寄京師畫院待詔王公器,有唐畫癖唯王維,自謂前身應畫師君,今畫祖躐神奧,權敵造化爭分持,君今畫品到神處,祖身再生何異疑?宋唐相距更累代,典型尚在寧少隳正,恐聲名出祖上,況早力學,工文詞,曩吟佳句毎記憶,一字可買堪貧羸,天地兩間府萬物,物物圖繪畧不遺,飛潛動植出把握,臻幽造,妙窮豪絲顧,堂陸室牆數仞直,發門鐍,深探窺人間,流落已足貴,況蔑國手展,設施景靈九殿初,締構九屏愽選丹靑竒睿㫖,屬君亟應命,牡丹孔雀他無為,雕闌醜石要傑怪,議敢共事纔郭熙屏間散布十八種,爛然逼眞生羽儀,南徐西趙不復數,宸翰㸃賜收高貲,慈聖光獻升仙際,睟容將貌精者誰?都城名輩皆縮手,君特奉詔趨宮闈,重瞳背淚親睠矚,一筆立就難,動移上心中愜愈增慟,金口由此皆歎咨,禁庭內外曰唯肖,進秩一等躋官資,聖表神蹤閟天上,盛美空傳萬一知,考牧一圖最卓絶,羊牛爾牧俱來思羊,羣三百牛九十,角耳●溼訛,寢宜聚無鬬,觸形甚澤,馴擾畢來肱,以麾地從善利畜得所或,升降或飲池,牧人負餱荷,蓑笠可禦暑,雨仍禦飢薪,蒸用足尚餘,力博取禽獸,雄與雌紛紛,事物已曲盡,亡一不合無羊詩,豐年富庶義亦備,舉目如在宣王時,前視未有後鮮儷,獨歩詎肻容並馳,不見古人豈君恨,但恨古人不見之。琅玕碾軸蜀錦褾,賢王寶祕輕瓌琦,鉅公名卿競題䟦,鋒起議論誇淵微。我始鄰居久結好,草廬對雪傳孱衰。喬松痩竹旁掩映,梅花半拆臨澗湄,素琴橫榻書滿架,綠瓶注酒傾椰巵,罏灰不識炭,火燼坐擁絛,褐峩接䍦筵前凌亂舞。六出筆凍硯底方生斯女奴,瞰窗不避冷青帬赤腳了髪,垂我無泉石營。此景君畫,雖巧令人悲,十年遠別如夢寐,此圖出處嘗自隨,去春京國重㑹合,愈見極藝觀忘疲矜。我孜孜嗜盆篤為作秋江,四鷺鷥,芙蓉照波蔭,寒菊芰菼,獵獵西風吹。感君贈我瀟灑,意意勸把釣,江湖歸煙瀾,素濶無寸尺,今縱見勸歸,已遲君嗟五十眼力減,將亦謀隱長掩扉,我擬更求冬月景,知君老筆尚能揮。聲畫集
100
楊 朏
101
朏,字持王,閩人。元祐六年進士,終建寧軍節度書記,入黨籍。
102
玉泉院荔支軒。
103
曾觀荔支圖,幾費丹青妝。能紅能紫亦能緑,不能寫作天然香。曾讀荔支譜,品品堪第一。較量滋味論高低大抵聞名不聞實我疑,眞宰推化工安排。百果分番紅杏梅,桃李不足數,先敎,碌碌隨春風,錦囊玉液相渾淪,百果讓作東南元,別有眞香與色味,一時分付荔支軒。《廣羣芳譜》
104
秦 覯
105
,字少章,觀弟。元祐六年進士,調臨安簿。曰璐案:《宋史》,觀弟覿字少章,覯字少儀,天社任淵注。陳後山詩云:「秦覯少章,從蘓公學。任淵宋人,當無誤。今從之。
106
和王直方,夜坐。
107
幃幔高深夜漏長,頗從詩酒傲冰霜。燭花漸暗人初睡,金獸無煙卻有香。
108
王直方《詩話》:少章初登第成親,後和余《夜坐詩》云云。讀者無不笑其貧富之頓異。呈東坡先生。
109
十里薰風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閒事亦無。
110
鶴林玉露、東坡、守杭、守潁皆有西湖,故潁川謝表云:「入參兩禁,每玷北扉之榮。出典二州,輒為西湖之長」。秦少章詩云云。
111
鮑慎由
112
慎由,字欽止,處州龍泉人。元祐六年進士。徽宗朝,除工部員外郎,厯知明、海二州,卒。有《夷白堂小集》。
113
雨餘
114
礎潤雨欲作好風,每見先蕭蕭清入簾,令我心灑然閉門倦。永夏枕書日昏眠,快此風雨,餘端如濯飛泉盆山有佳趣,草木更幽妍。井華養文石,香篆橫雲煙,俯仰方丈間,勝事亦可憐。永懐觸熱子,我勞良獨賢」。宋文鑑謝傳神、蔡景直。
115
馳譽丹青有古風,筆端及我未宜䝉。雲臺麟閣遙相望,枉寫裦公與鄂公。《能改齋漫錄》
116
夜坐
117
萬巻堆中種眼花,睡魔,亦厭夜深茶。平生不草長門賦,豈有黃金送酒家。《後村千家詩》
118
與鄭公華自朐山鄰,舟行,舟行有後先相去能幾許,鏗轟金鼓聲見面,不得語水花來幽香,岸栁過疎雨,登艫各乗風,解帆會聯浦,閒攜小龍團,睡起就君煮,楊慎《清暑錄》
119
周行已
120
行己,字恭叔,永嘉人。師事程伊川,登元祐六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字。有《浮沚先生集》。
121
絶境亭。
122
雲橫絶塵境,峻●若繩削。羣山列培塿,衆星分脈絡。下瞰萬瓦居,縹緲見樓閣。松風發天籟,泠然衆音作,皛皛天宇清,塵襟一澄廓。《東甌詩集》。
123
周之深
124
之深,長興人。元祐六年進士,遊淸果寺。
125
西郊出郭未十里,寺在白雲深,處藏僧為愛,閒長閉戸客,來無路自迴,廊近松古瓦,落夜子傍水,小池生暮光,指㸃依稀飯籮水,不知何處問興亡呉氏詩永
126
鄭居中
127
居中,字達夫,開封人。舉進士。徽宗朝,厯少保、太宰兼門下侍郎兼知樞密院事,封燕國公,進太保。薨,贈太師、華原郡王,諡文正。
128
挽顧學正公甫。
129
可惜病相如誰,尋封禪書雙親。千里外一葉,九秋餘風露翻歸,旐塵埃,鎖故廬虎丘山下路會。葬有鄉車,廣文官舍。泠如冰,幾歎朝衫。脫未能忽買春田,埋玉地,猶懸絳帳。讀書燈,佳名空綴,仙都石,妙偈爭傳海寺僧一幅粉旌春水漫,惜君誰,不涕奔騰中呉紀聞》
130
崔 
131
鶠字徳符,雍丘人,徙陽翟。元祐中,第進士。元符末,上書入邪等,坐廢三十年。靖康初,擢右正言。以疾乞解官,除直龍圖閣,提舉嵩山崇福宮,卒。自號婆娑先生。有婆娑集。
132
《雪浪齋日記徳符詩》所謂「食鯨老氣橫九州」,《廬山詩》云:「遙知金刹近,林表颺幡尾」。《滕王閣詩云:「小艇元從天上來,白雲自向杯中落,潁昌富文物」。崔鶠、陳恬猶為下士。《郡齋讀書志》:鶠長於詩,淸婉敷腴,有唐人風」。鄱陽詩》。
133
記得詩:狂欲發時鄱陽湖裏月明知無人為。覓桓伊笛自巻秋,蘆片葉吹《過庭錄》
134
㑹節園梅花下作。
135
去年白玉花結子深林間,小憩藉清影低,顰啄微酸,故人不復見,春事今已闌繞樹尋,履迹空餘土花斑。《墨莊漫録》:徳符監西京洛南稻田務,時中官容佐掌宮鑰于洛,郡僚事之,唯恐不及,獨徳符不肯見之,容極衘之。徳符一日送客于會節園,時梅花己殘,與客飲梅花下,巳而容奏陳,以㑹節園為景華御苑,德符初不知也。明年暮,春復騎羸馬從老兵徑入園中,梅下哦詩,徘徊而去,次日,容見地有馬跡,問園吏以崔對容,遂劾奏鶠,徑入御苑,以此罪廢。秋日即事。
136
秋草門前已沒,鞾更無人過野人家離離,踈竹時聞雨,淡淡,輕煙不隔花」。
137
黃州道中
138
莫愁微雨落輕雲十里長亭未墊巾,流水小橋山下路,馬頭無處不逢春。以上《墨莊漫録》
139
《早秋雨霽圖》
140
我離蜀山來,赤日走東州。竒峯作眼想,一過神已畱翩翩。宋公子新詩藹風流丹青見新韻。瀟灑出林丘。依微萬里遙曠朗。一雨收高雲杳。褰開縞日明華秋。風帬暎山靑𦕈𦕈。行李幽得非送將歸色有離別憂念。我山海僻,鍼砭不為瘳。目看孤鴻飛,心已麋鹿游。吾兒能扶犂,此幘便可投。勿言尺寸許,是中有菟裘。
141
與叔易過石佛看,宋大夫畫山水,霜落石林江。氣清隔江猶見暮,山橫箇中只欠。崔夫子滿㡌秋風信馬行。
142
觀黃筌畫花。
143
蒼顔白髪,我雖陳見了,青紅幾度新,更向黃生毫末裏,全家看盡劒南春」。
144
淺淺紅顔與白腮,臥枝斜葉抱新開。何人與作春風面,誑得蜂兒日日來」。
145
《和老人觀牧圖》
146
作官畏人嘲,胡孫騎牧牛。卻離大江水,還家整歸舟。還家此計不可移,此樂勿令兒輩知。行歌帶索拾遺穗,耳靜不復聞征鼙,功名亦妄爾。吾生去此將何之?趁此青草長自牧,牛與羊不減九十頭。何翅三百強,沙平水淺南。山下千角萬蹄如此,畫牛腰吹笛遡秋風,不問人間矍鑠翁以上聲畫集
147
子石、硯。
148
石家有兒玉,含晶噓為雲,氣吸為晴純,精與之相感。并孕育萬狀,流千名,黃昏鬼。泣不忍聽,且為白鵝換黃庭硯箋
149
海棠
150
渾是華清出,浴初碧綃斜,掩見紅膚,便敎桃李能言語要比嬌,妍比得無海棠譜》
151
《潛心齋》以下三首寄漫叟雙扉,掩餘香一榻,下涼幔前,人嗟不死。萬古暎黃巻時,時擷英華。一一詣微遠鼎食,姑置之此味,良不淺,止遽軒。
152
我如萬斛船,歲久腰已嬾,誰能逐相師」,終日問手版,去謀一寸安,輒被三尺挽,憐公謝蠻觸鼓臥旗亦偃丈室。
153
此家英妙姿,玉雪照冠冕。新詩一何似?鸞鵠見蕭散。躡屐往從之,寧復念重趼」。以上《苕溪漁隱叢話》
154
早春偶題》曰璐按:此詩又見林之竒《拙齋集》,寒風淅瀝鳴枯葦,小鴨睡殘猶未起,更敎細雨結春寒,坐聽蕭蕭打窗紙,石盆養蒲已抽翠。雕斛栽花先弄紫,擁爐閉閣賦幽香,未怕春冰生硯水。
155
題績溪、雪峯樓
156
題詩最高處,不為待人看記著。今朝勝山,明松雪寒。以上宋文鑑
157
婆娑園在郟縣西,鶠居此,晚禽噪,竹百千,翅殘菊,横枝三兩花,好在山園養衰疾,風波不到野人家。《河南通志》。
158
黃葆光
159
葆光,字元暉,黟縣人。賜進士出身。崇寧初,以薦為太學博士,擢侍御史,守處州。
160
贈孫至豐。
161
勸農因到好溪頭,把酒相看憶舊遊。三十年來如一夢,可憐空負釣魚舟。
162
《蓉塘詩話》:麗水孫薪,至豐元祐中以明經擢第,授荆門軍敎授,不赴。質性清介,絶意仕進,與黃葆光為太學舊游。宣和六年,黃出守處州,薪不屑,詣郡謁見黃約以勸農,日會于洞溪僧舍,至期薪,以扁舟來會黃贈詩云云。
163
晁詠之
164
詠之,字之道,說之從弟。以蔭入官,復登進士第,又中宏詞科第一,除河中敎授。元符上書,罷為京兆錄事,以朝請郎提舉崇福宮,卒。有《崇福集》。《曲洧舊聞》:崇寧初,凡元祐子弟仕宦者,並不得至都城。晁之道自洛中罷官,回畱中牟驛,累日以詩寄京師姻舊,其結句云:「一時雞犬皆霄漢,獨有劉安不得仙」。語傳于時,議者美之。壽星寺。
165
石磴插青漢,禪宫入𣺌冥。歸雲侵客坐,流水亂松聲。天近月逾白,竹多山更青。從來丘壑志,不獨付孫登。《咸淳臨安志》
166
杭州思歸。
167
丘壑情無盡,田園興有餘,何當厭澤國,不奈憶吾廬庭戸草應長江,山木已踈何時整,歸棹八月洞庭湖《杭州府志》
168
旌旗太乙三。山外車馬長楊,五柞中。 《栁外雕鞍》、《公子醉水邊紈扇麗人行》《紫微詩話》
169
岑象求
170
象求,字巖起,梓州人。終寶文閣待制。入黨,籍遊定林院。
171
野濶蓮宮迥樓臺,半倚山地連巴峽,近門對濮溪灣,柏徑松煙溼。巖房雨蘚斑,白雲邀客住,明月伴僧閒,經梵喧譁外香燈杳靄間勝遊,或邂逅。危構喜躋攀,世路長何極,塵心久欲還輶車正催發,緩歩出重關。《全蜀藝文志》程。 頤
172
頤,字正叔,顥弟。元祐初,以薦授崇政殿說書。紹聖中,削籍竄涪州,徙峽州,卒。入黨籍,學者稱伊川先生。嘉定中,追諡曰正,封伊陽伯,從祀宣聖廟庭。有伊川集。
173
陸渾樂遊
174
東郊漸微緑,驅馬欣獨往。舟縈野渡時,水樂春山響。身閒愛物外,趣逸諧心賞。歸路逐樵歌,落日寒山上《河南府志》司馬槱。
175
槱字才仲,溫公姪孫。元祐中舉賢良科,調錢唐尉,有《夏陽集》。
176
《郡齋讀書志》:才仲喜為宮體詩,故世傳其為鬼物所祟。閨怨。
177
銷盡輕寒不自禁,新愁唯向靜中深。尋常曾入三更夢,咫尺空論萬里心。人去鳳幃雲漠漠雁回珠箔日沈沈。春風洞口花常在,只許劉郎一度尋。《前賢小集拾遺》遊富陽蜕龍洞憩池上。
178
梅蕚春:前破松髯,雨後滋,石崖鳴野鶴竹塢,竄香狸,山腳重重轉溪流活活遲殷勤。窺洞府,又到濯龍池,遊千頃山在昌化縣,上有龍潭,廣數百畝,禱雨輒應。欲為龍池遊,束裝戒蓐食,雞鳴天未曙,呼童蠟雙屐。縈迴溯寒溪,确犖凌亂石。迢迢萬丈嶺,宛轉蒼龍脊。山高吐朝氣,恍不辨咫尺。俯聽雷雨聲,仰逐猨猱迹。委蛇度花塢,綠淨草可席。喜如出籠檻,身輕飛鳥捷。不辭雙足困,遠探蛟龍窟。傳聞此山頂,舊有滄海色。邇來三十年,潭湫變枯荻。至今應江潮,尚有鷗鷺集。至理竟未解,對之空太息。不如西湖遊揮,篙汎瑤碧以上《咸淳臨安志》。遊九鎖。
179
撩花踏水細尋香,閒逐孤雲入翠岡,九鎖已深看更好,七人相對話應長,百年空向塵埃老,五月聊乗洞府涼。可笑潛川狂道士,未逢玉室與金堂。《洞霄詩集》
180
《洛春謠》:
181
洛陽春水揚春風,銅駝陌上桃花紅。高樓疊栁緑相向綃帳金鸞香霧濃錦裘。公子五陵客拳毛,赤兔雙蹄白金鉤。寶玦逐飛香,醉入花叢惱花魄。青蛾皓齒別吳倡,梅粉妝,成半額,黃羅屏繡幕圍寒。玉帳裏,吹笙學。鳳皇細緑圍紅曉煙溼,車馬騑騑雲櫛櫛。瓊蘂杯深琥珀濃。鴛鴦枕冷珊瑚澀。吹龍笛,歌白紵蘭席淋漓日將暮君不見,灞陵岸上楊栁枝,靑靑送別傷南浦《古今詩統》遊佛日山淨慧寺。
182
石冷「苔生暈風,高竹度涼,道人何處去春色半滄浪《鐵網珊瑚》
183
句。
184
身既事十主女,亦妃九龍,《嬾眞子集》:同州登城縣有九龍廟,只一妃耳。土人云:馮瀛,王之女也。司馬才仲戯題詩云云。過客讀之,無不一笑」。
185
司馬棫
186
棫,字才叔,槱弟。登進士第,嘗應賢良,以黨錮不召。有逸堂集。
187
郡齋讀書志》:才叔詩雖纎豔,比其兄稍莊雅。妾薄命自注近有里中舉子棄其妻者戯為賦之。二月東風初,不惡後園桃李先春落高堂,去婦對花愁,君恩非輕妾命薄,憶昔三星光在天,煌煌車馬朱門前,結䄜幸得事君子,願託絲蘿千百年,履痕纔徧君家地,相看已覺君心異,門外新歡一破顏,室中舊愛雙垂淚,妾心比玉自堅貞,君眼如星到處明,女子暌離泰山重,丈夫棄置鴻毛輕,莫誇緑鬢紅,顔好女色,由來不長,保君不見灞上,鑾輿祓禊回,阿嬌,已向長門老。
188
春晚獨遊鳳林園。
189
紅英亂點緑苔錢林影扶踈翠可憐飛蜨惹殘花上露戲魚搖碎,水中天金羈不見尋芳馬蘭櫂空停,載酒船送盡春歸人亦去鶯啼,花發又明年」。
190
江干小雪。
191
楓落呉江小雪天三三兩兩捕魚船蹇驢瘦馬何方客,眼看風波不著鞭。以上前賢小集拾遺。
192
趙鼎臣
193
鼎臣,字承之,衛城人,自號葦溪翁。元祐進士。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鄧州,召為太府卿。有竹隱、畸士集。
194
二蘇賢良硯。
195
不見東坡老弟昆,年年曲阜履猶存,計功何必悲。周鼎會使詞林百怪奔硯箋
196
句。
197
詞源江海浩奔忙,句法風騷森出入。 古來此景歎經歲,今夜誰?家不倚樓中秋待月。 以上雪浪齋日記馬 玿
198
玿,合肥人。生元祐間。
199
華嚴寺此君亭歌》次韻信安。毛漸八座鎭,俗光文翁,政閒鳴珂,晚丁東邀賔尋勝遇,郊郭最愛檀欒森梵宮虛簷新敞小亭峻幽徑靜掩閒門重修枝,應待丹鳳集勁節,只許青松同根蟠,南借秦淮潤影疎,北露鍾山峯,乃知景淡有眞趣,何必花豔羅雕櫳,放懐喜遂開口笑,傳杯不覺酡顏紅,談圍浩浩眞意得,棊戰紛紛喜與濃,人生倏忽猶逆旅,少壯易失今衰容,得喪何須論塞馬用捨寧復驚㸑桐,逍遙齊物,慕䝉叟澹,泊無生師,大雄英游幸,陪諸公後,傾蓋夙已,披懐胸芝,蘭亦既序,䝉益切磋,願使協于中佳章,每出連戰勝,格調綽有先賢風顧予酬,和不量力,嗟哉!寸莛撞巨鐘。《景定建康志》。
200
梁君貺
201
春帖
202
東方和氣斗回杓龍角聲中轉,紫霄聖主問安天未曉求衣親䕶玉宸朝宋《藝圃集》
203
呉則禮
204
則禮,字子副,富川人,中復子。以父澤入仕。晚居豫章,自號北湖居士。有北湖集。
205
簡田升之時,升之赴金陵,建業流風端可憐,石城江,色曉鮮鮮,鳥窺漢節梅花底雨溼柁樓春水邊霜髪讐書有「東觀錦囊》覓句屬南天枯腸不飽,大官肉我種芋魁,今十年宋文鑑》
206
絶句
207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
208
滿船買了洞庭柑,雪色新裁白苧衫,喚得吳姬同一醉,春風相送過江南。
209
楊誠齋《詩話》:尤延之嘗誦呉則禮,此二詩。仰 忻
210
忻,字大貺,呉興人。徙永嘉,以孝行稱。元祐中,郡守郟亶奏聞。大觀二年,敕贈將仕郎。有永嘉百題詩集。
211
南湖
212
酒旗翻野色漁棹弄秋光百里荷花境曾圖入帝鄉《溫州府志》
213
林 放。
214
放字達本,仙居人。元祐中,將上禮部,以親死廬墓不果,遂築草堂於東山隱焉。左譽銘其墓東山高臥。
215
三間老屋青山幽,清風灑灑寒颼颼。脫巾坦腹臥其下,此身直與淵明儔。老松飛翠落夏簟,六月不暑涼於秋。人生百年一夢幻,世間萬事空。悠悠。一聲野鶴忽驚醒,山爐活火茶煙浮。
216
贈琴僧。
217
霜林凋落,雲影垂朔風,獵獵鼓寒威。偶來禪房訪虛寂,上人為我彈金徽。此調悠悠泯千載今日忽聞一嗟咨,上人所彈不在指,我亦非于耳。聽之。霜天玉磬敲,清曉夜月秋。聲動翠微舉世紛紛愛。箏筑寂寥。古意誰能知?過門不知鍾期。子愼勿汗漫調朱絲。以上《台州府志》范純粹。
218
純粹字德孺,仲淹第四子。以蔭仕元祐中,厯寶文閣待制、知熙州。紹聖中,入黨籍。徽宗朝,鄂州安置。
219
句。
220
慣處賤貧知世態,飽諳遷,謫見家風。《風月堂詩話》:范德孺崇寧之貶,與山谷倡和甚多,有一聯云云。可以識范氏之名節矣。林 旦
221
旦字次中,希之弟,第進士。元祐中,厯太僕卿、河東轉運使。
222
曲水亭》治平中,宰定海作巖澑抱山急,傳觴何太頻迴看野客,醉還笑濁醪。醇漢曲人方遠蘭亭跡易陳勞生無足校,酣放即天眞射圃。
223
百歩開新圃,彎弧注采正。尊罍供樂事,金鼓疊歡聲。敏手徒為妙,中心自要平。何人能舉觶,觀堵定縱橫。以上《乾道四明圖經》
224
蘇元老
225
元老,字在廷,眉山人,東坡從孫。舉進士,官太常少卿,坐元祐黨累罷,提點明道宫,卒。有九峯集,懐安官舍,病起九日作。
226
籬菊今年折最繁,繞叢新朶上雕盤。病知嘉節霜風冷,喜對高堂骨肉懽。久廢笑歌慵飲酒,只聞兒女勸加餐。如何猛下藜牀去,又逐鵷鴻振羽翰《古今歲時雜詠冤亭卞。
227
《畱題靈巖古詩十韻石刻在泰山屈指數四絶四,絶中最優此景冠天下,不獨竒東州。夜月透巖白亂雲和雨收甘泉瀉山腹,聖日穿崖頭,大暑不知夏,爽氣常如秋風高松子落,天外鐘聲浮祖師生朗,右古殿名般舟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畱,老生笑相語,此事常窮求。移出蓬萊㠀,待吾仙子遊。元祐庚午三月二十八日,東武王璞書。 求古錄。
228
蔡安持
229
安持資中,睢陽人。
230
題靈巖寺。
231
四絶之中處最先,山圍宮殿鎖雲烟,當年鶴馭歸何處,世」上猶傳錫杖泉元祐壬申十月。 求古録
232
李 周
233
周元祐初,直龍圖閣充陜西轉運使,華清懐古。
234
琱戈鐵騎正縱橫,環上羅衣血染腥。蜀道歸來應悔禍,香囊特地泣娉婷。
235
吾家居處本關西,舊記遺蹤事不迷屡。過華清無一字,恐人笑我不畱題」。元祐四年春二月。 驪山刻石
236
宋詩紀事》巻三十二
URN: ctp:ws22124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