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509569"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
條件: 提到「元祐
Total 1

卷四百七十一

5
元祐七年三月甲申朔,侍讀顧臨讀仁宗寳訓》至鈔法事,左僕射呂大防奏曰:「臣側聞顧臨讀鹽鈔事,臣敢陳鈔法本末,仰祈陛下通知利害之詳,國初輦運香藥、茶帛、犀象、金銀等物,赴陜西變易糧草,嵗計率不下二百四十萬貫,自鈔法之行,始令商賈於沿邊入中見錢糧草,卻於京師或解池請鹽,赴沿邊出賣,一則人戶無科買之擾,二則商旅無折閲之弊,三則邊儲無不足之患,四則物貨無般輦之勞,五則運鹽減腳乘之費,實於官私為利」。上甚善之張舜民云:范祥領制置兩池解鹽,經始鈔法,初年嵗課一百二十萬,末年一百六十五萬,以謂鈔鹽利止此可矣,或從而多取之,則法必弊,是以止於一百六十五萬,其策不專為以鈔請鹽,兼為飛錢爾。今以百千之多,移致他州,已為重載,易之為鈔則數幅紙而已,於是禁絶私鹽,沿邊置折博務,設官吏賣鹽賣鈔,本法,專賣見錢,不得兊折斛,斗客得錢不能致逺,必來買鈔,用是邊糴不匱,鈔法通行,迨夫熙寧邊事稍動,用鈔日増,元豐初年,賑濟饑民亦用鹽鈔,自爾軍湏國用無所不資,商賈入京,鈔價折閲,於是金部嵗出見錢三十萬貫,以𣙜之見錢不繼,鈔價遂下,紹聖水沴解池,又失大利,推原天時人事,符㑹如斯,深可歎惜也。簽書樞密院王巖叟奏曰:「陛下宮中何以消日?」上曰:「並無所好,惟是觀書」。巖叟曰:「大抵聖學要在專勤,屏去他事,則可以謂之專,久而不倦,則可以謂之勤如此,天下幸甚!」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