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江西通志卷二十一
3
書院
4
古之學者,術序黨庠,大夫歸老,教於其鄉。匪曰師儒,繄惟父兄,靡徳不植,靡材不良,書院之設,此意未亡,唐宋元明,歴盛西江,迄乎
5
聖朝理學大昌鵞湖鹿洞,爰逮豫章。天經地緯,御書煌煌,日星雲漢,千載用光。作書院志南昌府。
6
豫章書院在進賢門內,剏自南宋明萬歴間,巡撫凌雲翼、潘季馴先後修葺,改祀宋、元、明諸儒,稱豫章二十四先生祠。
7
國朝康熈二十八年,巡撫宋犖改立理學名賢祠。三十一年,巡撫馬如龍復葺祠右書院,嵗久傾圯。三十六年,巡撫白潢即舊址重建書院,右為講堂,左為祠,仍祀先賢名儒,旁列號舎數十間,觀風所録士之俊者,胥令誦讀其中。延原任通政司参議建昌魯瑗主講席,偕學使王思訓捐俸給廩餼,復購十三經、二十一史、唐宋大家文集、先儒語録貯院中。五十七年,疏請聖祖御書五十八年。
8
頒賜章水文淵四大字,懸之講堂,與鹿洞鵞湖相埒。五十九年,瑗卒,復延原任興國知縣張尚瑗主教。六十年,廵撫王企靖延湖廣,原任詹事府中,允宋如辰主教。雍正二年,廵撫裴𢕑度復加脩葺,延在籍鄉紳主講席。五年,署廵撫,邁柱繼其事。
9
東湖書院,在府治東南隅。宋嘉定間,郡丞豐有俊因李寅涵虚閣故址創立,以館游學之士,賜額於朝,今為南昌縣學。
10
宗濂精舎在省城得勝門外龍沙岡,即唐觀察使路嗣恭故宅。宋淳祐二年,知隆興府江萬里奏建祀濂溪先生,以先生嘗令南昌配以張子、二程子、朱子,理宗御書賜額。吴泳記:元元統中,改為新建縣學,後廢為玉虚,觀元郡人。萬一鶚、熊朋来等别剏宗濂書院於府東南,今廢。
11
龍岡書院有三,俱在龍沙岡,亦名隆岡書院一,宋進士劉邦本。建一,宋鄉貢進士李天福建。一吴尚書桂芳講學,䖏即今龍光寺。
12
羅原書屋在南昌西鄉,地號羅家原,為豫章先生。羅仲素故居。仲素徙閩,其地屬萬氏。明嘉靖間,萬光禄思黙嘗即其地,構屋數楹,同鄧定宇、李見羅章夲清王塘南、鄧潜谷諸子講學,其中羅文恭、洪先題額曰「羅原書屋」。
13
正學書院在進賢門內。舊貢院址即宸濠陽春書院也。嘉靖元年於此試士三十四年火。三十五年,學使王宗沐創祀濂溪、明道、伊川三先生,廣為號,舎可容。生徒數百人,額曰正學書院羅洪先。有記萬歴,中學使沈九疇重脩。
14
國朝順治間,仍改貢院,後移貢院於東湖北,止存故址。虎溪書院在新建忠孝鄉。琚塘亦名虎溪精舎,唐婺源程天器刺洪州,即家於此。始置飛麟學塾。至宋嘉定間,其孫必東、必簡先後登進士,因改為虎溪書院。元虞集有記。
15
秀溪書院在新建北鄉,宋安撫使王明訪鄧晏典教郡庠二載,辭歸生徒,願執經從之者,衆乃度地創院中,設夫子位,翼以顔曾思孟,詳孔武仲記。
16
香溪書院在新建北鄉,宋邑人鄧武建。東山書院在新建忠孝鄉,宋邑人羅伯髙建白鹿洞院長,亦剏東山書院於二十都虞集有詩。
17
竹梧書院,在新建桃花鄉,宋邑人裘萬頃所構生徒雲集萬頃。與同里胡桐原、萬澹菴、徐竹堂往復唱和,時稱「四傑」。
18
萬坊書院,在新建南鄉,宋邑人萬驥建栁塘書院,在新建二十一都,宋邑人鄒一唯建三洲書院,在新建二十四都,宋邑人夏文政建夏九疇,有三洲書院賦。
19
五溪書院在新建忠孝鄉,宋邑人丁錟建。丹陵書院,在新建象牙潭,明正徳間,魏恭簡良弼講學處,今為丹陵觀。
20
洪厓書院,在新建洪厓鄉,明李遷建清溪書院,在新建二十一都,明喻、南嶽建,又喻均建。有鹿溪書院。
21
櫪山書院在新建忠孝鄉,明熊□建,旁有文池亭。浯溪書院在新建二十五都,明譚煥建。
22
雲中書院在新建梅嶺。明李耿建羅溪書院,在新建青岡。明鄧文潔以讃建。檀溪書院,在新建桃花鄉,邑人熊文舉建,一名淇園,有檀溪唱和詩。
23
界壇義塾在新建盡忠鄉,明熊曦建,熊文舉復新之。霞源。義塾在新建㳺仙鄉,明邑人公建,置田延師課業,姜曰廣有記。
24
香城書院在香城寺傍,明謝廷傑建并捐租,以充㑹費。石井書院在新建一都浠湖,姜曰廣建。
25
章江書院在省城石亭寺。
26
國朝順治間,廵撫張朝璘建熊文舉記蔡公講堂在省城得勝門外。
27
國朝順治間,紳士為廵撫,蔡士英建中為正誼,明道堂黎元寛記之。
28
西昌書院。在新建縣治旁。國朝順治間,知縣魏雙鳳建鄒度。珙記洪都書院,在新城門外隆興觀。
29
國朝康熈元年,廵撫董衛國建。熊文舉記劉公書院在東湖廣濟橋西北。
30
國朝康熈九年,布政使劉楗建韓公書院,在章江門外大街。國朝康熈十年,糧儲道韓廷芑建扆箴書院,在水巷口。
31
國朝康熈十四年,分廵南瑞道李世昌建邵公講堂,在南昌府學內。
32
國朝康熈十五年,為提學邵逺平建元鈞書院,在東湖吉祥寺右。
33
國朝康熈十五年,糧儲道李月桂建槐䕃書院,在東湖吉祥寺右。
34
國朝康熈十七年,布政司王新命建江渚書院,在章江門外滕王閣北。國朝康熈十八年,知縣楊周憲重建,為諸生課業之所。徐孺子書院在豐城縣櫧山南,亦名讀書臺。
35
盛家洲書院在豐城縣東藍家巷,宋邑人盛温,如建朱子,過之有詩。
36
龍光書院在豐城、滎塘、劍池廟左。宋紹興間,邑人陳自俛建四方来學者三百餘人,悉廩之,朱子曾過書院,留居一月。元至正閒,裔孫陳必强宗强重建,有歐陽圭齋篆額,明嘉靖十年,知縣沈熺奉提學徐一鳴,檄改建儒學西。
37
蓮溪書院在豐城小塘,宋侍郎李從建招周諤講學於此。臨池有蓮,故名。
38
石峰書堂,在豐城梅仙鄉,宋里人方齊、陳友沅因其師雙峰饒氏,遂創堂講學於此。
39
敷山書院在豐城,同造鄉宋邑人孫餘慶建掲徯斯記貞文書院在豐城長寧鄉,元掲徯斯請於朝,為其父貞文先生來成立。至正間,請建書院賜額,選山長主之。歐陽圭齋記。
40
同文書院在豐城湖茫元李克家。建克家,字肖翁。凡鄉人有志於學者,聚而教焉,買田以給之。
41
蒨岡義塾,在豐城長寧鄉,元掲恵建,中奉先聖,旁以處學徒,規制如貞文書院。有贍學田五百畝,吴澄記之。城南書屋在豐城荷塘,明永樂間,羅懐玉建、金幼孜記羅山書院在豐城湖茫,明嘉靖間李遂建。
42
劍東義館在豐城袁坊。明嘉靖間,袁伯明建前為樂育堂,後為養善堂,翼以號舎庖湢,悉具捐腴田二百二十畝,以給就學者之費。
43
寳修書堂在豐城正法寺左。明隆慶間,參議徐用檢建龍門書院,在豐城儒學右。明崇禎間,知縣謝龍文建近聖㑹館,在豐城儒學左。
44
國朝順治間,知縣宗彞建徴士書院,在進賢縣啓和門外。明正徳七年,改東壇廟為之。嘉靖間,知縣程光甸修天啓間,魏忠賢廢毁天下書院,改為迎春亭。
45
鍾陵書院在進賢縣霧嶺,明正徳七年,改福勝寺為之,立濂溪先生。祠中有光風、霽月堂、明通、公溥、四齋,李夢陽記。
46
棲賢書院在進賢縣棲賢山,即唐撫州刺史戴叔倫故居。明萬歴間,知縣黄汝亨建前為明經堂,後為寓閣,翼以號舎,自為記。
47
梧桐書院,在奉新縣羅坊鎮南。唐羅仁節仁儉講學之所,山多梧桐,故名學者稱仁節為「中庸先生」,仁儉為誠明先生。
48
華林書院在奉新縣浮雲山,宋雍熈中邑人胡仲堯家塾,徐鉉有記。
49
龍洲書院在奉新縣。宋直學士余驤建三賢書院,在奉新縣寳雲寺西,祀宋周濂溪、蘇東坡、黄山谷。至元間,邑人鄧謙亨建歐陽圭齋記之。
50
四賢書院,在奉新縣東門外,祀宋周濂溪、蘇東坡、黄山谷楊誠齋。明萬歴間,知縣馮烶建自為記。
51
國朝順治間,知縣胡以温重建。
52
吟溪書院在奉新縣明隂,鏜建黄孟載有《吟溪》題詠》。東甌講堂在奉新縣馮水北。
53
國朝順治間,知縣胡以温建東窓義館在靖安縣盆田。明嘉靖間,陳大鴻建聚鄉族貧,子弟教之。
54
有造義塾,在靖安縣城北隅,國朝康熈三十年,知縣髙克藩建置田三十畝,為每嵗延師,費自有記。
55
栁山書院,在武寧縣。栁山,唐栁渾,隠此築室讀書,宋紹興間,燬而復建。明成化間,知縣馮琦因舊址再建,有記。
56
雲龍書院,在武寧縣脩江東。明萬歴間,知縣陳子侃建。中有講堂號,舎凡四十間。後因水沒知縣朱士佳,遷建西門。
57
濂溪書院在寧州治東旌陽山麓,濂溪先生任分寧時創書院,以延四方㳺學之士,後人因以名。元季兵燬,明天順三年,知縣羅珉重建,成化十四年,知縣蕭光甫復新之。《彭載記》:𢎞治十六年,廵撫林俊檄知州葉天爵増脩,萬歴間知州,方沆復修。
58
國朝康熈七年,知州徐永齡重建,其右,有山谷書院。徐氏書院在寧州,宋邑人徐徳占所築,即羡魚亭故址,黄庭堅有詩。
59
櫻桃書院在寧州崇鄉雙井,宋邑人黄中理建山泉書院,在寧州治北社稷壇西。明嘉靖間,知州蒋芝奉詔建內有習禮、聽樂句讀,書筭四堂,號房十二間,庖湢俱備。隆慶丁夘,知州黄誥又立敬義文㑹所,萬歴間廢。
60
瑞州府:
61
桂巖書院在髙安縣調露鄉,唐幸南容,創宋幸,元龍重新之有記,周益公必大題額,成化間幸順廸,重建劉革記。
62
筠陽書院在府治水南,朝天坊,宋州學基也。紹興二十二年,學徙廢為廣福寺,明正徳八年,寺廢,知府鄺璠建堂八所,榜其門曰筠陽書院,有記嘉靖間推官潘仲驂重葺,吾與堂置田徵租以贍學者,祀濂溪明道、伊川横渠、朱子、象山陽明七先生羅念庵記:萬歴初,奉文毁賣,侍郎傅孟春捐銀抵值,越五年,知府周之基奉詔重修,傅孟春記天啓間,魏璫盡毁天下書院,奉檄甚亟,知府陶履中以改建公署申報,明末傾廢。國朝康熈九年,知府劉登科重建,復為捐俸,置田樂善書院,在府治西,宋知州王淹建以訓宗室之子弟,開府儀同三司趙不黥崇祀於此,不黥太祖六世孫。西澗書院在髙安新豐鄉、鈞山,宋屯田員外郎劉凝之讀書處,幸元龍有《氷玉堂記》。
63
文溪書院在髙安縣新豐鄉,宋咸淳末,邑人陳仲徵建槐東書院,在府治南槐山。明正徳間,謝廷建、熊相記中有先師堂、光霽亭、賢㳺亭、退省軒、竹風亭、晚秀樓、感道閣、洗硯池,廖暹有《槐東八詠》。
64
尊道書院。在府治南,舊為廣信寺,嘉靖己丑改為小學。丁未,知縣潘仲儒建。有亭堂號,舎置田。贍来學者,邑人謝與棟講學其中鄒守益記。
65
南嬛書院在府城一笑橋西,明吴江、吳匯兄弟讀書於此。
66
息園書院在髙安縣碧落山,明徐瑲如建傍蓮書院,在郡城南,明邑人劉慟子講學處,劉自署柱聫云:「數十年鍼砭纔逼出一盤,惡衣惡食之恥,皮毛腸胃灑,然輕二三子,切磋莫夸張,㡬部多聞多見之竒徑,路坫壇平處,實其為學之功可想也。
67
正徳書院在上髙縣䝉山,元至元間,提舉姜榮建有大成殿兩廡、明倫堂、致思堂、佑善堂、先賢祠,分六齋課士趙子昻題額。吳澄記:延祐二年,提舉陳以忠重脩姚雲記。又鄒民則有書院田記。
68
金石書院在上髙儒學,前明嘉靖間,御史尹敏生。建國朝康熈十年,知府劉登科、重建陳常記。
69
留餘書院,在上髙縣大東門外。明萬歴中,僉事李偕,建聨璧書院,在上髙縣田北。明末,王徽建子鼎堅記之。義方書院在新昌縣治東,宋處士蔡諲築室百楹,以館來,學者,元提舉胡俊孚重修。
70
熊氏書院,在新昌縣北四都宋糧科院熊襄讀書處,元末廢。今其地土人名曰書林。
71
虞氏書堂,在新昌縣五峰山,宋大觀中虞氏建、崔鷃記之。
72
梅花書屋在新昌縣三十三都,宋孝㢘、熊良翰講誦之所。
73
志學精舎在新昌縣十七都,宋孝㢘、郭廷發與兄松壑弟梅荘講肄之,所其蔵書,樓曰「梯雲樓」。
74
荷溪書堂,在新昌縣十七都,元李希周建,姚雲記之。石溪書院,在新昌縣義鈞嶺下。元提舉胡俊孚建延請姚雲為山長。
75
漆氏書堂在新昌縣東頭塘,元教諭漆文可,建明永樂中進士漆逺方復新之主事《歐陽正記一名養正書院。
76
寳善書堂在新昌縣治東。明永樂中,漆用常建尉山書院,在新昌縣蕩石。明劉全曜即梅子真墓側建書院,又曰悦雲山荘。
77
曲江書院在新昌縣二十二都,明毛懋諫建聚俊秀,講學其中。
78
四:知書院在新昌縣北城外。明,胡學新建。文昌書院,在新昌縣治左。
79
國朝康熈五年,知縣黄運啓建樓三楹,中祀文昌左右為諸生肄業所。
80
袁州府:
81
昌黎書院在府學西,即文公祠。明嘉靖間,知縣徐栻改為書院,知府汪若氷脩之。《彭自新記》久圮。
82
國朝康熈三年,守道施閏章、知府李芳春、重建,推官鄭𤐣記之。
83
南軒書院,在府城東湖上。夲南軒祠,宋端平中,州守彭方建。元至元間,總管張熈祖、重修虞集記。
84
六栁書院在宜春縣横塘,明進士袁魯訓及江督袁繼咸讀書䖏也。
85
秀江書院,在府城西。明嘉靖間,籍嚴氏産入官撫按,允府議,改為書院課士。
86
髙士書院,在府城北學宫右。明萬歴癸巳,提學錢檟建祀鄉賢袁京自為記。
87
王公書院在府城東門外,明侍御王相說建姜曰:「廣記之」。
88
鈐岡書院。在分宜縣治東。宋淳祐初,縣令王杭改卜西郊,建祀濂溪、横渠二程,朱子仍舊名。明崇禎癸未,燬於賊。
89
宗濂書院,在萍鄉縣東蘆溪鎮,宋周濂溪先生監稅。是鎮嘗立書院以教授,後人即其地建祠。又於縣治南立濂溪書院。元末兵燬。明𢎞治間,知府朱華重建東軒書院,在萍鄉縣東二里,宋朱子門人胡安之讀書處。
90
昌文書院,在萍鄉縣西。明嘉靖間,同知楊自治、知縣蒋時謨先後成之。萬歴戊寅,署縣同知。陶之肖重修煥文書院,在萍鄉舊學基。
91
國朝康熈七年,知縣孟宗舜建張巖書院,在萬載縣西,獲富里元。臨江儒學教授張千崖立有禮殿以祀先聖。有祠以奉周、程、張、邵、司馬六先生,張沒其甥萍鄉,榮氏率族人子弟就學焉。虞集記。
92
晝永書堂,在萬載縣建成坊,明洪武間,長史龍鐔立。塢溪書院在萬載縣治東。明永樂間,左布政易節建圖,南精舎在萬載縣貫邑。明永樂間,孝㢘楊資讀書,處蕭韶記。
93
綠隂書屋,在萬載縣治西南,明永樂間,郭彦正建,以課其子弟。彦正。子瑾,永樂甲辰進士,仕至刑部侍郎。《周叙記》
94
桐岡書屋在萬載縣治東北。明永樂間,劉文忠因山水之勝,結屋藏書以教子。胡儼、潘文奎均有記。文忠子藎成,永樂乙未進士,仕至刑科給事中。
95
朱溪書屋在萬載縣西朱溪橋,明處士李克恭建延師以訓鄉里之俊秀者。
96
三峰書院,在萬載縣東門外。明龍,國臣建。鳳鳴書屋在萬載縣石頭山。明嘉靖間,孝㢘彭澄建萬松書屋,在萬載縣治東。明晏朝,瑞建,因其地。周遭萬松,故名。
97
竹泉書屋在萬載縣東,明處士歐陽恕建緑筠書屋,在萬載縣北門外,明辛滔建教諭藍渫記。歩雲書院在萬載縣,明楊嘉和建。
98
吴令講堂在萬載縣康樂坊,國朝康熈間,知縣吴自肅,建宋繼穜記,又知縣常維禎建講堂於儒學,右敖璉記之。
99
臨江府:
100
清江書院在清江縣治東。宋著作郎張洽建金鳳書院,在清江縣金鳳洲。宋國子司業黎立武建薌林書院在府城東門外。宋侍郎向子諲致仕歸里,築别墅。明嘉靖間,知府李槃於其址建書院。
101
仰髙書院在臨江府學東,明嘉靖間,知府李槃建今名文峰樓。
102
石龍書院在城府南,明嘉靖間,知府錢琦建明經書院,在府學內啓聖祠左。明隆慶間,知府管大勲建號舎六十間,知縣陸書,續置膳田。劉松記。
103
明宗書院,在府城南薫門內。明崇禎間,知縣王心純建,復置田五十畝,自為記。
104
樂育書院,在臨江察院行署前。國朝順治八年,湖西道蒋顯㨗建蕭江書院,在清江縣治南。
105
國朝順治八年,知縣洪其清建雲巖書院,在府城孝感坊。國朝康熈二年,知縣張暥建龍岡書院,在清江縣章山。國朝康熈六年,湖西紳士為參議,施閏、章建、李元鼎記惜隂書院。明成化間,僉事陳竒於陶侃讀書臺下,建立書院,設桓公像,以靖節配之。提學夏寅,扁今名「寅」,與羅倫並記之,後漸頽廢。崇禎間,知縣周文膺復修。國朝康熈元年,參議施閏章講學臺下,知縣胡之霖重建,并移黄勉齋木主並祀焉。
106
髙峰書院,在新淦縣治東宋縣令黄勉齋建。明嘉靖元年,知縣田邦傑、重修知府徐問有記。隆慶三年,知縣李樂改建於儒學,內題曰「勉齋祠。明末廢。
107
國朝康熈四年,知縣胡之琳移建惜隂書院舊址。金川書院在新淦縣治東北。正徳間,提學李夢陽建祀練忠貞,子寧題其堂曰「浩然,有記隆慶間知縣李樂重修姚翼記。萬歴庚寅,知縣楊宏科移建儒學,右祀忠貞及其父伯尚,後令王立轂増脩《聶心湯記》,求仁書院在峡江縣鳳皇山下,一名自靖祠。明嘉靖間,知府錢琦建祠,練子寧後,通判何堅改建於山麓,羅洪先記。
108
觀瀾書院,在峡江縣大安橋左,明萬厯中,知縣鄭燿建規制閎厰,日與諸生㑹講其中,徐必登記,復置餼田,自為記。
109
國朝雍正六年,署縣事景四維因田興設義學,䝉山書院在新喻縣北,䝉山之麓,宋司業黎立武,建倣嘉眉故事,禮先逹以主試月講季課,春秋行釋菜禮,四方来學者雲集,及院廢,鄉人謂其地曰「状元講書堂。
110
石門書院有二,一在新喻縣䝉山,明洪武初梁寅建寅字孟敬,應召入都議郊祀,禮成,辭還。隠居石門,聚書以遺子孫,名曰「書荘,學者稱為石門先生。一在新喻城東保障坊右,即石門祠也。侍讀張春有記。
111
吉安府:
112
鳳山書院宋開國男曽宏甫,覔城西隙地,剏建置,養士田,元初以山長領教事,大徳間罷。至正三年,縣尹管文通重新之。劉詵記見桂隠集。
113
白鷺洲書院,在府城東白鷺洲上。宋淳祐閒,州守江萬里以程大中先生嘗為廬陵尉,乃即是洲建書院,以祀周、三程、張、朱。六君子有文,宣王廟櫺、星門、雲章閣、道心堂、萬竹堂、風月、樓浴、沂亭、齋舎、庖湢具偹,理宗御書額之,置田租八百石。有竒,繞城濠池,嵗入租銀五十两,贍學徒,尋即以祀。江文忠、劉辰翁記其略,元設山長一員,時黄嘉領教事建山長㕔歐陽守道記之。延祐間,有奉浮圗教者在書院傍,山長余天民請於總管府撤之,立復古亭,由是四圍民居隙地悉屬書院。至正乙未,總管納速兒、丁重修、吴思永,記明季知府汪可受、重修劉應秋記。
114
國朝雍正三年,知府吴銓重修,以居生徒,興義學。光禄書院在廬陵、淳化富田。宋開寳二年,邑人劉玉建鳳岡精舎,元延祐甲辰,詔興學校推官陳孝祥、州判楊應星,構精舎於廬陵永和鎮,奉夫子燕居像,以曽子附朔望,率鄉士肅拜二仲,丁日,行釋菜禮。元末兵燬,明洪武初,稅課使魏秀重建。
115
梅溪書室廬陵羅宗智建以蔵書,又推以教其子孫及鄉之俊秀,楊士竒有記。
116
西原㑹館,在廬陵能仁寺左。明隆慶間,建有田以瞻士,鄉先生、陳䝉山、王塘、南賀定齋軰相繼主教事,來學者常數百人,每嵗季月小㑹,九月大㑹,賀沚有西原敬止堂記,崇禎二年,火知府吴率紳、士重新、劉遇竒有序。
117
益公讀書臺在府城南學宫,宋丞相周必大讀書於此,明學書院在廬陵儒林鄉明、曽養,全建祀文天祥、胡銓、周必大、顔端明、羅韜、五君子、南臯、鄒元標記。
118
依仁書院在郡城內榻水橋,明李忠肅、邦華建以講學,黃道周、侯峒曾題額廵撫,觧學龍記之。
119
景賢書院即仁夀山景賢堂。
120
國朝康熈五年,守道施閏章講學於白鷺洲。士人病渉,爰就景賢堂舊址剏建書院,侍讀張貞生記。
121
匡山書院,在泰和縣東匡山下,南唐邑人。羅韜隠。居不仕長興間,以博學能文,徵授端明殿學士,以疾辭歸。乃建匡山書院,聚徒講學。重和間,孫羅𢎞重葺,明永樂中,裔孫羅汝止新之鄒幼亨記。
122
國朝學士張貞生結茅於此,闢舎構亭,題詠甚多。著有《玉山遺響》。
123
龍洲書院,在泰和縣治南澄江上,亦名鷺洲書院。宋嘉泰間,建甃石為基,創至二十楹,擇春秋補試,前列者居之。立庠長周必大有記,謝枋得有跋。後圮於水。明𢎞治中,知縣楊南金改濟渡菴為之仍額。舊名雲津書院,在泰和縣龍洲上。宋嘉定間,邑人劉逢原建。逢原銳意正學,鄉人争師之,曾歴記。
124
清節書院在泰和縣治北,宋蕭子荆講學其中。建炎四年卒,門人私諡清節。元至正辛夘清節,宗人繼文即其地建書院,立祠祀之,仍置田聘名師,以教来學者。文溪書院在泰和縣治西二里,宋邑人曾季永蔵脩於此。紹興間,趙師奭記之,久廢。明𢎞治間,知縣楊南金改西溪寺為之。
125
栁溪書院,在泰和縣治西白鶴觀。右宋邑人陳徳卿建,中有湧翠堂、臨静齋、雲錦坡、筠坡臺諸勝。《嚴萬全記》:朴山書院在泰和城西,元邑人嚴周父建聚學徒於其中,規制一依白鹿洞。明初,其從孫國子學正從禮重新之周,是脩記,從禮之孫士臧復建。彭百鍊記:武山義塾,在泰和縣汶溪側。明洪武初,國子學録蕭執以親老乞歸,其鄉人就學者日衆,同里蕭鵬舉、廬陵王伯衢兄弟相與成之,中為講堂,旁列號,舎宋濂題額劉楚記。
126
南薫書院。明永樂中,泰和石臺蕭氏剏劉東園子彦教授。其中梁潛有記見《泊菴集》。
127
萃和書社在泰和縣儒學,右即大墖寺故址,明嘉靖間郭應奎建胡松記,萬歴間,知縣濮中玉重修。
128
清風書院在泰和縣南四十里。明知縣楊南金毁螺山滛祠,建見《西昌存古録》。
129
静齋書院在泰和城南龍洲上,明御史陳文鳴建,初為休笑菴,正徳間,詔毁天下額外寺觀文鳴,因佃是菴為之,既而拓其基,作髙漚草堂三間,觀蓮軒緑、野堂、萬卷樓,各為廂房以居㳺學者羅欽順記。
130
白雲書院在吉水縣治北,宋邑人陳子張所築,曾鞏記之。
131
磻溪書院在吉水縣同水鄉。宋周澤之建龍城書院,在吉水縣七都,宋曾無疑。建無疑名。三異嘗與朱子論揲筮之數,學者稱雲巢先生。
132
文昌書院在吉水縣文昌鄉,元翰林編脩王相建,以教其鄉之子弟及四方從㳺者。明初,王氏重修之。
133
白沙書院,在吉水縣文昌鄉,元時白沙張氏所建。劉岳申有記。
134
仁山書舎在吉水縣南。文江,明洪武初,邑人劉恵庭建其子子齡増構館閣亭軒,聚古今圗書,以待来學者。解縉記。
135
竹林書舎,在吉水縣。明洪武間,邑人陳秉獻秉哲兄弟絃誦之。所解縉記。
136
同江書院在吉水縣西同水鄉,明尚書曾同亨建同亨事羅文恭胡廬山,講致良知之學。
137
復初書院在吉水縣西門外,明司馬毛伯温故居,縣令陳王輝建復初書院以祠之,且俾諸生講業焉。
138
仁文書院在吉水縣東門外,明知縣徐學聚建為鄒南臯講學所南。臯有記萬歴中毁尋復,天啓間,魏璫拆毁追價,崇禎壬午,知縣沈中柱奉憲檄,修復李日宣記。
139
國朝康熈二年,知縣某拆修湖西道公署守道施閏章,責令重建,李元鼎記其略。
140
瀧江書院在吉水縣文昌鄉,明知縣沈裕建養中書院在吉水縣東虎邱山。明正統間,知縣劉成建四壁,皆録儒先語。又大書誠明、敬義四箴以示學者。曲江書院在吉水縣三曲灘,明羅匡湖建。
141
江陽書院,在吉水縣五,都元潭。明邑人建祀羅文恭洪
142
崇桂書院在吉水縣二十都烏江,明鄒元標講學之所。泮東書院在吉水學右,舊為鄒南臯㑹講地,邑人鄒、劉、周、李四姓公建。
143
求仁書,舎在吉水縣學堂寺。明萬歴間,邑人為胡直。建直,字敬方,學者稱西澗先生。
144
皇寮書院在永豐縣二都、渝洲。唐劉慶霖為吉州通判,流寓永豐,建書院以講學。其十二世孫劉琰、重建周雲、朱輿,言均有記。
145
清風書院在永豐縣。秋江,宋觀察推官劉禹錫,淳熈間致仕歸,築清風臺,吟詠其中,後改書院。
146
湖頭書院在永豐縣治西,宋邑人金汝礪聚徒講學之所,明永樂間,裔孫金從緘重修。
147
武城書院在永豐縣西遷鶯鄉,元學士曾徳裕創祠先聖先師,以其父武城伯晞顔配享,宗黨来學者居之,移文集賢院,朝議可之,俾曾氏子孫賢者掌其教。吳澄記。
148
志歐書院在永豐縣西平湖,元延祐間,學士曾靖翁建中構聖殿左為歐陽公祠,前為講堂,翼以兩廡四齋,又置贍田五百畝,生徒来學者常百餘人。杜顯祖記陽豐書院在永豐縣治西藥師寺。後元、至元間,進士陳應沐與弟起鳴起元建,規制如儒學。延祐四年,賜額吴澄記。
149
浮雲書院在永豐縣鷲溪。雞山之陽,初名道院,後更書院。元劉鶚建以教其鄉族子弟,置贍田若干畝,掲奚斯記之。歐陽元賦之元末兵燬,明初鶚子公鐸,重修楊士竒、曾棨,俱有記。
150
中山書院,在永豐縣。秋江。元、至順間,翰林待制陳植謫博羅,令歸建書院。
151
金牛書院,在永豐明徳鄉金牛洞,明成化間修撰羅倫蔵修之所。
152
龍雲書院在永豐縣東湖,明南京兵部主事劉忠講學。處忠字顯仁,以古人實學,自期閩、楚、浙、蜀之士,来學者甚衆,建書院以居之。
153
一峰書院,在永豐縣儒學西。明𢎞治間,知府張本、知縣鄭濬建祀一峰羅倫邵寳記。
154
六一書院,在永豐縣西石橋寺,明嘉靖間知縣張言建祀歐陽文忠、鄒守益記。
155
秀溪書院在安福縣西三十里。宋嘉泰間,邑人周奕建講經,有堂諸生有舎叢書,其間楊萬里記見《誠齋集》。石岡書院在安福城東南三十里,宋蕭儀鳳始剏書院。宋末燬於兵,儀鳳從孫徙梅溪,復剏之。元季又燬,梅溪之孫三溪復剏之。明永樂中,名士共為詩,梁潛作序,楊士竒記之。
156
竹園書院在安福縣治南,宋劉𢎞仲建,朱子、胡文定,俱有詩。明永樂間,邑人孫大淵修,李時勉記之。
157
安田書塾在安福上田鄉。元、天歴間,李辛翁建禮殿,設講堂,置齋舎,贍田。吳澄有記。
158
書岡精舎在安福縣治南。明洪熈間,張衡建、吴與弼記前溪書院在安福縣治南。明𢎞治間,劉教建、崔銑記復古書院,在安福縣治南門外,即舊學基。明嘉靖間,知縣程文徳,建中為文明堂,後為茂對堂尊經閣,忠信、篤敬兩齋號舎庖湢,俱備程文徳,與聶豹、鄒守益各有記,隆慶間,知縣李忱修之。劉陽記書院田萬歴九年,奉文變賣後,知府余之楨、知縣閔世翔增置立三先生祠,祀王文成、程文徳、鄒守益二賢祠,祀布衣劉文敏、劉肇衮、王時槐記》。
159
復真書院,在安福縣治南五十里,即北真觀廢址。明嘉靖戊午,邑人公建中為講堂,後為聚奎樓,祀劉文敏、劉邦采、劉陽、尹一仁四先生。樓後為堂,專祀鄒東廓,以朱調、王鑄、王釗、朱叔相等從祀焉。堂前為萃勝樓以蔵書,聶豹、羅洪先各有記。
160
國朝康熈三年,王吉、周煥倡修《施閏章記》,復禮書院,在安福縣治西。明隆慶間,邑人劉元卿倡建中為明徳堂,後為留帖閣公,捐田并山林荘屋萬歴間,陳國相捐田三十畝,每嵗於書院講鄉約舉文,㑹識仁書院,在安福縣治西。明萬歴間,王師仁同士民公建中為志學堂,前為復初堂中祀,瀘瀟先生劉元卿以西里諸賢附焉。
161
國朝康熈初,里人姚開逖倡修,任仁精舎,在安福縣治北。舊為鄒太常善講學地,御史朱鴻謨即其地為祠祀之。
162
道東書院,在安福縣,治東祀李忠文、時勉及劉㢘節、劉養沖、彭石屋諸人、張召南記。
163
近聖㑹館在安福縣,治南邑人朱叔相建中道㑹館,在安福縣西,洋澤萬歴間,士民公建、劉元卿記。
164
龍溪書院在萬安縣治西,宋趙清、獻忭、守䖍、周濂溪。敦頥為司理,經游龍溪及香林寺,初建濂溪祠,乆而改為書院,中為宣聖像,傍列周子二程以配祀,明洪武間修之,黎奎、觧縉各有記。
165
國朝康熈間,知縣胡樞、黄圗昌相繼修復。昻溪書院在萬安縣昂溪里,為宋儒叚奎齋講學處文文山顔而記之。
166
儒林義塾在萬安縣鄧林街,元劉桂平建設塾延師,凡黨里子弟童䝉以上,悉許来學施田若干畝。吳澄記:屏山書院,在永新縣南山元大徳間,邑人劉南可建聚徒授學,後改為紫霄觀。
167
崇正書院在永新縣鳳尾湖。明嘉靖間,尚書尹臺建。有記見《洞麓堂集》。
168
鵞峰書屋在永寕縣治南,明知縣陸時雍建。有記撫州府。
169
臨汝書院在府城西南二里。宋淳祐九年,馮去疾提舉江南西路,以朱子嘗臨是邦故,立書院,祠之規畫,悉仿學制。元延祐間,燬於火山長黄鎮同知馬合睦新之吴澄記》:至正辛巳,照磨王堅、孫山長、張震重修禮殿講堂、門廡、齋舍,煥然一,《新虞集記》。
170
峨峰書院,在府城南青雲峰左,宋嘉定間,㕘政李晥捐俸,同知縣黄幹建,以講堂面峨峰,故名王克勤。記崇儒書院在府城南,祀宋晏、元獻、王荆公、曽文定、陸文安。元吳草、廬。明、吳康齋薦紳,每講㑹於此,明鄒元標有記,又陳文燧有《書院學田記》。
171
碧澗書院在臨川縣銅陵、山陽,宋知南康軍晁百談建。紅泉精舎,在臨川縣銅陵。山陽,宋曾極建。
172
漁墅書院,在崇仁縣東鄢巷,宋安撫使陳元晉建,一名文溪書院。
173
成岡書院在崇仁縣二十都,元邑人李幼常建儲書,淑後吳澄記之。
174
草廬書院,在崇仁縣東耆小港。元至元間,監邑阿里建祀吳草、廬澄。
175
邵菴書院在崇仁縣北郭。元至正間監邑重喜建祀虞集。
176
巴山書院在崇仁縣。石荘,明景泰間吳宣建宣字師尼,為鎮逺知府,有《野菴文集》。
177
小陂書院在崇仁縣小陂。明正統間,吳康齋講學於此。時陳獻章、胡居仁、胡九韶諸儒俱從㳺焉,後即為祠,亦名康齋書院。
178
寳唐書院在崇仁縣學後,明萬歴間,知縣李紹春、建義民謝宗元捐資,吳道南記之。
179
文昌書院在崇仁縣治左,國朝順治間,知縣謝穎璜建有記鹿岡書院,在宜黄縣鹿岡。宋嘉祐間,杜子野建王荆公嘗師事子野受業,處名拏雲館。
180
定安書院,在宜黄縣十九都,宋靖康間王革讀書之所遺,安書院在宜黄縣待賢鄉宋鄒,次陳講學處。次陳字周弼中博學宏辭科,值革命,隠居不仕逺近,學者多從之。
181
槐堂書院在金谿縣治西。宋紹定間,縣令陳詠之建祀復齋、象山兩先生。陸氏舊有槐堂,因扁以名。𫝊子雲記,淳祐十年,縣令王中立、重脩州守葉夢得記之。石林書院在金谿縣西南四十里,宋撫州守葉夢得、建明知府周瑛題額。
182
按《宋史》,葉夢得字少藴,號石林居士,處州人,徙湖州。建炎中,官至户部尚書,未嘗守撫,而貴溪人葉夢得則嘗守撫州,但不號石林,姑存之以備考。青田書院,在金谿縣北三十里,乃三陸先生之鄉,元大徳間,縣尹張居懌特建以祠程鉅夫記。
183
崇正書院,在金谿縣治西。明嘉靖間,知縣馮元鼎建祀朱、陸二先生王蓂記。崇禎間,兵廵道吳麟瑞重修象山書院,在金谿縣西門外二里。明嘉靖間,知縣程秀民以西升廢寺,改祀象山先生兩傍翼,以號舎棲来學者。
184
心齋書院在樂安縣流坑,宋儒董徳修師事象山,教授於家,從㳺者為建書院。《王畿記》中有潛心堂孫潤記。子男書院在樂安縣,流坑為宋廬陵開國子董徳元,長清開國男,董敦逸立。
185
慈竹書院。在樂安縣西,宋侍郎樂史建、明裔孫樂翰、重修羅汝芳記。
186
杏塢書院在樂安縣招攜鄉,宋里人鄧氏。建樽齋曾丰記。又曾思文建沂水書院於嚴溪。
187
古梅書院在樂安縣衙背宋儒詹元吉由進士授古田尉致仕,家居味伊洛,遺書四方来學者衆,建書院以居之。
188
鰲溪書院在樂安縣治東元,邑人夏友蘭建《吳澄記》。友蘭字幼菴,少從草廬先生㳺邑尉明安岱爾,捐置書院田五百畝。皇慶元年,賜額設官,規制與白鹿鵞湖等。
189
西溪書院在樂安縣西坑,元儒何中建。栁塘書院在樂安縣治東。元大徳中,縣尉明安岱爾建龍岡書院,在樂安縣龍頭岡,元邑人謝均福與其弟均、夀建以講學。明天順間,五世孫謝輔即其地新之買田,以供祭祀束脩之費,陳獻章記。
190
卧雲書院在樂安縣招攜鄉明董時翀建龔廷獻記。安定書院在樂安縣治前,明胡伯成建祀安定先生羅汝芳記。
191
道鄉書院,在樂安縣南鎮安橋,明天啓間知縣莊學曾建,祀李見羅、鄒元標題額。
192
大成書院,在樂安縣雲鄉。明時,里人公建中曰至善堂,董翔鵬記。
193
江西通志卷二十一
URN: ctp:ws15327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