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圁"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禹貢錐指
條件: 包含字詞「圁」
Total 2

禹貢錐指卷11

124
又東逕塞泉城南,又東逕雲中楨陵縣南,又東逕沙南縣北,從縣東屈南,逕沙陵縣西,白渠水注之。又南逕赤城東,又南逕定襄桐過縣西。又南樹頹水注之,又南大羅水注之。又左得湳水口,又南逕西河圍陽縣東,水注之。又南諸次之水入焉。又南逕離石縣西,奢延水注之。又東逕土軍縣西,又南逕上郡高奴縣東,又南逕河東北屈縣西,又南為采桑津,又南逕皮氏縣西,北屈故城西十裏有風山,風山西四十裏有孟門山。《淮南子》曰: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盂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黃河之巨厄。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複倚其中,崩浪萬尋,縣流千丈,鼓若山騰,迄於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駛竹箭,非駟馬之追也。《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岩際鐫跡,遺功尚存。以今輿地言之,河自大積石山東北流,逕陝西西寧衛西南塞外,至河州西七十裏入塞,又東北逕州北,合漓水,又東北合洮水,又東北逕蘭州西南,湟水合浩水自西來注之。又東北逕州北,又東北逕金縣北,又東北逕靖遠衛北,又東北逕寧夏中衛南,又東北逕靈州所北,折而北逕寧夏衛東南,又北逕平羅所東,又北逕榆林衛西,出塞逕廢豐州西,折而東逕三受降城南,折而南逕廢勝州東入塞。其東岸則平鹵衛,又南逕府穀縣東,其東岸則河曲縣、保德州,迤西逕神木縣南,又南逕葭州東,其東岸則興縣,又南逕吳堡縣東,又南逕綏德州東,其東岸則臨縣、永寧州、寧鄉縣,又南逕清澗縣東,又南逕延川縣東,又南逕延長縣東,其東岸則石樓縣、永和縣、大寧縣,又南逕宜川縣東,其東岸則吉州鄉寧縣,又南至韓城縣東北,龍門山在焉。其東岸則河津縣,此「導河積石,至于龍門」之所經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