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沁水》

電子圖書館
1 沁水:
沁水出上黨涅縣謁戾山,

2 沁水:
沁水即涅水也,或言出穀遠縣羊頭山世靡谷,三源奇注,逕瀉一隍。又南會三水,歷落出左右近溪,參差翼注之也。

3 沁水:
南過穀遠縣東,又南過陭氏縣東,

4 沁水:
穀遠縣,王莽之穀近也。沁水又南逕陭氏縣故城東,劉聰以詹事魯繇為冀州,治此也。沁水又南歷陭氏關,又南與驫驫水合,水出東北巨駿山,乘高瀉浪,觸石流響,世人因聲以納稱。西南流注于沁。沁水又南與秦川水合,水出巨駿山東,帶引衆溪,積以成川。又西南逕端氏縣故城東。昔韓、趙、魏分晉,遷晉君于端氏縣,即此是也。其水南流,入于沁水。

5 沁水:
又南過陽阿縣東,

6 沁水:
沁水南逕陽阿縣故城西,《魏土地記》曰:建興郡治陽阿縣。郡西四十里有沁水南流。沁水又南與濩澤水合,水出濩澤城西白澗嶺下,東逕濩澤。

7 沁水:
《墨子》曰:舜漁濩澤。應劭曰:澤在縣西北。又東逕濩澤縣故城南,蓋以澤氏縣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晉取玄武、濩澤者也。其水際城東注,又東合清淵水,水出其城北,東南逕濩澤城東,又南入于澤水。澤水又東得陽泉口,水出鹿臺山。山上有水,淵而不流,其水東逕陽陵城南,即陽阿縣之故城也。漢高帝七年,封卞訢為侯國。水歷嶕嶢山東,下與黑嶺水合,水出西北黑嶺下,即開隥也。其水東南流逕北鄉亭下,又東南逕陽陵城東,南注陽泉水。陽泉水又南注濩澤水。澤水又東南,有上澗水注之,水導源西北輔山,東逕銅于崖南,歷析城山北,山在濩澤南,《禹貢》所謂砥柱、析城,至于王屋也。山甚高峻,上平垣,下有二泉,東濁西清,左右不生草木,數十步外多細竹。其水自山陰東入濩澤水。濩澤水又東南注于沁水。沁水又東南,陽阿水左入焉,水北出陽阿川,南流逕建興郡西,又東南流逕午壁亭東,而南入山。其水沿波漱石,漰澗八丈,環濤穀轂轉,西南流入于沁水。沁水又南五十餘里,沿流上下,步徑裁通,小竹細筍,被于山渚,蒙蘢茂密,奇為翳薈也。

8 沁水:
又南出山,過沁水縣北,

9 沁水:
沁水南逕石門,謂之沁口。

10 沁水:
《魏土地記》曰:河內郡野王縣西七十里有沁水,左逕沁水城西,附城東南流也。石門是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為魏野王典農中郎將之所造也。按其《表》云:臣孚言:臣被明詔,興河內水利。臣既到,檢行沁水,源出銅鞮山,屈曲周迴,水道九百里,自太行以西,王屋以東,層巖高峻,天時霖雨,衆谷走水,小石漂迸,木門朽敗,稻田汎濫,歲功不成。臣輒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數萬餘枚。臣以為累方石為門,若天暘旱,增堰進水,若天霖雨,陂澤充溢,則閉防斷水,空渠衍澇,足以成河。雲雨由人,經國之謀,暫勞永逸,聖王所許,願陛下特出臣《表》,敕大司農府給人工,勿使稽延,以讚時要。臣孚言。詔書聽許。于是夾岸累石,結以為門,用代木門枋,故石門舊有枋口之稱矣。溉田頃畮之數,間二歲月之功,事見門側石銘矣。水西有孔山,山上石穴洞開,穴內石上,有車轍、牛跡,《耆舊傳》云:自然成著,非人功所就也。其水南分為二水,一水南出為朱溝水。沁水又逕沁水縣故城北,蓋藉水以名縣矣。《春秋》之少水也。京相璠曰:晉地矣。又云:少水,今沁水也。沁水又東逕沁水亭北,世謂之小沁城。沁水又東,右合小沁水,水出北山臺渟淵,南流為臺渟水,東南入沁水。沁水又東,倍澗水注之,水北出五行之山,南流注于沁水。

11 沁水:
又東過野王縣北,

12 沁水:
沁水又東,邘水注之,水出太行之阜山,即五行之異名也。

13 沁水:
《淮南子》曰:武王欲築宮于五行之山。周公曰:五行險固,德能覆也,內貢迴矣,使吾暴亂,則伐我難矣。君子以為能持滿。高誘云:今太行山也,在河內野王縣西北下黨關也。《詩》所謂徒殆野王道,傾蓋上黨關。即此山矣。其水南流逕邘城西,故邘國也。城南有邘臺,《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將伐鄭,富辰諫曰:邘,武之穆也。京相璠曰:今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邘臺是也。今故城當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漢武帝封李壽為侯國。邘水又東南逕孔子廟東。廟庭有碑,魏太和元年,孔靈度等以舊宇毀落,上求脩復。野王令范衆愛、河內太守元真、刺史咸陽公高允表聞,立碑于廟。治中劉明、別駕呂次文、主簿向班虎、荀靈龜,以宣尼大聖,非碑頌所稱,宜立記焉。云仲尼傷道不行,欲北從趙鞅,聞殺鳴鐸,遂旋車而返。及其後也,晉人思之,于太行巔南為之立廟,蓋往時迴轅處也。余按諸子書及史籍之文,竝言仲尼臨河而歎曰:丘之不濟,命也。夫是非太行迴轅之言也。碑云:魯國孔氏,官于洛陽,因居廟下,以奉蒸嘗。斯言是矣。蓋孔氏遷山下,追思聖祖,故立廟存饗耳。其猶劉累遷魯,立堯祠于山矣。非謂迴轅于此也。邘水東南逕邘亭西。京相璠曰:又有亭在臺西南三十里。今是亭在邘城東南七八里,蓋京氏之謬耳。或更有之,余所不詳。其水又南流注于沁。沁水東逕野王縣故城北,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太行,道絶而韓之野王降。始皇拔魏東地,置東郡,衛元君自濮陽徙野王,即此縣也。漢高帝元年為殷國,二年為河內郡,王莽之後隊,縣曰平野矣。魏懷州刺史治,皇都遷洛,省州復郡。水北有華嶽廟,廟側有攢柏數百根,對郭臨川,負岡蔭渚,青青彌望,奇可翫也,懷州刺史頓丘李洪之之所經構也。廟有碑焉,是河內郡功曹山陽荀靈龜以和平四年造,天安元年立。沁水又東,朱溝枝津入焉。又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14 沁水:
《山海經》曰: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丹水自源東北流,又屈而東注,左會絶水。

15 沁水:
《地理志》曰:高都縣有莞谷,丹水所出,東南入絶水是也。絶水出泫氏縣西北楊谷,故《地理志》曰:楊谷,絶水所出。東南流,左會長平水,水出長平縣西北小山,東南流逕其縣故城,泫氏之長平亭也。

16 沁水:
《史記》曰: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使廉頗為將,後遣馬服君之子趙括代之,秦密使武安郡白起攻之,括四十萬衆降起,起坑之于此。

17 沁水:
《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之南,秦壘在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秦坑趙衆,收頭顱築臺于壘中,因山為臺,崔嵬桀起,今仍號之曰白起臺。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許里,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遺壁猶存焉。漢武帝元朔二年,以封將軍衛青為侯國。其水東南流,注絶水。絶水又東南流逕泫氏縣故城北。

18 沁水:
《竹書紀年》曰: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泫氏。絶水東南與泫水會,水導源縣西北泫谷,東流逕一故城南,俗謂之都鄉城。又東南逕泫氏縣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萬普為侯國。而東會絶水,亂流東南入高都縣,右入丹水。

19 沁水:
《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南山中,丹水出長平北山,南流,秦坑趙衆,流血丹川,由是俗名為丹水,斯為不經矣。丹水又東南流注于丹谷。即劉越石《扶風歌》所謂丹水者也。

20 沁水:
《晉書地道記》曰:縣有太行關,丹溪為關之東谷,途自此去,不復由關矣。丹水又逕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為河內,北曰上黨,二郡以之分境。丹水又東南歷西巖下,巖下有大泉湧發,洪流巨輪,淵深不測,蘋藻茭芹,竟川含緑。雖嚴辰肅月,無變暄萋。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縣故城西,所謂長平白水也。東南流歷天井關。

21 沁水:
《地理志》曰:高都縣有天井關。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關,在井北,遂因名焉。

22 沁水:
故劉歆《遂初賦》曰:馳太行之險峻,入天井之高關。太元十五年,晉征虜將軍朱序破慕容永于太行,遣軍至白水,去長子百六十里。白水又東,天井溪水會焉,水出天井關,北流注白水,世謂之北流泉。白水又東南流入丹水,謂之白水交。丹水又東南出山,逕鄈城西,城在山際,俗謂之期城,非也。

23 沁水:
司馬彪《郡國志》曰:山陽有鄈城。京相璠曰:河內山陽西北六十里有鄈城。

24 沁水:
《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即此城也。丹水又南屈而西轉,光溝水出焉。丹水又西逕苑鄉城北,南屈東轉,逕其城南,東南流注于沁,謂之丹口。

25 沁水:
《竹書紀年》曰:晉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絶,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擊。即此水也。沁水又東,光溝水注之。水首受丹水,東南流,界溝水出焉,又南入沁水。沁水又東南流逕成鄉城北,又東逕中都亭南,左合界溝水,水上承光溝,東南流,長明溝水出焉,又南逕中都亭西,而南流注于沁水也。

26 沁水:
又東過州縣北,

27 沁水:
縣,故州也。《春秋左傳·隱公十有一年》,周以賜鄭公孫段。六國時,韓宣子徙居之。有白馬溝水注之,水首受白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長明溝,湖水東南流,逕金亭西,分為二水,一水東出為蔡溝,一水南注于沁也。

28 沁水:
又東過懷縣之北,

29 沁水:
《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到邢丘,更名邢丘曰懷。春秋時,赤翟伐晉圍懷是也。王莽以為河內,故河內郡治也。舊三河之地矣。韋昭曰:河南、河東、河內為三河也。縣北有沁陽城,沁水逕其南而東注也。

30 沁水:
又東過武德縣南,又東南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

31 沁水:
沁水于縣南,水積為陂,通結數湖,有朱溝水注之。其水上承沁水于沁水縣西北,自枋口東南流,奉溝水右出焉。又東南流,右泄為沙溝水也。其水又東南,于野王城西,枝渠左出焉,以周城溉。東逕野王城南,又屈逕其城東而北注沁水。朱溝自枝渠東南,逕州城南,又東逕懷城南,又東逕殷城北。

32 沁水:
郭緣生《述征記》曰:河之北岸,河內懷縣有殷城。或謂楚、漢之際,殷王卬治之,非也。余按《竹書紀年》云:秦師伐鄭,次于懷,城殷。即是城也。然則殷之為名久矣,知非從卬始。昔劉曜以郭默為殷州刺史,督緣河諸軍事,治此。朱溝水又東南注于湖。湖水右納沙溝水,水分朱溝南派,東南逕安昌城西。漢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張禹為侯國。今城之東南有古冢,時人謂之張禹墓。余按《漢書》,禹,河內軹人,徙家蓮勺,鴻嘉元年,禹以老乞骸骨,自治冢塋,起祠堂于平陵之肥牛亭,近延陵,奏請之,詔為徙亭。哀帝建平二年薨,遂葬于彼,此則非也。沙溝水又東逕隰城北,《春秋·僖公二十五年》,取大叔于溫,殺之于隰城是也。京相璠曰:在懷縣西南。又逕殷城西,東南流入于陂,陂水又值武德縣,南至滎陽縣北,東南流入于河。先儒亦咸謂是溝為濟渠。故班固及闞駰竝言濟水至武德入河。蓋濟水枝瀆條分,所在布稱,亦兼丹水之目矣。

URN: ctp:n56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