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春秋》

Library Resources
1 春秋:
杜預《序》云:《春秋》者,魯史記之名也。楚謂之《梼杌》,晉謂之《乘》,而魯謂之《春秋》,其實一也。

2 春秋:
《釋名》曰:言春秋冬夏,終以成歲。舉春秋,則冬夏可知也。

3 春秋:
《春秋正義》曰:孔子授《春秋》於卜商,卜商又授之弟子公羊高、穀梁赤,又各為之傳,則今《公羊》、《穀梁》二傳是也。《左氏傳》有賈逵訓,服虔、杜預注,《公羊傳》有何休解詁,《穀梁》有范寧集解。

4 春秋:
《春秋握成圖》曰:孔子作《春秋》,陳天人之際,記異考符。

5 春秋:
《春秋演孔圖》曰:作法《五經》,連之天地,稽之圖象,質於三王,施之四海。

6 春秋:
《史記》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耶?」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撥亂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不見,後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指,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不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

7 春秋:
《漢書·藝文志》曰: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其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載籍殘缺,仲尼思存前聖之業。以魯,周公之國,禮文備物,史官有法,故與左丘明觀其史記,據行事,仍人道,因興以立功,就敗以成罰,假日月以定歷數,藉朝聘以正禮樂。有所褒諱貶損,不可書見;口授弟子,弟子退而異言。丘明恐失其真,故論本意而作傳,明夫子不以空言也。

8 春秋:
又云:劉歆為《左傳》學,以左氏丘明好惡與聖人同,親見夫子;而公羊、穀梁在七十之後,傳聞與親見,其詳略不同。嘗共父向校書,父為穀梁學,數以難其父向,向不能報也。

9 春秋:
《漢書》曰:《春秋》所貶損,當時有威權者,是以隱其書而不宣。及末世,口說流行,故有公、谷、鄒、夾之傳。四家之中,公羊、穀梁立于學官。

10 春秋:
《東觀漢記》曰:張霸字伯饒。以樊鯈刪《嚴氏春秋》,猶多繁辭,乃減為二十萬言,更名「張氏學」。

11 春秋:
《鄭玄別傳》曰:何休字邵公。作《公羊解注》,妙得公羊本意。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玄后乃發《墨守》,針《膏育》,起《廢疾》。休見而嘆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12 春秋:
《魏略》曰:魚豢嘗問魏禧《左氏傳》,禧曰:「左氏相斫書耳,不足精意也。」
又曰:嚴翰字公仲。善于《春秋公羊》。時司隸鍾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以《左氏》為太官廚,《公羊》為賣餅家,故嘗數與辯折長短。繇機捷善持論,而翰訥口,時屈,無以應。繇曰:「公羊高竟為丘明服矣。」翰曰:「直故吏為明公服爾,公羊未肯也。」

13 春秋:
《蜀志》曰:孟光字孝裕,洛陽人。博物識古,無書不覽,尤銳意三史,長于漢家舊典。好《公羊春秋》,而譏訶《左氏》。每與來敏爭此二義,常譊々讙咋。讙,許袁切。咋音俎各切。

14 春秋:
《晉書》曰:王濟解相馬,又甚愛之。而和嶠頗聚斂。預嘗稱濟有「馬癖」,嶠有「錢癖」。武帝聞謂曰:「卿有何癖?」對曰:「臣有《左傳》癖。」

15 春秋:
王隱《晉書》曰:劉兆字延世。以《春秋》一經,三家殊途,命世名儒,是非之議紛然,互為仇敵,乃思三家之異合而通之。《周禮》有「和怨調入」之官,遂作《春秋調人》七萬余言。
又曰:杜預大觀群典,謂《公羊》、《穀梁》詭辯之言,又非先儒說,《左氏》未究丘明意而橫以二傳亂之,乃錯綜微言,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又參與眾家,謂之《釋例》。又作《盟會圖》、《春秋長歷》,備成一家之學。至老乃成。秘書監摯虞賞之,曰:「左丘明本為《春秋》作傳,而傳遂自孤行;《釋例》本為傳設,而所發明何但《左傳》,故亦孤行也。」

16 春秋:
《三國典略》曰:張曜好讀《春秋》,每月一遍,時人比之賈梁道。趙隱嘗謂曜曰:「君研尋《左氏》,豈求服虔、杜預之紕繆耶?」曜曰:「何為其然乎?左氏之書備敘言事,惡者可以自戒,善者可以庶幾。故厲己溫習,非欲詆訶古人之得失也。」

17 春秋:
《梁書》曰:崔靈恩,清河東武城人也。少篤學,遍習五經,尤精《三禮傳》,仕魏為太常博士。天監十三年,歸梁,累遷步兵校尉兼國子博士。靈恩聚徒講授,聽者常數百人。性拙樸無風采,及解析經理,甚有精致,都下舊儒咸稱重之。助教孔僉尤好其學。靈恩先習《左氏》服解,不為江東所行,乃改說杜義。每文句常申服以難杜,遂著《左氏條義》以明之。時助教虞僧誕又精杜學,因作《申杜難服》以答靈恩。世并傳之。

18 春秋:
顏延之《庭誥》曰:褒貶之書,取其正言晦義;輔制衰王,《春秋》為上。

19 春秋:
《三輔決錄》曰:賈逵建初元年,受詔列《春秋公羊》、《穀梁》不如左氏四十事奏之,名《左氏長義》。帝大善,賜布五百匹。

20 春秋:
又《魏略》曰:逵好《左傳》,及為牧守,常課之,月一遍。

21 春秋:
桓譚《新論》曰:《左氏》傳世後百餘年,魯穀梁赤為《春秋》,殘略多有遺失,又有齊人公羊高緣經文作傳,彌離其本事矣。《左氏》經之與傳,猶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經而無傳,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又曰:劉子政、子駿、伯玉三人尤珍重《左氏》,下至婦女,無不讀論者。

22 春秋:
《江表傳》:關羽好《左氏》,略諷皆上口。

URN: ctp:n3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