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雷》

Library Resources
1 雷:
《易》曰: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又曰:震為雷,動萬物者,莫疾於雷。

2 雷:
《禮記》曰:仲春之月,日夜分,雷乃發聲,仲秋之月,雷乃收聲。

3 雷:
《大戴禮夏小正》曰:正月,雉震鳴鴝,鼓其翼也。正月必雷,雷不正聞,唯雉聞。

4 雷:
《毛詩》曰:殷其雷,在南山之陽。
又曰:虺虺其雷。

5 雷:
《左傳》曰:藏冰以時,則雷出不震,棄冰不用,則雷不發而震。

6 雷:
《尚書中候》曰:秦穆公出狩,天震大雷,下有火,化為白雀,銜丹書,集公車。事具祥瑞部。

7 雷:
《史記》曰:高祖母曰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時雷電冥晦。事具帝王部。

8 雷:
《山海經》曰:翔次之山,有鳥名橐●,服其毛羽,令人不畏雷也。

9 雷:
《淮南子》曰:陰陽相薄,感而為雷。

10 雷:
焦贛《易林》曰:白日揚光,雷車避藏,雲雨不下,各自正鄉。

11 雷:
《物理論》曰:積風成雷。

12 雷:
《易》曰:雷風相薄。

13 雷:
《洪範五行傳》曰:夫雷,人君象也。入能除害,出能興利。

14 雷:
《河圖帝紀通》曰:雷,天地之鼓也。
又曰:黃帝以雷精起。

15 雷:
《鶡冠子》曰:夫耳之主聰,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16 雷:
《論衡》曰:圖畫之功,圖雷之狀,畾畾如連鼓形,又圖一人若力士,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椎之。

17 雷:
《晉陽秋》曰:王褒母,性畏雷,及母死,每雷震。輒就墓側啟曰:褒在此,褒在此。

18 雷:
盛弘之《荊州記》曰:胡陽縣,春秋蓼國,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為石室避之,悉以文石為階砌,今猶存。

19 雷:
王韶《孝子傳》曰:竺彌父生時畏雷,每至天陰,輒至墓,伏墳悲哭,有白兔在其左右。

20 雷:
《華陽國志》曰:曹公從容謂先主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會雷大震。先主曰:聖人言,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致此,公亦悔失言。

21 雷:
《雷於天地為長子》:以其萬物為出入也。雷二月出地百八十日,雷出則萬物出,八月入地百八十日,雷入則萬物入,入則除害,出則興利,人君之象也。。

22 雷:
孟奧《北征記》曰:凌雲臺東南角一百步,有白石室,名為避雷室。

23 雷:
《續搜神記》曰:義興人姓周,永和中,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有一女出門,望見周。曰:日已暮,周求寄宿,向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官喚汝推雷車,女子乃辭去,明朝視宿處,乃見一新冢。

24 雷:
《爾雅》曰:疾雷謂之霆。

25 雷:
《穀梁傳》曰:陰陽相薄,感而為雷,激而為霆。五經通義曰:震與霆,皆霹靂也。公羊注曰:雷疾而甚者為震,震與霆,皆謂霹靂也。雷謂電之先。

26 雷:
《易》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穀草木皆甲坼。

27 雷:
《山海經》曰:飛魚如豚,赤文無羽,食之辟兵,不畏雷也。

28 雷:
《淮南子》曰:叢輕折軸,眾呼成雷,庶女叫天而雷下擊,景公臺損,支體傷折,海水大出。

29 雷:
《漢書》曰:桓帝建和二年,六月乙卯,雷震憲陵寢屋,是梁太后聽兄冀枉誅喬也。

30 雷:
《蔡順母平生畏雷》:自亡後,每有雷,順輒還冢泣曰:順在此。

31 雷:
《論衡》曰:雷霆迅疾,擊折樹木,壞敗屋室,時犯殺人,俗以為天取龍,其犯殺人,謂之有陰過。

32 雷:
《雜兵書》曰:雷電霹靂,破軍內若樹木屋舍,急徙去,吉也。雷電風所從來,不可逆而伐,宜慎之。

33 雷:
《論語讖》曰:雷震百里,聲相附近。宋均注曰:雷動百里,故因以為言也。雷聲謂諸侯之政教所至,相附近也。

34 雷:
《說文》曰:雷霆餘聲鈐鈐,所以挺出萬物也。

35 雷:
【詩】《晉傅玄雜言詩》曰:雷隱隱,感妾心,傾耳清聽非車音。
又曰:童女掣電策,童男挽雷車。
又《驚雷歌》曰:驚雷奮兮震萬里,威陵宇宙兮動四海,六合不維兮誰能理。

36 雷:
【賦】《晉李顒雷賦》曰:伊有陽之肇化兮,陶萬殊於天壤,結鬱蒸而成雷兮,鼓訇稜之逸響,若乃駭氣奔激,震響交搏,濆淪隱轔,崩騰磊落,來無轍跡,去無阡陌,君子恐懼而修省,聖人因象以制作。

URN: ctp:n5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