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桐》

Library Resources
1 桐:
《易纬》曰:桐枝濡毳,而又空中,难成易伤,须成气而后华。

2 桐:
《尚书·禹贡》曰:峄阳孤桐。峄山之阳,特生桐,中为琴瑟。

3 桐:
《毛诗·卷阿》曰:梧桐生矣,于彼高岗。梧桐,柔木也。

4 桐:
又《定之方中》曰: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5 桐:
《诗义疏》曰:梓实桐皮曰椅,今民云梧桐也。有青桐、白桐、赤桐。白桐宜琴瑟,今云南牂牁人绩以为布。

6 桐:
《礼记·月令》曰:清明之日,桐始华。《周书》曰:不始华,岁有大寒。

7 桐:
《礼斗威仪》曰:君乘祸狞蘘王,其政平,梧桐为常生。

8 桐:
《尔雅》曰:榇,梧也。今梧桐。荣,桐也。即梧桐。

9 桐:
《后汉书》曰:蔡邕行泰山,见爨桐,闻爆声,曰:“杆良木也!”取而为琴。

10 桐:
《齐书》曰:豫章王于邸起山,列种桐竹,号为桐山。武帝幸之,置酒为乐。

11 桐:
《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桐。

12 桐:
《庄子》曰: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梧而瞑。神不休于性分之内则外矣,精不正于自足之极则劳矣。故行则倚树而吟,坐则据梧而瞑。言有情者之自困。
又曰:鹓雏发南海,而飞到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竹实不食。
又曰:空门来风,桐乳致巢。司马彪注曰:门户空,风喜投之;桐子似乳,著叶而生,乌喜巢之。

13 桐:
《孟子》曰: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矣。弃大取小。

14 桐:
《吕氏春秋》曰: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桐叶以为圭,曰:“以此封汝。”虞喜,以告周公。周公请封虞,成王曰:“余与虞戏也。”周公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于是遂封叔虞于晋。

15 桐:
《淮南子》曰:智有所不足,故桐不可以为弩。
又曰:夫以巨斧击桐薪,不待利时良日而后破之;加巨斧桐薪之上,而无人力之奉,虽顺招摇挟刑德,招摇,斗杓也。刑,十二辰;德,十日也。而弗能破者,以其无势也。

16 桐:
《淮南万毕术》曰:桐木成云。取十石瓦罂,满中水,置桐罂中,盖之,三四日,气如云作。

17 桐:
董仲舒《请雨书》曰:秋以桐鱼九枚。

18 桐:
《风俗通》曰:梧桐生于峄山阳岩石之上,彩东南孙枝为琴,声甚清雅。

19 桐:
《遁甲经》曰:梧桐不生,则九州异君。梧桐以知日月正闰,生十二叶,一边有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至上十二叶。有闰,十三叶小余者,视之,则知闰何月也。不生,则九州各异君,天下不同也。

20 桐:
《王逸子》曰:木有扶桑、梧桐、松、柏,皆受气淳矣,异于群类者也。

21 桐:
《秦记》曰:初,长安谣云:“凤皇凤皇,止阿房。”符坚遂于阿房城植桐数万株,以待之。其是,慕容冲入阿房城而止焉。冲,小字凤皇。

22 桐:
《广志》曰:梧桐有白者。剽国有白桐木,其叶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

23 桐:
《游名山志》曰:吹台有高桐,皆百围。峄阳孤桐,方此为劣。

24 桐:
《邹山记》曰:邹山,古之峄山,鲁穆够阅为邹。今邹山峄阳犹多桐树。

25 桐:
《齐地记》曰:城北十五里,有梧台,即梧宫也。

26 桐:
《论衡》曰:李子长为政,欲知囚情,以梧桐为之像囚形,乃凿地为坎,卧木囚其中,曰:“罪若正,木囚不动;若有冤,木囚动。”出人之精诚著木人也。

27 桐:
《华阳国志》曰:益州有梧桐木,其华彩如丝,人绩以为布,名曰:华布。

28 桐:
沉怀远《南越志》曰:青桐华颇似木绵,而辉重过之。

29 桐: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青、白、桐三株。

30 桐:
伏侯《古今注》曰:昭帝玄凤三年,冯翊人献桐枝,长六尺九,枝枝一叶。

31 桐:
《异苑》曰:晋武帝世,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言,音闻数十里。
又曰:句章吴平门前,忽生一株青桐树,上有谣歌之声。平恶而斫杀。平随军北征,首尾三载,死桐倏自还立于故根之上。又闻树颠空中歌曰:“死树今更青,吴平寻当归。适闻杀此树,已复有光辉。”平寻归,如鬼谣。

32 桐:
祖台之《志怪》曰:蹇保至檀丘坞上北楼宿,暮鼓二中,有人著黄练单衣、白帢,将入人炬火上楼。保惧,藏壁中。须臾,有二婢上,使婢迎一女子上,与白袷人入帐中宿。未明,白袷人辄先去。如是四五宿。后向晨,白祫人才去,保因入帐中,持女子问:“向去者谁?”答曰:“桐侯郎,道东庙树是也。”至暮鼓二中,桐郎来,保乃斫取之,缚著楼柱。明日视之,形如人,长三尺馀。槛送诣丞相,渡江未半,风浪起。桐郎得投入水,风波乃息。

33 桐:
《齐民要术》曰:梧桐,山石间生者,为乐器则鸣。

34 桐:
《瑞应图》曰: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

35 桐:
桓谭《新论》曰:神农、黄帝,削桐为琴。

36 桐:
任昉《述异记》曰:梧桐园,在吴夫差旧国也。一名琴川。梧园宫,在句容县。传云吴王别馆,有楸梧成林焉,其梧子可食。《古乐府》云:“梧宫秋,吴王愁”是也。

37 桐:
崔琦《七蠲》曰:爰有梧桐,生于玄溪。傅根朽壤,托险生危。

38 桐:
枚乘《七发》曰: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而轮菌,根扶疏以分离。

39 桐:
魏明帝《猛虎行》曰:双桐生空井,枝叶自相如。通泉溉其根,玄雨润其柯。绿叶何蓩々,青修视曲阿。

40 桐:
张协《七命》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含黄钟以吐干,据苍岑而孤生。

41 桐:
《古诗》曰:井梧栖灵风。

URN: ctp:n4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