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非樂上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鳧氏賈疏云古鍾如今之鈴不圜" 符合次數:1.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

非樂上

提到《非樂上》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3 非樂上:
是故子墨子曰:「為樂非也。今王公大人,唯毋處高臺厚榭之上而視之,「唯」,舊本作「惟」,今據吳鈔本改。鍾猶是延鼎也,延鼎,蓋謂偃覆之鼎。玉藻,鄭注云「延,冕上覆也。」是延有覆義。鍾上弇下侈,與鼎相反,虛縣弗擊,則與鼎偃覆相類。又疑延當讀為璧羡之羡。周禮玉人,鄭注云「羡,猶延也。」典瑞注云「羡,不圜之貌」。延鼎,謂如鼎而橢不正圜。。」弗撞擊將何樂得焉哉?其說將必撞擊之,惟勿撞擊,勿,語詞。惟勿,猶云唯毋、唯無。蘇云:「勿,當作『毋』,書中多用毋字,蓋與『務』通。」非是。將必不使老與遲者,王云:「遲,讀為稚,遲字本有稚音,遲、稚又同訓為晚。《廣雅》『遲稚,晚也』。故稚通作遲。」老與遲者耳目不聰明,股肱不畢強,畢,疾也,義詳兼愛中、下兩篇。聲不和調,明不轉朴。畢云:「朴,疑●正字。《玉篇》云『●,補目切,目骨。』」俞云:「明,下文作『眉』,疑『音』字之誤。此句作『明』,則涉上文耳目不聰明而誤也。『朴』,當作『抃』,亦以形似故誤。抃者,變之假字。《尚書·堯典》篇『於變時雍』,孔宙碑作『於卞時雍』,即其例也。上句云『聲不和調』,此云『音不轉變』,正以類相從矣。」案:俞以「朴」為「抃」,近是。明即謂目也,似不誤。將必使當年,王云:「當年,壯年也。當有盛壯之義。《晏子·外篇》曰『兼壽不能殫其教,當年不能究其禮。』《呂氏春秋·愛類》篇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女有當年而不績者。』《淮南子·齊俗》篇曰『丈夫丁壯而不耕,婦人當年而不織』。《管子·揆度》篇曰『老者譙之,當壯者遣之邊戍』。當壯,即丁壯也。丁、當一聲之轉。」因其耳目之聰明,股肱之畢強,聲之和調,眉之轉朴。畢云:「『眉』,一本作『明』。案:明、眉字通。穆天子傳云『眉曰西王母之山』,即名也。《》『猗嗟名兮』,《爾雅》云『目上為名』,亦即眉也。」使丈夫為之,廢丈夫耕稼樹藝之時,使婦人為之,廢婦人紡績織紝之事。今王公大人唯毋為樂,「唯」,舊本作「惟」,今據吳鈔本改。虧奪民衣食之財,舊本訛「時」,今從王校正。以拊樂如此多也。」《廣雅釋詁》云「拊,擊也。」《·舜典》「予擊石拊石」,偽孔傳云「拊亦擊也」。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