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九》

Library Resources
1 九:
蝌:《唐韻》《集韻》《韻會》𠀤苦禾切,音科。蝌蚪。本作科。《爾雅·釋魚》科斗,活東。《疏》蝦蟇子。此蟲一名科斗,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似之,故孔安國皆云科斗文字是也。《本草》一名懸針,一名水仙子。《李時珍曰》蝌蚪,狀如河豚,頭圓,身上靑黑色,始出有尾無足,稍大則足生尾脫,治疥瘡,又可染鬚髮。《爾雅翼》月大盡生前兩足,月小盡生後兩足。

2 九:
𧍒:《集韻》《韻會》《正韻》𠀤尺兗切,音舛。《類篇》蠉𧍒,動蟲。一曰無足蟲。或作耑。《莊子·胠篋篇》耑耎之蟲,肖翹之物,莫不失其性。《註》耑或作𧍒。又楚委切。蟲動貌。

3 九:
䗋:《集韻》迷浮切,音謀。蝤䗋也。或作蛑。

4 九:
𧍓:《唐韻》《玉篇》同蟀。《說文》作𧍓。詳蟀字註。

5 九:
蝍:《唐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𠀤音卽。蝍蛆,蜈蚣也。詳蛆字註。又蝍𧑙。《博雅》蝍𧑙,尺蠖也。又蝍蛉。《博雅》蝍蛉,倉螘也。又《廣韻》資悉切,音喞。飛蟲名。

6 九:
蝎:《唐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𠀤音褐。《說文》蝤蠐也。《爾雅·釋蟲》蝤蠐,蝎。《又》蝎,蛣𧌑。《註》木中蠹蟲。《又》蝎,桑蠹。《註》卽蛣𧌑。《嵆康·荅難養生論》蝎盛則木朽。《曹植·藉田論》封人有以輕鑿修鉤去樹之蝎者,曰:不識天下亦有蝎乎。曰:三苗、共工,非堯之蝎與。《劉勰·新論》身之有慾,如樹之有蝎。《揚子·方言》蝎,噬逮也,東齊曰蝎,北燕曰噬逮。又餅名。《釋名·釋飮食》餅名有蝎餅。又《集韻》胡公切,音洪。籀文虹字。
考證:〔《爾雅·釋蟲》蝎,蛣䖦。《註》木中蟲。《又》蝎,桑蠹。《註》卽蛣䖦。〕謹照原文兩蛣䖦𠀤改蛣𧌑。木中下增蠹字。〔《揚子·方言》蝎,噬逮也,東齊曰蝎,北燕曰噬逮。〕謹按此係釋訓詁與上下文釋蟲名者不類,謹將此段移置下文如樹之有蝎下,加又字以别之。又按方言原文北燕曰噬爲句,逮通語也爲句不連讀。今省逮字。〔《嵆康·客難養生論》〕謹照原文客改荅。

7 九:
蝏:《集韻》唐丁切,音亭。䗒蝏。詳䗒字註。又蜻蝏。《本草》一名蜻蛉。詳蜻字註。

8 九:
𧍔:《集韻》伊消切,音腰。靑𧍔。《玉篇》毒蛇名。

9 九:
蝐:《集韻》莫佩切,音妹。與瑁同。《類篇》瑇瑁,龜屬。或从虫。又莫代切,音䆀。義同。

10 九:
蝑:《唐韻》相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𠀤音胥。《說文》蜙蝑也。《爾雅·釋蟲》蜤螽,蜙蝑。《揚子·方言》舂黍謂之蜙蝑。互詳蜙、蚗二字註。又《集韻》寫與切,音湑。象呂切,音敘。義𠀤同。又《廣韻》司夜切,音卸。鹽藏蟹。《集韻》或作𧌊𧌖𧌋。

11 九:
蝒:《唐韻》武緣切《集韻》彌延切,𠀤音綿。《說文》馬蜩。或作𧏈。《類篇》又作𧍹。

12 九:
𧍕:《唐韻》其虐切《集韻》極虐切,𠀤音噱。《說文》渠𧍕蜋,一曰天社蟲。又《類篇》乞約切,音郤。蟲名,天甲也。

13 九:
蝓:《唐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𠀤音兪。《說文》螔蝓也。《爾雅·釋魚》蚹蠃,螔蝓。《註》卽蝸牛也。《儀禮·土冠禮註》蠃醢,螔蝓醢。又《揚子·方言》蜘蛛謂之螔蝓。又《類篇》夷周切,音猶。義同。或作𧍳。
考證:〔《爾雅·釋蟲》蚹蠃,螔蝓。〕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14 九:
蝔:《唐韻》古諧切《集韻》居諧切,𠀤音皆。《類篇》蟲名,猥狗也。淮南呼爲雨母。《廣韻》《淮南子》曰:蝔知雨至。蝔蟲大如筆管,長三寸,代謂之猥狗,知天雨,則於草木下藏其身。又戸皆切,音諧。義同。

15 九:
𧍖:《集韻》所景切,音省。蟲也。

16 九:
蝕:《唐韻》乗力切《集韻》《韻會》實職切,𠀤音食。《廣韻》敗創也。《玉篇》日月蝕也。《釋名》日月虧曰蝕,稍小侵虧如蟲食草木之葉。《漢書·韋昭註》虧敗曰蝕。《晉書·天文志》十煇,五曰闇,謂日月蝕。或曰脫光也。《春秋》本作食。又《韻會》凡物侵蠹皆曰蝕。又《集韻》六直切,音力。谷名,在杜南。《前漢·高帝紀》從杜南入蝕中。《李奇註》蝕音力。《如淳曰》蝕,入漢中道川谷名。又盧東切,音籠。與豅同。詳豅字註。或作𧐂。

17 九:
䗌:《集韻》桑經切,音星。《類篇》䗌蜓,蟲名。《正字通》蜻蛉,俗讀星廷,因譌作䗌字,聲義𠀤非。

18 九:
蝖:《集韻》許元切,音萱。《玉篇》蠀螬也。《揚子·方言》蠀螬,或謂之蝖𧏚。《郭註》亦呼當齊,或呼地蠶,或呼蟦蝖。《韓詩·外傳》蝖飛蠕動,各樂其性。

19 九:
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光切,音黃。《說文》螽也。《陸佃云》蝗字从皇,今其首腹背皆有王字。《禮·月令》蟲蝗爲災。《前漢·文帝紀》旱,蝗。《師古註》蝗卽螽也,食苗爲災,今俗呼爲簸鍾。《後漢·五行志》蝗蟲貪苛之所致也。《吳志·趙達傳》少從單甫受學,治九宮一算之術,至計飛蝗,射隱伏,無不中效。又《唐韻古音》戸盲切,音橫。《演春秋繁露》云:徽州稻苦蟲害,俗呼橫蟲。又《韻會》戸孟切,橫去聲。義同。

20 九:
蝘:《唐韻》《集韻》𠀤於殄切,音偃。《·大雅》如蜩如螗。《傳》螗,蝘也。《疏》蟬屬也。草木疏云:一名蛁蟟,靑徐謂之螇螰,楚人謂之蟪蛄,秦燕謂之蛥蚗,或名之蜓蚞。郭云:俗呼爲胡蟬,江南謂之螗蛦,互詳蜩、蟬二字註。又蝘蜓。《爾雅·釋魚》蜥蜴,蝘蜓。《揚雄·解嘲》執蝘蜓而嘲龜龍,不亦病乎。《註》說文曰:在壁曰蝘蜓,在草曰蜥蜴。《古今注》蝘蜓一名龍子,一曰守宮,一曰蛇醫,大者長三尺,其色黑紺者善螫人。一名黑螈,一名綠螈也。《廣韻》《博物志》:蝘蜓卽守宮,以器養之,食以朱砂,體盡赤,重七斤,擣萬杵,以㸃女人體,終身不滅。淫則㸃滅,故號守宮。漢武試之,驗。互見蜥字註。又《集韻》隱幰切,音匽。義同。或作𧓱。
考證:〔《爾雅·釋蟲》蜥蜴,蝘蜓。〕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21 九:
𧍗:《篇海》同蠚。《楚辭·天問註》蠭蟻,有𧍗毒之蟲。《集韻》作𧍷。詳蠚字註。

22 九:
蝙:《唐韻》布𤣥切《集韻》《韻會》𤰞眠切,𠀤音邊。《說文》蝙蝠也。《爾雅·釋鳥》蝙蝠,服翼。《註》齊人呼爲蟙䘃,或謂之仙鼠。《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蝙蝠謂之服翼,或謂之飛鼠,或謂之老鼠,或謂之𠨧鼠。《李白詩序》荆州淸溪有乳穴,穴中玉泉交流,有蝙蝠千歲,體白如銀。《焦氏·易林》蝙蝠夜藏,不敢晝行。《韓愈詩》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昬到寺蝙蝠飛。又《集韻》蒲眠切,音胼。《類篇》魚名。

23 九:
𧍘:《唐韻》於虯切,音幽。《玉篇》𧍘,虯龍貌。《司馬相如·大人賦》驂赤螭靑虯之𧍘蟉蜿蜒。又《集韻》於糾切,音黝。義同。又通蚴。《博雅》蚴蛻,或作𧍘蛻。詳蚴字註。

24 九:
蝚:《唐韻》如由切《集韻》而由切,𠀤音柔。蟲名。《爾雅·釋蟲》蝚,蛖螻。《註》蛖螻,螻蛄類。《又》蛭蝚至掌。《註》未詳。又蝚蠕,國名。《晉書·馮跋載記》蝚蠕勇斛律遣使求跋女,跋許之。又《集韻》奴刀切,音峱。與獶、猱同。貪獸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蛭蜩玃蝚。《師古註》今所爲戎皮,爲案褥者也。
考證:〔《爾雅·釋蟲》蝚,蠬螻。《註》蠬螻,螻蛄類。〕謹照原文兩蠬字𠀤改蛖。

25 九:
𧍙:《唐韻》防鋄切《韻會》父鋄切,𠀤音范。《博雅》蜂也。本作范。《禮·檀弓》范則冠而蟬有緌。詳范字註。

26 九:
蝛:《唐韻》《韻會》𠀤於非切,音威。蛜蝛。詳蛜字註。

27 九:
𧍚:《篇海》與蛔同。

28 九:
蝜:《集韻》扶缶切,音婦。𧑓蝜,蟲名。又《玉篇》蝜𧉩蟲,大如蜆,有毒。又《柳宗元·蝜蝂傳》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取,卬其首負之,雖困劇不止。

29 九:
蝝:《唐韻》與專切《集韻》余專切,𠀤音沿。《爾雅·釋蟲》蝝,蝮蜪。《註》蝗子未有翅者。《春秋·宣十三年》冬蝝生。《註》以冬生,過寒而死,故不成螽。《劉歆云》蚍蜉子也。《說苑》蠹蝝仆柱梁。又《集韻》兪絹切,緣去聲。義同。又馨兗切,音䁵。同蠉。井中小蟲。

30 九:
䗍:《集韻》同蠡。又《類篇》蕃夷聚落謂之𤑺䗍。

31 九:
𧍛:《玉篇》同蛹。

32 九:
䗎:《集韻》因蓮切,音烟。《類篇》蟲名。

33 九:
𧍜:《唐韻》渠追切,音葵。蟲名。

34 九:
𧍝:《篇海》同蝭。

35 九:
蝞:《唐韻》《集韻》𠀤明祕切,音媚。《廣韻》蝞似蝦,寄生龜殻中,食之益人顏色。《郭璞·江賦》蜦䗚鱟蝞。《註》蝞,食之顏色有愛媚。《唐書·廢后王氏傳》武才人誣后與母挾蝞道蠱上,帝信之,下詔廢后。

36 九:
䗏:《唐韻》所鳩切《集韻》疎鳩切,𠀤音搜。《玉篇》蛷䗏,蟲名。亦名蠷䗏。《博雅》蛷䗏,𧐙蛷也。又《酉陽雜俎》古蠼䗏,短狐,踏影蠱,皆中人影爲害。

37 九:
𧍞:《唐韻》同𧊜。

38 九:
蝟:《唐韻》《集韻》《韻會》𠀤于貴切,音胃。《玉篇》蟲也,似豪豬而小。《韻會》通作彙。《爾雅·釋獸》彙,毛剌。《註》卽蝟也。《陸佃云》可治胃疾。《炙轂子》刺端分兩岐者蝟,如棘針者䖶。蝟似鼠,性獰鈍,物少犯近,則毛刺攢起如矢。《前漢·賈誼傳》反者如蝟毛而起。《史記·龜筴傳》蝟辱于鵲。《註》《續博物志》云:蝟能跳入虎耳,見鵲便自仰腹受啄。《焦贛·易林》虎饑欲食,見蝟而伏。《西京雜記》元封二年大寒,牛馬皆踡蹜如蝟。又山名。《華陽國志》滇池有白蝟山,山無石,惟有蝟也。或作猬。《張衡·東京賦》攎狒猬。《集韻》亦作𧳪。

39 九:
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六切,音福。《爾雅·釋鳥》蝙蝠,服翼。詳蝙字註。又與蝮通。《後漢·崔琦傳·外戚箴》蝠蛇其心,縱毒不辜。《註》卽蝎蝠也。又《唐韻古音》方墨切。《陳思王·蝙蝠賦》吁何姦氣,生兹蝙蝠。形殊性詭,每變常式。行不由足,飛不假翼。

40 九:
䗐:《唐韻》式支切《集韻》商支切,𠀤音施。《爾雅·釋蟲》蛄䗐,强䖹。詳䖹字註。又《集韻》施智切,音翅。羊至切,音肄。義𠀤同。

41 九:
蝡:《唐韻》而兗切《韻會》《正韻》乳兗切,𠀤音輭。《說文》動也。《淮南子·原道訓》蠉飛蝡動。《前漢·匈奴傳》跂行、喙息、蝡動之類,莫不就安利,避危殆。《馬融·廣成頌》蝡蝡蟫蟫。又蝡蛇。《山海經》南海之內,黑水、靑水之閒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蝡蛇,木食。又《集韻》乳尹切,音𠷀。義同。或作蠕、𧔀。

42 九:
蝢:《集韻》奚結切,音纈。《類篇》肹蝢,國名,月支也。

43 九:
蝣:《唐韻》以周切《韻會》夷周切,𠀤音由。蜉蝣。詳蜉字註。又《集韻》力求切,音流。義同。亦作䖻。又與蝤通。詳下蝤字註。

44 九:
蝤:《唐韻》自秋切《集韻》字秋切《韻會》《正韻》慈秋切,𠀤音遒。《說文》蝤蠐也。《爾雅·釋蟲》蝤蠐,蝎。《註》在木中。《疏》《方言》云:關東謂之蝤蠐,梁、益之閒謂之蝎。其在木中者白而長,故詩人以比婦人之頸。《詩·衞風》領如蝤蠐。《埤雅》蝤蠐之體有豐潔且白者,《七辨》曰:蝤蠐之領,阿那宜顧,是也。又《廣韻》卽由切,音啾。蝤蛑,似蟹而大,生海邊。又《集韻》夷周切,音由。與蝣通。《前漢·王褒傳》蜉蝤出以隂。《孟康註》蜉蝤,渠略也。《師古註》蜉蝤,甲蟲也,好叢聚而生。又《韻會》蝤蛑之蝤。亦音由。

45 九:
蝥:《唐韻》莫浮切,音謀。食穀蟲。《說文》本又作蟊。食草根者,吏冒取民財則生。《·小雅》及其蝥賊。《傳》食根曰蝥,食節曰賊。《左傳·成十三年》帥我蝥賊。又蝥弧,旗名。《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又《集韻》《韻會》𠀤謨交切,音茅。螌蝥。詳螌字註。又《廣韻》亡遇切,音務。蠡名。亦作𧐙。又武夫切,音無。《爾雅·釋蟲》䵹鼄,鼄蝥。詳蛛字註。或作𧍟。

46 九:
𧍟:《集韻》同蝥。註詳蝥字。

47 九:
𧍠:《集韻》昨結切,音截。《類篇》小蟲名。海葅有𧍠𧌊。或省作𧉰。

48 九:
𧍡:《類篇》同蠈。

49 九:
蝦:《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𠀤音遐。《說文》蝦蟆也。《史記·龜筴傳》月爲𠛬而相佐,見食于蝦蟆。《前漢·武帝紀》元鼎五年秋,鼃蝦蟆鬭。《酉陽雜俎》蝦蟆無腸。又蝦蟆護,鳥名。《酉陽雜俎》南山下有鳥,名蝦蟆護,多在田中,頭有冠,色蒼足赤,形似鷺。又車名。《南史·殷琰傳》前右軍杜叔寶等𠀤勸琰同逆,帝遣劉勔西討之,作大蝦蟆車,載土,牛皮蒙之,推以塞塹。又蝦蛤,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格蝦蛤。見蛤字註。又《集韻》虛加切,音鰕。蟲名。又《篇海》與鰕通。《爾雅翼》蝦多鬚,善游而好躍。今閩中五色蝦,長尺餘,具五色。梅蝦,梅雨時有之。蘆蝦,靑色,相傳蘆葦所變。泥蝦,稻花變成,多在泥田中。又蝦姑,狀如蜈蚣,一名管蝦。《洞冥記》有丹蝦,長十丈,鬚長八尺,其鼻如鋸。《張衡·南都賦》駮蝦委蛇。
考證:〔《張衡·南都賦》蛟蝦委蛇。〕謹照原文蛟改駮。

50 九:
䗑:《類篇》同𧐔。

51 九:
䗒:《集韻》蒲幸切,音並。《類篇》水蟲名,似蛤。《本草》䗒蝏,馬刀別名。見蜌字註。

52 九:
蝧:《集韻》於驚切,音英。《類篇》蜂屬。

53 九:
蝨:《唐韻》所櫛切《集韻》《韻會》《正韻》色櫛切,𠀤音瑟。《說文》齧人蟲也。《抱朴子·塞難》蝨生於我,而我非蝨父母,蝨非我子孫。《淮南子·說林訓》大廈旣成,燕雀相賀。湯沐旣具,蟣蝨相弔。《前漢·項籍傳》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蝨。又沙蝨。《博雅》沙蝨,𧍲𧐗也。《本草》所在皆有之,雨後人晨昏踐沙,必著人,如毛髮,刺人便入皮裏。又牛蝨,在牛身上。又豕蝨。《莊子·徐無鬼》濡需者,豕蝨是也。又狗蝨。《韓愈詩》靈麻撮狗蝨。《註》靈麻,今胡麻,狀如狗蝨。《本草》云:一名狗蝨。《集韻》亦作𧋜。《干祿字書》俗作虱。《六書正譌》从䖵,从卂。卂卽迅字,疾也。蝨行疾,會意。俗作虱,非。

54 九:
𧍢:《唐韻》以淺切,音演。螾𧍢,蟲。見蝸字註。又《集韻》夷然切,音延。與蜒通。

55 九:
蝩:《唐韻》直容切《集韻》《韻會》傳容切,𠀤重平聲。《玉篇》蠶晚生者。《韻會》《周禮》謂之原蠶。又《集韻》諸容切,音鐘。蝗也。或作𧑆。

56 九:
蝪:《唐韻》吐郞切,音湯。《爾雅·釋蟲》王蛈,蝪。《註》卽螲蟷。詳螲字註。又《集韻》徒郞切,音唐。義同。

57 九:
蝫:《直音》同蠩。《集韻》作鯺。

58 九:
蝬:《唐韻》子紅切《集韻》祖叢切,𠀤音葼。《玉篇》三蝬,蛤屬。《郭璞·江賦》三蝬𧉈江。《註》《臨海水土物志》曰:三蝬,似蛤。

59 九:
蝭:《唐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𠀤音題。蝭蟧,蟪蛄也。《大戴禮》蟬也者,蝭𧔉也。《揚子·方言》蛥蚗,自關而東謂之虭蟧。或謂之蝭蟧。又《集韻》都黎切,音低。丁計切,音帝。義𠀤同。又《類篇》常支切。與芪同。《爾雅註》蝭母,藥草,知母也。又蝭蛙,鳥名。見蛙字註。或作𧋘、蛦。

60 九:
蝮:《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六切,𠀤音覆。《說文》虫也。《爾雅·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註》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種蛇,名爲蝮虺。《楚辭·招魂》蝮蛇蓁蓁。《註》蝮,大蛇也。《前漢·田儋傳》蝮蠚手則斬手,蠚足則斬足。《師古註》蝮出南方。《博物志》蝮蛇,秋月毒甚,無所蜇螫,齧草木以泄其氣,草木卽死。人樵採爲草木所傷刺者,亦殺人。《本草》蝮蛇,形不長,頭扁口尖,身赤文斑,亦有靑黑色者。人犯之,頭足貼著。《韓愈詩》蝮蛇生子時,坼裂腸無肝。又《爾雅·釋蟲》蝝,蝮蜪。《註》蝗子未有翅者。又蝮蜟,蟬未蛻者。見《論衡》。又姓。《通志·氏族略》唐乾封元年,攺武惟良爲蝮氏。又《集韻》房六切,音伏。義同。又蝮蜪之蝮亦音匐,鼻墨切。

61 九:
𧍣:《篇海》同蠆。

62 九:
𧍤:《篇海》同蛓。○按《集韻》作蟌。

63 九:
𧍥:《玉篇》音逶。水𧍥也。

64 九:
𧍦:《字彙》他典切,音腆。《正字通》蜸蚕爲蚓別名。《爾雅》本作蚕,非。从必作𧍦。

65 九:
𧍧:《唐韻》許咸切《集韻》虛咸切,𠀤音醶。《本草》𧍧䗯,一名生䗯,又名𧍧蛤。《𨻰藏器曰》生東海,似蛤而扁,有毛。或作螊。

66 九:
蝯:《唐韻》雨元切《集韻》于元切,𠀤音袁。《說文》禺屬。《廣韻》蝯猴五百歲化爲玃。《爾雅·釋獸》猱蝯善援。《前漢·江都王建傳》繇王閩疾,遺建荃、葛、珠璣、犀甲、翠羽、蝯熊奇獸。《玉篇》或作猨。《說文·徐鉉註》蝯,別作猨,非。○按《長箋》言:攀援如蟲,故入虫部,然書冊所載,或从虫,或从犭,不可偏廢,今但載《爾雅》《漢書》二條,餘从犭者,別詳犬部。

67 九:
蝰:《唐韻》苦圭切《集韻》傾畦切,𠀤音奎。蟲名。蠶蛹也。又《博雅》虺蝰也。《本草》靑蝰,卽竹根蛇。

68 九:
𧍨:《正字通》䖭字之譌。

69 九:
蝱:《唐韻》武庚切《集韻》眉耕切《正韻》眉庚切,𠀤音盲。《說文》齧人蟲。《爾雅翼》大曰蝱,小曰䗽。《莊子·天下篇》由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蚊一蝱之勞也。《前漢·中山靖王傳》明月曜夜,蚊蝱宵見。《淮南子·說山訓》蝱散積血。又黃蝱。《管子·地員篇》其山之旁,有彼黃蝱。又浦蝱。《本草》靑蚨,一名蒲蝱。又鹿蝱。秋閒蝱大小集牛馬尾,尾至重不能掉,亦名牛蝱。又木蝱,從木葉中出,綠色如小蟬。又飛蝱,箭名。《揚子·方言》箭之三鐮,長尺六者,謂之飛蝱。《潘岳·閒居賦》激矢蝱飛。又鳥名。《博物志》崇丘山有鳥,一足一翼,相得而飛,名曰蝱,見則吉良,乗之壽千歲。又山名。《山海經》大荒之中有蝱山。又與莔通,貝母也。《詩·衞風》陟彼阿丘,言采其蝱。《疏》其葉如括樓而細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又《唐韻古音》武郞切,音邙。《焦氏·易林》去如奔蝱,害不能傷。或作虻、䖟。

70 九:
𧍩:《唐韻》古屑切《集韻》吉屑切,𠀤音結。蠸𧍩,蟲名,一曰蝗屬。

71 九:
蝲:《唐韻》盧達切,音辣。蝲蟽,蟲名。

72 九:
𧍪:《唐韻》遇俱切《集韻》元俱切,𠀤音愚。《博雅》蟱𧍪,魚伯,靑蚨也。又名𧑒𧍪。《酉陽雜俎》𧑒𧍪,形如蟬,其子如蝦,著草葉。得其子則母飛來就之。煎食,辛而美。又《集韻》魚容切,音顒。義同。

73 九:
蝳:《集韻》《韻會》𠀤徒沃切,音毒。蝳蜍,今之蜘蛛。《爾雅疏》《方言》云:鼄蝥,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之蝳蜍。又待戴切。與瑇同。詳玉部。

74 九:
𧍫:《集韻》于貴切,音胃。蛒𧍫,蟲名。《篇海》本作絡緯,聲相似也。後改虫旁,與𧐔蠷皆非《蒼頡》本文。

75 九:
𧍬:《玉篇》烏合切。蟲名。

76 九:
𧍭:《唐韻》疾緣切,音泉。貝也,本作泉。《爾雅·釋魚》餘泉白,黃文。《註》以白爲質,黃爲文點。

77 九:
𧍮:《唐韻》古迥切《集韻》畎迥切,𠀤音炅。《玉篇》𧍮𧑗,似蛙而小,觸之腹脹。一名胮肛。

78 九:
𧍯:《玉篇》房中切,蟲窟也。

79 九:
䗓:《唐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𠀤音悤。蜻蜓也。《淮南子·齊俗訓》蝦蟆爲鶉,水蠆爲䗓。詳前蜻蛉註。

80 九:
蝴:《正字通》洪吾切,音胡。蝴蝶,本作胡。詳蝶字註。

81 九:
蝵:《篇海》七由切,音秋。𧊒蝵,蜘蛛也。《集韻》同蟗。或作蠤。

82 九:
𧍰:《集韻》良中切,音隆。蟲名,或从隆。

83 九:
𧍱:《正字通》螲字之譌。

84 九:
蝶:《唐韻》徒協切《韻會》達協切,𠀤音牒。《說文》本作蜨,蛺蜨也。俗作蝶。《玉篇》蝴蝶。《莊子·至樂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蝴蝶。又《齊物論》莊周夢爲蝴蝶。《古今注》蛺蝶,一名野蛾,一名風蝶,江東呼爲捷末。其大者名爲鳳子,亦名鳳車,名鬼車,生江南柑橘園中。又紺蝶,遼東人呼爲紺幡,一曰童幡,一曰天雞。《爾雅翼》今菜中靑蟲,當春時緣行屋壁或草木上,以絲自圍,一夕視之有圭角,六七日其背罅裂,蛻爲蝶出矣。滕王圖畫蛺蝶,有江夏斑、大海眼、小海眼、村裏來,菜花子之目。《北史·魏收傳》收輕薄,時人號曰驚蛺蝶。《詩話總龜》謝逸有蝶詩三百首,人呼爲謝蝴蝶。又《廣韻》他協切,音帖。蝶蹋,蟲名。

85 九:
蝷:《唐韻》郞擊切,音歷。《爾雅·釋蟲》蟿螽螇蝷。亦作蚸。詳蚸字註。又《集韻》先的切,音錫。同蜥。見蜥字註。

86 九:
𧍲:《唐韻》房連切《集韻》毗連切,𠀤音㛹。《博雅》沙蝨,𧍲𧐗也。《玉篇》一作𧍻。

87 九:
䗔:《唐韻》戸鉤切《集韻》胡溝切,𠀤音侯。《玉篇》螔䗔。《揚子·方言》守宮,東齊海岱謂之螔䗔。又《類篇》下遘切,音𠋫。水蟲,似龍,出南海。

88 九:
蝸:《唐韻》《韻會》《正韻》𠀤古華切,音瓜。《說文》蝸蠃也。《爾雅·釋魚》蚹蠃,螔蝓。《註》卽蝸牛也。《疏》按《本草》陶註云:生山中及人家,頭形似蛣蝓,但背負殻爾。《古今注》蝸牛,陵螺也。殻如小螺,熱則自懸葉下。野人結圓舍如蝸牛之殻,故曰蝸舍,蝸殻宛轉有文章。《莊子·則陽篇》有國于蝸牛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牛之右角者曰蠻氏。《郭璞·江賦》鸚螺𧐗蝸。又《韻會》公蛙切,音騧。與媧通。《禮·明堂位》女蝸之笙簧。又古禾切,音戈。《莊子》郭象註讀戈。
考證:〔《爾雅·釋蟲》蚹蠃,螔蝓。〕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89 九:
𧍳:《正字通》俗𧊠字。

90 九:
𧍴:《篇海》音練。赤𧍴,蛇名。《類篇》作𧐖。《正字通》按《本草》赤楝蛇,从木,非从虫。

91 九:
蝹:《唐韻》於倫切《集韻》紆倫切,𠀤音贇。蝹蝹,龍貌。《張衡·西京賦》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蝹蝹。《韓愈詩》山磨電奕奕,水淬龍蝹蝹。又行貌。《郭璞·江賦》神蜧蝹蜦以沉游。又《集韻》縈緣切,音娟。《玉篇》於云切,音氳。義𠀤同。又《廣韻》烏皓切,音襖。蟲名,如猿,常地下食人腦。《述異記》秦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豬非豬。二童子曰:此名蝹,以松柏穿其首則死。

92 九:
𧍵:《集韻》洪孤切,音胡。蜂屬。

93 九:
𧍶:《集韻》劣戌切,音律。蟲名。或省作𧊐。

94 九:
𧍷:《集韻》黑各切,音郝。同𧊝。又敕略切,音踔。蟲毒。一曰痛也。又呼酷切,音熇。詳蠚、𧍗二字註。

95 九:
𧍸:《集韻》之戎切,音終。與螽同。

96 九:
𧍹:《類篇》彌延切。同蝒。

97 九:
𧍺:《玉篇》籀文虹字。

98 九:
𧍻:《玉篇》婢沿切,同𧍲。

99 九:
𧍼:《類篇》力孽切。與蛚同。

100 九:
𧍽:《玉篇》同蟻。

101 九:
𧍾:《篇海》音秋。與𧏋同。

102 九:
𧍿:《篇海》徒典切,同蜓。蝘𧍿。詳蜓字註。

103 九:
𧎀:《類篇》先的切,音錫。與蜥同。《博雅》蠪,𧎀蜴也。又《字彙補》作𧌨。《王逸·九思》斥𧌨蜴兮進龜龍。

104 九:
𧎁:《直音》同蚧。

105 九:
䗕:《海篇》同蜿。

106 九:
𧎂:《字義總略》同蝦。

107 九:
𧎃:《字彙補》七醉切,音翠。蟲名。

108 九:
蝺:《字彙補》果羽切,音齲。好貌。《呂氏春秋》惠子之言蝺焉,美無所用。又音禹。《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旁行蝺僂。

109 九:
𧎄:《篇海類編》莫侯切,音謀。䖦蟱,蟲名,卽蜘蛛也。又音茂。蟲名,蛷𧎛也。又音霧。與蝥同。◎按卽蝥字之譌。

URN: ctp:kangxi-zidian/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