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 -> 十一

《十一》

Library Resources
1 十一:
蓧:《集韵》同莜。《说文》草田器。《论语》遇丈人以杖荷蓧。《注》蓧,竹器。又《广韵》徒历切,音荻。义同。又《集韵》他凋切,音祧。苗也。《尔雅·释草》蓧蓨。俗作𦺰。

2 十一:
蓨:《唐韵》他历切,音剔。蓧蓨,见上(蓧字)。又《集韵》他凋切,音祧。《尔雅·释草》苗,蓨。又《说文》徒聊切,音迢。义同。又与条通。《史记·周勃世家》亚夫封爲条侯。《注》条,表皆作蓨。又《集韵》思留切,音修。说也。

3 十一:
蓩:《唐韵》《集韵》𠀤武道切,音媢。菤耳也。又《类篇》葆也。又《博雅》茂也。《魏武帝·乐府》乗云驾龙,鬰何蓩蓩。又《集韵》毒草名。葶䔭也。又地名。《后汉·刘𤣥传》遣李松会朱鲔,与赤眉战于蓩鄕。又《广韵》莫卜切,音木。《集韵》亡遇切,音务。𠀤作毒草释。

4 十一:
蓪:《唐韵》《正韵》𠀤他红切,音通。草药名。

5 十一:
䔎:《篇海》苏谷切,音速。𦽎䔎,药草。

6 十一:
𦷿:《玉篇》《集韵》𠀤同𦵵。

7 十一:
䔏:《唐韵》《集韵》𠀤初救切,音簉。《玉篇》草根杂也。又《说文》草貌。又《六书正譌》草相次也。借爲䔏倅字。别作簉,非。

8 十一:
蓫:《唐韵》直六切,音逐。《·小雅》我行其野,言采其蓫。《传》蓫,恶菜也。《笺》牛蘈也。陆注:今人谓之羊蹄。《尔雅·释草》蓫𧀫,马尾。又《唐韵古音》直救反,义同。又《广韵》同荲。

9 十一:
蓬:《唐韵》《正韵》薄红切《集韵》《韵会》蒲蒙切,𠀤音髼。《·召南》彼茁者蓬。《荀子·劝学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礼·内则注》蓬,御乱之草。又《诗·衞风》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注》乱也。又《·小雅》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传》盛貌。又星名。《晋书·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又州名。《广韵》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又姓。《正字通》汉蓬球,北海人。又《韵补》叶皮江切,音龎。《东方朔·七谏》灭规矩而不固兮,背绳墨之正方。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又《字汇补》蒲贡切,菶去声。草水盛貌。《集韵》籀文作𦮔。

10 十一:
蓭:《集韵》同庵。《类篇》圆屋曰蓭。又作菴。《蜀志·裴松之注》亮敕军中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

11 十一:
莲:〔古文〕苓《唐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𠀤音连。《尔雅疏》北人以莲爲荷。又《说文》芙蕖之实也。《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实莲。《注》莲谓房也。又《集韵》连彦切,连去声。《前汉·地理志》左冯翊莲勺。《后汉·郑兴传注》莲勺,故城在今同州下邳县东北。又《字汇补》所夹切。草名。《广雅》鸢尾、乌莲,射干也。

12 十一:
𦸀:《集韵》同綦。

13 十一:
苁:《唐韵》作孔切《集韵》祖动切,𠀤音总。菶苁,草貌。又《韵会》草名。《尔雅·释草》须葑苁。又《广韵》草貌。又《集韵》七恭切,音鏦。《类篇》肉苁蓉,药名。又荀勇切,音竦。𧘂苁,相入貌。《史记·司马相如传》骚扰𧘂苁。

14 十一:
蓰:《集韵》想氏切,音玺。草名。又《韵会》所绮切,音屣。《纲目集览》物数也。《孟子》或相倍蓰。《赵岐注》蓰,五倍也。又山宜切,音酾。义同。又离蓰。《韩愈·孟郊联句》离蓰不能翽。

15 十一:
𦸁:《唐韵》《集韵》𠀤他酣切,音坍。滥𦸁,瓜葅也。又《类篇》徒甘切,音谈。义同。

16 十一:
蓱:《玉篇》同萍。《尔雅·释草》萍、蓱。《注》总训水中浮萍。又《楚辞·天问》蓱号起雨。《注》蓱翳,雨师名。

17 十一:
𦸂:《唐韵》《正韵》𠀤式针切,音深。《说文》蒲蒻之类也。又《字汇补》与深浅之深同。

18 十一:
䔐:《集韵》将先切,音笺。以色饰纸。

19 十一:
蓲:《唐韵》去鸠切,音丘。《玉篇》乌蓲也。《诗·衞风》葭菼揭揭。《笺》薍,江东呼爲乌蓲。又乌侯切,音沤。与藲同。《山海经》其木苦蓲。《注》刺楡也。又《集韵》同䓵。《左思·吴都赋》异荂蓲蘛。《注》《尔雅》曰:蓲,华也。蓲与敷同。《字汇补》䓵,汉隷同蓲。又邕俱切,音纡。草也。又《韵会》同昫,煦也。《太𤣥经》阳蓲万物。

20 十一:
䔑:《唐韵》似嗟切,音斜。《韵会》䔑𦮺,茆穗也。又䔑蒿也。《正字通》䔑蒿,叶纹皆斜,故名。又《玉篇》弋蛇切,音耶。蓄积也。又《类篇》同都切,音荼。禾穗。

21 十一:
蓳:《正字通》菫本字。又《集韵》居焮切,音靳。草名。今堇字。

22 十一:
𦸃:《玉篇》同菣。《说文》菣或从坚。

23 十一:
莼:《唐韵》常伦切《集韵》《正韵》殊伦切,𠀤音纯。《类篇》莼菜。《韵会》水葵也。《陆佃云》莼逐水而性滑,故亦谓之淳菜。《纲目集览》莼生水中,叶似凫葵,采茎可啖。三月至八月,茎细如钗股,名曰丝莼。九月至十月渐粗,在泥中,名曰瑰莼。《颜氏家训》梁世有蔡朗,讳纯。旣不涉学,遂呼莼爲露葵。亦作蒓。见蒓字注。又《说文》蒲丛也。又《类篇》徒官切,音团。草丛生貌。

24 十一:
蓵:《集韵》疾叶切,音捷。《类篇》编草障戸。又与杂同。

25 十一:
蓶:《集韵》愈水切,音唯。《说文》菜也。《玉篇》似韭而黄。又《直音》音维。义同。又同芛。《后汉·马融传》蓶扈蘣荧。《郭璞注》草木花初生,与芛通。

26 十一:
蓷:《唐韵》他回切《韵会》通回切,𠀤音推。《说文》萑也。《尔雅·释草》萑蓷。《注》今茺蔚也。又名益母。《·王风》中谷有蓷。又《正韵》昌垂切,音吹。义同。

27 十一:
蓸:《唐韵》昨劳切,音曹。《说文》草也。

28 十一:
蓹:《正字通》同篽。又《前汉·功臣表》蓹儿严侯辕终。《师古注》地名,音御。

29 十一:
𦸄:《直音》同䕆。

30 十一:
𦸅:《唐韵》呼漏切《韵会》《正韵》许𠋫切,𠀤音吼。《类篇》豆𦸅,草实。《南方草木状》豆𦸅花,其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花微红。《左思·吴都赋》草则藿蒳豆𦸅。《注》豆𦸅,生交址,其根似姜而大,从根中生,形似益智,皮壳小厚,核似石榴,辛且香。《集韵》或作茠。

31 十一:
蓺:《唐韵》鱼祭切《正韵》倪制切,𠀤音艺。《玉篇》种树也。《·大雅》蓺之荏菽。《左传·昭元年》不采蓺。《注》蓺,种也。又《集韵》通艺。《前汉·艺文志》有《六蓺略》。《广韵》本作埶。《集韵》亦作艺秇。

32 十一:
蓻:《唐韵》子入切,音𥠋。草生多貌。又《玉篇》茅芽也。又《集韵》诺叶切,音捻。草不生也。又居六切。同蘜。秋华菊也。

33 十一:
蓼:《唐韵》卢鸟切《韵会》朗鸟切,𠀤音了。《说文》辛菜。《·周颂》予又集于蓼。《本草·释名》蓼类性皆飞扬,故字从翏,高飞貌。又国名。《左传·文五年》楚子燮灭蓼。《注》蓼国,今安丰蓼县。又水名。《水经注》蓼水出襄山蓼谷。又亭名。《水经注》漳水东南过蓼亭。又姓。《潜夫论》莒蓼皆臯陶之后也。又《集韵》鲁皓切,音老。摎蓼,搜索也。《张衡·西京赋》摎蓼浶浪。又《唐韵》力竹切,音六。《·小雅》蓼蓼者莪。《传》蓼蓼,长大貌。又《前汉·司马相如传注》力纠切,音鏐。纠蓼,相引也。《大人赋》纠蓼叫奡。又《通鉴》蓼侯孔臧。《史照·释文》蓼音六。《胡三省曰》《陆德明·经典释文》蓼音了,未尝有六音,史照误。《玉篇》又作𦾷。《佩觿集》俗作蓼。蓼字下从𠇍作。

34 十一:
荜:〔古文〕𦸩《集韵》璧吉切,音必。豆也。又荜菎,草名。羊蹄也。又荜茇,药名。《酉阳杂俎》出摩伽,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如桑椹。又荆也。《广韵》同筚。《礼·儒行》荜门圭窬。又《唐韵》博计切,音闭。义同。

35 十一:
蓾:《唐韵》郞古切,音鲁。《说文》𧀦或从卤。《尔雅·释草》蓾,蔖。《注》作履苴草。又《玉篇》杜蓾,郭璞曰:杜衡也,似葵而香。

36 十一:
蓿:《唐韵》息逐切,音肃。苜蓿,见苜字注。《汉书》作宿。

37 十一:
蔀:《唐韵》蒲口切,音瓿。《易·丰卦》丰其蔀。《注》蔀,覆暧,障光明之物也。又《广韵》《正韵》𠀤普后切,音剖。小席也。又《集韵》伴姥切,音簿。𦺗蔀,草也。《博雅》𦺗蔀,鱼荠也。又《诗·大雅·篇首文王受命疏》三统历,七十二岁爲一蔀,二十蔀爲一纪。《前汉·律历志》以闰馀一之数爲蔀首。又《唐韵古音》《》丰其蔀,《陆德明·释文》音部。

38 十一:
䔒:《集韵》部浼切,音琲。黄蔀,草名。《玉篇》作䔒。

39 十一:
𦸆:《集韵》口已切,音起。《类篇》草名。马啖之则驯。通作𦬊。

40 十一:
蔁:《唐韵》诸良切,音章。《说文》草也。《玉篇》蔁柳,当陆别名也。

41 十一:
蔂:《集韵》卢戈切《正韵》郎何切,𠀤音螺。盛土笼也。《盐铁论》劓鼻盈蔂。又伦追切。义同。或作蘲。

42 十一:
䔓:《集韵》喜语切,音许。《类篇》虎䔓,药草,续断也。

43 十一:
蔃:《集韵》巨两切,强上声。草名。又《类篇》渠良切,音强。蔃𦬸,百合也。

44 十一:
𦸇:《集韵》直律切,音术。草名。小蓟也。《篇海》与𦬸同。

45 十一:
蔄:《唐韵》亡苋切。人姓,见《姓谱》。《正字通》作莫半切,音慢,非。

46 十一:
蔅:《字汇》同姸。《论衡》籍孺韩嫣。形婯骨蔅,皮媚色称。

47 十一:
䔔:《类篇》居庆切,音敬。《篇海》草名。

48 十一:
䔕:《集韵》蓬逋切,音蒲。膊鱼也。又雉膺肉。

49 十一:
菱:《唐韵》力膺切《韵会》闾承切,𠀤音陵。《说文》芰也。《尔雅·释草》菱蕨攗。《注》俗云菱角是也。《陆佃·诗疏》《武陵记》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又作菱。《洞冥记》灵池有浮根菱,根出水上,叶沈波下,亦名靑冰菱。又湖名。《史记·夏本纪注》菱湖者,五湖之一。《集韵》亦作䔖、𧁽。

50 十一:
䔖:《玉篇》同菱。

51 十一:
𦸈:《唐韵》古活切,音括。与䒷同。又《灵枢经》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靑,其状如谷实、𦸈𧁾,常苦寒𤍠。《注》𦸈,古文括字。注见手部六画。

52 十一:
𦸉:《唐韵》恪八切,音咭。《玉篇》菝𦸉,草名。《集韵》与葜同。

53 十一:
蔇:《唐韵》居毅切,音旣。《说文》草多貌。又《韵会》巨至切,音洎。《类篇》至也。《左传·隐六年》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又《集韵》许旣切,音咥。地名。《春秋·庄九年》公及齐大夫盟于蔇。

54 十一:
蔈:《唐韵》甫遥切。音飙。《玉篇》黄华也。《尔雅·释草》苕,陵苕。黄华,蔈。《注》苕华因色异名。又《尔雅·释草》蔈、荂,荼。《注》卽芀也。又《韵会》匹沼切,音缥。草盛貌。又《直音》蔈,落也。又《集韵》𤰞妙切,标去声。榖黄华者。一曰禾末。《淮南子·天文训》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注》蔈,禾穗粟孚甲之芒。

55 十一:
𦸊:《集韵》相然切,音仙。《类篇》萹𦸊,草木动貌。

56 十一:
蔉:《唐韵》《韵会》𠀤古本切,音衮。《左传·昭元年》是穮是蔉。《孔疏》以土壅苗根爲蔉也。

57 十一:
蔊:《唐韵》呼旱切,音暵。《齐民要术》蔊菜,味辛。《本草》蔊,味辛辣如火焊人,故名。

58 十一:
𦸋:同蔊。《集韵》蔊或作𦸋。

59 十一:
蔋:《唐韵》徒历切,音廸。《玉篇》卽涤字,旱气也。《·大雅》旱旣太甚,蔋蔋山川。又《集韵》兹消切,音焦。旱山无草曰蔋。又式竹切,音叔。徒沃切,音毒。义𠀤同。

60 十一:
𦸌:《六书故》同莞。《广韵》戸昆切,音浑。义亦与莞同。

61 十一:
𦸍:《集韵》他括切,音脱。草名。《类篇》同莌。

62 十一:
蔌:《唐韵》桑谷切,音速。《尔雅·释器》菜谓之蔌。《注》蔌者,菜茹之总名。《·大雅》其蔌维何。《荆楚岁时记》岁暮,家家具肴蔌以迎新年。又蔌蔌,陋也。《·小雅》蔌蔌方有谷。又风声劲疾之貌。《鲍昭·芜城赋》蔌蔌风威。又《韵会》苏后切,音叟。与菜蔌义同。又姓。《通志·氏族略》蔌氏,望出晋陵。

63 十一:
蔍:《唐韵》卢谷切,音鹿。《玉篇》蔍蹄,草也。又蔍葱。《篇海》一名萱草。本作鹿。又《字汇补》与粗同。《汉娄先生𥓓》蔍络,大布之衣。

64 十一:
𦸎:《集韵》同莳。

65 十一:
𦸏:《韵会》苏回切,音毸。草木华垂貌。《集韵》本作蓑。

66 十一:
蔎:《玉篇》舒列切,音设。香草也。又《博雅》蔎蔎,香也。《楚辞·九叹》怀椒聊之蔎蔎。又《茶经》三曰蔎。详茗字注。又《集韵》桑割切,音撒。义同。

67 十一:
蔏:《唐韵》式阳切,音商。《尔雅·释草》拜,蔏藋。《注》蔏藋似藜。《疏》葥叶大者名拜,一名蔏藋。又《尔雅·释草》购,蔏蒌。《注》蔏蒌,蒌蒿也。又《集韵》诸良切,音章。《说文》草也。《玉篇》蔏陆,蓫䓪也。《博雅》常蓼、马尾,蔏𦸐也。

68 十一:
𦸐:《唐韵》力竹切,音陆。蔏𦸐。详蔏字注。

69 十一:
蔐:同荻。《淮南子·说林训》蔐苗类絮,而不可爲絮。《注》蔐,荻也,卽所谓芦花絮也。《说文》作藡。《易·萑苇注》藡也。本作荻。详见荻字,互见藡字注。

70 十一:
蔑:《唐韵》莫结切《正韵》弥列切,𠀤音篾。《说文》劳目无精也,人劳则蔑然。《晋书·衞瓘传》权女与国臣书曰:先公名谥未显,无异凡人,每怪一国蔑然无言。又削也。《易·剥卦》剥牀以足蔑贞,凶。又《·君奭》兹迪彝敎文王蔑德。《传》以此道法,敎文王以精微之德。《疏》蔑,小也。《扬子·法言》视日月而知衆星之蔑也。又《小尔雅》无也,末也。《·大雅》丧乱蔑资。又《周语》不蔑民功。《注》蔑,弃也。又地名。《春秋·隐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又与灭通。《晋书·张骏传》江吴寂蔑,馀波莫及。又《唐韵古音》莫计切,同昧。《荀子·议兵篇》楚人兵殆于垂沙,唐蔑死。《注》卽楚将唐昧。昧与蔑同。《宋书·武帝纪》临朐有巨蔑水。《水经注》袁宏谓之巨昧水。《干禄字书》俗作薎。

71 十一:
𦸑:《广韵》同蔑。《晋·王沈·释时》敖𦸑道素。

72 十一:
蔒:《集韵》同荤。蔒蒿,气蒸出貌。互见荤蒿字注。

73 十一:
蔓:《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无贩切,音万。《说文》葛属。《·郑风》野有蔓草。《传》蔓,延也。《前汉·礼乐志》蔓蔓曰茂。《注》蔓蔓言其长久。又《广韵》瓜蔓。又姓。《左传》蔓成然。《通志·氏族略》楚有鬬成然,食采于蔓,曰蔓成然,其后以邑爲氏。又《集韵》谟官切,音谩。蔓靑,菜也。又《类篇》莫半切。枝长也。

74 十一:
卜:《唐韵》同菔。又薝卜,花名。

75 十一:
𦸒:《篇海》于其切,音伊。禾茂也。

76 十一:
䔪:《集韵》所两切,音爽。草名。

77 十一:
𦸓:《唐韵》亲吉切,音七。草名。似苏。《类篇》或作𦮇。

78 十一:
蒂:《唐韵》都计切,音帝。《玉篇》草木缀实也。《说文》瓜当也。《张衡·西京赋》蒂倒茄于藻井。《注》蒂,果鼻也。又《韵会》当盖切,音带。草木根也。又《集韵》与𧀱同。《前汉·贾谊传》细故蒂芥,何足以疑。《注》蒂芥,小鲠也。《正字通》俗作慸。◎按蒂芥之蒂,颜师古音虿,《唐韵》诸书皆丑迈切,果鼻之蒂,音帝,音带,古人必有所据,末可非也。

79 十一:
蔖:《集韵》才何切,音醝。蓾蔖,草名。可苴履。《尔雅·释草》蓾,蔖。《疏》蓾一名蔖,卽蒯类也。又庄加切,音查。楚葵也。或作蒩。又《广韵》采古切,音𧆓。草死。

80 十一:
𦸔:《集韵》丁聊切,音雕。《类篇》草名。菰蒋也。其米谓之𦸔葫。或作𦶌。

81 十一:
䔗:《集韵》徐羊切,音祥。《类篇》草名。○按《字汇》作菜名,《正字通》驳之,诚是。泛云俗字则非。

82 十一:
𦸕:《说文》古文毒字。注见母部四画。

83 十一:
蔗:《唐韵》《韵会》《正韵》𠀤之夜切,音柘。《玉篇》甘蔗也。《张衡·南都赋》诸蔗姜䪤。《南方草木状》诸蔗一曰甘蔗,交址所生者,围数寸,长丈馀,断而食之,甚甘。又与柘通。《楚辞·招䰟》胹鼈炮羔,有柘浆些。《注》柘一作蔗。《司马相如·子虚赋》诸柘巴苴。又《唐韵古音》读诸。甘蔗一名甘诸,南北音异也。
考证:〔《司马相如·上林赋》甘柘巴苴。〕谨照原文上林赋改子虚赋。甘柘改诸柘。

84 十一:
蔘:《玉篇》同薓。又《司马相如·上林赋》纷溶萷蔘。《注》枝竦擢也。又《广韵》苏含切,音毵。蔘绥,垂貌。《扬子·方言》荆扬之闲凡言广大者谓之恒慨,东瓯之闲谓之蔘绥。又《鶡冠子·道端篇》白蔘明起。《注》白蔘于下,明起于上。蔘,垂貌也。又《集韵》苏甘切,音三。义同。又《类篇》所斩切,鬖上声。苇初生者。

85 十一:
𦸖:《类篇》同𦮾。

86 十一:
𦸗:《唐韵》仓历切,音戚。《篇海》草也。

87 十一:
䔘:《集韵》同𧃘。

88 十一:
䔙:《集韵》多啸切,音钓。《篇海》草名。

89 十一:
䔚:《唐韵》食伦切《集韵》船伦切,𠀤音唇。牛唇草。

90 十一:
蔙:《集韵》随恋切,音漩。草名。《类篇》蔙蕧花。详蕧字注。

91 十一:
𦸘:《集韵》讫黠切,音戛。《玉篇》草名。

92 十一:
𦸙:《集韵》于求切,音由。《玉篇》草名。或作𦬓。

93 十一:
䔛:《唐韵》《集韵》𠀤与苘同。〇按《唐韵》去颍切,音顷。《集韵》窥营切,音倾。又犬迥切,音褧。《类篇》麻属,《集韵》絮属,音义俱别,未知孰是。

94 十一:
蔚:《唐韵》于胃切,音尉。《说文》牡蒿也。《·小雅》匪莪伊蔚。又《玉篇》茺蔚也。又草木盛貌。《博雅》蔚蔚,茂也。《》荟兮蔚兮。又《韵会》文深密貌。《易·革卦》其文蔚也。又《唐韵古音》纡物切,音郁。州名。《纲目集览》蔚州,本代地,周宣帝置。《蓺林伐山》杜甫诗:上有蔚蓝天。读作郁。

95 十一:
𦸚:《唐韵》似入切,音习。𦸚茵,水草。《博雅》水苜𦸚也。

96 十一:
䔜:《字汇》同𦶈。

97 十一:
蔛:《唐韵》胡谷切,音縠。《集韵》石蔛,药草也。《本草》蔛草,一名蔛莱,一名蔛荣。

98 十一:
䔝:《类篇》仄佳切。草名。地䓴也。

99 十一:
𦸛:《集韵》锄交切,音巢。《类篇》𦸛麦,草名。

100 十一:
蔜:《唐韵》五劳切《集韵》牛刀切,𠀤音敖。草也。《尔雅·释草》蔜𦺋、𧃒。《疏》蔜,一名𦺋𧃒,一名蘩𧃒,一名鸡肠草。又《类篇》鱼到切,音傲。义同。

101 十一:
蔝:《唐韵》莫礼切《集韵》母礼切,𠀤音米。《尔雅·释草》蔝,蔜。《玉篇》蔝子,菜也。

102 十一:
蒌:《唐韵》落侯切《类篇》《韵会》郎侯切《正韵》卢侯切,𠀤音楼。《玉篇》蒿属。《尔雅·释草》购,蔏蒌。《·周南》言刈其蒌。《疏》叶似艾,正月根芽生,茎正白,生食之脃美。《楚辞·大招》吴酸蒿蒌,不沾薄只。《注》言爚蒌蒿以爲齑也。又《贾子·新书》古者胎敎之道,七月而就蒌室。又地名。《后汉·王常传》收散车入蒌溪。又《唐韵古音》力朱切,音慺。义同。又《广韵》力主切,音缕。草可烹鱼。又《周礼·冬官考工记注》等爲萭蒌,以运轮上,轮中萭蒌,则不匡刺也。又《集韵》力九切,音柳。丧车饰也。《礼·檀弓》设蒌翣。《注》棺之墙饰。
考证:〔《尔雅·释草》蒌,蒿也。〕谨照原文改购蔏蒌。

103 十一:
𦸜:《玉篇》《唐韵》𠀤同葘。《前汉·扬雄传》洒沈𦸜于豁渎。《师古注》𦸜,古灾字。注见火部四画。《韵学集成》又音恣。

104 十一:
蔟:《唐韵》《韵会》《正韵》𠀤千木切,音簇。《说文》行蚕蓐。《晋书·左贵𡣕传》修成蚕蔟,分茧理丝。又巢也。《周礼·秋官·硩蔟氏注》郑司农云:蔟读爲爵蔟之蔟,谓巢也。又《韵会》与簇同,聚也,攒也。又《广韵》仓奏切《集韵》千𠋫切,𠀤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又同簎。《张衡·西京赋》叉蔟之搀捔。《注》楚角切。同簎。
考证:〔《周礼·秋官·蜇蔟氏注》〕谨照原文蜇改硩。

105 十一:
蔠:《唐韵》职戎切,音终。《尔雅·释草》蔠葵,蘩露。见葵字注。

106 十一:
𦸝:《唐韵》与𧀬同。详𧀬字注。

107 十一:
蔡:〔古文〕𣞖《唐韵》仓大切《集韵》《类篇》七盖切,𠀤音䌨。《说文》草也。《玉篇》草芥也。草际也。又《论语》臧文仲居蔡。《何晏注》蔡,国君之守龟,出蔡地,因以爲名焉。又山名。《·禹贡》蔡蒙旅平。《疏》蔡,山名。又《禹贡》二百里蔡。《传》蔡,法也。法三百里而差𥳑。又国名。《书·蔡仲之命疏》成王命蔡叔之子践诸侯之位,作蔡仲之命。又姓。《史记》蔡泽,古作祭,《左传》祭仲,《国语》祭公谋父,《后汉书》祭遵俱作蔡。又《集韵》七曷切,音攃。《前汉·李广利传》昧蔡爲宛王。又桑割切,音萨。放也。《左传·昭元年》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韵会》本作𥻦,言放之若散米。今作蔡。又《韵补》叶子例切,音祭。《王褒·九怀》水跃兮余旌,继以兮微蔡。云旗兮电骛,倏忽兮容裔。

108 十一:
蔢:《唐韵》薄彼切,音婆。蔢蔢,草木盛貌。又《集韵》步卧切,音𠴸。《玉篇》蔢𦽅,药名。○按薄荷,见《本草纲目》。详荷字注。其薄字或作菝,或作番,或作蔢,或作𦽮,皆方书传写之譌,不必拘泥也。

109 十一:
蒋:《唐韵》卽良切《集韵》资良切,𠀤音浆。《说文》苽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靑薠。又《广韵》卽两切,音桨。《左传·僖二十四年》凡蒋邢茅。又山名。《晋书·成帝纪》苏峻至于蒋山。又水名。《水经注》涂水南与蒋谷水合流出蒋溪。又姓。又《韵会》菰蒋,亦作上声。

110 十一:
䔞:《唐韵》吕恤切,音律。《集韵》始也,草孚甲出也。

111 十一:
𦸞:《篇海》古文蜜字。注详虫部八画。

112 十一:
蔤:《唐韵》美毕切《集韵》莫笔切,𠀤音密。荷本也。《尔雅·释草》荷,芙蕖。其本蔤。《注》茎下白蒻在泥中者。《何晏·景福殿赋》茄蔤倒植。又《集韵》觅笔切,音蜜。义同。或作藌、𦰷。

113 十一:
𦸟:《直音》同葬。

114 十一:
葱:《集韵》葱古作葱。注详九画。

115 十一:
䔟:《唐韵》弋支切,音夷。草萎䔟也。

116 十一:
𦸠:《类篇》同𦺶。

117 十一:
茑:《唐韵》都了切,音鸟。寄生也。《·小雅》茑与女萝,施于松柏。又《正韵》泥了切,音袅。《集韵》多啸切,音钓。义𠀤同。《说文》或从木作樢。

118 十一:
𦸡:《集韵》莫狄切,音觅。草名。

119 十一:
蔧:《集韵》旋芮切,音彗。草名。《尔雅·释草》葥,王蔧。详葥字注。又《广韵》徐醉切,音遂。义同。

120 十一:
𦸢:《唐韵》卢𠋫切《集韵》郞豆切,𠀤音漏。《玉篇》𦸢芦,药名。《本草》一名野兰,一名荚蒿,结子作房,类油麻而小。

121 十一:
蔨:《唐韵》渠殒切,音窘。《尔雅·释草》蔨,鹿𧆑。《注》今鹿豆也。《王磐·野菜谱》蔨,野鹿豆。又《广韵》渠篆切,音圈。义同。又《集韵》同菌。

122 十一:
蔩:《集韵》夷眞切,音寅。《尔雅·释草》蔩,菟瓜。《疏》蔩苗及实似土瓜。土瓜卽王瓜也。又《广韵》以浅切,音演。又以脂切,音夷。义𠀤同。

123 十一:
蔪:《唐韵》慈染切《韵会》疾染切,𠀤音渐。《说文》草相蔪苞也。又《正韵》师衔切,读作芟。《前汉·贾谊传》故蔪去不义诸侯,而虚其国。《注》谓芟刈之。又《集韵》将廉切,音尖。蔪蔪,麦秀。又锄咸切,音谗。义同。或作𦾶。

124 十一:
𦸣:《唐韵》幷弭切,俾上声。《尔雅·释草》𦸣,鼠莞。《疏》𦸣,莞草,可以爲席。一名䑕莞,纤细似龙须。又《广韵》傍礼切,音陛。又必至切,音庇。义𠀤同。或作萆。

125 十一:
𦸤:《正字通》俗蕞字。

126 十一:
蔫:《唐韵》于乾切,音焉。《说文》菸也。《韵会》物不鲜也。又《增韵》食物餲也。又《集韵》依言切,义同。又《正韵》伊甸切,音宴。臭草也。

127 十一:
䔠:《集韵》山巧切,音稍。藕细根者。又色角切,音朔。䔠棹,木无枝柯长而杀者。又《篇海》同矟。

128 十一:
蔬:《唐韵》所葅切《韵会》山于切,𠀤音疏。《说文》菜也。《尔雅注》凡草菜可食者,通名爲蔬。《礼·曲礼》稻曰嘉蔬。《注》稻,菰蔬之属也。又《尔雅·释草》蘧蔬。《注》似土菌,生菰草中。又通疏。《周礼·天官》臣妾聚敛疏材。又通疎。《荀子·富国篇》荤菜百疎。又《集韵》爽举切,音所。粒也。《庄子·天道篇》䑕壤有馀蔬。《注》蔬读若糈,粒也。
考证:〔《周礼·春官》臣妾聚敛疏材。〕谨照原书春官改天官。

129 十一:
荫:《唐韵》《集韵》《韵会》𠀤于禁切,音荫。《说文》草隂地。《徐曰》草所庇也。《荀子·劝学篇》树成荫而衆鸟息焉。《吕氏春秋》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又日景也。《左传·昭元年》赵孟视荫。又通荫。《左传·文九年》本根无所庇荫。又《韵会》通作隂。《·大雅》旣之隂女。又《左传·文十七年》鹿死不择音。《注》音同荫。《杜云》所茠荫之处。古字借用。又《集韵》于金切,音隂。草木荫翳也。《班固·西都赋》茂树荫蔚。或作𦺼。

130 十一:
蔮:《唐韵》古对切,音愦。《仪礼·士冠礼注》頍,缁布冠无筓者,滕、薛名蔮爲頍。《后汉·舆服志》翦氂蔮,簪珥。《注》簪以玳瑁爲掷,长一尺,左右一横簪以安蔮结。

131 十一:
𦸥:《唐韵》作滕切《集韵》咨腾切,𠀤音曾。草名。菎𦼏也。

132 十一:
𦸦:《玉篇》同葧。

133 十一:
𦸧:《集韵》菫古作𦸧。注详八画。

134 十一:
𦸨:《集韵》菫古作𦸨。注详八画。

135 十一:
𦸩:《唐韵》古荜字。注详本画。

136 十一:
𦸪:《集韵》蒲枚切,音裴。草也。

137 十一:
䔡:《集韵》牛居切,音鱼。东人呼荏爲䔡。

138 十一:
蔯:《集韵》池邻切,音陈。茵蔯也。

139 十一:
𦸫:《类篇》同菎。

140 十一:
𦸬:《集韵》春古作𦸬。注详日部五画。

141 十一:
𦸭:《集韵》同䓊。

142 十一:
𦸮:《集韵》诸深切,音针。水草名。酸浆也。◎按《正字通》作𦺘,以𦺘爲葴字之譌,非。

143 十一:
𦸯:《玉篇》同莘。

144 十一:
𦸰:《韵会》所𥳑切,音产。大龠,似笛,二孔而短。通作产。

145 十一:
𦸱:《玉篇》防久切,音妇。草也。

146 十一:
𦸲:《类篇》同蕅。

147 十一:
𦸳:《说文解字》同蓐。

148 十一:
𦸴:《类篇》同䒨。

149 十一:
𦸵:《篇海》臼许切,音巨。《齐民要术》白𦸵尤宜粪,岁常可收。

150 十一:
𦸶:《篇海》初刮切,音㔍。草虫。𦸶䓥。又蛇行于草中响也。

151 十一:
𦸷:《字汇补》心资切,音丝。俗呼𦸷瓜。

152 十一:
𦸸:《字汇补》世注切,音恕。《玉篇》草名。与𦺪字别。

153 十一:
𦸹:《字汇补》同艽。

154 十一:
蔰:音扈。《淮南子·俶眞训》萑蔰炫煌。

155 十一:
䔢:《集韵》华古作䔢。注详八画。

156 十一:
𦸺:《唐韵》遵爲切,音携。地䓴也。

URN: ctp:kangxi-zidian/1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