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韓詩外傳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爭" 符合次數:20.
共15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

韓詩外傳

[西漢] 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20年
提到《韓詩外傳》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卷一

電子圖書館
12 卷一:
荊伐陳,陳西門壞,因其降民使脩之,孔子過而不式。子貢執轡而問曰:「禮、過三人則下,二人則式。今陳之脩門者眾矣,夫子不為式,何也?」孔子曰:「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脩門者雖眾,不能行一於此,吾故弗式也。」《》曰:「憂心悄悄,慍于群小。」小人成群,何足禮哉!

卷二

電子圖書館
8 卷二:
高牆豐上激下,未必崩也;降雨興,流潦至,則崩必先矣。草木根荄淺,未必撅也;飄風興,暴雨墜,則撅必先矣。君子居是邦也,不崇仁義,尊賢臣,以理萬物,未必亡也;一旦有非常之變,諸侯交,人趨車馳,迫然禍至,乃始憂愁,乾喉焦唇,仰天而嘆,庶幾乎望其安也,不亦晚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後。」嗟乎!雖悔無及矣。《》曰:「掇其泣矣,何嗟及矣。」

19 卷二:
商容嘗執羽籥,馮於馬徒,欲以伐紂而不能,遂去,伏於太行。及武王克殷,立為天子,欲以為三公。商容辭曰:「吾常馮於馬徒,欲以伐紂而不能,愚也;不而隱,無勇也;愚且無勇,不足以備乎三公。」遂固辭不受命。君子聞之曰:「商容可謂內省而不誣能矣!君子哉!去素餐遠矣!」《》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商先生之謂也。

卷四

電子圖書館
11 卷四:
君人者、以禮分施,均遍而不偏,臣以禮事君,忠順而不解,父寬惠而有禮,子敬愛而致恭,兄慈愛而見友,弟敬詘而不慢,夫照臨而有別,妻柔順而聽從,若夫行之而不中道,即恐懼而自竦。此全道也,偏立則亂,具立則治。請問兼能之奈何?曰審禮。昔者、先王審禮以惠天下,故德及天地。動無不當。夫君子恭而不難,敬而不鞏,貧窮而不約,富貴而不驕,應變而不窮,審之禮也。故君子於禮也,敬而安之;其於事也,經而不失;其於人也,寬裕寡怨而弗阿;其於儀也,脩飾而不危;其應變也,齊給便捷而不累;其於百官伎藝之人也,不與能而致用其功;其於天地萬物也,不拂其所而謹裁其盛;其待上也,忠順而不解;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其於交遊也,緣類而有義;其於鄉曲也,容而不亂。是故窮則有名,通則有功,仁義兼覆天下而不窮,明通天地、理萬變而不疑,血氣平和,志意廣大,行義塞天地,仁知之極也,夫是謂先王審之禮也。若是、則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如赤子之歸慈母也。曰:仁刑義立,教誠愛深,禮樂交通故也。《》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

22 卷四:
夫當世之愚,飾邪說,文姦言,以亂天下,欺惑眾愚,使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則是范睢、魏牟、田文、莊周、慎到、田駢、墨翟、宋鉼、鄧析、惠施之徒也。此十子者、皆順非而澤,聞見雜博,然而不師上古,不法先王,按往舊造說,務自為工,道無所遇,而人相從,故曰:十子者之工說,說皆不足合大道,美風俗,治綱紀,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有理,足以欺惑眾愚,交亂樸鄙,則是十子之罪也。若夫總方略,一統類,齊言行,群天下之英傑,告之以大道,教之以至順,隩要之間,衽席之上,簡然聖王之文具,沛然平世之俗趨,工說者不能入也,十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名,則是聖人之未得志者也,仲尼是也,〔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工說者立息,十子者遷化,則聖人之得埶者,〕舜禹是也。仁人將何務哉?上法舜禹之制,下則仲尼之義,以務息十子之說,如是者、仁人之事畢矣,天下之害除矣,聖人之跡著矣。《》曰:「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卷五

提到《卷五》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5 卷五:
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無車馬,則無所見其能。羿、天下之善射者矣,無弓矢,則無所見其巧。彼大儒者、調一天下者也,無百里之地,則無所見其功。夫車固馬選,而不能致千里者、則非造父也。弓調矢直,而不能射遠中微,則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調一天下,制四夷者,則非大儒也。彼大儒者、雖隱居窮巷陋室,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名矣;用百里之地,則千里國不與之勝矣;箠笞暴國,一齊天下,莫之能傾,是大儒之勳。其言有類,其行有禮,其舉事無悔,其持檢應變曲當,與時遷徙,與世偃仰,千舉萬變,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耳不聞學,行無正義,迷迷然以富利為隆,是俗人也。逢衣博帶,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謬學雜,其衣冠言行,為已同於世俗,而不知其惡也,言談議說,已無異於老墨,而不知分,是俗儒者也。法先王,一制度,言行有大法,而明不能濟法教之所不及、聞見之所未至,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內不自誣,外不誣人,以是尊賢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儒者也。法先王,依禮義,以淺持博,以一行萬;苟有仁義之類,雖鳥獸若別黑白;倚物怪變,所未嘗聞見,卒然起一方,則舉統類以應之,無所疑;援法而度之,奄然如合符節,是大儒者也。故人主用俗人,則萬乘之國亡;用俗儒,則萬乘之國存;用雅儒,則千里之國安;用大儒,則百里之地久,而三年,天下諸侯為臣;用萬乘之國,則舉錯定於一朝之間。《》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文王亦可謂大儒已矣。

14 卷五:
儒者、儒也,儒之為言無也,不易之術也,千舉萬變,其道不窮,六經是也。若夫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朋友之序,此儒者所謹守、日切磋而不舍也。雖居窮巷陋室之下,而內不足以充虛,外不足以蓋形,無置錐之地,明察足以持天下,大舉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小用使在位,則社稷之臣也,雖巖居穴處,而王侯不能與名,何也?仁義之化存爾。如使王者聽其言,信其行,則唐虞之法可得而觀,頌聲可得而聽。《》曰:「先民有言,詢于芻蕘。」取謀之博也。

卷六

提到《卷六》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5 卷六:
古者有命:民之有能敬長憐孤、取捨好讓、居事力者、命於其君,然後命得乘飾車駢馬,未得命者、不得乘飾車駢馬,皆有罰。故民雖有餘財侈物,而無禮義功德,則無所用。故皆興仁義而賤財利,賤財利則不,不則強不陵弱,眾不暴寡,是君之所以象典刑而民莫犯法,民莫犯法,而亂斯止矣。《》曰:「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

6 卷六:
天下之辯,有三至五勝,而辭置下。辯者、別殊類,使不相害;序異端,使不相悖;輸公通意,揚其所謂,使人預知焉,不務相迷也。是以辯者不失所守,不勝者得其所求,故辯可觀也。夫繁文以相假,飾辭以相悖,數譬以相移,外人之身,使不得反其意,則論便然後害生也。夫不疏其指而弗知,謂之隱;外意外身,謂之諱;幾廉倚跌,謂之移;指緣謬辭,謂之苟;四者所不為也,故理可同睹也。夫隱諱移苟,言競為而後息,不能無害其為君子也,故君子不為也。《論語》曰:「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曰:「無易由言,無曰苟矣。

7 卷六:
吾語子:「夫服人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知,不以幽人;勇猛強武不以侵人;齊給便捷,不以欺誣人。不能則學,不知則問,雖知必讓,然後為知。遇君則修臣下之義,出鄉則脩長幼之義,遇長老則修弟子之義,遇等夷則修朋友之義,遇少而賤者則修告道寬裕之義。故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也,曠然而天地苞萬物也。如是、則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曰:「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孫繩繩,萬民靡不承。

共15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