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E8B

說文小篆

同義字

簡體字

同義字
𢁃
同義字
𤼥
同義字

部首:+ 14筆 = 共21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91第19 頁370第25 康熙字典: 頁1235第17 辭海: 卷1頁2951第06 GSR: 第593.p 漢語大字典: 卷6頁3746第02
表面結構:左:𧾷,右:
國語發音: ㄐㄧ
粵語發音:zai1
唐代發音:tzei
說文解字:足部》躋:登也。从足齊聲。《商書》曰:「予顚躋。」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躋:登也,𦫵也。又音霽。
廣韻·去聲··》隮:升也。又子奚切。
廣韻·去聲··》躋:上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足部·十四》躋:〔古文〕𢁃䠁𤼥《唐韻》祖稽切《集韻》牋西切,𠀤音賷。《說文》登也。《揚子·方言》海岱之閒謂之躋。《·秦風》道阻且躋。《傳》躋,升也。又《廣韻》亦作隮。《易·震卦》躋于九陵。《釋文》躋,本又作隮。《左傳·文二年》躋僖公。《公羊傳》躋者何,升也。《集韻》或作隮。又《廣韻》《集韻》𠀤子計切,音霽。義同。
反切:相稽 (《廣韻·上平聲··》) 子計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ascend, go up, rise

原典出處

詩經·蒹葭》:遡洄從之、道阻且
I go up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But the way is difficult and steep.
周易·䷲震》:六二:震來厲,億喪貝,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The second SIX, divided, shows its subject, when the movement approaches, in a position of peril. He judges it better to let go the articles (in his possession), and to ascend a very lofty height. There is no occasion for him to pursue after (the things he has let go); in seven days he will find them.
說苑·雜言》:由,《》曰:『湯降不遲,聖教日』。
韓詩外傳·卷三》:》曰:「湯降不遲,聖敬日
大戴禮記》:湯恭以恕,是以日也。
孔子家語·弟子行》:成湯恭而以恕,是以日
孔叢子·廣言》:,陞也。
蔡中郎集·釋誨》:檢六合之群品,之乎雍熙。
史記·宋微子世家》:今女無故告予,顛,如之何其?
春秋左傳》: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廟,僖公。
國語·晉語四》:商頌》曰:『湯降不遲,聖敬日
春秋穀梁傳》:八月丁卯,大事於大廟,僖公。
春秋公羊傳》: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廟,僖公。
漢書·敘傳下》:平津斤斤,晚金門,既登爵位,祿賜頤賢,布衾疏食,用儉飭身。
後漢書》:舉議曰:「春秋魯閔公無子,庶兄僖公代立,其子文公遂僖於閔上。」
西京雜記·第五》:曰:「冬氣多寒,陽氣自上,故人得其暖,而上蒸成雪矣。」
楚辭·陶壅》:觀中宇兮浩浩,紛翼翼兮上
焦氏易林·歸妹之》:東岳南山,朝成息。
說文解字·足部》::登也。
爾雅·釋詁》:騭,假,格,陟,,登,陞也。
方言·第一》:躡、郅、跂、𢓜、、䠯,登也。
文心雕龍·祝盟》:至於商履,聖敬日,玄牡告天,以萬方罪己,即郊禋之詞也。
抱朴子·微旨》:黃老玄聖,深識獨見,開秘文於名山,受仙經於神人,蹶埃塵以遣累,凌大遐以高,金石不能與之齊堅,龜鶴不足與之等壽,念有志於將來,愍信者之無文,垂以方法,炳然著明,小修則小得,大為則大驗。
人物志·體別》:休動磊落,業在攀,失在疏越。
水經注·沔水》:文曰:君國者不高堙下。
三國志·管寧傳》:聖敬日,超越周成。
群書治要·商頌》:湯降不遲,聖敬日,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圍,不遲,言疾也。
藝文類聚·》:又曰:薈兮蔚兮,南山朝
通典》:故魯僖公,春秋所譏。
論語注疏·八佾》:而魯逆祀,僖公,亂昭穆,故不欲觀之矣。
封神演義》:話說眾諸侯俱上了九間殿,只見丹墀下大小將領、頭目等眾,蹌蹌,簇擁兩傍。
廣韻·》::登也,𦫵也。
太平御覽·》:《詩》曰:薈兮蔚兮,南山朝
太平廣記·李泌》:自出入中禁,累為權臣所擠,恒由智免,終以言論縱橫,上悟聖主,以相位。
朱子語類·長發》:湯降不遲,聖敬日
郁離子·采藥》:得而服之,壽考以康,百病不生,嗥嗥熙熙,於泰寧,而五百年一遇之。
全唐詩·丈人觀》:早與元妃慕至化,同靈嶽訪真仙。
康熙字典·》:䪡:《集韻》牋西切,音
儒林外史》:但不由進士出身,驟卿貳,我朝祖宗,無此法度,且開天下以倖進之心。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