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C64

說文小篆

簡體字

部首:+ 12筆 = 共15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01第34 康熙字典: 頁303第40 辭海: 卷4頁5060第1 GSR: 第884.i 漢語大字典: 卷2頁0981第03
表面結構:左上:,右下:。 具有相關結構: 。 Component of: 𡃆 𡒸 𡾓 𭣃 𪴕 𥶰 𮜠
國語發音:céng ㄘㄥˊ
粵語發音:cang4
唐代發音:*dzhəng
說文解字:尸部》層:重屋也。从尸曾聲。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層:重屋也,昨棱切,又作滕切,三。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尸部·十二》層:《唐韻》胙棱切《集韻》《韻會》《正韻》徂稜切,𠀤音曾。《說文》重屋也。从尸曾聲。又《玉篇》重也,累也。凡物之重者,通曰層。又《增韻》級也,古通作曾。《史記·司馬相如傳》坌入曾宮之嵳峩。
反切:昨棱 (《廣韻·下平聲··》) 作滕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storey, layer, floor, stratum

原典出處

道德經》:之臺,起於累土。
The tower of nine storeys rose from a (small) heap of earth.
說苑·敬慎》:夫飛鳥以山為卑,而巢其巔。
論衡·感虛》:人在臺之上,人從臺下叩頭,求請臺上之物。
蔡中郎集·彈琴賦》:觀彼椅桐,山之陂。
墨子·備城門》:百步一櫳樅,起地高五丈,三,下廣前面八尺,後十三尺,亓上稱議衰殺之。
老子河上公章句》:之臺起於累土。
淮南子·主術訓》:高臺榭,接屋連閣,非不麗也,然民有掘穴狹廬所以托身者,明主弗樂也。
戰國策》:秦攻燕,則趙守上山,楚軍武關,齊涉渤海,韓、魏出銳師以佐之。
鹽鐵論·救匱》:夫九之臺一傾,公輸子不能正。
列女傳·齊威虞姬》:王疑之,乃閉虞姬於九之臺,而使有司即窮驗問,破胡賂執事者,使竟其罪,執事者誣其辭而上之
前漢紀》:雖崇臺五
東觀漢記·公孫述》:公孫述造十赤樓也。
後漢書》:爾乃正殿崔巍,構厥高,臨乎未央,經駘盪而出馺娑,洞枍詣與天梁,上反宇以蓋戴,激日景而納光。
西京雜記·第一》:又作九博山香鑪,鏤為奇禽怪獸,窮諸靈異,皆自然運動。
楚辭·招䰟》:高堂邃宇,檻軒些。
山海經·海外西經》:乘兩龍,雲蓋三
說文解字·尸部》::重屋也。
道德真經註》:之臺,起於累土。
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時為客,在坐,目曰:「遙望城,丹樓如霞。」
水經注·渭水》:南有璧門三,高三十餘丈,中殿十二間,階陛咸以玉為之,鑄銅鳳五丈,飾以黃金,樓屋上椽首,薄以璧玉。
三國志》:陰澹魏紀載植賦曰「從明后而嬉游兮,登臺以娛情。」
神異經》:北方冰萬里,厚百丈。
洞冥記·卷第一》:或以杪棠為杝楫,或以木蘭文柘為櫓棹,又起五臺於月下。
群書治要·德經》:之臺,起於累土,從卑至高。
藝文類聚·遊俠》:《陳楊縉俠客控絕影詩》曰:青門小苑物華新,花開鳥弄會芳春,仙掌臺浮麗日,長楸廣路起紅塵,園中追尋桃李徑,陌上逢迎游俠人,游俠英名馳上國,人馬意氣俱相得,白玉鹿盧秋水劍,青絲宛轉黃金勒,復有魚目並龍文,躡影追風本絕群,影入吳門疑曳練,形來西北似浮雲,寄語幽并馳射客,未肯推名持借君。
通典·鼓吹車》:梁制,鼓吹車,上施樓,四角金龍,銜流蘇羽葆。
意林·鹽鐵論十卷》:之臺,傾公輸子不能正。
西遊記》:這猴王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觀看:一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
三國演義》:次日築臺三,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紹登壇。
金瓶梅》:他家後邊院子與咱家只隔著一壁兒,與我甚說得來,咱不如叫小廝邀他邀去。
封神演義》:監造官將炮烙銅柱推來:黃鄧鄧的高二丈,圓八尺,三火門,下有二滾盤,推動好行。
廣韻·》:又音
太平御覽·》:王子年《拾遺記》曰:昆侖山有九,從上來一有雲氣五色,從下望之,皆有城闕之象。
太平廣記》:乃造三樓棲止,身居其上,弟子居中,接賓於下。
朱子語類》:韓退之卻見得又較活,然亦只是見得下面一,上面一都不曾見得。
郁離子·采藥》:岣嶁之山有木焉,碧幹而瓊枝,綠葉菁菁,上拂穹青,下臨崖,霜雪灑之而不凝,赤日過之而不炎,其馨菲菲,其味如飴,鬼魅畏之,避不敢窺,其名日桂。
墨子閒詁·備城門》:起地高五丈,三,下廣前面八尺,後十三尺,後廣於前五尺
紅樓夢》:進入三儀門,果見正房廂房遊廊,悉皆小巧別致,不似那邊的軒峻壯麗,且院中隨處之樹木山石皆好。
全唐詩》:雲日隱闕,風煙出綺疏。
康熙字典·》:《註》陛陛,猶比比,言衆多次也。
儒林外史》:我聽得齋公們說:打了天上的星宿,閻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鐵棍,發在十八地獄,永不得翻身。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