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U+8FA8

說文小篆

金文

异体字

同义字

部首:+ 9笔 = 共16笔.
字典出处:宋本广韵: 页292第50 页406第11 康熙字典: 页1251第20 辞海: 卷1页3096第02 GSR: 第219.b 汉语大字典: 卷6页4041第06
表面结构:Component of: 𪭀
国语发音:biàn bān bàn biǎn piàn ㄅㄧㄢˋ ㄅㄢ ㄅㄢˋ ㄅㄧㄢˇ ㄆㄧㄢˋ
粤语发音:bin6
说文解字:心部》辨:忧也。从心辡声。一曰急也。
宋本广韵:广韵·上声··》辨:别也。《说文》判也。又蒲苋切。
广韵·去声··》辨:具也。《周礼》云:以辨民器。又步免切。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辛部·》辨:《集韵》《韵会》皮苋切《正韵》备苋切,𠀤音辩。《说文》判也。《广韵》别也。《易·乾卦》问以辨之。《礼·学记》离经辨志。《注》辨,谓考问得其定也。《周礼·天官》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辨。《注》辨,谓辨然于事分明,无有疑惑也。又《韵会》牀䏶足笫闲也。《易·剥卦》剥牀以辨。《疏》牀足之上,牀身之下,分辨处也。《程传》牀之干也。又变也。《楚辞·九辨注》辨者,变也。谓𨻰道德以变说君也。又井地之数也。《礼·王制·注》京陵之地,九夫爲辨,九辨而当一井。又姓。又《集韵》𤰞见切,音徧。与徧通。帀也。《史记·礼书》万民和喜,瑞应辨至。《注》同徧。又《广韵》苻蹇切《集韵》《韵会》平免切《正韵》婢免切,𠀤辩上声。义同。又《集韵》邦免切,鞭上声。义同。又与贬通。《礼·玉藻》立容辨𤰞,无讇。《注》辨作贬。容虽贬损𤰞降,不倾侧柔媚也。又《广韵》普麪切《集韵》《正韵》匹见切,𠀤音片。革中断也。《尔雅·释器》革中绝谓之辨,革中辨谓之韏。《注》革中断之名辨,复中分其辨名韏。《集韵》作㸤。
反切:符蹇 (《广韵·上声··》) 蒲苋 (《广韵·上声··》) 蒲苋 (《广韵·去声··》) 步免 (《广韵·去声··》)
英文翻譯:distinguish, discriminate

CTP Dictionary


biàn ㄅㄧㄢˋ (1): 判别,区分。 Separate, distinguish.
淮南子·修务训》:圣人见是非,若白黑之于目,清浊之于耳听。
荀子·荣辱》:白黑美恶,而耳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春秋左传》: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菽麦,故不可立。
中论·谴交》:君不识是非,臣不黑白。
biàn ㄅㄧㄢˋ (2): 明察,明晰。 Clarify.
论语·颜渊》:子张问崇德、惑。
Zi Zhang having asked how virtue was to be exalted, and delusions to be discovered.
荀子·正名》: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
biàn ㄅㄧㄢˋ (3.1): 通“辯(4)biàn ㄅㄧㄢˋ: 辯論,辯駁。 Argue, dispute.
史记·殷本纪》:鄂侯争之强,之疾,并脯鄂侯。
The prince of E objected, and vehemently remonstrated with him, whereupon he was sliced to pieces.
biàn ㄅㄧㄢˋ (3.2): 通“辯(5)biàn ㄅㄧㄢˋ: 言辭漂亮,巧言。 Cunning words.
吕氏春秋·荡兵》:今世之以偃兵疾说者,终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说虽强,谈虽,文学虽博,犹不见听。
biàn ㄅㄧㄢˋ (4): 通“遍(1)biàn ㄅㄧㄢˋ: 普遍,全面。 Universal, general.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