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3F2

說文小篆

部首:+ 8筆 = 共14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64第18 頁255第9 頁360第22 康熙字典: 頁1039第22 辭海: 卷1頁1456第02 GSR: 第579.l 漢語大字典: 卷5頁3232第08
表面結構:上:,下:。 Component of: 𦻥 𦻹 𬄟
國語發音:fēi fěi fèi ㄈㄟ ㄈㄟˇ ㄈㄟˋ
粵語發音:fei1 fei2
唐代發音:piəi piə̌i
說文解字:艸部》菲:芴也。从艸非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菲:芳菲。又芳尾切。
廣韻·上聲··》菲:薄也,微也,又菜名。又音妃。
廣韻·去聲··𥝋》菲:菜可食。又霏、斐二音。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艸部·》菲:《集韻》妃尾切《正韻》敷尾切,𠀤音斐。菜名。《說文》芴也。《·邶風》采葑采菲。《疏》郭璞曰:菲草生下濕地,似蕪菁,華紫赤色,可食。又《論語》菲飮食而致孝乎鬼神。《何晏註》薄也。又《揚子·方言》菲惄悵也。又《集韻》父沸切,音狒。義同。又與屝通。《禮·曾子問》不杖、不菲、不次。《註》菲,草履。《前漢·刑法志》菲履赭衣而不純。又《集韻》芳微切,音霏。草茂貌。《廣韻》芳菲也。又《博雅》菲菲,香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郁郁菲菲。又《揚子·太𤣥經》白黑菲菲。《註》雜也。《後漢·梁鴻傳》志菲菲兮升降。《註》高下不定也。
考證:〔《後漢·梁鴻傳》志菲菲于升降。〕謹照原文于改兮。
反切:芳非 (《廣韻·上平聲··》) 芳尾 (《廣韻·上平聲··》) 敷尾 (《廣韻·上聲··》) 扶涕 (《廣韻·去聲··𥝋》)
相同讀音: (《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泰伯第八》)
英文翻譯:fragrant, luxuriant; the Philippines

原典出處

論語·泰伯》:飲食,而致孝乎鬼神。
He used himself coarse food and drink, but displayed the utmost filial piety towards the spirits.
禮記·曾子問》:孔子曰:「共殯服,則子麻,弁絰,疏衰,,杖。」
Confucius said, 'The clothes to be put on him after the coffining having been provided, the son in the linen cap, with the sackcloth band round it, wearing coarse sackcloth and the shoes of straw, and carrying a staff.'
詩經·谷風》:采葑采、無以下體。
When we gather the mustard plant and earth melons, We do not reject them because of their roots.
荀子·禮論》:無帾絲歶縷翣,其貌以象帷幬尉也。
春秋繁露·竹林》:》云:「采葑采,無以下體。
韓詩外傳·卷九》:》曰:「采葑采,無以下體?
孔子家語·五儀解》:斬衰菅,杖而歠粥者,則志不在酒肉。
潛夫論·論榮》:》云:「采葑采,無以下體。
太玄經·》:次二,白黑,三禽一角同尾。
孔叢子·廣言》:、凉,薄也。
蔡中郎集》:皇太后參圖考表,求人之瘼,度越平原,建立聖主,垂疇咨之問,遵六事之求,勞謙克躬,薄為務。
慎子·逸文》:有虞之誅,以幪巾當墨,以草纓當劓,以履當刖,以艾鞸當宮,布衣無領當大辟,此有虞之誅也。
管子·山國軌》:小家葬其親者,服小租。
史記·孝武本紀》:維德薄,不明于禮樂。
春秋左傳》:狄伐晉,及箕,八月,戊子,晉侯敗狄于箕,郤缺獲白狄子,先軫曰,匹夫逞志於君,而無討,敢不自討乎,免冑入狄師,死焉,狄人歸其元,面如生,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對曰,舜之罪也,殛鯀,其舉也興禹,管敬仲,桓之賊也,實相以濟,《康誥》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曰:采葑采,無以下體。
晏子春秋》:有所謂君子者,能不足以補上,退處不順上,治唐園,考履,共恤上令,弟長鄉里,不夸言,不愧行,君子也。
越絕書》:自謂衰賤,未嘗世祿,故自薄。
鹽鐵論·園池》:故宇小者用,功巨者用大。
列女傳·晉趙衰妻》:》不云:『乎采葑采,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漢書》:布結縷,攢戾莎,揭車衡蘭,稿本射干,茈薑蘘荷,葴持若蓀,鮮支黃礫,蔣芧青薠,布濩閎澤,延曼太原,離靡廣衍,應風披靡,吐芳揚烈,郁郁,眾香發越,肸蠁布寫,晻薆咇茀。
東觀漢記》:寬裕晏晏,宣恩以極,躬自薄,以崇玄默。
後漢書·逸民列傳》:心惙怛兮傷悴,志兮升降。
西京雜記·第一》: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顧薄,愧爾嘉祥。
楚辭·離騷經》:佩繽紛其繁飾兮,芳其彌章。
說文解字·艸部》::芴也。
爾雅·釋草》:,芴。
方言·第十二》:、惄,悵也。
黃帝內經》:余誠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眾子哀其不終,願夫子保於無窮,流於無極,余司其事則而行之,柰何。
文心雕龍·諸子》:逮漢成留思,子政讎校,于是《七略》芬,九流鱗萃。
抱朴子·論仙》:採葑採,無以下體,豈可以百慮之一失,而謂經典之不可用,以日月曾蝕之故,而謂懸象非大明哉?
三國志·後主傳》:是以夙興夜寐,不敢自逸,每從薄以益國用,勸分務穡以阜民財,授方任能以參其聽,斷私降意以養將士。
群書治要·鄁風》:采葑采,無以下體,葑,蕦也。
藝文類聚》:又《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詩》曰:震德協靈,年芳節淑,濯伊臨灞,蕩心愉目,驤騎晨野,摐金曉陸,蕙氣卷旌,神飆擎轂,曾岑偃蹇,聳觀岧嶢,煙生翠幕,日照綺寮,銀華晨散,金芝暮搖,綠水動葉,丹距映條,顧惟薄,徒承恩裕,藝學未優,聲績不樹,豈辨河書,寧摛淮賦,徒偶群龍,終慚並馭。
通典·童子喪服議》:六七歲未成童子,為父母不杖不廬不,至重猶尚不備。
四書章句集注》:飲食,而致孝乎鬼神。
論語注疏·泰伯》:飲食而致孝乎鬼神,馬曰:「,薄也。」
西遊記》:也罷,也罷,莫嫌薄,將就吃個兒當點心罷。
三國演義》:不宜妄自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金瓶梅》:西門慶開言便以父子稱呼道:「孩兒沒恁孝順爺爺,今日華誕,特備的幾件儀,聊表千里鵝毛之意。」
封神演義》:路途煙雨故人稀,黃菊芬山色麗,水寒荷破人憔悴。
廣韻·》:葑:菜名詩云采葑采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