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782

說文小篆

部首:+ 9筆 = 共14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77第44 康熙字典: 頁813第12 辭海: 卷9頁5320第1 GSR: 第276.j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502第17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 ㄈㄚ ㄈㄚˊ
粵語發音:fat6
說文解字:盾部》瞂:盾也。从盾犮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瞂:盾也,或作𢧕。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目部·》瞂:《唐韻》扶發切,音伐。《說文》盾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謂之干,或謂之瞂。關西謂之盾。《汲冢周書》請令以鮫瞂利劒爲獻。《張衡·西京賦》植鎩懸瞂,用戒不虞。又通作伐。《·秦風》蒙伐有苑。《註》伐,中干也。盾之別名。《玉篇》引《》作瞂。《說文》从盾犮聲。俗作〈盾叐〉,非。
反切:房越 (《廣韻·入聲··》)

原典出處

孔叢子·廣器》:,盾也。
逸周書·王會解》:伊尹受命,於是為四方令曰:「臣請正東符婁、仇州、伊慮、漚深、九夷、十蠻、越漚、鬋髮文身,請令以魚皮之鞞、𩶭鰂之醬、鮫、利劍為獻。」
山海經·海內西經》:鳳凰、鸞鳥皆載
說文解字·盾部》:盾:也。
方言·第九》:盾,自關而東或謂之,或謂之干。
抱朴子·疾謬》:利口者扶強而黨勢,辯給者借鍒以刺
廣韻·》::盾也,或作𢧕。
墨子閒詁·公孟》:子墨子曰:「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畢云:「《說文》云『盾,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
康熙字典·》:亦作
文獻通考》:伊尹請令正東以魚皮之鞞、鰂醬、蛟、利劍,正南以珠璣、玳瑁、象齒、文犀,正西以丹青、白旄、江歷珠名、龍角,正北以橐駝、騊駼、駃騠、良弓為獻。
抱朴子外篇》:利口者扶強而黨勢,辯給者借鍒以刺鍒耳由切扶發切。
困學紀聞·卷十一》:獻公使士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
困學紀聞·卷十一》:獻公使士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
困學紀聞·卷九》:唐曹士《七曜符天歷》,一云《合元萬分曆》,本天竺曆法,以顯慶五年庚申為歷元,雨水為歲首,世謂之小曆,行于民間。
通志·卷三十一》:象,竹篾交錯成物之状食閏切,說文》也,所以扞身蔽目北潘切。
抱朴子外篇》:利口者扶強而黨勢,辯給者借鍒以刺鍒耳由切扶發切。
說文解字注》:fáp136下
困學紀聞·卷十一》:獻公使士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
御定子史精華》:於是為四方令曰:臣請正東符婁、仇州伊慮漚深九,夷十蠻越,漚鬋文身,請令以魚支之鞞□鰂之醬鮫利劍為獻,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産里百濮九菌,請令以珠璣、瑇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鸖、短狗為獻。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