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1E0

說文小篆

同義字
𤈰
同義字

部首:+ 13筆 = 共17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303第36 頁418第34 頁458第9 康熙字典: 頁684第18 辭海: 卷8頁6120第1 GSR: 第1045.d 漢語大字典: 卷3頁2235第01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 ào ㄩˋ ㄠˋ
粵語發音:juk1
唐代發音:qiuk
說文解字:火部》燠:熱在中也。从火奥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燠:甚熱。又音郁。
廣韻·去聲··》燠:燠釡以水添釡。
廣韻·入聲··》燠:熱也。又音奥。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火部·十三》燠:〔古文〕灹𤈰《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𠀤音郁。《說文》熱在中也。《爾雅·釋言》燠煖也。《註》今江東通言燠。《·洪範》曰燠曰寒。《前漢·王褒傳》不苦盛暑之鬱燠。又通作奧。《·唐風》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註》奧本又作燠。又《小雅》日月方奧。《禮·內則》問衣燠寒。《註》燠本又作奧。◎按漢書五行志李尋王莽傳,燠皆作奧。又與隩同。《·堯典》厥民隩。《史記·堯本紀》作其民燠。《集韻》或作𣋉。又《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𠀤音奧。義同。又《廣韻》燠釜以水添釜。又《集韻》威遇切,音嫗。燠休,痛念聲。或作噢。又《集韻》《類篇》𠀤於求切,音憂。義同。《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註》燠休,痛念之聲。《疏》燠,厚也。休,美也。〇按釋文休,虛喩反。燠,徐音憂。又於到反。又乙六反。三音皆可讀。《集韻》或亦作奧。又《廣韻》《集韻》𠀤烏皓切,音襖。《廣韻》甚熱也。
考證:〔《前漢·王褒傳》不若盛暑之鬱燠。〕謹照原文不若改不苦。
反切:烏晧 (《廣韻·上聲··》) 烏到 (《廣韻·去聲··》) 於六 (《廣韻·入聲··》)
英文翻譯:warm; warmth

原典出處

揚子法言》:曰:「舉世寒,貂狐不亦乎?」
Yangzi said: If the whole world were cold, would mink and fox furs not indeed be warm?
史記·五帝本紀》:其民,鳥獸氄毛。
When people get into cosy corners, and the coats of birds and beasts are downy and thick.
詩經·無衣》: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兮。
How can it be said that he is without robes? He has those of the six orders; But it is better that he get those robes from you. That will secure tranquillity and permanence.
尚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曰,曰寒,曰風。
Viii. 'Eighth, of the various verifications. They are rain, sunshine, heat, cold, wind.'
禮記·內則》:以適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氣怡聲,問衣寒,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
論衡·寒溫》:舒,恆若。
太玄經·太玄棿》:棘木為杼,削木為柚,杼、柚既施,民得以
列子·周穆王》:其土氣常,日月餘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
淮南子·俶真訓》:夫夏日之不被裘者,非愛之也,有餘於身也。
春秋左傳》: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曰,寡君使嬰曰,寡人願事君,朝夕不倦,將奉質幣,以無失時,則國家多難,是以不獲,不腆先君之適,以備內官,焜燿寡人之望,則又無祿,早世隕命,寡人失望,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辱收寡人,徼福於大公丁公,照臨敝邑,鎮撫其社稷,則猶有先君之適,及遺姑姊妹若而人,君若不棄敝邑,而辱使董振擇之,以備嬪嬙,寡人之望也,韓宣子使叔向對曰,寡君之願也,寡君不能獨任其社稷之事,未有伉儷,在縗絰之中,是以未敢請,君有辱命,惠莫大焉,若惠顧敝邑,撫有晉國,賜之內主,豈惟寡君,舉群臣實受其貺其自唐叔以下,實寵嘉之,既成昏,晏子受禮,叔向從之晏,相與語,叔向曰,齊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為陳氏矣,公棄其民,而歸於陳氏,齊舊四量,豆,區,釜,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鍾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魚鹽蜃蛤,弗加於海,民參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凍餒,國之諸市,屨賤踊貴,民人痛疾,而或休之,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欲無獲民,將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戲,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齊矣,叔向曰,然。
晏子春秋》:民人痛疾,或休之。
春秋穀梁傳》:無冰,時也。
漢書》:故服絺綌之涼者,不苦盛暑之鬱
前漢紀》:哲時若。
後漢書·律歷上》:以六十律分期之日,黃鍾自冬至始,及冬至而復,陰陽寒風雨之占生焉。
楚辭·天問》:投之於冰上鳥何
焦氏易林·需之》:賁:升戶入室,就溫食。
說文解字·火部》::熱在中也。
爾雅·釋言》:,煖也。
黃帝內經》:太陽,太徵,太陰,戊辰,戊戌,同正徵,其運熱,其化暄暑鬱,其變炎烈沸騰,其病熱鬱。
抱朴子·明本》:夫道者,內以治身,外以為國,能令七政遵度,二氣告和,四時不失寒之節,風雨不為暴物之災,玉燭表昇平之徵,澄醴彰德洽之符,焚輪虹霓寢其祅,穨云商羊戢其翼,景耀高照,嘉禾畢遂,疫癘不流,禍亂不作,巉壘不設,干戈不用,不議而當,不約而信,不結而固,不謀而成,不賞而勸,不罰而肅,不求而得,不禁而止,處上而人不以為重,居前而人不以為患,號未發而風移,令未施而俗易,此蓋道之治世也。
三國志·毛玠傳》:案典謀,急恒寒若,舒恒若,寬則亢陽,所以為旱。
群書治要·昭公》:民人痛疾,而或休之休,痛念之聲,謂陳氏也
藝文類聚·》:【詩】《晉陸機詩》曰:節運同可悲,莫若春氣甚,和風未及,遺涼清且凜。
通典》:及所,下氣怡聲,問衣寒,疾痛槙癢,而敬抑搔之。
廣韻·》::甚熱。
孝經注疏·孝治章》:問衣寒,饘、酏、酒、醴、芼、羹、菽、麥、蕡、稻、黍、粱、秫,唯所欲。
太平御覽·春上》:《五行傳》曰:視之不明,是謂不哲,厥咎舒,厥罰常
太平廣記·張果》:玄宗謂中貴人高力士曰:「我聞神仙之人,寒不能瘵其體。」
朱子語類·洪範》:蘇氏以皇極之建,為雨、暘、寒、、風之時,皇極不建則反此。
全唐詩》:少壯與榮華,相避如寒
康熙字典·十六》:《通志·氏族略》齊南海太守藹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